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頻繁跳槽?

最近這一年半換了三份工作,一直試著從自己身上找問題,但總抵不過滾滾而來的銷魂客戶,內部纏鬥,狗不理老闆。最近這一份工作堅持了半年,加班到半夜忍了,半月一次長差忍了,無休止改改改忍了,休假前一天扔一個方案過來說周一交也忍了,可是狀態越來越差…每天掰著指頭數日子過。現在這份工作的好處是客戶品牌高大上,pay也不錯,忍滿一年也許對未來發展有好處。懇求大家意見,處於職業上升期的我,如何說服自己硬氣地繼續往上走。我的職業是廣告乙方 ,主職event planning,副業寵物小精靈,滿足甲方隨時隨地的奇思妙想。人生理想是當圖書管理員,抱一條狗,去看全世界的圖書館。謝謝


對於新人,尤其是對前途還是一片迷茫找不準自己方向的新人,在年輕的時候多跳幾次未必是壞事。因為年輕,折騰得起,而且有資本去折騰,即使有問題發現不對了,掉頭重新來過也還是可能。好處在於多經歷一些公司,多經歷一些事情,傾聽自己的內心,找准自己真正感興趣的路。如果年輕的時候從沒跳過槽,未必是件好事。當你真正遇到一個非常合適自己的公司時,未必能認得出它。公司再好,你也會不甘心就這樣一輩子留下,很可能為了一個月多幾千塊錢就離開它。等到發現錯了,再想回去未必有機會了。反之,當經歷過幾家公司,已經了解到什麼樣的公司是自己想要的,你將不會再錯過真正適合自己的機會。

當進入一個正規系統的公司,尤其是大型跨國公司,建議至少待滿3-4年以上才考慮跳槽。外企的構架和系統都比較複雜,3年不過熟悉了流程,4年可能才能有所發展。在此之前跳槽,非常不合算,考慮到跳過來之前至少花了幾個月找工作的時間,準備面試和面試的時間,熟悉新公司的時間;當你要離開時,又花了差不多相同的時間,兩次跳槽估計要6-12個月,而這段時間你都是無心工作和學習的。如果在這家公司只待2年,那只有1年的時間是有效的。白白浪費的那6-12個月,如果用來沉澱下去認真學習和鑽研,收穫是不言而喻的。而任何一家大型跨國公司,都有足夠的內涵可以讓你學習至少5年以上。

理想狀態是,每隔5-7年跳一次,每次跳能上一個新的平台。少量並且是精心挑選過的跳槽,有時候是有幫助的,可以幫助你一下子突破某個瓶頸,或者直接上到一個新台階,讓你有柳暗花明的感覺。但這樣理想的事情很難真正發生,哪怕再能幹,再有本事,終究人算不如天算,總會出現一些自己意想不到的情況。

跳槽可以開拓視野,讓自己從多角度思考問題,從根本上改變思維方式,接受世界多樣性的觀點。可以說每家公司,都有讓人出乎意料的事情,有不可思議的人,自己的世界觀和人生觀在不斷的被修正。不斷學習新東西,提升思維方式,自己不至於偏頗固執僵化,心胸會更開闊一些,因為知道自己接觸的不過是滄海一栗,不懂的東西太多了。

跳槽的風險不言而喻。無論準備工作做得多麼充分,無論自認為考慮的如何周全,跳槽的風險依然是不可控的。只要有朋友跳槽,大家都會習慣的勸說"一定要考慮清楚","一定要慎重"。其實每個人跳槽必然都是深思熟慮的,哪怕外表看上去像是一時衝動而跳槽。圈子這麼小,針對新公司和新老闆的reference check大家都會做的,有時還不止諮詢一兩個人。即使如此,不到自己坐上那個位子的那一刻,個中的酸甜苦辣還是不足為外人道。別人覺得不錯的推薦,未必適合自己;別人覺得不好的,也許自己做做還行,如魚飲水,冷暖自知,跳槽的風險,只能自己承擔。

到新公司能否適應,取決於line manager;能做多久,則取決於公司文化和價值觀。多年以前一直忽視價值觀的因素,然而後來越來越覺得對於自己做出的每個選擇和決定,起決定性作用的就是價值觀。如果公司與自己價值觀不符,那麼即使看在錢的份上勉強做下去,也遲早會離開;只有公司和自己的價值觀一致時,才可能在公司長久待下去。薪水和職位在起初跳槽時很重要;但到一定程度,價值觀將替代它們成為決定去留的決定性因素。

很多勵志書都勸說大家不要為錢而跳槽,不過就算是再不在乎錢的人,跳槽時也必定會仔細考慮薪資,這是判斷下家的一個依據。對方說得再好聽,但不願意支付合理的漲幅,甚至用各種理由壓低薪水,那就要真的好好權衡了。某種意義上而言,薪資是對方誠意的表現。 另一個原因是,跳槽過程中太多風險和不可知的因素,而薪水是你風險可控的一項。

當朋友抱怨現公司的很多問題,提出要跳槽時,我是不完全贊同的。就我若干次跳槽經驗而言,跳槽一定要在自己巔峰狀態跳,這時候人的神情和氣場是完全不同的,思維最清楚,也最容易跳到理想的位置。當自己處於低谷時,往往因為急於離開現公司,明知有風險也跳,一方面很難把自己賣出好價錢,另一方面也為下一次跳槽埋下隱患。如果當前事事不順,感覺周圍就是無望的黑洞,巴不得立刻有機會能馬上離開現在的公司,這時候最好休息一段時間,度個假,把狀態調整過來之後再考慮跳槽的問題。

