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語言就是學思維。怎麼理解,怎麼學?
老師常常說,學語言就是學思維。我不是很能領悟,感到很慚愧。然而這說法又實在太空泛。所謂學思維,到底學什麼,怎麼學。而且經常說在學習的過程中,要漸漸脫離中國式的思維,用日本/英美的思維去學習。這個說法也是特別的空泛。本身就是中國式思維模式下成長的我們,怎麼在學習一門外語時用外國的思維模式,思考方式去學習呢?
不要慚愧,你們老師可能也不懂。
我用中文,英語和德語舉幾個例子。對於很多名詞,尤其是描述具體事物的名詞,翻譯和理解起來通常都比較簡單。蘋果是apple是der Apfel,甚至是之前完全不知道的東西,比如grapefruit,看到實物之後也可以知道它是什麼。這些單詞在學習的時候只需要單純的記憶就可以,我們只是知道了蘋果這個東西還有另一種叫法,還用不上語言思維。
但是有些抽象名詞,以及抽象的動詞形容詞之類的,就不是可以直接記憶的了。舉個例子,英語中有個動詞叫exemplify,它的形容詞是exemplified,名詞是exemplification。這個詞的意思是「實例化」(輸入法中並沒有這個詞),比如黃色是一個抽象的概念,而一旦有個東西是黃色的,那現在黃色就成了一個具體的存在了,它在一個example中變成了實實在在的存在,it is exemplified。或者你可以把他翻譯成(在...身上)體現出來,打括是因為在中文中我們大部分需要前半部分。我們可以說,誠實在他的身上體現了出來,英語中可以說,honesty is exemplified。
還有一個動詞叫entail。這個詞的翻譯是「使...成為必要」,這tm是什麼意思呢?舉個例子,「秀恩愛之前,至少得有男/女朋友。」這時候,「秀恩愛」就entail了「有男/女朋友」。這個詞尤其是在牽扯到邏輯的文章中經常會看到。
問題來了。當我們學習這些詞之前,我們有沒有entailment和exemplification的概念?我們說的體現和exemplify是一個東西嗎?和記憶蘋果這個詞不同,我們首先需要在腦海中創造「實例化」和「使...成為必要」的概念,然后冠以了exemplification和entailment的名字。當我們學會了這些辭彙的時候,我們還獲得了新的概念,有了新的思維。在思考entailment和exemplification的時候,我是無法用中文去思考它們的。第二個例子。
Facebook這個詞,既可以是名詞,又可以是動詞,「加Facebook好友」/「發Facebook消息」(當然這個意思不太常用)。我們用比較常用的,friend也可以當動詞,message也是可以當動詞,party也是可以當動詞。(想像用中文說,你微信上朋友我一下;而英文中則是,friend me on facebook)。這種辭彙的用法見多了之後,你就會慢慢明白英語中名詞作動詞的時候,意思是」使這個名詞成為現實「,現學現用就是,這個名詞的exemplification。這種思維是不是和中文不是很一樣?第三個例子。
學英語的時候很多人都被片語折磨的不行不行的。make做就做吧,make up, make out, make of又是不同的意思。德語中也是這樣,machen(就是make)是一個意思,zumachen anmachen abmachen aufmachen einmachen ausmachen hinmachen nachmachen全tm有自己的意思。這些片語/單詞只能死背么?當然不是。之前有個人提了這麼一個問題為什麼shutdown和shutup不是一對反義詞? - 王永豪的回答 。這就是很明顯沒有進入英語思維,這種思維上的差異在介詞和類似的很短的副詞上體現的最為明顯。我的回答是,「因為在這裡up不是上down不是下。簡單的來說up是一種完成的感覺,down是一個結束的感覺。」′中文的「上」和英文的up並不是一個東西。中文可以是上面上等上位上床,英文可以是up there, grow up, line up, finish up。當你明白了up這個貌似」方位副詞「的副詞也有」完成,完全「的意思的時候,你就知道為什麼make up可以是構成(做成)的意思,give up可以是放棄(完全給,不留下)的意思,tear up可以是撕碎(完完全全撕掉)的意思了。
這些詞都要靠理解。同樣的還有很多我沒有舉出來的例子,都需要自己一點一點去體會,去試圖改變自己的思維方式。當你學會了英語的思維之後,就算你沒見過weaponize, yellow-ish, futureness, Mr. Smart, shopaholic這些單詞,你也可以用直接理解它們了。語法也是一樣。
再說兩個我還在試圖搞懂的德語思維。
第四個例子。學德語到一定程度(A2以上)的人都應該知道,德語中動詞很多都得加個反身代詞sich(自己的意思,當然還有各種變化,比如我自己是mich)。英文中我們會說,I feel tired. 但是德語中我們得說,Ich fühle mich müde (I feel myself tired).這種用法簡直是喪心病狂。問題來了,什麼樣的動詞什麼樣的意思需要一個反身代詞?他們本質上思維層面上的區別在哪?
