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在唐朝以後關中地區再也沒有成為政治中心?


1、外患壓力中心由西北向東北轉移再轉向海洋,河北與外族戰爭規模、頻次逐漸大於西部和南方;

2、運河、海運、現代化交通的提升,促進了東西、南北經濟、人口的此消彼長,重塑了各板塊交通地位;

3、長江中下游平原的耕地開發及南方的貿易經濟開發,肥沃的東北平原併入及其農業成熟;

耕地分布

4、全球化的格局框架被逐步拉大,主要對外窗口由西北陸路走廊變為東部海洋,陸上絲綢之路衰落,海上絲綢之路崛起,下南洋移民潮更提升了南方經濟、海洋經濟的重要性;

5、氣候變化,農耕、游牧文明分界線隨降雨量線南移,早期北方由濕潤氣候變為半濕潤氣候,東部平原大片原始森林逐漸消失成為耕地,農業逐漸飽和;

9、秦嶺森林、黃土高原及北方水資源惡化,關中人口經濟衰落及西北地區荒漠化加劇;

9、隨著中國農業從零星逐漸發展成面,面積較小且不含次級平原,但早期作為精優地理單元的關中平原,面對整合各個亞平原後,開發飽和的東部大平原、長江中下游平原,其經濟優勢好權重被削弱。隨著後唐朝關中基建、水利荒廢,巴蜀板塊逐漸與南方在經濟上關聯整合加強,大一統政治思潮逐漸深入人心成為共識,早期分裂狀態的東部大平原的政治、經濟、軍事都必然得到整合劃一,關中板塊早期在軍政上逐個擊破的個體優勢也逐漸被削弱。

10、唐以後,黃河水文惡化,今天已經不能通航。南方人口、經濟在中晚唐開始趕超北方,經過兩宋開發,在元朝北方人口劇損期,南北人口徹底逆轉,且順延長江、運河和海岸線兩條黃金線為最;經濟中心從中原轉移至江南,政治中心轉移至北京,從明初南北榜案亦可看出,文化中心也南移至江南一帶。

11、唐朝的世界戰略之成功,不僅使漢人制度在大東亞被廣泛推崇,也使相繼崛起的北方少數得到制度武裝。漢地農業文明的富庶也更加被覬覦。唐朝之後,北方不得不與突厥、高句麗、吐蕃、回紇、契丹、女真、蒙古的輪番對抗,日本也進入封建社會,將目光逐漸投向東亞大陸。北方的發展環境相對惡化。

12、唐安史之亂後,逐漸失去對西域的控制。宋明開始伊斯蘭文化東進,整個大西北,西域至甘寧、關中直到同治回亂前,都長期被異教文化蔓延,西域親漢佛教文化消亡,漢文化亦(儒法思想,漢傳佛教)轉而進入數百年的收縮態勢,漢文化高地轉向東南。直至晚清平回亂,西北極盛伊斯蘭文化已然衝擊政治時,才被遏制;

13、元清少數民族統治者不願深入漢地腹地的統治策略和定都決策;

13、軍事技術的發展,統一文化的加深,使得內部戰事減少,尤其在唐以後再未出現過長久的大分裂和大爭之世。西部多山地形的防禦作用對經濟存量的保護不在像之前那樣重要。黃淮海大平原的經濟發展的耐挫力也得到長足提升。

14、唐以後南方少數民族大規模接受漢化,其漢化程度遠深於北部胡族,這都有利於南方經濟發展的穩定性;

14、地理大發現,使得明清時期引進一些的耐高寒作物,河北、東北的農業增產,經濟地位進一步提升。生產力、科學、能源技術的提升也削弱了高緯度地區的生存成本。河北、東北的人口增長更加強了河北板塊和政治、經濟地位;

