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來人口湧入是「棚戶區」產生的原因嗎?它是否是中國特色產物?
中國的城中村和一些國家的貧民窟是一個概念嗎?如果不是,為什麼? - 慧航的回答
在這個答案中,@慧航提到上海棚戶區的狀況。在我看來,「城中村」和「棚戶區」應該是兩種不同的現象。「城中村」是外來人口聚集地,而「棚戶區」是本地貧困人口聚集地。是這樣的嗎?為什麼會出現「棚戶村」呢?和外地人有關係嗎?外來人口的湧入是否給本地人帶來了除地價上升以外的其它紅利?還是說,外地人的湧入造成地了地價房價上升,讓他們本來可以小康的生活變得捉襟見肘?「棚戶區」是中國特色產物嗎?它形成的原因是什麼?--------
本題已被收錄至知乎圓桌 ? 離不開城市,歡迎關注討論。
棚戶區和城中村兩個概念,棚戶區一般是計劃經濟時期建設的工礦配套居住區、單位宿舍區以及一些解放前舊房屋經過幾十年使用後逐漸衰敗的區域,棚戶區一般都是城市正式建設的、從土地性質來看一般為國有土地,裡面住的人可能是本地人也可能是外地人,本地人一般都是原國有企業職工下崗後就業能力差便常年居住,外來人口則是因為租金便宜。棚戶區里的房屋都是初期的老公房或是單位宿舍,在房改後有的賣給個人產權了,有的還是公有產權,而且棚戶區一般位於城市核心區,規劃管控較嚴,住戶改造許可權小。當然,棚戶區除了正式建設的,也有一些工礦附近自發建設的。棚戶區如:極端簡陋的大慶油田干打壘,平凡的世界中在煤礦附近建設的那種住宅區,老城中居住環境差的區域(這種地方一般可能是未改造的歷史街區,大同和榆次的不少老街區就是被作為棚戶區被「改造」掉的)。
城中村則是原有村莊被快速發展的城市逐漸包圍而成的聚落形態,一般位於城郊和外圍(借回復 @長春網軍 補充這裡城中村位於郊區的概念界定:我說的這裡的城郊指核心城區以外(如北京二環外,西安明城牆外,廣州荔灣越秀以外),是一個具有歷史範疇的概念。當然郊區是不斷變化的,但把這個概念固定在一定歷史範圍內說起問題來比較清晰,而且郊區也是城的一部分,並不能說位於郊區就是城外就不是城中村了)。從土地性質看是集體土地,每家都有宅基地,房屋都是自有產權,因而居民在初期規劃管制較松時可以自由加高,因而在景觀上和棚戶區也有較大區別,而且由於自行加高後房屋面積增多,居住人口隨之增多,因而也較棚戶區有活力,棚戶區一般死氣沉沉的。
現在好多地方政府把棚戶區和城中村不加區別打包在一起改造,可能就會毀掉一些有價值的歷史街區。痛心!
棚戶區和城中村都是中國特色,國外的slum等類似,但又不完全一樣,國外一般都是外來居民自行建造區,外來的少數民族在一夜之間就能建好一片簡易的居住區和政府對抗,而且貧民區里還有黑社會性質的自組織社會,貝利的《比較城市化》,什洛莫的《城市星球》,桑德斯的《落腳城市》,索托的《資本的秘密》中都有論述。
城中村還是棚戶區,貧民窟還是正式建成區,都是一個特定語境下的人造概念,歸根到底還是個城市政府、社會、家庭個人在土地佔有和使用權、房屋建設權上的歷史性博弈,而且還涉及到城市和村莊的概念辨析。如果土地都是集體或是個人的,還會有城中村這樣的概念嗎?比如台北,可能80%以上都可以叫做城中村,或是為數不多的政府開發地區(如信義商圈)是不是又可以稱為村中城呢?因而,城中村、棚戶區、貧民窟等都是特定視角下對城市居民點局部的稱謂,這是這些區域由於社會、個體等種種歷史的或是現實的原因在一定程度上衰敗了的街區。
補充一個關於棚戶區的國家文件,《國務院關於加快棚戶區改造工作的意見》(國發[2013]25號)提出棚戶區的類型為「城市棚戶區、國有工礦棚戶區改造、國有林區棚戶區改造、國有墾區危房改造」四類,在「城市棚戶區」下,又提出「在加快推進集中成片城市棚戶區改造的基礎上,各地區要逐步將其他棚戶區、城中村改造,統一納入城市棚戶區改造範圍,穩步、有序推進」。
