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時,如果暫時不進攻英蘇,德國是否能維持已佔區域的統治?

歐洲民族問題有感


提供一些小數據:

[1]

1940年蘇聯紅軍擴軍,截止到41年6月共新建125個步兵師,61個坦克師,大概36個機械化師/摩托化師,這還不算騎兵師、炮兵師或者旅及旅以下的單位,不計空軍和海軍。其結果,蘇軍總兵力從1939年的200萬擴充到戰爭前夕的500萬——這還是在新建的單位沒有一個達到滿員,半數單位處於不到50%充實度的情況下。

[2]

光是要填滿以上提到的222個師,我根據標準編製表算了一下,大概需要:

T-34 12,810輛

KV 3,843輛

輕坦和快速坦克16,158輛

火炮和迫擊炮 54,665門

卡車 204,962輛

官兵 3,014,032人

軍馬 375,000匹

蘇聯打算在1942年-1943年間完成這一輪擴軍。

[3]

如果這次擴軍得以順利完成,屆時,將有至少12個齊裝滿員的集團軍——總共下轄19個機械化軍(每個2個坦克師、1個機械化師),大概30個步兵軍(每個3個步兵師)和大概10個騎兵軍(每個2-3個騎兵師)——被陳列在面對德國及其盟友的邊境線上。這並沒有計算處於莫斯科軍區、列寧格勒軍區、奧廖爾軍區等二線位置的部隊,而蘇德戰爭的經驗表明蘇軍用不到2個月的時間新建了大概30個集團軍。

如果蘇軍1940年擴軍計劃得以完成,那麼在西方邊界上蘇軍坦克師的數目(38個)將是德軍裝甲師數目(開戰時投入19個)的兩倍,而每個蘇軍坦克師的新型坦克的數目(210輛T-34和63輛KV,總計273輛)又將是一個德國裝甲師的兩到三倍。

[4]

開戰時,蘇軍保有坦克23,106輛,其中在西部邊境有12,782輛,再其中能夠很快投入戰鬥(即不需要修理和需要小修的)有10,540輛,再再其中在這些坦克里大概有T-34 1100輛和KV 400輛——這是在T-34定型不到一年、遭遇了諸多技術困難且只有2家工廠生產的情況下。而在疏散到中部的軍工業設施全負荷運轉的1942年,蘇聯生產了坦克24,446輛

+++++++++++++++++++++++++++++++++++++++

結論不寫了。


從馬後炮的角度看,二戰實際上就是新興帝國瓜分老帝國的財產。新興帝國是美、蘇聯和德國,勉強加個日本,老帝國是英國、法國、荷蘭,勉強加個中國。一戰結束英、法瓜分了德國的殖民地,領土達到了頂峰。而新興的帝國美、蘇、德工業強勁,人力資源充沛,卻缺乏商品市場和原材料市場,後者的問題更加嚴重和迫切。

美國和蘇聯本身資源豐富,尤其是石油資源,這個問題不是很急迫。而德國的問題就很嚴重了。美帝和蘇修在重建世界秩序的時候就更遊刃有餘,至少沒必要像德、日那樣吃相難看。

美國準備了紅色帝國計劃,吞併加拿大,整合整個美洲,同以英國為首的舊秩序劃大西洋而治。而沒有執行紅色帝國計劃的原因是形式比人強,局勢的發展大大好於原計劃。

無論英國擊敗德國,還是德國擊敗英國,美國都要執行紅色帝國計劃建立一個美洲帝國。而剛剛好英國和德國拼了個勢均力敵,雙方不停的放血,美國要做的就是通過租借法案援助英國不讓他垮掉,而等打敗了德國,英國也被放幹了血只能任由殖民地獨立,美國就可以建立美元體系,成為全球性的帝國。對美國來說:

上策:猥瑣發育,不要浪,讓英國德國兩敗俱傷,美國領導世界

中策:猥瑣發育,不要浪,英國壓倒德國或者德國壓倒英國,那麼執行紅色帝國方案

下策:猥瑣發育,不要浪,英國和德國媾和,那麼就先看看局勢再行動,別被英德聯手教做人。

下下策:各種浪,被英、德教做人,第二次火燒白宮

歷史的推動以及美國人的「猥瑣發育,不要浪」策略讓美國得選擇了上策,二戰結束後建立起美國霸權。世界中心也從歐洲轉移到了北美。

德國沒有美國那麼好的先天條件,也就沒有美國那麼遊刃有餘。一戰的德國可以說是挑戰舊秩序英國,重建新秩序。而二戰的德國更像務實了一些,不再挑戰英國的全球霸權,只要英國歸還一戰佔領的德國殖民地,非洲的窮鄉僻壤和太平洋上的島嶼,德國就會同英國媾和,再對資本主義共同的敵人蘇聯動手,爭取生存空間。對德國來說:

上策:英德達成和解,共同對付蘇聯,蘇聯的歐洲部分歸德國,中亞歸英國,遠東歸日本。大英帝國和她的殖民地體系得到保留

中策:蘇德組成邪惡同盟,瓜分了大英在亞非的殖民地體系,德國拿非洲,蘇聯拿亞洲,獲得印度洋的出海口。

下策:美國保持中立,單抗英、蘇,先拿下蘇聯,得到蘇聯資源的補給再回過頭對付蘇聯。

下下策:美國下場。德國必敗無疑

德國先是用無比妖嬈的操作吞併了奧地利和波西米亞,擴充了實力。暴力吞併波蘭、丹麥和挪威。之後又用中出的方法把法國干滅了順便滅了尼德蘭三兄弟,前期德國的操作非常的刁鑽,雖然絕對實力不如英法,但是各種浪就把英法忽悠瘸了。法國投降後英國堅決拒絕了德國的媾和請求,陪著大英帝國的崩潰也不能讓德國領導新世界。

