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找到真我?

如題,求教各位如何才能認識到內心完整而真實的自我(比如我真正喜歡什麼不喜歡什麼,想要什麼不想要什麼,嚮往一種怎樣的生活,自己有哪些真實卻被壓抑的想法等等),以及自身個體與世界的關係?目前處於可以算得上一個人生十字路口的處境,外界的複雜情況和內心的迷茫讓我無所適從。一切問題的根源都在於我找不到"真我",缺少一個獨立完整的人格和三觀。希望得到諸位的指教,很想了解在現代心理學和我國博大精深的傳統文化之中,對於此類問題的解決方法。


最近,讀武志紅先生的專欄文章,發現在他的文章里頻繁出現著兩個關鍵詞:真自我,假自我。「自我有兩種:真自我,假自我。 有真自我的人,他的心理與行為是從自己的感覺出發;有假自我者,他的一切是圍繞著別人的評價而構建。」

「『假自我』是戴著面具生活、以別人的感受為中心,然後構建起一個『假自我』。而『真自我』是以自己的感受為中心,構建了自我。」

(一)那麼,假自我到底是一種什麼樣的體驗?

我們每個人都有觀察世界的方式,都在以自己獨特的方式有意無意的整合著自己的認知、體驗和感受。同樣一個詞,對甲來說可能過眼而去、無關痛癢。對乙來說,卻會莫名牽動出他心中的血淚來。

也許,武志紅文中的「假自我」會給這樣的一些人帶來內心悸動:他們無法安心的沉浸在自己的世界裡,他們總是藉助別人的眼睛看自己,他們總因為別人的評價而興奮或不安,他們把別人的反應當做畫筆藉以勾勒自己的形象,他們把別人的觀念作為信條藉以定義自己的人生。

所謂「假自我」,說的也許就是這樣的人。

每個人都希望自己活得有價值,希望自己的人生充滿意義。可是,什麼叫做自我價值?什麼叫做人生意義?這兩個概念需要定義,很多時候,他們在無意識中把對這兩個概念的定義權交給了別人。

沒錯兒,他們很多時候就是我們。

我們缺乏定義自己人生的勇氣和膽色。

我們選擇一份貌似光鮮的職業,或者是高薪,或者是穩定,或者代表著某種權威和社會地位。我們把對自己的認可和肯定綁定在這份職業帶給我們的榮耀里,用這份榮耀抵抗工作中的心酸和無奈,抵抗內心對自由的嚮往。我們犧牲了自己的心去成就被社會、被父母、被親戚朋友、被人民群眾定義的自我價值和人生意義。

年少時,我們不敢不優秀,不敢不努力,不敢不乖,不敢考不上大學,不敢考不上研究生;到了婚齡,我們不敢單身,更不敢找個門不當戶不對上不了「檯面」的男女朋友;結了婚我們不敢做丁克,哪怕感情磨光了也要繼續摩擦肉體就為了生個孩子;同性戀者不敢公開自己的性取向,就算背負內疚娶個無辜的人做墊背也不敢坦蕩真實的活著。

我們用這麼多「不敢」蹂躪自己,只是為了迎合那被別人定義的「正常人生」。

我們的心裡永遠活著一個「別人」。他用權威的嗓音壓制我們真實的慾望,扼殺我們本性中的夢想,打擊我們脆弱的張狂,把我們塞進統一規格的模具中,剝奪我們自己定義人生的可能。

(二)可是,有沒有另外一種人?

他或她有勇氣定義自己的人生。

當他們的內心湧現出一個想法時,沒有「別人」的聲音對他們報以嘲笑、輕慢或嗤之以鼻。這鑄就了他們果敢的行動力,也成就了別人眼中的不可思議。

當然有。

有個叫胡晏熒的女子。

她在29歲那年第五次辭職,帶著所有積蓄,瞞著父母,來到景德鎮的一個小村子,離群索居,用三年時間讓自己成長成一個製作陶瓷球形關節人偶的手藝人。

她說,「理想的生活,就是按照喜歡的方式,長成應有的樣子。一切我們原本就該恭順受之,也原本就什麼都不用著急。」

她說,「手工藝是世上最正直的行業。一旦找到了作為匠人的自信,就不再有恐懼了。」

還有個女孩兒,她的名字叫沈芯菱,是台灣著名的公益天使。

十一歲時,她通過發送電子郵件幫助包括自己阿公在內的果農多賣出了三萬多斤原本會滯銷的水果。

十二歲時,她成立了台灣第一個農產品直銷網站,在之後的十年間向全國各地成功銷售出一百多萬斤文旦。

十三歲時,她幫助窮困的孩子架設了「安安免費教學網」,網上的教學內容都是由她自己翻譯整理的,之後的九年里,成功幫助五百多萬名學子獲得優質免費的教學資源。

十四歲時,她開辦了「陽光世代英語免費學習園地」,靠著自己的企劃籌措,免費讓75名弱勢學子接受公平教育。

十五歲時,她投書報社,說柳丁價賤傷農,農委會發文反駁說小女生的話不可信。她讓母親幫助拍照留證。然後架設網站,提出證據,和農委會論戰,最終促成政府啟動九二機制,柳丁價格從一斤四元回穩到十二元間。

十六歲時,她創辦兩屆「FORMOSA青少年創作展」,鼓勵偏遠地區青少年勇於創作,追求夢想,並幫助112名青少年創作展覽,開啟青少年創作之風。

她說,「以一己之力,二十三歲的我,投入公益10年以來,大概花了500多萬元的個人收入,其中沒有接受任何贊助捐款,都是透過參加演講、寫作、比賽、拿獎學金而來。」

她說,「這世界可能只有兩種人,一種是do,一種是do not。」

她說,「我的確非常平凡,但我就是選擇去做而已。選擇讓每一個遇見我的人都可以變得更美好,這就是我一直在做的事。」

我驚詫於她們的勇氣和力量,也忍不住思考:也許每一個平凡的生命里都蘊藏著這種力量,但為什麼我們的力量只有一閃念的短暫生命,隨即便消失在自嘲的嘆息中。而她們的力量卻可以不斷生長,不斷茁壯,不斷從頭腦中走出來,紮根在堅實的土地上,刻印在真實的生命旅程中?

是什麼成就成就了她們的do,又是什麼讓我們止步於fantasy?

也許,有很多原因造就了今日的沈芯菱。

貧寒家境和顛沛流離的童年生活成就了她對於下層人士的關切,也成就了她對於社會不公的覺察力。這決定了她會做什麼。

網路給了她投身事業的機會和途徑。不斷的嘗試,不斷的努力,一次次局部的成功為她搭建了良性循環的經驗組織模式。這決定了她怎麼做。

然而,最讓我關切的卻是:是什麼決定了她敢於做?她do的力量從哪裡來?

我的答案是:來源於她自定義自己人生的勇氣,來源於她的真自我,那是一種自性化的人生體驗和價值實現方式,這成就了她獨特的人生歷程。

那麼,又是什麼成就了她的真自我,讓她有勇氣定義並實踐自己的人生?

在我看來,一個彌足重要的因素在於:「足夠好」的母親。

(三)什麼叫「足夠好的母親」?

「假自我」,及「足夠好的母親」,這兩個理念均出自同一個人:英國的精神分析學家溫尼克特。所謂「足夠好的母親」,指的是介乎於「完美」和「不夠好」中間的母親。她盡到了自己為人母的本份,也有著無法避免的缺憾和不足。而只要做到足夠好,就足以成就孩子的健康人格。

那麼,什麼樣的母親才算是足夠好的母親?母親的好或不好與孩子真自我的構建之間存在怎樣的因果關聯呢?

結合溫尼克特的理論以及沈芯菱和母親之間的情感互動,我覺得有四個方面值得關注。

首先,在孩子生命的最初階段,足夠好的母親應讓孩子體驗到充分的「主觀全能」感。

它雖是個脆弱無助的嬰兒,但在母親懷裡,卻如同予取予求的君王。只要它餓了,瞬間就能貼上母親溫潤柔軟的乳房。只要它冷了,馬上就能感受到母體的舒適安全的溫度。它有任何不適,都能被母親及時的感知、回應。母親就像另一個它,鏈接著它身上的各種需求並報以最準確最迅捷的反應。

這種無微不至的關切會讓它產生錯覺,彷彿是自己的飢餓塑造了母親的乳房,是自己的寒冷成就了周身的溫暖。

這種「全能」的幻想正是母親對孩子最好的饋贈。

它的意義在於,讓孩子在以後漫長的生命歷程中,都能持續不斷的感受到,自己作為一個獨特的人是重要的、真實的;自己的所思所想、慾望、追求都是充滿意義和價值的。

在溫尼克特看來,成為這樣的母親、對剛出世的孩子施以傾心關懷是人性使然。他稱之為「原初母性關注」,即一種「眼裡只看到孩子而不及其餘」的近乎瘋狂的生命狀態。

當然,這樣的狀態持續的時間不會太長。作為一個正常的母親,她會慢慢收回投向孩子的關切目光,而重新關注自己,自己的需求、感受、慾望、自己生命的充實。相應的,她對孩子的回應也不似從前那般及時、專註,有效。這樣的轉變會帶來一個直接的後果,那就是:孩子從主觀全能的幻覺中逐漸清醒,而慢慢意識到母親是不同於它的另一個人,有著自己獨立的意志和行動力。而自己生命的維繫並不取決於自己的意志,而是取決於「別人」的回應。

