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建築學碩士在讀,想轉專業到人機交互(HCI)設計方向再讀一個碩士,可行性?

本科和研究生都是建築學,寒暑假幫同學做過一個app以及一個網頁,發現自己對UI設計也比較感興趣,同時建築也開始慢慢進入行業寒冬,因此想花一到兩年時間學一個跟設計相關的專業另謀出路,所以我想請教大家的是:

(1)HCI的設計方向比較好的學校有哪些? 目前題主了解到的是 CMU,UMich,UCL,CalArts以及Pratts等等藝術院校。

(2)申請難度? 題主有建築設計的背景會給申請帶來多少優勢呢,同時題主打算下學期選我們學校Psychology學院的introduction to HCI(對沒錯,題主在的學校的HCI是開在心理學院下面TT,估計對作品集不會有太多幫助。。。)

(3)就業狀況? 聽說HCI美國留學回國有種找不到對口工作的感覺,是因為國內的這個行業剛剛起步嗎

謝謝大家的解答!


來一個熱乎的今年剛從建築成功轉hci的實例

本科浙大建築,申的16fall,並且也錄了心儀的項目,現在正在處於糾結去哪個項目的階段。

我沒有找到在我之前從建築轉到hci的人,所以整個申請過程基本都是靠著自己去獲取信息,自己取捨,自己摸索作品集。現在往回看,犯的錯很多,但也同樣收穫了很多經驗心得。最近學弟學妹也開始要準備申請了,也有很多在考慮轉專業申請hci的同學。我收集了一些常見的問題,結合自己的親身體會,實在的說一下整個申請過程中遇到的困難。

我只有從建築轉hci申請的申請經驗,對於行業的問題肯定是狹隘和偏頗的。這個答案我計劃寫的更系統和完整一些,希望更多已經從業的前輩和hci領域的專業人士能夠提供一些更實際和全面的建議和信息。

最後,先佔個坑,計劃碼個長篇,希望自己別太監(笑

==========6月24日更新===========

這個答案更新拖的有點久,中間我受傷卧床休息了很長一段時間,現在終於能夠慢慢重新開始走路恢復正常的生活,按照約定回過頭來填上這個坑。

又一個申請季來了,也有越來越多建築的同僚來找我有關轉專業的事情,

希望這個答案能給後來人提供一些有價值的信息。如果看得人多我再整理下之前分享會的申請資料一起發上來,今天整不動了。攤手

感謝文奇和冬冬對本答案的提供的寶貴建議。

=========一點人生的感悟=========

回顧申請這一段起早貪黑的燃情歲月,每天8點半起床開始坐在電腦前,一直到11點半身體觸到床面,中間都靠著耳機里的各種聲音活下來。沒有破釜沉舟的決斷,也沒有遲疑不定的迷惘,整個人終於是來到了內心安寧境地,心境平和地一步一步完成每一個環節。

壓力是巨大的,沒書讀,未知的結果,時不時失敗的恐懼就會趁虛而入。在建築轉HCI這個事情上沒有前人鋪路,每一步都像是瞎子過河。從決定轉專業,到選定HCI作為目標,到最後終於讓這個想法成為現實,已經整整兩年的時間。

這兩年發生了很多變化。國內建築行業進入了衰退,突然之間轉行成了一個建築圈的熱門話題被許多人提上日程。我一次又一次地看著大家趕圖時心力交瘁蓬頭垢面的模樣,一次又一次地想到呆在建築系一眼就能望穿的未來。我是幸運地,在更早的時候找到了前進的方向,沒有等到大環境變化的時候才進行轉行的準備。建築系的學習對我而言有快感,但是我負擔不起他的付出。我沒有那些同學互相比著通幾宵的幹勁,沒有那些拿一個作品就要改變整個世界的抱負,我只想安安靜靜的畫畫圖,可就連這個都必須要連續十天半個月的坐在電腦前,沒有歇息,只有滑鼠咔嚓咔嚓地叮囑著時間的流失。最初那股勁頭已經被那些低效的生產方式消耗殆盡,只剩下必須完成的過場。

時間再往前走一點,我因為學生工作認識了兩個有些年頭的建築校友,都是趕上了行情火熱的時候畢的業。一個畢業就轉行,一個畢業不久就已經順風順手走向人生巔峰。我問轉行的學長,學了五年,怎麼就捨得放下不做了啊。學長笑笑,雲淡風輕,不做這行了嘛,也沒有什麼大不了的。我問另一個人生贏家學長,對於我們這些後輩有沒有什麼要說的。學長感慨良多,一定要照顧好自己的身體,不要太拼,有時間多陪陪家人孩子,好好生活。

我那時大二,才進建築系。不懂那種五年揮之一去的洒脫,也不懂返璞歸真的從容。

只覺得似懂非懂,好像跟自己對未來的想法有那麼一丟丟的不同。再到後來,發生了許多事,精神上的折磨,身體上的衰退,我望著自己漸漸升高的髮際線,忽然之間發現自己已經變得洒脫,變得能夠誠實面對自己的內心,變得已經不再那麼多的執念。褪去了從小到大掛在身上的枷鎖,也終於重新認識了命運與我。

大概人生就是一段必須犯錯的旅行,別人給你講多少遍經驗,該走的彎路還是一條不能少,唯一的不同只是有些人拐了回來,另一些人再也沒回來過。

做作品集的那些日日夜夜,我把犬夜叉和宮崎駿全集聽了一遍又一遍,好像經歷了生生世世的輪迴。小時候看犬夜叉以為是個愛情故事,現在看才明白他是一個救贖的故事,彌勒法師並不是那麼好色,犬夜叉也沒有那麼不計後果,殺生丸最後放下了對刀的執著。故事的結尾,所有人都完成了自我的成長與救贖。

在建築系的五年我終究沒能成為一個合格的建築系學生,然而我最終完成了對自己的救贖,重新建立了對自己,對這個世界的認識。這才是人生拿不走的財富吧。從這裡講來,我是感恩這裡一切的。當我五年前拖著行李箱來到浙大,覺得浙大好大好大,從校門口到寢室的路好長好長。現在才過了五年就要去到更大的世界了,像夢一樣。我會遇到誰,我會在哪裡生活,我會擁有怎樣的人生。一切的一切都太讓人期待,讓人流連。

又一個申請季就要來了,祝願那些廢寢忘食的日夜都化作一紙錄取,祝願那些奮鬥拼搏的人兒都能心想事成。

麵包會有的,offer也一定會有的!大家都好好加油!