德國其實在這個時候應該開始萎縮發育了,先萎縮一段時間看看誰會先耐不住寂寞出來浪,再做決定不遲,說不定美國會提前執行紅色帝國計劃呢。可能是前期浪的太順了,也可能蘇聯對於東歐土地的渴求慾壑難填,德國沒有選擇中策。而是冒著美國隨時干預歐洲的風險開始了對蘇作戰。最後的結果也就不說了。

蘇聯也沒有美國那麼好的先天條件,但是幾百年沙皇的鯨吞蠶食,讓蘇聯的情況比德國好的多。無論新帝國還是舊帝國都對她充滿了敵意,而敵意更多的來自恐懼。人類歷史上第一個社會主義政權,在意識形態的加持下讓在一戰中積貧積弱的俄國一躍成為工業第二的巨獸。蘇聯的崛起從趕跑外國侵略軍開始算連二十年都不到,可見這個國家的能量和潛力。對蘇聯來說:

上策:德國登陸英國,在英倫三島同英國血戰,倒下最後一個印度人。那麼蘇聯就會執行大雷雨計劃,橫掃歐洲,順便再南下中東、印度。

中上策:德國同英法打成陣地戰,先控制東歐再考慮是否進軍中歐。

中策:擊敗德國控制東歐,同資本主義劃歐洲而治,猥瑣發育,待天下變

下策:被德日兩面夾擊

下下策:沒資本主義聯手瓜分

慈父堅決執行猥瑣發育的策論,任你打的天翻地覆,我就當沒看見。猥瑣到1940年,對蘇聯的好消息是,英德大打出手那麼下下策不會被觸發,壞消息是法國的迅速崩潰使得蘇聯可以失去了整合東歐的時間。蘇聯趁德國西進以迅雷不及掩耳盜鈴之勢,浪了一波,吞了波羅的海三國,發動冬季戰爭,割了摩爾達維亞,建立了東方防線。進可攻退可守。可能是浪過了頭,德國掉頭對付蘇聯,最後蘇聯在被動的情況下選擇了中策,以付出巨大損失的代價獲得了東歐,有了同美國同台競爭的力量。慈父獲得東歐霸權後開始了猥瑣發育,面對美英在伊朗、土耳其、希臘的擠壓選擇了退讓,很好的保住了用無數生命換來的勝利果實。雖然朝鮮各種浪把天捅破了,好在中國崛起幫忙擦了屁股。可惜他的繼任者沒有領會「不要浪,猥瑣發育」的精髓,在同美國的軍備競賽中被徹底拖垮,不僅把二戰獲得的勢力範圍全吐出來,連400年擴張的成果也吐了個一乾二淨,從此淪為二流強國。向世人詮釋了什麼叫一手好牌打的稀爛。

所以啊,新興國家,無論你軍事實力多強(德國),經濟實力多強(美國)都要猥瑣發育,不要浪啊。

—————————原回答—————————

元首得到一本書,書名《失去的勝利》,於是徹夜研讀。原來老曼在我死後把所有的鍋都甩給了我,以侮辱領袖罪槍斃曼施坦因(曼:我冤枉啊)之後42被蘇聯逆襲,南線總崩潰,43年就殺盡了柏林。元首飲彈自盡,讀檔從來。

元首得到一本書,書名《失去的勝利》,於是徹夜研讀。看來先解決英國再入侵蘇聯,41年德國沒入侵蘇聯,憋了一年的海轟和戰鬥機,42年德軍在英國南部登陸,不到1周攻進倫敦,元首仰天長笑,海獅計劃終於大功告成。這時副官報告,300個蘇聯師團,600多萬人,3萬輛坦克已經進入東普魯士,波蘭、匈牙利和羅馬尼亞。蘇軍勢如破竹不到3個月攻入柏林。元首飲彈自盡,讀檔從來。

元首得到一本書,書名《失去的勝利》,於是徹夜研讀。看來斯大林這老小子賊心不死啊,必須先解決蘇聯再解決英國。吸取以前的教訓巴巴羅薩的作戰時間由6月22日調整為4月22日,提前兩個月,終於在41年10月拿下莫斯科,結果42年南斯拉夫破壞鋼鐵協議,英美聯軍從亞得里亞海登陸直撲維也納,南線德軍補給線被切斷,再次崩潰,44年蘇聯軍隊攻入柏林。元首飲彈自盡,讀檔從來。

元首得到一本書,書名《失去的勝利》,於是徹夜研讀。1939年不入侵波蘭,不發動二戰總行了吧。結果1942年蘇聯紅軍越過蘇波邊境,國防軍同蘇軍在波蘭血戰,英法竟然袖手旁觀。44年德國的血被放干蘇軍攻入柏林。元首飲彈自盡,讀檔從來。

元首得到一本書,書名《失去的勝利》,於是徹夜研讀。元首寫下遺囑,飲彈自盡,讀檔從來。

元首:還tmd有完沒完了!元首痛定思痛,經過周密的準備和安排,組建了強大的裝甲力量,不再兵分三路集中,一路中出,突擊莫斯科,終於拿下莫斯科,並在颱風作戰中消滅蘇聯大部分有生力量,國防軍再接再厲,拿下烏克蘭和高加索,斯大林求和。元首吃著黑魚子醬享受勝利的喜悅,結果因為勝利導致國防軍和黨衛軍軍紀敗壞,各地游擊隊此起彼伏,國家財政崩潰,國防軍發動軍事政變。元首飲彈自盡。。。


機智的小鬍子表示我不入侵蘇聯,也不打英國,專心致志經營歐洲大陸總可以了吧?

