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唐時期中國普通百姓的生活質量與明清鼎盛時期相比哪個更高?

一方面,按理說,經過一千多年的發展,中國的科技水平還是有很大提高的,按理說社會生產力應該有極大地提高,人民生活也應極大豐富,生活質量也應得到提高。另一方面,我們看到的是唐宋時期中國人的精神面貌被世人所稱頌,大量的文化瑰寶被創造,市井生活也十分豐富。明清時期整個中國的精神面貌已經衰頹,更何況想一下那時民眾的生活(哪怕是盛世也是靠天吃飯,也是一有天災全崩潰,沒什麼積蓄,也就是吃飽飯頂天了),如果唐宋比明清還糟,都想像不到人民怎麼活。到底民眾生活水平有沒有提高呢?—————————————————


應該是唐朝。

就像今天的美國人,幸福度遠不如80,70年代的美國人,雖然那個年代美國人沒有IPHONE。

唐朝比明清饑荒少,最重要的原因是唐朝的平均氣溫要高於明清,明清之際的小冰河時代持續了將近百年,災荒不斷。


10.07更:

Louis lully(作者) 回復 咬鵑

你說的一大堆,也都只能算是說唐朝不比明清差,或者不比明清差太多而已!完全不能說明唐朝比明清好!在一些細節上狡辯,即便你真的贏了,也不能證明唐朝生活水平比明清好。

還有些人,也就註冊不久的知乎號,也不知道他們哪來的優越感...我就沒覺得知乎討論歷史的水平比貼吧等地高到哪裡去....也不知道某些人哪來的優越感...

知乎上居然還有人以註冊時間排輩分啊,簡直不能再逗了

說不過就說知乎水平不如貼吧我也是醉了,上來就說點有的沒的有啥出息。另外國史還看維基百科這是病得治啊,我給的數據都是郭松義等學者的論文,就算不如一手資料,也比維基這種摘抄二手貨的三手貨靠譜,說句不好聽的,按照冷吧當年的乾貨分級規定,我的資料再怎麼樣也比維基強。

還有,拜託打滾的時候能有點腦子可以嗎?就這直截了當地說「就算你說對了你也不能證明XX」這種沒出息的話有意思嗎?

題主在說普通百姓的對比,你拿明清金石學做文章,是覺得明清時代是發達國家的社會水平,大家都是大學本科畢業,所以普通百姓沒事也搞金石學,還是認為明清時代沒有普通百姓,只有人和賤民兩個階層?另外我告訴你,金石學最早是北宋開始的,因為成規模出土商周銅器是從北宋開始的,宋代的劉敬呂大臨等等都是有名的金石學家,至於李清照她丈夫我就不用說了。

另外再告訴你一個,那就是甲骨文目前主要就是兩個發現點一個是殷墟,一個是周原,周原是1976年發現的。殷墟甲骨文是清末發現的。所以我有一個很大的疑問,是清朝只有清末一個階段呢,還是你認為的金石學是只有清末這70年呢?甲骨文是1899年王懿榮發現的,請問清朝國祚267年,為什麼只在最後十幾年最衰弱的時代發現了甲骨文,而之前兩百多年更加「繁榮的社會」「發達的清代金石學」卻一點消息都沒有?

「清朝糧食產量遠超以往的歷史時期,康熙二十四年,全國共有耕地六億畝,到乾隆帝去世,全國耕地約為10.5億畝,全國糧食產量則迅速增至2040億斤。中國的糧食收穫率高於英國,麥子的收穫率為15:1,而當時的歐洲,糧食收穫率居首位的英國也僅僅為10:1。」

這段話一股濃濃的我天朝上國天下第一的自高自大感。是想說明清朝P民不僅過得比唐代好,而且比起歐洲18-19世紀的霸主大陰蒂國也是只多不少?

然後說軍事,先不說這和普通百姓日常生活屁點關係沒有。就算說道戰爭和政治,首先聯姻,清朝和蒙古部落的聯姻從清初一直延續到了清末,清朝公主嫁給蒙古部落一共32人,佔了整個清朝下嫁公主格格48人的三分之二。

在說戰爭,晚唐確實因為安史之亂,國力衰弱,以至於回鶻南下,長安四次被攻破。然而被外族攻破的只有一次,並且是因為軍隊全部北調防守草原。並且最後都是用軍事手段奪回來的。而清朝兩次被外族破了北京,都是主力全在的時候,最後滿族皇族求爺爺告奶奶各種下作賣國才回了都城。然後二鴉一共被通過和談條約割走一百多萬平方公里的直屬國土。八里橋打出一千二比五這樣連非洲祖魯人和阿富汗人都自嘆不如的牛逼成績。至於八國聯軍,遇到的是清朝當時最現代化的武衛軍,結果卻是打出2萬比55的戰死比,你知道二戰前夕的埃塞爾比亞抗意戰爭的戰死比是多少嗎?27.5比1,這還是毒氣彈飛機大炮對付19世紀槓桿槍,單發填裝老毛瑟長矛大刀的衣索比亞人造成的損失。更不要說八國聯軍的結果是滿人連自己老家都丟了,之前丟了外東北不算,如果不是日本人在中國的領土上旁若無人的和毛子打,內東北弄不好就姓斯拉夫了,一個國家的國土變成另外兩個國家廝殺的戰場,並且這個國家還屁都不敢放,真是可悲啊,唯一在保護東北人的是當地的團練,正因為如此,張作霖才崛起的。

糧食我就不說了,兩倍的耕地養七倍的人,更何況我下面的一些資料裡面這耕地未必就是兩倍的。這樣的情況下還說普通百姓生活更好,我告訴你我爺爺家民國時期是富農階層,就這樣一年也吃不了幾次肉,這就是四億多人口的農耕文明的狀態。

另外明確告訴你,清朝沒有一年三熟的田,一年二熟也只有華南有,並且比例也不是很高

===============================分界線==============================

本來不太想回答這種對比問題,不過由於有個答案不是很理性,單就Louis lully 的答案做出一點看法。僅限於糧食這塊,別的雖然也有問題,然而不想查資料。

好吧,看樣子是不讓我僅僅關注與糧食了

耕地是兩倍?人口是唐代最高極限的六到七倍。玉米和番薯是粗食,比不上米麥的,不信你可以自己做做純玉米面試試看。清代早期是小冰期末期,做不到一年三熟,一年兩熟在南方才能做到,而且輪耕制和幾季熟無關,和糧食作物有關的是日照時長和水肥。另外根據平賦書,新唐書,通鑒的記載,加上郭松義的清代統計,唐代畝產1-1.025唐石,約為現在334市斤,而清代平均畝產319市斤。另外根據郭松義的資料,清代從中期開始,人均糧食產量就越來越少,這是因為人口爆炸。清代耕地面積113979.6萬畝,唐代14,003,862頃,摺合現代市製為12.197億市畝耕地,考慮到誤差問題,兩者總耕地面積差距不會很大。

糧食產量高未必代表生活舒適,但是糧食產量低生活肯定不舒適。因為古代不是現代,現代的稻穀貿易已經做到金融業了。古代無法進行國際性的貿易。唐代糧食最便宜的時候達到一斗十三文錢,這和起來甚至比現在的米價還便宜,然而糧食不是奢侈品而是必需品,為什麼民國上海的生活比古代還爽依然餓殍滿地?因為必需品不夠,但是對上層人來說確無所謂。如果你僅僅指的是古代統治者的話,那麼我承認清代的官員和皇家過得更舒服,作為一個建築設計畢業的歷史愛好者,我知道清代的建築在細節上是唐代比不了的,但是作為一個P民,我寧願生活在唐代大亂前的時代,也不願意生活在清代任何一個時代,這和剃髮易服無關,因為我認為蓄髮和剃髮都是落後習俗。

清代玉米和番土豆廣西傳播新探一文提到,玉米和番薯作為雜糧主要是種植在無法進行水田耕作以及產糧稀少的山地貧田。這代表著他們作為糧食的品質屬於此等,另外郭松義的文中列表表示了清代徵收糧食的標準,穀物,不分稻麥,但是玉米和番薯是不收的,這說明徵糧是有品質標準的。現在的番薯和玉米組成的五穀雜糧這道菜在五星級餐廳的價格甚至能比泰國香米還貴,為什麼?因為現代人吃米面已經吃膩了,要換換口味。

生產力我認為不是沒有進步,如果你把尺度縮小到明清,你就會發現明代的糧食畝產是不如清代的,這就是人口和精耕細作的優勢(在古代)。然而由於人口暴漲,導致清代雖然畝產高了明代將近一半,但是人均糧食產量卻不如明代,因為在關外禁墾的大環境下,明清的耕地相差不大,導致雖然畝產提高,但是人口增長卻履平了優勢。當然這並不能掩蓋清代比明代的進步。然而唐宋時代為什麼比清朝要高?因為人口和明朝差距不大,而氣候要比明清溫暖濕潤,唐宋時代的全球氣候屬於溫暖期,荔枝的生長北界能到四川,水肥條件也比精耕細作的農田要好,這也就是為何唐代的畝產要高,單看一季稻,清代未必就比唐代低

古代P民是沒得選擇,而不是像我們一樣連細糧都吃膩了,如果你的思維一直停留在現代的話,那我覺得接下去的討論無法繼續了。給你一個參考,涼山美姑縣山區的彝族人一年到頭只能吃番薯土豆,為什麼,因為土地不夠而且貧瘠,種植麥子水稻根本不夠吃,關於涼山彝族的生活,可以搜索知乎的內容。你讓他們換換口味,錢從哪來,糧食從哪來?

我突然想到一句話,司馬衷說的:何不食肉糜?

我說的寧願不是說我樂意,真要我選擇穿越,那我喜歡選擇18世紀中葉洛可可的歐洲。至於浪漫主義,先入為主認為明清那種到處是小攤小販亂糟糟的曼谷式舊城市比組團式城市好的你,難道不更加浪漫主義?另外,你從早上開始就對我無時無刻的透露出了濃重的戾氣,我還以為你和馮八百的化石表明你不喜歡戾氣太重呢。而且和你觀點不同不代表就是皇漢明吹,就如我上面所說的,明朝在畝產和糧食產量上市不如清朝的,但是由於清代人口爆炸,人均被攤平了。

說到宵禁制度,明清並非沒有宵禁,只不過改叫夜禁。大清律和大明律都有夜禁一條,急速,疾病、生產、死喪不在禁限,其他都要受罰

明清一年到頭吃番薯土豆,吃細糧算過節在清代的佃戶和貧農中屬於常態,這些人佔據了人口的大部分。你所謂的小部分人那是連這些都很難吃飽了,所以才有種蘿蔔的。說起來毛時代我家長輩也因為吃不起細糧只能靠粗糧配蘿蔔,以至於現在我爹見到蘿蔔就反胃。清代人均壽命根據健康大視野的說法是,前期男45,女50,後期男31,女33.唐代男43,女47.兩者平均差距並不大。另外在唐代,一斗米13文這種價格的情況下,這一小部分人應該是以米面佐以高粱雜谷等粗糧,別忘了清代這一小部分人的人數同樣是唐代的7倍。

因時代而已,開元20年,因為此時是唐代的頂峰,考慮到我之前用的清代耕地數也是乾隆年間這個頂峰,我覺得這樣對比比較好。850萬頃這個數字我也看過,但是我求證的時候發現,明代洪武年間也用了一樣的數字,不知道會不會有抄錯得可能。而且明朝洪武年屬於剛開始恢復生產的狀態,如果開元盛世都只有明代從蒙古人的破壞中恢復的耕地的話,恐怕不太可能。

這是可能的,因為糧食很大一部分被徵收了供應城市和軍隊了。我說的毛時代指的是文革時代,我爹出生的時候早過了三年自然災害了。另外我沒找到清代玉米紅薯比例的資料,不過找到了一個民國早期的,冀魯豫三省各種作物占糧食作物總播種面積的百分比,三省大麥小麥水稻加一起河北只有37%點多,河南和山東佔了一半。其他的主要是紅薯,高粱,玉米,小米等雜糧粗糧

你這話就有點打滾轉進了。我說的這些已經說明了人均糧食產量超過清朝了,雖然吃的糧食品種不如清朝豐富,然而玉米番薯都是粗糧,對於上層人來說差別不大的,對於下層人來說只是多了幾種口感更粗糙的食物(作為一個吃過100%玉米面做的麵餅的人表示要哭)另外給乾貨不是為了狡辯,而是為了告訴你事實。你不能因為你不接受就說別人全是扯淡吧?根據陳熙遠宵禁研究,明清在元宵節的時候不宵禁,唐朝時正月十四到十七解禁,總的時間差別不大。另外唐代只是橫縱主幹道宵禁,坊內小路不宵禁,至於平康坊這樣的紅燈區,是不宵禁的

之前因為用的是吳慧的數據。如果你要用郭松義的數據也不是不可以。但是以郭松義的數據來說,他並沒有你之前所以為的一年三熟的糧食。另外天涯的那篇文章把糧農所售毛糧重1705斤誤以為是人均產量了,實際上他應該看的時候一組數據,即791斤,那才是再說人均糧食量,一個眼拙讓人跑斷腿啊這哥們。

另外,根據國家統計年鑒的中國歷代戶口田地田賦統計一文,認為唐代耕地為14億畝,汪析認為是8億畝,因為授田裡面有些並非真的授予了。清代乾隆為7億畝,嘉慶為8億畝。在根據吳慧和郭松義的平均單產數據,可以得出總的產量為唐代2672億斤,清代2936億斤,然後除以人口。

真要說有差別,清代時元宵節解禁,唐代不止元宵節解禁。你一定要說那唐代解禁時間反而比清代久。另外我和你已經討論了很久了,你各種想當然和道聽途說,這不是一個很友好的討論態度。我和你討論本來就是在討論唐代比清代生活誰更好,這不是你這個主題的用意嗎?我現在心平氣和的說話是因為不希望隨意鬧僵,畢竟這不是貼吧。

明清時期的糧食生產與農民生活水平

利益相關:沒有,不是國史粉


明清高一些的。

宋朝是一個節點,宋之後生產力的提高直接導致社會整體財富增加。

關於普通人民的生活,史書中記載較少,但從考古物件上,可以嘗試推測生產力水平。

唐朝的瓷器與宋之後的瓷器,精美程度是顯然不同的。

舉一個不恰當的例子,題主可以這麼簡單想,唐朝人民的生活水平在60-70分,明清人民生活水平在60-90分。


無論唐朝,還是明朝、清朝,都只不過是傳銷金字塔!受苦受累的永遠是社會底層的老百姓!


自然是盛唐更好啦。

康乾盛世

 始終存在著血腥的民族衝突

  剛開始使用文字的滿族統治者從入關開始的「留髮不留頭,留頭不留髮」血淋淋殘酷暴行,到覆滅前夕「寧與友邦、不予家奴」。揚州十日、嘉定三屠、江陰洗城,江浙一帶、江西全境、還有廣州都遭受屠城之災,竟將四川全省屠凈。

1712年康熙五十一年)四月清廷下詔的「永不加賦」是在經歷近百年的屠殺、投充、圈地等野蠻政策後迫不得已的所謂「仁政」。

  清朝在奪取全國政權之後的很長時間內,一直實行民族高壓政策。強調滿漢不通婚;築起種族隔離牆,禁止漢族遷徙東北,禁止蒙族平民入漢地。

結果就是從清初此伏此彼起的「反清復明」到清末的「驅除韃虜恢復中華」。

「康乾」社會比明代大倒退

  滿清入主中原,造成社會大倒退。「圈地運動」嚴重地破壞了全國的生產力。

  關於當時社會經濟狀況,唐甄在康熙四十年記載:「清興五十餘年矣。四海之內,日益貧困,農空、工空、市空、仕空。谷賤而艱於食,布帛賤而艱於衣,舟轉市集而貨折貲,居官者去官而無以為家,是四空也。金錢,所以通有無也。中產之家,嘗旬月不觀一金,不見緡錢,無以通之。故農民凍餒,百貨皆死,豐年如凶,良賈無籌。行於都市,列肆琨耀,冠服華腆,入其家室,朝則熄無煙,寒則蜷體不申。吳中之民,多鬻男女於遠方,男之美為優,惡者為奴;女之美為妾,惡者為婢,遍滿海內矣。」

  「攤丁入畝」的稅制牢牢地將農民固定在貧瘠的土地上,扼殺了產業化的苗頭。

  旁觀者清。英國特使馬戛尼在乾隆後期的出使日記中指出:

  「自從北方或滿洲韃靼征服以來,至少在過去150年里,沒有改善,沒有前進,或者更確切地說反而倒退了;當我們每天都在藝術和科學領域前進時,他們實際上正在變成半野蠻人」。

  在馬戛尼眼中的康乾盛世真相如此:「遍地都是驚人的貧困」,「人們衣善襤褸甚至裸體」,「象叫花子一樣破破爛爛的軍隊。」「我們扔掉的垃圾都被人搶著吃!」英使馬戛尼當時就敏銳地察覺到了清朝的衰落,把滿清政權看作「一艘破爛不堪的巨大船艦」,預言它將「不再有紀律和安全」。他形容滿清不過是一個泥足巨人,「中國人」退化到了「半野蠻人」時代。

「康乾」工商業遠遜前朝、落後西方

  我國宋代工商業早已非常發達。經過蒙古元朝的大破壞而逐步復甦,明代工商業進一步發展:鐵產量為北宋的兩倍半,棉布取代麻布成為紡織品的主流產品。無論是鐵、造船、建築,還是絲綢、棉布、瓷器等,在世界都遙遙領先,工業產量佔全世界的一半(一說2/3)以上,比農業產量在全世界的比重還要高。而所謂康乾盛世雖然人口多於明朝,然而鐵和布這兩項指標性的工業品總產量卻始終未能恢復到明代的水平。到康乾盛世末期,中國工業產量僅為世界的十分之一左右,不及二百年前的明代。無論是在繁榮的質上還是量上,所謂「康乾盛世」都遠遜明代。

