中國現階段在學術翻譯上是否與日本存在較大差距?將來情況是否會改善很多?

南京大學歷史系教授胡成在《我們的中國史研究如何走向世界?——以台灣地區及日本的中國史研究為鏡鑒的思考》一文中說: 」日本擁有世界上最發達的學術翻譯事業, 使其中國史研究者可在最快時間裡閱讀到歐美經典學術著述的日譯本。……
這個傳統延續到今天, 作為世界上外語教學開展最好的國度之一, 在大學教授歐陸語言的眾多外語教師, 組成了各種各樣專業翻譯的讀書會, 幾乎每人都有一、 兩本正在翻譯的歐洲學術著作, 結果很多歐洲經典學術著作, 英文版還沒有出來, 就已有
日文版的問世, 自然也比中文版更早問世。 如福柯( Foucault, Michel) 1963 年以法文出版的《臨床醫學的誕生 》( Naissance de la clinique; une archéologie du regard médical. , Paris, Presses Universitairesde France, 1963 ) , 日文版的《臨床醫學の誕生 》, 由神谷美恵子翻譯, 東京みすず書房 1969 年出版;英文版( The Birth of the Clinic: An Archaeology of Medical, New York, Pantheon Books ) 則在 1973 出版; 中文繁體字由劉絮愷翻譯, 台北時報文化 1994 出版; 簡體字由劉北成翻譯, 譯林出版社 2001 年出版。 再作一個比較, 如果在美國進行學術研究的美國學者, 不會法、 德、 西班牙、 義大利等歐洲文字, 又沒有英文翻譯, 肯定無法在第一時間裡了解到歐陸同行的工作; 但如果在日本, 由於有最便捷的翻譯, 研究者可以不必直接閱讀原文, 通過日文版就足以大致了解歐洲的學術發展。 尤其是對於一些歐洲重要學者的著述, 如馬克斯· 韋伯、 葛蘭西、 布洛赫、 布羅代爾、 福柯、 布迪厄等人、 不論是簡體中文版, 抑或繁體中文版, 只是一些論文、 論著的選擇性翻譯; 日文版則是包無遺的全集。 這自然更有利於研究者全面了解一個域外學者的思想和心路歷程……。「

現階段中國大陸的學者大多以80年代大學生為主,學生時代未受到良好的外語教育,因此學術翻譯不如日本可以理解。而港台學者數量有限,在體量上無法與日本抗衡。……但現在中國大量學生留學歐美,許多在西方大學學習人文學科。這一批學生受到了良好的外語教育,將來走上學術崗位,也必定會從事學術譯介活動。這是否可以改善中國學術翻譯相較日本較落後的局面?

當前外國的中國史學研究是否遠遠超過我國水平? - 歷史


從翻譯角度來看

1.有能力從事學術翻譯的人少,雙語人才大多為了自身發展散落在茫茫大海里。坐在象牙塔里的翻譯怎麼證明你對這個領域很熟悉,翻譯出來的東西內行都對的上,而不是直譯呢,每個領域的翻譯再設個證書?

2.外語學術刊物少。以日語為例,只有日語學習之類的語言類期刊。和中國密切相關的一些論文,同時作者要和中國或多或少有些關係才能夠被翻譯後刊登,比如日本跨國公司為何兵敗中國手機市場(作者:東大社科研究所教授 丸川知雄 中國產業、經濟問題專家)印度支那的經濟發展與寮國的外國投資(作者:鷲尾紀吉 中央大學商學院教授,中國某大學客座教授),日本農協的發展經驗對中國農民專業合作社的啟示(成田拓未 同樣和中國大學有合作關係)等等。因為只有被刊登,譯者的努力才能被一定程度的認可( 翻譯質量都很高的,日文原版來源於ciini,今天登上去發現改完版很多資料不見了)

3.酬勞不對等,讓人消耗信仰值也是有限度的。如果是成書的話,需要有影響力的學者的名號,所以大多是教授讓學生們初翻,最後掛教授的名,學生……攢經驗,然後表示累死累活以後再也不幹了,翻商業合同去吧。一個翻譯要成長,首先得活下來是不是,國內的翻譯業……

