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馬滅亡之後,義大利地區的情況如何?


395年狄奧多西大帝去世,兩個兒子分別統治帝國的東西兩個部分,此後直到公元476年「西羅馬帝國滅亡」,帝國的東西兩部分再沒有同歸一個皇帝統治,後世常常用羅馬帝國分裂為這一事實作註解。事實上東西羅馬的聯繫遠比一般人想像中分裂的兩個國家要來的緊密,帝國只有一個,只是有兩個或者多個高管(皇帝)。皇帝們會聯名頒布通行於整個帝國的法令,新皇帝的登基必須尋求其他在任皇帝的承
認,否則就不合法,西羅馬人在東帝國擔任官員或者反之,或者在兩個部分之間調任,都是平常之事。進入公元5世紀以後由於蠻族的入侵狂潮,西帝國處於自顧不暇,而東帝國也承受了很大的壓力,但是總體上來說還是儘可能的幫助西帝國。西羅馬幾個短暫的政治穩定乃至復興時期,背後都有東帝國的支
持。在468年東西帝國還組織聯軍試圖收復汪達爾人佔領的北非,結果失敗告終。時任西部皇帝Anthemius(467-472在位)就是西部向東部求援後東部直接指派的皇帝,距離476年已經很近了。

476
年奧多亞克廢羅慕路斯·奧古斯都,被認為是西部帝國滅亡。實際上小皇帝是蠻族首領的兒子,之前他的登基就不被東部承認,是非法的,奧多亞克廢帝後,遣使向君士坦丁堡的東部皇帝芝諾表達效忠,並請求皇帝授予他義大利的統治權,芝諾回復讓奧多亞克去向尼波斯要統治權,尼波斯是475年被蠻族軍官驅逐出義大利的正牌末代皇帝,受東羅馬承認的合法皇帝,當時避居達爾馬提雅(今克羅埃西亞)。尼波斯死於480年,其間奧多亞克在義大利依然鑄造有尼波斯頭像的鑄幣,可見奧多亞克確實(至少名義
上)向尼波斯效忠,並保持了(西)羅馬帝國地方官員的身份。尼波斯死後不再有西部皇帝被擁立或者自立,整個羅馬的統治權遂全部歸屬於君堡(儘管對西帝國的統治權是名
存實亡)。

489年東哥特首領狄奧多里克受芝諾鼓動,入侵義大利,打敗奧多亞克成為義大利統治者,他也受芝諾冊封為義大利國王,作為羅馬官員統治
義大利。此後東帝國也有想消滅東哥特王國的嘗試,但是都被狄奧多里克打敗,然而他也沒有因此宣告獨立。他的統治是極其羅馬化的,元老階層依然活躍在義大利
的政壇和經濟中,476以來的這一時期的義大利和4世紀的並沒有多少區別,義大利的羅馬人也不覺得自己是亡國遺民,他們過著羅馬式的生活,由羅馬官員統
治,受羅馬法律節制,乃至自由通行去東帝國經商、做官。甚至狄奧多里克政府中的官員(是蠻族)也有去東部帝國政府擔任官職的。對皇帝來說的區別就是皇帝不
再能實質控制義大利的統治者了,然而西帝國的大多數時候皇帝都不能控制實際掌權人,所以....你看不出義大利「淪陷」到底製造了什麼不同。

狄奧多里剋死後一年,一代雄主查士丁尼登上羅馬皇位。這一時期也就是所謂的「前所未
有的偉大時代」,這個前所未有指的是整個羅馬史,而非單純的東帝國史。雖然領土不曾恢復到2世紀帝國的疆域,但是這一時期的帝國社會,文化,經濟
都處於歷史巔峰。查士丁尼早期的帝國財政是極其健康的,財政收入達到全羅馬歷史750BC~1453AD的巔峰,而無論對波斯買和還是對西部的再征服的兵員和軍費,都遠低於通常的認知。

然而541年~542年一場大瘟疫毀滅了這個黃金年代。一般認為這場大瘟疫殺死了帝國1/3以上的人口(有的估計
甚至認為人口從3400萬降低到了1800萬),對財政的破壞更甚,因為瘟疫導致工商業的停滯。帝國財政收入幾乎是立刻減少到了原本的1/3左右,這一打
擊毀滅了帝國再征服的可能,也讓在義大利對東哥特的戰爭陷入了僵局(536年一度已經攻佔首府拉文納),這場戰爭又拖了20年對帝國來說可謂惡性循環,然
而到查士丁尼統治末年,終於還是把各個戰場都收拾完了,並成功讓財政收入恢復到了鼎盛時期的一半多,可以說儘可能的把鍋收拾乾淨不讓子孫去背鍋了。然而他
的幾位後繼者日子還是過得緊巴巴的,這也是帝國無力抵抗倫巴第人入侵的一個原因。

