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後美國為何要鼓勵菲律賓獨立?

眾所周知,美國是二戰絕對的戰勝國,憑藉其軍事力量絕對可以控制自己的殖民地區,這一點和老牌歐洲國家如英法等完全不同。此外,英法為了捍衛自己的殖民地領土,在二戰後曾經被迫多次捲入戰爭,而美國為什麼要放棄自己的殖民領土呢?

更別說僅僅幾十年前,1896—1902年美國為了從西班牙那接管菲律賓,付出了相當的傷亡代價。參考菲律賓獨立戰爭


最簡單的答案就是:

根據1934年的泰丁斯-麥克杜菲法案,菲律賓的獨立進程是已經規劃好了的,1946年獨立只不過是按部就班的行動而已。

到1898年西班牙統治結束時,菲律賓的形勢與它的亞洲鄰國不同,而很象十九世紀初期在拉丁美洲出現的形勢。要不是美國決定并吞這些群島,它們可能會成為一個拉丁化的共和國,雖然他們的獨立將是靠不住的,因為德國有野心,日本可能也有野心。

事實上,美國征服菲律賓是一箭雙鵰,首先是打敗了西班牙,其次是撲滅了在阿吉納爾多領導下的菲律賓獨立運動。美國隨後四十年的統治,帶來了教育制度的發展,這種制度至少使大部分的菲律賓年青一代受到初等教育;同時還發展了美國式的政治制度。這在一定程度上彷彿是在本地的莖上嫁接外國的花木,雖然美國人沒有特意將他們自己的語言、制度和政治觀點強加於菲律賓人,並排除他們從西班牙或亞洲承繼來的遺產。但是美國人傾向於加速制定憲法,特別是在伍德羅·威爾遜和富蘭克林·羅斯福的民主黨執政期間。這一點,部分地是因為總的來說民主黨傳統地反對并吞,部分地是由於菲律賓的主要出口商品,如砂糖,和美國產品相競爭,這種競爭導致美國的這些商品的生產者贊成菲律賓獨立,他們希望這樣做能結束菲律賓和美國之間的自由貿易。

然後再談談對於這個法案,菲律賓人自己是怎麼看待的。

根據1934年的泰丁斯—麥克杜菲法案的規定,於次年成立菲律賓聯邦,其憲法在很大程度上是仿照美國的。允許菲律賓於1946年完全獨立;在此以前,美國對這些群島擁有主權,繼續管理它們的外交事務,並承擔其防衛責任。因此,在政治上,菲律賓似乎在民主制度的發展方面取得了很快的進步,這一點美國人經常指出,引為自豪。但是,政治權力掌握在一個相當小的集團手裡,主要是掌握在1941年由聯邦總統曼努埃爾·奎松領導的有勢力的國民黨成員手裡。

然而在經濟上,菲律賓仍處於依附於美國的殖民階段。它是美國商品的銷售市場,同時向美國出口原料,主要是砂糖、椰子油、大麻和煙草。美國和菲律賓之間的自由貿易產生並鞏固了這種狀態,而這大大地妨礙了本國工業的發展。美國在菲律賓群島的投資數目相當小,大多數是不動產和種植園。泰丁斯—麥克杜菲法案規定菲律賓與美國之間的一般自由貿易繼續有效十年,但規定出口到美國的砂糖以及其他一些與美國國內產品相競爭的菲律賓出口商品將受到限制。1946年後,菲律賓大概會發現自己被關在美國的關稅壁壘之外,而這必然會給菲律賓的經濟帶來危害。

 因此,主要由地主組成的菲律賓統治集團面臨著日益嚴重的問題。他們為自己獲得的一定程度的自治感到驕傲,他們中的大多數人以愉快的心情期待著獨立。但是,如果這種獨立帶來經濟衰退,那麼在廣大的貧困農民群眾中有出現共產黨人或其他激進分子騷亂的危險;實際上,他們中間早已存在著一些騷動了。由於缺少資金和技術人員,加以有美國貨物的競爭,要發展工業是困難的。為迅速增長的人口提供糧食而擴大稻田面積,同樣也有困難。人口迅速增長是由於在美國統治下有效地提高公共衛生措施而產生的另一個問題。

 在這種形勢下,有些菲律賓政客傾向於贊成修改泰丁斯—麥克杜菲法案的條款,或者推遲獨立,除非能找到某種解決辦法。可以在獨立後仍然使群島留在美國的關稅壁壘之內。然而,一方面由於菲律賓的民族主義情緒,另一方面由於美國的工商業集團出於自己經營上的理由,反對與菲律賓相結合,因此,這種設想是不大可能做到的。