第五個例子。
在英語中要表示完成時,我們會用have done。只要是表示完成時就一定是這個形式。然而在德語中,它會有兩個形式,ge-t haben(have done)和ge-t sein(be done) (而被動則使用ge-t werden)。這尼瑪就逗比了,什麼時候用haben什麼時候用sein?老師說,一般來講表示位置和狀態變化的動詞用sein,sein和bleiben的時候用sein,其餘用haben。但是我現在還沒弄清楚這個在思維層面怎麼解釋。sein和haben作為表示時態的助動詞,德語的思維到底是怎麼理解的?為什麼要做區分?在弄清楚之前,只好一個一個記,還經常出錯。怎麼學?沒有什麼很快的辦法,只能去理解,去在腦中形成單詞的,尤其是詞根詞綴的概念,不斷的思考,慢慢積累,會有一天明白的。這和在不在說這種語言的國家無關,只要你讀到的聽到的是正確的語言使用就可以。
大概就是這樣,我去學德語了。從語言學的角度來講,語言會影響使用者的思維,這種原理被稱為語言相對論,主要觀點就是著名的薩丕爾-沃爾夫假說。(The principle of linguistic relativity holds that the structure of a language affects the ways in which its respective speakers conceptualize their world, i.e. their world view, or otherwise influences their cognitive processes.)
這邊有薩丕爾沃爾夫假說的詳細介紹:Linguistic relativity語言普遍論和語言相對論的對立是千百年來語言學哲學一直在爭論的一個問題,與語言相對論有關的中文文獻很多,以下幾篇或從語言學哲學思想史的角度進行梳理,或總結相關討論中的實例,可以看看:
重溫「語言相對論」「語言相對論」思想的發展軌跡沃爾夫「語言相對論」內涵之辨析語言·思維·認知——再論沃爾夫假說
語言相對論近期實證研究綜述從語言相對論的角度談思維與語言的關係關於語言相對論的內涵,國內的學者說法各不相同。
胡壯麟(2002:179)講:語言之間的相似性是相對的,結構差異越大,所反映的對世界的認識就越不同;高一虹(2000)稱:思維相對於語言,思維模式隨著語言的不同而不同;姚小平(2002)道:語言制約或影響著思維結構,並主導或影響著感知行為;徐大明(1997:10)說:由於語言的語義系統之間的差別,講不同語言的人在認識不同的事物時既能得到本族語的語義系統提供的便利也可能會受到它的限制。它是一種強調語言與世界觀的聯繫的理論,等等。(引自沃爾夫「語言相對論」內涵之辨析)由於實證主義在語言學界的興起,有一段時間大家都在積極尋找能夠佐證語言相對論的實例,在楊朝春的「語言相對論近期實證研究綜述」中介紹了Slobin的即時思維研究、Lucy的尤卡坦語研究等等實例,適合有認知語言學基礎的同學。
楊永林接連發表了多篇與「基本顏色詞」相關的論文,我個人比較推崇,除了語言類型學的內容以外都值得一看。
社會語言學與色彩語碼研究色彩語碼研究——進化論與相對論之爭色彩語碼研究一百年基本色彩詞理論的跨文化對比研究進化論與相對論之爭——兒童色彩語碼習得過程中的文化與性別問題順序、類屬、難度——兒童色彩語碼習得中的幾個問題還有很多學者在試圖證偽愛斯基摩語中的雪、古漢語中的馬、阿拉伯語中的駱駝等一般被認為是語言相對論的實例,或者是發表論文反駁這些國俗語義學實例與語言相對論的相關性。
最近言語行為經濟學等學科也開始使用語言相對論,比較有名的是陳凱是(大概是這個名字?)發表的一篇研究語言和經濟行為的關係的論文,還跑去TED上搞了個大新聞。他認為時態強勢的語言的使用者(例如英語)儲存率低,而高危性行為和吸煙的比例高。相反的,時態弱勢的語言(德語)的使用者就情況相反(這還是大數據做出來的)。
Chen, M Keith. "The Effect of Language on Economic Behavior: Evidence from Savings Rates, Health Behaviors, and Retirement Assets."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2013反正我是驚呆了(。
