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都患有心理疾病,當母親可能患重疾時,子女怎麼處理?
爸80歲憂鬱症,嚴重焦慮,總覺得會有不好的事情發生;媽68歲,嚴重被迫害妄想症,總覺得有人要害她,身邊鄰居朋友同事幾乎都被罵過,最害怕上醫院.而兩人都不願意看醫生治療,已經這樣10幾年.最近媽體檢的時候,x光片顯示左下肺有高密度陰影,需要做CT進一步檢查.最好的可能性是炎症,最壞的是癌症.問題來了,爸開始焦慮認定是最壞的結果;媽認為自己沒事,不願檢查不願上醫院不相信醫生,每次溝通都她近乎歇斯底里,認為有人又要害她.大學畢業就從家搬出來住,每周見次面吃個飯.感覺一起我也要崩潰了,努力嘗試改變現狀,感覺不在一個世界裡,他們像一個巨大的黑暗漩渦,吞噬所有正常的一切,和他們一起實在太痛苦,我懂一般人無法理解,他們的世界只有痛苦和我!現在自己全職帶女兒,女兒還未滿周歲,現在用不回去見他們,威脅媽去做檢查,也知道這樣不好.媽一會同意一會反悔,反反覆復多次.不知道下一步怎麼做了.應該繼續逼媽去做檢查?檢查結果真的是最壞的結果,該不該和他們說?說了爸的焦慮怎麼辦?不說媽的病情怎麼控制?媽如果不肯治療,該怎麼應對,還有這當中爸的情緒.一開始不管的心都有,順其自然.但是良心上還是過不去,他們曾經是多好的人,只是我已經忘記曾經的溫暖,自認不夠堅強,每天糾結煩惱中
和有心理疾病的人生活是十分困難的,尤其是和那些沒有診斷、也沒有接受治療的人一起。但有時候,你無法選擇——因為這樣的人是你的父親、母親或主要照料者。
由於心理疾病不會造成任何生理殘缺或者創傷,人們往往容易忽略它,或者認為心理疾病是偶然的情況,且容易被治癒,然而事實並非如此。「心理不健康」和「身體不健康」一樣,是一種病理癥狀,心理疾病會影響人的思維,感受,情緒,行為和對這個世界的看法,引起或輕或重的對人的行為和想法的干擾,導致人處於一種不穩定的狀態,無法應對普通的生活需求和人際交往。
當有心理疾病的人成為父母角色的時候,對孩子的影響可能是毀滅性的。心理學研究證明,有心理疾病父母的孩子,經常會與成癮者父母的孩子有著類似的問題,如罹患精神疾病、成癮、犯罪等。精神疾病降低了父母履行作為父母的職責的能力,從而不能給孩子提供足夠的愛,關懷,支持和穩定的環境;而由於社會對精神疾病的污名化,很多父母要麼不自知,要麼處於不願承認或者不肯告訴孩子自己有相關疾病的狀態,因此,孩子往往在很長一段時間裡,並不能很好地理解父母的行為模式。
在這樣的家庭中長大的孩子,往往處於「被迫加速成長」的狀態。他們可能會習慣性地忽略自己的需求,優先父母的需求;他們失去了無憂無慮的童年,但又因為自己無力承擔起成年人的責任、使事情變得好起來,而感到負疚。
今天就來談談,當我們擁有一個心理不健康的父母時,我們遭遇了什麼,以及如何應對。
心理不健康的父母會如何影響孩子?