從主觀全能的夢中醒來,走入這令人無奈的現實世界,這對孩子來說,即是無從選擇的沉重宿命,也是終將面對的成長挑戰。

同樣需要面對挑戰的還有孩子的母親,她即是孩子主觀世界的締造者,也是客觀世界的捲簾人,在這個過程中,怎樣的一個她才算是「足夠好」呢?我們接著來談為人母者需要關注的第二點。

如前所述,如果母親在孩子生命的最初階段,為孩子締造了一個全能的主觀世界,就等於為孩子以後的成長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她讓孩子擁有了一種本源的力量,去感受自我的存在和生命的自在。

但是,這樣的力量感並不是一蹴而就的。隨著孩子體驗的視角從主觀世界轉向客觀現實,這種建築於幻覺之上的力量感也會受到巨大的衝擊。

因為,這是一個衝突不斷的現實世界,為了生存,他需要去適應去妥協去服從,需要壓縮自己的慾望,需要通過努力換取關注和支撐。

因為,這個世界上不止有他自己,還有別人。

在這些「別人」中,一個最為重要的別人就是他的母親,而他與母親的關係也有著耐人尋味的複雜和微妙之處:他對母親的索求帶著掠奪性的狂暴,為了成就自己的快樂他盡情的榨取母親。因此,母親對他有著不可避免的恨和無奈。母親體驗著自己的感受,同時也需要足夠的能力包容和化解這些感受。通過對感受的疏通化解,她也可以做到:在順從孩子索求的同時,充分的保全自己。

如果母親沒有化解感受和保全自己的能力,她就可能轉向「退縮、塌垮和報復」。而這樣一個被擊潰或被摧毀的母親形象就會進入孩子心裡,綁定著孩子自我折磨的內疚和自責,讓孩子因為自己的慾望而產生深深的負罪感,從而再也不敢充分的使用和需要別人,並因此習慣性的壓制自己的內心需求。

綜上,作為足夠好的母親,需要關注的第二點可以歸結為一個問題:我們有愛孩子的力量嗎?換句話說,我們對孩子的付出到底是一個成熟的母親充滿的力量的愛,還是一個可憐的母親不得已的自我犧牲?那種帶著自憐與悲憫,充滿自我犧牲感的付出,以自我毀滅的姿態讓孩子承擔著無法卸載的內心重負。

的確,很多時候,人生艱難。為人父母者,為了下一代,常活得掙扎而堅忍。在生存壓力和責任的夾縫中,他們的愛也許要付出很大的代價,而能在艱難付出的同時向孩子綻放溫暖恬淡的笑意,也許並不容易。

此刻,不由想起了沈芯菱的母親。在很多場合,沈芯菱都曾提起她家境貧寒,父母靠做流動攤販為生,家中負債纍纍。而為了支持她的學業,母親通過變賣玉佩為她買來了第一台電腦。從芯菱的敘述中,可以感受到她對母親的感恩。但更讓我動容的,卻是她嘴角那淺淺的笑意。

這溫暖的笑容讓我看到了她對於母愛有著充盈的幸福體驗,母親的付出充滿著愛的力量,而非自我犧牲的負擔。而正是因為有這樣飽滿豐潤的感情滋養,她才能始終葆有對自我價值和人生意義的深切感知,她能一直聽見自己內心深處的聲音,並用自己的行動力應和著內心那源源不斷的活力之泉。

如果說早期的「主觀全能感」曾帶給我們感知自我的真實力量,那麼這種力量的充實流動仍有賴於我們常常回歸母體,不斷充電。

母親作為「客觀現實」的一部分,一方面以其不可避免的人性弱點為我們的成長製造挫折和無奈,一方面基於其內在的責任和社會化的動機,為我們設定行為的界限,使我們得以包容他人的慾望並適應社會的規則。

這兩方面都將構成對「全能力量」的衝擊與挑戰。而基於母性的本能,她必然渴望不傷害我們內在的自信心和安全感。因此,如何在肩負教育職責的同時,對自己的人性保持自省,同時又不斷的喚起和鞏固孩子內在的全能感,將是為人母者一直面臨的主要矛盾。

而科胡特所謂「沒有敵意的堅持」正是努力兼顧矛盾雙方的執兩用中,即以善意溫和的態度貫徹必需的行為規則。

這確實是個重要的人生課題,值得報以充分的關注。如果我們一位地放縱和鼓勵孩子的全能感,而不讓他體驗挫折,體驗生活的艱難,體驗人際碰撞,體驗實現慾望的代價,體驗個人的無知和渺小,他就會活在自我全能的幻象中,並在真實的客觀世界為了留存和保有這個幻象被虐得身心俱損、遍體鱗傷。

相反,如果在孩子和現實摩擦碰撞的過程中,沒有一種持續的力量為他創造一個肆無忌憚的心理空間,讓他得以和內在的自我保持連接,不斷體驗自己的真實、獨特和偉大,他就有可能為了迎合、照顧、成就別人的感受不斷限縮自己的空間,他也許會忘了自己,而在對別人感受的解讀和揣測中輾轉求存,直至活成徹頭徹尾的「假自我」。

在此,我要提出作為一個「足夠好」的母親,需要特別關注的第三點:對自己生命的擔當。

一個孩子,為什麼要去迎合、照顧、成就別人的感受?因為最初,這個「別人」不是別人,而是身邊的父母。

確實,生活的困窘,內心的沮喪不時地折磨著他們,讓他們體會著無依無奈。此刻,如果他們無力化解彼此間的矛盾,孩子就會成為他們爭吵的調停人。如果他們無力處理自己的情緒,孩子就會成為他們感受的承接器。如果他們脆弱,孩子就被迫茁壯,以承載他們的無助。如果他們空虛,孩子就會成長成一種寄託,以填補他們內心的空洞。

孩子和父母的關係永遠處在這樣的互動中,孩子能敏銳地覺察到父母情感的缺失和融合的渴望,並報以忠誠的回應。而這樣的回應常在家人有意無意的反饋中得到進一步的強化。

但是,這種過早的擔當是以對自我空間的擠壓和犧牲為代價的。他們可能會過於認同自己為人子女的角色和責任,而慢慢忘記回到自身的路。

那個以別人的評價和感受為中心的「假自我」因此便得以恣意生長。

我們前面談到了一個「足夠好」的母親應該關注的三個方面,首先,是在孩子生命的最初階段賜予它全能的主觀體驗。其次,是面對孩子的「破壞性使用」,在順從和承受的同時能始終葆有愛的力量。第三,是對自己生命的擔當。擔當自己的情緒情感,擔當自己生存的艱難,而不讓孩子越俎代庖過早負重。

如果說做到第一點是母性使然,第二點和第三點則涉及到母性和人性的交鋒。即便已為人母,依然會有作為「人」的疲憊和脆弱,有恨,有不安,有無法填充的情感空虛,有無處安放的靈魂負重。我們會本能地尋找依託、慰藉,當枕邊人不那麼可靠,我們又無法卸掉自尊向外求助時,也許會本能的把目光投向那個小小的背影,那個曾與我們血肉相連的小小生命,就像另一個自己,讓我們可以安然交託。

可是誰曾想過,這個貌似別無選擇的選擇卻改變了孩子的人格建構模式,鑄就了他並不輕鬆的人生。

此刻,我不禁又想起了沈芯菱的母親。當沈芯菱把人生賺到的第一桶金交給母親以緩解她沉重的經濟壓力時,母親淡然拒絕了。她說孩子既然有這天賦的本事,就應該善用收益,否則老天會把她的本事收回去的。

我也想成為她那樣的母親:即便生計艱難,依然可以用自己對生活苦難的承擔力對抗人性的脆弱,用飽滿充盈的愛人愛己之心抵禦匱乏的感受,從而呈現為人母者應有的自在、 平和、明亮、曠達。

在這裡,有必要強調的是,所謂「擔當自己的人生」並不是讓母親掩飾內心的苦痛在孩子面前強顏歡笑,而是不逃避不退縮,坦然面對自己生活中的壓力和內心困境。常和自己對話,跟伴侶溝通,向朋友傾訴,必要時,可以求助於心理諮詢師。但無論如何,別讓孩子過早的成為你的諮詢師。

孩子應該有他自己的世界,應該有充分的機會去感知和體驗自己內在的衝動,去實踐和體會,讓自己內在的夢想在客觀世界落地生根。當他的願望剛剛露頭時,父母的態度至關重要。這是我們即將探討的第四點,「足夠好」的母親應支持、鼓勵孩子的自發性,最好能跟孩子並肩作戰。

試想一下,如果你十一歲的孩子跟你說,她要通過向各大企業發送電子郵件的方式幫爺爺推銷水果。你會有什麼樣的感覺?