  不但要在國內比較,還要到國際上比較。歐洲復興以來,啟蒙運動、體制改革、產業革命蓬勃發展,蒸汽機、紡織機、火車輪船、機械製造、現代工廠林立,就連相對落後的俄國也在彼得大帝時期向英法德學習,走向進步。而老朽的滿清帝國卻妄自尊大、閉關自守;在這「康乾盛世」幾乎沒有什麼發明創造和技術更新。直到西方商船和兵艦前來敲開「滿大人」鏽蝕腐爛不堪的國關大門。

日益腐敗的八旗體制

  滿清入關侵佔全國,主要依靠八旗體制。每年旗祿幾千萬兩白銀,滿蒙漢八旗成了滿清政權的根本依靠力量。

  民族歧視下的滿清官僚制度,使得一大批無德無能、缺德少才的滿蒙王公、貴族官僚,長期竊居高位;朝廷執掌大權的達官貴人和各省巡撫總督,大多數為滿蒙世襲,昏庸腐朽不堪。

  在康熙皇帝平定「三藩之亂」的戰鬥中,八旗兵軍紀已散,軍力已大不如前。此後,八旗兵和八旗子弟更加驕怠,他們憑藉權勢,橫行無忌,無惡不作;不僅軍紀敗壞,訓練荒疏,而且生活腐化,吸毒聚賭,包伶嫖娼,敲詐勒索,蹂躪百姓。曾經剽悍英武的八旗兵,變成不能打仗、只會擾民的老爺兵,八旗子弟成了遊手好閒的紈絝兒、坐吃山空的敗家子;他們的形象就是提鳥籠、逛妓院、趕飯局、玩金魚兒、斗蛐蛐兒、唱小曲兒……的一群「無知、無恥、無畏」的寄生蟲。

  後來,清廷但凡有戰事,主要依靠綠營兵(八旗以外招募漢人組成的軍隊,因用綠色軍旗而得名)。但60萬綠營兵在衰敗的社會大環境下也很快腐化:剋扣軍餉,兵匪勾結,貪污中飽,弊端叢叢,也淪為徒有其表,只能嚇唬平民老百姓的花架子部隊。嘉慶皇帝還是皇太子的時候,曾經隨乾隆皇帝閱兵,所見到的卻是「射箭,箭虛發;馳馬,人墮地」的鬧劇。

  以至於鴉片戰爭中,八旗、綠營、鄉勇、團練都不管用,數十萬清軍被萬餘名英國遠征軍打敗。中國從此陷入挨打的深淵。

 文字獄

  清朝文字獄的興起旨在震懾反清勢力,特徵是:罪狀由權勢大人對文字的曲解而起,證據也由權勢大人對文字的曲解而成。一個字或一句詩一旦被認為誹謗皇上或諷刺滿清政權,即構成刑責。滿清王朝初期,順治、康熙「文字獄」還只是個別現象,到雍正皇帝在位時則成為一種暴虐的文字檢察制度。文字獄浪潮中表現得最為反常瘋狂者則是所謂「愛好文化」的乾隆皇帝!

  關於「避席畏聞」的文字獄,史料極多;魯迅先生也有所闡述。本文選取乾隆時期幾個典型的文字獄,引錄如下:

  (1) 1753年,乾隆屢次到江南遊歷,民不聊生。江西撫州、千總盧魯生假借工部尚書孫嘉淦名義撰寫勸止乾隆再下江南的奏章,辭意悲切,全國廣為傳頌。案發後盧魯生千刀萬剮,兩個兒子處斬,受牽連定罪下獄的有一千多人。

  (2) 1755年,內閣大學士胡中藻所著《堅磨室詩抄》中有詩句「一把心腸論濁清」,乾隆認為他故意把「濁」字加在「清」字上,居心叵測,處斬。廣西巡撫滿族人鄂昌跟胡中藻作詩唱和,在《塞上吟》一詩中稱蒙古人為「胡兒」,乾隆認為鄂昌自己就是胡兒,詆毀同類,喪心病狂,下令自殺。

  (3)1764年,秦州知州賴宏典向北京官員請託謀求升遷,信里說「點將交兵,不失軍機」,乾隆認為他明目張胆謀反,砍頭。

  (4)1778年,江蘇東台詩人、原翰林院庶吉士徐駿早已去世,遺著《一柱樓詩》中有「清風不識字,何故亂翻書」;「舉杯忽見明天子,且把壺兒拋半邊」。乾隆認為「壺兒」就是「胡兒」,顯然誹謗政府,嘲諷滿清沒文化。徐某剖棺戮屍,兒孫和地方官員全部斬首。

  (5) 乾隆非常賞識內閣大學士沈德潛,作詩常請他刪改,乾隆作不出詩時還請他秘密代筆。沈德潛死後,乾隆命他的家人進呈沈的詩集,發現他把代乾隆捉刀的詩也收錄其中,這對乾隆的虛榮心是一個極大的打擊。恰好詩集中有詠黑牡丹一首,有詩句「奪朱非正色,異種也稱王」。乾隆認為是影射入主中國的滿族為「異種」,下令剖棺戮屍。

  (6)1781年,休致在家的前大理寺卿尹嘉銓所著書中自稱「古稀老人」,又有句說「為王者師」。乾隆說「我自稱古稀老人,早已布告天下,他怎麼也敢自稱古稀老人?」絞死。

  從上述例子可以看出,乾隆製造的「文字獄」是強加的「莫須有」罪名,目的旨在維護專制。

康乾盛世的工業

  山西產好鐵,滿清就向山西的冶鐵戶征鐵,所征之數不斷增加。雍正時征2.5萬斤,乾隆時增加到5萬斤,嘉慶時又增加到20萬斤。征鐵給的鐵價、腳費不到市價的1/6,近於掠奪!

  清廷下令:「聞開礦之事,甚無益於地方,嗣後有請開採者,悉不準行」。對於不能封閉的冶鐵廠,則抽十分之二的重稅。到乾隆時,全國合法的鐵礦廠只有九十三處了。

  潞安府是當時北方最大的絲織業中心,潞綢精美,被滿清列為貢品,每年派造的數量,大大超過機戶的承受力。明朝盛時,潞安府有機織 1.3萬多張,明朝派造3000匹。經過明末戰亂,清代僅剩織機300張,居然還是派造3000匹,致使「機戶支價賠累,蕩產破家」,逃亡者不少,但滿清朝廷並不因此放棄派造,直到機戶完全逃光,潞綢在歷史上消逝,才算停止。

  松江棉紡織業的發展,使松江成為明朝政府財政收入的主要來源地,「蘇松財賦半天下」,蘇州、松江兩府的田賦位居全國榜首,上繳中央的錢糧總額超過了浙江全省。當時松江的面積是蘇州的十分之三,而賦稅額卻是蘇州的一半,因此,在明代,松江的賦稅額為全國最高。然而松江的棉紡織業到清代開始退步,葉夢珠在《閱世編》中說:明朝「標布盛行,富商巨賈操重資而來市者,白銀動以數萬計,多或數十萬計,少亦以萬計」,而到了清朝,「標客鉅賈罕至,近來多者所挾不過萬金,少者或二三千金,利亦微矣。」

滿清遷海暴行

康熙三年(1664)三月初六,清軍大隊兵船入東山,「盡驅沿海居民入內地,築牆為界,縱軍士大淫掠,殺人山積,海水殷然」(《台灣鄭氏始末》)

  「一時人民失業,號泣之聲載道,鄉井流離顛沛之慘非常,背夫棄子,失父離妻,老稚填於溝壑,骸骨白於荒野」(《台灣外志》)

  福寧州, 「州地以大路為界,南路以州前嶺為界,松山、後港、赤俺、石壩近城亦在界外。道旁木柵,牛馬不許出入。每處懸一碑曰:敢出界者斬!」「越界數步,即行梟首」(乾隆二十七年福寧府志卷四十三)

  莆田縣,「著附海居民搬入離城二十里內居住,二十里外築土牆為界,寸板不許下海,界外不許閑行,出界以違旨立殺。武兵不時巡界。間有越界,一遇巡兵,頓時斬首」「每出界巡哨只代刀,逢人必殺。……截界十餘年,殺人以千記」 」(《清初莆變小乘》

  (廣東香山縣)「初,(廣東香山縣)黃涼都民奉遷時。民多戀土。都地山深谷邃,藏匿者眾,平藩左翼班際盛誘之曰點閱,抱大府即許復業。愚民信其然。際盛乃勒兵長連埔,按名令民自前營入,後營出。入即殺,無一人幸脫者。復界後,枯骨遍地,土民叢葬一埠,樹碣曰木龍歲冢,木龍者,甲辰隱語也」(道光七年《香山縣誌》卷八)

清康熙42年,山東河道破口成災,被流放東北三年的徐州籍狀元李蟠,回家途中參予救災,他沿途看到老百姓流離失所,餓殍遍野,寫了一首《流民嘆》。老百姓是「賣兒博一飽,欲食那得食?最苦是生離,死別亦頃刻。山東禮儀鄉,寧死不為賊。青齊九點煙,忽化為鬼國!」而當官的呢:「百萬發金錢,千艏資稼穡。司牧者誰子?充囊營貨殖!」對此極不公平的現象,李蟠大聲責問道:「誰實秉國鈞?毋乃民之螣!」(螣,害蟲)

總結:白色恐怖,瘋子都有可能被凌遲。

———————————————————————————————————————————

洪武之治至永宣盛世

太祖曰:保國之道,藏富於民。民富則親,民貧則離,民之貧富,國家休戚系焉。

《明太祖實錄》又云:「大抵百姓足而後國富,百姓逸而後國安,未有民困窮而國獨富安者。

洪武之治核心內容就是藏富於民,修養生息。又結合前朝亡國的經驗,大力整頓吏治。

所以實行屯田制,保持和平時期自己養自己,節約開支。大槐樹移民,開墾荒地,興修水利,獎勵農桑,降低商稅,減免賦役,務求富民實效。

至洪武二十六年(1393年),民戶約1605萬戶,人口約6054萬人,墾地面積達850萬頃。國家歲入米麥合計約3279萬石,官倉儲糧約7180萬石,不計民間百姓儲量,亦可供全國官民支用3年。全國棉花總產量約1180萬斤,果木種植總量越10億株。全國各府縣共開塘堰約400萬處,疏通河道4162處,修築堤岸5048處,《明史·食貨志》評論當時宇內富庶,賦入盈羨,府縣倉儲甚豐,至紅腐不可食。

北方

劉九皋:古者狹鄉之民遷於寬鄉,蓋欲地不失利,民有恆業,今河北諸處,自兵後,田多荒蕪,居民鮮少。山東、西之民自入國朝,生齒目繁,宜令分丁徙居寬閑之地,開種田畝,如此則國賦增而民生遂矣。朱元璋接受了他的建議,於是大規模向北移民。

西南

永樂初,更定屯守之數「臨邊險要處、地僻處、輸糧艱難處、屯百名兵民者,委以百戶;屯兵三百名者,委以千戶;五百名以上者,委以指揮提督之」。「墾荒緊已、永不起科,這是破格地最大優惠地鼓勵在和平環境下,兵無戰事而轉向西南當地屯田墾荒。只要積極主動地參與屯田、墾荒者,在政治上、經濟上均得到特級的照顧和優惠,所謂明朝經濟特區。出現了軍屯于田、民樂於業的欣欣向榮、安居樂業、繁榮昌盛的景象。

永樂

永樂朝繼承了朱元璋的治理理念,關注民生,所以對於地方官吏朱棣要求極為嚴格,要求凡地方官吏必須深入了解民情,隨時向朝廷反映民間疾苦。永樂十年(1412年),朱棣命令入朝覲見的地方官吏五百餘人各自陳述當地的民情,還規定「不言者罪之,言有不當者勿問』。之後,朱棣宣布「諭戶部,凡郡縣有司及朝使目擊民艱不言者,悉逮治。」即地方官或中央派出的民情觀察員,如果看到民間疾苦而不實報的,要逮捕法辦。對民間發生了災情,地方上要及時賑濟,做到「水旱朝告夕振.無有雍塞」。

此外,製造業、手工業的繁盛京杭大運河的疏通也保證明朝百姓豐富的生活。

對明後期,老外怎麼看的?

《大中國志》

「他們的住房因設計良好而便於住宿,整潔舒適」。

「他們種植許多蔬菜,供百姓常年食用」。「他們在各地,即使小村鎮,都有充足的肉食,全年最常食用的是豬肉,牛肉去骨售賣。他們的鹿肉很少,也不怎麼愛吃」。

「中國大部分最好的商品都由此處(指廣州)運往各地,因為它是中國最開放和自由的交易地點。且不說6個鄰國的土著和異邦人運走的各種貨物,僅葡萄牙運往印度、日本和馬尼拉的貨物,每年約有5300箱各類絲綢,每箱裝有100匹真絲,天鵝絨花緞和緞子、輕料如半花緞、彩色單層線段,還有250塊金子,及每塊重12盎司的2200塊金錠,此外的貨物還有瓷盤,鍍金器皿,糖,中國木,大黃,麝香,……即使長篇開列也不能盡舉其名」。

「(浙江)論富庶它超過許多其他省,可以稱作中國商品潮流的最佳源頭。它的特產是絲綢,無論生絲還是成品,也不管是繭還是原料,都運往各地。總之,中國輸出的絲綢,都產自該省」。

「南方九省的最後一省是南京,……是中國最好的省份之一,也是全國的精華。……其西部地區最富庶,盛產棉紗,……僅在常州城(Xanuchi)城及附屬廣大地區,就有20萬台織布機。……由於織布機小巧,一間屋子內常常安放許多台,差不多所有的婦女都從事這種行業」。

「南京城……我認為它是全國最大最好的城市,優良的建築,寬大的街道,風度優雅的百姓,以及豐富優良的種種物品。它有令人驚羨的遊樂場所,境內人口眾多,……各處能遇到擁擠的人群,街道難以通行。此外,無數的宮殿、廟宇、樓塔以及橋樑,使城市顯得非常壯麗。」

「中國人天生好經商,不僅從一省到另一省做買賣,獲得大利,甚至也在同一城市做生意。商店裡有的東西,街上幾乎都有售賣。……富有的商人信用良好,很守時(葡人多年的經驗證明了這點)」。

「中國人爽快的讚頌鄰國的任何德行,勇敢的自承不如,而其他國家的人,除了自己國家的東西以外,不喜歡別的東西。中國人看見來自歐洲的產品,即使並不精巧,仍然發出一聲讚歎。……這種謙遜態度真值得稱羨,特別表現在一個才能超越他人的民族上,對於那些有眼無珠、故意貶低所見東西的人物,這是一個羞辱。」

《中華大帝國史》

,每省的大小都相當於一個歐洲國家,道路系統完備,官道可容15匹馬並行,如羅馬大道,路邊商鋪林立,還有類似威尼斯的水城,北京則是當時世界上最大的城市。中國住宅猶如莊園,長城雄偉,建築水平高超。農業發達,盛產絲綢、天鵝絨,紡織水平精湛。

間接反映了明朝的生活

總結:豐富的物質基礎,小日子過的挺滋潤

————————————————————————————————————————————

開元盛世

《通典》所載:至十三年封泰山,米斗至十三文,青齊谷斗至五文。自後天下無貴物,兩京米斗不至二十文,面三十二文,絹一匹二百一十文。東至宋、汴,西至岐州,夾路列店肆待客,酒饌豐溢。每店皆有驢賃客乘,倏忽數十里,謂之驛驢。南詣荊襄,北至太原﹑范陽,西至蜀川﹑涼府,皆有店肆,以供商旅,遠適數千里,不持寸刃。

《憶昔》

:唐

:杜甫

憶昔先皇巡朔方,千乘萬騎入咸陽.陰山驕子汗血馬,

長驅東胡胡走藏.鄴城反覆不足怪,關中小兒壞紀綱,

張後不樂上為忙.至今今上猶撥亂,勞身焦思補四方.

我昔近侍叨奉引,出兵整肅不可當.為留猛士守未央,

致使岐雍防西羌.犬戎直來坐御林,百官跣足隨天王.

願見北地傅介子,老儒不用尚書郎.

憶昔開元全盛日,小邑猶藏萬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

公私倉廩俱豐實.九州道路無豺虎,遠行不勞吉日出.

齊紈魯縞車班班,男耕女桑不相失.宮中聖人奏雲門,

天下朋友皆膠漆.百餘年間未災變,叔孫禮樂蕭何律.

豈聞一絹直萬錢,有田種穀今流血.洛陽宮殿燒焚盡,

宗廟新除狐兔穴.傷心不忍問耆舊,復恐初從亂離說.

小臣魯鈍無所能,朝廷記識蒙祿秩.周宣中興望我皇,

灑血江漢身衰疾.

杜甫(公元712年-公元770年)

開元(713年十二月—741年十二月)

總結:不被遺忘的盛世,唐朝人永遠的追憶。


鐵農具和牛耕普及之後到工業化之前的這段時間,自耕農的生活質量都在伯仲之間。


說唐朝好的簡直胡說八道,厚古薄今的反智主義也能大行其道?理性何在?

唐清相差千年,難道一千年中國人的生產技術都沒進步?你們把你們的祖宗當成豬嗎?就你聰明?

某些人拿著明粉黑清朝的材料複製黏貼,然後以此說明唐朝生活水平比明清好....我也是醉了,還能不能好好答題了?

「滿清更是成了不潔污穢落後愚昧的代名詞,被全世界鄙視。」呵呵了,題主本來就是帶著偏見提問題,去看看《劍橋中國史》啊!看看裡面對清朝的評價,正面遠遠比負面多得多得多!

榴槤、蘋果、綠豆、芝麻、草莓、洋蔥、四季豆、包心菜、玉米、番薯、豆薯、馬鈴薯、木薯、蕉芋、花生、向日葵、辣椒、甜椒、南瓜、筍瓜、西葫蘆、佛手瓜、番茄、菜豆、菠蘿、佛頭果、番石榴、番木瓜、煙草...等等唐朝都沒有,談何生活水平!?

沒有普及棉花,大多屁民只能穿麻布!談何生活水平?

唐朝還有更為嚴格坊市制度和宵禁限制,城市生活能和明清比?

清朝的農業著作數量比前面所有朝代加起來的還多!