我覺得 @王永豪 說得已經很好了,我來用(假裝)哲學的方法來繼續開腦洞。在德語裡面有很多「奉天承運」的東西,看多了你就會有一種「敬畏上主」的心,知道不自我中心地看待這個世界。比如中文的」有「,英文的」there be"在德語里是奇妙的es gibt(它給予)——這個世界是被造的,是被給予的——多麼偉大的有神論啊!Es f?llt mir auf...(我注意到……)但德國人不是用漢語的這種從第一人稱出發的主觀視角,而是說,一個東西(狠狠地)落在我的上面,類似的有Das Wort f?llt mir nicht ein(我想不起這個詞),不是我想不起,而是這個詞沒有臨到我身上。日語裡面非生命的存在用阿擼(ある),有生命的存在物用一擼(いる),似乎可以窺探出這個民族受到的佛教文化影響(六道循環等等)。阿語里非人類的複數,其動詞和修飾的形容詞都用陰性單數則凸顯出「人」在安拉安排的世界中的獨特地位(還隱隱有點男尊女卑的傾向?)。無論中文英文德文拉丁希臘等,教(teach, lehren, instituere, διδασκειν)與學(learn, lernen, discere, μανθανειν)之間詞源上都是割裂的,但是在阿拉伯語裡面,他們兩個是同一個詞根("lm)底下的兩個不同詞型(第二類的"allama和第五類的ta"allama),而第五類正好是第二類的自反型,所以,學習是一種「自己教自己」的活動,這裡帶有明顯的柏拉圖哲學回憶說的動機(純粹腦洞大開)。在阿語里還有一些很神奇很好玩的聯繫,比如「金子」(thahab)和走、離開(thahaba)的詞根一模一樣,寫成阿拉伯語則完全是同一個詞!覺得這種視金錢為糞土的精神實在是……好想跟他們說土豪我們做朋友好不好啊?對一些詞的理解有助於我們理解某些問題的本質。比如為什麼「理論」和「實踐」是對應的概念?在中文詞幹上來看,前者只是「有道理論證」,似乎和後者根本沒關係,但如果明白這個詞希臘文詞源θεωρειν是「觀看」的意思,那麼「觀看」和「行動」的對立關係就非常清楚了。
首次回答,個人認為自己相對有話語權。本人德語系,學德語前學了日語與義大利語,身邊的好朋友有學西語與法語的。
先拿日語來說,我個人認為日語最大的特色就是敬語,本人日語學的不好,曾經一度特別喜歡日本文化。要說學語言就是思維的話,就是學習那國人的思維方式,日本對於禮儀的高度重視可見在語言里,當然我已不學習日語多年,日語是初中學的事情了。
我和學西語法語的朋友都交流過,這些拉丁語系的需要其實都是非常像的。我的德語老師覺得歐洲很多國家很多語言很多文化並沒什麼很了不起,因為如果中國也內部能搞獨立的話,我們就會有上海話天津話寧波話各種的語言,但仔細都可以聽懂。拉丁語系的語言並不難,他們追求浪漫,熱情。如果說看思維的話,主要是藏外語法里。它們每個動詞都有變位,我做你做他做的做都長的詞尾不一樣,其實即使是英語,第三人稱單數也是不一樣的,因此意語通常是省略主語的,因為動詞一處就知道你在指誰了。 我大一剛上來是,班上有個蹭課的學姐是學哲學的,現在我們關係很好,她說來學德語因為德國哲學家很多。她這麼一說我就明白了。德語的思維非常嚴謹,我的德語老師在讀博的時候甚至認為德語是最簡單的語言,因為它有規則,有句框。德國人覺得冷,不會說 I am cold,而且es ist mir kald,「it makes me cold」主語不是我,是「它」,因為是一個無形的東西讓我覺得冷。我想你,主語是你,不是我,因為你讓我想,首先有你的存在,才會讓我想。至於完成式,要用be動詞或者have來引導,這在拉丁語系裡也有,用be動詞引導的動詞是會產生空間時間上的變化的。 再深下去就要被當作是教學了,主要是想說,學一門外語接觸的不僅僅是一門外語,更是他們的文化與歷史。題主所謂的思維,確實是站在對方立場上的,你用中國人小菜一碟的思維永遠也想不出為什麼外國人是叫a piece of cake。只有處於那個環境,那個歷史,才能真正理解語言的本質。 第一次回答語言組織的不好,謝謝閱讀,不敢多說,怕有語言大神發現漏洞。至少對於我個人而言,學語言相當於學一種思維方式,學語言與思維方式應當是相輔相成,不能偏向說是誰幫助了誰,但是一定能影響今後的思考方式,與有不同立場的見解先來支持第一位答主的答案,寫的很好很詳細!贊!我就用最明顯的一些阿拉伯人思維方式與我們的不同之處說一下吧,畢竟阿拉伯人習慣和思維和我們有很大不同。。像是所有的一切歸於真主,不能說感謝醫生治好了你的病,應該說感謝真主。。。你真讓我家蓬蓽生輝呀,不,是真主。。。這樣的太多,最坑的就是他們那句萬能的因沙安拉,大概就是如蒙主願,如果你和阿拉伯人約好了一個時間,他如果說這句話,大概就是說,看真主意思讓不讓我去咯~如果我去不了那就是真主沒讓我去咯~還有一個非常典型的就是,他們說錯過,永遠說的是別人錯過了他,他沒趕上飛機,一定是飛機錯過了他。。。
這只是最淺顯的一些表象,很內在的東西前面的答主說的非常好了。。。
看到圖中的く型分布了嗎?是的。希臘語的名詞是極有規律的。動詞稍次
很久以前發的一篇長微博,是自己對學語言的想法,今天看到這個題覺得很符合就搬過來了╮(╯▽╰)╭
一、
在《孤獨六講》里,蔣勛說,語言的發展有兩個方向,一是越來越明確,不能有半點歧義,這種最典型莫過法律條文,而一般法律條文多用法語書寫,因為她的嚴謹,一個詞即一個意思;一是越來越模糊,最典型莫過詩歌,而中文又是最含糊,最多意的語言之一。二、
俄語狗。某天學了【不定人稱句】(沒有主語,謂語動詞用複數第三人稱形式),老師說到,為什麼歐洲大陸經常出哲學家呢?因為他們語言里格的變化特別多,經常需要思考「我是誰」,比如說打電話時「Кто это?(詢問對方是誰)」回答是「Это Сергий(是謝爾蓋)」而不是說「Это я(是我)」 因為這裡的我是誰呢?他們又要思考了。