據美國的統計數據,大約有10%的兒童與青少年在日常的家庭、學校和同輩生活中,處於他人的情感障礙和精神障礙的影響之下,從而導致了嚴重的功能性損害。密歇根大學針對母親有精神疾病的孩子做了一項研究,結果顯示,1/3的孩子沒有完成高中學業;1/3的人自己也出現了心理問題;他們在親密關係中也充滿掙扎,在22歲時,只有1/9的人處於互相承諾的親密關係中,但有38%有過孩子(流產或未婚父母)。
心理疾病的父母對孩子的影響,在長期會體現為孩子本身基本的生理、情感需求沒有得到滿足,又在沒有做好準備、能力不足的情況下,反過來充當家庭中的成年人,或多或少成為父親或母親的照料者。
因為心理不健康的原因多樣、心理疾病的診斷廣泛,每一個在有心理疾病的家庭中成長的孩子,體會和經驗都是會是獨特和個人化的。在這裡,我們總結了一些孩子會受到的普遍性的影響:
1. 總是妥協的自我
有心理問題的父母帶來的不幸,首先是父母往往會成為家庭的聚焦點,全家人的注意力會集中在有問題的父親或母親身上,盡量降低他們的問題表現會成為家庭首要的考慮。
孩子的很多感情需求無法被滿足,總是需要妥協自己來滿足父母的要求。久而久之,他們會覺得自己是非常孤獨的,產生沒人照看、不被愛、受冷落、寂寞的感覺。因為父母禁止,或者無人接送、支持,他們也無法參與正常的同輩交往活動,無法發展自己的興趣愛好,甚至不懂得如何與他人交往和溝通。
孩子很多時候向父母提出需求,都會被駁回,這讓孩子會有很強的低自尊,有時會認為「也許生活中沒有自己會好很多」。他們能夠感受到,自己的父母和別人不一樣,卻束手無策;自己也總是無法讓父母滿意,從而產生自我壓抑感和焦慮感。他們也往往會羞於和同伴提起自己父母的情況,害怕他人發現自己家庭的秘密,而可能會刻意與父母疏遠。
2. 安全感的缺失和創傷
由於心理疾病的父母在行為和情緒的不可預見性,會產生孩子持續的不確定感和不安全感。具有焦躁或情緒管理問題的父母可能會控制不住憤怒而爆發,抑鬱或有人格障礙的父母則有可能會在孩子面前有自殺的想法和行為。
這些都會使得孩子處於長期恐懼之中或坐在情緒的過山車上,而且可能會伴有常發生的家暴(無論是肢體,語言還是感情),孩子可能會因此產生身體和心理創傷。
3. 「兩極化」的生活和情緒
由於心理疾病的父母並非長久地處於「癥狀」之中,在生活中會有好的時候和壞的時候。這種好和壞之間的轉變,會讓心智未成熟的孩子生活在「兩極化」之中,而產生迷惑的感受和複雜的焦慮情緒。孩子可能會產生疑問:「父母究竟愛不愛我?」Dr. Nathiel 在 Daughters of Madness: Growing Up and Older with a Mentally Ill Mother 一書中,生動的描述了這種羞愧、渴望、自責、害怕、迷惑、怨恨等綜合在一起的複雜情緒。
「母親有時抑鬱,有時溫暖,有時候又會很焦慮狂躁,我永遠無法預知下一秒的她會是怎樣。她打我罵我的狠勁會讓我覺得我並非親生,之後又會很心疼的抱著我流淚。她會給我買很昂貴的禮物道歉,我表示拒絕,勸她退貨,因為家裡經濟條件不好,她就把禮物隨機送給一個過路的計程車司機。我會因此很迷惑,害怕,感覺很孤單。我會嫉妒別人,認為其他父母都不會像這樣。我沒和任何人說過這些,也從沒在她開始服藥和接受治療之前認識到母親這個問題是精神疾病,因為我總是認為是我做的不好她才會這樣,但是似乎在她眼裡我什麼都做不好。」
4. 心理疾病的代際影響
研究表明,在心理不健康的家庭環境下成長的孩子,因為受到基因和不良心理社會環境的影響,而有更大的風險產生行為或者情緒問題,這也就是所謂的心理疾病代際影響。孩子在人際交往的關係中也會因為從有心理問題的父母那裡學到的行為,而有一些不健康的因素或特質,從而影響孩子的人際關係。這些影響會伴隨孩子直到成人,影響長大後的人際關係特別是親密關係。
5. 一些積極的影響
不過,心理不健康的父母培養出的孩子,往往也會具有一些優勢的性格特質。由於長期生活在壓力環境中,這樣的孩子可能會發展出獨立的個性,能夠有良好的抗壓能力,並且提升自我對同理心的認識。
面對心理不健康的父母,
成年的孩子該怎麼辦?
作為心理不健康的父母的孩子,在成年後,他們也往往會忍不住問自己一些問題:
? 我自己是不是也遺傳了他們的心理問題?
? 我會變得像自己的父母那樣嗎?我會是一個壞爸爸/媽媽嗎?