或者,已經成年的女兒決定第五次辭去工作,隻身去一個偏遠村莊,把自己培養成一個手藝人,你會有什麼感覺?

我們的感覺取決於我們內在的認知和感受,我們可能會基於自己的個人經歷對孩子的選擇做出認知層面的預判,也可能在預判的基礎上產生唯恐孩子受傷受挫的恐懼、擔憂和焦慮。這決定了我們在面對孩子的探索時會表現出消極和猶疑:「想什麼呢?別傻了。」「異想天開!現實點兒吧,先走好腳下的路。」「傻孩子,這個世界沒你想得那麼簡單!」

所有這些聲音以及聲音中的語氣和態度,否定的,不屑的,令人的沮喪的,都會化成孩子心底的那個「別人」的聲音,留存在孩子的生命旅程中。並和現實的困難聯手,一起謀殺孩子自我拓展的勇氣和行動力。

在成長的路上,沈芯菱也曾自我質疑:「我所提供的,真的是別人需要的嗎?」「這會不會是我的一廂情願?」好在母親一直陪在她身邊,陪她深夜用功編教材,陪她上山下海拍照,讓她堅定的大步向前。

也許,你想問,如果孩子的願望明顯是不切實際的,我們也要支持嗎?如果有一天,孩子跟你說,他要退學,然後把自己修鍊成一位武林高手,先別急著否認或拒絕,也別當做戲言一笑了之。仔細問問孩子,他的願望是基於什麼動機(比如成為一個有力量的人?),這動機又源自什麼樣的經歷或感受,一個願望就像一扇窗,會讓我們有機會窺見孩子心靈深處的光明與黑暗。

同時,可以從動機出發,對他的願望做更具現實性的調整,比如把他摘葉成器、御劍飛行的夢想變成報一個擊劍班。

總而言之,一個「足夠好」的母親就是讓孩子在走向客觀世界的過程中,始終保有和主觀內在自我的連接,保有對自我的關注,保有自我實現的激情和勇氣,同時也懂得迂迴妥協,沒有脫離現實的自閉和虛妄。

說了這麼多,無非是想講明白,一個「足夠好」的母親或曰一種相對健康的教養環境對一個人成長的意義。可是,我們從呱呱墜地到跌跌撞撞地走到今天,成長過程中有太多不可知、不可控的因素。如果把內心所有的掙扎、無奈、與自我的背離都歸咎於父母,顯然並不是一種負責任的態度。

更何況每個人的生命狀態很難用真自我、假自我這兩種極端的表象去定性。大多數情況下,我們真假雜糅,且真與假的權重在每天,甚至每時每刻都處在變動之中。小到一個夢、一篇文章、一個獨處的下午,大到分離、災難、信仰都可能改變我們每個當下的人格狀態。

但是,即便如此,我們依然無法安然於光明背後的黑暗,無法忽略那些活在我們心裡的「別人」,他們以一種並不坦蕩光明的姿態消磨著我們的自信和勇氣,讓我們不敢恣意舒展、不敢暢快開懷、不敢在這隻來一遭的人世間留下自己坦蕩紮實的腳印。

活出真我,並不容易。

但不能因為不容易,就輕言放棄。

(四)那麼,從何做起呢?

當我們把目光過多的流連於別人的感受、別人的評價、別人的期待時,何不收回一部分,認真的審視自己?

朱曉剛先生有一篇文章,名為《駁雞湯:成為你自己》。他認為,相比於「成為自己」,更為重要的是認識自己。認識自己什麼呢?他給出了六點建議,在此引述如下:

1、了解自己的身體:比如身高體重,有脂肪肝嗎?眼睛看得清嗎?能跑下5公里嗎?還能性生活嗎?能喝多少啤酒不醉?

2、了解自己當下的慾望、衝動、情感體驗,及其原由。比如,我此時此刻內心開心不開心?為什麼這麼生氣呢?什麼讓我有這樣的情緒?我的這個觀點是怎麼來的?

3、了解自己當下的思想、觀念、及其原由。比如,我為什麼會這麼的認為呢?什麼讓我有這樣的觀點?我的這個觀點是怎麼來的?何人在何時告訴我並被我認同的?或是何時發生了何事讓我得出這樣的觀點的?

4、了解不同關係下的自己:我們都是在關係里的,所謂認識我們自己,包括了認識在何種關係下的我們自己,關係賦予了我們身份標識,而非孤立、靜止、絕對化的一個人。在一段關係中,你所認識到自己的責任、義務、權利、生活狀態、行為表現及其目的等才是有意義的。

5、你希望將來想成為什麼樣的人?即你的理想化自我是怎樣的?

6、你覺得按現有情況,預估下你將來會是什麼樣子?在什麼樣的情景下,你大概會怎麼做和有怎樣的反應。

認識自己之後呢?多花些時間和自己相處。

前面提到那位用三年時間讓自己成長為一名手藝人的女子,曾經有這樣一段令我心旌蕩漾的內心獨白:

「然而那段終日勞作、沉默寡言的獨處時光對我而言彌足珍貴,彷彿我避開了所有人,去了我自己的世界盡頭,那裡什麼都沒有,只有一面蒙塵的鏡子,我所做的事就是一點一點擦去上面的灰塵,然後終於看清了自己的樣子。從此我再不用任何人告訴我是誰、該往哪裡去。」

這段話里有一種讓人安靜的力量。

朱曉剛在前面提到的那篇文章里表達了這樣一種觀點:由於「自己」是一個過於複雜的概念,它由自我、本我、超我構成,且其相互之間衝突不斷,所以,所謂「成為你自己」不過是句口號式的空話,不必當真。

這個觀點很實在,似乎無可辯駁,但卻無法俘獲我發自內心的認同。

因為我深信,一定有一種生活方式,它呼應著靈魂深處的迴響,鏡映著三我衝突背後的本真,交融著主觀與客觀兩個世界,它就在那裡,那是一條等待我們每個人去發掘的、真正屬於自己的路。


謝邀。

真我與假我的區別是:假我是被外境和業識所主宰,真我是主宰自我。

要譬喻的話,假我是流水中的落花;真我是流水中的磐石。

真我要具備三種條件:

一是定力。不管業識如何慫恿,外境如何迷人,只是不動心。

二是持戒。以儒家的話說,就是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

三是智慧。就是了知一切的能力。

這三點又分為兩個層面:世間和出世間。

要譬喻的話,

世間層面上的真我,就是水中月;

出世間層面上的真我,就是天上月。

理性的人,更接近真我一些(世間層面)。

比如一名警察。

在面對腐敗時,他需要定力;

生活上要符合軍人形象,比起普通人毫無顧忌的吃喝玩樂,他們就像在持戒;

面對罪犯時,需要智慧。

所以當兵的宣傳語通常是:真我的風采。

中道的人,更接近真我一些(出世間層面)。

比如一名僧人,

他深切地知道一句話的道理:

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

所以會修持定力。

使自己不在貪嗔痴的隨波逐流;

他會持戒,

遠離假我的造作和煩惱;

他會修智慧,

使自己脫離無明。

真我沒有一個具體的存在,

但它有具體的表現形式。

如虛空,

虛空看不見,摸不著,無法形容,

但因為有萬物的存在,

我們才知道有虛空這麼個東西。

漫漫真我路,上下而求索。


謝邀,這個問題不僅是道教,也涉及到了漢地佛教的知識,信仰佛教的朋友也可以看看,也許會有所收穫哦!

道家思想對禪宗影響很大,禪宗有心外無佛之說,道教所繼承的道家在《莊子》在莊子中就提出了真人一說,修行不是做假人,而是讓人做一個真人,道教在歷史上關於如何做真人的事說的很清楚。

《玄教大公案》(道教自稱玄門,玄教,道士又叫玄裔。)說是:「心即道兮道即心,不勞思想別追尋。」《呂祖全書》也談:「太上有云:『道以心得,心以道明。』以心觀道,以道觀心。」在道教看來人的本心就是道。

(文物元趙孟頫《玄教宗傳碑》)

道就在人心中,正是:讀書必竟求通理,學道先須識本心。理若不通書枉讀,心如未達道難尋。別無智慧超生死,空負聰明博古今。寄語世人須省悟,莫將容易自平沉。

本心不是現在的想法,也不是過去未來的想法,而是人對一件事最開始的發心,人活在紅塵難免為紅塵誘惑,也難免經歷痛苦抉擇,但尋得本心人心就能安寧。

大家想一下自己曾經的志向,大部分人都有過好幾種志向,小時候覺得科學家偉大想做科學家;初中的時候覺得明星光耀想做明星;高中的時候發現當醫生律師賺錢;想做醫生律師;大學畢業後發現工作好累,想做躺著數錢的有錢人;有錢了又覺得內心空虛整天心裡沒個著落。在當時人是真的覺得自己是想要這個,很多時候並不是你沒有堅持下去,而是這個並不是你真的想要的,這正是本心的意義。