同樣,「我暈車」這句話在俄語里是「Меня(我的二格,非主語) укачивают(使搖晃的第三人稱,)(指有個不確定的主語在搖我)」是不是比「我暈車」的關係更清晰。我挺贊同的,我們天天變的什麼 所屬格,給予格,方式格 不也是在思考人與事物的關係嗎!而中文簡直就沒有詞法啊……
三、
俄語里還有一個特別棒的東西,叫年齡表示法。「Мне(我的第三格,給予格,非主語) исполнилось девятнадцать лет(19年,主語)(我19歲了)」用的給予格,歲月施加在我身上的意思,我很喜歡這樣的一種看待人和歲月的看法,是我們承受著歲月。四、
在知乎看到對日語的控訴,個人覺得就是學了這門語言(俄語也是),整個人都會不由自主地禮貌起來,日語通常會省略「你」「我」這樣的代詞,避免給人一種不禮貌的感覺(第一感覺,真是小心翼翼)。開口必是「すみません」(「Скажите,пожалуйста」也就是「Excuse me」這種啦)當然我覺得也是文化問題啦,我們原來名字型大小什麼的也是很有講究的呀,現在我還真不太清楚怎麼舉例……五、
我想發現更大的世界。我想聽見不同的聲音,讓自己的聲音被不同人聽見。
可是我知道啊,語言畢竟是工具,我才不會當個老學究把自己的一生用在發明新的句子分類方法什麼的上,也沒期望把一定語言當謀生工具,人生可能多多,工作和專業沒關係也不是不可能,我學語言本就唯一希望它能給我帶來另一種思維方式:
「哇,原來還可以這樣理解!」很開心的是,它有做到啦。六、你竟然看到了這裡,真是辛苦啦,入語言坑並不久,如有說錯的,還請諸位一笑,要是能教我改正就更好了,謝謝啦。有時候有個錯覺感覺古文和英語有種奇妙的趨同感。 比如friend me on facebook老師會說這裡friend是動詞。 人皆友之,老師也會說這裡友其實是動詞。 再比如where is Li?沛公安在?兩門老師都會提到前置的概念。還有Do you know the lady downstairs ?馬之千里者。將軍戰河北,臣戰河南。 又都是後置。 高中時候發現的,大學畢業想拿來做論文題材來著懶病一犯放棄了。 不好意思,文不對題,只是剛好想起來,哈哈。
學習過一點linguistic anthropology,我覺得用來解釋這個問題很切題。
首先題需要了解的基本概念是: 說不同語言的人並非只是在用不同的語言描述同一個世界,他們活在不同的世界裡。
語言源自於我們身邊最重要的東西,一個東西在沒有被命名之前,對於一個社會體系來講,它並不存在。於是這樣以來,一個社會體系裡面被賦予名字的東西,都是這個社會體系所認同,且對他們而言重要的東西。
我的導師在研究南美土著的語言的時候發現非常有趣的事情,在一個部落裡面,他們非常在意友情,和忠誠。在他們部落的語言里,並不存在"對不起"這一詞。他們的部落重視農耕,"向陽濕潤適合播種的小山坡"在他們語言里是一個極其簡單的詞。
而相鄰的另一個部落注重打獵,他們部落里重視血脈,不管七大姑八大姨每一個血緣關係,無論多遠,比如"七叔的舅舅的兒子的弟弟"都有一個特定的詞。舉一個大家熟悉的例子,中國人比美國人注重家族血脈關係,比如我們的爺爺奶奶,跟姥姥姥爺不同,我們的姑姑和老姨不同,我們有姑姥,三姨姥爺,等等對血緣遠近定位精確的詞,但是美國人沒有,他們的grandfather, aunt, 等等都泛指父母雙方家人。跟老外解釋自己三姨姥姥到底是誰更是費勁口舌。
語言就是我們認知世界的方法,也是我們對世界分類的根本。從出生起,我們學的每一句話,都在塑造我們的世界觀,建築我們的思維方式。
日語裡面對於敬語分的相對精確,在前輩面前和在同輩面前所用的詞都不同,學習日語時,自然,甚至被動的也對前後輩的禮數進行了學習。法語對男女陰陽,位置都是十分精確,學習法語的時候被法國人的數學能力萌哭了。學習了一門語言,也就學習了其背後的思維方式和世界觀。
再舉一個大家比較熟悉的例子,英語里,出軌有了小三叫infidelity, 法語裡面叫做 aventure,會讀的請讀出來,感受一下這兩個詞,說出來有什麼區別。
一個聽起來嚴厲,說出來就像是罪名。另一個聽起來溫柔可人,說出來就像是在調情。
算是拋磚引玉,需要找時間把那門課的notes拿出來複習一下。歡迎補充更改。就是完全放棄用母語思考,像一個嬰兒一樣在一個全新的陌生世界裡用這個世界的方式來認識周圍環境。所以嬰兒最初經歷恐懼、抗拒,隨著循序漸進的同化逐漸演變成接受和主動運用,這個過程你一定要經歷過才能算真正學習外語。
具體來說:開口說話前從不用中文先想好怎麼說再翻譯過來,完全扔掉腦子裡有中文這回事;看書時候從不會腦子裡翻譯成中文,意會後立馬繼續往下,重點在於理解,甚至都不在於表達方式;不要抱著我是學習外語這個心態來和外語進行接觸。你的目的是掌握信息。一旦語言自身去目的化,它就能還原成母語的透明狀態;不把自己當中國人,典型的中國人思維方式和觀念如果不是談論話題不會主動應用;把外語為母語者的思考行為方式當做自然而然的事並且積極吸收,主動運用。這些方法適用於長期在外國的外語學習者。