殷冠喬yoh

2016/6/24

============乾貨部分=============

目錄

1. 選校的問題:

    (更多的學校項目在附錄里)

比較好的學校,我在這裡分類全部列出來:

---top:

Stanford HCI Group

MIT Media Lab(非典型HCI項目)

---------1st tier:

CMU:

MHCI Masters of Human-Computer Interaction

UW:

HCDE Master of Science in Human Centered Design Engineering

MHCI+D Master of Human-Computer Interaction and Design

Georgia Tech:

MS-HCI Human-Computer Interaction

(總共有4個track。從16fall結果來看,ic track難申,其他三個track相對好申)

--------------------2nd tier:

METALS@CMU Masters of Educational Technology and Applied Learning Science

MSI@UMich Human-Computer Interaction (HCI) specialization

ITP@NYU ITP(非典型HCI項目)

MPS IS@Cornell Master of Professional Studies (MPS)

HCID@IUB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Design

ICS@UC irvine ICS

hcil@Maryland HCIL - Studying HCI at UMD

分出這兩批次的意思是:

你如果實力能上MHCI@CMU,那麼後面1st tier和2nd tier的項目,基本上就是橫掃。如果你能力只達到2nd tier的MSI@umich,那麼2nd tier之後的基本都沒問題,而1tier的項目可能性就很低了(例外當然是有的,比如去了cmu但是被UW拒了的同學)。

這個分類並沒有很科學,只是根據申請經驗從難度上給出一個大體的印象。

如果你想知道自己大概在哪個層次?去找申請過的人對比申請的相關條件,本科學校,三圍,相關經歷,作品等等等等,像題主已經在美國讀建築碩士了,很多東西實際上是輕車熟路,只不過是需要你重新認識一下自己。

關於項目
還可以參考這些資料:

https://www.quora.com/What-are-the-best-graduate-programs-for-HCI-in-the-United-States-and-Europe

有哪些值得推薦的人機交互設計的研究生項目? - 交互設計師

交互設計全球排名前30的學校有哪些? - 知乎用戶的回答

Rankings | HCI Grad School Finder

Top 50 Best Value UX Design Graduate Programs of 2016

留學論壇里也有相關的帖子介紹HCI的項目,留美論壇就那幾個,為免廣告嫌疑就不列出帖子了,自己多查查看吧;

2. 申請難度:

我自己是學建築的,也知道建築申請出國的時候實際上跟其他專業很不一樣。很多GT沒到平均水平,但建築作品集不錯也進名校了。這樣的情況如果想申請HCI的項目的話,不光是作品集,很多東西都還得重新準備。

接這上面選校的內容,轉專業也要按照申請的基本法。

--1.最基本的本科學校(美國研究生再申同理),GPA

--2.GT成績。

(題主已經是美國碩士了,基本上學校都不會要求托福,所以這一條可以忽略)

托福這個要單獨拎出來說一下:

1st tier的學校是明確要求了 托福成績的:CMU 100(小分25),HCDE@UW 106(口語小分26) HCID@UW 100(小分25)geogia tech 100(網申系統里明確寫了100分以下不考慮)

--3.科研背景和工作經驗:

有這方面的經驗當然是最好的,但是學建築的如果不是很早開始準備轉專業的基本是不會接觸到相關內容的。這方面只能靠你在PS和簡歷裡面發揮了。

--4. PS、推薦信和簡歷:

建築轉HCI的PS怎麼寫呢?

我的方法就是按一條線把自己做過的跟用戶體驗或者一些調研的項目串聯起來,這一條線是開始接觸到用戶體驗設計——逐漸對HCI(UX)感興趣——自己做了一些項目之後對HCI有了更進一步的認識——最終決定從建築轉到HCI(你也在開頭可以提一句為什麼不學建築了)還是老話,用流暢的英語把故事講好。

冬冬:

分享我的ps寫作過程,其實還有一個部分就是,最好能寫一些比如,你對hci的理解,你學建築的背景能怎麼幫助你更好的做hci,因為其實建築也是交互設計的一部分,比如現在很火的智能家電,這個就是個很好的切入點,但是已經被我寫了啊哈哈哈別照搬,盡量去聯繫一下。

簡歷:

翻一些HCI各個項目的在讀生或者剛畢業的中國人或者其他隨便什麼的簡歷,先過很多份,然後再博採眾長結合自己的個人經歷寫。只寫與申請項目相關的內容,不要無端放上很多建築設計的東西。

推薦信:

大家都懂的,國內的自己寫,別光吹牛逼,實在地寫做了什麼東西體現了什麼與從事HCI有關的能力等等,自己結合PS和簡歷把握。

--5.最重要的一個內容也是最讓人頭疼的: 作品集

HCI作品集重要性沒有建築作品集那種決定性的作用,但是是加分項,而且也是轉專業同學的能力證明。

  • 建築系的申請HCI優勢在哪裡呢?

不要說什麼解決問題的能力,大部分去美國學建築的同學都是去參加故事會和上軟體培訓課的。

建築算半個設計學科,申請HCI的時候相比一眾心理學,cs的同學,申請的優勢主要集中在:

    • 設計上的大局觀(不會因為長時間糾結某個細節而喪失對整體的把控)

    • 畫圖能力(這個絕對是優勢,當你看過各種背景的人作品集之後會有感觸——當了這麼多年畫圖狗還是有不一樣的地方的)

    • 自學能力(相信能在建築系活下來的現學現做能力都不差,缺啥補啥,大家都是聰明孩子)

但也就像另一位答主說的:「UI做的比學視覺的差,邏輯比學engineer的差,調研比學research的差」這些東西是你憑几個月的作品集準備沒辦法彌補的,如果你硬要彌補,可以找相關專業的同學做指導。當然,最簡單的辦法還是揚長避短,把你現有的優勢發揮到極致,然後短處能補就補,補不了就寧缺毋濫。實際上CS和心理學的才是申請HCI的主力軍,你的圖面表達能力已經很突出了。

你的現有優勢+作品集項目質量=整個作品集觀感

  • 作品集有幾種做法?

    • 作品集的形式:

HCI申請的作品集大多要求直接提供網址(個人網站和掛在其他作品集網站的都可以,建議自己建個個站,以後也能用),所以你要做的事情是買個域名+空間,自己寫或者用用現成的主題。

有一部分學校會要求pdf,最好在選校的時候就看清楚pdf要求,然後考慮在作品集排版的時候兼顧網頁瀏覽和pdf。

    • 找作品集項目的途徑:
      • 找現成的模仿學習(請勿抄襲)
      • 找老司機帶著一起做項目

      • 找一些已經發布的產品或者web設計,進行redesign

i.找現成的模仿學習(請勿抄襲)

      • 去各個項目的官網上找alumni, 有些人會放作品集網 例如:Master"s Students
      • 用linkedin找到HCI的在校生或者畢業生,有些人會放自己的作品集鏈接;
      • behance,蠻好用的,搜一下app
        design能看到很多人做的很好看的interface
      • 推薦偉大的網紅學姐 @酈橙錦妖一隻麋鹿收集的作品集網站,值得擁有:http://alldesignprocess.tumblr.com/

以上幾種都是在找到別人作品集後,在與作品集中的項目同樣的目標或者題材下進行設計,可以學習項目流程、解決方法和版式,

但切忌照搬照抄!切忌!

ii.找老司機帶著一起做項目

可以是參加什麼暑期實習、夏令營、實驗室,也可以是參加個什麼比賽,總之,不要孤軍奮戰;

冬冬:覺得有條件的話可以去蹭一下學校的cs的課,認識一些人,覺得程序員都很可愛很天真好調戲2333推薦Lynda上面也有很多相關的課程

iii.找一些已經發布的產品或者web設計,進行redesign

找一些已經發布的產品或者web研究能否進行redesign, 或者就直接同樣的目標再做另一個方案出來。這些東西可以到36kr等一些創業媒體看創業項目或者kickstarter上去看眾籌的項目。切記這樣的東西對能力有要求,能力有限,不要做過多掙扎。同樣,不要照抄照搬。推薦一下uxpin這個組織,他們做了很多redesign蠻好的個人感覺~~有機會看看他們的yelp改造,邏輯很在理。

  • 可以放建築的作品嗎?

