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交產品的下一個發展方向是什麼?

雖然微信現在如日中天,但國內社交網站似乎仍有所空缺,比如Facebook Group所引導的——建立在強關係和興趣基礎上的弱關係強關係指的是人與人之間信任的基礎,有了基礎才可以做交易諮詢問題;弱關係指的是兩個人互相不認識,或可能有個共同的朋友但彼此間也不熟悉,卻通過興趣的催化在一個共同的群組裡產生交集。

舉個Facebook Group的例子:荷蘭的火車票通過團購可以省錢,比如從A到B,原價票單程15歐,通過團購,4個人成團每人13歐來回,5個人成團每人12歐來回,最低是10個人成團每人7歐來回,最低票價是原價的1/4。所以為了團購就出現很多Group來撮合潛在的乘車人(即弱關係+興趣)。又因為Facebook是基於實名制,欺騙的概率很低(即強關係),因此大家都很放心地一直交易,我所參與的半年裡沒有出現過有人賴賬的現象。

之所以認為Facebook Group可能是下一個發展方向因為它能更效率的組織信息流,讓共同需求、具有時效性的需求得到滿足。比如餓了么也有拼單的功能(來得到外賣店更多的優惠),證明這類需求是存在的,並且是細分的(比如外賣、二手市場)。

再看獲益方,交易雙方獲益(需求得到滿足),平台獲益(FB有更高粘性,吸引廣告),交易物品的網站獲益(如果交易對象是網站的話,如拼團增加了交易額)。所以這個模式是能讓多方獲益的好模式。

國內豆瓣滿足弱關係+興趣,缺乏一點強關係,加之群組太多,時效性不夠。

微信滿足強關係+弱關係+興趣(後兩者通過公眾號和群組滿足),但信息展示方式是基於實時對話,而不是信息流的方式將信息沉澱。

微博滿足弱關係+興趣,由於自身定位是媒體屬性,本身無法發展強關係。

人人滿足弱關係+興趣+強關係,但人氣匱乏。

似乎現在的網站都能做,但似乎又都差一些。

拋磚引玉,請各位不吝賜教,社交產品的下一個發展方向可能是Facebook Group這種模式嗎?或者還可能是什麼?


請相信我,下一個就是限制。

比如,我相信會有這麼一個app出現,大家一天只能發100字,一張圖。或者一個禮拜只能發100字,一張圖。或者一個月只能發500字,5張圖。每個人可以透支,如果你一個月的在一天用光了,那麼這個月你就不要說話了。

一年也是。


我不記得人人網是怎麼走向消亡的了,也許是人人網自己作死,也可能是朋友圈勢頭更猛。

但是我感覺人人倒閉之後,自己的圈子閉塞了很多。也有可能人人網發展的時候我正好處於大學中。但是那種狀態是我記憶中非常美好的一段時光。

在人人網可以逐漸擴大自己已有的圈子。雖然很多不是有效的,但至少有一個途徑。

朋友圈越來越沒有營養,而且不光是我,身邊很多人包括知乎上很多人,都已經開始反思自己被朋友圈綁架。同時朋友圈全剛興起時的有點,僅僅共同好友可見,經過這麼多年,也開始變為了缺點。勝極則衰吧。

再也不會有另一個人人。或許再有,我也不像當年大學那樣有那麼多的時間,也不像大學那樣有經歷接觸各種人。

知乎的社交屬性偏弱,且沒有相對的實名制。

我相信會有下一個讓大家滿意的產品,因為有需求。



社交泛濫,人們需要靜靜,去中心化發展到底,社交到戶。


讓我們從社交軟體的本質說起

社交軟體的本質是什麼?多年以前,我認為社交軟體的側重更多的是在「工具」屬性字上。無論是QQ還是微信,本質上它是提供了一個輔助社交的工具,提升了溝通的效率。

但是社交軟體真的有助於我們提升效率嗎?在某些場景下或許是,但是在某些場景下卻不是。比如你和你的同事需要就一件事情達成統一,這個時候最好的方式是什麼?是面談,如果面談不方面,那麼可以是電話。但是,在可能的條件下,我們更多的還是選擇在IM上溝通。為什麼我們會做出這樣的選擇?或許是因為我們懶,或許是在IM上能幫助我們避免一些尷尬等等,但是這絕對與效率無關。