世界耕地分布

15、作物種類、化肥農藥、現代種植技術的提升,更利於東部地力較差但平坦的平原地區提高糧產量,和降低南部山地的耕種難度。這削弱了古代西部黃土土壤更適合早期農具作業的效力優勢和地力優勢。南北方農業對人口權重發生一定程度逆轉。

民國鐵路與水路

16、隋唐推出科舉制,加速世家豪姓政治退出歷史舞台。宋朝開始,鄉紳庶族政治逐漸發展,漢地統一政權內部的政治穩定性已經非常之高。內部大分裂的持續時間和頻次都漸漸減少。內部高度碎片化分裂,長期分裂與緩慢統合的競爭機會已經很少。以形勝立國關中登場展現地緣優勢的機會和頻次都大大減少。外部壓力下,宋遼金元明清的交替亂世或分裂,通常不是純粹地理性割據的軍閥,是有更多心理性的族群隔閡意識的民族對立。靠近北疆的北京,成了外族與漢人反覆爭奪的前沿國門,也是少數民族大一統時期,各族均可接受的平衡區位。


不請自來,原因是我考研複試的時候抽到了一題

「簡述你家鄉的歷史沿革或是你家附近的歷史文化遺迹」

我作死地對考官們說:

「老師,我家西安的。」

沒錯,我家住陝西省西安市未央區三橋鎮某小區,東邊是漢未央宮遺址,西邊是漢建章宮遺址,西北是太液池遺址(現為苗圃),正北是感業寺遺址,繼續北進過了渭河就是西漢帝陵所在的咸陽原,正南是延秋門遺址(現名雁雀門村,是唐玄宗出逃時候途經的城門),西南邊是玄宗西逃經由的三座浮橋命名的三橋鎮,也是二虎守長安時候鎮嵩軍鉗形包圍圈的缺口,亦是馮玉祥軍進軍西安的一必由之路,接著往灃河方向走是鎬京遺址、阿房宮遺址和昆明池遺址,過了灃河,還有豐京遺址。僅我家方圓幾公里內的東西,說完也得耽誤好幾個人考試。

老師大概明白我要說什麼,於是把問題改成:

「那你說說西安為啥沒再崛起了吧」

我知道西安為啥沒落,不過一旦問起為啥沒再崛起,我能想到的就只有一則史料:

二十四年八月,敕太子巡撫陝西。先是,帝以應天、開封為南北京,臨濠為中都。御史鬍子祺上書曰:「天下形勝地可都者四。河東地勢高,控制西北,堯嘗都之,然其地苦寒。汴梁襟帶河、淮,宋嘗都之,然其地平曠,無險可憑。洛陽周公卜之,周、漢遷之,然嵩、邙非有殽函、終南之阻,澗、瀍、伊、洛非有涇、渭、灞、滻之雄。夫據百二河山之勝,可以聳諸侯之望,舉天下莫關中若也。」帝稱善。至是,諭太子曰:「天下山川惟秦地號為險固,汝往以省觀風俗,慰勞秦父老子弟。」於是擇文武諸臣扈太子行。既行,使諭曰:「爾昨渡江,震雷忽起於東南,導爾前行,是威震之兆也。然一旬久陰不雨,佔有陰謀,宜慎舉動,嚴宿衛,施仁布惠,以回天意。」仍申諭從行諸臣以宿頓聞。

  比還,獻陝西地圖,遂病。病中上言經略建都事。明年四月丙子薨,帝慟哭。禮官議期喪,請以日易。及當除服,帝不忍。禮官請之,始釋服視朝。八月庚申祔葬孝陵東,謚曰懿文。

——《明史·列傳第三·興宗孝康皇帝朱標》

說到底,老朱是想遷都的,而且西安險些就成了新都。不過……運氣也是王氣的一部分,太子調研完畢之後報告還沒來得及寫就讓自己的老爹白髮人送黑髮人,去見了自己黑髮送了還沒怎麼長頭髮的長子朱雄英。