其實,棚戶區和城中村一眼就可以看出差別的,城中村是多有加建的,直接在原宅基地上加高;棚戶區多是不允許加建的,僅有見縫插針式的建設。
下圖是一張示意簡圖:
再上幾張圖
圖1 山西陽泉棚戶區,陽泉為煤業採掘城市,應該當年大部分都是圍繞煤礦搭建住宅(來源:陽泉:棚戶區變新家園-新聞頻道-和訊網)圖2 湖北宜昌棚戶區 (來源:宜昌市今年實施棚改逾4萬戶 新建公租房6288套)
圖3 陝西西安城中村 (來源:一村一世界 西安城中村裡的小世界(組圖))圖4 山西太原城中村拆遷遺留釘子戶 (來源:)附:被毀掉的所謂棚戶區,其實是歷史保護街區圖1-太原鐘樓街靴巷片區:注意上下圖,傳統建築幾乎全無,還有那個半圓形圍合建築,命名為「巴黎大街」,右側的大體量命名為「銅鑼灣」(來源:google earth)兩大塊下去簡直面目全非圖2-大同老城:拆的不是太多(來源:google earth)
城中村本來是村子,城市發展到那些地方之後,周邊都拆了新建居民區或者商業區,村子因拆遷或者其他問題保留了下來,成為「城中村」。有些城中村裡的居民是農村戶口,有的已經轉為城鎮戶口。
題主說的棚戶區怎麼定義?如果也是上述情況之一,也可以理解為城中村。
城中村或者棚戶區中外來人口的多少取決於周邊提供的工作崗位。從事那些崗位的人如果多是外來打工者,那麼城中村或者棚戶區因其低廉的租金會吸引這些打工者入住。因為外來人口多的地方往往是自身發展比較好的城市,本地居民各項收入(包括資產,福利等)會高於外來人口,所以城中村等棚戶區往往被租給外來人口而不是本地居民。
所以,問題中的因果關係恰好相反。是城中村因其低廉租金吸引外來人口入住,而不是外來人口集聚的地方形成城中村。參照印度孟買,那才叫純正的棚戶區
楊浦區南部北外灘地區幾乎都是棚戶區。棚戶區一般都是不超過三層的矮平房,多有建於五六十年代的老房子,而且是自行建造的,很多和防汛牆連為一體,沒有獨立廁所,要倒馬桶。
這棚戶區形成的時候那是多少年前的事了,那塊地方現在是黃金地段,建成的時候就是鄉下,窮人沒地方住,在鄉下隨便搭個或找個棚窩,後來用積蓄弄點磚往上加蓋,形成了棚戶區。
現在住在棚戶區里的基本是上海的底層老人和租不起房的外來人口,你別看這種pe房子,據說一室一廳租金也要1500~2000。
但是俗話說,窮人翻身靠拆遷,你別急著可憐他們了,雖然這種房子沒人會買的,一旦拆遷,數百萬拆遷款就到手了,當然因為價格太高,很可能在房地產泡沫破裂前都不會有人去拆,但是人人都盼著自己這塊成為下一個董家渡呢。
城中村的產生則是近年的產物了,因為拆遷成本高時間久,開發商更願意拿遠郊的白地做開發,不願意拆除近郊的村莊,導致城市的內圈和外圈都成了體面的建築區,中圈反而成了城中村這種奇特的產物。
他們起到的功能沒啥兩樣,貧民窟而已,全世界都有。雖然都是貧民窟,不同區的棚戶區是不同的。
小時候住的那個棚戶區其實本是平民的民宅,雖然不大,但原始格局有兩間不小的房間(一間是兩樓,另一間有不低的閣樓),一個20平以上的後院,前後門貫通。
目前住的棚戶區,似乎真的從來都是貧民窟。各家的房型都是面積不大的長方形,下雨門外還積水,可以想像六十年前大家都是平房時的擁擠情況。
同樣是外來人口,
前一個棚戶區解放前住的都是小商販和碼頭的搬運工。後一個棚戶區抗戰時住的是工人和包身工。剛剛經歷所謂「棚戶區改造」,不得不搬離100多年祖宅院落的,來回答下這個問題。
1:棚戶區和外來人口
我的家,在北京市石景山區,一個叫做北辛安的地方,我估計沒幾個人知道,但是如果你現在去搜搜「北辛安」,它會以「北京市最大棚戶區改造」的名頭,出現在你搜索之後最靠上的幾條內容之中——其實,我家這個地方,早在上世紀,曾經還是石景山區區政府所在地,包括行政單位,法院等,都在這裡,甚至還有個非常牛逼的稱號,叫「石景山的王府井」。