在國內的話,可以從電影電視劇,遊戲,視頻等開始,是個很好的起步。最後一個自己的例子,我很喜歡看書,但是看電子書看不下去,現在開始自己買法語的實體書來看,完全沒有「我要鞏固法語」的目的性,而是單純覺得這本書的主題-批判性思維很有意思,內容豐富而且實用。一邊看一邊掌握信息一邊欣賞語法和用詞。這樣才開始慢慢覺得我像個法國小學生一樣從一個對他而言自然而然的角度來掌握透過法語認識的世界。我不直接說結論,就舉一個例子供題主參考參考。剩下題主自己來判斷,語言該怎麼學
天上有一個圓圓的大火球,我們叫做「太陽」。
要理解這個大火球為什麼叫做太陽,得一步步來。
首先是太字。
太比大多一點,一般在用到太字的時候,其含義都是比xx還xx一點。舉例如下:太大比大更大;太極比極更極;太上皇比皇上更皇上;太平比平更平;太爺爺比爺爺輩份更高;太字先說到這裡。陽字。
陽與陰相對。陰陽不是兩樣東西,而是相對的兩面,他們的關係是相對的,但卻又是相互依存的。陽光與陰影相對,沒有陽光就不存在陰影,沒有陰影也不存在陽光,全部是相對而言。左和右相對,卻又相互依存,右是相對左的存在,但沒有左就沒有右,反之亦然。我們把上升的、輕清的、炙熱的、發散的稱之為陽。他的對立面下降的、重濁的、寒冷的、收斂的稱之為陰。這些被稱為陰陽的可以是物質、可以是趨勢、可以是狀態、可以是運動、甚至可以是任何。點一堆火,周圍的氣炙熱、上升、輕清稱之為陽。還不夠陽。整個森林都著火就比原來那堆小火更陽,相對於原來那堆小火,整個森林的火可以叫做大陽。那比大陽還陽呢?叫做太陽。世間最陽的可不就是天上那個大火球了嘛,所以他叫做太陽。好了,這是中文裡的太陽。
如果要學英文,得弄明白sun為什麼叫做sun?
S是什麼?U是什麼?N又是什麼?為什麼這麼寫?這裡我英文不好,就不班門弄斧了,拋磚引玉。很可能我們說的太陽跟他們說的sun是一個東西,意思卻不一樣。
很可能我們說的心跟他們說的heart連一個東西都不是呀。很可能我們說的哲學和他們說philosophy根本不是同一回事呀。弄明白之後會發現,雖然翻譯一樣的東西,然而含義卻完全不同。首先這句話並不空泛,但是是建立在你已經有了一定的語言基礎才能夠體會到的。如果完全不了解這門語言或者了解的很少,個人認為想要從文化各方面角度去體會它理解它,那是不可能的任務。所以其實語言學習的根本就是模仿。在你掌握好了辭彙和文法之後。你就要去模仿別人的說法。例如在一公升的眼淚中,女主說過這麼一句「私の夢もゼロになっちゃう」直白翻譯就是 我的夢想也已經變成了零。當時中文字幕顯示的是「我的夢想也已經不存在了。」然後我就在想,如果是我的話,想要表達夢想不存在,可能會直接說「存在しない」「なくなっちゃう」一類的用法。但是這種說法比起日文原句,很生硬不是嗎。雖然這個和文化的關係不太大,但只是想表明每種語言都有每種語言的特點。當然你說那些生硬的話,別人是聽的懂的。可是為什麼別人不會這麼說呢?這時候你就會自然而然的考慮到文化,習慣,表達方式的差別了。所以語言積累到了一定程度,你必須要去站在這種語言的角度上去考慮,使用它的思維方式,這樣才能夠說的越來越地道。如果仍然按照中國的思維去說其他的語言,雖然能夠相互溝通,但卻無法理解背後的感情。這樣不會因此錯過很多美好的事物嗎~
如果你在外國語學校,你會發現各個語系學生的學習風氣、娛樂精神以及人生態度是不一樣的。因為所學語言的表達方式滲透到了大家的價值觀或者說血液當中。就像我們中國,不同地區的人說不同的方言,大家的性格價值觀等等普遍看來也是不一樣的。不同語言的表達方式不一樣。我們中國的文字是象形的,中國人的想像力也是比較豐富的。中文一個字能有很多意思,這是其他很多語言都辦不到的。其實也可以說是中文還不夠先進或者說開化。多義字多音字也表現了中華文化的複雜性。影響就是中國人想問題的方式也是七繞八拐的。至於說到怎麼學,我覺得最重要的是在學習語言的過程中儘力了解一種文化的表達方式。可以從當地居民廣泛使用的詞語入手了解。學習語言學習當地人思維的方式首先就要熟悉當地人如何說話。比如四川人愛說 巴適 安逸。湖北人愛說 搞么斯 信了你的邪 東北人愛說 啥玩意兒? 都能窺探出人物性格的一二來。說英語會感覺很放鬆,侃侃而來,不會拘束自己。說日語會覺得自己很謙遜 克制 禮貌。說歐洲葡萄牙語總感覺自己想吐槽。說巴西葡語感覺想跳舞曬太陽享受生活。說韓語總想吵架,因為必須要嘟嘴。哈哈哈說中文呢,感覺自己想文謅謅 說點博大精深的話來 總是更能發現漢語的博大精深 和自己的才疏學淺。哈哈哈 都是個人己見。
首先,下文所述只是一種方法,不是絕對適合每一個人,也不是每個人照做就一定可以成功,但這幾乎是每一個人學好語言的精華所在;其次,如果你認真思考過你
是如何學會中文的,那麼你就能理解這篇文章的意義;最後,這個方法叫做「勤能補拙」。(至此,你會覺得下面的是勵志文學。如果真的是這樣,那我就沒有長文
寫它的意義了。)
Google,全球最大的搜索引擎巨頭,IT大鱷,每天要處理數以億計的PB級別數據。在如今被吹得火熱的大數據時代,說Google是大數據先驅一點也不為過。Google旗下,有一種產品叫做Google翻譯,如果你這幾年都在持續地使用這項工具,你一定會發現,它翻譯得越來越準確。雖然,它還是存在很多語法錯誤等。但至少,用詞是不是越來越精準了呢?