  其他人則指望著具有獨裁主義和天主教傳統的西班牙和義大利,作為對付菲律賓群島上可能發生的激進運動的一種平衡力量。但是,除了有歷史和思想意識方面的聯繫之外,西班牙和義大利都很遙遠,要它們幫助解決菲律賓的問題,特別是經濟方面的問題,那是無能為力的。剩下的就是日本。日本近在咫尺,它對菲律賓感興趣,把它作為其產品銷售的市場;然而它不需要菲律賓的糖,因為這會與台灣的砂糖相競爭,但是它對在這群島上發展棉花種植和開發很豐富的鐵礦資源則感興趣。1941年,日本在菲律賓的商業和經濟投資已相當可觀,雖然與美國的投資相比是少得多;大批日本移民進入棉蘭老南部島嶼,主要是在達沃及其周圍一帶。一些以後為親日政權服務的菲律賓政客,曾以律師身分幫助日本移民逃避菲律賓政府規定的關於日本人佔有土地的限制。這也直接導致了後來菲律賓在美日之間搖擺不定的態度,這裡不細談了,如果有人感興趣,可以再多寫一點。


除了過於依賴殖民地的法國在這件事上不開竅(當然,法國人對北非殖民地的投入和依賴程度也相對高一些,畢竟就隔著一個地中海,海外省模式和英美的殖民總督府模式還是差別很大的),放棄海外,尤其是此時未能充分融入本土社會的遠洋殖民地是當時的世界趨勢,英國其實也順從了大量殖民地的獨立,尤其是非戰略支點意義上的殖民地(香港算,馬島不算,第一,上面的居民本就傾向英國,第二,馬島存在是維繫英國全球地位的重要政治象徵,獨立可以,但阿根廷人的做法是英國人無法接受的,第四,碰上需要立威的鐵娘子了)

美國此時基本不需要海外殖民地,尤其是這麼大一坨(戰後美國只保持了戰略支點意義上的殖民地),新時代的新經濟模式使得英法荷時代創造的殖民地經濟模式已經徹底落伍,成為累贅了。當然,世界上至今依然有不少殖民地,但自治,鬆散聯邦,或者本土化是主流形態。主要國家保留的殖民地,基本上是戰略支撐點,比如重要海域的港口性島嶼,或者一體化之後的結果,但維持舊模式下的大型殖民地,早在二戰之前就已經被證明是一件很蠢的事情,再加上戰後民族自主,民族獨立已經成為主流,這種模式就更加有虧無賺了。因此,美國此時支持菲律賓是一個非常理智的選擇。


美國要構建的是新的世界秩序,是西班牙3.0版,聯合王國2.0版。

1、經濟管理的模式不一樣。

美國改變了曾經的掠奪手段,以東南亞金融危機為例,中國、日本倒向美國以後,參與了美國打造的世界秩序,用血汗工廠堆積起來了GDP。當時的中國、日本想的是,如何拓展自己的戰略空間。於是雙方都把目光投向了東南亞,你懂的。東南亞經濟得到了長足的發展,於是中國和日本開始爭搶著與東南亞簽訂自貿協定,反而是中日之間,達不成某種共識。但是,中國和日本投資的都是美元,於是美國人發現了中國和日本搞的副業,於是殺豬過年,這就是東南亞金融危機。東南亞金融危機以後,東南亞的經濟徹底垮了,因為中國和日本發現自己做的都是無用功。1997年,東南亞的經濟和中國比肩,危機以後經濟崩潰,最最最重要的是社會流動性的消失,導致東南亞再難經濟復興。這就是美國和英國管理或者說掠奪的方式不一樣的地方,美國的更加隱蔽,手段更加高明,產出更加高效,所以美國的方式不需要菲律賓,相反菲律賓還是一個經濟發展的累贅。

2、戰略棄子。

從戰略和戰爭方面講,菲律賓不符合美國的國家利益。

二戰時,美國為什麼會被提前捲入二戰?答案是菲律賓。美國當時擴張的時候,只想的是佔領敵對國家西班牙的殖民地,根本沒想到自己把自己的戰略觸角伸到了東南亞。東南亞還有幾個老牌的殖民地帝國,他們是荷蘭、英國、法國、日本,還有在東南亞有幾千萬華人的中國。

其實美國想吞併菲律賓,只需要在憲法里加一句為亞洲人民的幸福和福祉而努力就可以了。

但美國不願意參合亞洲這個既得利益固話的小圈子。

所以二戰時期,美國奉行先歐後亞的戰略,給蘇聯一百多個億的援助,給中國僅十億美元,對於美國而言就是中國丟失了,戰敗了,對於他的全局也影響不大。美國要的是大西洋湖,不是太平洋湖。從偷襲珍珠港來看,菲律賓就是美國在亞洲的雞肋,假如日本先偷襲美國,然後德國再進攻波蘭,美國何以自處?先亞後歐?所以說菲律賓使美國的戰略主動,變成了戰略被動。

所以楊修說:食之無味啊。

戰爭只是表象,戰爭背後是不可告人的政治目的。以越戰為例,中國先滅法國,再滅美國,再滅蘇聯,最後打越南,中國得到了什麼?中國的民族主義者心裡是有一筆賬要算的。同理美國心裡也很清楚,美國的戰略利益不在這裡,假如朝鮮戰爭和越南戰爭升級,惹火燒身,即使最後美國贏得了戰爭,美國能獲得什麼?三十億饑民和暴民混雜的烏合之眾?