後面的事大家都知道了,老朱在庶長子和庶長孫之間選擇了後者,然後就是不輸給歷代諸侯王混戰的靖難之變,再然後有了中國歷史上唯一一個成功取而代之的藩王,再然後就是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西安?早被人遺忘在腦後的不知道什麼角落裡了。

這就是西安離復興最近的一次,惜乎哉失之交臂。

我的複試?全班第二高分。現在研三,明年畢業。


從內因來看,八百里秦川的產出已經很難支撐一個幅員遼闊的大帝國的中央政府及其禁軍了,帝國政府對東南省份的財賦倚重日益加深。奈何路途遙遠,轉輸不易,且砥石天險嚴重阻礙了黃河渭河水運通道的可行性。從維護國家機器正常運轉的角度出發,在關中地區建都的必要性被不斷削弱。

從外因看,發端於東北地區的少數民族勢力越來越成為中原的心腹大患。遼、金、乃至女真,無不來自東北。在冀北一線重兵布防是維護國家安全的正常需求。但安史之亂及隨後河東藩鎮割據的刺激又實在過於強烈,使得後世任何統治者都不能接受一個遠離中樞又手握重兵的丘八。既然前線的位置不能挪,那就只能挪中樞的位置了。所以「天子守國門」的概念也就應運而生了。

還有一點就是大運河體系的建立及不斷完善。這為中樞東移提供了硬體支持。


氣候變了,非人力能為之


首都的選擇取決於政治、軍事、經濟的綜合影響。關中作為最早的天府之國,到唐中期以後隨著人口的增多已無法供養過多的人口,安史之亂、唐末戰亂使關中更加凋敝。彼時對中原王朝的軍事威脅已東移,經濟中心也東移到長江中下游,糧食運輸到關中比較困難。軍事、經濟中心的東移才是導致關中衰落的重要原因。從此以後對中原王朝的威脅一直是東北,歷朝歷代不再選擇關中做首都。古代首都選擇一個很重要的因素就是軍事地理因素。也就是近代隨著工業文明的發達、交通的便利,首都的選擇中的軍事地理因素才開始弱化。


長安負擔不起過多的城市人口。

長安雖地處關中有崤函之固,金城千里,然關中平原並不豐饒兼天災較多,而漕運要由黃河、渭河溯流而上運輸困難。故能供養的人口並不太多。

秦漢時全國人口並不多,西漢鼎盛時長安人口也就長期維持在二三十萬,「歲漕關東谷四百萬斛以給京師」糧食勉強供應的上。

隋朝都長安人口後人口急劇膨脹,渭水水道曲折,加上封凍和水量不足.一年中只可通航6個月。一遇天災,關中就糧食緊張,((隋書《卷二十四 志第十九》:十四年,關中大旱,人飢。上幸洛陽,因令百姓就食。)這也是隋煬帝下大決心修京杭運河並由長安遷都洛陽的重要原因。

到了唐朝,由貞觀之治到開元盛世,長安人口逼近百萬,關中已不堪重負。皇帝更頻繁率領臣民往洛陽「就食」,解決糧食和物資的供應。 高宗朝總共去過洛陽6次,玄宗也去過5次,唐中宗李顯對此頗感憤怒,徑稱皇帝就食東都乃是淪落成為「逐糧天子」。(景龍三年,關中飢,斗米百錢。由山東、江淮運谷至長安,牛死十之八九。群臣多請皇上再往洛陽。韋後家本杜陵,不樂東遷,乃使巫者彭君卿等勸說中宗:「今歲不利東行。」中宗信妖妄,後復有言幸東都者,帝怒曰:「豈有逐糧天子邪?」)

從高祖定都長安至安史之亂的唐朝前期一百多年,唐朝皇帝竟然有五十多年呆在東都洛陽。安史之亂後,天下殘破,藩鎮割據,長安人口大為減少缺糧得到緩解,然而皇帝也沒有國力率臣民就食洛陽了。在唐德宗的時候,長安再次出現饑荒,禁軍沒有糧食吃,只得到街頭去乞討,後來糧食到達京城,唐德宗跑到東宮對太子說,「米已至陝,吾父子得生矣。」