有句語言界的俗話:環境,是你學好語言的關鍵。很多時候你會發現,在國外呆過的相比沒出過國的,講外語的腔調就是不一樣。那麼這個環境究竟有什麼魔力?它到底是由什麼構成的呢?我大致總結了一下:
1.大家都講外語從而導致你聽到的和看到的都是外語(輸入環節)2.大家都講外語從而導致你說出的和寫下的都必須是外語(輸出環節)3.這句話他們都是這麼講的,那麼我以後也應該這麼講(審核機制)所以整個流程是這樣的:
大家都講外語→你聽和讀到的信息是外語→你大腦會將某些你熟悉的信息直接由外語思維反饋,對於你不熟悉的信息,你會用你熟悉的中文語境一個個導入外文單詞、句式和語法,從而處理這條你不熟悉的信息(前者叫條件反射,後者叫邏輯思維)→你說和寫出的信息是外語(→你將你說和寫出的信息與你聽和讀到的信息作對比,從而完善你下次說和寫出的信息)→對話或閱讀繼續→你聽和讀到的信息是外語→……簡單地說,這個流程就是:輸入→整合再輸入→處理→輸出→輸入→……。當一個項目同時輸出多次,這就變成了你的習慣,變成了你對該語言的條件反射。所以,你剩下的就是儘可能多的去豐富輸入環節,並反覆輸出環節。這個其實就是Google翻譯的自我學習機制。所以,量變是真的能產生質變。
Google翻譯很勤奮,所以它現在越來越聰明,翻譯工作也越來越專業。但Google翻譯目前仍然有一個缺陷:語法句式等規則的學習。無數翻譯界的先驅曾嘗試將語法句式等規則整合進翻譯軟體,可目測前來看,效果一塌糊塗。這也就是為什麼如今中國校園的外語學霸一抓一大把,可他們在實際使用環節卻相當差勁。(當然,這句話我說得絕對了些,也有無數學霸理論和實踐結合得相當好。)所以外語教育的癥結就在這裡,所以李陽英語很瘋狂。這裡不談中國教育,因為樹大根深,問題太多,改變難度相當之高,目前堪稱無解。這裡主要談自我學習,這也是未來的趨勢,這也是互聯網的將來,這也是改變中國教育的可能之路。
嬰兒是如何學語言的?
為什麼要說到嬰兒學語言?因為面對一種陌生的外語,你和嬰兒沒什麼太大區別,除了你有更強大的邏輯思考能力,更多關於學習的經驗以及更高的智商情商。這裡我就不搬很多學說了,我就將大家都明白的事實重新梳理一下:嬰兒降生→獲取聽力、視覺、嗅覺和觸感等感覺(感覺意味著環境信息收集器)→大家都在哄嬰兒,大家都在說話→嬰兒記錄下大家說話時的環境信息和語言內容信息→嬰兒聽到並嘗試分析所得到的內容→嬰兒知道什麼時候該說這句話,並用什麼樣的語氣、表情等→反覆前一個環節,當該環節反覆到一定數量,嬰兒學會語言。如果你覺得這個流程正確,那麼你一定會發現,該嬰兒沒有學過語法等規則。這是因為:大量的語言內容信息導致人類的大腦能夠分析總結出該類語言法則。這就是為什麼賣油翁說:」我亦無他,唯手熟爾。「賣油翁在無數次倒油中總結出了最佳的倒油角度,速度,方向等。倒油角度,速度,方向等,就是倒油的「語法」規則。他的師父或許教過他這幾個規則,雖然沒有量化精確化,但我們假設他的師父教過他,那麼你相信他第一次學習就能倒好油嗎?你相信他天天計算這幾個數值就能倒好油嗎?至少,我不相信,中國教育體系相信。(再次重申,這不是教育體系這一個元素的錯,是無數個元素,包括生態、歷史、人文、人性等一系列與教育性質看上去無關的問題。所以,請不要繼續噴中國教育怎麼怎麼差勁。有本事你一條條分析產生如今教育現狀的根源並搬出一套大多數人都覺得可以的解決方案並實行。如果噴,能解決問題或者督促有關部門解決問題,那我肯定比你先去噴,比你噴的還積極,並且鼓動你一起噴。中國不缺評論家,缺的是實幹家。簡單的說,你行你上啊。)如果,賣油翁沒有師父,那麼他掌握倒油的過程就等相當于于嬰兒上學前學習語言的流程。