2年後:

幾百萬蘇軍,開著坦克,扛著鐮刀鎚子紅旗,從東方殺來。

幾百萬英美聯軍,開著航母,扛著米字旗和星條旗,從西方殺來。

由於波蘭從中作梗,蘇軍在在東歐耽擱了許久,英美聯軍率先殺進柏林,米字旗飄揚在了國會大廈上。


1945年5月9日,德國投降,這時候納粹德國的軍力其實還是相當有實力的.駐紮在捷克的德中央集團軍群有90萬人,轄1700多輛坦克和突擊炮.航空兵有飛機1000餘架,多為容克運輸機和戰鬥機.在挪威和丹麥有30萬部隊,轄坦克500多輛,航空兵有戰鬥機和轟炸機400餘架.在義大利,B集團軍群基本完整,有部隊60餘萬,轄坦克和突擊炮1000餘輛.在南斯拉夫,德軍計有40餘萬部隊,轄坦克和突擊炮300餘輛,空軍有飛機200餘架!在波羅的海地區,德軍有25萬軍隊,擁有600餘輛坦克和突擊炮.飛機100餘架!因此,德國陸軍在1945年投降時全部陸軍有250萬左右!其中只有100萬是裝備比較好的部隊!空軍還存有2000餘架作戰飛機!海軍U型潛艇還有200餘艘,這就是德國5月9日投降之前的全部家當!

恰恰是在1943這災難之年的初始,德國武裝部隊的實力達到了戰時最高峰。事實上,德國的人力資源並不像一般渲染的那麼緊張。按照1943年9月1日的一份統計,整個德國武裝部隊可用的全部人力超過1355萬人。包括982萬正規軍;60萬黨衛軍(非野戰部隊)和警察;90多萬僕從軍(可能不包括芬蘭)和外籍部隊;90多萬德國輔助人員;120多萬外國輔助人員。

在近千萬德國正規軍中,承擔最主要作戰任務的是將近450萬人的野戰陸軍。另有15萬空軍野戰部隊和28萬武裝黨衛軍野戰部隊。如過去一樣,德國陸戰主力部署在蘇德戰場。1943年7月1日,東線陸戰力量達到3138000人。這還不包括芬蘭戰區(擁兵二十萬,包括約15萬野戰陸軍)、空軍(除了空軍野戰師)、海軍、僕從軍以及各種輔助武裝和部署在後方佔領區的兵力。而在此前兩年多的東線戰爭中,除了1941年的幾個月外,東線陸軍的兵力一直都低於300萬,徘徊於275萬—290萬之間。1943年夏季,東線陸軍裝備的重武器無論數量還是質量都突飛猛進。6月30日保有的德制坦克強擊火炮總數達到3434輛。其中超過92%為中重型。大炮數量達到8063門。

1943年9月1日德國武裝部隊人力構成:

正規軍總計:9823000人

野戰陸軍:4497000人

空軍野戰師:150000人

空軍(野戰軍區域內):990000人

海軍(野戰軍區域內):170000人

德國本土及「東方」和烏克蘭佔領區的陸軍:526000人

德國本土及「東方」和烏克蘭佔領區的空軍:393000人

海軍:472000人(39000人(陸軍配屬)/106000人(空軍配屬))

武裝黨衛軍野戰部隊:280000人

陸軍後備軍:1734000人

海軍後備軍:33000人

空軍後備軍:363000人

正規軍以外:3732000人

佔領區和德國本土的武裝黨衛軍和警察:600000人

僕從軍和外籍軍團:670752人(配合野戰陸軍和空軍)、207646人(德國本土等)、822人(配合海軍)、60000人(義大利師)

武裝部隊的輔助組織(德國):498350人、(配合野戰陸軍和空軍)、383499人(本土等)、84974人(配合海軍)

輔助人員(戰俘和囚徒):316399人(配合野戰陸軍和空軍)、530048人(本土等)、11974人(配合海軍)、367000人(義大利囚徒)

總計:13555000人

1941年6月22日東線納粹德軍陸軍:共3個集團軍群、13個集團軍、39個軍、125個師又1個旅、1個獨立團(註:不含海軍艦艇部隊、海岸炮兵部隊、空軍傘兵部隊、總部直屬憲兵部隊及工兵、鐵道兵、重炮兵、鐵道炮兵、火箭炮兵、高炮炮兵、摩托化反坦克炮兵等輔助單位。)

陸軍(147個野戰師);3286000

陸軍其它(4個獨立旅,5個獨立裝甲營,11個強擊火炮營,124個炮兵營,29個列車炮營,13個反坦克營,19個陸軍高射炮營,29個陸軍高射炮連,16個火箭炮連):100000

空軍(4個航空隊:5個航空軍,3個航空指揮部,1個駐外軍事代表團指揮部,7個戰鬥機聯隊,1個驅逐機聯隊,13個轟炸機聯隊,1個獨立轟炸機大隊,1個特種轟炸機大隊,1個快速轟炸機大隊,3個俯衝轟炸機聯隊,2個教導機聯隊,21個偵察機大隊,3個獨立偵察機中隊。2個高射炮軍,22個團級司令部,54個高射炮營):1200000

海軍(1個艦群,2個艦隊):100000

武裝黨衛軍(5個師):150000

合計:4836000

後備軍:1200000

203個野戰師中的147個,全部5個武裝黨衛軍師,21個裝甲師中的19個,全部13個摩托化師,全部5個獨立裝甲營,全部11個強擊火炮營,127個炮兵營中的124個參戰了對蘇戰爭。