我們全真教講究性命雙修,《中和集》曾言:「心潛本生,猶流歸水止。」人在紅塵中難免心如流水,水流動的速度越大越難見水底所以道教說清心寡欲,清心寡欲不是讓人絕情棄欲,而是類似於諸葛亮所說的:「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心清淡泊則志明,寡慾心靜思緒遠。

當人知道自己想要什麼後,再去追尋自己的本心就簡單多了,但本心還有別外一層意思,類似於大家說的初心。凡正信宗教,創教者所設的一切規矩都是為了讓人向善,向善是本心,規矩是形式,如是追逐形式難免沒了本心。

道教戒律和本心之間的衝突在《仙劍奇俠傳》中曾經表現過,姜明帶九尾狐上山,和師父辯論道家的《中極三百大戒》。

師父質問姜明說了三戒:

第八十一戒者,不得男女群居。

第八十二戒者,不得與女人同食交錯衣物。

第八十三戒者,不得親教女人。

姜明則言:

第一百十四戒者,不得薄賤人老病殘疾。

這裡姜明在用戒律的精神去對抗戒律的形式,如果只因是女人,就不敢救助,導致人死去,這就是注重形式忘本心。

相信任何人在信仰道教時的本心都是善良的,都是想通過道教完善自己幫助他人,但人活在世上難免會面對各種誘惑,不怕錯,就怕徹底忘記初心。


剛剛在YouTube上看了一個Leo的視頻「what"s authetic self」。感興趣的可以去看看。以下是我的整理。

先下定義:

真我不是過去的經驗組成,(童年的經歷;你所做過的任何事情;教育背景)也不是你身體和大腦組成。真我是那個「你能夠成為的最好的自己。」是每一天都不斷鞭策自己往前走,不斷成為最好的自己。

「真我」就像被一團污穢包含的太陽,我們要做的是每一天都去鞭策自己,祛除這些污穢。

每一個人都有自己的個性,但是每一個人的「真我」都有相同的歸宿。以下是一些「真我」的共同點。

1.具有高自尊。相信自己值得獲得偉大的成功,相信自己值得獲得幸福。

2.自信。相信自己。

3.自律。高度自律,保持克制。

4.情緒穩定。

5.充滿激情。對生活中的每一件事情都充滿著激情。

6.自己的價值觀和自己的言行一致。

7.果敢

8.用一種不評價(Non-judgemental)態度去探索生活中的一切。

9.充分地進行自我表達,不對任何人進行隱瞞

10.無所畏懼

11.外向、懂得去社交

12.能夠在幫助社會上犧牲自己的時間

13.能夠為價值和更高一層意識導向

14.擁有更高層的意識。

15.保持健康

16.充滿活力

17.接受矛盾兩端

18.保持絕對開放的態度,沒有什麼想法能夠冒犯到你。

這個很難做到,但是這個是一個不斷前進的過程。知乎首次長答。


真我就在心裡,只不過一直被物慾蒙蔽了,只有拋開外界對你的干擾,是可以找到的


分享一段關於真假我的微信聊天:

友:前天你在群里說到佛家和陽明先生論述的真假我,那麼,道家怎麼看待「真假我」問題呢?

我:古今中外的學問是一不是二,道家自然不會變成二,老子曰:「吾之所以有大患者,為吾有身,及吾無身,吾有何患。」。顯然,「我」可以無身,也就是說擺脫了這個肉身這個「假我」就沒有憂患了,「真我」就自由了。顏回的「墮肢體」就是擺脫了肉身的羈絆。這是一種解脫的境界,即莊子的「縣解」,縣者懸也,頭朝下綁著,縣解即無所系縛,正過來,即佛家的覺醒。

友:沒有了肉身,「真我」怎麼生活?

我:沒有了肉身就是「假我」消失的狀態,「真我」回到了來的地方。「真我」是不存在消亡的。老子有「死而不亡」一說,即「死」指的是肉體生命結束,「不亡」指的是心,即「真我」。《禮記·祭法》里說:「人死曰鬼」「鬼者,歸也」,回到來的地方,所以孔子說:「敬鬼神而遠之」。墨子則稱之為「明鬼」。佛教和印度教有輪迴之說,基督教和伊斯蘭教則認為,人的肉體消亡後,「真我」將接受上帝或神的審判。

友:王陽明說:「這個真己是軀殼的主宰。若無真己,便無軀殼。」,這句話怎麼理解?

我:第一層的意思是,如果沒有「真我」居住在軀殼裡,軀殼就是「一團血肉」,很快化為塵土,歸於無。第二層意思是,「真我」是獨立的,它並不依賴肉身的存在而存在。離開了肉身,真我同樣可以「真實」地生活。也就是說,除了本體或心這個「真我」是真實的存在,肉身及所有物質都是一種虛妄的存在,即「心外無物」。

友:沒有肉身還可以真實地生活,這個不太好理解。

我:舉個事例吧。「莊周夢蝶」你是知道的,莊子發現,肉身一動不動,但夢裡是生活非常真實可信。也就是說,「真我」不需要肉身就可以真實地生活。莊子問:我是誰?人和蝴蝶哪一個是真實的?亦或兩個都不是真實的?一路追下去,問題來了,既然無需肉身及其他物質的存在,「我」同樣可以「真實的」生活,人生不就是一場夢嗎?噢,原來「心外無物」、「緣起性空」、「凡所有相皆是虛妄」就是宇宙人生的真相。「心」這個真我是一切「物」和「相」的源頭,「相由心生」,「心生萬物」,萬物皆具「空」性。莊子領悟了這個本質,於是擺脫了肉身,「真我」如大鵬一樣,逍遙自在地展翅飛翔於天地之間。

友:哈哈,看來王陽明說的「心外無物」竟然是真相啊!

我:怎麼會有這樣的感受?難道王陽明反覆說的「心外無物」是說著玩的?

友:對不起,沒有這個意思,只是相對於我的認知的感嘆。但我還是迷惑,到底有沒有心外之物的存在呢?

我:不要糾纏於有沒有,這是不可言說的。可以把它理解為「真空妙有」。建議你體會一下佛家和王陽明說的「寂」就行了。

友:這個我還要體悟一下,看來真假我的概念真是太重要了。

我:是的,對於真假我的認識,儒釋道是一致的,西方文化的認知也一樣。宗教上,認為「真我」是靈魂,肉身是「臨時居住地」。哲學上,蘇格拉底和柏拉圖認為靈魂這個「真我」不死不滅,「真我」永恆。柏拉圖的觀點更接近佛家和陽明,他認為,「真我」被圈入於肉體中,然後因為留戀這個肉體,並把肉體視為自己,「我執」由此產生;亞里士多德認為肉體是質料,「真我」才是實體;笛卡爾認為除了上帝和人的心靈(真我)之外,其他的物質,包括人的肉體,都是機械運動。康德等哲學家也認為靈魂不滅。中國傳統中醫則把肉身稱之為「舍」,就是房子,而「真我」稱之為「神」。

友:真假我,也就是王陽明說的「真己」「假己」對於我們理解陽明心學的意義是什麼?

我:沒有什麼理解,只有領悟。真假我是源頭和根子,它是打開陽明心學的鑰匙,體悟到真假我才能真正理解「心即理」、「心外無物」、「知行合一」的真正含義,才不會跑到心外去找什麼理。肉體尚且是「假我」,肉體外面的虛妄世界就更與「我」無關了。目前,中國學人關於陽明學的研究都迷失在這裡,即盯著「假我」不放,千方百計地要把陽明學拉到心外去討論,牽強附會地解釋「心外無物」的本意。更有甚者,談什麼陽明計謀、百戰百勝、三不朽之類「假我」的東西。王陽明什麼時候談過這些心外的東西?

友:是的,今天的人們喜歡談「假我」的建功立業,看來是本末倒置,這是因為愚昧嗎?

我:是的,還有私慾。

友:我接受您的觀點,但我還是有疑問,如果不聯繫實際,不聯繫人生的意義,那麼為什麼要學習陽明學呢?

我:看來你還是執著於你肉身這個「假我」。我問你,你所謂的人生的「人」是哪個人?你所謂的人生意義又是哪個「人」呢?地球及人類存在的意義到目前為止尚且找不到,「一堆血肉」的意義又在哪裡?你是不是又被什麼理論洗腦了?「假我」在人世間幹了什麼只是它的天命,與「真你」有什麼關係?

你不是喜歡稻盛和夫嗎?稻盛和夫說「人死後,靈魂脫離肉體繼續存在,靈魂是永恆的。靈魂離開肉體後,如果造物主問,你在世上幹了什麼?如果我回答搞了兩個世界五百強企業,這是說不過去的,因為物質世界的任何東西對於我的意識體(靈魂)是沒有任何價值的。」。兩個世界五百強企業只是他肉身的使命,與他本人無關。他對你提出的「人生的意義是什麼?」這個問題的答案是:提高心性!注意,這個意義是指的「真我」的意義。「心性」二字含有人格、人性、靈魂、意識體等多層意思。「提高心性」這四個字就是王陽明的致良知,就是去人慾明天理,它是修習禪宗的稻盛和夫殫精竭慮痛苦修鍊的成果,可謂簡潔而精確!