清朝的新土地開墾面積相當於前三千年的總和!

永不加賦與攤丁入畝:康熙五十一年(1712年),下詔「盛世滋生人丁永不加賦」,攤丁入畝政策,廢除人頭稅(丁稅),併入土地稅內。這使得無產者沒有納稅負擔,而地主的負擔增加,對於清朝人口的持續增加、減緩土地兼并、以及促進工商業的發展有一定的作用。

清代在農業方面取得了相當的成就,在全國範圍出現高複種指數並且在中國歷史上從未有過的大變化,從清以前的一年一熟制,發展成了二年三熟制,一年二熟制,一年三熟制。耕作制的發展遍及黃河中下游、長江中下游和閩廣地區,是一種全國範圍的變化。清代亦是歷史畝產量最高的一個歷史時期:「據研究,秦漢時我國的畝產量為264市斤/市畝,唐代是334市斤/市畝,清以前畝產量最高是明代,為346市斤/市畝,清代的畝產量達到了374市斤/市畝,分別比漢代增加了41.6%,比唐代增代11.9%,比明的畝產量高了8%」。清代也是中國傳統農學的大發展時期,期間所編著的農書數量為之前所有朝代總和的2.09倍。

清朝糧食產量遠超以往的歷史時期,康熙二十四年,全國共有耕地六億畝,到乾隆帝去世,全國耕地約為10.5億畝,全國糧食產量則迅速增至2040億斤。中國的糧食收穫率高於英國,麥子的收穫率為15:1,而當時的歐洲,糧食收穫率居首位的英國也僅僅為10:1。

法國漢學家謝和耐認為:「中國農業於18世紀達到其發展的最高水平。由於該國的農業技術、作物品種的多樣化和單位面積的產量,其農業看來是近代農業科學出現以前歷史上最科學和最發達者。」

清政府在各省設有常平倉,儲藏穀物以應付緊急需要,其幅度遠遠超過前朝。同時在全國設有災害監測網,任何地方遇上災害,政府便會利用附近常平倉的糧食來賑濟災民,清朝在鴉片戰爭之前沒出現過大規模連片的嚴重饑荒。

乾隆期間多次蠲除國家賦稅錢糧,賑災救濟費用在乾隆二十年之前達到2,500萬兩以上。乾隆帝於乾隆十一年、三十五年、四十三年、五十五年共四次普免全國共計1.2億兩的賦稅錢糧。

無論農業、手工業、商業清朝都可以把唐朝爆出翔!

即便政治軍事,唐朝也比「喪權辱國」的清朝屈辱不知道多少倍...

清朝皇帝跑了兩次就被無腦黑噴成渣,那唐朝皇帝簡直就是李跑跑啊!國都六陷天子九遷...

武則天時, 突厥入侵, 活埋唐朝男女八九萬, 唐軍不敢與之交戰。

《新唐書》記載「(突厥) 掠男女八九萬悉坑之, (唐)諸將皆顧望不敢戰。」

唐肅宗時, 回迄兵至長安。

唐太子李豫(唐代宗)跪拜回迄王子。

天下兵馬元帥的皇太子、雍王李適(即後來的唐德宗)至陝州會見登里可汗時,因為禮儀問題發生衝突,李適儘管以「年少未諳事」避免了皮肉之苦,他的幾個隨員卻都被毒打,有的還被打死。這次事件被唐朝稱為「陝州之辱」「冬十月,以雍王適為天下兵馬元帥。丙寅,上命僕固懷恩與母、妻俱詣行營。雍王適至陝州,回紇可汗屯於河北,適與僚屬從數十騎往見之。可汗責適不拜舞,葯子昂對以禮不當然。回紇將車鼻曰:「唐天子與可汗約為兄弟,可汗於雍王,叔父也,何得不拜舞。」子昂曰:「雍王,天子長子,今為元帥。安有中國儲君向外國可汗拜舞乎。且兩宮在殯,不應舞蹈。」力爭久之,車鼻遂引子昂、魏琚、韋少華、李進各鞭一百。以適年少未諳事,遣歸營。琚、少華一夕而死。———《通鑒》」

唐肅宗把自己的女兒寧國公主和榮王的女兒小寧國公主進貢給回紇英武可汗。

唐朝賠光國庫進貢回紇, 還被迫要文武百官出資。《資治通鑒》記載「府藏空竭,稅百官俸以給之。」

唐肅宗答應: 「金帛, 子女皆歸回紇。」

大歷史學家」阿諾德·湯因比認為:「唐朝長期苟延殘喘。」- 《人類與大地母親》

《劍橋中國史》: 「唐朝的長期衰弱容忍了外族的佔領。

党項入侵唐朝, 焚燒唐中宗的陵殿。《資治通鑒》記載「党項寇富平,焚定陵殿。」

用近現代國家的標準衡量清朝,那它的確缺點一大堆;

但是如果用傳統王朝來衡量清朝,那它可以完爆前代任何王朝。

亂黑清朝的噴子也配學歷史?

隋朝就發現的甲骨文,為什麼唐朝人沒研究?為什麼宋朝人沒研究?為什麼明朝人沒研究?反倒是噴子口中「奴化愚昧」的清朝人認識到其價值?沒清朝人研究收集甲骨文,估計被中醫入葯吃完了...中國歷史研究不知道滯後多少年...

亂黑清朝的噴子也配學歷史?

書沒讀過幾本,甚至連唐朝、清朝wiki詞條都沒看完的逗逼,就聽信三無網文張嘴亂黑一個兩百多年的王朝,這種人簡直狂妄之極啊!對歷史能不能有點敬畏之心?...

還有些人,也就註冊不久的知乎號,也不知道他們哪來的優越感...我就沒覺得知乎討論歷史的水平比貼吧等地高到哪裡去....也不知道某些人哪來的優越感...


清朝普及了番薯和玉米種植,從溫飽角度講,生物學的進步使其高於歷史任何朝代。

但文字獄、滿人集團統治使得民眾的精神滿足感盡限於自我奴化教育的程度。

個人認為,宋代是普通民眾生活的巔峰時期。


帝都居民生活水平不具有參考價值。古代普通百姓是占人口80%以上的農民。

生活水平怎樣,一看人口增長,二看起義動亂的多少。這兩點屬於客觀反映,古代人口都不增算個屁盛世,起義動亂多少說明了社會穩定程度。

原則上我覺得玉米面還是比粟飯麥飯強的,更完善的調味品,神器辣椒。

原則上時間線越往前推吃的越不似人吃的東西。


如果只對比盛世

那麼明清還是稍微好點的,但僅限於明初;

滿清加強的對地方的控制,加上攤丁入畝等政策的實施,老百姓的生活相比前朝還是比較穩定的,但注意,滿清各種稅收及攤牌相當之高,要遠遠高於前朝,所以整體水平最多叫餓不死;

另外,日本對滿清的優越感更多是因自身的需要,而不是真的比滿清強,從明朝滅亡日本就在叫囂明亡無華夏,宋亡無中國;本質上這是把自己的倭寇文化底層+漢文化高層糅合的日本文化當做華夏正統來自居,這樣有利於自己對中國的進一步侵略戰爭,滿清雖然可惡,但畢竟底層是漢文化,高層也是漢文化,最多滴進了幾滴韃子墨水,還是要比日本優越的多;

另外,麻煩把問題補充搞清楚一點,太亂


唐朝國民的自信是其他朝代比不上的、


用枯燥的統計數字來證明安史之亂前的大唐處於極盛時期,是困難和沒有意義的。正如一位學者所說,盛世更多的是一種國民心態,一種集體無意識的滿足感,一種物質充盈和人身安全前提下的內心寧靜和驕傲自豪,以及無處不在可以觸摸的繁榮昌盛、青春活力和雍容華貴。?

盛唐,確實是一種氣象。

與此相比,明清那不是盛世。

真正的盛世,是社會安定、國家富強和對外開放的前提下,每個人張揚個性和追求幸福的無限可能。


精神狀態唐代人更好,即便是安史之亂後人還是積極的尚武的,我不喜歡侯孝賢拍的聶隱娘,因為那不是唐朝的狀態,更多的是白色恐怖時期人們疏離落寞的狀態,也不是真正的孤獨。清朝的精神狀態更糟,過了幾十年連明朝衣冠都不認識了,過不到三百年就拿著辮子當寶貝,死也不肯剃了。

溪澗豈能留得住,終歸大海作波濤

你讓那道光同治光緒寫首詩和這個比比,光緒連唐宣宗十分之一的隱忍都做不到。

要論吃飽飯的話可以參考其它答主的答案。


大唐的女人可以打馬球,可以隨意逛街

大唐的男人可以很雄風


反對 @Louis Lully 回答中關於戰爭的部分。他的回答中關於戰爭的部分有很多錯誤。另外,唐朝對外失敗之後,唐朝還能才取得足夠大的對外勝利,報仇雪恥。 而清朝被英法德美日等國打敗後……

清朝皇帝跑兩次,都是被外敵打敗攻佔首都,清朝皇帝跑的。 而唐朝皇帝跑的幾次,只有一次是外敵(吐蕃)占首都,而且還是唐安史之亂嚴重削弱自己,朔方軍等等唐朝軍將因為與唐廷的矛盾而放吐蕃東進,吐蕃趁機占長安十多天天,聽說唐朝大軍來了,吐蕃立即撤離了長安,外敵占長安只有這一次。(朱泚之亂時叛軍占長安,李晟率唐軍從朱泚叛軍手中奪回長安,吐蕃軍參與了武亭川之戰,然後撤走了,沒有參與攻佔長安,沒有吐蕃占長安。)

唐多次內鬥嚴重削弱自己,吐蕃趁機贏了一些,但是之後,唐朝崔寧、李晟、韋皋、史敬奉等多次重創吐蕃軍,消滅大量吐蕃軍。九世紀中期,唐朝廷重占秦、原、安樂、維、扶、河、渭等州,張議潮占河西、隴右,歸附於唐朝,不久之後,吐蕃王國內外交困先滅亡了。

唐太子李豫(唐代宗)沒有跪拜回迄王子。唐朝太子(廣平王李豫)拜回鶻太子,回鶻太子立即跪拜唐朝太子。(當時的「拜」不等於「跪拜」,唐朝太子只是拜沒有跪,而回鶻太子立即又拜又跪)。

香積寺事件(即」陝州之辱「),回鶻可汗要求雍王李適行叔侄禮「唐天子與可汗約為兄弟,可汗於雍王,叔父也」,雍王李適拒絕,爭執起來「力爭久之」,回鶻打死了雍王的兩個隨從,但是,回鶻可汗的母親親自出來賠罪道歉,」可汗母捧陛下於貂裘,叱退左右,親送陛下乘馬而歸「。

唐肅宗的女兒是下嫁給回鶻可汗為可敦(可汗之妻),而且回鶻可汗女(回鶻公主)還嫁給唐朝敦煌王李承寀為妃。

(在嫁給回鶻可汗之前,寧國公主在唐朝已經嫁了兩次,丈夫死了,寡居。之後嫁給回鶻可汗,但是不久之後回鶻可汗也死了……)

回鶻可汗死後,寧國公主返回唐朝,而榮王的女兒小寧國公主嫁給新的回鶻可汗為妻。

從唐德宗開始,回鶻再次開始稱臣於唐朝。

九世紀中期,黠戛斯擊破回鶻,黠戛斯入貢於唐朝。回鶻部分西遷,部分南遷。南遷的回鶻與唐朝發生衝突,唐朝張仲武、劉沔、石雄等數次擊敗南遷的回鶻,殺獲十幾萬回鶻人,還俘獲大量回鶻侯王貴族。

党項最終成了唐朝的臣子、下屬官員,党項拓跋思恭討黃巢有功,被賜李姓。

《宋史 列傳第二百四十四》:」討黃巢有功,復賜李姓。思恭卒,弟思諫代為定難軍節度使。「

斯塔夫里阿諾斯《全球通史》:「唐朝被中國和西方許多歷史學家稱為最輝煌的朝代。」

《劍橋插圖中國史 》將隋唐評價為世界型的大帝國,說唐朝京師長安發展成為世界上最大的城市,有居民百萬。

皮特.N.斯特恩斯 等《全球文明史(第三版)》認為,從市場化程度、海外貿易的數量、平均面積產量及其手工業工具和技術的複雜程度方面看,中國經濟成為世界上最先進的,是從唐朝開始。

威爾·杜蘭《世界文明史》:」唐朝是最強大最文明的。「

歷史大家王永興《唐代前期軍事史略論稿》認為,唐朝前半段是華夏民族幾千年歷史中最光輝的時期。

武則天時,因為武則天害死程務挺、王方翼、黑齒常之等優秀將領,削弱了對外作戰。

但是,武則天退位後,唐朝張仁願建立三受降城體系,重占漠南(具體見王永興《唐朝前期軍事史論述稿》下篇第七章)。

默啜可汗派其子與婿率軍進攻唐朝北庭,其子被殺,其婿投降於唐軍,

《資治通鑒》:「突厥可汗默啜遣其子同俄特勒及妹夫火拔頡利發石阿失畢將兵圍北庭都護府,都護郭虔瓘擊敗之。同俄單騎逼城下,虔瓘伏壯士於道側,突起斬之。突厥請悉軍中資糧以贖同俄,聞其已死,慟哭而去……突厥石阿失畢既失同俄,不敢歸,癸未,與其妻來奔……」

《舊唐書》:「開元二年,遣其子移涅可汗及同俄特勒、妹婿火拔頡利發石阿失畢率精騎圍逼北庭。右驍衛將軍郭虔瓘嬰城固守,俄而出兵擒同俄特勒於城下,斬之。虜因退縮,火拔懼不敢歸,攜其妻來奔」,

突厥人不斷投降於唐朝,

「明年,十姓部落左廂五咄六啜、右廂五弩失畢五俟斤及子婿高麗莫離支高文簡、睟跌都督崿跌思泰等各率其眾,相繼來降,前後總萬餘帳。」「阿布思率眾來降。」,

默啜被拔曳固的殘眾擊殺,其首級被送到唐朝京師。

唐玄宗時期,突厥毗伽可汗認唐玄宗為父。

後來,唐朝王忠嗣等與回紇攻滅了後突厥汗國,部分突厥貴族、部眾歸降於唐朝。

《舊唐書》:「毗伽可汗……本蕃號為小殺。……又遣使請和,乞與玄宗為子,上許之。」《新唐書》:「毘伽可汗默棘連,本謂『小殺』者,……固乞和,請父事天子,許之。」

《舊唐書》列傳第五十三:「時突厥葉護新有內難,忠嗣盛兵磧口以威振之。烏蘇米施可汗懼而請降,竟遷延不至。忠嗣乃縱反間於拔悉密與葛邏祿、回紇三部落,攻米施可汗走之。忠嗣因出兵伐之,取其右廂而歸,其西葉護及毗伽可敦、男殺葛臘哆率其部落千餘帳入朝,因加左武衛大將軍。明年,又再破怒皆及突厥之眾。自是塞外晏然,虜不敢入。天寶三載,突厥九姓拔悉密葉等竟攻殺烏蘇米施可汗,傳首京師。」

《舊唐書》:「……二十八年,上遣右金吾將軍李質齎璽書,又冊立登利為可汗。俄而登利與其母誘斬西殺,盡並其眾。而左殺懼禍及己,勒兵攻登利,殺之。自立,號烏蘇米施可汗。左殺又不為國人所附,拔悉密部落起兵擊之。左殺大敗,脫身遁走,國中大亂。西殺妻子及默啜之孫勃德支特勒、毗伽可汗女大洛公主、伊然可汗小妻余塞匐、登利可汗女余燭公主及阿布思頡利發等,並率其部眾相次來降。」《新唐書》:「……其西葉護阿布思及葛臘哆率五千帳降,以葛臘哆為懷恩王……三載,拔悉蜜等殺烏蘇米施,傳首京師,獻太廟。其弟白眉特勒鶻隴匐立,是為白眉可汗。於是突厥大亂,國人推拔悉蜜酋為可汗,詔朔方節度使王忠嗣以兵乘其亂,抵薩河內山,擊其左阿波達干十一部,破之,獨其右未下,而回紇、葛邏祿殺拔悉蜜可汗,奉回紇骨力裴羅定其國,是為骨咄祿毘伽闕可汗。明年,殺白眉可汗,傳首獻。毘伽可汗妻骨咄祿婆匐可敦率眾自歸」……

回鶻(回紇)並沒有劫掠長安。

唐太子李豫(唐代宗)沒有跪拜回鶻(回紇)王子。

唐朝太子(廣平王李豫)拜回鶻太子,回鶻太子立即跪拜唐朝太子。《資治通鑒》:「廣平王拜於葉護馬前……葉護驚躍下馬答拜,跪捧王足……」(當時的「拜」不等於「跪拜」,唐朝太子只是拜沒有跪,而回鶻太子立即又拜又跪)。

香積寺事件(即」陝州之辱「),回鶻可汗要求雍王行叔侄禮「唐天子與可汗約為兄弟,可汗於雍王,叔父也」,被拒絕,爭執起來「力爭久之」,回鶻打死了雍王的兩個隨從,但回鶻可汗的母親親自賠罪道歉。

《資治通鑒》:「可汗母捧陛下於貂裘,叱退左右,親送陛下乘馬而歸」。

唐肅宗的女兒寧國公主是下嫁給回鶻(回紇)可汗,當時回鶻的地位並不高於唐朝,回鶻可汗接唐朝皇帝詔書還要站起來接。 如果說唐肅宗那是進貢,那麼清朝豈不是進貢了數十位公主給蒙古。

唐肅宗的女兒寧國公主嫁給回鶻可汗為妻(可敦),而回鶻公主為唐朝敦煌王李承寀之妃。

後來回鶻可汗死了,寧國公主回國,榮王的女兒小寧國公主嫁給新的回鶻可汗為妻。

《舊唐書》:「冊回紇可汗女為毗伽公主」 「遣故邠王男承采,封為燉煌王,將軍石定番,使於回紇,以修好徵兵。及至其牙,可汗以女嫁於承采,遣首領來朝,請和親,封回紇公主為毗伽公主」「燉煌王承寀自回紇使還,拜宗正卿;納回紇公主為妃」。