但是這個曾經的區核心地域,逐步衰落。理由非常簡單,區政府東移,向著西長安街沿線的石景山古城、八角地方轉移,早些年又進一步向東靠攏,在石景山萬達南邊。那麼問題就這麼來了:之前靠著區政府所在地積攢的人口和設施,就此開始被沉淪。而若是再往早期追溯,北辛安這地方,算是卡在石景山首鋼廠東門、西長安街,以及黑石頭,門頭溝等地之間的「要塞」,據我祖輩說,當年就經常有走京西古道的商隊過來,專門在這裡駐足做買賣之類,後來區政府所在,也就更聚攏人氣:但是有人氣熱鬧的地方,總會有流動人口,我指的並不僅僅是非北京籍的人口,還有本地人口流動,久而久之,這裡的人口也就開始暴漲。
我並沒去查早期的人口數據,但是根據2010年第6次全國人口普查(不好意思當年我就是參與過這項目),北辛安地區的人口,戶數(包括人戶同在,人在戶不在,戶在人不在,空掛戶,流動人口),整體而言是石景山區(或者古城街道,這樣更精準)最大的之一。具體的人口不破萬,但也絕對是在5000以上(抱歉這部分數據當年上交,我忒實在沒留底子)。
所以,所謂棚戶區的生成,就以我家這邊來分析,大概就是:地理和政治因素聚攏人口,隨著核心吸引力的轉移而沒落,但彼時的人口積壓卻沒有及時解決,流動人口的停留和定居只能算是原因之一,另外補刀,2009年,北辛安附近的古城村拆遷改造(現在叫政府徵收,不再叫拆遷),也帶來了一大批流動人口,後來北辛安再被改造,這幫人又得接著搬家……
2:棚戶區和貧民區
這個部分,我可以橫向對比。2016年,我去美國洛杉磯旅行的時候,特意藉助公交車,途徑市中心的貧民區(Skid Row),窮街。
我當時只不過是在車上,然而當車子經過洛杉磯市區第6街,一股難聞的味道就開始在車子里蔓延——那真的是來自外面路邊的味道,放眼一看,藍色的帳篷支了很多,黑人和看著並不幹凈的行人也很集中,似乎都在美美地曬太陽,在這些人的不遠處,就是洛杉磯市區那幾棟高樓,你能想像嗎,在「天使城」的陰暗拐角,還有這麼一幫人,這樣一片危險的區域,你在大部分旅行指南里,都會被提示,自己不要去洛杉磯市區的貧民區,晚上更不要在市區獨自溜達。
如果說,棚戶區是「中國特色」,那麼貧民區可能就是「美國特色」(雖然其他國家也有更瘮人的貧民區,比如印度孟買)。
簡單對比就是:
首先,棚戶區並不代表著貧窮。我們這邊有的是壕,毫不誇張,當年也出過區長和高水平知識分子,貌似後來還旅居美國;
其次,美國的貧民區是真TM窮,而且分布和中國完全不同。你不大可能看到流浪漢或者乞丐在市中心閑逛(我指的是一線或者省會城市),可在美國,大部分大城市的市區內都有一部分流浪漢扎堆兒,形成相對規模的街區,這部分就是所謂的貧民區了。
然後,政府把控力度不同。美國政府近年來是有意將中部或者東海岸的流浪漢儘可能折騰到西邊——至少這幫人在冬天不會被凍死,另外,以洛杉磯為例,市區是大洛杉磯地區犯罪率最高的幾個地方之一,警方會逐漸批捕部分人口,緩解這部分的安全壓力,當然對於這些人,政府應該有最基本的保障,比如醫療;如果按照我之前的認知,在美國以醫療來說,比較慘的反而是中產;中國的棚戶區人口構成相對複雜,享受醫保和生活水準也層出不窮,但倒霉就在於這些人扎堆兒住在一個類似村落的地方。
3:拆遷和徵收
我曾經在一篇類比中美製度關係的文章中,看到過一段只敢引用(我膽兒小)的文字:
「拆遷是對城市資源的剝奪,以舊城改造為名,讓有錢人住城內,讓不富裕的人住城外。」
這篇文章里就提到過,你可以看看美國的貧民區,不會有人逼著流浪漢們滾出市區,把城市中心位置讓出來。(其實這麼說有失公允,還是以洛杉磯為例,大蕭條之後其實富人都特么跑到了貝弗利或者郊區);但這種情況在國內是存在的,土地的徵收,地皮的改造,這種事情在以前,會被認為是造就拆X代或者暴發戶的通天大道。