? 我的家庭始終是我痛苦的源泉,我無法改變心理有問題的他們,但我也不能完全拋棄他們,我能怎麼辦?
如果你為此困擾,需要記住以下這些問題:
1. 父母有心理疾病,並不代表你一定會罹患心理疾病。
儘管從遺傳學和環境的角度上說,你患有心理疾病的風險因素的確較高,但即便你受父母影響,在人際溝通技能、自尊、親密關係上存在一些問題,這些都是可以認識和改變的。如果你有類似的擔心,或他人表達了類似的擔心,建議接受正規的評估,而不是自行猜測。
但考慮到創傷對人的深刻影響和心理疾病的代際傳播因素,如果你的童年創傷確實太重,以至於而影響到當下正常的工作生活,人際交往和需求滿足,建議尋找專業的心理諮詢師接受治療。
2. 在有精神疾病父母的家庭中成長,並不代表你也會成為一個壞的父母。
相反,你可能會擁有在自己處於父母角色時,要去做得更好的動力。做好自我反思,了解童年創傷對現在自己人際關係的影響,避免重演那些錯誤的方式;多和自己的親密對象溝通,讓Ta知道你的需求;學習正確的親子教養方式;所有你曾遭受過的事情,也都能反過來幫助你。
3. 你的家庭的動力關係會發生改變,你對家庭的影響力有機會變大。
首先你要明白,你不能拯救你的父母,事實上沒有任何人能夠拯救任何人。他們的精神狀態、幸福水平,都不是你能夠決定的。他們自身需要認識到自己的情況,並願意承擔起讓自己好起來的責任,接受系統的治療,這些都不在你的控制範圍內。不要把他們的幸福看做你的責任,不要懷抱不現實的期待。這是你能夠獲得自由的第一步。
當你已經成年,有了獨立的人格和生活,和有心理疾病的父母設置良好的人際關係邊界,做好良好的自我照顧非常重要。你首先需要照顧好你自己的情緒,你需要讓自己的生活更穩定、更健康、更快樂。
往往,你會需要一段和父母保持一定距離的時間。靈活的運用「退出」策略有時是必要的。你選擇退出家庭(比如去外地工作等),有時候可能會產生很多有挑戰的情境,比如父母情緒和行為問題的突然極端化,所以需要提前做好充分的計劃。
但同時,你也可以嘗試去了解父母心理疾病的癥狀和原因。了解父母的病理癥狀,能夠幫助你自省。你也許會發現父母的行為和情緒問題是他們的心理疾病癥狀,他們對待周圍的世界都是這樣的行為模式,而並非針對自己;你也會發現,你的父母的行為,也許並不是真的想要傷害你,他們只是不懂得如何處理自己的情緒。當這樣的理解發生時,你對待父母的看法和情緒會發生更平和的改變。
在這個過程中,提升和父母的溝通技巧,學會堅定、自信地表達也很必須。有心理疾病的父母常常會使用Ta的情緒和你對話,很多時候也會說很多貶低你自尊和讓你覺得很受傷的話,嘗試別把這些話語個人化,而把他們看做是心理疾病的癥狀。
最後,總有一天,隨著你不斷成長,你的父母不斷老去,你在這個家庭中的力量會越來越強。在你過去這麼多年的感受中絕無可能撼動的家庭模式,在許多年後還是會發生鬆動。你對這個家庭的影響力會最終增強。如果到了那時,你能夠用更健康地方式處理家庭成員間的關係,去示範、引導你的父母,你就仍有機會獲得一個比最糟糕的情況稍好一些的結果。當然這一切,仍然要在不危及你個人的健康生活的前提下開展。
對你來說,只有你自己是這個世界上最重要的人,其他人至多可以像你自己一樣重要,卻絕不能夠比你自己更重要。你可以在照顧好自己之餘去照顧別人,在滿足好自己之後去滿足別人,卻不能因為任何人放棄了自己,父母也不能例外。
KY主創們有話說:
精神分析師、自體心理學大家科胡特說過,「我印象中最具創造性的生命,是那些儘管在早期遭遇了深切的創傷,但(通過各種途徑)能夠找到朝向內在完整性的方法,從而獲得新結構的個體。」
我們在臨床工作中見到很多在有心理疾病的家庭成長起來的孩子,他們的直覺敏銳、博學善思、有著遠超同齡人的成熟。在創傷得到處理以後,他們都能夠發揮出極大的創造力。在此希望所有對今天的文章有感觸的你們說,堅持住,別放棄。未來的那個你會彌補現在和過去的你。
以上。
原文發表於:有些人的人生,從一出生就是倖存
----------------------------------------
歡迎關注微信公號knowyourself2015,查看更多內容:
人人都能看懂,但只有一部分人會喜歡的心理學科普。
References:
Beardslee, W.R., Versage, E.M., Gladstone, T.R. (1998). Children of affectively ill parents: A review of the past 10 years. J Am Acad Child Adolesc Psychiatry, 37(11), 1134-1141.