從期刊角度來看

1.為了職稱和各種評獎,外國引進的客座教授需要在國內雜誌上發表論文,於是才能有翻譯。然而,其他辣么多要評職稱的人都眼巴巴地看著呢,國內那麼多論文還來不及審呢。

2.這條流程沒有打通,如題主所言,上世紀人才的外語程度不比現在,年輕翻譯交的稿只能給幾個有能力的資深翻譯審稿,老先生要累死了。

3.學術期刊,也就事業單位政府機關會訂……雖然那麼多學者和學生都想要更多的參考資料,然而這整條產業鏈就不是用來掙錢的,所以…

綜上,目前狀況是就算有技術過關,已經不愁買車買房的人才願意吐血干,一途徑少需求少,二難被認可。要想在這方面趕超鄰國,若不增設應用並認可學術翻譯的途徑,短期內不太可能。

最後,有誰開發一個PtoP幫忙翻譯外國論文的app麽,只翻譯關鍵內容以便學者(大學生)引用,我干,舉手。


跑題一下,說一個親身經歷的吧,老闆拿到一個翻譯基金,找了一本比較新的專著,一個學生負責一章,統稿和審閱也都是學生完成。因為大家都比較煩這種事情,畢竟和自己做的東西半毛錢關係沒有,那翻譯質量簡直了,我自己都不好意思說我參與了。老闆從頭到位沒過問,最後出版,譯者掛的三個一點力氣沒出的老師,我們僅被在序言里感謝了一下。

不知道其他的譯著完成情況是怎麼樣的,會不會有我們這種情況發生,但是參與過這次之後,對某些譯著也就呵呵了,還不如看原著呢,起碼準確一些。

另,在我的大研究領域裡,電子工業出版的質量最好,國防工業出版的最差,不知道大家有沒有這個感覺。


在學術上差距很大,學術翻譯上差距更大。

按目前的態勢,未來二十年差距只會更大。

================

翻譯這個事好像還不算學術成果,錢又沒幾個,有人直接回絕,有人接了活讓學生干。這種狀態下怎麼能出好東西?

還有一方面,現在不少學生自己能看懂外文(基本就是指英語),所以根本不待見翻譯,無論翻譯好壞。我見過的最奇葩的是,我室友看到一位教授在翻譯法語文獻,評論道,翻譯成英語多好,幹嘛翻譯成中文。還有一次,我在一個群里給大家說《黎曼全集》中文版要出了,結果被回了一句:這種書翻譯幹嘛,看英文就行了吧。把我鬱悶的不行。

當然,現在仍有一些人在默默地做著這件吃力不討好的事。有位年輕學者我很佩服,那就是陳華一教授。他在11年翻譯了長達600頁的《解析與概率數論導引》(第三版),而此書的英譯本今年才由AMS出版。

2016.12更

《黎曼全集》第一卷已經出版了(按計劃後面還有兩卷),不過譯者李培廉先生不幸去世。

據說EGA中文版明年有望出版,這對代數幾何在中國的傳播、發展應該有很大幫助。

對於日語、德語、俄語、法語方面的文獻,中國的翻譯實在太落後了。

另外,學生的中文素養亟待加強。


辯證法就是日語反過來的吧。。哲學領域,日本帶給中國一大批歐陸哲學術語


日本修士留學生 不認可這個說法 目前上課用的教材普遍是10年以上版本 有的老師會用自己列印的材料 引用也是10年前的文獻居多 平常在實驗室大家也都看英文文獻 除了少數問題 沒有人會去看日文文獻 在日留學深深感覺中國人在研究方面的優勢 中國研究人太多了 發論文壓力似乎也很大 導致中國人的論文數量大幅增加 不知道將來中國能不能在技術上超過日本 但我相信按照現在趨勢 將來一代到兩代之後 勢必比日本更能掌握科研話語權


看到這個問題,不請自來,舉幾個例子吧。

2008年,我在德國留學的幾個同學回國,告訴我在德國的日本留學生很多,「但是他們都說回國以後沒有事情可做,因為這邊最新的論著很快就被翻譯了」。

2009年的時候,我在東京大學訪學,他們那個時候早就已經有很系統的西洋古典學的課程講授了。聽課的同學不僅是西洋古典學專業的,而且也有不少研究日本書志學或者中國思想方面的學生。在這方面,顯然北大跟人家相比,還有很大的差距。

