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相至上》這部電影,以新聞人的角度來看是種什麼感覺,會有何感想?

如果你是記者,女記者,你看了這部影片是什麼想法,對影片中設計的倫理問題有什麼看法?


這部電影的標題不是「真相至上!」,而應該是「真相至上?(諷刺臉)

看了影評,一水的歌頌女主的堅持和原則,我想說一些不同的看法。

雖然事件的發展導致了電影的主題上升到了一定高度,我們都覺得保護證人,挖掘真相是新聞行業應該做到的,我們都覺得國家的權力不應該凌駕於法律以及人民自由之上,但是仍然不該因此就粉飾了女主一開始的噁心行為。

曝光特工身份簡直就是把對方的生命不當一回事兒,而且就算她最後沒有供出小女孩,這個小女孩長大之後也絕對會發現是因為自己而間接導致了母親的死亡。記者手中的筆其實是殺傷力非常大的武器,所以都應該有底線和操守,做任何事的時候都應當深思熟慮。

沒有任何個人利益乃至生命在其非主動自願的情況下應當為所謂的更高的價值而犧牲,而且我相信女主一開始在報道這件事的時候動機一定不是絕對高大上的,在追求個人認為的真相時,也是為了自身榮譽,報社利益。到後來女主也懷疑自己是不是做錯了,並且兩次提到,如果我知道會發生這一切,一開始也許我就不會這樣做。我相信如果她深思熟慮,真的有好好尊重他人的話,這些事其實還是有其他解決方法的。我真的很懷疑,以她的智商難道想不到這樣的後果?也許她是沒想到自己會被抓,但是她難道想不到身份泄漏對那個特工來說有怎樣的危險存在?因此又會產生什麼樣的連鎖反應?那小女孩會受到什麼樣的傷害?我覺得她就是為了一些利益而刻意忽略了這樣的惡果。

在這次事件中,十個探員裡面只有一個認為刺殺與那個國家無關,電影到最後也沒給出真相到底是什麼。我覺得這一點處理的很好,結合真相至上這個標題,電影最厲害之處就在於並沒有給出真相,而是把信息和矛盾擺出來讓你自己去評價判斷。兩次陪審團都認為國家安全更重要,5:4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人民大眾對這件事的看法以及這件事本身的矛盾性。我們沒有上帝視角,每個人看到的都不一定是完整的真相,而是我們所認為的真相。在這個時候,我們所謂的真相真的就是至高無上乃至可以凌駕於一切,凌駕於國家安全以及他人生命之上的嗎?顯然不是。你可以為你自己的真相犧牲,但你不能讓別人為你的真相犧牲。而且到最後可以看出女主其實一開始也沒有為了她所謂的至高無上的意義而犧牲的覺悟,只是隨著事態發展不得不如此。正如她所說,如果知道一開始會那麼久見不到兒子,可能就不會這麼做了,可是既然已經做了,就是騎虎難下。如果她供出線人,那就是錯上加錯,公眾了解到事情始末,絕對會對她和所謂的新聞公正,記者操守進行批判,所以她不得不堅持下去了,這樣大眾才會站在她那一邊。

最後的結局很妙,線人是小女孩兒,這使得女主堅持不泄漏她的身份的原因更加複雜化。很多人覺得這是一個善良的偉大的母性情懷,但我覺得是為了平衡內心的內疚感導致她必須保密,雖然她的做法真正的用處不是很大,因為遲早有一天小女孩會發現真相的。有的人分析說,她可以悄悄告訴政府是小女孩兒透露的,而要求不將其公之於眾,我覺得她沒那麼做的主要原因就在於為了讓自己的良心能稍微過得去點兒,即「為了保護這個小女孩兒,遵守與她的承諾,我都去坐牢了」,所以不單單是為了維護什麼準則操守。

這部電影很神作,因為它並沒有塑造一個絕對偉大光芒又正義的為信仰而犧牲的形象或者說符號,而是一個有著自己私慾和母性的矛盾的人。電影背後可以挖掘的東西很多,如果僅僅把注意力放在保護證人或者那律師最後辯護時說的那一段話上(我承認他說的真的挺好的),那還是浪費了這部電影。