Hinden, B., Biebel, K., Nicholson, J. Mehnert, L. (2002). The Invisible Children』s Project: A Family-Centered Intervention for Parents with Mental Illness. Retrieved June 24, 2007 fromhttp://www1.nmha.org/children/invisibleChildrensProject.pdf
Joseph, J.G., Joshi, S.V., Lewin, A.B. Abrams, M. (1999). Characteristics and perceived needs of mothers with serious mental illness. Psychiatr Serv, 50(10), 1357-1359.
Nathiel, S. (2007). Daughters of Madness: Growing Up and Older with a Mentally Ill Mother. Westport, CT: Praeger.
Nomura, Y., Wickramaratne, P.J., Warner, V., Mufson, L., Weissman, M.M. (2002). Family discord, parental depression, and psychopathology in offspring: Ten-year follow-up. J Am Acad Child Adolesc Psychiatry, 41(4), 402-409.
當遇到父母有心理問題時:除了接受,別無他法。
說說我的父母吧,我的父母有偏執型人格障礙。什麼意思?就是固執,非常的固執。
舉幾個例子:就如我的父親,某一次突然說:你當你去某某那,是不是跟他媽學法輪功,別以為我不知道,我就是不想揭穿你。
他說的那年我只有12歲,而且他說的完全是妄想出來的事情。你明明知道他在胡說八道,但他說完,你還不能反駁,因為反駁他之後,他就會爆發,歇斯底里。這樣的狀態,只有他情緒非常糟糕的時候就會出現,並以此為借口對妻兒大打出手。
在說說我母親,你說的每一句話,她都會反駁,壓倒你!看清楚,是每一句話。她會問你,某某事件是怎麼回事?當你耐心與她講時,她會反駁你,就算她不懂,也會根據自己的經驗反駁你,壓倒你!她的言語常年帶著攻擊性,兩句話,一定能把你噎的死死的,要麼是歇斯底里。
說我父親不好?但他能清楚的記得我喜歡吃的菜。他的本心很善良,只是積蓄了太多的煩惱。說我母親不好?我的決定,她基本都會支持,每次回去吃飯,她都要給我盛好飯端給我,抗議無效,她會把她認為好的事物強加於你,不管你喜歡與否。
後來因為內心極度的痛苦,為了離苦得樂,我開始學習心理學。初學之時,有人給我起了個外號「杠頭」。意指,別人說什麼,我都跟他抬杠頂回去。這種抬杠明明是我最厭惡的,但卻也是我擁有的溝通模式。
後來我掌握了部分心理運作的規律,於是我便將這種規律往母親身上套。為何?因為我知道我的父親沒有絲毫改變的可能性,我知道我的母親是可以被改變的。
當我嘗試以感受為剖析,幫助她成長時,就有了以下場景:
場景一:你現在有什麼感受?我感受怎樣怎樣。你這是自私自利,不想改變!母親啞口無言。場景二:
你有什麼感受?我沒有感受。胡說八道,我們什麼時候都有感受,你這是逃避現實,不願意麵對自己!我將我全部的所學及注意力都放在母親身上,試圖改變她。
當我產生一個新奇的想法,似乎可以改變我的父母時,我興奮異常。但付諸行動後,幾乎每次都是失望而歸。我的心就如蹺蹺板一般,在大喜大悲之間不斷翻轉。如果未學心理學之前,把我的狀態形容為麻木的話,那現在就是喜怒無常、歇斯底里。
在這樣的狀態中我翻滾了近兩年。期間我還談了兩任女朋友,與她們的關係都是拯救者與被拯救的關係。這兩年中,我的心理學導師也不只一次提醒我,不要試圖改變他人,任何學問能改變的只有自己。但在無意識的痛苦中,我無法控制自己,在試圖拯救母親的意圖中糾結、痛苦著,控制不住的重複著。