你要看到,聖人千年不倒,不是他的「假我」幹了什麼,而是他「真我」的境界。他們的學問是心這個「真我」的學問,它不在行為上,也不在文字上,而是在心裡。陽明學為什麼後繼無人?就是因為人們背離「心學」內求的本質,在心外尋覓,邏輯思辨,爭論不休了五百年,到今天有一個真懂陽明心學的人嗎?沒有。狂熱的日本人則把陽明心學變成了心外的「兵法」。

友:您在群里很少發言,但一說就是一個長篇,我特別喜歡您的直率和智慧,有些內容我還需要慢慢領會。但根據你的觀點,群里現在的這種學習和討論都是遠離「真我」這個本體的,大家都是在浪費時間嗎?

我:不能這樣說。對於一般人而言,這個過程是必要的,學習和討論是一個找路的過程,防止走偏。首先要在大腦里建立正確的認知和方法,通過致良知,去人慾明天理,然後再一步步走向實修實證,這就是文字般若起觀照般若,觀照般若悟入實相般若。大腦的知識可以學,而心靈的智慧只能靠「悟」。只學不悟是腦學,不是心學,這樣的「口頭禪」到老也是一場空。

友:受教了,信息量太大,超出了我的認知,容我再領會領會。

我:好的,慢慢來,有問題再討論。

微信號rdtpys


人生無論在工作、情感,還是事業上,難免會有疑惑,尤其是青少年時期的疑惑最多。

有疑惑,說明我們在前進,想前進。如果你不想前進,不想有所作為,你肯定不會有任何疑惑,就如同你不想努力就不會有困難一樣。

凡是在人生路上有困難、有疑惑的人,一定是奮發進取的人,他沒有自甘墮落,或者安於現狀。

這幾天有一小部分學員總是跟著我問問題,在我看來,問的都是一些非常正常而且健康的問題。

每個年齡段都會有相應的問題出現,青少年時期碰到最多的就是情感上的問題。從學校步入社會,遇到最多的就是事業、前途、人際關係等等方面的問題。

成家立業以後,可能就是家庭的問題了,例如夫妻關係的問題,與父母關係的問題,與兒女關係的問題。

六十歲以後就會思考:我這一生的責任已經差不多完成了,我還能做什麼?還有什麼願望沒有實現呢?

剩餘的時間是不是能實現我的願望?我的願望是不是只能在這個空間里實現?還是要到另外一個時空才能實現?我走了之後會去哪裡呢?

我一直認為,在人生路上有問題的孩子才是好孩子,沒有問題的孩子是個糊塗蛋,因為他沒有開動腦筋想問題。

即便是覺者,也還會有問題,只不過覺者很快就能自我解答心中的疑惑,不需要向別人索取答案。

當他看到一種現象,或者生起一個念頭,產生疑惑的時候,他一「回心轉意」,答案馬上就出現了。

也就是說,他不是向外看,而是把力量轉向內在,他的內心自然就產生了答案,有個聲音會告訴他:這是怎麼回事,是什麼道理,該如何處理。

因為我們人本自具足萬法、具有所有的功能,無論是體力、能力、智慧、情感、思想、藝術才華等等,我們全都具備了。

你們可能會問,那為什麼我還是這也不會,那也不會,人生有很多疑惑呢?那是因為在此之前,你所有的力量都用來向外尋找了。

你向外尋找的越多,你的疑惑就越多,並不是向外問的越多,你心中的疑惑就越少,恰恰相反。所以要學會「回心轉意」,向內尋找。

所以,當你碰到一個覺者,向覺者提出人生的疑問時,好多問題他不會回答你,甚至你問他一個問題,他還反過來向你拋出三四個問題,用很多問題來壓你,把你壓得動彈不得,呼吸不了,產生不了妄念。

當你所有的力量都出不去時,就不得不向內尋找,因為力量被阻之後,不能向外釋放,就要向內尋找突破口。

所以一個有智慧的老師一定不會做一個有問必答的老師。例如你向他提出十個問題,他可能只回答一半,另一半不回答。為什麼不回答呢?他是用不回答的方式啟發你自己去尋找答案。

我們每個人都具備無師智,所以你並不需要老師,你的內在本來就具足智慧,具備自我解答的功能。

但是,在人生的第一個階段是需要學習的,學習什麼呢?學習一些知識、技術、技能和技巧,這些是需要人傳遞和教授的,而自性的智慧不需要學。

我們所謂的學習只是頭腦層面的學習,靈性層面、自性層面的智慧本自具足,你只要把心收回來向內找,一切答案都會呈現。

為什麼古人每天都要靜心,關閉自己的六根——眼、耳、鼻、舌、身、意,眼睛不往外看,耳朵不往外聽,鼻子不往外嗅,嘴巴不吃那些特別有刺激性的東西呢?就是為了把所有的知覺、感覺都往內收放。

我們人的能量非常強大,強大到如果每天不用自己的六根往外釋放能量,就會煩燥不安,坐卧不寧。

所以眼睛每天都在看,耳朵每天都在聽,嘴巴每天都在講,鼻子每天都在嗅,意識、念頭一秒都沒有間斷過,就像瀑布一樣,衝擊力非常大。這就是為什麼要關閉六根的原因,以及關閉六根的重要性。

昨天晚上讓你們在觀音禪院的禪堂里靜坐了一個小時,就是要讓你們學會如何關閉六根,把六道門的能量收回來,全部放在我們的核心——身心範圍內,讓身心合二為一,心不再往外跑。

例如,如果你現在人在這裡,心不在這裡,那麼你的能量場就不是全然的,而是分散的。你的眼睛往外看,你的能量就從眼睛漏掉了。

你的耳朵往外聽,你的能量就從耳朵漏掉了;你的心往外想,跑出去了,你的能量就被心帶出去了……

如果我們真的學會了迅速關閉六根,能量很快就會具足,有任何疑惑,我們在內心都會找到答案,不存在身體的能量不夠用,或者整天犯困、沒有力氣的情況。

我們人體就像一塊電池,充足電以後,眼睛也在漏,耳朵也在漏,鼻子也在漏……六根都在漏。現在你把這六道門關閉了,你體內的能量就是全然的,整體的。

既然不漏了,能量到哪裡去了呢?能量是流動的,它會向我們的中心聚攏。這個中心是什麼呢?

說是心也好,自性也好,或者民間說的魂魄也好,總之,這個能量是不會靜止的,它會流向它的核心,去它該去的地方。

以前你們不懂這些道理,才會向外尋找答案。今後在生活中、工作中再遇到疑惑時,就不要馬上想著向別人要答案。

先把手頭的工作放下,把眼睛閉起來,或者不閉,盯著一個東西放空頭腦,或者思考問題,或者看著天空也行,看著一朵花也行。

總之,把你的心專註在一個點上,就像佛門裡的人念「阿彌陀佛、阿彌陀佛……」一樣,也是把心專註在一個點上,或者冥想自己的身體像一朵蓮花一樣開放,你的心也是落在一個點上。

只要把你的念頭、你的心落在一個點上,很快你自性的智慧——無師智就會和你對話,你有任何疑問,就向它索取答案http://www.donghuasi.org/index.php

http://weixin.qq.com/r/jnV7Y17EQgM9rRoA9yCc (二維碼自動識別)


慎勿信汝意。汝意不可信。慎勿與色會。色會即禍生。得阿羅漢已。乃可信汝意。跟隨聖賢的教導吧,高人指路最殊勝,無我相就沒這麼多屁事了,阿羅漢的意思就是殺煩惱賊,聖嚴法師的學佛三書你先看看


每天靜坐10到20分鐘,靜坐的時候起了雜念別多想,雜念自然會消失,堅持幾個月或者幾年時間,雜念少了自然就知道自己真正需求的是什麼了。


前兩天,上知乎,才知道中國的抑鬱症患者,在知乎上面表達他們的痛苦,數量有這麼多!

而他們的問題,可以歸結為【五蘊十二因緣十二處十八界】不明。

佛祖【無常,無我,寂靜涅槃】的三法印,可以把他們從抑鬱症的地獄裡就拔出來!

這一瞬間,感知到佛法真的是很深很深,佛法直接進入人類的心識與內心!

