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中科院「中國工業水平落後日本60多年」這個結論怎麼看,有具體實例或數據說明差距嗎?


謝邀啊

工業4.0應該大家都知道了,對工業水平已經可以量化評分了,具體什麼細則我不清楚,不過既然可以打分,那就可以知道具體差距。所以能估計出來差距多少年,是沒問題的。

實際差距到底有沒有那麼大呢,我個人認為是有的。這個工業水平不僅僅比較的是傳統製造業,而是所有行業;不僅僅比能不能生產出產品,還包括產品質量,生產效率等等。我們肯定是能買來最先進的設備,但是買不來人家多年沉澱下來的管理水平和人員素質。所以外表上看我們的全自動無人車間的機械手生產線已經不比歐美差了,但是實際上的工業水平也就到2.5,事實上,工業水平的發展沒有捷徑可走,人家早發展多少年,那麼我們就跟人家差多少年。就說手機吧,蘋果僅在觸屏解鎖方式上就有56項專利,我們的手機生產還處於代工和山寨階段,這個差距如果說有幾十年,應該沒人反對吧?


這種報告 你看看就好 結論是由指標設置推算出來,指標設置不盡合理,結論也就顯得荒唐了,

100年前的德國,英國和今天的中國比,怎麼比,工業技術水平,製造能力,規模,怎麼比都是遠遠超過。。


謝邀,這麼大的問題邀請我,很惶恐。。。

我覺得,落後是肯定的,但具體到為什麼是60年,而不是40年也不是70年,估計很難說清楚;我是覺得不準,甚至根本不應該用這種衡量方式,只能說是個大概的估計,研究結果嘛,總得用一個容易理解的指標來表達不是么?另外我也想知道這「差60年」,是以「日本速度」還是「中國速度」還是「世界平均速度」計算?

還有,既然我們落後日本60年 = 落後英德100多年,那麼也就是:

日本落後英德40多年,我們可以看看英德1975年左右的水平和日本現在的情況比一比吧。。。


也不是完全瞎扯,至少建國初還能做幾乎全套的大型機床,現在這些廠子多數倒了,除了軍工那塊,其他都靠進口。

我們現在的核心競爭力就是能夠熟練的操作日本產的設備,製造美國設計的產品,而且能符合苛刻的歐洲標準。並充分的控制人工、排放、安全成本,在世界市場上擁有強大的價格優勢。


感謝 @speed 的邀請。本題應該不屬於工業工程。

我覺得這就是比喻,怎麼著也就是個約數。首先我們確實落後於其他國家,但是落後的為啥不是59.784年也不是落後63.2%呢?就是大約一下而已。相比60年前或者100年前的那些國家,確實我們有些技術剛剛達到人家那時的水平的。

可是誰有知道對方和自己真正隱藏著什麼呢?誰會拿到明面上呢?

可能會是標題黨,但也希望華夏民族向前看,不斷努力進步爭取趕超。雖然很多人討厭日本人,但是他們民族真的會去發奮拼搏去學習去趕超。這是我們應該學習的地方,我也希望我們民族能像他們一樣進取,往積極的方向去發展!

願吾輩廣博見識!


為什麼沒人質疑中科院現代化研究中心本身,這就是個掛靠在中科院文獻情報中心下面的民營機構,在中科院的網站里根本找不到他


就沒人發現我國落後英德100年,落後日本60年,那不就是日本落後英德40年么?
這其實主要是黑日本吧


中科院又沒經費了


中科院就是個標題黨


人家做的都是百年工程百年品質,想想國產的民用的東西就明白了。但是光明白了不行啊,你得想辦法追啊。艹!


60年是個虛指,不同的工業領域差距不同。但都有幾十年的技術差距。材料,焊接,高精密機床,自動化控制。。。。。。具體實例就是雖然很不想用國外的產品,但如果有硬性指標的話還是要用。那麼問題來了,為什麼一定要用進口貨呢。


工業什麼的我不懂,這題目是"工業工程"下的推送,由此可見工業工程絕對落後日本60年。


我沒有看過這個報告,但光從歷史角度來看這個結論的話其實並沒什麼大問題。

落後英德100多年,100多年前差不多是第二次工業革命的時候;落後日本60多年,60多年前是日本戰後復興的開始。這兩個時期正好分別是英德和日本的工業水平突飛猛進的時候,英德/日本在100年前/60年前奠定了他們作為工業強國的基礎。所以落後xx年可以理解為晚了xx年,不是當下這幾個國家工業水平的橫向對比(不說日本和中國,說英國現在的工業水平領先日本多少多少我才不信- -),而是縱向看一個國家的工業水平在什麼年代發展到了世界領先水平。從這個角度來看的話,「落後」--或者說「晚於」--英德100年、日本60年的結論可以理解。

然而我並不知道中科院是不是這個意思_(:3」∠)_


咸吃蘿蔔淡操心

這個課題組每年是不是就指著這個報告拿經費啊


短短的一段新聞,讓人覺得莫名其妙的。回想央視新聞里天天以及經常報道的國內xxx創新技術、xxx自主研發、xxx世界一流、是xxx知識產權專利等等不一而足的信息,兩種截然相反的概念衝突,怎麼有種打臉的感覺,是打誰的臉,自己想。


推薦閱讀:

全球工業設計領域最著名的公司有哪些?
目標成為設計師讀理科該怎麼選擇專業?
為什麼 nano-SIM 之後 Apple 再無新動作?
如何評價樂泡新發布的HiSmart智能背包?
全新的 iPad Air 在工業設計上有什麼亮點?

TAG:工業設計 | 工業 | 工業工程 | 工業設計師 | 工業機器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