後來,為了更快的脫離痛苦,我選擇了離家。在離家的兩年中,我的改變他人的意圖一直存蓄於心底,我會試圖把這份執著強加於每一個可能與我建立親密關係的女性,最後要麼我被自己的歇斯底里嚇得撤退,要麼別人被我的執著所嚇壞。
我進一步成長,當我不在輕易和他人抬杠時,我發現我也不會因為他人說話噎我而憤怒。
我沉下心來反思過往時,我發現,當我怡然自得,對父母無所求時,我根本不會想起去改變他們。甚至除了報平安之外,我幾乎不會主動聯繫他們。
兩年漂泊的生活,有些艱辛,但卻無法言喻心靈上的滿足感。
前幾天回家和父母一起住了半個月,有意思的是,沒幾天,我就又變的情緒化,壓抑、沉默,不願動,好像抑鬱狀態再次回歸。
不可否認,我們和父母有著及其親密的聯繫。每每想到父母的精神狀態及未來可能離世,我都難受不已。
每每聽到母親說,「我阿彌陀佛念的好,想什麼時候走就什麼時候走,阿彌陀佛都會來接引我」時,都痛心不已。對於我這個深信因果、輪迴的人來說,固執、邪見是輪迴畜生道及地獄道的因。對於我來說,最痛心的還不是他們的身體,而是他們正一步步走向深淵而我卻無能為力。
我除了傾聽、沉默、平靜對待外,別無他法。當我產生了情緒,便會不可控的表達出來,在根本無法改變她的情況下,她會感覺到壓力,我會感覺到失望,雙方除了痛苦外,根本沒有快樂而言。
當我以平靜的心對待他們時,不管她說的對不對,至少她說的很開心。當我以平靜之心對待她時,她可以說很多很多。而她每嘮叨一分,痛苦就減少一分。
我覺得人成熟的標誌之一在於:接受自己有些事情無能為力的事實。
人力有盡時!
並不是我不愛我的父母,只是除了接受,除了平靜、微笑對待以外,實在是別無他法!謝謝邀請。首先治療精神疾病,這是勸說生效的前提。
請題主首先搞清楚父母的患的是精神類疾病,還是有精神類的癥狀。要去專業的精神科確診之後在說。因為有些是精神類的疾病,有些不是。請一定要確診。
先治療器質性的疾病,再治療精神類的疾病。這是一個大的原則,因為精神類的疾病不會致死,雖然會引起自殺自殘,但是精神類疾病本身並不能直接傷害病人生命。還有某些器質性的疾病會引起一些精神類的疾病。包括一些重大疾病本身也會引起焦慮等的精神類的癥狀
建議可以去大型醫院,就是有精神科的大型綜合醫院。關於有些老人不願意去醫院這件事,首先要搞明白,他們為甚麼不願意去,麻煩?貴?擔心真的有病等等的一些原因,有些時候老人很固執,也很難溝通。作為子女的也很難做,醫院裡見過很多,百日床前無孝子的案例,真的是耗得身心具疲的家屬也很無奈。不如換個角度,題主要明白,隨著父母的年齡越來越大,身體狀況只會越來越差,陪父母看病的這個過程實際上是一個非常長的過程。它不是一朝一夕的,特別是精神類的疾病,吃藥少的幾年,多的終身吃藥。更何況一些其他的病症了。所以陪他們去醫院,就要有些技巧,比如,在去醫院的事情上,千萬不要上來就說你有什麼什麼病我要帶你去看,更何況她還很抵觸的情況下。你想想,你就是個退休多年的老太太每天買買菜做做飯跳個廣場舞什麼的,身上的零件最然都不太好使了,可也能將就。你上來就說你有病,你腦子有病,她不罵你就是親娘了。你可以提前做好功課,掛哪個醫院,哪個大夫,提前掛個預約號,不用排隊,到了直接看。挑個好日子,說咱去哪哪兒玩兒啊,什麼的就是個借口你隨便想。反正左拐右拐的啊到醫院了。你說去上個衛生間啥的,讓病人陪你,左拐右拐的,到了,病人啥情況你先給大夫說個大概讓大夫心理有數。大夫問的時候就有的放矢了省時間。還有如果複診的一定要帶病例,帶病例,帶病例!重三遍!做檢查的話,一律都說是心電圖!便宜還快!至於為什麼要躺著進洞洞里,為啥抽血,都是更先進的心電圖!為啥測那麼多?不一樣的心電圖!檢查做完一般就能確診了。之後就是治療了,吃藥也好各種治療一定不要斷!強迫也好,哄騙也好,都是方法,一定要多方式多角度充分展開思維,想辦法,和這樣有病又不願意治療的老人鬥智斗勇!為了他們晚年更高的生活質量!