1941年6月對蘇戰爭,德國軍隊裝備的武器:

裝甲部隊:4266輛(坦克,強擊火炮,自行火炮,自行反坦克炮,自行步兵炮)

炮兵部隊:54800門(榴彈炮,加農炮,步兵炮,高射炮,反坦克炮,迫擊炮)《不包括50迫擊炮,岸防炮,火箭炮,繳獲火炮)

飛機:4001架(Bf-109,Bf-110,He-111,Ju-88,Do-17,Ju-87,He-115,Hs-126,Fw-198,Ju-52,Do-17)

車輛:600000輛

艦艇:192艘(驅逐艦,潛艇,佈雷艦,護衛艇,魚雷艇,掃雷艇,突破艦)

芬蘭參加對蘇戰爭兵力;

陸軍(16步兵師,3個旅):414000

空軍(7個戰鬥機大隊,3個轟炸機大隊。

合計:307架):39500

海軍(1個艦隊,合計:20):16500

匈牙利參加對蘇作戰兵力:

陸軍(5個旅):40000

空軍(1個航空團,合計:48架):1000

義大利參加對蘇戰爭兵力

陸軍(3個師,1個旅):62000

西班牙參加對蘇作戰兵力:

陸軍(1個步兵師):18000

羅馬尼亞參加對蘇戰爭兵力

陸軍(14步兵師,10個旅,10個炮兵營):325686

空軍(2個轟炸機聯隊,1個俯衝轟炸機聯隊,1個戰鬥機聯隊,8個戰鬥機中隊,10轟炸機中隊。

合計:623架):22000

海軍(2個艦隊,合計:55艘):12314

法國參加對蘇作戰兵力:

法國反布爾什維克主義志願軍團:3000

斯洛伐克對蘇作戰兵力:

陸軍(3個師):45000

1941年6月對蘇作戰總兵力:7037000

陸軍:6943686(德國:6036000,羅馬尼亞:325686,芬蘭:414000,匈牙利:40000,義大利:62000,西班牙:18000,法國:3000,斯洛伐克:45000 )

空軍:1262500(德國:1200000,羅馬尼亞:22000,,芬蘭:39500,匈牙利:1000)

海軍:128814(德國:100000,羅馬尼亞:12314,芬蘭:16500)

裝甲部隊:4694(德國:4266,,羅馬尼亞:201,芬蘭:86,匈牙利:141)

火炮,60868(德國:54908,羅馬尼亞:3000,芬蘭:2000,匈牙利:260,斯洛伐克:250 ,義大利:350,西班牙:100 )

飛機:4979(德國:4001,,羅馬尼亞:623,芬蘭:307,匈牙利:48)

艦船:267(德國:192,羅馬尼亞:55,芬蘭:20)

*****************************************************************************

德軍北方集團軍群: 32萬人。

集團軍群直屬部隊;5萬人。

第101後方地域司令部;下轄(第207警衛師、第281警衛師、第285警衛師,工兵207營,通信第639團,北方道路工程司令部,第31輕型自行高射炮營第5連

第23軍;下轄(第206步兵師,第251步兵師、第254步兵師,第423通訊營,第308補給營,第122炮兵司令部(第24摩托化炮兵營)

北方航空司令部(空軍支援部隊)第3近程偵察機中隊(DO-17P),第22偵察機大隊1中隊(JU-88D),聯絡機中隊。

..........................................................................

第16集團軍;9萬人。

集團軍直屬;第253步兵師,第26,30裝甲列車,第280陸軍高炮營,3個輕型自行高炮連,第680工兵團,第501通訊團,道路建設部隊,補給,勤務部隊,第16航空司令部,第12偵察機大隊,第2聯絡機大隊,第6通訊營,第151高炮團。

第2軍:第12步兵師、第32步兵師、第121步兵師 第42通訊營,第3特種火箭團,第105,101炮兵司令部,第603,782,803炮兵團司令部,第600特種炮兵營,第659,660,666強擊火炮連,1個加農炮營,1個混編炮兵營,2個150榴彈炮營,2個210榴彈炮營,第541工兵團,第13偵察機大隊2中隊

第10軍:第30步兵師、第126步兵師,第665,667強擊火炮連,第19,130炮兵司令部,第610炮兵團,第514工兵團,第50通訊營,第23偵察機大隊4中隊

第28軍:第122步兵師、第123步兵師,第24,135炮兵司令部,第785炮兵團,第428通訊營

..........................................................................

第18集團軍下轄3個軍共7個師 8萬人。

第1軍:第1步兵師、第11步兵師、第21步兵師

第26軍:第61步兵師、第217步兵師

第38軍:第291步兵師、第58步兵師

..........................................................................

第4裝甲集團軍下轄2個軍共8個師: 10萬人。

第41裝甲軍(第1裝甲師、第6裝甲師、第36摩托化師、第269步兵師)

第56裝甲軍(第8裝甲師、第3裝甲步兵師、第290步兵師)

直屬:武裝黨衛軍「骷髏」摩托化步兵師

第1航空隊;下屬1個軍,4個聯隊,4個大隊

航空隊直屬:第106特種轟炸機大隊。

第1航空軍:第54戰鬥機聯隊,第1轟炸機聯隊,第76轟炸機聯隊,第77轟炸機聯隊,第122偵察機大隊(第5中隊)。

東部沿岸:第806獨立轟炸機大隊,第125海岸偵察機大隊,第22偵察機大隊(第3中隊)。

*****************************************************************************

德軍中央集團軍群;下轄4個集團軍共計16個軍、50個師又一個獨立團: 64萬人。

直轄部隊;4萬人。

第102後方地域司令部;下轄(第221警衛師,第286警衛師,第403警衛師)

第53軍1個師(第293步兵師)

...........................................................................