每次跳槽就像一扇新的大門打開,展現一個截然不同的世界,讓有限的生命變得更加豐富多彩,接觸不同的人群,結識新的朋友,體驗全然不同的工作和生活方式。一次次離開熟悉的環境,去嘗試未知的道路。在一路走來的過程中,越來越明白自己想要的是什麼,積累自信去面對未知的世界。

勇敢的本身就是一種選擇。


你可以再換幾家,然後你會發現:只要我還是個屌絲,原來在哪個單位都tmd差不多。。。而且跳的越多,你的簡歷越不值錢了。。。。


有的人不建議頻繁跳槽是因為他們想在這個公司向高處攀爬,做這個行業的佼佼者,這類是志向遠大,或者要養家糊口的人。而這些對於我來說不是必需品,我只是一個愛享受、愛玩樂的小平民,我的想法是人生苦短,在幾千年的宇宙中,人的生命不過是短短几十年,死後的世界是一個未知數,為什麼不在能夠抓得到的生活里好好享受世界的精彩呢?一輩子只在一個行業,死守一個工作對我來說未免有些枯燥和無趣,多經歷一些不同的領域才夠有味。當然了,前提是你甘願做一個普通的玩者。每個人對生活方式和成功的理解都不相同,有的人甘於跳槽,多經歷一些未知的領域,他們的價值觀就是「今朝有酒今朝醉「,這又何嘗不可呢?但是有的人有雄心壯志,他們認為只有不斷攀爬,升官發財才能體現人生價值,這也是無可厚非的。有的人希望功成名就,認為這是有意義的生活,有的人認為快樂的過一生也是有意義,有的人則認為每天都有挑戰才不是虛度光陰,而有的人則認為安穩挺好。世界本來就是繽紛多彩的,選擇本來也是多種多樣的。而每個選擇都會導向一種結果,只要能承擔起這種結果,並且感覺無悔,無論選擇過怎樣的人生,這都是一種成功。子非魚,焉知魚之樂?所以,死守一家公司的人不要杞人憂天的為愛跳槽的擔心,因為他們也在懷疑你的生活是不是太無趣,太不會享受了,他們會覺得這種咬著牙說不放棄的人是多麼的滑稽。此處不留爺,自有留爺處。人生在世,幹嘛給自己找罪受!幹嘛非得要為了出人頭地,而讓自己受委屈!


任何事情都要有個自然的發展周期,從宇宙演化到胚胎髮育。人才成長亦是如此。一般來說,可以概括成:

第一年:

- 接觸新工作,理解工作內容,理解該工作的運行規律和機制

- 了解做好這份工作需要的周邊環境和條件,需要哪些人和部門幫助,哪些可能成為障礙(有時需要碰壁才知道)

- 學習做好這份工作的軟硬技能

第二年:

- 經過第一年的努力,對工作內容,周邊和能力有深入理解,某些地方茅塞頓開,開始有遊刃有餘的感覺

- 在工作某些方面感到挑戰明顯,力不從心。需要不斷提高自己的能力,改善態度,把障礙者變成合作者

第三年:

- 進步明顯,有捨我其誰的感覺

- 開始對工作有創新和較大提升,希望在該工作上留下自己的印記

- 開始感到對重複性工作內容的厭煩,希望找到更新的挑戰

有些人快點,可能兩年走完這個過程,慢點的四年也差不多了。因此,兩到四年是個合理的在工作崗位成長的周期。這個是管理者和HR會比較認同的長度和深度。

偉大的以管理著稱的公司如通用電氣GE,就有這樣的「習慣」。一個人在崗位上待滿兩三年,就要換崗接受新的挑戰。

過快的轉換工作會讓管理者和HR有所擔心

- 這個人缺乏耐性和堅持

- 有沒有必要的學習能力

- 與同事溝通可能有問題

- 選擇工作前沒有做好盡職調查,對重大決定輕率或者缺乏判斷力

當然,如果有很正當的理由,比如公司裁員,業務部門被賣掉等等,還是可以被接受的。如果這樣情況次數比較多,也會讓管理者和HR為他的運氣擔心。

職業發展和任何資產一樣,需要紀律和積極管理去保值增值!


現代速食文化導致的吧,說說我個人的經歷,我應該算是跳槽比較多的了,雖然現在依然屌絲,但是每一次的跳槽都是在進步,剛剛從所謂「象牙塔」走出來,並不了解這個社會,那時候想的就是找份工作,哪怕管吃管住就行,等解決了溫飽問題,就開始考慮我能學到什麼,這個工作對我有什麼意義,我的第二份工作乾的最久,學到的東西也是最多的,在到後面無非就是經濟問題,發展問題,很少有人能在一個公司幹上一輩子,所以跳槽要理性,要想清楚跳的原因是什麼,跳了就能解決問題嗎?


推薦閱讀:

5年的職業生涯,壓力很大,迷茫了,不知該怎麼樣繼續前行。
未來定居三亞還是北京?
對你的職業生涯影響最大的人是誰?他/她是如何影響你的?
品牌推廣合作、公關媒介、互動媒體營銷、電子郵件營銷、搜索引擎營銷、戰略 BD、活動策劃里哪個最有前途?做大眾市場與細分市場有何區別?
對於環境工程專業大量轉行的現象怎麼看?

TAG:職業生涯 | 職業發展 | 職業規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