微信的成功,有一部分原因會歸結為語音聊天帶來的方便(提升了效率),這也是微信最早的噱頭。但是時至今日,翻開你的微信,還有多少是語音聊天?所以我認為提升效率或許是一個新的社交軟體的子集,但是並不是軟體能否獲得成功的本質。

社交軟體的本質是延展社交場景

最早使用facebook去勾搭妹子的人,在facebook上得到了信息,實際上是幫助他們把一些在線下需要做的事情轉移到了線上;當你在酒吧勾搭上了一個妹子加了微信後,你與她的社交場景從必須見面才可以社交,變成了不見面也能社交;你在IM上處理工作的問題,讓你可以騰出空間來喝口咖啡或同時回復boss的郵件,原本一對一的社交場景擴展到了一對多。可以看出,衡量一個社交產品能否成功最重要的標準就是它是否幫助用戶擴展了社交場景。微信幫助用戶把社交關係從PC上引向了手機,並且用語音聊天,擴大輸入場景。(如果手Q早一點加入語音功能,不見得會被微信搶去那麼多風頭。)然後再到搖一搖也好、附近的人也好,它豐富的都是社交場景。

人群場景

去年年中的時候,我們針對校園用戶的社交產品做了一次調研,令我驚訝的是95後大部分是不用微信的。班級的群關係(微信群人數限制)以及不願意跟「長輩」(泛指所有90前)處於同一個社交圈是他們不用微信的主要原因,而後者原因更強。其中一個學生這麼描述他使用微信的感覺:「當我在使用微信的時候,我會覺得自己處於長輩的圍繞下,一舉一動好像都會被看到,這很不舒服。」——人群也變成了社交場景的一部分。當各式各樣的產品,都解決了時間和空間維度上的問題之後,用戶對產品的選擇轉變成了向他們相似的群體靠攏。社交產品的生長就像現實中的某個場地一樣,一點這個地點被年輕人定義為了老年人才去的地方,那麼你想要吸引年輕用戶,就會變的非常困難了。人人網是一個很好的例子來論證人群場景的理論,校內在轉型人人的時候是希望能抓住那些畢業的用戶,但是結果呢?不但畢業後的用戶不用你了,連校園用戶也不用你了。因為你更改的定位喪失了人群場景。原本人人是可以抓住校園社群、班級社群的用戶關係的,結果反而便宜了QQ。

小場景沒有社交

這幾年冒出了非常多的社交產品,有各種噱頭,比如:陌生人社交、興趣社交等等。每個產品似乎都有自己振臂高呼的理由,但是到最後我們卻發現,產品中的一個個用戶最後都變成了「美女,加個微信(QQ)吧」。Why?因為場景太小。只要用戶使用某產品的動機在生活中不夠高頻,那麼這個產品就不可能成為社交。比如:旅遊、自駕等等,大部分這一類的產品舉著社交的旗幟,幫助著微信和QQ增加著活躍度而不自知。所有的小場景的產品,其實都是微信(QQ)內容供應商,這些產品往往在垂直領域有一些很好的功能和內容,但是卻非要做社交,結果得不償失。其實小場景更適合的是電商。

高頻的定義

每天都可能被需要。一件事情,如果每天都可能會被需要,那麼我認為這個需求就是高頻的。比如每天都可能需要跟人聊天--微信;每天都可能需要勾搭妹子--陌陌;每天都可能需要追星:微博;每天都可能需要坐車:滴滴;每天都可能需要買東西:淘寶。——有用的廢話。但是從這裡面我們可以整理出一個思路:在某一個產品裡面,核心的功能是用戶是需要建立一定的關係才被能使用,並且這個功能在用戶的生活中有足夠的啟動機會,那麼這個產品才有沉澱用戶關係的可能。

5年一個周期社交產品

曾經大致算過每個社交產品出現後多久會再出現一個現象級的社交產品,從facebook到twitter,再到instagram,然後是snapchat,間隔差不多是5年。當然這個說法並不準確。不過我們從人群場景來看,5年或許表述的是我們的人生總在不停的階段中更替:我們花3年的時間融入了高中的班級,建立了關係,然後到了大學後慢慢的脫離高中的關係進入另個新的群體,當我們霸佔了某一個社交平台後,新來的人就不情願再進入這個平台,他們希望能有自己的地盤。所以不斷的有新的產品出現,他們「有趣好玩」,並且沒有「老年人」。

而微信,也5年了吧?QQ更老。So,下一個爆款,你在哪裡?