第4集團軍下轄4個軍12個師 25萬人

第7軍;第7步兵師、第23步兵師、第258步兵師、第268步兵師

第9軍;第137步兵師、第263步兵師、第292步兵師

第13軍;第17步兵師、第78步兵師

第43軍;第131步兵師、第134步兵師、第252步兵師

...........................................................................

第9集團軍下轄5個軍,12個師,1個旅 ,17萬人。

第5軍;第5步兵師、第35步兵師

第6軍;第6步兵師、第26步兵師

第8軍;第8步兵師、第161步兵師、第28步兵師

第20軍;第162步兵師、第256步兵師

第42軍;第87步兵師、第102步兵師、第129步兵師,武裝黨衛軍帝國領袖旅

...........................................................................

第3裝甲集團軍下轄4個軍共11個師:8萬人

第39軍;第7裝甲師、第20裝甲師、第14裝甲步兵師、第20摩托化師

第57裝甲軍;第12裝甲師、第19裝甲師、第18摩托化師

...........................................................................

第2裝甲集團軍下轄5個軍共15個師又3個獨立團:10萬人

第12軍;第31步兵師、第34步兵師、第45步兵師

第24裝甲軍;第3裝甲師、第4裝甲師、第10摩托化師、第1騎兵師、第267步兵師

第46裝甲軍;「大德意志」摩托化步兵團、第10裝甲師、武裝黨衛軍「帝國」裝甲師

第47裝甲軍;第17裝甲師、第18裝甲師、第29裝甲步兵師、第167步兵師

第1高炮軍:第101高射炮團,第104高射炮團。

直屬255步兵師

第2航空隊;下屬2個軍,12聯隊,5個大隊

航空隊直屬:第53戰鬥機聯隊,第1特種轟炸機聯隊,第122偵察機大隊(第2中隊)。

第2航空軍:第51戰鬥機聯隊,第3轟炸機聯隊,第53轟炸機聯隊,第77俯衝轟炸機聯隊,第210高速轟炸機聯隊,第102特別轟炸機大隊,第105特別轟炸機大隊,第122偵察機大隊(第1中隊)。

第8航空軍:第27戰鬥機聯隊,第2轟炸機聯隊,第1俯衝轟炸機聯隊,第2俯衝轟炸機聯隊,第26驅逐聯隊,第19特別轟炸機大隊,第11偵察機大隊。

******************************************************************************

德軍南方集團軍群;下轄4個集團軍共計9個軍、35個師。 58萬人。

集團軍群直屬:3萬人。

第213警衛師,第103後方地域司令部;下轄(第444警衛師,第454警衛師),第99輕裝步兵師。

...........................................................................

第6集團軍;16萬人

集團軍直屬:第168步兵師,第213警衛師

第17步兵軍:第62步兵師、第298步兵師、第56步兵師

第29步兵軍:第44步兵師、第289步兵師

第44步兵軍:第9步兵師、第262步兵師、第297步兵師、第57步兵師

第55步兵軍:第75步兵師、第111步兵師

...........................................................................

第11集團軍;17萬人

集團軍直屬:第22步兵師。

第11步兵軍:第76步兵師,第239步兵師。

第30步兵軍:第198步兵師。

第54步兵軍:第50步兵師,第170步兵師。

...........................................................................

第1裝甲集團軍下轄4個軍共15個師,3個團 ,12萬人。

裝甲集群直屬:第16摩托化步兵師,第25摩托化步兵師,武裝黨衛軍阿道夫·希特勒摩托化步兵師。

第3摩托化軍:第13裝甲師,第14裝甲師。

第14摩托化軍:第9裝甲師,武裝黨衛軍維京摩托化步兵師。

第48摩托化軍:第11裝甲師,第16裝甲師,第57步兵師。

第2高射炮軍:赫爾曼·戈林高射炮團,第6高射炮團,第43摩托化高射炮團。

...........................................................................

第17集團軍下轄3個軍共11個師,1個營,13萬人

集團軍直屬:第97輕裝步兵師,第100輕裝步兵師.

第103後方地域司令部:第444警衛師、第454警衛師

第4步兵軍:第24步兵師,第71步兵師,第262步兵師,第295步兵師,第296步兵師。

第44山地軍:第68步兵師,第257步兵師,第1山地師,第4山地師。

第52步兵軍:第101輕裝步兵師,第500特別步兵營。

第4航空隊;下屬2個軍,7個聯隊,4個大隊

航空隊直屬:第122偵察機大隊(第4中隊),第50特別轟炸機大隊。

第4航空軍:第77戰鬥機聯隊,第27轟炸機聯隊,第121偵查機大隊(第3中隊)。

第5航空軍:第3戰鬥機聯隊,第51轟炸機聯隊,第54轟炸機聯隊,第55轟炸機聯隊,第112偵察機大隊(第3中隊)。

駐羅馬尼亞軍事團

第72步兵師,第108預備役步兵團。

駐羅馬尼亞代表團:

第52戰鬥機聯隊,第104特別轟炸機大隊。

*******************************************************************************

駐挪威部隊:

第20集團軍下轄2個軍共5個師又1個旅

直屬第211裝甲旅

挪威山地步兵軍;第2山地步兵師、第3山地步兵師,第463通訊連。

第36步兵軍;第169步兵師、黨衛軍第6山地步兵師,第40裝甲營,第211裝甲營,第436通訊營。

第5航空隊:2個大隊,1個航空戰鬥群,6個中隊,3個團。

航空隊直屬:第5通訊團,第15通訊團,第25通訊團。

挪威航空管區:第108特別轟炸機大隊,第32偵察機大隊(第1中隊),第120偵察機大隊(第1中隊),第124偵察機大隊(第1中隊)。

北方航空指揮部:基爾克內斯航空戰鬥群,第1教導聯隊(第4大隊),第77戰鬥機聯隊(第1中隊,第驅逐機中隊),第30轟炸機聯隊(第6中隊)

*******************************************************************************

駐東南歐部隊:

第11集團軍下轄3個軍共6個師

集團軍直屬:第22步兵師。

第11步兵軍:第76步兵師,第239步兵師,第22步兵師、羅馬尼亞第6步兵師、羅馬尼亞第5騎兵旅、羅馬尼亞摩托機械化旅、羅馬尼亞第8騎兵旅

第30步兵軍:第198步兵師,羅馬尼亞第8步兵師、羅馬尼亞第14步兵師、羅馬尼亞第6騎兵旅

第54步兵軍:第50步兵師,第170步兵師。

羅馬尼亞山地軍:羅馬尼亞第1山地旅、羅馬尼亞第4山地旅、羅馬尼亞第2山地旅、羅馬尼亞第7步兵師

德意志帝國陸軍總司令部東線預備隊

第40摩托化軍:第2裝甲師,第5裝甲師,第60摩托化師。

第46步兵師,第73步兵師,第93步兵師,第94步兵師,第96步兵師,第98步兵師,第183步兵師,第260步兵師,第294步兵師,第707步兵師,第713步兵師。

第2集團軍

下屬;第34,35,50,51步兵軍

4個軍,14個師,1個團,3個營

《中央集團軍群配屬》

集團軍直屬:第653通訊團。

第35步兵軍:第12步兵師,第52步兵師,第106步兵師,第110步兵師,第112步兵師,第197步兵師,第435通訊營。

《南方集團軍群配屬》

第34步兵軍:第132步兵師,434通訊營。

第51步兵軍:第79步兵師,第95步兵師,第113步兵師,第125步兵師,第4山地師,第451通訊營。

《北方集團軍群配屬》

第50步兵軍:第86步兵師,武裝黨衛軍警察步兵師,450通訊營。

波羅的海艦隊:佈雷艦:10,潛艇:5,魚雷艇:28,掃雷艇:36,突破船:3.

巴倫支艦隊 :驅逐艦:8,潛艇:6,護衛艇:6,,掃雷艇:10,布雷潛艇:2,護衛艦:10

恐怖啊。


先說結論:

不能。

即使不從蘇德戰爭的角度來說(見 @蘇翻譯 的答案),從1941年6月開始假設德國只跟同盟國(在歐洲的部分只有英國……)進行烈度有限的戰爭,德國的經濟政策仍然會導致其在一個十年內經濟崩潰。

首先,德國經濟所需的原材料嚴重依賴進口,比如——

德國65%的鐵礦砂和石油依賴進口,而紡織業的原料大約有80%需要進口。(納粹經濟的教訓)

本來通過「農莊繼承法」和「食品狀況法」達到了初步自給的糧食也因為佔領區的擴大(其中食物生產量巨大的法國佔領區會不免因為與英國的空襲戰而遭受極大影響,加上皇家海軍的封鎖和挪威丹麥波蘭等地需要喂的嘴……)又變得不足,需要從蘇聯進口大量穀物及其他農產品。

最終,德國的外部進口來源將會只剩下:瑞典(能提供的產品不豐富,主要是鐵礦石)、土耳其(通過脆弱的博斯普魯斯海峽再通過巴爾幹僕從國或原南斯拉夫遍地都是游擊隊的佔領區,且其外圍的伊拉克波斯敘利亞又會在短暫的動蕩之後重新被盟軍逐步掌握)、西班牙(被英美狠狠地限購了戰略物資)、蘇聯。這裡考慮到德軍由於不需要侵蘇,將可能更有效地支援義大利,並最終兵陳蘇伊士實現對峙(或者英國佬會破壞運河的通行功能)。

接下來的發展就要看題主希望希特勒「暫時」壓抑自己饑渴難耐的侵蘇慾望多久,如果只是幾年的話應該好說,世界線應該還是會在紅旗飄揚柏林的那一刻回歸正軌。如果拖太久的話,最終英德還是很可能議和,變成軸心國被盟國鎖死在北海+地中海、被蘇聯遏制在東歐的三方冷戰局面,直至日本人不可避免地在美國的石油禁運中忍不住試試自己的賭運……然後美國就該入場了。

所以德國的命運不止是掌握在斯大林的善心與愚蠢、希特勒的忍耐與理智上,原來最終還是要看日本人的心情……


我有一個想法不知道合理不合理:法西斯的國民經濟已經被綁架在戰爭機器之上了,一旦停止戰爭就會造成經濟崩潰,所以必須繼續戰爭。


以上那麼多道理了,再補充一點,如果只佔領不繼續擴大領土,就不需要這麼多的軍工產值增長,也不需要那麼多的軍工廠,於是你讓希特勒哪裡去安頓工人、激活經濟?他可不擅長搞傳統工業,德國本土的資本家都被他早年就搞得奄奄一息了。希特勒是借著經濟危機上台的,不打就等著下一輪經濟崩潰……


二戰時,如果暫時不進攻英蘇,德國是否能維持已佔區域的統治?