===========================================================

中國佛教協會會長 學誠法師 身病與心病

爵士貓1 天前

沒有啥,每個人心裡都有一個魔鬼。只是有的人控制了魔鬼,所以正常,不痛苦。有的人被魔鬼控制了,就有點奇怪了,這就是抑鬱症。

抑鬱真沒啥。只是你要通過修行,戰勝心裡的魔鬼。

誰不是從抑鬱裡面爬出來的。

你我都是在修行。修啥?就是戰勝心裡的魔鬼。這個魔鬼,道家稱為邪氣。佛家稱為業力。現代心理學稱為潛意識。西方的佛洛依德,榮格就是研究潛意識的。

每個人的生活中都有黑暗時期,這個黑暗可以來自外部,可以來自自己的心裡。來自自己的心裡,就是所謂的抑鬱症。抑鬱症是現代的新的疾病。

古代沒有所謂的抑鬱症。古代的人,因為信這個神仙,那個關公媽祖,等等,所以神仙關公媽祖,就可以戰勝你我心裡的魔鬼。

現代的人,不信神仙關公媽祖,信仰科學理性,就是信仰自己的內心的科學理性思想,對不起,只有你我自己來戰勝心裡的魔鬼。這就是修行!

現代社會,強調科學與理性,這些觀念在中國不過是近100年的事情。但是中國人的文化有5000年來中國人一直信仰上天的神靈,比如信這個神仙,那個關公媽祖,比如信仰自己的祖先,讀書人還信一個孔子孟子的。5000年的中國人,生活中遇到黑暗,可以向上天的神靈訴說。我們的黑暗期,向上天的神靈訴說,神靈就給我們戰勝黑暗中魔鬼的力量。

可是,現代了,我們都被教育上天的神靈,比如信這個神仙,那個關公媽祖,是不存在的。但是我們的內心,還是5000年來代代相傳的內心,還是需要上天的神靈安慰的內心。

上述就是現代社會,你我都有抑鬱症的根本原因,因為你我的內心本就脆弱,本就不可能自己依靠一己之力完全抵擋黑暗中魔鬼的力量。

如果你認知到上述問題,應該先專業人士尋求幫助,可以先5000年來中國文化的儒釋道需求幫助!

========================================================================

人所謂的壞種,就是談一個人處處違反現在的社會倫理道德標準,行為處處使大家認為此人就是壞種。壞種,業力與阿賴耶識使然也。

壞種的對立面就是天才。

天才就是談一個人的行為,處處顯示符合現在的社會倫理道德標準以上,處處充滿智慧,比如愛因斯坦在物理學上就是天才,莫扎特在音樂界就是天才,林彪在軍事界就是天才。天才在某一領域有超出大眾的智慧與能力,而此能力用後天的學習完全不能解釋,此天才行為為基本上是源於前世的業力與阿賴耶識。天才,,業力與阿賴耶識使然也。

大眾的大多數不屬於上述壞種與天才的極端分類。

大眾的大多數一般分為成功人士與不成功人士。

成功人士與不成功人士,他們的行為前世的業力與阿賴耶識的作用不明顯。大眾的大多數人的行為,還是主要受制於後天教育,出身,以及環境因素。

但是在成功與否方面,人的前世的業力與阿賴耶識的因素,還是深深的影響大眾的對外部世界運動的選擇,以及深深的決定著大眾的心理結構以及對幸福快樂的感知程度的高低。

成功人士,就是他的行為模式與現今社會的倫理道德標準和商業利益模式高度匹配,說句俗話,就是成功人士就是處處是綠燈,怎麼那麼順!怎麼那麼爽!

非成功人士,就是他的行為模式與現今社會的倫理道德標準和商業利益模式,不匹配,處處碰壁,買彩票就從來沒中過,買股票就是總是被套牢,總是比他人在工作與生活中慢一步,說句俗話,就是非成功人士就是處處是紅燈,怎麼那麼衰!怎麼那麼背!

一個人成功與否,大眾的行為結果必然影響大眾的心理結構,以及對幸福快樂的認知!所以媒體每到年底,就搞【今年你最快樂的事情】的評比!全球媒體就要拼比【今年全球富豪榜】【今年全球最有魅力的男人】【今年全球最美的女人】!等等,就是人類知道幸福快樂是一個很奢侈的東西!

幸福快樂真是是一個很奢侈的東西!

佛祖在2500年前,就已經認知到這一人類生活得真相。佛祖才有【一切生活是無常的,永恆變化的,非可以永恆持有的】【人的生命是無常的,永恆變化的,生命非可以永恆持有的。生命並定要生老病死】。

佛學就是建立於上述樸素的生活真相上面!

但是,由於每個人前世業力因緣不同,阿賴耶識不同,有的大眾就對幸福與快樂十分看重,他會很注重生活中的點點滴滴給他的心理的感受,他就不容易忘記快樂的事情,痛苦的傷害,也就是有的人總是追求很奢侈的的幸福快樂的存在。

崔永元有句話,就是痛並快樂的!崔永元是一個著名的、曾經的抑鬱症患者!但是由於崔永元的堅強的毅力,以及持續的修行,崔永元戰勝了抑鬱症!崔永元得到了佛學稱為的【正法的證果】。

------------------------------------------------------------------------------------------------------------------------------

人類的歷史就是不斷地黑暗魔鬼降臨的歷史,而後又是人類戰勝黑暗與魔鬼,重新進入新的發展時期,社會如此,個人也如此。

1346年開始,黑死病在歐洲爆發!在1346年鼠疫爆發後的短短5年內,第一波的鼠疫就導致了歐洲1/3到1/2的人口死亡。義大利和英國死者達人口的半數。嚴重影響了當時歐洲宗教和經濟活動。在瘟疫流行的年代,歐洲人口的劇減已成為最嚴重的社會問題。直接結果,就是引發了歐洲的文藝復興,大航海活動,以及宗教改革,導致中世紀的歐洲進入了近現代的科學與理性的歐洲!

1346年開始,黑死病在歐洲爆發,直接改變了人類的基因結構!

英格蘭德比郡的小村亞姆(Eyam)有一個別號,叫「瘟疫之村」。由於亞姆村從1630年代起就實施死亡登記制度,而且幾百年來人口流動較少,歷史學家可以根據家譜準確地追蹤倖存者的後代。以此為基礎,科學家於1996年分析了瘟疫倖存者後代的DNA,發現約14%的人帶有一個特別的基因變異,稱為CCR5-△32。

這個變異並不是第一次被發現,此前不久它已在有關艾滋病病毒(HIV)研究中與人類照面。它阻止HIV進入免疫細胞,使人能抵抗HIV感染。三百多年前的瘟疫,與艾滋病這種誕生未久的現代瘟疫,通過這個基因變異產生了奇妙的聯繫。

   直至今日,約十分之一的歐洲人天生對艾滋病具有抵抗力,這可能歸功於歐洲歷史上最臭名昭著的瘟疫———黑死病。

-------------------------------------------------------------------------------------------------------------------

上述有關黑死病的研究說明什麼!???????????

他說明了,人類的歷史就是不斷地黑暗魔鬼降臨的歷史,而後又是人類戰勝黑暗與魔鬼。黑暗與魔鬼,恰恰是人類社會發展的催化劑與助動力!為了戰勝黑暗與魔鬼,人類社會必然會進行社會發展模式與方向的重新選擇。

同樣,個人的生活經歷就是不斷地黑暗魔鬼降臨的經歷,而後又是人類戰勝黑暗與魔鬼的經歷。

個人與黑暗與魔鬼的搏鬥,就是個人的修行!

個人與黑暗與魔鬼的搏鬥,就是個人處在抑鬱症的黑暗時期!

個人衝出了抑鬱症的黑暗時期,你就是戰勝了你內心無比強大的黑暗與魔鬼,你的心理結構得到了重建,就是佛學修行中的證果以及四禪八定!

個人衝出了抑鬱症的黑暗時期,你的基因都會重組,產生類似瘟疫倖存者後代的DNA,帶有一個特別的基因變異CCR5-△32。而你經過重組的基因結構以及心理結構,是你家族寶貴的財富,可以通過你的孩子世代相傳,你的家族就會因此高貴和有不盡的福報!

這是遠的後果!眼前的結果,就是你又快樂了!你的父母,親戚,朋友又快樂了!

快樂的修行吧,堅定地修行吧,抑鬱症就是你藉以強大的魔力與工具!