唐朝公主嫁給回鶻可汗作可敦(可汗的妻子),回鶻可汗站著接受唐朝詔書冊命(而不是坐著接受),

從唐德宗開始,回鶻再次開始稱臣於唐朝。

《舊唐書》:「可汗乃起奉詔,便受冊命。翼日,冊公主為可敦」。後來,回鶻可汗上表稱臣稱兒,可汗與唐朝公主接受回鶻人的朝拜,開啟了回鶻人朝謁可汗時既拜可汗、又拜可敦,

《資治通鑒》:「回紇可汗遣使上表稱兒及臣……」,

九世紀中期,黠戛斯擊破回鶻,黠戛斯入貢於唐朝。回鶻部分西遷,部分南遷。南遷的回鶻與唐朝發生衝突,唐朝張仲武、劉沔、石雄等數次擊敗南遷的回鶻,殺獲十幾萬回鶻人,還俘獲大量回鶻侯王貴族,

《舊唐書》:「時回鶻有將勒那頡啜擁赤心宰相一族七千帳,東逼漁陽。仲武遣其弟仲至與裨將游奉寰、王如清等,率銳兵三萬人大破之。前後收其侯王貴族千餘人,降三萬人,獲牛馬、橐駝、旗纛、罽幕不可勝計。」「幽州節度使張仲武遣弟仲至率兵大破那頡之眾,全收七千帳,殺戮收擒老小近九萬人。」「烏介諸部猶稱十萬眾……河東劉沔率兵奄至烏介營,烏介驚走東北約四百里外……烏介部眾至大中元年詣幽州降,留者漂流餓凍,眾十萬,所存止三千已下。」「雄乃鑿城為十餘穴,引兵夜出,直攻可汗牙帳。……斬首萬級,降其部落二萬餘人。」「回鶻特勒龐俱遮、阿敦寧二部,回鶻公主密羯可敦一部,外相諸洛固阿跌一部,及牙帳大將曹磨你等七部,共三萬眾,相次降於幽州,詔配諸道。有特勒霢沒斯、阿歷支、習勿啜三部,回鶻相愛耶勿弘順、回鶻尚書呂衡等諸部降振武。」……

===============================分界線==============================

唐朝對外關係與主要交戰(講了唐朝對周邊勢力的關係與主要交戰,不過沒有講唐朝打敗高句麗、攻滅高句麗百濟、攻滅西突厥、攻滅薛延陀等等的多次大勝。):

635年,李靖、侯君集、李道宗等率唐軍大破破吐谷渾,吐谷渾臣服。《舊唐書》:未幾,吐谷渾寇邊,太宗顧謂侍臣曰
:「得李靖為帥,豈非善也!」靖乃見房玄齡曰 :「靖雖年老
,固堪一行 。」太宗大悅,即以靖為西海道行軍大總管,統兵部尚書、任城王道宗、涼州都督李大亮、右衛將軍李道彥、利州刺史高甑生等三總管征之。九年,軍次伏俟城,吐谷渾燒去野草,以餧我師,退保大非川,諸將咸言春草未生,馬已羸瘦,不可赴敵。唯靖決計而進,深入敵境,遂逾積石山。前後戰數十合,殺傷甚眾,大破其國。吐谷渾之眾遂殺其可汗來降,靖又立大寧王慕容順而還。……

⑥41年,李勣率唐軍打敗強盛時期的薛延陀,《資治通鑒》:「……世勣命士卒皆下馬,執長槊直前沖之。薛延陀眾潰,副總管薛萬徹以數千騎收其執馬者。薛延陀失馬,不知所為,唐兵縱擊,斬首三千餘級,捕虜五萬餘人。」《舊唐書 列傳第十七》:「命勣為朔州行軍總管,率輕騎三千追及延陀於青山,擊大破之,斬其名王一人,俘獲首領,虜五萬餘計,以功封一子為縣公。」……


(這次大勝是唐軍大破薛延陀,不是後來唐軍攻滅薛延陀汗國的那次大勝。後來唐朝再次攻打薛延陀,攻滅了薛延陀汗國。)

李淵起兵之前,隋朝已經統治崩潰、名存實亡。 隋煬帝楊廣造成隋末大亂,華夏被嚴重分裂內戰削弱,外敵崛起入侵,形勢非常惡劣。李淵起兵時地盤極小,幾乎只有太原,因為隋煬帝留下的惡劣形勢,為了防止突厥與劉武周攻打自己,李淵才結好突厥。後來李淵建立唐朝之後,不久就與突厥開戰。

617年,李淵太原起兵,此時還沒建立唐朝(起兵約1年後才建立唐朝),李淵遣劉文靜至突厥,見始畢可汗,與之約:「民眾土地入唐公,金玉繒帛歸突厥」,還提出「願勿侵暴百姓」。(記載於《資治通鑒》卷第一百八十四)。在之後的實際執行中,李淵給了突厥財物,但是並沒有把財物都給突厥,而是李淵把征戰得到的大量女人放回家去讓她們與親屬團聚。

《資治通鑒》卷第一百八十四:「丙子,淵引軍西行,所過離宮園苑皆罷之,出宮女還其親屬。

……

淵命各依壘壁,毋得入村落侵暴。

唐太宗李世民沒有稱臣於突厥。值得討論的是李淵是否稱臣於突厥。歷史學界有認為李淵沒稱臣於突厥的,例如李樹桐《唐書考辨》、牛致功《唐高祖傳》;也有認為李淵稱臣於突厥的,但說的是因為隋末的惡劣形勢而偽稱臣於突厥,而且很快就擊敗突厥,沒什麼可指責的,例如陳寅恪,說李淵偽稱臣於突厥,但是很快就擊敗突厥,沒什麼可指責的。

歷史學家李樹桐在《唐書考辨》中綜合分析了古代史料,證明李淵、李世民、唐朝都沒有稱臣於突厥,證明了是許敬宗偽造了李淵稱臣突厥的說法,又被部分書收錄了。李淵稱臣突厥的說法是來源於許敬宗的偽造。歷史學家牛致功《唐高祖傳》也說沒有稱臣於突厥。

另外,

用「啟」是表示尊重,不是稱臣,例如《答司馬諫議書》:「某啟:昨日蒙教,竊以為與君實游…」;

「引升御坐」不是稱臣,例如,《新唐書》列傳第二十記載,李淵曾將自己的大臣竇抗「引升御坐」,但並不稱臣於竇抗;

突厥始畢可汗死時,唐朝「上舉哀於長樂門,廢朝三日,詔百官就館吊其使者」不是稱臣。例如,唐朝曾為自己的部分大臣去世而用這樣的禮節,甚至用更隆重的禮節,但不是稱臣於這些人。
例如,根據《舊唐書》記載,房玄齡去世,「廢朝三日……」,李勣去世,「帝為之舉哀,輟朝七日……及葬日,帝幸未央古城,登樓臨送,望柳車慟哭,並為設祭。皇太子亦從駕臨送,哀慟悲感左右。詔百官送至故城西北,所築墳一準衛、霍故事,象陰山、鐵山及烏德鞬山,以旌破突厥、薛延陀之功。光宅元年,詔勣配享高宗廟庭」,尉遲敬德去世,「高宗為之舉哀,廢朝三日,令京官五品以上及朝集使赴宅哭……」,魏徵去世,「太宗親臨慟哭,廢朝五日……太宗登苑西樓,望喪而哭,詔百官送出郊外……」,戴至德去世,「輟朝三日,使百官以次赴宅哭之……」,劉仁軌去世,「則天廢朝三日,令在京百官以次赴吊……」;

《資治通鑒》記載:武德八年……先是,上與突厥書用敵國禮,秋,七月,甲辰,上謂侍臣曰:「突厥貪婪無厭,朕將征之,自今勿復為書,皆用詔敕。」

由此記載可知,武德八年之前,李淵與突厥用的是「敵國禮」,這是基本平等的,沒有稱臣;而從武德八年開始,李淵用詔敕,把突厥當臣,把突厥放在了比自己低的位置,這就更不是稱臣於突厥了。之後李世民登基,更沒有稱臣於突厥。

李淵起兵時地盤極小,幾乎只有太原,為了防止突厥與劉武周攻打自己,才結好突厥。後來李淵建立唐朝之後,不久就與突厥開戰。

唐朝一面打敗眾多敵人,擴張,進行統一戰爭,另一面抵禦突厥,還消滅突厥支持的割據勢力,削弱了突厥可汗的力量與威望,還分化突厥。

歷史大家王永興《唐代前期軍事史略論稿》指出:隋末華夏弱,而突厥極強,突厥可汗想要做拓跋道武帝第二、取得中原,而華夏有不世出之人傑李世民,李淵李世民數年苦戰,不僅統一,還抵禦突厥,粉碎了突厥可汗想做北魏道武帝第二、取得中原的企圖,因而保衛了華夏民族幾千年的文明;還消滅了突厥支持的多個割據勢力,削弱了突厥的力量,打擊了突厥可汗的威望。

唐朝的力量不斷上升,唐朝還削弱突厥可汗的力量與威望。而渭水之盟,是因為唐朝內訌(玄武門之變等)導致的偶然情況,建成餘黨羅藝放突厥南下,突厥趁機入寇。

《舊唐書卷一百九十四上 列傳第一百四十四上》對渭水之盟的記載,太宗與侍中高士廉、中書令房玄齡、將軍周范馳六騎幸渭水之上,與頡利隔津而語,責以負約。其酋帥大驚,皆下馬羅拜。俄而,眾軍繼至,頡利見軍容大盛,又知思力就拘,由是大懼。太宗獨與頡利臨水交言,麾諸軍卻而陣焉。蕭瑀以輕敵固諫於馬前,上曰
:「吾已籌之,非卿所知也。突厥所以掃其境內,直入渭濱,應是聞我國家初有內難,朕又新登九五,將謂不敢拒之。朕若閉門,虜必大掠,強弱之勢,在今一舉。朕故獨出,以示輕之;又耀軍容,使知必戰。事出不意,乖其本圖,虜入既深,理當自懼。與戰則必克,與和則必固,制服匈奴,自茲始矣!」是日,頡利請和,詔許焉
。車駕即日還宮。乙酉,又幸城西,刑白馬與頡利同盟於便橋之上,頡利引兵而退。蕭瑀進曰 :「初,頡利之未和也,謀臣猛將多請戰,而陛下不納,臣以為疑。既而虜自退,其策安在?」上曰 :「我觀突厥之兵,雖眾而不整,君臣之計,唯財利是視。可汗獨在水西,酋帥皆來謁我,我因而襲擊其眾,勢同拉朽。然我已令無忌、李靖設伏於幽州以待之,虜若奔還,伏兵邀其前,大軍躡其後,覆之如反掌矣!我所以不戰者,即位日淺,為國之道,安靜為務,一與虜戰,必有死傷;又匈虜一敗,或當懼而修德,結怨於我,為患不細。我今卷甲韜戈,陷以玉帛,頑虜驕恣,必自此始,破亡之漸,其在茲乎!將欲取之,必固與之,此之謂也!」

有人說唐太宗把府庫里的財物都給了突厥可汗才讓突厥退兵,實際這是錯誤的,是把小說《隋唐嘉話》的記載篡改歪曲後得出的。「傾府庫」的原始記載出自小說《隋唐嘉話》,而《隋唐嘉話》記載的是「靖請傾府庫賂以求和,潛軍邀其歸路。帝從其言,胡兵遂退。於是據險邀之,虜棄老弱而遁,獲馬數萬匹,玉帛無遺焉。」根據《隋唐嘉話》的記載,李世民和李靖先用財物哄突厥退兵,並派唐軍在突厥的歸路上阻擊,結果突厥逃跑,唐軍繳獲數萬匹馬,還把之前給突厥的財物都奪回了(「玉帛無遺焉」)。如果採信「傾府庫」的說法,那麼也要採信唐軍在突厥歸路上立即打的突厥逃跑,唐軍奪回了給突厥的財物,還繳獲了數萬匹馬。而如果不採信後者,那麼也沒有理由採信「傾府庫」的說法,否則只能理解成惡意歪曲記載的無腦黑了。而且《隋唐嘉話》這段記載與《舊唐書》《新唐書》《資治通鑒》等史書的記載矛盾,所以空府庫、「傾府庫」的說法並不可信。

渭水之盟前的實際情況是,唐朝發生內訌玄武門之變、內部不穩時突厥趁機入寇,唐朝援軍很快趕到,「俄而諸軍繼至,旌甲蔽野,頡利見執失思力不返,而上挺身輕出,軍容甚盛,有懼色」(記載於《資治通鑒》),突厥頡利可汗已經畏懼,此時開戰,唐軍能擊敗突厥軍,但是還滅不了突厥汗國,李世民為了取得更大的勝利,才選擇議和麻痹突厥頡利可汗,

「我所以不戰者,即位日淺,為國之道,安靜為務,一與虜戰,必有死傷;又匈虜一敗,或當懼而修德,結怨於我,為患不細。我今卷甲韜戈,陷以玉帛,頑虜驕恣,必自此始,破亡之漸,其在茲乎!將欲取之,必固與之,此之謂也」。

然後雙方達成渭水之盟,唐朝給了突厥可汗財物(「陷以玉帛」),而突厥可汗給了唐朝馬三千匹、羊萬口。

《舊唐書 卷一百九十四上
列傳第一百四十四上》:九月,頡利獻馬三千匹,羊萬口。

渭水之盟這事,放在其他朝代相當一部分皇帝那裡根本不算恥辱。但是,因為李世民在對外事務方面標準過高,所以李世民才說那是「渭水之恥」。所以不能因為李世民自己說「渭水之恥」就認為渭水之盟是失敗、恥辱。看李世民在對外事務方面的標準,李世民親征高句麗,戰果遠大於損失,(「凡征高麗(高句麗),拔玄菟、橫山、蓋牟、磨米、遼東、白岩、卑沙、麥谷、銀山、後黃十城,徙遼、蓋、岩三州戶口入中國者七萬人。新城、建安、駐蹕三大戰,斬首四萬餘級,戰士死者幾二千人,戰馬死者什七、八」,班師原因「上以遼左早寒,草枯水凍,士馬難久留,且糧食將盡,癸未,敕班師」,李世民親征高句麗,戰果遠大於損失,)如果是其他朝代打高句麗取得這種結果,會認為這是勝利,但是李世民仍然因為沒有滅了高句麗而認為是沒有成功、因為沒有滅了高句麗而後悔。
而李世民所認為的勝利是,李靖攻滅突厥汗國,李勣數千唐軍以少勝多大破薛延陀、俘獲5萬多人,唐朝打敗西域諸國、佔據西域,唐朝攻滅薛延陀汗國……這些非常大的勝利才被李世民認為是勝利,不是恥辱,可見李世民在對外事物方面的標準之高。

另外,看歷史大家王永興的《唐代前期軍事史略論稿》230頁231頁對渭水之盟的分析:李世民之行為與軍事部署是示之以強、示之以無所畏懼;剛健自強之精神,一方面可以激勵唐之軍民之人心;另一方面可以使突厥可汗及其兵眾將士畏懼。有此二者,則如唐太宗之言「與戰則克,與和則固」也。

渭水之盟之後,唐太宗整頓唐朝,唐朝軍事實力進一步迅速上升。貞觀二年,突厥寇邊(《資治通鑒》:「貞觀二年……突厥寇邊。」),於是,唐朝攻滅了突厥汗國。

至於有人認為的背信棄義,實際上,是突厥背信棄義。唐朝武德年間數次與突厥議和,但是議和之後,突厥數次背信棄義的毀盟開戰。到了武德七年,唐朝再次擊退了突厥,唐朝與東突厥再次議和了,但是之後不久突厥就再次毀約與唐朝開戰。渭水之盟議和結盟之後,貞觀二年,突厥卻寇邊,可見,是突厥背信棄義、破壞了和約盟約(「數與我盟而背之」),那麼隨後的唐朝攻打突厥、攻滅突厥汗國是理所當然的,不是背信棄義。

渭水之盟之後,唐朝整頓內部,軍事實力迅速上升,唐初攻滅突厥汗國已成為必然,而突厥是否遭受內亂薛延陀之亂、自然災害,都不會改變這個結果,最多只是影響突厥汗國被唐朝攻滅的時間早幾年或晚幾年而已。

何況突厥遭受內亂薛延陀之亂,本身就有之前唐朝削弱了突厥汗國的力量、削弱了突厥可汗的威望的因素,以及唐朝支持薛延陀反突厥的因素。突厥遭受大雪自然災害,但是中原的唐朝也在遭受自然災害。而且古代時期草原上經常出現大雪等自然災害,出現這些自然災害本來會導致游牧民族大肆南下劫掠以彌補其受到的損失,但是唐朝實力不斷上升,導致這時的突厥難以通過南下劫掠獲得補充。

唐朝打擊了突厥的威望,隨後薛延陀等鐵勒諸部叛亂,突厥在與薛延陀等鐵勒諸部的交戰中失敗。

而薛延陀的領袖夷男不敢當可汗,直到得到了唐朝的冊封,夷男才敢當可汗,也表現了唐朝在周邊已經比較有影響、威望。

《資治通鑒》:貞觀二年……突厥北邊諸姓多叛頡利可汗歸薛延陀,共推其俟斤夷男為可汗,夷男不敢當。上方圖頡利,遣游擊將軍喬師望間道齎冊書拜夷男為真珠毘伽可汗,賜以鼓纛。夷男大喜,遣使入貢,建牙於大漠之郁督軍山下,東至靺鞨,西至西突厥,南接沙磧,北至俱倫水;回紇、拔野古、阿跌、同羅、仆骨諸部落皆屬焉。

突厥頡利可汗仍然有一定的實力,如果此時不攻滅突厥汗國,那麼突厥有可能在短短几年後再次崛起(類似隋文帝末期dong突厥可汗勢力很弱很馴服,但是數年之後突厥可汗就圍隋煬帝於雁門,還達到「戎狄熾強,古未有也」的程度。)