答:可以。假如當時的德國嚴詞拒絕蘇聯的巴爾幹領土訴求,蘇聯未必敢入侵德國,因為斯大林的敵人是地球。而當時的美國一看食之無肉,勢必會鯨吞英國,這樣德國人在世界地緣政治的劃分基本大體成型。

在1941年德國進攻蘇聯以前,德國地緣政治學家奧布斯特所劃分出的世界泛區有四個。(1)泛美區:南、北美洲聯合,以美國為主導;(2)泛亞區:從東北亞、東南亞至澳大利亞實現聯合,以日本為主導;(3)泛歐區:使歐洲與非洲統一,以德國為主導;(4)泛俄區:以蘇聯的領土加西南亞及印度,以蘇聯為主導。

豪斯浩弗的這種生存空間的設計,實際上是以大國列強為中心重新劃分勢力範圍的設想。這種泛區劃分對於戰前德、意、日軸心國的世界戰略確有一定影響。德國在1941年前的向東進佔東歐,向西擊敗法國,向南進入北非,其行為與泛區構想是一致的。二戰中,日本在東亞鼓吹的「大東亞共榮圈」亦是這種泛區思想的體現。

你們都太逗了。

1、英國為什麼宣戰德國?是為了維持自己的霸權地位。

2、美國在幹什麼?美國在等待德國耗盡英國,或者英國耗盡德國。

3、蘇聯在幹什麼?蘇聯在等德國耗盡英國,或者英國耗盡德國。

如何評價斯大林? - 你如何評價 X

4、德國為什麼和蘇聯結盟?答:因為蘇聯有大縱深,不易征服。

5、德國為什麼突然戰略轉向?答:因為斯大林暗示德國應該讓出巴爾幹地區。

關於東南亞:二戰後美國為何要鼓勵菲律賓獨立? - 歷史

中日戰爭:如果沒有美國,二戰時日本會擊垮中國嗎? - 歷史

英國陽謀:為什麼英國為主體移民建立的國家普遍欣欣向榮,而西班牙,葡萄牙為主體移民建立的國家普遍發展的一塌糊塗? - 國際政治

如何評價英國工黨影子外交大臣Hilary Benn 在關於出兵打擊isis的國會辯論中的臨陣倒戈? - 國際政治

二戰後德國和英國的命運為什麼大相徑庭? - 歷史

德國叉叉:為什麼德國到現在都沒有航空母艦? - 軍事

法國拉拉:為什麼法國有資格成為聯合國安理會五大常任理事國之一? - 歷史

小國而已:鐵托打壓塞族到底是幫了還是害了南斯拉夫? - 歷史

戰爭策源:第一次、第二次巴爾幹戰爭與第一次世界大戰的關係是怎樣的? - 世界歷史

斯大林:斯大林這麼老辣的政治戰略家為何前期會低估納粹德國? - 歷史

巴西相關:巴西會成為超級大國嗎? - 歷史

你們要好好學習,這樣出去和人撕,我才放心。就你們這水平,動輒地緣政治,知道的人是你們學藝不精,不知道的還以為你們學的是資產階級偽科學呢。

地緣政治理論發展的歷史? - 地理


樓主是想問德國是否有可能贏,怎麼贏。當然有可能贏,只要打敗蘇聯,德意日就會與英美媾和,瓜分世界。蘇德戰場是二戰的主戰場。不打蘇聯是不可能的,納粹德國與蘇聯體制類似,雖然意識形態不同。註定了二戰就成了」生態卡位戰「,就是說,體制相同的國家裡,只能容許一個存活。如果蘇聯戰敗,那麼德國與英美就要構成二戰後的冷戰局面。直到其中一方崩潰為止。本人還是認為,這樣的冷戰後,納粹德國會崩潰。

德國為什麼會敗於蘇聯,可以認為是偶然因素起作用。策略得當是可以滅亡蘇聯的。德國戰勝,戰後世界有何不同?不同之處可能就是民族解放運動不是以共產主義意識形態為主導了,但其本身不變。而歐洲則在德國的旗幟下完成統一。我們再看反法西斯戰爭多少周年,就完全不是現在的意義了。

大家日子照過。


不能,英德已經開戰了,美國無論如何也不會站在德國這邊,在美國的支持下,英美反攻只是時間問題,而蘇聯也不會看著德國占著這麼大的範圍不管的,要知道這可是擴大社會主義國家陣營的絕好機會,同樣,開戰也只是時間問題。


在某較高票答案下的評論:

實在要說的話, 「1939年不入侵波蘭,不發動二戰總行了吧」確實還有一線生機。抓緊將義大利在鋼鐵同盟中邊緣化,謀求與協約國建立反共大同盟,在蘇聯從大清洗恢復前糾集西方聯軍進駐波蘭形成對峙,聽憑蘇聯選擇熱戰還是冷戰。讓波蘭就但澤問題給德國一個擱置爭議共同軍事利用的象徵性交待,再打打種族牌講述德國與英國及北歐表兄弟的歷史交情,也就算是對德國民眾有了交待。

之後英法聯軍給力,就提前作為創始國成立北約;即使英法聯軍不給力,德國至少可以更加聚精會神地在東線做彈性防禦,節節拖延紅軍。視乎美國人民的歷史抉擇,最終仍然有望一舉解決紅色或本色的俄帝國(尤其考慮到德國和美國通力合作研究建造核武器的效能,再加上一個尚未明朗的戰局,俄羅斯土地會比日本更滿目瘡痍),以波蘭邊界東擴換取東普魯士回歸。