其實還有一個思路,就是帶老人每年體檢,隨著年齡的增長可以增加到每半年體檢一次。對老人的身體大概情況有一個了解。對於小摳的老人其實挺好對付的,挂號不花錢,報銷,檢查不花錢,報銷,吃藥不花錢,報銷。哎~老頭,葯你吃不吃?你可是花錢買了啊,你不吃錢就白花了,一定要讓他有種他沒花錢,卻有種花了不少錢的才換了這麼點兒葯的心情。吃藥沒多少錢,可是不吃就虧了這種心情。拿捏的好了,事半功倍。
當然這一切的前提是你要足夠的錢,有時間陪護,有心。
另外,題主要注意一點,精神類疾病的不僅遺傳概率高而且直系親屬發病對家人的影響也是精神疾病的誘因。題主一定要關注自己的精神狀態保持良好的心情,定期去掛個精神科跟大夫聊聊,專家號也不過幾塊錢,就聊個10塊錢的唄。跟大夫說說父母的病史,不丟人。精神科大夫可以發現一些本人和周圍人不易發覺的一些苗頭。早發現早治療!
精神類疾病的治療其實還有一定的局限性,因為首先人類對自己的大腦這個器官研究的還很有限,有些時候大腦究竟為啥這樣了還不是十分清楚,當然有些是跟激素有關有些就不知道,所以精神類的藥品的種類也少大概就那麼幾種,精神科的治療基本上都是在這幾種藥物的各種配比下來完成的,比如,你患了A病,可以治療A病的葯有甲乙丙三種葯可以治,因為個體差異,有些葯耐受不敏感,沒有效果,有些副作用太大,還有些不能用的。所以可能對你有效的藥物就那麼幾種,有的還要吃到一定的劑量才能有效果。所以,一旦確診了有精神類疾病請一定不要放棄治療!請一定不要放棄治療!請一定不要放棄治療!請一定要按時吃藥!請一定要按時吃藥!請一定要按時吃藥!因為治療你這個病的葯就那幾種,要是真的都沒了,那你的人生就真的完了,醫院裡有好多常年住院治療精神病的,大多都是葯停了自己斷頓的。沒堅持的。精神科的葯都試過來完了沒效果的,只能長期住院被看護起來或者在家長期被看護的。永遠的喪失了進入社會的能力。所以堅持治療按時吃藥啊魂淡我現在遇到的問題跟你一模一樣。我媽媽也是被害妄想10幾年了,我孩子才剛滿周歲,我是獨生子女,父母離異已經多年。我媽不願意去看醫生,覺得醫院醫生都是壞人,而她很多年前就已經有冠心病和腦血管硬化。這幾年沒上過醫院,是否還有其他更嚴重的問題我不得而知。
我有去廣州腦科醫院諮詢過醫生,醫生的建議如下:
1,最好當然是帶病人來醫院進行系統治療。2,打治療精神疾病的長效針,會有一定改善3,病人身體其他疾病發病的時候,趁機送到醫院來,他們醫院出了治療精神疾病,也有專門的內科醫生。然後我還找醫生開了一種葯,就是能讓她睡著的鎮靜藥物。我想著哪天她如果真的不舒服,又不肯看醫生,我就把她弄昏了送醫院。
樓主你跟我一樣,潛意識的還是在逃避這個問題。不願意相信和接受自己的父母已經老去,已經不再是以前那個可以為自己遮風擋雨的堅強厚盾。
可是,很多事情逃避是沒有辦法的,為人子女,總要擔當。小的時候享受了他們那麼多無私的疼愛,那麼他們老了,不是到了我們報恩的時候嗎?當然,我也沒有資格說你,因為我自己的母親,我也沒有找到最優的解決方式。但我覺得我們應該多陪他們,多跟他們相處,多說多勸,並注意說話的方式,盡量少刺激他們。