我明確告訴你,沒有任何不能的意思。

但你不要傻到直接拿現成的建築作品集亂扔,然後來哭訴懷才不遇。

建築項目能放的是調研分析、概念生成、中間的思考過程,最終的效果等等能夠清晰明了的對於外行能夠有可讀性的內容,並且最好是跟人的行為和環境有關的內容,這樣就和user方面的內容能夠順理成章的掛上鉤了。不要放技術圖紙平立剖,不要整些沒有信息量的分析圖,講好你整個思考的過程,表達好最終的結果,才是最重要的。

  • 你問我滋不滋詞拿建築的作品改過之後來申請HCI?

你要是自己能夠把握得好度,可讀性佳,又是一個很眼前一亮的idea,那你就拿著上。

你要是臨時抱佛腳,實在來不及新做,那你也拿著上。

否則我明確不資詞。你都是要轉專業的人了,心不誠怎麼行。你難道要在愛上另一個妹子的時候還要對你的qi任戀戀不捨,一定要用難以割捨藕斷絲連的心態來面對你的新歡么。不行不行,乾淨利落點兒,扯那麼多你對建築愛了多少年,心裏面有多少情結,只有你自己信。轉專業了就是轉了,愛上別人了就是愛上了,心中對建築的念想請用另一種方式好好的紀念他。

我們去歐洲一起看看那些年畫過的教堂好不好,一起去巴薩朝聖高迪好不好,一起去看外建史好不好?無論你愛了多少年,請在作品集里放過那些逝去的青春。買賣不成仁義在,就讓我們以後帶著妹子,去給她們講那些建築背後那些有趣的人文故事,就讓我們帶著人文的情懷看待這個世界。我曾有夢讓世界因我不同,如今我只是換了一個方式讓我能夠更好地實現我的夢。

最後,花一段時間確定下來要做的項目後,剩下的就是開始落地進行實踐和表達一同進行了。同樣在做的過程中調整項目的方向,捨棄或者改向都是應該考慮的選項,不要硬著頭皮強迫症搞的一定要做的驚天動地,記住你是在轉專業申請,不是在跟著國內的手機廠商發布新機

——不要老是想著怎麼秒殺iphone,干翻蘋果,做不出實體就做個原型或者demo,過程清清楚楚邏輯條理清晰才是墜重要的。

(我的作品集項目都是在建築系生活的點點滴滴,所思所悟,比如以前畫墨線渲染的時候啊,覺得尺子會刮花圖面,於是有了「尺子再設計」,比如覺得建築系每次做模型都是浪費大量材料很不環保,於是有了一個「模型投影裝置」,比如找特定設計素材很麻煩,於是有了個app。諸如此類,無緣狂拽酷炫,但求娓娓道來)

建築的同學們可能心中還會時不時挂念建築作品集那種,狂拽酷炫吊炸天的圖面,和生怕別人看懂降低了逼格的擔憂。我想說,不要擔心別人看得懂,請把重點放在講清楚你整個邏輯,清晰簡潔的圖面,和一顆熱愛自己所做之事的熱情之上。每一個你誕下的作品都是你的孩子,要像愛自己的女兒一樣愛他們。

祝你在每一個辛勤勞作的夜晚都有一個好夢。

===========7月8日更新============

來問相關內容的人越來越多了,開了個專欄講申請HCI的事情,大家可以先關注著,這個暑假我慢慢更新。

「HCI申請黨」:HCI申請黨 - 知乎專欄


第一次在知乎被邀請來回答問題,盡量認真回答哈。本人建築本科、碩士,目前MIT Media Lab在讀,和HCI稍微有點關係,但項目比較跨學科的專業,所以並不劃入典型的HCI範疇。因為我對HCI的申請與行業現狀並不是很了解,所以就根據我個人的經歷提點general的建議。我主要的建議是最重要的還是跟著自己的興趣走,真的很喜歡某個行業,才會花精力學得更好,變得更強,才有更多機會。美國社會相對成熟,不論是申請學校還是找工作,沒有哪個行業是競爭不激烈的。另一方面,美國機會相對還是比較多,比較公平,我身邊絕大多數的朋友,只要自己盡最大的努力和堅持,都得到了滿意的結果。總而言之,最重要的是看自己內心到底想要的是什麼,想清楚了就努力去做,以後才不會後悔。希望對你做選擇有幫助。


CMU MHCI 15",已畢業在灣區加入一家小創業公司,寫前端也做一點設計。

簡介一下我們項目然後答題主 :D

CMU Master of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屬於CMU計算機學院下,但對申請人編程能力基本沒有要求,事實上我們和上一屆基本都是設計背景:工程背景:心理學背景 = 1:1:1,還有一部分本科商科(例如我,信息系統)、建築等。提前回答題主問題:申請時候本科/碩士的學科背景,相對於作品集、推薦信等等,沒有那麼重要。但話說回來,假如把學科背景作為不能很好地準備申請材料的理由,那就很難辦了。

十二個月,三個學期的項目,如果需要,開始前的暑假會有編程和統計的補習。雖然在計算機學院下(好處是STEM,等於畢業後三次抽籤),但學年中不會太強調高強度編程,不過至少要能自己做出前端prototype;如果想走碼農路線,有幾節任選課可以從其他CS departments那邊一大堆神課里選擇。

相對代碼,更加強調的是

- 從用戶角度出發的研究和評估

- 用戶導向的設計和迭代

- 與程序猿、產品經理等的溝通

MHCI的培養方案比較貪婪,所謂T字形 - 希望學生是通才 + 專才,即用戶調研、設計、編程兼會,可以自己走完一個產品小流程,但是三個方向中有一個非常擅長。老實說,一年之內真做不到這點,還得工作之後慢慢摸索。

項目的亮點是第二、三學期的畢業項目Capstone project,由美國的一些大公司(Google、NASA、Bloomberg等)贊助,為這些客戶做出一個新產品——從用戶調研開始,到設計、prototype、測試,不停反覆的過程。由於客戶和項目都非常真實,雖然MHCI沒有暑期實習的機會,Capstone也算是個不錯的替代。另外,絕大部分客戶都會給面試或者直接出offer(除非項目搞砸了)。

回答題主問題:

- HCI設計方向比較好的學校?

由於CMU School of Design的存在(communication/interaction/industrial design在美國都很前列),MHCI項目都還是很重視學生設計能力的,非設計背景的同學可以從設計基礎學到一定的交互。然而畢竟只有一年,算是打個底子以及湊作品集拿去面試吧。

還有很多偏向設計的HCI好學校,樓上都有提及,就不贅述了。

- 申請難度?