一般來講,嬰兒說出的第一個詞是「媽媽」,「媽媽」是什麼意思?嬰兒知道嗎?不知道。嬰兒只知道「媽媽」二字就代表眼前抱著她的這個女性。女性是什麼意思?嬰兒知道嗎?不知道。嬰兒只知道「女性」二字就代表眼前抱著她的這個人類。「人類」是什麼意思......這樣的推斷我就不寫下去了。也就是說,對於嬰兒來說,「媽媽」是一種語言指向,指向抱著她的這個人,而沒有涉及到家庭體系稱呼的問題(這句話的概念確實很難理解)。說到這裡,如果你還在解釋說:「媽媽」的意思就是「眼前抱著她的這個女性」啊。那對不起,請你多念念書,我在討論科學邏輯,而你在從哲學或語文的角度來看待這個問題。另外,如果你還問「子非嬰兒安知嬰兒之思?」那我只能說,白-痴,你滾吧。當我在這種環境下說出這句話時,我的表情、語氣、聲調、之前一句話等信息都會被嬰兒記下,由此導致下次,有人對該嬰兒說:「子非嬰兒安知嬰兒之思?」嬰兒很可能也回復:「白-痴,你滾吧。」
上一段的語氣會讓你覺得我很高傲或粗俗,這就是語言的反饋。因為之前你所接觸到的信息中,有信息是以這樣的語氣或方式陳述的,你通過側面因素導致你知道那條信息是體現信息載體的高傲或粗俗,所以你會覺得我之前一段所述的內容讓你覺得我很高傲或粗俗。如果我之前的文字是用一種你完全不懂的語言描述,或者是你稍微學過一些的語言,你不一定能推斷出「信息載體很高傲或粗俗」這個結論。而一旦,有別的人對這段內容表示了「信息載體很高傲或粗俗」,雖然你不懂該語言或只學過一點,你也很可能會在下次碰到同樣內容時得到如下結論:信息載體很高傲或粗俗。如果有人,並且人數越來越多,對這段內容表示了「信息載體很謙虛」,雖然你不懂該語言或只學過一點,你也很可能會在下次碰到同樣內容時糾正之前的結論,並重新輸出如下結論:信息載體很謙虛。
接下來就是本文的精髓:
Google翻譯:大量輸入→然後輸出→大眾糾錯→糾錯的結果反饋給Google→Google審核→把合適的糾錯結果輸入進Google翻譯→大量輸出→......→學成語言→智能說話AI所以最後的結論就是:勤能補拙,大量閱讀大量聽,然後大量寫作大量說,接著繼續大量閱讀大量聽。這個建議你肯定聽無數人說過,如果你看完本文還停留在字面意思,那希望你能繼續思考我為什麼用這麼啰嗦的文章跟你解釋什麼叫「勤」。你悟透了,恭喜你,大數據時代真的在向你招手了。
你看了半天,你會說,LZ你說了那麼多,好像沒什麼實質的東西啊。對此,我提前回應一下:
1. 每個人的習慣不同,學習方法不同,學習效率不同,如果你一邊喊填鴨式教育坑爹,一邊又在說LZ你沒實質性解決方法,那麼對不起,我的能力、時間和精力有限,不能針對每個人提供一套根據我的理論導出的學習方法。2. 我的結論不一定正確,互聯網精神不容許出現一個絕對權威規則的存在,我的理論可能大多數人認同。但你完全可以否定或部分否定。如果否定,請搬出你的論點和論據,如果大家都認同,我會及時整改。這個規則其實就是維基百科的精髓。因為任何信息,隨著時間的推移,都可能會被時代所拋棄。(「地球是宇宙的中心」這個經典的例子我就不再闡述了,大家都知道)
3. 文章開頭我已經解釋過這個問題了。
最後的最後,我補充一點,我沒有提到專業學習語法規則等沒有用。藉助語法規則你會學得更紮實,靠大數據的「勤」會讓你學得更實用,哪個更好?我不知道,每個人都不同。兩者能結合,那就更好了。因為前者意味著智能AI,後者意味著大數據。在未來,兩者將相輔相成,缺一不可。這,是未來,卻早已存在於過去,存在於每個人的身上。這篇文章,只是幫你梳理和挖掘。
最後的最後的最後:歡迎來到大數據時代。在德語中一直有一種奇妙的用法,如@王永豪所說,反身代詞--sich(Akk/Dat)。本人謹在此補充兩句。這一類帶有反身的動詞也曾經讓我迷茫了好長時間,舉幾個例子。sich entwickeln 是發展的意思,英語就是develop,造個句子. The Chinese cities develop very fast.