「國家歲漕東南之粟以給焉,時發中都之廩以賑焉。所以贍關中之人.均天下之食,而古今不易之制也。」

宋之後,中國人口不斷增長,而關中渭河平原環境則不斷惡化,黃河也水患不斷淪為地上河喪失漕運能力,北宋末年,黃河奪淮入海,隋唐運河徹底廢棄,長安再無供養首都人口的條件,唐之後再無建都史。


五代十國中短暫出現了幾個政權。算是最後的謝幕吧。西安能成為第一古都,與漢唐帝都在此有重大關係。而這又和秦有直接關係。先秦時代,華夏大地的中心從來只是局限在中原一帶。西出函谷關的秦地當時也算是偏遠地區。秦最後祖上燒高香……接連數個君主勵精圖治(古代一個正常執政時間的君主好好乾足以出現興旺局面,何況秦自變法以來好幾代)一統六國。所以,首都當然在大本營咸陽嘍。淮河以南當時遠落後於中原,而最初黃土高原並不是一片又一片的風沙。土壤和氣候與夏商周的中心河南附近差異不大。再加上考慮到中原經過數百年廝殺,不如關中穩定。所以,秦時定都在西安並沒有什麼不妥,反倒是很合適的。不過,長城的修建從側面說明了,都城過於靠近西部邊境,直接受到游牧民族的騷擾可能性大。

短命的秦被漢取代後,上面的幾個因素並沒有發生多大改變。而且劉邦攻入關中,心裡很清楚若沒有秦軍人心向背,單憑良好的地理位置,秦帝國完全可以擋住義軍並調回北邊的軍隊轉守為攻。而且有秦先有的宮殿,乾脆還在這立都吧。事實證明,依然是很好的選擇。七王之亂被堵在了梁國(今河南)。但依然有相同的弊病。直到武帝大破匈奴。

然而,防得了千里之外,防不住朝堂之上。王莽終結了西漢後,很快又被劉秀奪回。封建王朝的帝都第一次離開西安,選在了洛陽。原因也顯而易見。

→_→太困了,明天再更新→_→我不會打分隔符→_→

反正上課也是沒事幹,就繼續今早凌晨的更新吧。

到公元元年前後的時間,關中的氣候和地理因素依舊保持良好,但是,前幾十年西安遭受戰亂,宮殿毀壞嚴重。(起義的農民軍把西安弄得面目全非)而洛陽在東周的時候就作為陪都,有一定的基礎。本身又處在中原核心地帶,還避免了離邊境太近的困擾。而且!劉秀就生長在這一片……從地理位置看,洛陽地處黃河中游南岸,跨伊、洛、澗幾條河流,北倚邙山,南對伊闕,東據虎牢,西有崤坂,素有「河山拱戴,形勝甲於天下」之稱。洛陽居天下之中,地理位置險要,歷來為兵家必爭之地。另外,伊洛平原地力肥沃,周圍水路發達,漕運便利,可以很好地解決京師的供應問題,使皇帝坐鎮中央,遙控天下,集中精力維護自己的統治。

東漢末年,又亂套了。割據勢力輕而易舉打入洛陽。董卓乾脆帶著傀儡奔回故都。主要原因是他覺得這樣離戰亂遠一點,自己過得安穩些。但是他被身邊的人砍死了。。。然後,天下大亂。單看北方,曹魏,西晉,前秦,北魏,北周各種輪番上演。相對安穩的南方迎來了大發展。