查士丁尼死後不久,倫巴第人入侵義大利,先是攻佔了義大利北方,此後又持續向中南部滲透,控制了整個義大利領土的半數以上。但是羅馬帝國在義大利中北部保留了一些零散的領土和據點,包括威尼斯,拉文納,羅馬
等重要地區,以及南部的多數地區和西西里,薩丁等主要島嶼,整個義大利地區的首府設在拉文納。以後在百多年間大體處於穩定狀態,直到8世紀破壞聖像運動,皇帝主持推動的破壞聖像運動在義大利被羅馬主教(也就是教宗)抵制,作為報復,當
倫巴第人再次入侵時,瘋狂的君士坦丁五世拒絕回應拉文納總督和教宗的求援,甚至計划出兵抓捕教宗強迫他支持破壞聖像(說一句,此人領兵作戰戰鬥力還是爆表
的,但是架不住他是個宗教狂熱者,結果戰無不勝卻造成了穆斯林大征服以後最慘重的一次失地)。到751年,拉文納淪陷,羅馬告急,753年教宗親自冒雪穿過
阿爾卑斯山向正統派信奉者法蘭克人求援,丕平兩次出兵斡旋,讓倫巴第人撤圍並歸還拉文納地區給羅馬主教,也就是丕平獻土,這奠定了日後教皇國的領土。然而
此時羅馬教宗依然不是獨立的,雖然由於君堡的不聞不問,他又承擔了拉文納地區的統治(原屬於拉文納總督)。順便一提,教宗赴法蘭克一行還順便授予了丕平兩
個兒子,也就是日後的查理(查理大帝,查理曼)和他兄弟卡洛曼羅馬貴族的頭銜。一直以來法蘭克諸王都是領有羅馬職位,名義上以羅馬官員身份統治高盧的。

772年倫巴第人再次來襲並攻破了羅馬。教宗向君士坦丁堡求援再次被無視。此後查理曼滅倫巴第王國,重申丕平獻土歸還了教宗土地,這一次羅馬教宗國真正獨立了,
教宗選舉不再通報皇帝並由皇帝批准任命,帝國對羅馬城的統治就此告終。不過教宗還一直宣稱持有羅馬帝國大祭司的官職一直到今天。再後教宗給查理曼加冕稱
帝,和帝國各種正統之爭,承認之爭,就是後話了。

拉文納陷落後威尼斯就成為了孤土,由於中央政府繼續不聞不問,威尼斯只能和周邊的達爾馬提亞諸公國結盟以求自保,此後威尼斯就不在帝國政府的實際控制中,但是威尼斯人一邊自力更生,一邊在很長時間內都維持著「羅馬帝國領土」的自我認同。直到巴希爾二世愚蠢地(如果一定要在偉大和愚蠢之間做一個選擇的話,從整個拜占庭社會出發,還是愚蠢更適合這位君主一些,關於巴希爾二世的評價近年是國內圈子裡的
熱點,很多東西已經辯的比較清楚了,在西方則早幾十年就已經粉轉黑了有興趣的可以自己查查,這裡屬於題外話不詳述了)授予了威尼斯人貿易特權,這一舉動有
兩個後果,其一是實質上承認了威尼斯作為獨立國家的地位,第二則是貿易特權的流毒是導致日後帝國衰亡的重要原因,而義大利諸商業城邦由此開始通過吸帝國的
血發家,創造了一個地中海上的新時代,也是後話。

拜占庭在南部的殘餘領土,重組為一個軍區,首府設在巴里。此外還有那不勒斯卡拉布里亞阿馬爾菲等領土名義上也在拜占庭治下,實則和威尼斯一樣,君士坦丁堡政府對這些地區的控制鬆散到了幾乎沒有,這些半獨立的領土政治上不受帝國控制,但是承認自己是帝國領土,和帝國的互動依然較為頻繁,帝國有時還對這些地區提供具體的支持(軍事上,財政上)。827年阿拉伯人入侵西西里,於830年攻陷巴勒莫控制了西西里大部,但是拜占庭在西西里做了頑強抵抗,穆斯林在878年才攻陷了敘拉古,而最後到902年才控制整個西西里。從侵入西西里起,阿拉伯人同時就開始以西西里為跳板入侵義大利半島南部。839年~840年,阿拉伯佔領了塔蘭托,拜占庭為此聯繫威尼斯派出艦隊攻擊塔蘭托,但沒能奪回這座城市。到842年阿拉伯人攻佔了巴里。拜占庭在義大利的領土收縮到了「靴子」的前腳趾和腳後跟上的一丁點。871年加洛林王朝的路易二世(三子瓜分法蘭克帝國中,西法蘭克的那位「禿頭查理」的兒子,當時封為阿基坦國王,後來繼承禿頭查理成為西法蘭克國王)發起了一場征服戰,從阿拉伯人手中奪取了巴里,但是876年巴西爾一世又從路易手中奪回了巴里,再次重組了南義大利的軍區,改稱郎格巴迪亞軍區(langobardia,實質上就是倫巴第)

