氰化鈉揮發到空氣中,下雨會怎樣?
01-04
切忌 不要淋雨!轉【不管是否屬實,我要提醒在天津、廊坊、北京的友人——不要淋雨】轉自同事新京報劉剛:有個事情必須讓現場記者都知道:我們的記者從現場指揮部獲悉,現場有700噸氰化鈉,爆炸後揮發,遇水即成劇毒物,今晚有雨,務必小心。
剛剛看到的,說的有沒有道理?
作為一個負責任的清華化工專業學生,我可以很肯定的告訴大家:
1.氰化鈉(NaCN)不具有揮發性,與酸性物質反應生成的氫氰酸(HCN)有揮發性,但在自然環境下極不穩定易被氧化分解。(資料來源:氰化氫與氫氰酸)2.氰化鈉的致死量為50-100mg(一次性口服),但當不產生中毒劑量的少量NaCN進入人體後,可以被迅速轉化為無毒或者低毒物質排出體外。3.只要飲用的水源沒有受到大量氰化物的污染(相信有關部門已經在檢測了),只要沒有官方發布的相關水源污染警告,周邊地區的親們還是不用擔心淋雨or喝水or上街吸口氣就會瞬間掛掉了。4.倘若爆炸區附近真的發生了氰化物急性中毒,隨身帶一瓶維生素B12方能應急。(資料來源:維生素B12a,這裡維生素B12並不是唯一有效的解毒劑,僅作應急用,不推薦大家日常購買)--------------------------------------------------------------------------------------------------------------------------------------------
關於大家之前爭論的維生素B12解毒作用的問題,在這裡統一說明一下,首先維生素B12並不是唯一有效的氰化物中毒解毒劑,之前之所以只推薦了是考慮到維生素B12在攜帶和購買上會更方便一些,但它只作應急用,並不推薦大家日常購買或使用(除非你患有惡性貧血)。假若一定要購買,請確定藥品成分中含有羥鑽胺(有效解毒的成分),使用方法請謹遵醫囑,切勿濫用(對身體有害)。下面全面介紹一下各種解毒方法的適用情況:(1)輕度中毒時:應用亞硝酸鈉、硫代硫酸鈉或美藍三者中任何一種均可。也可用羥鑽胺(維生素B12)、氯化鈷。(2)重度中毒時:為了爭取時間,應立即給吸入亞硝酸戊酯,將安瓿包於紗布內壓碎,每隔1~2分鐘吸入15~30秒,此時儘快配製1%亞硝酸鈉溶液依年齡大小用10~25ml(或10mg/kg),由靜脈每分鐘注入3~5ml(注射時應備有腎上腺素在旁,密切注意血壓,如血壓下降即肌注腎上腺素,血壓明顯下降時應暫停注亞硝酸鈉)。或用1%美藍每次10mg/kg(即每次1%溶液1ml/kg),加25~50%葡萄糖20ml靜脈注射,注射時觀察口唇,出現暗紫發紺即可停葯。然後再用25%硫代硫酸鈉按每次0.25~0.5g/kg,於10~20分鐘內靜脈緩慢注入。注射後如果氰中毒癥狀未消或以後癥狀反覆,可重複上述藥物一次,劑量減半。但應注意:亞硝酸鈉,美藍和硫代硫酸鈉用量過大都可引起中毒,注射時應格外細心,嚴密觀察病人,防止過量中毒。氰化鈉本身不具有揮發性,氫氰酸有揮發性,但是在自然環境下不穩定,易發生自加聚或者被氧化分解。總之至少氰化物方面不需要過度恐慌,有機產品的溢出可能會影響更大一些。
氰化物本身的毒性也不會有長時間的殘留。相對來說,毒性不那麼高的一些高毒有機化合物或許問題會更大。
氰化物的中毒反應十分迅速,如果北京和河北都能受到影響,那麼天津就已經沒人了。總之除了爆炸區域周邊的居民之外,其他地區的同志們不需要過於恐慌了。淋濕
這個問題讓我想起來亮司
文科狗查了下
百度百科1、職業性氰化物中毒主要是通過呼吸道,其次在高濃度下也能通過皮膚吸收。生活性氰化物中毒以口服為主。口腔粘膜和消化道能充分吸收。2、
毒理作用氰化物進入機體後分解出具有毒性的氰離子(CN-),氰離子能抑制組織細胞內42種酶的活性,如細胞色素氧化酶、過氧化物酶、脫羧酶、琥珀酸脫氫酶及乳酸脫
氫酶等。其中,細胞色素氧化酶對氰化物最為敏感。氰離子能迅速與氧化型細胞色素氧化酶中的三價鐵結合,阻止其還原成二價鐵,使傳遞電子的氧化過程中斷,組織細胞不能利用血液中的氧而造成內窒息。中樞神經系統對缺氧最敏感,故大腦首先受損,導致中樞性呼吸衰竭而死亡。此外,氰化物在消化道中釋放出的氫氧離子具有腐蝕作用。吸入高濃度氰化氫或吞服大量氰化物者,可在2-3分鐘內呼吸停止,呈「電擊樣」死亡。中毒量及致死量口服氫氰酸致死量為0.7~3.5mg/kg;吸入的空氣中氫氰酸濃度達0.5mg/L即可致死;口服氰化鈉、氰化鉀的致死量為1~2mg/kg。成人一次服用苦杏仁40~60粒、小兒10~20粒可發生中毒乃至死亡。未經處理的木薯致死量為150~300g。此外很多含氰化合物(如氰化鉀、氰化鈉和電鍍、照相染料所用藥物常含氰化物)都可引起急性中毒
如果達到淋雨有危險,估計如前面匿名說的
天津北京河北應該全滅了我個人覺得不淋雨也沒用,應該都密封?另外今天朋友圈微信群也看到了這樣的謠言
微博也有京華時報的官微也有(我看到了沒留意,再刷新就沒了,估計被刪了)鄙視下公眾媒體的不負責平時我不太在意這種謠言之類的,做好自己就好但這次遇到這樣的事件,除了沒啥大用的祈福之類的,闢謠應該是力所能及的事吧還特意在微信群里說了。。然卵用,沒人理我,不太開心朋友圈體
推薦閱讀:
※未來十年,材料學領域將會有哪些研究熱點?材料領域的發展趨勢是什麼?
※粘塑料,有什麼比普通502好用的膠水?
※康泰克裡面的是偽麻黃鹼有什麼用?會導致服用的人成癮嗎?
※笑氣最近被看成毒品,有一個實驗更是加劇了這種看法,各位怎麼看?
※花露水是如何起到驅蚊作用的?
TAG:化學 | 闢謠 | 天津塘沽特大爆炸事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