直到楊堅奪了北周的政權,天下仍然亂套。在腳底下立都,站穩後再蕩平天下。西安又一次成為了全國中心。但是!!!!但是!!!但是!!此時非彼時。關中地帶民不聊生,你是以前的大都城,大家都想衝進來,有沒什麼保護意識,幾百年來已經被糟蹋得遍體鱗傷。八百里秦川沃土的生產力開始越來越供應不了龐大的人口需求。而且。隋文帝乾的很漂亮,用了一代的時間,把全國從分裂干到統一,再干到繁榮。關中附近本身就有大量的門閥貴族,又重新定都於此。所以,人口要炸了!糧食不夠吃了。大運河工程開啟了。這是一條能上當時頭條的新聞!從南向北打通錢塘江,長江,淮河,黃河,海河。連成一片。我想想都覺得可怕。

可見隋朝的國力的鼎盛程度。這還沒完,楊廣同學仗著老爹的積蓄殷實,遠征高麗。又來洛陽溜了一圈覺得此地甚好,大興土木修建東都。從現實角度看,隋文帝時考慮定都西安的顧慮已經消除,加上環境大幅下滑,從江南搬運糧草路途遙遠,興建東都不失為一個選擇。只是,好多事情擠到一起了,而且群眾思想工作沒做好,領導模範作用沒做好。繁榮且從眾多方面都具有重要意義的隋朝,曇花一現。

隋末也是一段混亂的時代,湧現出一大批人物。最終的贏家是李氏。李淵的勢力離西安近,近水樓台先得月不久就佔了長安,建立唐朝。一番兼并之後,到玄武門之變基本統一了全國。然後,麻煩來了。北方突厥數十萬鐵騎南下,瀕臨長安,只隔渭水。此時唐建國不到十年,一直在和其他勢力打仗。主力部隊在燕冀一帶和羅成對峙。飛馬加鞭卻也不能在長安城破前趕回。畢竟,突厥的戰鬥力驚人,而且長安城防極其糟糕,完全沒有都城的樣子。好歹李世民不是囊包,什麼都幹得出來…………巧妙的讓突厥退兵。這件事很好的說明了,國力不夠強大時,都城在西安,就像一口肉在餓狼門前一樣。後來國力強大了,李世民橫掃漠北,出擊西域。西安周圍的防務安全得到了保證。又復活了絲綢之路。與西域各國的往來越來越多,來西安經商的歪果仁不在少數。同為皇帝和天可汗的李世民翻開大唐勢力圖一看,真好,西安就在中心,就這樣吧。指望著每年從江南運來的糧草也夠關中吃了。

然而李治並不這樣想,西安的氣候每況愈下,洛陽又一次進入皇帝的視野。加上漕運只要遇到天災糧食就不能準時到達西安,中央就得餓肚子。夫妻倆一合計,跑到東都生活去了。算是國家強盛了,日子好過了,領導人也要找個舒適的地方辦公吧╮(╯▽╰)╭

武后選擇繼續留在洛陽,確實也沒有搬的必要。反正15年後還得還政李唐。自己就當家裡男人辦事自己看不慣,老娘受累替大夥打理一會吧。

寫到這裡,突然看到一篇文章。講得很清楚。我就不繼續手機碼字了。。。有點累…………

http://blog.sina.cn/dpool/blog/s/blog_550e9f380101iubx.html?


1.隋煬帝開鑿大運河後經濟重心東移,特別是中唐安史之亂後經濟重心逐漸南移,更需要大運河輸送南方物資,皇室還經常有在長安吃不飽飯,要跑洛陽去吃的,人稱「逐食天子」。

2.唐末的黃巢起義和朱溫篡位後的大清洗等都對長安的城建進行了直接的毀滅性打擊。


呃,我想應該地理位置也是很重要的因素吧。

長安城畢竟偏西了,在秦漢中央對於地方集權控制相對較弱的時候,尚且體現不出來,尤其是西漢時期郡國並行,出了關中各種同性諸侯王,皇帝只需要管好自己關中沃野就可以了。而隨著宋明中央政權對於地方政權的高度集中,國都勢必要在一個位置,交通便利度等等都要在全國顯赫地位的城市。