所以美國早早的就撤出了東南亞,因為菲律賓食之無味,東南亞食之無肉。

美國的核心利益是大西洋湖!不是日本、菲律賓、東南亞、東亞。對於美國而言控制力北大西洋(東側的西歐),就控制了全世界。然後你再看東南亞和菲律賓,沒有任何戰略價值。


1898年,正當菲律賓人慶祝自己新共和國成立的時候,中美洲的大地上美國正與西班牙殘餘軍事也在進行最後的殊死鬥爭。美西戰爭結束,西班牙戰敗並將菲律賓劃給了美國。菲律賓的革命者們並不承認西班牙的宗主權,因此對這一條條約的合法性提出了質疑。這一下牽扯的可就不僅僅是菲律賓和西班牙這兩個國家的利益了,而是牽扯進了一個當時正在世界上如日中天般膨脹的美國。

可嘆的是,本著「敵人的敵人就是我的朋友」的原則,菲律賓曾經與美國甚至還聯手過一段時間。可是當西班牙獻出菲律賓,雙方卻立刻宣戰。美國連西班牙都打得過,那小小的菲律賓更加不在話下。從此菲律賓又進入了美國實際控制時間。

美利堅帝國的擴張

美國對菲律賓的現代文明進程起到了舉足輕重的作用。首先,菲律賓目前的官方語言之一是英語而不是西班牙語或者阿拉伯語,正是因為美國是它的最後一個宗主國。第二,菲律賓目前的政治制度是總統議會制共和國,這更與美國的政治制度完全吻合。

隨著二戰的爆發,日本在東南亞勢如破竹。1942年1月,日本軍隊登陸馬尼拉算是佔領了菲律賓,並將其改稱為「菲律賓第二共和國」。這個國家實際上和中國的偽滿洲國政權一樣,是日本人所控制的一個傀儡政府。它沒有自己的獨立自主權,也根本稱不上所謂的「共和國」,一切都是為了日本發動戰爭機器繼續向中美蘇對抗而服務的。不過為了宣示自己統治的正統性,日本人把第一共和國的總統搬了出來。那個時候這位菲律賓的民族獨立英雄阿奎納多已經60多歲了,仍然出來主持大局與日本人合作。和法國維希政府的貝當元帥一樣,當侵略者離去之後曾經號稱「為了保護民眾」而且委身當菲奸的英雄也鋃鐺入獄。

巔峰時期的日本軍國主義

然而這並不影響他上貨幣

當美國在太平洋戰場上打跑了日本人,菲律賓又陷入了無主的狀態。第二共和國雖說比美國殖民好聽一些,可是畢竟是日本人扶持的傀儡政府,在心理和民族大義上菲律賓人都感覺無法接受。於是伴隨著世界上的反殖民浪朝,菲律賓也從美國手中獨立,並且改國號為「菲律賓第三共和國」。美國也覺得這麼一個邊遠之地統治成本太高,將主權完全轉交給菲律賓。菲律賓在經歷了長達400年的殖民歷史之後,第一次真正獲得了獨立。

歡迎關注我團微信公號

地球觀察團

ID:diqiuguanchatuan


簡單的理由:資本,人口。美帝只是想賺錢,菲律賓獨立並不影響美國從菲律賓貿易。還避免了菲律賓成為美國的第51州。突然間多了幾千萬貧窮的黃種人公民美帝也吃不消。當年美帝有能力吞併整個墨西哥卻不這麼干也是這個原因。


以下為一則轉載授權。

菲律賓不過是美國的戰略棄子。


反殖民,一是實現民主理想,二是打破英法殖民體系


推薦閱讀:

二戰日本有沒有打得好的戰役?
如何辨別美國海軍各級火炮巡洋艦?
為什麼美國向日本投了2顆原子彈,反而現在日本人卻不恨美國人?
二戰日本為什麼不侵略英國而要打中國?日本打英國本土的話軸心國不就勝利了嗎?
二戰時歐洲很多國家在很短的時間內就被德國擊敗,而中國堅持了八年就可以說明當時中國比歐洲許多國家強嗎?

TAG:歷史 | 第二次世界大戰 | 菲律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