最近也有些朋友來問,其中不乏工作過一段時間的,想來這幾年的熱度有一定上升。難度太難講,重複一次,題主如果是擔心自己的學科背景,就多慮了,好好準備作品集、推薦信、自薦信才是王道。

- 就業狀況?

STEM 24個月Extension已得到批准,這樣的話,還是可以考慮在美國工作呀。樓上有說HCI找工作有難度,這個實在很難說。我們這屆(2015年)50多個MHCI畢業生,現在有9個在Google工作,另外大多分布在各大型公司(FB,Twitter,Intuit,NASA等等)和設計諮詢公司,80%都是interaction designer / UX researcher,剩下是碼農。

中國學生通常比較刻苦,如果在入學之前,就有著「找設計工作就得有設計專業的高品質portfolio且會做user research;找碼農工作就得像CS同學刷的完leetcode兼會設計」的覺悟,苦難一年,工作一定不會愁。

MHCI剛剛過了二十年生日,在灣區的校友資源甚廣,平時有很多內推機會,還是不錯噠。如果對碼代碼感興趣,CMU的碼農畢業生們可是最受歡迎(之一)的。

題主說要回國工作,這個就不是很確定了。對國內大型公司沒有了解過,但是創業公司應該還是會比較歡迎多面手(當然都得做的像樣)的。

--- 補充 ---

回答了一些有興趣同學的問題,這裡補充一下:

- 人機交互專業 不等於 設計專業

這個答案總結的比較好,可以參考:交互設計全球排名前30的學校有哪些? - 知乎用戶的回答

- 作品集很重要,怎麼準備?

參考:美國交互設計專業作品集怎樣準備? - 康石石的回答 (想補充一點是這個答案的要求很高,本科如果不是比較早就開始準備,很難到這個完整度;但是形式上還是很好的參考)。

- 我需要會多少編程?

分兩塊回答,在校內和找工作。

* 在MHCI項目內:即使沒有之前編程經驗,你也會被要求學會基礎的HTML/CSS/JS,從頭寫一個簡單的、無後台的可交互網頁(這個要求很低的,實在不行身邊肯定有代碼強的同學可以問)。

同時,第一第二學期很多同學(無論之前寫不寫程序)都會選類似『gadgets』這樣的課,也就是用arduino板和各種感測器做一些有意思的項目。從最開始通過LED屏和搖桿做一個貪吃蛇或者flappy bird,到最後面一個大項目,在代碼上要求更高一點;但是,即使是之前不會編程的同學都能跟得上,因為有教授TA同學全方位輔助。

* 找工作:很難一概而論,非常籠統來說,跟UX有關係的職位對編程要求是:

Frontend engineer『前端工程師』 &>= UX engineer『用戶體驗工程師,一些公司前端也叫這個』&> UX prototyper 『不知道咋翻譯。。』 &>&>&> Interaction designer『交互設計師』 / UX researcher『用戶體驗研究』。

如果你想找的是大公司(Google、Facebook etc)的交互設計師職位,面試時候主要看portfolio如何、design challenge做的怎樣、onsite反應能力和表現。幾乎不怎麼會問編程問題,問的話大多就是一些CSS布局,你在MHCI學的足夠了(如有誤,歡迎指正)。

UX Engineer和UX Prototyper通常既會代碼又懂體驗設計,在有此職位的大公司里做快速原型比較多,也就是拿到一個設計想法,迅速的設計、實現、測試、迭代(但通常不會上production)。聽起來是不是跟HCI項目培養方向很像呢?但是可以想像,這個職位要求挺高的,認識一些掛了面試的很牛的同學。

Frontend即碼農,知乎上前端挺熱,不多說了。

- 我想申請HCI的博士項目

HCI的PhD和master差異是挺大的。至少在CMU來說,Master of HCI幾乎只為找工作努力,雖然會有同學參加independent study,和教授一起做項目,但更多是為了把成果放入作品集。

另一方面,HCI的phd們做的東西都很好玩,如果你聽說過並喜歡MIT Media Lab做出的那些神奇裝置的話,並且有很強的動手(編程、工程)、設計和research能力,除了Media Lab也可以試一下申CMU HCI PhD,這個項目給PhD同學們非常多的資源。

- Capstone項目做的是什麼?

挺多提供professional HCI項目的學校都有類似的項目。雖然不能代表其他學校,但還是比較相通的:

1. 客戶需要贊助一筆不小的銀子,更要投入不少人力,所以對項目的產出會有很大期待。MHCI的項目大部分都是大公司的『新產品』設計,雖然不一定會短期內發布,是屬於RA的一部分。例子有,某銀行在物聯網領域探索的產品,某互聯網公司在新硬體隱私方面的產品設計,某航空航天公司在乘客空中體驗的設計,某醫療公司在病人移動終端的體驗設計,等等。

2. 通常是客戶公司里的PM負責項目進展。從開題、提供資源、每周進度報告、中期彙報(用戶調研和idea)、暑期用戶測試、結題彙報,非常強調專業性,最後的產出也是很好用很精緻。

3. 挑戰是很大的。舉我自己的例子,由於項目需要,我們組要做幾十位癌症患者的前期採訪和十幾位患者的產品迭代測試。不同的措辭、調查方式能帶來非常不同的結果。開始幾次從醫院或者患者家裡出來,都是滿頭大汗,反省自己哪裡說得不好,想一頭栽在匹茲堡的雪裡。整個過程真的學了很多,見識了各樣的人和人生,對所處的這個國家有了一些新的體驗。

- 其他問題

如果對CMU MHCI或者HCI有什麼疑問,或是想找人評點作品集,歡迎私信我(話說現在知乎私信入口改了,經常看不到。。)


可行,認識很多建築或者園林專業,畢業後轉做 UI/UX,或者轉讀 HCI 的。

1)綜合性的面向工業界的 HCI 項目主要是 CMU、UW、GaTech、IUB、UMD、U Mich。很多其他學校是 CS 系下面有 HCI track,那種可能不適合你的背景。

2)越來越多的人在轉向HCI,申請難度很明顯在逐年提升。建築設計相對其他背景沒有特別的優勢,也沒有任何劣勢。HCI 項目里通常會有來自很多不同背景的人(學計算機的,學工業設計平面設計的,心理學社會學的,甚至會遇到學商科,學英語的)提升競爭力最好的方式,還是去互聯網公司實習或者找朋友做 design project。

3)在美國的就業狀況還是很樂觀的,上面提到那幾個 HCI 項目的畢業生基本上都能找到不錯的工作。尤其是在灣區,UI/UX 需求太大了。國內其實更加缺 UX人才,不存在不對口的問題。


謝邀,我這坑幾個月前就挖了,到現在才來回答,實在是失禮。贊同排名第一 @yoh sk 回答,給了大家很多幫助。另外其他回答也非常值得參考,比如聲音甜美的呆萌妹子 @陳小豆Jessie

公開課總結文:UX前景,轉專業方式,作品集 - 轉向,未來 - 知乎專欄

我跟題主情況一模一樣,所以我想我也是很有資格回答這個問題的。我算是第一個嘗螃蟹的人,比較鮮美,大家也來一起吃。 我非常地理解題主的感受。題主已經私下聯繫過我了在群里。如果你有心從建築轉專業,也可以加群qq群:261193629。希望我們之後有個建築轉UX的community! 讓我們統治世界吧!!恩還是嚴肅一點。