--------------------------------------------------------------------------------------------------------------

轉發自 產品狗筆記

http://weixin.qq.com/r/ojt8eOjELSBRKawbb24m (二維碼自動識別)


一般討論未來、趨勢的時候,我們常常喜歡站在現在的視角去設想未來的東西,但是未來的形態可能是你站在現在的角度無法想像的,它的根本邏輯就不一樣。

舉個簡單的例子,snapchat剛出來的時候,站在以前的角度,再怎麼也想不到閱後即焚這個東西盡然能變成大眾需求,因為它太怪異了,但當它做出來的時候,我們又會覺得,原來就是這樣。所以很大程度上我們不太可能去預測,唯一的方法就是去試錯,不過有一些原則還是能幫助我們更好地去判斷一個社交產品到底能不能做大。

有一個比較有意思的理論叫做「用戶參與理論」,矽谷的明星投資基金Greylock投資了FacebookAirbnbLinkedIn等公司,它做了一次分享,分享了他們對判斷一家估值超過10億美金的公司或者產品的標準。我做了一個整理,希望對你有幫助。

歡迎添加我為好友,我會定期將海外比較優質的文章整理成PPT的方式來呈現,他們一路從各種大小公司打拚過來,身經百戰,大多數人在職業生涯中不僅僅只擔任產品經理,還擔任過VP, Director等等,包含戰略,增長,市場,創業等等的話題,也有一些頂級公司的增長案例分析。


騰訊以3.5億投資快手這件事,可以說騰訊在短視頻上的內容布局也可以算是告一個段落,但如果我們把短視頻這件事放到整個國際視野來看,恐怕此次騰訊以3.5億的重金入股正是折射除了帝國未來的隱憂。

從Facebok看騰訊在短視頻方面的焦慮

最近流行一些觀點,都說Facebook近年來一直在模仿騰訊,誠然有些交互內容確實是在模仿騰訊,但Facebook作為全球社交的鼻祖,在很多方面還是領先的。

而這一點,尤其是在短視頻業務上。

2016年Facebook負責中東和歐洲事務的副總德爾松表示過,人們使用Facebook的方式正在轉變,他們發的文字內容越來越少,而視頻內容卻在迅速增長,Facebook在未來五年內將成為一家純視頻內容公司。

以上言論上看上去有些誇張,但如果看過Facebook在短視頻業務上的成績後則會有有所改觀,其在2015年就宣布用戶的日均播放達到了80億次,而在2016年日均播放達到了1億小時,並且其在今年2月還推出了視頻中間插播廣告模式,幫助視頻內容者分成,而該模式則與視頻鼻祖Youtube如初一則,預計短視頻業務將成為Facebook下一個兇猛的增長點。

而反觀Youtube則明顯感受到了壓力,十年沒有收費行為的Youtubue,突然在2016年急急忙忙推出了極不成熟的收費業務,除了與一些網紅以及頂級供應商鬧的不愉快之外,最後還只收穫了可憐的150萬付費用戶,而同樣是在2016年,用戶體驗至上的Youtube也在十年以來第一次做出了讓用戶無法跳過廣告的行為,其在移動端要求用戶至少觀看6秒廣告才能跳過,Youtube躺著賺錢的日子看來也終於受到了威脅。

另外一個最大的看點是2月份snapchat的上市,開盤飆升至330億美元,雖然後期有所回落,但投資人的關注點無不劍指短視頻。

從以上可以得出一個可以肯定的結論就是,至少放在歐美市場來看,短視頻已經是社交的下一站,而回看騰訊卻並沒有在短視頻方面有太多進展。

騰訊在短視頻進展的痛

騰訊其實一直都沒有放棄短視頻業務,早在2013年其就推出了「微視」,其名字被冠上了較為特別的「微」字,能夠與微信相近,也可以算是當時頂級的戰略產品,而最終也以失敗落空,於2015年戰略放棄後,也於近期關閉。