隨後,唐朝攻滅突厥汗國,生擒頡利可汗,並俘獲、收降大批突厥部眾。

即使突厥碑文也記載,突厥「貴族子弟,陷為唐奴,其清白女子,降作奴婢。突厥之匍,棄其突厥名稱,承用唐官之唐名,遂服從唐皇,臣事之者五十年。為之東征向日出之方,西征遠至鐵門。彼等之克國除暴,皆為唐皇出力也」。

……

歷史大家王永興《唐代前期軍事史略論稿》評價唐太宗李世民:最重、最知軍事,不世出之人傑,是推進歷史發展、改變亞洲形勢的主要人物。

……

武則天時期,唐朝(武周)內訌,武則天還害死了程務挺、王方翼、黑齒常之等優秀將領,削弱了軍事。後突厥趁機崛起強大。

《舊唐書》列傳第三十三:「時伏念屯於金牙山,務挺與副總管唐玄表引兵先逼之。伏念懼不能支,遂間道降於行儉,許伏念以不死。中書令裴炎以伏念懼務挺等兵勢而降,非行儉之功,伏念遂伏誅……務挺善於綏御,威信大行,偏裨已下,無不儘力;突厥甚憚之,相率遁走,不敢近邊。及裴炎下獄,務挺密表申理之,由是忤旨。務挺素與唐之奇、杜求仁友善,或構言務挺與裴炎、徐敬業皆潛相應接。則天遣左鷹揚將軍裴紹業就軍斬之,籍沒其家。突厥聞務挺死,所在宴樂相慶,仍為務挺立祠,每出師攻戰,即祈禱焉……」

《舊唐書》列傳第五十九:「……垂拱二年,突厥犯邊,命常之率兵拒之。躡至兩井,忽逢賊三千餘眾,常之見賊徒爭下馬著甲,遂領二百餘騎,身當先鋒直衝,賊遂棄甲而散……三年,突厥入寇朔州,常之又充大總管,以李多祚、王九言為副。追躡至黃花堆,大破之,追奔四十餘里,賊散走磧北。……尋為周興等誣構,雲與右鷹揚將軍趙懷節等謀反系獄,遂自縊而死。」……《舊唐書》:「默啜盡抄掠趙、定等州男女八、九萬人,從五回道而去,所過殘殺,不可勝紀。」「河北道元帥、納言狄仁傑總兵十萬追之,無所及。」唐中宗時「中宗即位,默啜又寇靈州鳴沙縣。靈武軍大總管沙吒忠義拒戰久之,官軍敗績,死者六千餘人。賊遂進寇原、會等州,掠隴右群牧馬萬餘匹而去,忠義坐免。」
……

不久,唐中宗複位時期,唐朝張仁亶(張仁願)建立三受降城體系,再次開始長期控制河套與部分漠南地區,唐朝有效遏制了後突厥默啜可汗。(另外,唐朝後期仍然有三受降城體系。)

《舊唐書》:「仍命左屯衛大將軍張仁亶攝右御史台大夫,充朔方道大總管以御之。仁亶始於河外築三受降城,絕其南寇之路。」

(關於唐朝的三受降城,具體見歷史大家王永興《唐代前期軍事史略論稿》317頁至329頁。)

默啜可汗派其子與婿率軍進攻唐朝北庭,其子被殺,其婿投降於唐軍,

《資治通鑒》:「突厥可汗默啜遣其子同俄特勒及妹夫火拔頡利發石阿失畢將兵圍北庭都護府,都護郭虔瓘擊敗之。同俄單騎逼城下,虔瓘伏壯士於道側,突起斬之。突厥請悉軍中資糧以贖同俄,聞其已死,慟哭而去……突厥石阿失畢既失同俄,不敢歸,癸未,與其妻來奔……」《舊唐書》:「開元二年,遣其子移涅可汗及同俄特勒、妹婿火拔頡利發石阿失畢率精騎圍逼北庭。右驍衛將軍郭虔瓘嬰城固守,俄而出兵擒同俄特勒於城下,斬之。虜因退縮,火拔懼不敢歸,攜其妻來奔」,

突厥人不斷投降於唐朝,「明年,十姓部落左廂五咄六啜、右廂五弩失畢五俟斤及子婿高麗莫離支高文簡、睟跌都督崿跌思泰等各率其眾,相繼來降,前後總萬餘帳。」「阿布思率眾來降。」

……

默啜被拔曳固的殘眾擊殺,其首級被送到唐朝京師。

……

唐玄宗時期,唐朝與突厥總體保持了良好關係,突厥毗伽可汗(默棘連)認唐玄宗為父。

後來,突厥內亂,王忠嗣等唐軍與回紇攻滅了後突厥汗國,部分突厥貴族、部眾歸降於唐朝。

《舊唐書》:「毗伽可汗……本蕃號為小殺。……又遣使請和,乞與玄宗為子,上許之。」《新唐書》:「毘伽可汗默棘連,本謂『小殺』者,……固乞和,請父事天子,許之。」

《舊唐書》列傳第五十三:「時突厥葉護新有內難,忠嗣盛兵磧口以威振之。烏蘇米施可汗懼而請降,竟遷延不至。忠嗣乃縱反間於拔悉密與葛邏祿、回紇三部落,攻米施可汗走之。忠嗣因出兵伐之,取其右廂而歸,其西葉護及毗伽可敦、男殺葛臘哆率其部落千餘帳入朝,因加左武衛大將軍。明年,又再破怒皆及突厥之眾。自是塞外晏然,虜不敢入。天寶三載,突厥九姓拔悉密葉等竟攻殺烏蘇米施可汗,傳首京師。」

《舊唐書》列傳第一百四十四上:「……二十八年,上遣右金吾將軍李質齎璽書,又冊立登利為可汗。俄而登利與其母誘斬西殺,盡並其眾。而左殺懼禍及己,勒兵攻登利,殺之。自立,號烏蘇米施可汗。左殺又不為國人所附,拔悉密部落起兵擊之。左殺大敗,脫身遁走,國中大亂。西殺妻子及默啜之孫勃德支特勒、毗伽可汗女大洛公主、伊然可汗小妻余塞匐、登利可汗女余燭公主及阿布思頡利發等,並率其部眾相次來降。」《新唐書》列傳第一百四十下:「……其西葉護阿布思及葛臘哆率五千帳降,以葛臘哆為懷恩王。三載,拔悉蜜等殺烏蘇米施,傳首京師,獻太廟。其弟白眉特勒鶻隴匐立,是為白眉可汗。於是突厥大亂,國人推拔悉蜜酋為可汗,詔朔方節度使王忠嗣以兵乘其亂,抵薩河內山,擊其左阿波達干十一部,破之,獨其右未下,而回紇、葛邏祿殺拔悉蜜可汗,奉回紇骨力裴羅定其國,是為骨咄祿毘伽闕可汗。明年,殺白眉可汗,傳首獻。毘伽可汗妻骨咄祿婆匐可敦率眾自歸」……

公元638年松州之戰,太宗遣吏部尚書侯君集為當彌道行營大總管,右領軍大將軍執失思力為白蘭道行軍總管,左武衛將軍牛進達為闊水道行軍總管,右領軍將軍劉蘭為洮河道行軍總管,率步騎五萬以擊之。唐軍主力侯君集部還沒出手,唐軍先鋒牛進達部已經打敗了吐蕃軍。松贊干布懼,引兵而退,退出了党項、白蘭羌、吐谷渾等。松贊干布遣使謝罪,並再次請婚,遣其相祿東贊致禮,獻金五千兩、自余寶玩數百事
作為聘禮。公元⑥41年,唐太宗將宗室女(文成公主)嫁給松贊干布。

(文成公主,唐朝宗室女,敦煌吐蕃文書里稱她為贊蒙文成公主。

(學者王堯等人指出,贊蒙即覺蒙、朱蒙。在被用於稱呼贊普的女人時,贊蒙(btsan mo)、朱蒙、覺蒙(jo mo)等頭銜沒有區別。朱蒙有被寫作末蒙。)

《敦煌吐蕃歷史文書》:「贊蒙文成公主由噶爾.東贊域松迎至吐蕃之地。」「及至羊年(公元683年)……冬,祭祀贊蒙文成公主。」「及至狗年(公元710年)……贊蒙金城公主至邏些」「及至蛇年(公元741年)……祭祀贊普王子拉本及贊蒙金城公主二人之遺體」。

《敦煌吐蕃歷史文書》的記載中,兼有 有贊蒙尊稱並且去世後享有祭祀 這兩項
是地位不低於吐蕃王后的人擁有的待遇,文成公主、金城公主都擁有這待遇,松贊干布的女人里僅文成公主擁有這待遇。

吐蕃書籍《賢者喜宴》記載「松贊干布登臨歡慶的寶座,為文成公主加冕、封作王后。」)

(《新唐書》:「……妻以宗女文成公主,詔江夏王道宗持節護送,築館河源王之國。弄贊率兵次柏海親迎,見道宗,執婿禮恭甚,見中國服飾之美,縮縮愧沮。歸國,自以其先未有昏帝女者,乃為公主築一城以誇後世,遂立宮室以居。公主惡國人赭面,弄贊下令國中禁之。自褫氈罽,襲紈綃,為華風。遣諸豪子弟入國學,習《詩》、《書》。又請儒者典書疏。

帝伐遼還,使祿東贊上書曰:『陛下平定四方,日月所照,並臣治之。高麗恃遠,弗率於禮,天子自將度遼,隳城陷陣,指日凱旋,雖雁飛於天,無是之速。夫鵝猶雁也,臣謹冶黃金為鵝以獻 。』其高七尺,中實酒三斛。二十二年,右衛率府長史王玄策使西域,為中天竺所鈔,弄贊發精兵從玄策討破之,來獻俘。

高宗即位,擢駙馬都尉、西海郡王。弄贊以書詒長孫無忌曰 :『天子初即位,下有不忠者,願勒兵赴國共討之 。』並獻金琲十五種以薦昭陵。進封賨王,賜餉蕃渥。又請蠶種、酒人與碾磑等諸工,詔許。」

《舊唐書》:「……太宗以文成公主妻之,令禮部尚書、江夏郡王道宗主婚,持節送公主於吐蕃。弄贊率其部兵次柏海,親迎於河源。見道宗,執子婿之禮甚恭。既而嘆大國服飾禮儀之美,俯仰有愧沮之色。及與公主歸國,謂所親曰:『我父祖未有通婚上國者,今我得尚大唐公主,為幸實多。當為公主築一城,以誇示後代 。』遂築城邑,立棟宇以居處焉。公主惡其人赭面,弄贊令國中權且罷之,自亦釋氈裘,襲紈綺,漸慕華風。仍遣酋豪子弟,請入國學以習《詩》、《書》。又請中國識文之人典其表疏。

太宗伐遼東還,遣祿東贊來賀。奉表曰:『聖天子平定四方,日月所照之國,並為臣妾,而高麗恃遠,闕於臣禮。天子自領百萬,度遼致討,隳城陷陣,指日凱旋。夷狄才聞陛下發駕,少進之間,已聞歸國。雁飛迅越,不及陛下速疾。奴忝預子婿,喜百常夷。夫鵝,猶雁也,故作金鵝奉獻。』其鵝黃金鑄成,其高七尺,中可實酒三斛。

二十二年,右衛率府長史王玄策使往西域,為中天竺所掠。吐蕃發精兵與玄策擊天竺,大破之,遣使來獻捷。

高宗嗣位,授弄贊為駙馬都尉,封西海郡王,賜物二千段。弄贊因致書於司徒長孫無忌等云:『天子初即位,若臣下有不忠之心者,當勒兵以赴國除討 。』並獻金銀珠寶十五種,請置太宗靈座之前。高宗嘉之,進封為賓(賨)王,賜雜彩三千段。因請蠶種及造酒、碾、磑、紙、墨之匠,並許焉。乃刊石像其形,列昭陵玄闕之下。」)

高宗後期、武則天時期,唐(周)多次內訌,削弱了自己的實力,還自己害死程務挺、王方翼、黑齒常之等優秀將領。大非川之戰、青海湖之戰、素羅汗山之戰,高原加之統一的吐蕃,易守難攻,高原反應削弱唐軍、以及唐軍內部矛盾等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唐軍戰敗,吐蕃佔領青海西部,但是奪取安西失敗,

(670年,吐蕃陷安西;673年,安西復歸於唐;678年,吐蕃取龜茲等四鎮;679年,唐將崔知辯率軍擊吐蕃,佔領龜茲、硫勒等四鎮;687年-6⑧9年,武則天削減安西防務,吐蕃趁機進佔安西四鎮;6⑧9年,西域寅識迦河之戰,唐軍主帥韋待價無將領之才,初戰不利,之後遇大雪,糧運不繼,士卒凍餒,乃引軍還;692年,武威軍總管王孝傑大破吐蕃,復收安西四鎮,重置安西都護府於龜茲,駐唐兵3萬。)

唐長期控制河西隴右與西域安西北庭,論欽陵要求唐撤出安西,被拒絕也無可奈何。

(大非川之戰,副將郭待封不遵薛仁貴將令,兵敗失去輜重,最終唐軍大敗。青海湖之戰,李敬玄非將帥才,懦怯按兵不救,前軍劉審禮戰沒,李敬玄軍被困於承風嶺,黑齒常之夜率敢死之士襲擊吐蕃軍營,吐蕃軍潰亂,李敬玄得以率眾返回。黑齒常之擋住吐蕃軍。後來,武則天害死王方翼、程務挺、黑齒常之等名將。《舊唐書》列傳第三十三:「以仁貴為邏娑道行軍大總管。率將軍阿史那道真、郭待封等以擊之。待封嘗為鄯城鎮守,恥在仁貴之下,多違節度。軍至大非川,將發赴烏海,仁貴謂待封曰:『烏海險遠,車行艱澀,若引輜重,將失事機,破賊即回,又煩轉運。彼多瘴氣,無宜久留。大非嶺上足堪置柵,可留二萬人作兩柵,輜重等並留柵內,吾等輕銳倍道,掩其未整,即撲滅之矣。』仁貴遂率先行,至河口遇賊,擊破之,斬獲略盡,收其牛羊萬餘頭,回至烏海城,以待後援。待封遂不從仁貴之命,領輜重繼進。比至烏海,吐蕃二十餘萬悉眾來救,邀擊,待封敗走趨山,軍糧及輜重並為賊所掠。仁貴遂退軍屯於大非川。吐蕃又益眾四十餘萬來拒戰,官軍大敗,仁貴遂與吐蕃大將論欽陵約和。」)

《舊唐書》列傳第一百四十九:「……吐蕃論欽陵等率眾十萬人入寇湟中,(李)謹行兵士樵採,素不設備,忽聞賊至,遂建旗伐鼓,開門以待之。吐蕃疑有伏兵,竟不敢進。上元三年,又破吐蕃數萬眾於青海……」

《資治通鑒》:「劉仁軌鎮洮河,每有奏請,多為李敬玄所抑,由是怨之。仁軌知敬玄非將帥才,欲中傷之,奏言:『西邊鎮守,非敬玄莫可。』……」

「河源道經略大使黑齒常之將兵擊吐蕃論贊婆於良非川,破之。收其糧畜而還。常之在軍七年,吐蕃深畏之」

「吐蕃入寇河源軍,軍使婁師德將兵擊之於白水澗,八戰八捷。」

「以于闐國為毘沙都督府,分其境內為十州,以于闐王尉遲伏闍雄為毘沙都督。辛未,吐蕃遣其大臣論吐渾彌來請和,且請與吐谷渾復修鄰好;上不許。」

「以孝傑為武威軍總管,與武衛大將軍阿史那忠節將兵擊吐蕃。冬,十月,丙戌,大破吐蕃,復取四鎮。置安西都護府於龜茲,發兵戍之。」

「武威道總管王孝傑破吐蕃論贊刃、突厥可汗子等於冷泉及大嶺,各三萬餘人,碎葉鎮守使韓思忠破泥熟俟斤等萬餘人。」

(關於大非川之戰唐軍的人數,資治通鑒670年沒說,有記載說率眾十餘萬,《冊府元龜 卷一一九》《舊唐書 本紀第五》《新唐書 列傳第一百四十六上》說領兵五萬,有人根據作戰過程及李靖兵法分析,唐軍為5萬:大非川之戰的過程,薛仁貴率輕銳出擊,率領的是戰兵,將輜重兵與剩餘的戰兵留給郭待封,郭待封部一共2萬人,所以輜重兵應該不多於2萬。按照李靖兵法,唐軍每1萬人中輜重兵3千,按照這個比例,10萬的話輜重兵超過2萬,10萬之說有誤;5萬的話,輜重兵1.5萬加5千戰兵守輜重正好2萬。所以5萬之說正確。)

(關於素羅汗山的位置,

據《舊唐書》志20記載,「洮州下,隋臨洮郡,武德二年,置洮州」,另據《舊唐書》列傳43婁師德傳記載,「:證聖元年(亦即天冊萬歲元年,是年九月改元),吐蕃寇洮州,令師德與夏官尚書王孝傑討之,與吐蕃大將論飲陵、贊婆戰於素羅汗山,官軍敗績」,《新唐書》列傳33婁師德傳也記載,「證聖中,與王孝傑拒吐蕃於洮州,戰素羅汗山,敗績」。從中只能看出吐蕃入寇洮州後,王孝傑與婁師德率軍征討,與吐蕃戰於素羅汗山,並不能明確說明素羅汗山在洮州境內,因為唐軍完全有可能反擊追出洮州。

  另據《讀史方輿紀要》卷60記載,「素羅汗山在州(洮州)西。《唐書》:武后萬歲登封初,王孝傑、婁師德與吐蕃戰於此,敗績。」素羅汗山在洮州以西。

  據《敦煌本吐蕃歷史文書》贊普傳記記載,「唐之統軍元帥,王(孝)傑尚書越境,率旅前來,時青海道將軍噶爾欽陵贊婆與之對壘迎逆之」,後面又一次提到「唐之元帥王傑尚書越境前來」。如果素羅汗山在洮州境內,那分明是吐蕃越境,何來唐軍越境之說?