很簡單就說明 中國城市發展的很快 但德語就不對了Die chinesische St?dte entwickeln 【sich】sehr schnell. 翻譯一下就是中國的城市發展【自己】很快。是不是覺得這麼說很莫名其妙,但是在德語中這種反身動詞的用法是固定的。。。所以我每次說一些帶有反身動詞的時候,腦補的翻譯都很怪異。 Ich freue mich. 我(讓)我自己很高興。 Ich beklage mich bei...über... 我向 誰誰 抱怨 我自己 關於… Er entspannt sich. 他放鬆自己(這句還可以) 同樣還有 Das Problem hat sich versch?rft. 這個問題(讓)自己加劇了。(根本就TM不符合語言習慣) 所以在用到反身動詞的時候,腦子都會抽一下的去想 (讓)自己 幹什麼 而不是直接的 幹什麼 但為什麼這個 讓 要加括弧呢,因為在德語的被動語態里有一種用法,etwas l?sst sich 加動詞,這裡的 lassen 可以翻譯成讓的意思,lassen sich 加動詞表示:什麼什麼 能讓 自己 被幹嘛 看到這裡是不是及其頭痛,因為這翻譯像亂碼一樣。所以再舉幾個例子 Der Tisch l?sst sich putzen. 桌子能讓自己被擦乾淨(被動) Die Kinder lassen sich betreuen. 小孩們能讓自己被照料(被動) 等等…所以在這兩種情況下腦子裡總是搞混,而且嚴重影響了我的思維連貫性,儘管我C1已經過了很長時間了。 如果看到這裡還想繼續看下去的話,還有 介詞加sich 的用法,但是翻譯成漢語就很簡單了 例: Die Kinder spielen mit sich selbst. 小朋友們和他們自己在玩耍。 如果句子里要表示和自己在幹嘛時,介詞就要加 反身代詞。 最後,反身代詞是要變位的… Ich mir/ mich 我 三格/四格反身 Du die/ dich 你 Wir uns/ uns 我們 Ihr euch/ euch 你們 剩下的人稱全都加 sich 總而言之,這種可謂匪夷所思的用法很讓我無語,它影響了我的思維方式,讓我在說德語的時候,就莫名其妙的把這個「自己」意思加進去,儘管它並沒有什麼卵用。(我個人認為唯一能徹底搞懂這種用法的話,唯大量閱讀而已,就是只可意會,不能言傳)如上有錯誤歡迎指正,因為本人並非德語老師。如有疑問,請在評論區問或私信我,多謝中文 你好
英語 嗨韓語 安寧呀中文 吃了嗎
英語 excuse me??這啥破問題??韓語 飯吃了嗎中文 今天天氣不錯
英語 好天氣韓語 今天好的天氣是中文 我昨天沒睡好
英語 我沒睡好昨晚韓語 昨晚好睡沒能夠中文 上哪兒呀?
英語 哪兒是你正在去的?韓語 哪兒去呀?中文 我想你
英語 我想你韓語 見 想中文 我太喜歡吃肉了
英語 我喜歡吃肉特別多!韓語 實在太多 肉 喜歡!中文 嚇死寶寶了!
英語 我的天老爺!韓語 一跳啊!中文 我在公司上班
英語 我工作在公司韓語 我在公司來往中文 你說什麼?
英語 什麼你說?/麻煩重複一下?韓語 什麼說了?...
譯成中文才發現原來語序和說法這麼不一樣。
譯成中文才發現原來語序和說法這麼不一樣。譯成中文才發現原來語序和說法這麼不一樣。學語言確實是在學思維,但,說三遍的原因是 本來就不是先學會人家的思維 再學會人家的語言。
初學一門新語言時可以悶著頭背簡單對話 背例句 背短文(參考錄音,保證發音正確)。背著背著就會有老師說 咦你的語感很好嘛!這時候可能語法體系很混亂,但你可以感覺到有些句子應該怎麼接下去,甚至冷不丁跟說話人異口同聲。我認為這就是新語言思維的開始。
一直覺得語言這東西沒有捷徑。從背誦開始,到模仿,到主動使用語言 都是必經過程。在學習語言本身的同時,自然也會了解越來越多該國文化。這一定程度上幫助你理解搭配是怎麼來的以及人家為什麼要那樣表達。雖然也有好些約定俗成固定搭配沒有為什麼,但思維還是由這千千萬萬個為什麼一起構成的。
我認為最好的辦法還是,像認識一個魅力十足的陌生人一樣,一點點探索,一點點積累,充滿耐心地去理解他。不必妄自菲薄,亦不可急於求成。因為語言就本來是一種表達方式,把你內心所想的用語言這種載體呈現出來。而說不同語言的人有不同的思維模式,文化習慣。只有從大的方面相對透徹的了解一門語言,才能說好一門語言,也就是用這門語言這個工具傳達你的思想。
舉個俄語的例子:Я купил книгу.я книгу купил.漢語意思都是我買了一本書。但俄語語序更自由,因為書這個詞已經變格了。
其實最簡單的理解就是,你最習慣用的語言是漢語,在想東西的時候,腦子了呈現的大概就是用漢語編織了一遍,而當你習慣用另外一種語言的時候腦子也是用其他語言在思考。最有差異的是,有些人從來就不會說話,用手語的話,他們在思考的時候,腦子可能都是手在打筆劃。
C語言
推薦閱讀:
※對於中國人來說,世界上最難學的語言是什麼?
※你為什麼選擇學習語言?
※法語變位意義何在?
※學語言專業究竟有什麼作用?
※漢語音節 la 與日語音節 ら 以及 xi 與 し 在發音上有什麼區別?
TAG:語言學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