然而實際上,很多人是沒有選擇的。你只能搬走,這裡就涉及一些故土情感的戲份了。
子曾經日過:
歷史的車輪是擋不住的。用我們老家兒的話說就是,「消滅」,「改造」。
比如我們的故鄉。
曾經它是北京市最大的棚戶區改造項目。
幾年以後,會是11個小區,69棟安置樓的巨大聚居區域。
那將是全新的歲月開篇。他們起到的功能沒啥兩樣,貧民窟而已,全世界都有
並不是中國特色不但發展中國家有,發達國家也有
其實…有些大城市部分城中村,因為地利等原因,租金並不便宜…也正是因為地段好,所以其動遷的價格非常高,導致了所謂的城中心的城中村…
上海的棚戶區以前都是本地人(看你怎麼定義,很多都是有戶口的,當然祖籍上數三代就未必了)。後來就慢慢拆掉了。
國外的叫做貧民窟吧,這個不是中國特色的產物。
不是特有
在中國這叫棚戶區 大量勞動力湧入城市 但這些勞動力無法承受房租壓力 慢慢的興起了棚戶區
也有些地方是城中村 這些城中村是原有的 城市的不斷興起 城中村在不斷向後退 但是低廉的房租對進城打工的人吸引很大
在國外一些國家 比如南非 東南亞(據我所知的)一些比較發達的城市中 這些有另外的名字 貧民窟 和我們國家的棚戶區是相同的產物
所以棚戶區不是中國特色的產物 不同國家叫法不同本質上不過是一樣的東西,給沒錢人居住的,這個東西在西方社會叫貧民窟。
低收入居民社區改造是全世界範圍內多數國家在城市發展過程中曾面臨或者要解決的問題。我國的棚戶區是國家社會經濟發展過程中的產物,其形成的主要是三個原因:
一、 建於上世紀五、六十年代的自建住房。由於當時沒有政策限制,部分外來務工人員可以通過自建住房的形式解決住宿問題,家庭重組、人口增加等原因,在原住房周圍搭建了很多房屋。隨著城市迅速發展,外來勞工不斷聚集,由於外來務工人群沒有足夠的消費能力,沒有改善住房的能力,不斷聚集在城中村和城郊結合部形成棚戶區。
二、 在計劃經濟時代企、事業統一搭建的集體宿舍。二十世紀九十年代後,資源枯竭和體制轉型等造成工礦企業的關、停、並、轉,大量產業工人失去工作,加上市場的過濾機制,失去經濟來源,沒有條件來改善住房,形成了大量歷史遺留下來的自建房和企業建設過程中的簡易住房,導致棚戶區最終形成棚戶區。形成這一類棚戶區的城市主要是建國後依靠資源發展的資源型城市,比如鞍山、本溪、撫順、邯鄲、大同、包頭、烏海等。
三、 城市化進程加快的過程中,城市因迅速擴展包圍未來得及改造而形成的城中村。部分原村民出於出租房屋的目的,在利益驅動下違章建築房屋,久而久之形成的大片棚戶區,比如西安、上海、北京等。
當然,城市棚戶區的形成成因不能簡單的分類,城市棚戶區的形成與歷史、經濟、政治、規劃、社會等脫不開關係,甚至是在以上原因的二種甚至更多原因的共同作用下。城市棚戶區是城市在發展過程中的一種城市病,防治和治理需要深刻認識城市棚戶區成因。
棚戶區、城中村在大城市中都起到了緩解低收入階層支付房租壓力的作用。在形態上大都缺乏現代規劃。對於所有者來說,都是未來發家致富的資產。
棚戶區這種偽概念根本就是政府為了拆遷創造的。
一片房屋,有磚瓦的、有簡易房、有樓房、有小平房等等,你拿什麼去認定這裡是個都是棚子搭的「區」呢?!
所以,政府創造這個詞出來給拆遷公司用,就是想找個名正言順的理由拆房子而已。
別太當真了,這世界上根本沒有棚戶區。推薦閱讀:
※中國會逆城市化嗎?
※如何看待城鎮化進程中大集逐步消失的現象?
※為什麼東北會衰退?還可能復興嗎?
※住在高樓公寓精神上是怎樣一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