  因此,素羅汗山不在洮州境內,而在青海吐谷渾故地,唐軍擊退吐蕃對洮州的入寇後,越境反擊攻入吐谷渾故地,並在素羅汗山與吐蕃主力展開會戰。

  此外,據《新唐書》志30記載,「自振武經尉遲川、苦拔海、王孝傑米柵九十里至莫離驛」,振武軍在石堡城,王孝傑米柵在石堡城以西,當在吐谷渾境內。王孝傑米柵,顧名思義,即為王孝傑安排修築的儲存軍糧的地方。王孝傑在吐谷渾地區與吐蕃軍隊的交戰有兩次,儀鳳三年(公元678年)的青海之役和天冊萬歲元年(公元695年)至萬歲通天元年(公元696年)的素羅汗山之役。青海之役時,王孝傑作為前軍出戰,前軍負責修築軍糧屯所不太可能;另外,王孝傑當時只是副總管,其上有總管劉審禮,以副總管命名米柵,也有問題。而素羅汗山之役時,王孝傑作為大總管,修築米柵並以其命名,更合理。這也為素羅汗山在吐谷渾故地提供了佐證。)

論欽陵(噶爾欽陵)雖然贏了幾次,佔了青海西部,但是爭奪安西失敗。唐長期控制河西隴右與西域安西北庭,論欽陵要求唐撤出安西,被拒絕也無可奈何。唐朝繼續控制西域(包括安西、北庭)。

最後,論欽陵評價自己的勝利只是保住了吐蕃,「吐蕃適獨在者,徒以兄弟小心,得相保耳」。

《新唐書列傳第一百四十一上》記載論欽陵說:「……且四夷唐皆臣並之,雖海外地際,靡不磨滅,吐蕃適獨在者,徒以兄弟小心,得相保耳。十姓五咄陸近安西,於吐蕃遠,俟斤距我裁一磧,騎士騰突,不易旬至,是以為憂也……」

唐朝唐休璟、陳大慈擊敗吐蕃軍,

不久,唐蕃再次聯姻。

唐朝和親吐蕃,都是在唐朝打贏了、並且處於優勢時和親,類似吐蕃和親小勃律、蒙古和親吐蕃,是處於優勢的一方嫁出公主,這類和親不是那種處於劣勢的一方嫁出公主的那類和親。

松州之戰唐軍擊敗吐蕃軍,松贊干布退兵謝罪,吐蕃退出党項、白蘭羌、青海吐谷渾等,唐朝長期控制河西隴右,還逐步向西域(安西北庭)擴張,唐朝對吐蕃處於優勢,文成公主和親吐蕃、嫁松贊干布。

唐休璟陳大慈等率唐軍擊敗吐蕃軍,唐朝長期控制安西北庭河西隴右,而且唐朝唐休璟、陳大慈擊敗吐蕃軍,唐朝對吐蕃處於優勢,金城公主和親吐蕃、嫁尺帶珠丹(即赤德祖贊)。

《舊唐書》:「是後休璟入朝,吐蕃亦遣使來請和,因宴屢覘休璟。則天問其故,對曰:『往歲洪源戰時,此將軍雄猛無比,殺臣將士甚眾,故欲識之。』」

《資治通鑒》:「吐蕃遣使獻馬千匹、金二千兩以求昏。」「以上所養雍王守禮女金城公主妻吐蕃贊普。」吐蕃贊普派遣他的大臣尚贊咄等一千餘人前來迎接金城公主。「公主至吐蕃,贊普為之別築城以居之。」

吐蕃通過賄賂唐朝邊官楊矩,取得青海東南部的九曲之地。「乃賂鄯州都督楊矩,請河西九曲之地以為公主湯沐邑;矩奏與之。」

唐玄宗時期,唐朝總體上多次大勝吐蕃,唐朝在東邊攻佔九曲之地與青海湖等地,並將戰線推到青海湖以西,打的吐蕃不敢靠近青海湖;在西北將吐蕃趕出大小勃律,從東到西北壓制吐蕃。吐蕃贊普向唐玄宗求和。唐在河隴戰場上已佔明顯優勢。在西域戰場,唐軍在高仙芝、封常清的率領下,也是捷報頻傳,唐在對吐蕃的戰爭中即將取得了全面勝利。

《資治通鑒》:「甲子,薛訥與吐蕃戰於武街,大破之。時太僕少卿隴右群牧使王晙帥所部二千人與訥會擊吐蕃。坌達延將吐蕃十萬屯大來谷,選勇士七百,衣胡服,夜襲之,多置鼓角於其後五里,前軍遇敵大呼,後人鳴鼓角以應之。虜以為大軍至,驚懼,自相殺傷,死者萬計。訥時在武街,去大來谷二十里,虜軍塞其中間;晙復夜出兵襲之,虜大潰,始得與訥軍合。同追奔至洮水,復戰於長城堡,又敗之,前後殺獲數萬人。」

「隴右節度使郭知運大破吐蕃於九曲」「吐蕃大將悉末朗寇瓜州,都督張守珪擊走之。乙巳,河西節度使蕭嵩、隴右節度使張忠亮大破吐蕃於渴波谷;忠亮追之,拔其大莫門城,擒獲甚眾,焚其駱駝橋而還。辛卯,左金吾將軍杜賓客破吐蕃於祁連城下。時吐蕃復入寇,蕭嵩遣賓客將強弩四千擊之。戰自辰至暮,吐蕃大潰,獲其大將一人;虜散走投山,哭聲四合。」

「嵩乃遣疏勒副使張思禮將蕃、漢步騎四千人……擊吐蕃,大破之,斬獲數萬。」「朔方節度使信安王(李禕)攻吐蕃石堡城,拔之。……自是河隴諸軍游弈,拓境千餘里。」

「吐蕃贊普表稱:「甥世尚公主,義同一家。中間張玄表等先興兵寇鈔,遂使二境交惡。甥深識尊卑,安敢失禮!正為邊將交構,致獲罪於舅;屢遣使者入朝,皆為邊將所遏。今蒙遠降使臣,來視公主,甥不勝喜荷。倘使復修舊好,死無所恨!」自是吐蕃復款附。」

「吐蕃西擊勃律,勃律來告急。上命吐蕃罷兵,吐蕃不奉詔,遂破勃律。」「吐蕃寇河西,節度使崔希逸擊破之。鄯州都督、知隴右留後杜希望攻吐蕃新城,拔之,以其地為威戎軍,置兵一千戍之。」

「隴右節度使皇甫惟明奏破吐蕃大嶺等軍;戊戌,又奏破青海道莽布支營三萬餘眾,斬獲五千餘級。庚子,河西節度使王倕奏破吐蕃漁海及游弈等軍。」

「皇甫惟明引軍出西平,擊吐蕃,行千餘里,攻洪濟城,破之。」

「以王忠嗣為河西、隴右節度使……與吐蕃戰於青海、積石,皆大捷。又討吐谷渾於墨離軍,虜其全部而歸。」

「隴右節度使哥舒翰擊吐蕃,拔洪濟、大漠門等城,悉收九曲」「安西節度使封常清擊大勃律……大破之,受降而還。」

「制以仙芝為行營節度使,將萬騎討之。……會吐蕃連雲堡下。有兵近萬人,不意唐兵猝至……自辰至巳,大破之,斬首五千級,捕虜千餘人……仙芝虜小勃律王及吐蕃公主而還。」

(另外,《舊唐書》《新唐書》對高仙芝擊破小勃律的吐蕃軍的記載,消滅了約十萬吐蕃軍。

《舊唐書》卷一百九 列傳第五十九:「

李嗣業,京兆高陵人也……天寶七載,安西都知兵馬使高仙芝奉詔總軍,專征勃律,選嗣業與郎將田珍為左右陌刀將。於時吐蕃聚十萬眾於娑勒城,據山因水,塹斷崖谷,編木為城。仙芝夜引軍渡信圖河,奄至城下。仙芝謂嗣業與田珍曰:"不午時須破此賊。"嗣業引步軍持長刀上,山頭拋櫑蔽空而下,嗣業獨引一旗於絕險處先登,諸將因之齊上。賊不虞漢軍暴至,遂大潰,填溪谷,投水溺死,僅十八鎀九。遂長驅至勃律城擒勃律王、吐蕃公主,斬藤橋,以兵三千人戍。……十載,又從平石國,及破九國胡並背叛突騎施,以跳蕩加特進,兼本官。」

《新唐書》卷一百三十八 列傳第六十三:「

李嗣業,字嗣業,京兆高陵人……高仙芝討勃律,署嗣業及中郎將田珍為左右陌刀將。時吐蕃兵十萬屯娑勒城,據山瀕水,聯木作郛,以扼王師。仙芝潛軍夜濟信圖河,令曰:"及午破賊,不者皆死。"嗣業提步士升山,頹石四面以擊賊,又樹大旗先走險,諸將從之。虜不虞軍至,因大潰,投崖谷死者十八。鼓而驅至勃律,禽其主,平之。授右威衛將軍。從平石國及突騎施,以跳蕩先鋒加特進。

」)

《舊唐書 列傳第五十四》:「築神威軍於青海上,吐蕃至,攻破之;又築城於青海中龍駒島……名為應龍城,吐蕃屏跡不敢近青海。」《冊府元龜
卷三百九十八》:「哥舒翰……築神威城於青海上,旋為吐蕃所破。又築城於青海中龍駒島上……名為應龍城。吐蕃自此遁逃,不復近青海……」

從安史之亂開始,之後有朱泚之亂藩鎮之禍牛李黨爭等等,唐朝數次內鬥削弱自己,吐蕃趁機擴張,安史之亂時占青海東部、隴右,787年占河西,790年左右佔北庭,唐朝失去與安西的聯絡,不知安西存亡,公元790年以後,唐朝失去安西。

唐安史之亂嚴重削弱自己,763年冬天,朔方軍等唐朝軍將因為與唐廷的矛盾而放吐蕃東進,吐蕃趁機占長安15天,聽說唐朝大軍來了,吐蕃立即撤離了長安。吐蕃本來想掠走士、女、百工,但是聽說唐朝大軍來了,吐蕃立即撤退,沒來得及掠走士、女、百工。

在唐朝被自己數次內鬥削弱的情況下,唐朝崔寧、李晟、韋皋、史敬奉等仍然多次重創吐蕃軍,消滅大量吐蕃軍。

九世紀中期(850年左右),唐朝廷重占秦、原、安樂、維、扶、河、渭等州,張議潮占河西、隴右,歸附於唐朝,不久之後,吐蕃王國內外交困先滅亡了。

《舊唐書》:「劍南節度使崔寧大破吐蕃故洪等四節度兼突厥、吐渾、氐、蠻、羌、党項等二十餘萬眾,斬首萬餘級。」

《新唐書》:「朔方朔方先鋒兵馬使白元光合回紇兵於靈台,會雪雰嚴晦,吐蕃閉營撤備,乃縱擊之,斬首五萬級,生擒萬人」「寧破西山三路及邛南兵,斬首八千級。」

《資治通鑒》:「東川出軍,自江油趣白壩,與山南兵合擊吐蕃、南詔,破之。范陽兵追及於七盤,又破之,遂克維、茂二州。李晟追擊於大度河外,又破之。吐蕃南詔饑寒隕於崖谷死者八、九萬人。」

「韋皋遣其將曹有道將兵與東蠻、兩林蠻及吐蕃青海、臘城二節度戰於州台登谷,大破之……殺其大兵馬使乞藏遮遮。乞藏遮遮,虜之驍將也,既死,皋所攻城柵無不下;數年,盡復州之境。」

「韋皋屢破吐蕃,轉戰千里,凡拔城七,軍鎮五,焚堡百五十,斬首萬餘級,捕虜六千,降戶三千」「吐蕃遣其大相兼東鄙五道節度使論莽熱將兵十萬解維州之圍,西川兵據險設伏以待之。吐蕃至,出千人挑戰,虜悉眾追之,伏發,虜眾大敗,擒論莽熱,士卒死者太半(即三分之二)。」

「吐蕃節度論三摩等將十五萬眾圍鹽州,党項亦發兵助之。刺史李文悅竭力拒守……敬奉自它道出吐蕃背,吐蕃大驚,潰去。奉敬奮擊,大破,不可勝計。」

「張義潮發兵略定其旁瓜、伊、西、甘、肅、蘭、鄯、河、岷、廓十州,遣其兄義澤奉十一州圖籍入見,於是河、湟之地盡入於唐。」

《新唐書》:「秦州刺史高駢誘降延心及渾末部萬帳。」

《資治通鑒》:「拓跋懷光以五百騎入廓州,生擒論恐熱,先刖其足,數而斬之,傳首京師。其部眾東奔秦州,尚延心邀擊,破之,悉奏遷於嶺南。吐蕃由是衰絕,乞離胡君臣不知所終。」……

總的來說,唐與吐蕃時和時戰200多年:松州之戰唐軍擊敗吐蕃軍,吐蕃退出党項、白蘭羌、青海吐谷渾等,唐朝長期控制河西隴右,還逐步擴張到西域(安西北庭);高宗後期以及武則天時期唐朝內鬥,吐蕃欽陵贏了幾戰佔了青海西部,但是爭奪安西失敗,欽陵要求唐撤出安西,被拒絕也無可奈何;唐長期控制河西隴右安西北庭,王晙、張孝嵩張思禮、李禕、王忠嗣、哥舒翰、高仙芝等多次大勝吐蕃軍,或者殺敵數萬,或者開拓疆土,在東邊將戰線推到青海湖以西,在西北將吐蕃趕出大小勃律,從東到西北壓制吐蕃;後來安史之亂朱泚之亂藩鎮之禍等等,唐數次內鬥嚴重削弱了自己,吐蕃趁機贏了一些,占隴右、河西,但是唐朝崔寧、李晟、韋皋、史敬奉等多次重創吐蕃軍,消滅大量吐蕃軍;九世紀中期,唐朝廷重占秦、原、安樂、維、扶、河、渭等州,張議潮占河西、隴右,歸附於唐朝,不久之後,吐蕃王國內外交困先滅亡了。

唐太宗時期,契丹臣服於唐朝。

《舊唐書》:「貞觀二年,其君摩會率其部落來降。」「太宗伐高麗,至營州,會其君長及老人等,賜物各有差,授其蕃長窟哥為左武衛將軍。二十二年,窟哥等部咸請內屬,乃置松漠都督府,以窟哥為左領軍將軍兼松漠都督府、無極縣男,賜姓李氏。顯慶初,又拜窟哥為左監門大將軍。其曾孫祜莫離,則天時歷左衛將軍兼檢校彈汗州刺史,歸順郡王。」「又契丹有別部酋帥孫敖曹,初仕隋為金紫光祿大夫。武德四年,與靺鞨酋長突地稽俱遣使內附,詔令於營州城傍安置,授雲麾將軍,行遼州總管。」……

高宗後期、武則天時期,唐朝(武周)內訌,削弱了自己,還自己害死程務挺、王方翼、黑齒常之等優秀將領。公元696—697年,契丹李盡忠(盡滅)、孫萬榮(萬斬)反叛,李盡忠自稱「無上可汗」,推孫萬榮(萬斬)為帥率部起兵,擊敗唐(周)軍,攻破唐朝控制少數民族的營州、幽州,李盡忠病死,孫萬榮(萬斬)代領其眾。

蘇宏暉、王孝傑率軍征孫萬榮,王孝傑率少量先鋒,且戰且進,而後方的唐軍主力沒有跟進、沒有來支援。王孝傑以少打多,被孫萬榮擊敗,所率先鋒死亡殆盡。此戰,「虜甚眾」,王孝傑「率精銳之士為先鋒」「深入寇境,以少御眾,但為後援不至,所以致敗」(見《舊唐書》列傳第四十三),深入敵境以少打多,兵數遠少於孫萬榮,王孝傑所率的是少量兵力。而「既無後繼」「後援不至」
(見《舊唐書》列傳第四十三),說明蘇宏暉與大軍主力沒有前去支援王孝傑。最終王孝傑率領的少量先鋒死亡殆盡,而唐(周)軍主力沒有全軍覆沒。

後突厥默啜掠契丹老弱婦孺,唐(周)朝楊玄基等擊破契丹,萬榮(萬斬)被殺,其頭顱被送到唐朝東都。

公元700年,武則天用李楷固、駱務整率軍平定契丹余部。

《舊唐書》:「俄而奚及突厥之眾掩擊其後,掠其幼弱。」

《資治通鑒》:「時萬榮方與唐兵相持,軍中聞之,恟懼。奚人叛萬榮,神兵道總管楊玄基擊其前,奚兵擊其後,獲其將何阿小。萬榮軍大潰,帥輕騎數千東走。前軍總管張九節遣兵邀之於道,萬榮窮蹙,與其奴逃至潞水東……奴斬其首以降。」

《舊唐書》:「萬斬窮蹙,乃將其家奴輕騎宵遁,至潞河東,解鞍憩於林下,其奴斬之。張九節傳其首於東都。」

《資治通鑒》:「以楷固為左玉鈐衛將軍,務整為右武威衛將軍,使將兵擊契丹餘黨,悉平之。」

唐玄宗時期,契丹再次歸降。

《舊唐書》「開元三年,其首領李失活以默啜政衰,率種落內附。失活,即盡忠之從父弟也。於是復置松漠都督府。封失活為松漠郡王,拜左金吾衛大將軍兼松漠都督。其所統八部落,各因舊帥拜為刺史,又以將軍薛泰督軍以鎮撫之。」

契丹可突於造反,唐朝李禕、張守珪平定之,可突於被傳首唐朝東都。

「詔禮部尚書信安王禕為行軍副大總管,領眾與幽州長史趙含章出塞擊破之,俘獲甚眾。可突於率其麾下遠遁,奚眾盡降,禕乃班師。」

「詔以張守珪為幽州長史兼御史中丞以經略之。可突於漸為守珪所逼,遣使偽降。俄又回惑不定,引眾漸向西北,將就突厥。守珪遣管記王悔等就部落招諭之。時契丹衙官李過折與可突於分掌兵馬,情不葉,悔潛誘之,過折夜勒兵斬可突於及其支黨數十人。二十三年正月,傳首東都。」