這個軍區又存在了200年,其中在馬其頓王朝強盛時期還有一定程度的擴張,一些文獻顯示,當地人政治上對君士坦丁堡是忠誠的,宗教上則追隨羅馬教宗(當時東西教會大分裂還沒有發生)。這些領土最終被入侵的諾曼人(沒錯,諾曼第那個諾曼人,征服者威廉的那個諾曼人,他們除了攻佔英國,還千里迢迢來到了南義大利)於1071年攻佔。這個事情和同年的曼茲科特戰役一起,標誌帝國在東西方的同時崩潰,開始了帝國衰亡的過程。不過帝國在義大利的影響力
還沒有就此結束。科穆寧王朝短暫復興的盛期,曼努埃爾一世(羅馬史上不多的幾位"大帝"稱號持有者之一)做了許多努力謀求重返義大利,以奪回被諾曼人佔領
的領土並逼迫威尼斯人以收回貿易特權。期間他和教宗以及神羅皇帝康德拉結盟,後來和康德拉的兒子,著名的紅鬍子腓特烈有過一番鬥法,最終在
1154~1156年曼努埃爾的幾次努力均被西西里-威尼斯-神羅聯軍所敗。期間帝國一度收復南義大利的不少領土,但最終未能長期維持。這是羅馬帝國軍事
力量最後一次在義大利存在,此後帝國只能通過政治外交手段影響義大利了,如西西里晚禱事件的背後就是零落飄搖的帝國晚期一次相當成功的推手,避免了西西里
王國對拜占庭的攻侵(區區西西里王國的攻侵只能靠陰謀挑起內戰來阻止,突出一個悲劇)

倫巴第王國被查理曼滅亡後,被兼并入法蘭克帝國,查理曼死後諸子按照法蘭克人的傳統分家,義大利劃入中法蘭克王國,此後又幾度分家,分裂成一系列小國,此後被併入神聖羅馬帝國,但是他們並不安分,時時和神羅皇帝對著干,期間多次衝突有被打聳也有打聳神羅皇帝,基本上到13世紀,神羅在義大利的統治就只剩下名義,這一地區是大量實質上獨立的城邦國家和小公國,中部是教宗國,南部則如前所述被諾曼人佔領,建立了西西里王國,後王位傳給法國安茹王朝。西西里晚禱事件後,西西里島被阿拉貢人佔領,稱西西里王國,義大利南部半島部分留在安茹王朝手中,稱那不勒斯王國。這就是到中世紀晚期時,義大利的基本樣貌了。


有本事的人,一部分去威尼斯做生意發財致富了;一部分去修道院清心養性了,順手整點教條,給自己攬點生(什)活(一)費(稅)。

撇下普通群眾在那裡追漲殺跌,以為自己在創造歷史地玩啊玩地很好笑。

這事兒要等到1000年以後,才有好人覺得不能這麼干吶,這不把人當傻逼了嘛;於是把希臘搬出來,說咱以前過得可不是這樣的日子,該怎麼怎麼過,blablabla

哎呀,不得吧得吧的了,車裡沒油了


要談義大利如何如何,應該分成南北兩個部分來回答才對呢。

還有題主所言滅亡應該是指西羅馬的滅亡吧。

對於歐洲古典時代到中世紀的那段過渡時期了解不多,因為實在是太混亂了,好比中國的東晉十六國和五代十國。

總之在西羅馬覆滅後,整個西歐就是各種蠻族(各種日耳曼人)入侵,遷移建立各種小王國的亂象。甚至有一支汪達爾人還跑到北非來著。義大利半島自然也不例外啊。

首先整個義大利半島在西羅馬滅亡後被蠻族蹂躪了一遍又一遍,直到在六世紀被拜占庭(東羅馬)光復過一段時間,不過短暫得很,北意淪陷,拜占庭退守南意。

6世紀倫巴第人入侵北意,他們把拜占庭人趕走後,建立了個倫巴第王國(568-774)。後來亡於的法蘭克人,遂成為查理曼帝國的一部分。查理曼大帝死後三分帝國(843),北義大利地區就成了「中法蘭克王國」。很快北意繼續陷入分裂狀態,發展成一大堆小城邦,和北邊的神羅糾纏不清,踏入中世紀一直如此。

而南義大利則相對太平多了,長期處於拜占庭的治下。直到諾曼人在教皇的默許下入侵趕走拜占庭的勢力,建立西西里王國(10世紀末)


羅馬帝國的滅亡,以狄奧多西皇帝去世,遺囑將帝國劃分給兩個兒子為標誌。不知你所說滅亡指的是帝國分裂還是1453年拜占庭的覆亡。不過既然是問義大利的情況應該是前者,

其他的不太清楚,只記得那時的義大利民不聊生,戰火頻仍,經濟凋敝,農業減產,國勢已去矣!


推薦閱讀:

為什麼龐培身為執政官不與凱撒對決,而選擇放棄羅馬逃跑?
古羅馬君主的頭銜「凱撒」和「奧古斯都」是怎麼來的?
橫跨亞非歐的幾大帝國為什麼很快的建立然後又分裂了?
伍迪·艾伦《爱在罗马》里出现的街景很漂亮,具体的街道名称分别是什么?
凱撒打內戰的時候擁有哪些軍團?

TAG:歷史 | 義大利 | 羅馬 | 羅馬帝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