========================================================================

中國佛教協會會長 學誠法師 身病與心病

1999年有80多位諾貝爾獲獎者在紐約探討「21世紀人類最需要的是什麼」,最後得出一個共同結論就是:健康。身體健康、體質健康、精力充沛、人的情緒樂觀、身心的快樂,這些都非常重要。1989年聯合國世界衛生組織對健康有一個定義說:健康不僅僅是沒有疾病,而且還包括了軀體的健康、心理健康、社會適應良好(就是適應社會能力很強很好)和道德的健康。

每個人活在世上都希望自強不息、生生不已,不斷能夠發展。人是萬物之靈,人身非常的難得。亞里士多德曾經說過:「人有神性,亦有獸性。神沒有道德,以無獸性故;獸亦沒有道德,以無神性故。人者,兼者有神性和獸性。所以,只有人有道德。」過去中國的儒家也談到,人是「異於禽獸者幾希」,也就是人既有動物的一部分特性,同時又是萬物之靈,又有靈性,這種靈性是其他的有情不好比的,比不上的。所以過去的儒家就告訴我們:要存天理,去人慾。王船山曾經說過:「天理即在人慾之中,無人慾則天理亦無從發見。」就是天理與人慾的一種關係。佛教講「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從這裡面也就是說明了一個問題:人內心的煩惱、內心的智慧、內心的靈性,內心的覺悟是並存的。那我們人是不是自己的靈性在起作用,自己的覺悟在起作用,自己的智慧在起作用?如果不是的話,那可能就是煩惱在起作用,貪婪、嗔恚、愚痴、無明,種種有毒的、有害的心理在起作用。這樣我們的心理就不會健康,心理不健康,就會影響到我們身體方面的不健康。

人對外在種種的執著,對外在種種的追求,放不下、看不清,但我們追求的目標,要達到的這種目的,可能恰恰是偏離我們內心的靈性的,這樣我們的行為可能就是惡的,有害的,造的因緣也都是有害的因緣。反過來說,如果我們人內心是清凈的、善良的、覺悟的,我們所造的業就是清凈的、善的力量。用佛教的話來講,就是廣積資糧、福慧雙修,既修福報,又增長智慧。

---------------------------------------------------------------------------------------------------------------------

中國佛教協會會長 學誠法師 身病與心病

佛講:一切法都是佛法,一切因緣都是佛法的因緣。我們人生病、治病都是佛法的因緣,都能跟佛法聯繫在一起。我們對這些疾病也應該有一種堪忍的心,過去講「難忍能忍」,就是能夠承受得了內心及身體方面的痛苦。怎麼來忍受?怎麼來看待?我們要了解到身心的苦痛也都是因為因緣形成。我們身心方面有各種各樣的疾苦,都是因為有有害的因緣;這些有害的因緣斷除了,有害的因緣遠離了,那人的身心就好。

人的壓力是非常大的,所以我們可能有各種各樣的錯誤感覺,就是看到外在的事項上面種種變化,內心當中有各種各樣的陰影,各種各樣的感受。實際上用佛教的觀點來說,世間都是無常的、不究竟的,但是我們對這些無常的事物、不究竟的事物總是會有各種各樣的錯覺和執著,很難真正在當下大徹大悟——悟到無所得的原理,這樣,一些美好的事物就非常容易在我們內心中留下回憶,深刻的回憶,(讓我們)流連忘返。實際上,我們的心、意、識,心就是妄想,意就是執著,識就是分別,妄想、執著、分別。我們無法離開心意識,離開我們的妄想、分別、執著。一旦有了妄想、分別和執著,那我們對客觀外境所緣的一切都會成問題,都會成無明。

佛教裡面常常講無常、無我,「諸行無常,諸法無我,涅槃寂靜」名為佛教的三法印,為什麼佛教一直要強調無常和無我?其目的就是要讓我們的心意識對客觀的外在的事物減輕分別、執著、妄想的度,減輕這種力量,那我們內心才能夠解脫,才能夠減少痛苦,才能夠健康。

-----------------------------------------------------------------------------------------------------------------------------------

中國佛教協會會長 學誠法師 身病與心病

健康問題根本在心

英國的歷史學家湯因比在《展望二十一世紀》里談到說:「貪婪本身就是一個罪惡,他是隱藏於人性內部的動物一面,人類如果要治理污染,繼續生存,那就不但不應該刺激貪慾,還要抑制貪慾。」就是如何來對冶我們內心的貪煩惱——貪慾的煩惱。

貪慾,嗔恚、愚痴,佛教名為三毒,三種劇毒。貪的煩惱如果同人的慾望結合在一起,這種慾望就是有害的、有毒的,就是有害的慾望,有毒的慾望,對自己、對社會都會引發有害的後果。慾望也有善良的慾望,欲本身有善的,有惡的,如果不是從三毒出發的,(而是)從智慧,從慈悲心、平等心、利他心出發的慾望就是善欲。我們做一件事,一個企業,一個公司所生產的產品、食品,對人究竟是有害的還是有利的是健康的還是不健康的,這應該是最重要的,這必須從人的道德層面,(從)我們內心對社會的責任方面(來認識),我們(要)認識到,自己的行為是有後果的,善有善報,惡有惡報,否則,我們可能常常會遇到、看到、碰到、接觸到種種不好的現象。

為什麼有人會做那些沒有道德的事情?其原因就是人內心的煩惱、無明、貪婪在起作用。佛教裡面的《正法念處經》講:「心清凈故,血則清凈,血清凈故,顏色清凈。」醫生曾經也做過調查、化驗,信佛的人血比較清凈,這就跟我們的心有關,信佛的人,他的內心如果清凈,他的血就清凈,人的毛病也就會比較少。

所以修行也就是改變,改變我們的身心,讓我們的身心越來越健康,越來越有力量。內心有力量以後,人才能夠做更多的利益眾生的事業,做更多的對社會有益的事業。所有的這些都需要來改變,來提升我們人的內心的境界。

---------------------------------------------------------------------------------------------------------------------------

中國佛教協會會長 學誠法師 身病與心病

(一)身心互依

佛教講身心這五蘊,色蘊、受蘊、想蘊、行蘊、識蘊,五蘊和合。色蘊就是我們的身體,這個身體是會變壞的;受蘊是我們內心當中的種種感受,有痛苦的感受、有快樂的感受,有非痛苦非快樂的感受;想蘊就是我們人活這一世,能夠有各種各樣的記憶,我們經歷的事能夠記住,我們讀過的書也能夠記住,我們心裡的活動也能夠記得住,所有這些都是我們想蘊的作用;行蘊就是我們內心的活動,內心的造作,心裡的狀態;識蘊就是我們的識了,心意識,八個識。受想行是我們的心所,心所的活動,內心的活動,與我們的肉體和合,就成為人,成為人的身心。

《瑜伽師地論》裡頭談到說:「同安危者,由心、心所任持力故。」因為有心跟心所任持的力量,所以能夠讓我們的色身不斷、不壞、不爛。「即由如是所執受色或時衰損,或時攝益,其心、心所亦隨損益。」所以身心互依,是非常密切的。

(二)身心不二

明朝的一如法師說:「一切諸法唯心本具,即是妙色妙心,心即是色,色即是心,心外無色,色外無心,互具互攝,故名不二。」就是色心不二,我們如果能夠悟到這一點,覺悟到這一點——色心的關係是不二的,是相依的,我們內心就不會為自己的煩惱所動搖,外相就不會為客觀外境的種種境界所擾亂,我們就能夠遠離主觀跟客觀的對立,我們就能夠遠離和解脫落入種種名言概念的是非價值評判的標準中去,能夠逐步逐步與佛法的標準相應,能夠頓悟,能夠解脫,能夠自在,能夠快樂。我們不自在、不快樂,其實就是對外在法界的真實境界的扭曲、曲解、誤解所造成的。反過來說,外在的這些境界僅僅滿足了我們內心的煩惱,而不是用我們內心的智慧去關照,所以種種的分別產生種種的執著,就有善有惡,有喜有憎,有高低,有貧富,有是非,有對錯,這樣種種的二元對立。實際上佛法告訴我們,要正確的來認識世間一切的境界,如人飲水,冷暖自知。一個人對世界對人生種種的感受,就如喝水一樣,水溫到底有多少度,合適不合適,是燙的還是太涼了,我們應該有這樣的一個正確的感受。我們如果知道這個水是熱的,知道這個水是冷的,這個太冷了我們不能喝,太熱了我們也不能喝,最後有一個如理的取捨,有一個理性的認識,就不會活在一種盲目的、無序的、混亂的、迷茫的生活當中。

===================================================================

中國佛教協會會長 學誠法師 身病與心病

佛法告訴我們,自己的行為要承擔後果,反過來說,我們自己要對自己的行為負責任,我們對自己的行為負責任,才會有好的結果。我們的行為不好,是因為我們的心不好、思想觀念不好。我們沒有很好地、長期、持續地來培養好的、正確的、健康的、善良的思想和觀念,就會導致一些惡法、惡念、妄想在內心滋長,這樣我們的行為就沒有力量,或者說我們的行為就會錯謬,我們行為就會為惡。所以一個人,如果(是)貪心很重的人,他可能夜裡做夢發大財;嗔心很重的人,他可能做夢的時候經常跟人家吵架,乃至於跟人家打架。這都是日有所思、夜有所夢。

佛教告訴我們要明心見性,要能夠生死自在,活著自在,到走的時候要得到自在。我們走的時候要得到自在,活的時候更應該自在;活的時候不能自在,走的時候怎麼自在?