……

安祿山為了取得邊功,多次殺掠契丹、奚,逼迫已臣服於唐朝的契丹、奚殺死唐朝公主(假公主,不是皇帝的女兒。而且不是宗室女,而是外姓貴族女)而造反,安祿山率軍多次與之交戰,先敗後勝。

《資治通鑒》:「安祿山屢誘奚、契丹,為設會,飲以莨菪酒,醉而坑之,動數千人,函其酋長之首以獻,前後數四。」「安祿山欲以邊功市寵,數侵掠奚、契丹;奚、契丹各殺公主以叛,祿山討破之。」

《舊唐書》列傳一百四十九:「天寶十年,安祿山誣其酋長欲叛,請舉兵討之。八月,以幽州、雲中、平盧之眾數萬人,就潢水南契丹衙與之戰,祿山大敗而還,死者數千人。」

《新唐書》列傳一百四十四:「發幽州、雲中、平廬、河東兵十餘萬,以奚為鄉導,大戰潢水南。祿山敗,死者數千。自是祿山與相侵掠未嘗解,至其反乃已。」

《資治通鑒》卷第二百一十七 唐紀三十三:「安祿山奏擊奚破之,虜其王李日越。」「安祿山奏破奚、契丹。」

《新唐書》列傳第一百四十四:「安祿山節度范陽,詭邊功,數與鏖斗,飾俘以獻,誅其(奚)君李日越,料所俘驍壯戍雲南。」

不久,契丹、奚再次歸附於唐朝。

唐朝後期,張仲武、劉濟、李載義還多次擊敗契丹、奚。

唐末劉仁恭還曾使契丹獻馬乞盟。

《舊唐書》列傳第一百四十五:大中元年春,張仲武大破奚眾。

《舊唐書》列傳第一百三十:李載義……契丹寇邊,以兵擊走之,仍虜其名王。

《新唐書》列傳第一百四十四:貞元四年,與室韋攻振武。後七年,幽州殘其(奚)眾六萬。

《新唐書》列傳第一百四十四:大和四年,(奚)復盜邊,廬龍李載義破之,執大將二百餘人,縛其帥茹羯來獻,文宗賜冠帶,授右驍衛將軍。後五年,大首領匿舍朗來朝。大中元年,北部諸山奚悉叛,廬龍張仲武禽酋渠,燒帳落二十萬,取其刺史以下面耳三百,羊牛七萬,輜貯五百乘,獻京師。

《新唐書》列傳第一百三十七:(劉濟)……奚數侵邊,濟擊走之,窮追千餘里,至青都山,斬首二萬級。其後又掠檀、薊北鄙,濟率軍會室韋,破之。

《新唐書》列傳第一百三十七:張仲武……大中初,又破奚北部及山奚,俘獲雜畜不貲。

《新唐書》:「劉仁恭窮師逾摘星山討之,歲燎塞下草,使不得留牧,馬多死。契丹乃乞盟,獻良馬求牧地,仁恭許之。復敗約入寇,劉守光戍平州,契丹以萬騎入,守光偽與和,帳飲具於野,伏發,禽其大將。群胡慟,願納馬五千以贖,不許。欽德輸重賂求之,乃與盟,十年不敢近邊。」……

(補充:安史之亂後奚崛起,並壓倒契丹,這一時期契丹與奚很少犯邊,常有入朝奉獻。後依附於北方強盛起來的回鶻,又有進犯,主要是與唐朝的盧龍方鎮作戰,但此時契丹因為實力問題只是擔當鋪助,奚才是主角。但兩族都為盧龍軍所壓制,幾任有作為的盧龍節度使如劉濟、李載義、張仲武都壓制住了契丹與奚。這種強勢一直持續到五代前期。由於幽薊一帶地處偏僻物產資源不夠豐富,盧龍軍每次獲勝之後似乎都不忘瘋狂搶掠一通,以供軍需。  劉濟在任時期因奚犯邊,劉濟率軍攻擊,大敗之,深入千餘里,虜獲不可勝紀,次年奚再反,又被劉濟所擊敗。邊境遂安。唐朝宗室盧龍節度使李載義於830年破奚,擒奚王茹羯,同年又擊敗契丹。唐武宗會昌年間盧龍節度使張仲武派兵強行進駐契丹,迫使契丹脫離回鶻重新向唐稱臣,張仲武847年大破北奚、山奚,奚族徹底衰落,自此奚開始被契丹壓倒,最終在耶律阿保機時期被契丹吞併。  唐末契丹實力已經開始上升,但在與盧龍劉仁恭的戰爭中仍然失利,當時作為契丹聯盟盟主的痕德堇可汗在與劉守光父子戰爭中失利,其子被俘,在「納馬五千以贖之」遭拒絕後,只好「乞盟納賂以求之」,不敢南進。痕德堇對劉氏每歲秋霜落後燒其牧地草場,牲畜多飢死的行為,反而「以良馬賂仁恭求市 牧地」。)

南詔曾長期臣服於唐朝。

《新唐書》:「當是時,五詔微,歸義獨強,乃厚以利啖劍南節度使王昱,求合六詔為一。制可。」

「又以破渳蠻功,馳遣中人冊為雲南王,賜錦袍、金鈿帶七事。於是徙治大和城。」「初,安寧城有五鹽井,人得煮鬻自給。玄宗詔特進何履光以兵定南詔境,取安寧城及井,復立馬援銅柱,乃還。」

……

後來,唐朝邊官張虔陀等苛待南詔,南詔造反,楊國忠昏招迭出、唐玄宗糊塗,無將才的鮮於仲通、李宓先後率軍進攻南詔,補給短缺,瘴疫病餓而死者眾多,損失慘重。第一次唐軍士卒死六萬人,第二次唐軍士卒罹瘴疫及飢死戰死七萬人。

但是南詔方面亦損失慘重,雲南自曲、靖二州以下東爨居地被唐兵破壞。

《舊唐書》:「鮮於仲通為劍南節度使,張虔陀為雲南太守。仲通褊急寡謀,虔陀矯詐,待之不以禮。舊事,南詔常與其妻子謁見都督,虔陀皆私之。有所徵求,閣羅鳳多不應,虔陀遣人罵辱之,仍密奏其罪。閣羅鳳忿怨,因發兵反攻,圍虔陀,殺之。」

「仲通率兵出戎、巂州。閣羅鳳遣使謝罪,仍與雲南錄事參軍姜如芝俱來,請還其所虜掠,且言
:『吐蕃大兵壓境,若不許,當歸命吐蕃,雲南之地,非唐所有也 。』仲通不許,囚其使,進兵逼大和城,為南詔所敗。」

《資治通鑒》:「(鮮於仲通)進軍至西洱河,與閣羅鳳戰,軍大敗,士卒死者六萬人。」「侍御史、俞南留後李宓將兵七萬擊南詔。閣羅鳳誘之深入,至太和城,閉壁不戰。宓糧盡,士卒罹瘴疫及飢死什七八,乃引還;蠻追擊之,宓被擒,全軍皆沒。」

779年,唐朝李晟等大破南詔、吐蕃聯軍,使其損失慘重,

《資治通鑒》:「上髮禁兵四千人,使晟將之,發邠、隴、范陽兵五千,使金吾大將軍安邑曲環將之,以救蜀。東川出軍,自江油趣白壩,與山南兵合擊吐蕃、南詔,破之。范陽兵追及於七盤,又破之,遂克維、茂二州。李晟追擊於大度河外,又破之。吐蕃南詔饑寒隕於崖谷死者八、九萬人。」

《新唐書》列傳第一百四十七上:「德宗髮禁衛及幽州軍以援東川,與山南兵合,大敗異牟尋眾,斬首六千級,禽生捕傷甚眾,顛踣厓峭且十萬。」

……

不久,南詔再次歸附於唐朝,

《新唐書》:遣弟湊羅棟、清平官尹仇寬等二十七人入獻地圖、方物,請復號南詔。帝賜賚有加,拜仇寬左散騎常侍,封高溪郡王。」「明年夏六月,冊異牟尋為南詔王。以祠部郎中袁滋持節領使,成都少尹龐頎副之,崔佐時為判官;俱文珍為宣慰使,劉幽岩為判官。賜黃金印,文曰「貞元冊南詔印」」「相者引異牟尋去位,跽受冊印,稽首再拜;又受賜服備物,退曰
:「開元、天寶中,曾祖及祖皆蒙冊襲王,自此五十年。貞元皇帝洗痕錄功,復賜爵命,子子孫孫永為唐臣 。」

829年,杜元穎不曉軍事,武備廢弛,且苛待士卒,導致士卒引南詔入寇,攻破成都外城,掠走數萬人。830年,唐朝李德裕前來鎮守,蜀地遂安。

《資治通鑒》:「德裕乃練士卒,葺堡鄣,積糧儲以備邊,蜀人粗安。」

《新唐書》:「明年,(南詔)上表請罪。比年使者來朝,開成、會昌間再至。」

唐朝與南詔戰爭的最後階段,唐朝宋威、高駢等數次大破南詔軍,南詔「屢覆眾,國耗虛」「男子十五以下悉發,婦耕以餉軍」,南詔衰落。唐朝高駢的數次大勝使南詔失去再戰的勇氣(「南詔氣奪」),南詔不敢再與唐朝交戰,南詔驃信送子入朝為質。

唐朝害死南詔三個重臣(南詔宰相趙隆眉、楊奇混、段義宗),南詔也不敢報復。

南詔曾依靠黎、雅間的劉王、郝王、楊王淺蠻部族與唐朝作戰,唐朝西川節度使王建嚴厲對待這些部族,南詔與這些部族不敢侵盜。後來這些部族首領泄露軍機,被王建殺死。最後南詔滅亡比唐朝滅亡還早了數年。

《新唐書 列傳第一百四十七中》:「……駢以選士五千度江,敗林邑兵於邕州,擊南詔龍州屯,蠻酋燒貲畜走。酋龍遣楊緝思助酋遷共守安南,以范脆些為安南都統,趙諾眉為扶邪都統。七年六月,駢次交州,戰數勝,士酣斗,斬其將張詮。李溠龍舉眾萬人降,拔波風三壁。緝思出戰,敗,還走城。士乘之,超堞入,斬酋遷、脆些、諾眉,上首三萬級,安南平。」

「帝遣東川節度使顏慶復為大度河制置、劍南應接使,兵次新都,博野將曾元裕敗蠻兵,斬二千級。南詔騎數萬晨壓官軍以騁,大將宋威以忠武兵戰,斬首五千,獲馬四百尾。南詔退屯星宿山,威進戍沱江……蠻聞鳳翔、山南軍且來,乃迎戰毘橋,不勝,趨沱江,為伏士所擊,又敗。城中出突將,夜火蠻營,酋龍、坦綽身督戰。後三日,王師奪升遷梁,蠻大敗,夜燒亭傳,乘火所向,雨矢射王師。威疏軍行,向矢所發叢射之。兩軍不能決,各解去。酋龍知不敵,夜徹營南奔……」

「(南詔)屢覆眾,國耗虛……」「駢至不淹月,閱精騎五千,逐蠻至大度河,奪鎧馬,執酋長五十斬之……」「築戎州馬湖、沐源川、大度河三城,列屯拒險,料壯卒為平夷軍,南詔氣奪。」

……

《新唐書 列傳第一百四十九下》:「……駢次峰州,大破南詔蠻,收所獲贍軍……」「當是時,蠻攻雅州,壁廬山,聞駢至,亟解去。駢即移檄驃信,勒兵從之。驃信大懼,送質子入朝,約不敢寇。」

(《資治通鑒》:「駢以五千人先濟,約維周發兵應援;駢既行,維周擁餘眾,不發一卒以繼之。九月,駢至南定,駢掩擊,大破之,收其所獲以食軍。」

「監陳敕使韋仲宰將七千人至峰州,高駢得以益其軍,進擊南詔,屢破之。」

「是月,駢大破南詔蠻於交趾,殺獲甚眾,遂圍交趾城。」

「駢至,復督勵將士攻城,遂克之,殺段酋遷及土蠻為南詔鄉導者朱道古,斬道三萬餘級,南詔遁去。駢又破土蠻附南詔者二洞,誅其酋長,土蠻帥眾歸附者萬七千人。」

「慶復至新都,蠻分兵往拒之。甲午,與慶復遇,慶復大破蠻軍,殺二千餘人,蜀民數千人爭操芟刀、白以助官軍,呼聲震野。乙未,蠻步騎數萬復至,會右武衛上將軍宋威以忠武二千人至,即與諸軍會戰,蠻軍大敗,死者五千餘人……甲兵服物遺棄於路……」

「高駢至成都,明日,發步騎五千追南詔,至大渡河,殺獲甚眾,擒其酋長數十人,至成都,斬之。修復邛崍關、大渡河諸城柵,又築城於戎州馬湖鎮,號平夷軍,又築城於沐源川,皆蠻入蜀之要路也,各置兵數千戍之。」

……)

唐朝前中期,回紇(回鶻)臣服於唐。唐朝攻滅薛延陀汗國之後,唐太宗後期、唐高宗前期,回紇(回鶻)在唐朝的統治之下。

武則天時期,後突厥崛起,唐朝不再控制回紇。唐玄宗時期,回紇正式建立汗國,仍稱臣於唐朝。

《舊唐書》本紀第三:鐵勒回紇、拔野古、同羅、仆骨、多濫葛、思結、阿跌、契苾、跌結、渾、斛薛等十一姓各遣使朝貢,奏稱:"延陀可汗不事大國,部落烏散,不知所之。奴等各有分地,不能逐延陀去,歸命天子,乞置漢官。"詔遣會靈州。九月甲辰,鐵勒諸部落俟斤、頡利發等遣使相繼而至靈州者數千人,來貢方物,因請置吏,咸請至尊為可汗。於是北荒悉平……

《舊唐書》:「太宗幸靈武,受其降款,因請回鶻已南置郵遞,通管北方。太宗為置六府七州,府置都督,州置刺史,府州皆置長史、司馬已下官主之。以回紇部為瀚海府,拜其俟利發吐迷度為懷化大將軍,兼瀚海都督……」

《新唐書》列傳第一百四十二上:鐵勒十一部皆來言 :「延陀不事大國,以自取亡,其下麕駭鳥散,不知所之。今各有分地,願歸命天子,請置唐官 。」有詔張飲高會,引見渠長等,以唐官官之,凡數千人。

明年復入朝。乃以回紇部為瀚海,多覽葛部為燕然,仆骨部為金微,拔野古部為幽陵,同羅部為龜林,思結部為盧山,皆號都督府;以渾為皋蘭州,斛薛為高闕州,阿跌為雞田州,契苾羽為榆溪州,奚結為雞鹿州,思結別部為帶林州,白?為窴顏州;其西北結骨部為堅昆府,北骨利干為玄闕州,東北俱羅勃為燭龍州;皆以酋領為都督、刺史、長史、司馬,即故單于台置燕然都護府統之,六都督、七州皆隸屬,以李素立為燕然都護。其都督、刺史給玄金魚符,黃金為文,天子方招寵遠夷,作絳黃瑞錦文袍、寶刀、珍器賜之。帝坐秘殿,陳十部樂,殿前設高坫,置朱提瓶其上,潛泉浮酒,自左閣通坫趾注之瓶,轉受百斛鐐盎,回紇數千人飲畢,尚不能半。又詔文武五品官以上祖飲尚書省中。渠領共言:「生荒陋地,歸身聖化,天至尊賜官爵,與為百姓,依唐若父母然。請於回紇、突厥部治大塗,號『參天至尊道』,世為唐臣。」乃詔磧南弟鳥泉之陽置過郵六十八所,具群馬、湩、肉待使客,歲內貂皮為賦。

《舊唐書》列傳第一百四十九:……鐵勒諸姓、回紇胡祿俟利發等,總百餘萬戶,散處北溟,遠遣使人,委身內屬,請同編列,並為州郡。收其瀚海,盡入提封……

《資治通鑒》卷第一百九十八 唐紀十四:鐵勒百餘萬戶,散處北溟,遠遣使人,委身內屬,請同編列,並為州郡。

《資治通鑒》卷第一百九十八 唐紀十四:敕勒諸部俟斤遣使相繼詣靈州者數千人,咸云:「願得天至尊為奴等天可汗,子子孫孫常為天至尊奴,死無所恨。」

(鐵勒即敕勒,回紇是其一部分。)

《資治通鑒》卷第一百九十八 唐紀十四:「使窮髮之地盡為編戶」。

《舊唐書》:「永徽二年,賀魯破北庭,詔將軍梁建方、契苾何力領兵二萬,取回紇五萬騎,大破賀魯」

「以賀魯種落分置州縣,西盡波斯。加婆閏右衛大將軍、兼瀚海都督。」

「天寶初,其酋長葉護頡利吐發遣使入朝,封奉義王。三載,擊破拔悉密,自稱骨咄祿毗伽闕可汗。又遣使入朝,因冊為懷仁可汗。」

安史之亂爆發,唐朝借兵於回紇(回鶻)。唐肅宗借兵回紇表面上是為了儘快收復長安,實際為了把回紇拉到自己這邊、防止回紇幫助叛軍,而與回紇約定。「上欲速得京師,與回紇約曰:『克城之日,土地、士庶歸唐,金帛、子女皆歸回紇。』」但是後來回紇沒劫掠長安(回紇想劫掠長安,但是被唐朝太子廣平王阻止了),而是劫掠了洛陽。(如果回紇幫助叛軍,那麼安史之亂禍害的地區範圍更大、時間更長。做出這樣的約定以拉攏回紇,是犧牲洛陽的利益而保護其他地區的利益。)《舊唐書》列傳第一百四十五:「初,收西京,回紇欲入城劫掠,廣平王固止之。及收東京,回紇遂入府庫收財帛,於市井村坊剽掠三日而止。」
這是回鶻第一次劫掠洛陽,主要劫掠財物三天,唐朝拿出財物,使回鶻停止了劫掠。

安史之亂後期,叛亂復起,叛軍拉攏回鶻攻打唐朝,唐朝郭子儀說服回鶻與唐朝聯合。但是,在隨後的平叛中,回鶻第二次劫掠洛陽,《新唐書》列傳第一百四十二上:「回紇至東京,放兵攘剽,人皆遁保聖善、白馬二祠浮屠避之,回紇怒,火浮屠,殺萬餘人」,洛陽人躲到聖善寺及白馬寺二閣,回鶻防火,導致一萬餘人死亡。