2010年,我夫人在伊朗德黑蘭大學交流,認識了一個從慶應義塾大學畢業,到德黑蘭大學讀波斯語專業博士的日本學生。人家在那邊已經四五年了,在日本的時候就在學習波斯歷史。據說日本這個專業的學生每隔幾年就會過去一個,基本上都是接力式的。我們在那邊讀博士的學生,很多年前有王一丹老師,後來有時光老師,再後來好像也沒有了吧。

當然從樂觀的角度來看,這方面雖然中日差距很大,但是這個差距確實在縮小。日本博士找不到工作的情況非常普遍,50歲之前能夠拿到一個有保障的教職就算成功,導致他們這些年讀博士的數量確實在減少,包括海外博士。此長彼消之下,似乎情況略有好轉。如果我讀本科的時候能看到像現在這麼多歐洲中世紀方面的書籍,我可能就不一定選擇後來的專業方向了。

但是,這個差距又很難在短時間內追上。這裡面有幾方面的問題。第一是我們的譯者不一定都有非常好的中文基礎。本身中西之間從思想到語言的差異就很大,再加上現代中文書面語的特殊性,理想的翻譯者並不多見。第二是我們的出版問題多多,缺少好的策劃,缺少真正懂行的編輯。出版社與學者之間的溝通互動儘管這幾年已經有了很大改進,但仍然還不夠,等等等等。第三是讀者的問題。學術譯著的買家可能不少,但是真正的讀者也不會太多。總的來說,讀編譯三方各自有各自的問題,又缺乏有效的溝通互動,這跟日本形成了很大的反差。


先把翻譯引進時對原著隨意節選刪改的毛病糾正了再說吧。


我一邊在學數學,一邊在翻譯。看不進去的時候就抄(翻)書(譯)。一個LaTeX模板被複制了十幾份,大多都只開了個頭,或一二章。要是有志同道合者,倒是可以搞一個開源翻譯組。


當大學考研究生依然要必修英語,就說明中國的學術翻譯還是有很大缺失。

當想找的內容大多數都可以找到中文內容的時候,估計英語才不會成為必修。


這個問題的確是一個問題。就我的方向而言(英格蘭、法蘭西中世紀史),這一塊國內的書籍真的是少得可憐(我可以說沒有),那麼這個方向的學生就只能自己去研習英文著作,浪費了好多的時間(比如專有名詞,要去揣度查資料)。這也是中世紀史這個冷門方向在中國不發達的原因之一。

但是現在還好,畢竟到了研究生這個階段,學生的英語功底還是有一些的,而且有的學校也會開設相關語言課程(我聽說北京大學有拉丁語課程)。

至於翻譯,學語言的誰願意去呢?比如法國古代史,本來小語種在國內學得就不多,學法語的都忙著去非洲去法國賺錢去了(有幾個人學小語種是為了搞學術呢?),沒有人願意去做翻譯這種吃力不討好的工作。


不要把文史類專業當作科學研究的全部。


樓上回答的我很同意,我的室友是某985的工科研究生,老闆接了一本書的翻譯,是他們專業的一本行業手冊吧據說國外工程師人手一本。結果這本書被平攤給他們實驗室的人一人幾十頁來翻,室友實在太忙,關係好所以推給我,作為一個門外漢我只能強行翻了,雖然也查閱相關資料但是畢竟是一個三筆都沒有考過的人,至於室友說他們實驗室的人可能都是敷衍居多,畢竟大家都是白白乾活。目測後面結果是一樣的。就連翻譯行業報酬都那麼低,搞學術的也是被老闆壓榨,完全不尊重人。又如何趕追日本?


這個問題有點唐突,不要用日本人思維適用於中國人身上


推薦閱讀:

孔子一生有志未酬,但為什麼仍堅持說「大德者必受命"?他的內在動力究竟是什麼?
南北戰爭以前美國南方在思想上是如何支持黑人奴隸制的?

TAG:歷史 | 翻譯 | 學術研究 | 史學史 | 思想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