不成熟的想法,勿噴。


1,關中土地用年頭太久了,沒以前那麼好。

2,生產力發展,政府架子也越來越大,關中廟太小,裝不下。

3,隋煬帝的鍋,他給運河修開封去了。

4,忽必烈的鍋,運河連開封都不去了,直接奔北京去了。

對農耕民族來說,關中、中原還有用。

元清壓根就要統治大量塞外地區,放關中、中原不合適。

明那會,關中更裝不下,隋朝運河沒了中原也不合適,南京在長江南也不合適。


1.東漢後關中經濟問題

東漢末年的混戰,是經濟又一次遭到破壞,關中各地「白骨露於夜,千里無雞鳴,生民百遺一,念之斷人腸」(曹操《蒿里行》),存活的百姓大量南遷,關中勞動力減少經濟不振。西晉「八王之亂」後政局不穩,經濟再次下滑,後秦時「時長安飢,人相食,諸將歸,吐肉以飼妻子」(《後漢書》),西魏關中「大飢,人相食,死者十七,八」 關中在動蕩中經濟走向低谷。

隋唐時,關中經濟雖然有所恢復,但仍然「京輔及三河,地少而人眾,衣食不給」(《隋書》)的現象。

2.漕運

隋唐時期的關中,經濟中心的地位喪失對應的是政治文化中心的提高,政治文化的繁榮需要經濟,但是關中已經「關中癘疫,炎旱傷稼」(《隋書》),甚至在唐初「郡縣荒蕪,百姓逃亡,十不存一」(《冊府元龜》)。為解決供糧問題,隋文帝開鑿廣通渠,引渭水到潼關,也是為了從關東向關中運糧,但是一旦發生自然災害,就得挨餓。開黃十四年關中大旱,文帝率百官東食洛陽,隋煬帝時乾脆遷都洛陽,同時開鑿大運河,南糧北運,才保證了長安的穩定。

3.自然災害

唐時水災極為嚴重,《唐會要》記在,關中地區有240個年頭都在發生水災,114年里發生旱災,再加上關中徭役重,農民無力耕田,官府的不重視 ,長安糧食供應日趨緊張,甚至是盛世的貞觀元年「是歲,關中飢,至有鬻男女者」,總章三年「發九州農夫,轉發太原倉米粟入京」,高宗三次「天子逐糧」,武則天直接遷都洛陽。

4.安史之亂

安史之亂後,經濟中心完全南移,關中地區糧食供給靠大運河從江南運來,「天下大計,仰於東南」(《新唐書》),「當今賦出於天下,江南居十九。」(《樊川文集》)

經濟中心的喪失讓關中失去了發展的基礎。地理位置的閉塞不利於對沿海地區的統治,在政治和經濟中心都丟失的情況下,關中地區逐漸衰敗。


人口過度集中帶來的問題吧,一是生態,二是糧食。

從秦,漢兩代關中的糧食基本能養活自己,保住基本盤。從東晉開始,北方百年間都是胡人天下,江南開發加速。

隋唐兩朝其實是關東人口遷入關中,唐末武宗借回鵠軍平叛,關中根本就被斷絕了。

宋元以後基本都是依靠大運河來維持首都地位了


很簡單 世界進入了海洋時代 沿海平原依靠海外貿易變得更加富裕 人口更加集中 文明核心區向東部轉移只是時間問題


推薦閱讀:

同樣是漢人王朝,與唐朝和宋朝相比,在氣質上,明朝缺少了什麼?
假如成吉思汗興起於盛唐,唐朝會怎樣?
再回唐朝(安史之亂前),你是願意生活在西京長安還是東都洛陽?
李世民為什麼沒有表字?
唐朝中後期宦官和皇帝之間的制衡關係是怎樣的?

TAG:歷史 | 政治 | 西安 | 唐朝李唐 | 中國古代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