觀音菩薩名為觀自在,只有自在,才是解脫的一種境界。所以我們需要行善,常常行善,心心念念都要行善。我們不需要在這些外相上面去分別、計較、執著,外相上面我們是認識不清楚的,並且認識不完,一天看到的人、看到的事、看到的境界多如牛毛,聽到的事也非常多,接觸的境界也非常多、非常廣、非常雜亂,如果我們內心當中不清明,不清凈,沒有力量,我們根本就沒有辦法來面對這個世界。

緣的境界越多,外在的境界經歷得越廣,可能內心越會受影響,最後內心裝的都是很多無用的垃圾。信仰讓我們能夠非常理性地、非常理智地、非常自覺地來觀照自身的緣起和世間的緣起。只有認識清楚自己和世間的緣起,才知道這些因緣果報。一件好的事情的成辦,有好的緣起;一件不好的事情的出現,也有不好的緣起。通過這一系列的緣起,我們再來推廣,我們再來觀照,這樣我們對世間的因緣果報,對自己的因緣果報,對現世的因緣果報,乃至(對)過去世、現在世、未來世三世的因緣果報之間的連續性,就會慢慢有篤定的信仰和體認。所以,信仰不是一種教條,它(讓我們)能夠非常理智地來認知這個世間。

所以我們需要善護自己的心念——各種各樣清凈的念頭、善良的念頭,我們應該要護持。


每個人的真我都有所不同 許多人因為社會和現實的壓迫而找各種原因改變了真我想要的東西 比如一個想要成為藝術家的人在家人和朋友的所謂的不現實的說法下放棄了希望 在長大後想到曾經的夢想也只是一不現實等等的原因說服自己把它作為愛好 而真我不是這樣的 是去除所有現實角度和身邊人的看法 以自我為中心的認知 或許不現實 或許會被說搞笑 但那就是你想要的東西 那麼你就應該試著去接受把周圍的影響(因為這是一直存在的)然後懂得自己正真想要的東西 並堅定 勇敢 無畏的去做想做的事情 接受情緒的影響 接受對錯的影響(法律咱還是要遵守的)結受周圍人的不一的看法 去追求自己想要的 高思想層次的生活 而不是窩在自己的舒適區內 一成不變

總之 想要找到真我所想 首先就是學會去接受身邊的人和事 包括過去的自己 去除這些干擾影響你的思路 然後知道你做的 說的 都不是真我 當你無所謂 勇敢 堅定的面對真正的自己時 也就對了


「真我」不是「找到」的,「找」不到。

真我一直都在,只是被亂七八糟的東西蒙蔽住了,當你拋棄掉那些所謂的「知識」「邏輯」「感覺」,真我就自然出現,不需要特意去找。

老子所說「為道日損」便是這個道理,損的便是這些自己給自己加的桎梏,最後便得清靜無為。

具體做法,可以靜坐,靜觀自己的雜念。靜觀之,雜念自滅,最後,真我自然出現。


其實方法因人而異,最後成功的結果大概是一樣的,就是能夠感受到一種自在。沒有人可以完整地了解這個世界還有自己,知識和經驗的增加也不一定能幫一個人擺脫憂慮甚至恐懼。但當一個人不再感受到行動的困境,意志與身體上的能力基本合為一體之時,外界的種種只是可以去排除的對自我的干擾或是對自我的參考,而「自在」也就產生了,不間斷的行動將一直證明「自我」的存在。


請百度 臘靈說。有具體步驟,可謂醍醐灌頂。另外,可以看看。牧羊少年奇幻之旅 這本書。或書 維羅妮卡決定去死。或者找個正經的師父來點化你。千萬別找那些大師,高僧,這些人大多忽悠。


《清靜經》:夫人神好清,而心擾之。人心好靜,而欲牽之。常能遣其欲,而心自靜,澄其心,而神自清。

。。。

欲既不生,即是真靜。真常應物,真常得性;常應常靜,常清靜矣。

如此清靜,漸入真道;既入真道,名為得道,雖名得道,實無所得;為化眾生,名為得道;能悟之者,可傳聖道。

。。。

眾生所以不得真道者,為有妄心。既有妄心,即驚其神;既驚其神,即著萬物;既著萬物,即生貪求;既生貪求,即是煩惱;煩惱妄想,憂苦身心;便遭濁辱,流浪生死,常沉苦海,永失真道。真常之道,悟者自得,得悟道者,常清靜矣。

張三丰真人:遣欲澄心淡神慮,神仙哪有異功夫!

《陰符經》:人知神之神,而不知不神之神也。

《西升經》:能知無知,道之樞機。

《莊子·大宗師》:「墮肢體,黜聰明,離形去知,同於大通,此謂坐忘。」

《莊子·在宥》:「意!心養。汝徒處無為,而物自化。墮爾形體,吐爾聰明,倫與物忘;大同乎涬溟,解心釋神,莫然無魂。萬物云云,各復其根,各復其根而不知;渾渾沌沌,終身不離;若彼知之,乃是離之。無問其名,無窺其情,物固自生。」

蒙蔽真我的是濁念愛欲,當你不執不貪,心無雜念,萬慮皆空。自然就知道真我了。


問你自己。

問你自己。

問你自己。

重說三。


不能告訴你怎樣找到真我,但是可以告訴你真我和假我之間的區別。

幾乎所有你的思考你的焦慮包括心理學裡讓你去解決的這些糾紛都是假我的。假我最大的特點不是壞,也不是自私,是創造一個對立面,是分裂,是在內化的時候又創造出的一個你以為是你的東西。無論這個你多麼高大,多麼勇敢,都不是你,因為從感知的角度來看,它是空虛的,就是說你無法真正的相信這個假我,沒有辦法擁有真正的自信,因為你的潛意識知道這個不是真的。所以人們內心的掙扎和內耗都是在和假我之間的。因為假我僅僅是一個大腦思考的產物 所以你無論怎麼告訴它你愛它,相信它都沒有用。因為你骨子裡知道這不是真的,所以不可能有什麼實質的解決方案。

真我不一樣,真我就是你,從感知上來說你只能感知到一個自己,所以你沒有一個坐在駕駛位置內開車的感覺,你不會迷惑該往哪裡走,這麼走有什麼意義,真我彷彿是一輛自動車,地圖已經被輸入好了,你進入了自動的軌道,所以真我是非常輕鬆的,感覺不用對抗人生的迷惑,不用面對抉擇,不用糾結於結果。主要原因是,真我帶來的實在感是外界一切業力都無法比擬的,你自然不會動心,不會動心自然就沒有求取,自然就順流而下,逍遙自在。


不忘初心。


走心說話。嘗試著靜下心來,把心收回來向內看內求,不外求外看。外面沒有別人,只有你自己。


打個不恰當的比喻:考試的時候,就想通過把最難的那題做了,體現自己的水平,做出來了是可以體現水平,但如果絞盡腦汁做不出來,沒做別的能做的題而不及格;和做自己能做的題可能也會得到滿意的分數。兩種情況選哪種?

不知道作者年齡多大了,怎樣的人生十字路口,但提這個問題解決不了你現在的迷茫,這不是你現在的問題,而是整個人生的問題。別人終身的修行,一本書,一個學說,你通過知乎提一個問題?

可能你找真我的過程中,現在的十字路口已經在遠遠的身後了。

作者的帳號好像被永久禁言了?

做你能做到的事,有別的方法解決你的迷茫,找到這個方法,在你的人生遇到問題時中不斷重複這個過程,隨著你的前進,便離答案越來越近,也許幾十年後或者幾天後找到答案,或者一輩子也找不到。現在即便再多人回答你,有用的沒用的,你有能力區分這些信息嗎,知道答案的人能夠分辨彼此,但尋求答案的人靠猜測推理去理解自己認知以外的東西,沒有辦法證實,無法確定對錯。

有舍才有得,任何收穫都是要付出的,找到真我的過程是從索取轉變為給予的過程。

看到這個問題的朋友,你們準備好了嗎?你們提的問題是真的想知道答案還是僅僅出於好奇?我們的生活中充滿了真與假。

如果找到真我後人生就不再有問題了,所有現在能讓你感到快樂的原因美食、購物、金錢、性慾、憧憬的偶像都不再成為另你開心的理由,你做好和他們告別的準備了嗎?你的精神上不再需要索取,而是不斷給予輸出,學習僅僅變成知道不知道事情的過程,精神上不再需要幫助,永遠在幫助別人,卻不會因此感到悲傷、難過、疲憊、空虛、乏味、寂寞。隨時可以開始隨時可以停止,你成為了自己過去夢想的樣子。現在的你準備好承受這些了嗎?這輩子活膩了?急啥

最後,珍惜眼前的喜怒哀樂,他們終將逝去,不用等到成為更好的自己再去行動,你的行動能使你變得更好,活在當下,不要吝嗇你的愛,大膽一些,你未必能遇到過不去的坎,現在就去愛家人朋友,在學會愛、給予、微笑的時候,就知道自己得到什麼了(^-^)


推薦閱讀:

人在成長建立的「自我」的時候,很大程度是扒在所處環境中(中國文化)之上,哪些中國的觀念與文化是你覺得得益少,受害大,努力不想受其干擾的?
當我們講應不應該時我們在講什麼?
生活中你身邊最努力的人現在怎麼樣了?
在夢想面前有多少次想放棄的念頭?

TAG:心理學 | 成長 | 傳統文化 | 道家 | 儒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