此後,騰訊將希望寄託於微信,張小龍當年在推出微信短視頻業務之後,並將短視頻功能放置於最頂部的下拉菜單中,可謂寄予了絕對厚望,其重要性甚至可以說遠高於當年的「搖一搖」,但最終依然折戟。

如此一來,騰訊再無可以拿出手的短視頻業務,我認為騰訊在短視頻折戟上有兩個原因。

其一,在目前熟人社交圈的信息流中,國人的含蓄性格確實更喜歡文字內容形式的表達,這點在簡訊爆發年代就已經得到映證,短視頻功能如何前置,也難以激發出這種活力。

其二,短視頻要想做成,必然屬於開放的平台,並且能夠形成UGC到PGC的轉換,開放式的Facebook正是如此,而微信在誕生之初,就設計成了一個封閉環境,這對於短視頻發展天然不利。

短視頻,幾年後或將重燃微博與微信戰爭?

應該說,騰訊很難像Facebook那樣,藉助於用戶信息流本身的短視頻內容,成為一個短視頻平台,而這也是其焦慮的點,因為未來的2000後,2005後天然出生在一個物質充分的環境,更愛自我表現,其當然更喜歡用視頻表現自己,因此騰訊看不見的對手也似乎就在不遠的未來。

這個潛在的對手也有可能是微博,我們看到藉助於微博,根據官方相關數據,秒拍的日均上傳超過150萬,而日均用戶觀看也達到了22億次,再加上微博在不斷向三四線城市下沉,直播業務對短視頻業務的反哺,不斷有紅人出現,UGC向PGC內容的轉變也暢通無阻,各項表現看起來更像Facebook。

除了微博之外,原本也在沉寂的陌陌也在崛起,並且2017年宣布也要大力進軍短視頻業務,也是一股不小的新生力量,另外還有最近很火的now,Faceu等產品即使不算是威脅,但也不能完全無視。

可以預見的是,伴隨年輕用戶的入網,以及泛娛樂產業的越發發達,彰顯的個人表達,個人主義氛圍也必然在未來在抬頭,最佳輸出渠道正是視頻,而這也是騰訊目前最大的缺失。

快手與騰訊協同的猜測

為什麼騰訊投資快手,這一點也顯而易見,阿里投資了微博,秒拍作為微博第一大短視頻平台,自然不可能讓騰訊接觸,另外美拍也獨立上市,也顯然不是一個好機會。

剩下的快手,雖然得到百度的投資,但是百度不像阿里那樣執著社交,因此快手顯然是騰訊目前來說最佳的選擇,所以快手就算不缺錢,騰訊也要硬塞個3.5億美元。

那麼快手將如何與騰訊進行整合?

顯然微信是不可能的,對比此前騰訊投資的搜狗、京東、美團、同程等產品,都有著極強的普適性,每個用戶都有搜索的剛需、購物的剛需、O2O的剛需、旅遊的剛需.......

短視頻內容本身就不是所有人的普遍剛需,並且快手的內容更加不是所有人都能夠接受,因此與微信的協同可能性非常小。

而騰訊最大的優勢在於其「雙子星」,騰訊新聞以及天天快報這兩大頂級信息流新聞產品,尤其是騰訊新聞依然死死壓住今日頭條,當其他新聞客戶端被頭條一路追趕,而唯獨騰訊新聞依然領先。

因此,通過信息流匹配,大數據畫像,快手的內容或許很有可能接入其中,讓需要的用戶看到。

當然,以上這一切,依然不是從社交出發來實現短視頻業務的增長。

結語:

所以再說回騰訊與短視頻這件事,如果騰訊不能建立起以短視頻社交為主的護城河。

短期來看,那有可能會失去這一輪的機會,拱手相讓於微博、陌陌等諸多平台,但並無大概。然而從長期來看,帶到2000後,2005後的個人主義崛起時,甚至有可能對社交產生直接性的威脅。

作者微信公眾號:「首席發言者」


不邀自來。

作為社交產品重度使用者,使用了不下300款社交軟體,說一說心得和個人理解吧。

人們產生社交意願,無外乎以下幾種原因:

1 空虛寂寞,希望找人排解無聊

2 拓展圈子,人脈說不定哪天就有用了

3 需要幫助,需求得不到滿足

舉個例子,無聊了上探探陌陌隨便撩上幾個妹子聊一會兒,大家嘻嘻哈哈東西亂扯,聊完就走,少數牛逼一點的約個P,都屬於第一種類型,本質上沒有得到什麼有用的價值,但是內心彷彿感受到了來自東方的神秘力量,在一定時間內得到了的滿足,過一段又會重複。第二種類型存在於社群型APP中,大家隨手關注幾個人,加幾個陌生好友不聊天,基本都屬於這種。第三種的幫助,定義就比較寬泛了,找女友,找玩友,找基友,只要是能滿足自身需求的基本都包含在這種類型里。

說的直白一點,難聽一點,挨罵一點,社交的本質其實在於互相利用的過程。利用這個詞在這裡是做中性的,你我之間的社交,其實是在各取所需。男女朋友各取所需就不提了,我覺得你說話有趣,我覺得你遊戲厲害,我覺得你吃東西品味很好願意跟你吃飯,我覺得跟你聊天投緣願意聊天,其實都是雙方的一個供需交換過程。

當我們剖解到這一層時,就會發現一個問題:社交產品的本源,似乎與工具很類似啊。

兩大霸主級社交產品的問世其實都是在工具屬性上進行了擴張。早期的qq,現在的微信,他們最重要的屬性,其實恰恰是他們更便捷更高效的工具屬性。用戶用他們拓展完善了自己的通信錄,提高了工作與日常交流的效率,減少了簡訊電話的花銷。

因此在回過頭來看看其他社交產品,它們真正的引爆點是什麼呢?

陌陌提高了XX的效率。

探探提高了互粉匹配和XX的效率。

世紀佳緣(百合網等)提高了相親的效率。

豆瓣提高了找到相同愛好者的效率。

在行提高了解決困惑的效率。

他們能夠做成相對成功的產品,更多的是因為他們提高了人們的效率,滿足了人們的真實需求。而其他大部分的產品,仍然只是在搞一些特別的玩法,妄圖通過外表的花哨與有趣吸引更多的用戶,但殊不知他們仍然沒能解決社交的根本問題,因此,我將他們定義為社交玩具,而非社交工具。只靠玩,能解決的只有人們一時的新鮮感,不能解決人們本質的需求,無法被人長期使用。

說了這許多,那麼社交產品的下一步發展到底是什麼呢?

既然社交的最底層需求通信已經被滿足,那麼下一步,就應該是人本身的精神生活了。隨著消費升級來臨,科技發展,生活水平提高,越來越多的人有了除溫飽外的更高級需求,他們希望掌握更多更好更強大的技能,比如滑雪,騎馬,潛水,調酒,烘焙,樂器,甚至打遊戲更強,除了自身喜愛以外,學會以後能更好的裝逼也是當今社會人們的主要需求之一。除此以外,由於過多的社交產品讓人們浪費了大把的時間去玩手機,大家可能將會在不久後厭倦線上的無休止亂聊,更傾向於線下的靠譜約見因此,更貼近於工具,更能令人們精神生活得到滿足,更簡單快捷的進行線下約見的社交產品,將在未來的3年內逐漸顯露出來,有可能迎來另一個大海賊。。。啊,不,大社交時代。

鄙人正在做一款 線下見面+工具 的社交產品,名為「18班」。如蒙不棄,望諸位下載一個看看,多提寶貴意見,我們共同討論。

以上。


已有社交平台都是有載體傾向的,微信是圖文,微博是圖文(現在有短視頻),知乎是文字為主(附帶圖片),A站B站是視頻。

由於基礎設施鋪設,網路資費下調,視頻直播這些新興載體才會大規模爆發,以視頻直播為主要載體的社交平台才會隨之崛起。

以短視頻為主要載體的社交平台,目前比較突出的是快手、美拍。以視頻直播為主要載體的社交平台,也在競爭當中,映客鬥魚等比較突出,國外如最近很火的Monkey.