背景

本科老四所,密歇根大學建築。選擇又在UW的MHCID讀了一個HCI研究生,現在在灣區工作。我的具體經歷參見 決定退出建築行業,轉專業 - 轉向,未來 - 知乎專欄 這篇文章之前轉的人很多,也確實說明了建築行業如今的不景氣。「行業不好,什麼都是白搭。一種無力感,就是大家都在水裡游泳,只是你這邊水速是負值,於是任你多努力前行,絕對值還是在後退的。大環境不好,無限拉低你的可能性。目光全在畫圖上,眼界也很窄。」 我想這一點比本身賺不到錢還累更讓人迷茫和辛酸吧。

回答:讀!轉!建築轉行UX qq群:261193629。

具體來回答題主的問題吧,首先建築設計背景跟人機交互很相關,我在UX學習過程中受益良多。你已經有經驗和項目了又感興趣,並且在美國有更好的平台。

建築與UX相關性:建築小夥伴們,別幹了, 做UX去! - 轉向,未來 - 知乎專欄

(1)HCI的設計方向比較好的學校有哪些? 目前題主了解到的是 CMU,UMich,UCL,CalArts以及Pratts等等藝術院校。

如圖是一些比較好的院校及deadline. 這個是轉自yoh。對,UX未來這個公眾號我們一起辦的。

(2)申請難度? 題主有建築設計的背景會給申請帶來多少優勢呢,同時題主打算下學期選我們學校Psychology學院的introduction to HCI(對沒錯,題主在的學校的HCI是開在心理學院下面TT,估計對作品集不會有太多幫助。。。)

非常有幫助。建築作品不要了嗎!!!怎麼可能!!!那麼多年的心血呢!!

建築作品可以根據UX思路改造, 具體請參見我的值乎回答 「以ux的思維把建築作品改為ux作品的話大概是什麼樣的思路」,需要一元人民幣,值乎最低要設置就是一元了:

值乎 - 說點兒有用的

具體優勢有 參見建築小夥伴們,別幹了, 做UX去! - 轉向,未來 - 知乎專欄:

項目優勢:建築項目可以改造

設計思維優勢

軟體優勢

視覺審美優勢

(3)就業狀況? 聽說HCI美國留學回國有種找不到對口工作的感覺,是因為國內的這個行業剛剛起步嗎

國內現在剛起步,正是機會重重。還是歡迎你加入群,裡面有國內建築轉行成功的小夥伴交流。

建議你現在美國工作一段時間。那麼你肯定擔心的是,建築是個坑,我要是學了UX沒準還是個坑,腫么破呢?????!!!!!!

那麼讓我功利一點跟你說,工作好找薪水高,不加班。是不是很誘人啊?!起碼不毀容啊!

glassdoor排名最高薪水之一超過碼農。灣區平均薪水(base)高達10萬(根據我了解的cisco,oracle等小夥伴薪水,這個數字還算準確)。

這個是Linkedin找我搭訕的各種公司,比如autodesk找我做senior designer, 阿里巴巴面試邀請,還有美國大公司找我做深圳分部的lead ux. 然而我學建築時候可沒有這個待遇。有沒有感覺順水行舟很爽呢?

之後的發展可以是:product manager, product vp, start own business等等

回答截取UX未來的講座,請勿轉載!

好像通知有點晚了。北京時間10月1日上午10:45公開講座如何建築轉向UX,有矽谷google,oracle等designer做嘉賓。想要參加,加入qq群:261193629。或者關注公眾號「UX未來」。


在硯哥界面看到的,我也來插一腳,哈哈。

首先你別只搜HCI,只搜這個詞很多選項直接過濾掉了,相對於建築學背景的,我估計純HCI正如上面很多人所說並不是特別相關。更對口的學校我知道的比如NYU Tisch里的ITP是一個很好的項目,知名度也很高,在你的列表裡竟然沒有,感覺很奇怪。。。

ITP 裡面建築背景的就很多,我的一個同學本科是工業設計的,之後去Accenture做UI/UX,後來想做交互,申了很多學校最後就決定去NYU的這個項目。

同時在他List里的還有Parson和Pratt都是有交互設計的,我另外一個奇葩朋友是建築背景,她是來美國後就直接決定轉交互,在Pratt和Parsons都讀過,現在在UW(傳說中的白富美),你回國找工作的話是完全沒問題的,她就回國實習玩兒了一圈,在一些創業公司待過,矽谷也實習過,總之不論在哪兒對前後端的需求還是蠻大的。

除此之外,Stanford也有一個類似的項目,我們這學期正好是一個joint studio跟斯坦福,於是就去參觀了一下(校園好泥馬大阿!)他們做的東西就更好玩兒了,尤其背後有矽谷支撐。我記得好像之前知道一個同濟的學長在那裡讀的,現在回國在百度當少帥了?記不太清了。

我說的這幾個竟然你都沒有搜到,說明這方面信息還真是不對等,但現在學建築的轉行的特別多,做就可以了,有好多做遊戲,做動畫的,也都挺好。

以上。


首先激動一下又看到了一堆熟人。其次嘲諷一下某些樓層的同學信口開河。

作為美國最大的華人HCI社區的管理員,加上這些年幫助過近百同學申請到HCI專業或者找到相關工作,我可以非常負責任的總結,跨專業申請(指本科不是設計,計算機或心理方向)的同學中,最多的就是做建築的。我甚至有朋友是UPenn建築研究生畢業,沒有讀HCI,直接出來做了UX designer,現在在Groupon。至於這個事情是為什麼,我之前在回答為什麼越來越多學工業設計的同學都做了交互設計? - spell 的回答的時候講了很多,我覺得對於建築很多也是適用的,我的很多學生也表示還有個重要原因就是他們真的關注人,而建築雖然是設計,對於人的強調是非常有限的。

然後再回答你的問題。

1. HCI有哪些學校

你列出來的是個很大概的學校,有HCI的院校現在越來越多,因為在美國也越來越火了。我和小夥伴一直在總結關於HCI的學校,請戳:HCI Schools | UXOffer 。我們也會一直更新更多的項目上去。

2. 申請難度

HCI的申請是一個很特殊的方向,除了留學申請一般需要的那些PS呀CV呀,你還需要作品集。如果說這部分在之前還沒有那麼被足夠強調的話,那現在絕對是個重點了。說不重要的人,試試沒有作品集去找工作,連門檻都不可能摸到。UMich的系主任明確的跟我們UXOffer的老師說過,作品集是一個大大的加分項

總體上來說,現在好的項目的申請難度還是挺大的。我是UW HCDE畢業的,當然當時我申請的時候就是眾多中國人中唯一被錄取的,後來陸續中國人稍微多了一點,但是申請者也在變多,最變態的一屆錄取比例只有15%不到。當然了還是有很多優秀的學弟學妹進了頂級的HCI項目,千萬別因為這個數字而灰心。我認為申請沒有捷徑,你必須做好你應該做的每一步,但是申請是有技巧的,你要好好了解你要申請的學校和專業,了解你應該怎麼準備,因為每個HCI院校的重點都不一樣,要突出自己的特點。你是學建築的,建築和HCI的最大交集就是都有design thinking,你如果能好好利用這一點,我覺得會做出很好的作品寫出很好的PS,難道讓你滿意的結果的。如果有什麼具體的問題歡迎私信我,我就不大庭廣眾的問你的具體信息了。

3. 就業狀況

說找不到工作的人都可以拖出去斬首了。HCI畢業的學生,除非不是英文都說不明白的,我還沒見過找不到工作。在美國UX方面的就業前景怎麼樣? - spell 的回答中我已經說的非常清楚了現在UX在美國的就業情況,薪水也在今年超過了程序員。(當然你可以說你不想做UX,那麼你就去做前端,工作只會更好找。)大家不要誤人子弟,現在矽谷線下各種UX培訓,就是針對上不起研究生的美國人的,如果沒有工作,難道美國人都傻么?