當然,這說的不是從入侵波蘭前夕開始,而是從慕尼黑協定開始。


小鬍子不動手,大鬍子就動手了。

個人認為即使面對共產主義的威脅,美英願意給小鬍子一部分支持,波蘭和捷克斯洛伐克也得吐出來,最多保留奧地利。


寫個好玩的東西,最近在玩鋼鐵雄心4,選1936年的德國,我就很發愁,這要是按劇本來,豈不是一定會被打爆?加上第一次玩壓根不熟練,當1941年蘇聯入侵波蘭時候,我想這可不行,說好波蘭有我的一半,結果我就邀請波蘭加入軸心國,最後直接跟蘇聯開戰。

我靠,這不對勁啊,劇本不是這樣的啊,法國還沒打下來,咋跟蘇聯杠上?而且,發現我打下的蘇聯領土居然全是大波波的!趕緊準備求和,結果不知道怎麼弄,然後我又神奇的發現,居然可以找法國要援助!也對,本來波蘭的獨立是英法保證的,我替你上了,你可不得給援助!然後一路推到莫斯科,中間策劃政變,搞出個俄羅斯聯邦。

最後蘇聯投降了,法國也沒幹我!也對,我們都是反共產主義盟友啊 ,只是最後和談,不會弄,結果打下的蘇聯領土全變成俄羅斯聯邦的!我去

不過,這裡倒是提供了一個可能:歷史上,德國可不可以像我這樣干呢?


不能,阻力主要來自國內。

德國自從33年希特勒上台後,開始瘋狂地擴軍備戰。為了支持如此龐大的軍工計劃,不得不找了大量經濟人才,金融人才等一大幫比如沙赫特等人。以德國那時的能力,支撐如此龐大的公路鐵路橋樑兵工廠等的建設,光靠財政資金是無論如何也辦不到的。

於是,沙赫特等人與納粹高層商量之後,先搞出了米福券,大體相當於戰爭債券。但是這個東西發的太快,沒過幾天廢了。於是開始提高收稅強制勞動等亂七八糟的政策,但都遠水不解近渴。最終,納粹走上了向壟斷階層借貸的不歸路。通過向大商人大資本家借貸,帝國很快籌集到了一筆又一筆戰爭經費。德意志戰車開動了起來。

然而,大資本家們的錢不是那麼好借的,借來是要還的。整個西歐被德國打下來,按理說全球最稠密的工業區都集中在這裡了,德國、法國、比利時三國的工業能力就已經可以獨步亞歐大陸了。稍微整合一下德意志戰車就該狂飆突進了。但這時,資本家們跳了過來說,該還錢了。這些資本被你整合了我早借給你錢幹嘛?

可以看到二戰時德國在佔領區雖然採取了一系列比如強制更改匯率等掠奪性的條款,但並沒有太大的整合整個廣袤的帝國,不是不想,而是不能。龐大的工廠被各路資本瓜分,真正能用來給戰車生產螺絲的少之又少。對佔領區的掠奪式搶劫雖然暫時增高了德國的綜合實力,但並不能真正的挽救德國。

這也是當年德軍都打到莫斯科了還要分兵去高加索,無他,那裡有油田啊!有一個勉強的工業體系啊!有了他又能還一部分借款了。就連斯佩爾這樣的天才都不能儘早的發揮才能,才是德國的悲哀


維持不了 就算是蘇聯不動手 英法也不動手 美國也不動手 還是維持不了

因為那個時代的戰爭和過去時代不一樣

過去時代可以防守 那個時代是攻擊的時代

如果德軍不攻擊 英美蘇緩過氣來 德國會死的很慘

就連法國 德國也沒有完全控制

那個時代 所謂陸軍最強的法國 有強大防禦工事的法國

做好了準備 準備像一戰 打防禦消耗的法國 被輕易擊潰

可見科技的進步 一戰的防禦策略 結束了

那個時代 攻擊的力量 遠遠高於防禦的力量

德國的縱深也少的很 如果德國擊敗法國後 不進攻 幾年內就會非常非常危險


元首不打過去,斯達舒就要打過來了!


不行,德軍當時的石油儲備嚴重不足。

除了羅馬尼亞的油田,德國的石油儲備極其匱乏,只有拿下高加索地區的油田,才有可能與英美一戰~所以德國人必須和老毛子一戰。

並且,閃電戰這種戰法,也是由自身石油儲備不足(內因),對方戰略縱深不大(外因)這兩個原因所決定的。


大雷雨計劃

http://wapbaike.baidu.com/view/3768848.htm?fr=aladdinref=wisessid=33b7c8cbc3c7d3a2d0dbc3f1a71cfrom=844buid=0pu=sz@1321_1003,ta@utouch_2_4.4_1_10.6bd_page_type=1baiduid=16C4DCDDE5BBB8DBF76713C74DD2A483tj=Xv_1_0_10_title


不不不。

大鬍子在戰爭爆發前正在拚命擴編他的裝甲師和空軍,組建各種各樣的機械化軍改造他的騎兵部隊。你覺得大鬍子是在幹啥?

如果巴巴羅薩推遲一兩年,結果可能是元首的部隊根本摸不到蘇聯的領土就被達令主動出擊推了。

大鬍子從頭到尾都知道蘇德必有一戰,只不過元首的腦迴路他沒摸透,蘇德戰爭爆發比他預想的要早。


戰前蘇軍都在往西線調吧


推薦閱讀:

二戰期間德國生產力有多強?
小粉紅兔雜和納粹德國昭和日本是否重視民生問題?
為什麼這麼多人吹捧二戰德國?
如何評價希特勒的妻子愛娃·布勞恩?

TAG:歷史 | 軍事 | 民族 | 第二次世界大戰 | 二戰德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