除了這些,還有虛擬現實社交。Facebook正在大力布局,相關融資公司也不鮮見。這是未來的載體。


作者:吳中傑

鏈接:知乎專欄

來源:知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

Q是我電腦上第一個掛著的客戶端應用,這期間很多應用掛上了我的桌面,比如飛信,米聊這些,到今天,電腦上又只剩QQ了,我們見證著QQ從一個小玩意到如今的騰訊帝國,一茬接一茬的,不斷有人像社交這個領域進軍,直面競爭的,到現在都死了。

諷刺的是,騰訊帝國自己又造了另一個更有生命力的社交產品-微信,其實,除了騰訊家的QQ,微信,剩下的還活著的社交產品,都是避開這倆產品從其他戰場切入的社交領域(細分領域,垂直領域),而且與QQ和微信,量級差別不是一般的大,那麼這些年社交產品發生了哪些變化以及到底還有沒有新的機會呢?

一:社交產品的分類

(個人參考網路資料整理,可能疏漏)

二:社交軟體正在變化

1.社交軟體越來越真實刺激

具體表現為:

  • 從遙遠的陌生網友到同城社交再到lbs社交
  • 形式上從qq打字到語音再到直播視頻

發生上述變化的原因有幾點:

  • 隨著互聯網用戶數量激增,我們不用像10年前要跨過千山萬水,才能在網上找到聊得來的伴了;
  • 技術和硬體的升級,確切的說智能手機的普及以及手機流量的大幅提高(可以肯定,不久的將來大家不會再擔心手機流量的問題);
  • 我們在享受互聯網的便利的同時也在被互聯網馴化(就像人和水稻的關係一樣,說不清誰馴化了誰,要知道水稻一開始只是一小片不起眼的草),我們再也不是之前交個網友都擔心對方是不是殺人犯的心態了,我們越來越能接受近在咫尺的人也是我們的「網友」了;
  • 我們的觀念被互聯網馴化到少部分人(呈擴大趨勢)不再羞於對陌生人展示自己的嗓音和外表了;

2. 匹配機制上:從滿足「後宮心理」開始嘗試篩選匹配

很多很火的社交軟體(包括但不限於微信搖一搖,陌陌初期)一開始就是滿足了荷爾蒙爆棚的廣大男同胞的「後宮心理」,這些社交軟體給他們營造出一種錯覺:你在生活中找不到一個妹子聊天,沒關係,來我們這吧,大把的妹子在我們這等你來翻牌子。而現在呢?廣大男同胞被一次次愚弄之後終於開始明白了這其實都是套路,在陌陌上和你打招呼的女孩不是酒托就是身份你懂的,所以最近的社交產品開始嘗試「走心」了,開始嘗試各種類似彼此互選才能開始聊天(探探等)以及做心理問題調研三觀(如故等)這些匹配機制

三:社交用戶的心理在發生改變

具體表現為:

1.我們越來越需要即時的反饋

兩個小例子:

發出去一條微信後,我們都會渴望立馬得到回復,其實大多數時候我們不是糾結接到信息的人會回復我啥,很多時候我們想知道的僅僅是對方收到了這條消息,所以很多人納悶為啥微信不出信息送達功能(接收信息和發送信息者,兩方利益衝突時微信選擇站在接收信息一方);

而在QQ里,會有些人突然莫名其妙的單刀直入就來問你問題,甚至都沒有老一輩人習慣的「你好」「在嗎」這種起碼的寒暄,而且這種行為呈年輕化態勢發展,越年輕的這種發生概率越大。

上面這兩個例子大家應該都有所體會,一開始我還以為現在的年輕人越來越不禮貌,後來在一本書里看到了更符合事實的答案:我們越來越需要即時的反饋,越年輕越明顯,為什麼呢?有一個原因是越年輕,接觸網路和遊戲的時候越小,他們習慣了做出一個行為就應該有一個回饋這種模式(比如打怪砍一刀boss會對應掉血)。

簡單來說,就是我們越來越不願意等待了,過去我們在網路里含情脈脈,滿懷期待的等待自己QQ頭像亮起的瞬間(腦中莫名回蕩起許嵩的灰色頭像),而現在呢?男孩發給女孩一個信息之後,可能女孩因為在想到底應該怎麼回所以很久沒回復,而男孩在焦急的想知道女孩到底看沒看到!