希望對你有幫助,如果需要更多的幫助可以私信我,祝一切順利不再糾結。


最近可能是又到申請季了,未來的學弟學妹們開始加我微信問我怎麼申請設計方向的留學。由於UIUX還在持續火爆中,不出意外,很多人準備從平面設計,工業設計,建築設計,廣告,機械甚至更遠的方向轉到UIUX。我就簡單講講我的看法吧,作為參考,不保證是最優解,只是從我個人經驗出發的真實感受。

1. UIUX是幹嘛的?是應該讀HCI嗎?

美國的情況來看,一般學生畢業了大多追求這兩種出路:一種是FLAG(LinkedIn沒了,這個詞改叫什麼好?)之類的科技公司,做用戶體驗設計師或者產品設計師(名稱不一樣,略有差別),另一種是口碑很好的設計諮詢公司,比如IDEO,frog,Huge,RG/A,總之就是幫助mastercard做品牌重設計那種公司。

這邊有個特別好的文章,寫的是各種名稱不同的XX設計,具體職能是什麼,推薦閱讀:http://zhuanlan.zhihu.com/p/20797703

不管你學的是HCI,還是偏向產品和體驗的User centered design(IDEO和斯坦福d.school那個流派),還是更靠創業一點的更全面的設計(課表裡有創業課+設計+產品那種),基本都是互通的,去哪類就業都沒有太大阻礙,職位的細小差別一般也沒有什麼問題,看個人的喜好和長處。。

HCI在每個學校也不同,重點是一定要去官網了解課程安排。一般都是理論課加上項目,名校就會有很高大上的客戶來給項目,比如CMU有NASA,有美國銀行,有沃爾沃等等。這種做項目的,作品集容易攢,畢業也容易找工作,算是以業界就業(Industry)為導向的。還有些比較學術,會有很多理論,會有很前沿的科技,會寫paper。碩士里這麼學術的我了解不多,我估計(懶得搜,未證實)MIT是這個路線的。這個畢業了也不用擔心工作,都這麼牛逼了你擔心啥。

非常大的一個坑在這裡:除了叫HCI的,很多名字不叫這個但內容差不多的。他們可能叫什麼創業,創新,體驗,產品,服務,設計……建議找候選專業的時候,不要只搜HCI,去CS和設計的大院系,把底下所有的小專業都看一遍,可能會遇到課程設置非常好,但名氣不夠響所以相對好申一點,甚至相比HCI更符合你的喜好的,我自己的專業就是這樣。在這裡順便提下,很多來問我的人以為我是HCI的,但我從沒有明示暗示過我是HCI專業的,只能說CMU的HCI名氣太響。我是在一個簡稱MII-PS,中文直譯為「產品與服務整合創新」的專業,我很喜歡這個專業,而且你看,這名字里一個human,computer,interaction的詞都沒有,好多學弟學妹都是認識我才知道這個專業。CMU有各種花里胡哨的專業,什麼娛樂科技(ETC,遊戲設計/編程相關),可觸碰設計(好像叫Tangible Design,實體交互,他們的作品很酷炫)又特別愛搞交叉學科,歡迎仔細研究CMU的專業設置,不要死盯著HCI了……

一般來說CS底下的設計類都是STEM,但最好官網確認或者郵件小米確認。STEM當然有優勢,但不是無限制的,比如期間不能失業累積超過三個月的時間,但真失業的話,當志願者什麼的都可以,總之有僱主就好,還是挺容易解決的。STEM長的話,可以避免第一年H1B就沒抽到的問題,這些入學以後都會講,我們當年入學的時候也很懵嗶,到畢業時跟大家一起準備材料弄申請就好。

2. 設計相關專業轉UIUX需要注意什麼?

首先是候選專業的問題。

為了保證至少拿到一個offer,要拉開梯度投申請。當然,每個人都有一些「給了我offer我也不會去」的學校,那種就真的別申了,除非你前面那句不是真心的。

除了梯度以外,注意前一題那個大坑。最容易申請到的是那些跟你原來專業有那麼一丟丟關聯的專業。

其次是怎麼跨專業展示自己的優勢。

比如你原來學EE或者工設,在申請結合了EE和工社的產品設計專業時,就可以用上以前的作品集了。如果你以前學建築的,和產品設計軟體設計都不相關怎麼辦呢,找思維,方法論和技能上的共通點,比如解決問題的能力,用戶研究的能力,兩者設計過程中重合的地方,手繪功底,這些都可以幫助你把PS和作品集做得更好。

比如說我自己是廣告學背景,我就著重表現了設計能力和傳播學,心理學的知識,發過國際會議paper應該還是滿impressive的,至少證明學習能力不差,海外實習也是加分,因為可以證明自己適應多元文化。自己在本專業的優秀程度也很重要(GPA全專業第一,不過那只是上個學期,等申請完了出了下學期的分GPA就降回去了哈哈),不要以為轉專業前成績差都是專業的禍,轉完就能突飛猛進了,站在對方立場想,是招一個一直優秀的,還是招一個不優秀但承諾只要過來上學就會優秀的人呢?