我不否認在人類的發展史上我們是需要一些這樣的事件來提醒民眾,也警示當權者,但我們也不要忘記,什麼才是真正的正義和公平。每種職業或者每個人的道德底線各不相同,但是在我看來,尊重生命,尊重他人,是人類這樣的社會型物種應當具備的基本準則。什麼該做,什麼不該做,什麼能做,什麼不能做,是我們,尤其是記者應該好好想想的事。真相至上,不應該變成一個借口,一個肆無忌憚行事的理由。


在一個陰雨連綿的天氣里看了這部壓抑的電影,讓心情更加沉悶,本來這世界上就是沒有誰對誰錯,一直保護瑞秋的律師在看臉雷出軌之後說,一個人生前做了再多好事,做了很多慈善,奉獻自己,到最後去參加他葬禮的人數還是要看那天的天氣。在這部電影里大家都沒錯,只是都太自私了,瑞秋是個好母親,她說如果她知道她要離開兒子那麼長時間就不會那麼做,我想她沒有說出小女孩就是情報人也是她作為母親,不想讓小女孩長大之後懷疑自己,她沒錯,她堅守了自己作為新聞人的操守,她堅守了自己作為母親的善良,但是她自私,她為了更高的新聞價值,為了自己的原則她放棄了自己的丈夫和兒子,梯米的成長受到了極大影響。雷自私,因為自己寂寞,放棄了在監獄裡苦苦煎熬的妻子,但是他也沒錯,他只是不想讓自己和兒子受苦,他只是覺得自己的妻子不愛他,拒絕告訴他真相。檢察官也沒錯,維護國家安全是他的工作,不管他怎麼逼瑞秋是他的權力,但是他不夠善良,惱羞成怒,他最後把瑞秋逼進了監獄。最慘的還是范多倫夫人,她為此喪失了自己的生命,她只是個為了國家奉獻了很多的普通母親。

人都是自私的,一切都沒有對錯,你堅持的選擇就是你要為之付出的代價,瑞秋是個好母親,也是個好記者,很開心的回報是她得到了普利策的提名,當然,她很可憐,她身邊的人離開了她。所以,看完這個電影之後難免陷入思考,人與人的陪伴真的是一生的嗎,在自身利息當前的時候,哪怕愛人也只能是備選了,不過,生活正好,報怨太早,與有情人,做快樂事,莫問前程,反正來日方長(??ω??)??


新聞專業學生表示從專業眼光和理論來看,女主的行為是有所可指摘的。

比如她不如自己所描述的那般「客觀」,她一開始表現對政府的態度鮮明又激進。這裡有個誤區,大家認為美國媒體就是專門跟政府做對的,但其實完全不是這麼回事。而且也沒有哪個理論說媒體必須和政府對著干,媒體有義務挑毛病但不是為反對而反對,女主的態度從一開始就讓人很疑惑。

又比如她對於消息來源的選擇和處理(毫無責任承擔能力的六七歲小女孩竟然可以是她的第一來源這本來就是個大Bug好嘛?!而且她沒有把自己的來源告訴自己的上司這也是不對的,記者的匿名消息來源上司是必須要知悉的,很明顯她的上司只知道兩個間接來源confirming source不知道小女孩,但小女孩才是大關鍵,這麼個信息來源明顯是要出亂子的),並且美國很多報社明確規定記者不能在採訪對象完全不知道對方是記者自己說話內容有可能上報的情況下使用採訪對象談話內容(當然了,萬一出這種事情怎麼辦,讓毫不知情的採訪對象承擔責任是不公平的,女主自己也說了),瑞秋知道這點(原話they don"t know what they were doing)居然還毫無愧疚之心。

還有記者在報道時是需要考慮社會影響的,所有報道材料、框架、信息來源、立場啥的都需要慎重選擇,不是挖到啥就說啥的,記者也是有社會責任的。

所以可以說,這麼多的悲劇發生,女主需要負很大一部分責任,這絕對不是一個偉光正的完美角色,這也是這部電影引人深思的其中一個方面。


推薦閱讀:

《歡樂頌》里曲筱綃為什麼能追到趙醫生?
哪些電影是被演員所成就的?
如何評價電影《布達佩斯之戀》?
影片《禁閉島》中即使揭開了疑點,但整部影片究竟想要告訴觀眾什麼?
作為導演,王晶和姜文誰更成功?

TAG:新聞 | 記者 | 真相 | 影視評論 | 新聞倫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