延伸一句:健身之所以難以堅持下去,也是因為太難看到即使的反饋,而爆火的keep巧妙的部分解決了這個問題。

所以為了得到更好的即使反饋,社交產品發生了距離上以及形式上的變化,畢竟,和遠在天邊的陌生人聊理想遠不如看一個小區的美女直播來的更刺激,反饋更即時

2.社交時的雙重標準

這個問題由來已久,只是互聯網進一步擴大了這種現象,具體表現為:

  • 我發給別人信息時,希望儘快從對方那得到反饋,而別人發信息給我時,我卻不想儘快給別人反饋;
  • 我希望軟體給我匹配到白富美大長腿(真實的),卻沒想過我們想匹配到對象有什麼理由想匹配到現在的我們(當然,也有些人是想過但裝糊塗)

四:那麼社交軟體將往哪裡走呢?

我淺談下自己認為的社交產品會具備哪些特徵,拋磚引玉

1.匹配機制還需要質的改變

現在的匹配機制還是有太多的破綻了,這些破綻(比如刷臉軟體里傳美化太多的圖片,心理測試直接選最政治正確的答案等)雖然短期反而能促進產品活躍度(額,產品初期找融資,我承認這很重要),但用戶越來越聰明了,當他們發現自己其實是被愚弄了之後,這種差評其實很損害產品形象

2.更即時的反饋機制

如果用戶現在根本就匹配不到他想匹配到的人,那麼與其告訴他多刷幾次就會碰到,更好的反饋機制應是明確告訴他怎樣做才能提高匹配成功率,以及配套的方法指南以及階段性驗收,極端的舉個例子,一個男孩想匹配到漂亮的女孩,這些女孩的匹配標準裡面有一條就是男孩身材要好,那麼更正確的反饋機制應是告訴男孩怎麼去健身以及如何想辦法讓他堅持下去,雖然這會讓很多又懶又渴望吃速食的用戶離開這個平台,但是什麼平台又能留住這部分人呢?

大家可以設想下有沒有可能有這麼一種社交產品,就叫「真心話」,不像現實生活中我們要留面子:

在這上面我們把社交的窗戶紙挑破,你想和長的帥的聊天,就寫出來,最好說出來要梁朝偉類型還是吳秀波類型的。在彼此匹配到之前,我們可以在不打擾對方的前提下,知道自己想匹配對象的匹配標準,你看了下與你的條件差別很大,系統問你是否要放棄,降降條件就能匹配到的時候,你選擇堅持,那麼系統會幫你制定一系列的改善自己的計劃以及配套的階段性驗收成果(如果你想匹配到的對象堅持要全款北上廣的房子,我還是建議你放棄,然後選擇可以接受房子付完首付的聊天對象)。當然如果對方的標準是看過幾本哲學史的,這個階段性驗收起來就容易很多了。

我們總幻想我們在社交產品上我們應該認識很多朋友,這其實是一種餓怕了的體現。理性的網路社交不應該是各種畫大餅,經過自己的努力,能匹配到幾個聊得來的伴,就足夠了,畢竟,現實中你也就那幾個好朋友。

作者:小呆,微信號:wuzhongjieaichirou(「吳中傑愛吃肉」拼音),求私聊,求勾搭哈,最好有社交產品坑


1.強內容,類似知乎的垂直社區都還有機會,能沉澱好的垂直內容是吸引閱讀者的不二法寶,更多的閱讀者又回刺激更多的生產者,繼而才有人與人的關係。

2.高壁壘,基於綜合社區面臨的蒸髮式效應問題,構建半封閉的用戶體系變的尤為重要,避免小學生與專家對話。

3.移動端,綜合社區在移動端生存乏力的主要原因在於輸入和閱讀限制。一旦這個限制被移除,移動端的綜合性社區會更蓬勃。


現存所有的社交軟體,都是要麼不建立聯繫要麼直接建立強聯繫的社交理念。

拜託,慢慢來好么!