而這次部分唐朝軍隊也在劫掠。這當然是負面的事。但是看歷史就知道,實際在古代歷朝歷代戰爭中普遍發生過軍隊劫掠自己百姓的事,戰爭中不劫掠百姓在古代歷朝歷代反而是極少數現象。

但是,在此之外,唐朝李正己打的回鶻(回紇)大酋不敢為暴。

《舊唐書》列傳第七十四:「李正己……寶應中,眾軍討史朝義,至鄭州……正己時為軍候,獨欲以氣吞之。因與其角逐,眾軍聚觀,約曰:"後者批之。"既逐而先,正己擒其領而批其背,回紇尿液俱下,眾軍呼笑,虜慚,由是不敢為暴。」

《新唐書》列傳第一百三十八:「李正己……寶應中,以軍候從討史朝義。時回紇恃功橫……正己欲以氣折之,與大酋角逐,眾土皆牆立觀,約曰:"後者批之。"既逐而先,正己批其頰,回紇矢液流離,眾軍哄然笑。酋大慚,自是沮憚不敢暴。」

在阻止回鶻(回紇)劫掠長安時,唐朝太子(廣平王)拜回鶻葉戶太子,只拜、沒有跪,而回鶻太子立即跪拜唐朝太子。

《資治通鑒》(卷第二百二十):「(唐肅宗至德二載 公元757年)廣平王拜於葉護馬前曰:『今始得西京,若遽俘掠,則東京之人皆為賊固守,不可復取矣,願至東京乃如約。』葉護驚躍下馬答拜,跪捧王足,曰:『當為殿下徑往東京。』即與僕固懷恩引回紇、西域之兵自城南過,營於滻水之東。」

(當時的「拜」與「跪拜」有區別,拜不是跪,唐朝太子只是拜沒有跪,而回鶻太子立即又拜又跪。)

回鶻(回紇)曾是唐朝被唐朝控制,後來回鶻正是建立汗國之後,臣服於唐朝;安史之亂等唐朝內鬥,回鶻強盛一時,趁火打劫,但回鶻最強盛時其可汗也只是與唐皇帝約為弟兄,地位從來沒有高於唐皇帝;

香積寺事件,回鶻可汗要求雍王行叔侄禮「唐天子與可汗約為兄弟,可汗於雍王,叔父也」,被拒絕,爭執起來「力爭久之」,回鶻打死了雍王的兩個隨從,回鶻可汗的母親親自賠罪道歉。《資治通鑒》:「可汗母捧陛下於貂裘,叱退左右,親送陛下乘馬而歸」。

辛雲京、張光晟防備回鶻。回鶻入寇,唐朝張光晟等擊退回鶻。後來,張光晟等殺死為非作歹的回鶻貴族董突(武義可汗之叔父)等。

《舊唐書》:「代州都督張光晟與回紇戰於羊武谷,破之,回紇引退。先是,辛雲京守太原,回紇懼雲京,不敢窺並、代,知鮑防無武略,乃敢凌逼,賴光晟邀戰勝之,北人乃安。」

《資治通鑒》:「振武留後張光晟殺回紇使者董突等九百餘人。董突者,武義可汗之叔父也」

唐朝與回鶻(回紇)的和親,是雙方實力差不多時的和親,而且互有嫁娶。

回鶻可汗女為唐朝煌郡王承寀之妃,

《資治通鑒》:「敦煌王承寀至回紇牙帳,回紇可汗以女妻之。」

《舊唐書 本紀第十》:「冊回紇可汗女為毗伽公主」
《舊唐書 列傳第一百四十五》: 「遣故邠王男承采,封為燉煌王,將軍石定番,使於回紇,以修好徵兵。及至其牙,可汗以女嫁於承采,遣首領來朝,請和親,封回紇公主為毗伽公主……納回紇公主為妃。」《舊唐書
本紀第十》「燉煌王承寀自回紇使還,拜宗正卿;納回紇公主為妃」。

唐朝公主嫁給回鶻可汗作可敦(可汗的妻子),回鶻可汗站著接受唐朝詔書冊命(而不是坐著接受),

《舊唐書》:「可汗乃起奉詔,便受冊命。翼日,冊公主為可敦」。

後來,從唐德宗開始,回鶻可汗上表稱臣稱兒,回鶻再次開始稱臣於唐朝。

可汗與唐朝公主接受回鶻人的朝拜,開啟了回鶻人朝謁可汗時既拜可汗、又拜可敦,

《資治通鑒》:「回紇可汗遣使上表稱兒及臣……」,「回紇合骨咄祿可汗得唐許婚,甚喜,遣其妹骨咄祿毘伽公主及大臣妻並國相、趺跌都督以下千餘人來迎可敦,辭禮甚恭,曰:『昔為兄弟,今為子婿,半子也……』」。《舊唐書》:「時回紇可汗喜於和親,其禮甚恭,上言:『昔為兄弟,今為子婿,半子也。』又詈辱吐蕃使者。」「虜先設大輿曲扆,前設小座,相者引公主升輿,回紇九姓相分負其輿,隨日右轉於庭者九,公主乃降輿升樓,與可汗俱東向坐。自此臣下朝謁,並拜可敦」……

九世紀中期,黠戛斯擊破回鶻,黠戛斯入貢於唐朝;部分回鶻西遷,大量回鶻南遷。南遷的回鶻與唐朝發生衝突,唐朝張仲武、劉沔、石雄等數次擊破回鶻,殺獲十幾萬回鶻人,還俘獲大批回鶻侯王貴族;

《舊唐書》列傳第一百三十:「時回鶻有將勒那頡啜擁赤心宰相一族七千帳,東逼漁陽。仲武遣其弟仲至與裨將游奉寰、王如清等,率銳兵三萬人大破之。前後收其侯王貴族千餘人,降三萬人,獲牛馬、橐駝、旗纛、罽幕不可勝計。」

《舊唐書》列傳第一百四十五:「幽州節度使張仲武遣弟仲至率兵大破那頡之眾,全收七千帳,殺戮收擒老小近九萬人。」

「烏介諸部猶稱十萬眾……河東劉沔率兵奄至烏介營,烏介驚走東北約四百里外……烏介部眾至大中元年詣幽州降,留者漂流餓凍,眾十萬,所存止三千已下。」

《資治通鑒》卷第二百四十七 會昌三年:「雄乃鑿城為十餘穴,引兵夜出,直攻可汗牙帳。至其帳下,虜乃覺之。可汗大驚,不知所為,棄輜重走,雄追擊之。庚子,大破回鶻於殺胡山,可汗被瘡,與數百騎遁去……斬首萬級,降其部落二萬餘人。」

《舊唐書》列傳第一百四十五:「回鶻特勒龐俱遮、阿敦寧二部,回鶻公主密羯可敦一部,外相諸洛固阿跌一部,及牙帳大將曹磨你等七部,共三萬眾,相次降於幽州,詔配諸道。有特勒霢沒斯、阿歷支、習勿啜三部,回鶻相愛耶勿弘順、回鶻尚書呂衡等諸部降振武」

……


至少我看到晚清的照片里,普通百姓就像乞丐一樣。


無論是物質上,還是精神上,顯然都是盛唐的含金量最高。

唐朝

憶昔開元全盛日,小邑猶藏萬家室。

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倉廩俱豐實。

九州道路無豺虎,遠行不勞吉日出。

——杜甫

科普:我國直到1983年,才超過了盛唐時的人均糧食產量,注意是人均。

聽上去有點不可思議,卻是不爭的事實。

清朝

康熙元年,吳川大飢。

二年,合肥飢。

三年春,揭陽飢。秋,交河、寧晉飢。

四年春,曹州、兗州、東昌大飢。夏,惠來飢。秋,懷遠飢。冬,烏城飢。

六年,應山飢。

七年,無極大飢。

十年夏,海鹽大飢。秋,臨安、東陽大飢。

十一年,永康、峽江、大冶飢。秋,遂安、湯溪大飢。

十二年,樂亭大飢。

十三年春,興寧、鎮平、京山大飢。

十四年,東光飢。

十五年春,大冶飢。夏,連平飢。

十六年春,嘉應州大飢。夏,鄖縣、鄖陽、鄖西大飢。

十七年秋,曲江飢。

十八年春,真定府屬飢。夏,興寧、長樂、嘉應州、平遠飢。秋,無為、合肥、廬江、巢縣、博興、樂安、臨朐、高苑、昌樂、壽光大飢。冬,滿城飢。

十九年春,江夏大飢。夏,大同、天鎮飢。冬,萬泉、遵化州、滄州飢。

二十年夏,儋州、永嘉飢。

二十一年春,桐鄉飢。冬,信宜、真定、保安州飢。

二十二年春,宜興飢。秋,單縣飢。

二十三年春,濟寧州、剡州、費縣飢。秋,巴縣、江安、羅田飢。

二十四年春,沛縣飢。

二十五年秋,恭城大飢。冬, 城大飢。

二十六年,博興大飢。

二十七年秋,蔚州飢。

二十八年春,高邑、文登飢。夏,潛江大飢。秋,龍門飢。

二十九年夏,黃岡、黃安、羅田、蘄州、黃梅、廣濟飢。秋,襄垣、長子、平順飢。

三十年春,昌邑飢。秋,順天府、保安州、真定飢。

三十一年春,洪洞、臨汾、襄陵飢。夏,富平、盩厔、涇陽飢。秋,陝西飢。

三十二年夏,慶陽飢。秋,湖州飢。

三十三年,沙河飢。

三十四年,畢節飢。

三十五年夏,長寧、新安、 城飢。秋,大埔飢。

三十六年夏,廣寧、連平、龍川、海陽、揭陽、澄海、嘉應州大飢。秋,慶元、龍南、潛江、酉陽、江陵、遠安、荊州、鄖西、江陵、監利飢。

三十七年春,平定、樂平大飢,【人相食】。夏,濟南、寧陽、莒州、沂水大飢。

三十八年春,陵川飢。夏,婺源、費縣飢。秋,金華飢。

三十九年秋,西安、江山、常山飢。

四十年,靖遠飢。

四十一年春,吳川大飢。夏,沂州、剡城、費縣大飢。冬,慶雲飢。

四十二年夏,永年、東明飢。秋,沛縣、亳州、東阿、曲阜、蒲縣、滕縣大飢。冬,汶上、沂州、莒州、兗州、東昌、鄆城大飢,【人相食】。

四十三年春,泰安大飢,【人相食】,死者枕藉;肥城、東平大飢,【人相食】;武定、濱州、商河、陽信、利津、沾化飢;兗州、登州大飢,民死大半,【至食屋草】;昌邑、即墨、掖縣、高密、膠州大飢,【人相食】。

四十四年,鳳陽府屬飢。

四十五年春,漢川、鍾祥、荊門、江陵、監利、京山、潛江、沔陽、鄖縣、鄖西飢。

四十六年秋,東流、宿州飢。

四十七年,平鄉、沙河、鉅鹿飢。

四十八年春,無為、宿州飢。夏,沂城、剡城、邢台、平鄉飢。秋,武進、清河飢。

四十九年,阜陽飢。

五十年,通州飢。

五十一年,古浪飢。

五十二年春,蒼梧飢,死者以千計。夏,長寧、連平、合浦、信宜、崖州、柳城飢。

五十三年春,陽江飢。冬,漢陽、漢川、孝感飢。

五十四年夏,臨榆飢;遵化州大飢,【人食樹皮】。

五十五年春,順天、樂亭飢。

五十六年春,天台飢。

五十七年,廣濟飢。

五十八年春,日照飢。夏,靜寧、環縣飢。

五十九年春,臨潼、三原飢。夏,蒲縣飢。

六十年春,平樂、富川飢。夏,邢台飢。秋,咸陽大飢。冬,兗州府屬飢。

六十一年夏,井陘、曲陽、平鄉、邢台飢。夏,蒙陰、沂水飢。秋,嘉興、金華飢。冬,懷集飢。

雍正元年夏,通州飢。秋,嘉興飢。

二年春,蒲台大飢。夏,樂清、金華、嵊縣飢。冬,英山飢。

三年夏,順德、膠州飢。冬,惠來飢。

四年春,嘉應州飢。秋,澄陽江飢。

五年冬,江陵、崇陽飢。

七年,壽州飢。

八年夏,肥城、武城飢。冬,銅陵大飢。

九年春,肥城大飢,死者相枕藉;莒州、范縣、黃縣、招遠、文登飢。夏,章丘、鄒平大飢。冬,濟南大飢。

十年,崇明、海寧飢。

十一年冬,上海、嘉興飢。

十二年秋,武進大飢。

十三年秋,慶遠府屬大飢。冬,垣曲飢。

乾隆元年夏,海陽飢。

三年秋,平陽飢。

四年春,葭州飢。夏,碭山飢。

五年,鞏昌、秦州、慶陽等處飢。

六年,甘肅隴右諸州縣大飢。

七年春,山陽飢。夏,宜都飢。秋,亳州飢。

八年春,南昌、饒州、廣信、撫州、瑞州、袁州、贛州各府大飢。夏,天津、深州二十八州縣飢。

九年,高邑大飢。

十年,正定、贊皇、無極、 城、元氏等縣飢。

十一年春,沾化飢。夏,慶雲、寧津飢。

十二年,曹州、博山、高苑、昌樂、安丘、諸城、臨朐飢。

十三年春,曲阜、寧陽、濟寧、日照、沂水飢。夏,福山、棲霞、文登、榮成飢,棲霞尤甚,【鬻男女】。

十四年春,安丘、諸城、黃縣大飢,【餓殍載道】,【鬻子女者無算】。

十五年秋,廣信飢。

十六年春,福山、棲霞飢,民多餓死。夏,南昌、廣信飢。冬,建德飢。

十七年春,全州飢。夏,同官、洵陽、白河飢。冬,房縣飢。

十八年春,慶元飢。秋,鄖縣飢。

十九年,羅田飢。

二十年,溧水、通州飢。

二十一年春,青浦、東流、湖州、石門、金華飢。夏,沂州、武城飢。冬,濟南府飢。

二十二年夏,博白飢。秋,掖縣飢。

二十三年春,翁源、蒼梧飢。夏,日照飢。

二十四年秋,隴右諸州縣大飢。

二十五年,平定、潞安、長子、長治、和順、天門飢。

二十六年,江夏、隨州、枝江飢。

二十七年春,濟南飢。夏,棗強、慶雲飢。

二十八年夏,永年、永昌大飢。

二十九年秋,東光大飢。

三十年春,桐廬飢。秋,吉安、廣信、袁州、撫州飢。冬,威遠飢。

三十一年,濟南、新城、德州、禹城飢。

三十二年冬,池州大飢。

三十三年夏,沂水、日照大飢。

三十四年,溧水、太湖、高淳飢。

三十五年,蘭州、鞏昌、秦州各屬大飢。

三十六年夏,會寧、肥城大飢。秋,新城、寧陝 飢。

三十八年秋,文登、榮成飢。

三十九年秋,秦州、鎮番大飢。

四十年,溧水、武進、高郵、南陵大飢。

四十二年秋,陸川飢。

四十三年,全蜀大飢,【立人市鬻子女】;江夏、武昌等三十一州縣飢。

四十四年春,南漳、光化、房縣、隨州、枝江飢。夏,秦州屬飢。

四十五年秋,江陵、保康飢。

四十七年,灤州、昌黎、臨榆飢。

四十八年春,黃縣飢。秋,綏德州飢。

四十九年春,葭州飢。夏,來鳳飢。

五十年春,宜城、光化、隨州、枝江大飢,【人食樹皮】。夏,章丘、鄒平、臨邑、東阿、肥城飢。秋,壽光、昌樂、安丘、諸城大飢,【父子相食】。

五十一年春,山東各府、州、縣大飢,【人相食】。

五十二年,臨榆大飢。

五十三年秋,文登、榮成飢。

五十四年夏,宜都飢。

五十五年秋,禹城飢。

五十六年,邢台等八縣飢。

五十七年,唐山、寧津、武強、平鄉飢,民多餓斃。

五十八年春,常山飢。

五十九年,清苑、望都、蠡縣飢。

六十年春,蓬萊、黃縣、棲霞飢。夏,麻城飢。

——《清史稿》

物質是幸福的基本保障,更重要的是,開元時期的盛世心態,是閉關鎖國的明朝、喪權辱國的清朝無法比擬的。

盛唐詩人是什麼心情?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

星垂平野闊,江入大荒流。

拿李白說事未免欺負人,我們看看杜甫:

山隨平野盡,月涌大江流。

挽弓當挽強,用箭當用長。

即使是晚唐,黃巢的詩也是這樣的:

衝天香陣透長安,滿城盡帶黃金甲。

明清呢?

好像再沒有人性的張揚,再沒了盛世的恢宏大氣。

當然,更不可能像盛唐那樣,嘲諷一下皇帝什麼的:

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

漢皇重色思傾國,御宇多年求不得。

大概清朝偶爾冒出一個有點靈氣的:

清風不識字,何故亂翻書?

次日,詩人卒。

既然說了晚唐,那就得說說晚清:

力微任重久神疲,再竭衰庸定不支。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


看來還有不少人,懷念腦袋後面那根辮子。


。。。。這麼說吧,你用鐵犁耕田,小夥伴只能靠採集,於是你覺得你過得好到爆,可是幾百上千年過去了,你多造了個水車,可小夥伴已經衛星上天了,於是你瞬間覺得自己很渣,那麼,你覺得你與幾百年前的祖先哪個生活好?顯然是你。人們罵清朝,不是它不發展,不作為,而是它發展得不夠。


1992年以前,都只能叫生存質量


推薦閱讀:

如果南宋沒有滅亡,中國會走向自有特色的資本主義,甚至產生像現代西方一樣的但不同模式的現代文明嗎?
宋在當時的世界分別是怎樣的存在?
司馬光算是一個奸臣嗎?
我們為什麼關注宋朝?

TAG:歷史 | 冷知識 | 清朝 | 宋朝 | 唐朝李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