最後是對UIUX的真心嚮往。

我在PS里提到了自己怎麼接觸到互聯網和設計,為什麼感興趣,雖然不是科班出身,但零零散散地做了哪些努力。不要流露出天真和無知,別讓人覺得你是感覺互聯網有錢好混才轉的就行。

3. 如何準備作品集

作品集的確很費心費力,看好學校的要求,比如UPenn的IPD專業要PDF,有些專業沒有格式限制。內容可以參考我搜集整理的一個博客:http://alldesignprocess.tumblr.com

4. 一些細節

我自己申請過(申美國),也讓留學中介申請過(申香港),大部分留學中介的水平。。。不坑你都算好的了。。。還幫我寫PS呢,就是我中文寫,他們翻譯唄,翻出來一個第三人稱單數都能寫錯的鬼東西。。。我還是推薦多做功課,自己DIY,請學長學姐吃飯,給他們發紅包。

一定要校對PS,比較推薦的是http://fiverr.com 基本上是五美元十美元就能找英語母語國家的人幫你校對一篇PS。我當時的PS犯了個很弱智的錯誤,還好校對救了我,不然估計沒學上了。

雖然不要求,但我推薦附個簡歷在申請的package里,這樣所有經歷一目了然。

---

本文首發我自己的專欄:https://zhuanlan.zhihu.com/lycheeorange

專欄畫風如圖:


隨著上周四拿到UMSI的AD,加上之前的HCDE,今年申請告一段落。我跟題主的情況基本一樣了。本人現在是密歇根大學建築學碩士,之前國內本科是安徽建築大學(雙非)。自從去年暑假做了一個艱難的決定開始申請人機交互,現在整整半年過去了,轉行的各種辛酸淚和當年申請建築master形成鮮明對比。不得不說我和女朋友申請了5所學校,我跟她背景和申請材料有不小區別(她本科985,我雙非),錄取結果完全一樣。所以我們也通過橫向比較對申請有了一些總結。

這段時間各種學弟學妹詢問我申請問題,加上我本科雙非背景的特殊性,所以現在寫一篇申請總結,主要分三部分:

1. 通過兩個人的AD橫向比較分析各項指標在申請中的權重

2. 申請過程中自己遇到的一些問題與解答

3. 建築學轉人機交互的看法

第一部分(指標分析):

我:

本科:安徽建築大學(雙非) 建築學 均分84

研究生:密歇根大學 建築學 GPA3.75

GRE:309(你們誰能比我低)

托福:102

AD:UW HCDE, UMich MSI

Rej:CMU METALS,GaTech HCI

女朋友:

本科:華中科技大學 建築學 均分83

研究生:密歇根大學 建築學 GPA3.80

GRE:315(其實也比較低)

托福:104(口語26)

AD:UW HCDE, UMich MSI

Rej:CMU METALS,GaTech HCI

用online application system申請過美國master的同學應該清楚,美國graduate school對過去學歷最看重的部分還是本科學歷(但不意味本科學歷是申請材料中最重要的)。我的密大學歷應該有一定加分,主要體現在推薦信是密大老師,雖然都是建築學院的老師,完全不懂人機交互是啥。特別是申請UMSI,雖然等AD的過程極度痛苦,但一直堅信能被母校錄取。

GRE低到炸裂,147+162,就問還有誰能比我低。好在HCDE不要GRE,UMSI這樣看來也沒有那麼看重GRE。托福102,口語23,兩年前考的。申請建築的時候足夠了,可放到人機交互,不!及!格!我METALS拒信來得比女朋友早了一個月,應該在初審就被刷掉了。GaTech一直是三維控,最近幾年更加嚴重,我倆被rej也理所當然。

作品集方面,我的網站主頁上有六個主要project. 其中我跟女朋友合作兩個作品:一個大項目(Mobile App),完成時間兩個月。一個小項目(Web Redesign),是我兩和另一個密大建築轉HCI的好基友合作的。除了這兩個屬於HCI的作品之外,其他四個主要作品有建築project以及學院編程設計課上的project. 我們當時對作品集還是挺重視的,但其實很多學校對作品集根本不要求,尤其是umich的項目很多人都是沒有作品集的,Umich重在自己的ps和它專門要求的六頁的sop。Metals的項目也沒有來過我們的作品集網站,所以我覺得他們其實也對作品集不會特別重視。但HCDE感覺對作品集的權重會高一些。個人網站就是我的簽名。

GPA方面,我們本科GPA都不高,轉換成美國4分制也是吃虧的。在密大的GPA算是中上,各種3.9,4.0的大神高不可攀。總的來說,人機交互對GPA的要求相對較高,但至於多少算高,很難說的。美國院校應該知道中國高校的學生很難拿高GPA。聽說HCDE很看重GPA,不知是真是假。

工作經驗,我們都只有建築實習經歷。我的實習經歷相對還算豐富,日本,美國,中國的知名建築事務所都有實習過。但做的事都是建築設計相關,感覺甚至很難作為加分項。但大家填寫簡歷的時候,可以做適當調整。比如,你可以強調工作中的research經歷,團隊合作經歷,做過的方案可以說是test,physical model making可以說成是mockup。

PS方面,我跟女朋友是完全分開來寫的,submit之前完全沒看過對方PS。後來事實證明我倆的PS寫得完全倆風格,也都很一般。這也側面證明HCDE,MSI兩個項目並不是很看PS。(也有同學說ps對申請hcde非常重要。確實,ps對於任何申請都要好好寫。)

總結一下:大部分人機交互項目,對托福要求比較死,HCDE對口語要求26分,分數過低的話甚至直接不看材料了。非美本美碩同學要記得考好托福。GRE相對寬鬆一些,申請GaTech的同學一定要考好。作品集不同學校要求差異很大,個人覺得作品集在我們申請HCDE過程中起到很大作用,但對申請密大作用不大(甚至沒有)。GPA這種既定事實,大家該咋地咋地吧。沒有UX工作經驗的同學也不要氣餒,並不是決定性因素。

第二部分(常見問題)

1. UMSI MSI還是HCDE?

同樣都是兩年項目(大部分人都一年半完成),但這兩個項目區別蠻大。

MSI屬於信息學院,人機交互只是其中一個方向(很強,全美top4)。完成MSI學位要48學分,每個方向的固定學分只有15學分,而且不同方向之間有重疊課程,所以學生可以根據自己需要學習兩個方向。另外信息學院本身就有編程課(種類很多,但都不會很深),對於沒有基礎但想有一定coding能力的同學比較合適。缺點是:密大位處安娜堡,一個雪季長達半年的村子。找工作實習相對來說麻煩一點(針對onsite)。而且MSI一年招180左右的人(最終來的人數),錄取率70%(不能說是缺點,只是給人一種不爽的感覺 )。中印美同學三分天下。學費是私立學校級別。

HCDE就是一個獨立的學院(全美top2),每年招人很少,錄取率14%。一般來說有三個方向: research, design 和 development。地處西雅圖,可以說是美國處灣區外第二個大IT公司總部。西雅圖本地校友資源強大,找工作實習都很方便。大部分HCDE的課程都在晚上,白天有充足時間part-time。學費便宜。缺點是對於想通過HCDE學編程的同學可能要失望了,我看了下master課程安排,只有三門課會專門教你編程。其實這也不能算缺點,HCI特別是ux designer的重點不是編程,而且編程通過自學和做項目時候的運用更重要。

2. 我想做程序員,通過HCI做跳板好嗎?

可以,但這樣曲線救國真的好嗎?很多學校人機交互項目偏技術,比如 Cornell的MPS。想做程序員的話直接申請cs項目比較好,對於轉專業的同學神校SJSU,Santa Clara可以考慮的。

3. 申請的HCI作品集耗時久嗎?應該如何著手?需要會編程嗎?

首先不同項目要求不一樣的,相信你沒有coding背景也不會申請CS下面的hci方向。但傳統著重research和design的HCI項目可以完全不用到coding。如果你是藝術相關專業已經具有一定的設計能力和建模能力,那麼軟體對你來說用一下午上手其實就夠了。我們當時的項目只用到了Sketch 和pPrinciple分別做界面和動態交互,以及一些視頻剪輯軟體。不過作品集的敘述流程是有一定套路的,網上有很多很優秀的作品集有清晰的脈絡可以借鑒。

4. 我美本/美碩,還需要考托福嗎?