以最大多數的普通民眾的交友訴求,應該是:

通過娛樂方式進入淺層次社交,再由雙方決定轉入深層次社交,最後再由雙方決定建立好友聯繫。

在這三個步驟的每一步雙方都可以反悔和撤銷,並且對方沒有任何手段強行聯繫你。


我認為是類似狼人殺這種在實際的遊戲或者做事過程中去認識了解一個人,在遊戲過程中兩個人建立了默契或愉悅的體驗,多次後進行深度溝通。而不是簡單粗暴的加人聊天:

「在嗎?」

「你是?」

...

我認為通過具體的做事來進行的設計才不是兩個人沒話找話有意義的社交。

設計是終極目的,做的事是直接目的,這樣的社交更有意義。


我感覺現在的社交軟體都離不開「污文化」,有的男的一上來就「約嗎」,我也只能呵呵了,我們的社會需要正能量,我推薦你一款社交軟體「故事貼」,他正在茁壯的成長中,功能也越來越強大。


如果想要探索社交網路未來,不妨了解一下他們的過去。因為時間這東西,也有慣性。

1.0 連接遠方

社交通信軟體的誕生,就是伴隨著我們人類連接遠方的願望。關於這點,我們從名字就可以看出來,例如全世界第一個即時通訊軟體ICQ,取意為「我在找你」——「I Seek You」。

在國內,我們用網路連接遠方是在1999年2月的QQ。到了2004年,Facebook的出現,又豐富了連接的定義,它讓我們不僅僅是連接與通信,而是連接之後,了解這個人的方方面面——他的主頁、他的動態。

2.0 連接附近

第二個階段,到了2010年,智能手機讓連接的發起點,從固定的電腦,變到了移動的手機。也正是因為有了LBS這個概念,社交大類里幾乎每一個產品都離不開一個功能:附近。利用手機定位的方式,連接的效率又高了一層,因為我們連接的人,好像與我們更相關,這些人並不是遠在天邊,而離我們更近一些。

3.0 做一個猜想

如果事物是螺旋上升的,那社交應該回到最開始的地方——眼前,我們用眼睛去發現,耳朵去聆聽的「小世界」。在這個「小世界」,我們每一天都會遇見很多人,這些人是你潛在的朋友或伴侶。只是目前為止,我們還沒有通過技術的力量,讓這種本來就存在的相遇產生力量。

上帝已經讓我們相遇,接下來,只需要讓這種相遇產生更多的可能。


看了這篇發現國外陌生人社交玩法還挺多,猜問題的,靈欲分離的,不讓露正臉的,旅行結伴的,有辣么多平台安放你無處擱置的靈魂,國內梯隊要抓緊了!陌陌、探探、Tinder通通過時了!7款全新Dating App你值得擁有!


彼時之社交,非此時之社交!

思維與價值觀念的換代。

逾越障礙,再難如微信綁定的資源,嗚呼。


社交平台太多了 說白了就是一個聯繫方式 以前QQ空間是發表心情狀態 現在打開全是廣告 朋友圈剛開始就是發個動態 小視頻 記錄真實生活 現在也是鋪天蓋地的宣傳廣告 一個全網營銷的時代 稍微懂點的都在做推廣 凡事都是一分為二的 把握好一個度就行


說不定是一個策略類遊戲,這個遊戲想玩好,就必須和人交流,獨虎肯定干不過群狼,於是大家自然而然加大交流,前提是聊天功能不要有太多限制

其實OW LOL DOTA2已經做到了一部分,都是有相似愛好的人聚在一起聊天

可沒有一個交流起來像微信那樣功能完善,操作簡潔


說了那麼多,還不是要加微信


國內很可能先實名,一定程度上可以解決噪音問題,再往後就不敢想了...


請相信我,下一個是:快餐式約會——線上速配,線下約會。

比如一款app,男男女女在裡面註冊,系統依據要求自行速配,並且選定約會內容,快餐式約會。

關注我的專欄,全面了解美國創新產業變革!


推薦閱讀:

在同學群用搶紅包軟體應該嗎?
2017年1月1日,你對群發新年快樂的行為怎麼看?
不愛搶紅包是怎麼回事?
朋友發給我掙錢方法,收我30塊錢,我覺得難受,是我太玻璃心嗎?
如何評價魅族 Flyme 5 即將發布的「搶紅包」黑科技?

TAG:人人網 | 互聯網媒體 | 微博 | 微信 | 社交產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