大部分HCI項目不需要,比如華大、密大、IUB、GaTech。CMU大部分的項目都強制要求托福成績。METALS可以用兩年前的成績單。

第三部分(建築轉人機交互)

我做轉HCI的決定是從去年暑假在日本實習開始的。大面積的熬夜,周末無休成為壓倒本來就懷疑自己建築理想的我的最後一根稻草。我本科期間對參數化設計興趣很大,加上密大建築學院數字建造非常厲害(全美top2),我修了很多相關課程,自學編程(主要是python)。在跟多位前輩交流後,我意識到轉程序員和做UI都可能不是我想走的路,直到後來我知道了UX design。

這些年,建築轉人機交互的很多。說Born for HCI那是騙自己,主要還是建築市場不景氣,而互聯網行業依舊很火(據說是走下坡路了)。大家都知道建築學轉人機交互(UX designer方向)有很多優勢:逆天的軟體能力,diagram能力,審美能力。而我覺得建築學學生真正的優勢是對於辛苦的認知與大部分其它專業人不同(不贊同的人一般是沒學過建築的)。比如我學了七年建築學,做起UX項目特別是後期出成果的時候覺得相對輕鬆。

當然,建築學學生的劣勢也很明顯:對設計不夠理性,對research不夠重視。很多時候,建築學學生做research是為自己的靈感找說辭。而真正的UX design如果research做得不夠深入細緻,設計是很難真正進行下去的。這個缺點在我做UX項目的過程中也體現得淋漓盡致。

最後

等offer 的過程很辛苦,特別是UMich今年發AD特別晚。收到HCDE那天(315),我其實正在去往芝加哥面試建築工作的路上(之前以為沒戲了,周末投了幾家公司,結果立馬收到三個面試)。看到congratulation的那一刻,我在greyhound上叫了出來,流著淚給女朋友打電話(她也那時候收到AD)。所以希望準備申請的同學們,要相信自己,哪怕別人已經拿到offer了也不要絕望。特別是面對UMich這種rolling admission的學校….很多無論背景還是實力來說都很強人到現在還沒收到AD(我相信他們一定能拿到的)


基本上認同 @Zhang Yan 的回答,我在ETH學的CAAD 也是有點與HCI 稍微有點關係, 跨學科也是我們的特色,我只能說真心的喜歡編程是學這門手藝的船票。


第一個問題大家都回答得差不多了,我就從自己的經驗說一下第二和第三個問題。

2)我是從本科工商管理轉到研究生HCI的。本科時輔修了網頁設計,所以申請的時候有作品集。在後來和負責錄取的老師交流過程中確認了:作品集很重要。除非題主本科專業是心理學之類的偏向研究的方向(這種時候需要你的paper),一般來說都需要作品集。如果是建築出身,建築的作品也可以提交,設計都是相通的。

3)關於國內就業。在美國讀完本科並工作了一段時間以後,我決定回國發展。所以選擇了CMU和葡萄牙合作的項目,這個項目是沒有OPT的,我一開始找工作的重心就是在國內。今年暑假有3個月假期,從2月中旬我開始關注國內的實習招聘,一般都是找准某個公司的HR或者設計師,直接發郵件過去介紹自己,再附上自己個人網站地址。不得不說CMU的名字還是很好用,所有投簡歷的地方都給了我面試。拿到面試就好辦了,只要凸顯自己的交流能力就可以(當然這是要建立在拿得出手的作品之上),最後所有的公司都拿到了offer。

關於對不對口的問題,我投簡歷的職位都是UX設計,在面試過程中也詳細問了對方我在實習中的具體工作,發現和自己的期待還是比較符合的。

總結:工作好找,專業也對口,國內HCI有很大的發展空間。


其實上面那個答主的說法不太準確。hci已經沒那麼好找工作了. 首先你要明白hci是啥,一般進hci學習有三個track,調研,設計和開發. 基本上他說的那種能立刻找到工作的,要麼就是有很強的編程實力,要麼就是很厲害的設計師, 要麼就是心理或者其他文科背景做調研.

建築設計師轉HCI不是不可以,但是感覺首先你肯定編程上就沒啥基礎,調研崗也滿足不了你,那就只有轉行設計師了。問題是UXUI設計師的話,其實重要的除了你的想法,初級職位要求產出能力很高,包括一些精細的行業規範,特別是大公司(有些小startup就不說了,啥人都招),所以你真像學hci,趁早定位自己,然後專註於這些技能的培養. CMU的HCI號稱世界第一,出來的人也有找不到工作的,特別是中國人,因為HCI很大一部分其實包含了語言.


Umich 碩士前來回答一記。

背景:EE。我也曾經考慮過轉申一個HCI,所以前去information school找老師諮詢過~

HCI的課程大部分都是assume你是沒有編程基礎的,所以題主應該不用太在意編程基礎的問題。我也見過不少建築轉HCI的例子。所以適當上一些programming的基礎課,應該會有不少的幫助。

ps:祝題主好運:)


我本人的理解是,HCI是偏向設計的,以人/用戶為導向的,所以你的建築學背景肯定會有幫助;但它又不是一個純藝術或純設計的專業,它是一個跨學科領域,會有一定的計算機背景要求。一個有純熟計算機技能的HCI人,他知道怎樣去實現這個設計,可以判斷這個設計是否有實際意義,同時可以更好理解和配合其他人的工作。他和一個只懂設計畫圖的HCI人相比,誰能夠在團隊中發揮更大的作用,這就不言而喻的。

據我所了解,HCI這個專業在美國綜合性大學,有的設在information school下面,有的則設在computer或engineering school,如果設在computer或engineering的,這個專業會對計算機背景有較強的要求;當然設在information不代表沒這方面的要求,只是從錄取概率來說容易一些。藝術院校的HCI專業設置沒了解過,不好說。題主可以花時間去看看不同學校的HCI是怎樣定位的以及會上一些什麼課程,由此便可以知道自己背景是否符合條件申請。至於申請難度,這是一個綜合考究的結果,你的GPA,語言成績,GRE,作品(這個估計沒問題),計算機基礎,招生委員會都會看的。我只能說比computer science容易申請。


現在在美國景觀設計碩士在讀, 想修double major: HCI, 求經驗分享。


問一個很蠢的問題,之前做的UI設計都是中文的,是否需要全部翻譯成英文?

--------------------------------------------------------------

2017年1月更

自己來回答下這個愚蠢的問題,實踐證明設計稿里的中文可以不用翻譯成英文,我已經收到3個學校的AD了,懶得翻譯的同學可以放心了


推薦閱讀:

平民怎麼才能進哈佛耶魯這種世界名校??
去英國讀博與美國讀博,各有何優劣?
出國了做什麼才最適合自己?
紐約大學(NYU)的gallatin individualized study 學院是怎麼樣的情況?
美國哪些方面讓你覺得有「土」的氣質?

TAG:人機交互 | 建築學 | 留學美國 | 轉專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