還有提醒一句,精神疾病是有一定遺傳性的。你父母如果都有,你被遺傳的風險很大。以前去幫我媽諮詢的時候聽那個醫生說,女性最容易患精神疾病的階段有3個,青春期,哺乳期,更年期。所以提醒你也別給自己太大的精神壓力,注意自己的情緒,學會自我開導。
最後,祝你父母健康長壽平安喜樂。重度的一定要就醫治療,輕度的話你一定要離他們遠一些,很多父母不正常還不自知的很容易把本來可以很正常的你拖累死。但遺憾的是整個世界正常的人都不多。
被Mini迷妹的答案最後一句感動到要哭。
我覺得自己就是那個最終救贖了自我的「擁有了新結構的個體」,能夠被評價為「更具有創造性」,讓我瞬間覺得更有動力去做很多事情,好像生活都亮了起來哈哈。
題主,我覺得你不要太多involve進你父母的這些事。因為你不可能控制他們,或者掌控他們。
接近這個負能量源的前提是,你有足夠的心理準備抵抗傷害。你要明白他們是病人,而不是你的父母。一旦他們進入生病狀態,會讓他們自己都忘了自己應該在你面前表現的像個父母。如果你仍然試圖用親情去打動他們,收效甚微不講,你也會受到極大的心理挫敗,並且極大的影響自己的情緒和心理狀態。他們的狀況如果自己不意識到,我們外人是沒辦法幫忙的。他們自己已經形成了完整的邏輯閉環去描繪所有事情,就算被你偶爾打破,在你不干預她們的時候他們也會補起這個漏洞,或者乾脆認為這是偶爾的小概率失誤。因為他們堅信他們的想法是對的,就會儘力去維護這個他們以為的世界。不過題主比較幸運了,這個時候題主已經三觀成型,並且是一生中最有精力的年紀。應該有更多的資本和能力處理的更好。
但一定要在自己有足夠心理準備之後。一旦干預失敗或者感到情緒氛圍開始hold不住,就停止。這是對你的保護,也是避免他們在壞情緒中陷的更深。我們這點外力對情況的幫助來說,太微小。所以我的建議是,做最壞的打算,盡人事,知天命。匿。
高三 父親在外地 母親工作清閑,陪讀。我很愛母親。但是【有邏輯錯誤哈哈】母親更愛我。我不知道母親是不是有精神障礙什麼的。總之舉幾個例子 和描述很像。父親精神出軌我大姨。【兩個人…聊到一起非常曖昧】媽媽哭了很久罵大姨。還好不在一個城市不然。我是實在擔心偷偷看媽媽微信才大體弄明白是精神出軌。
母親哭著剪衣服我攔著搶剪刀說不要不要媽媽我們去公園散步我請你吃章魚小丸子。母親哭著說音音別攔媽媽媽媽剪小人呢剪小人。我當時也害怕啊我抱住我媽說沒事的沒事的你睡一覺醒來我陪你一起剪小人 我去買好看的那種彩紙我們剪好看的就和我小時候送你的媽媽畫像一樣。我努力去暗示。我只懂一點點心理 我也害怕。怕。過了很久勸到嗓子干啞。趁中午媽媽哭累了去睡了打電話問爸爸怎麼回事。父親其實是很好的人 很寵我。我哭著說不要和大姨來往了媽媽很難受求求你爸爸。爸爸沉默很久。但是他說 好。你相不相信爸爸。可是我其實看過爸爸和大姨聊天記錄說新別墅可以給大姨住哪天大姨要去x市找我爸爸。我都明白怎麼回事。去年我十六歲什麼都明白。我說 爸爸 我相信你以後做的事情都會對媽媽負責 對我負責。爸爸說 爸爸真的沒做你媽媽想的事。我心理咯噔一聲。母親聯想到什麼我都不敢想。六歲我二年級 玩的好的朋友邀請我去她家。都是小姑娘對方家長也很和藹很喜歡我。可是媽媽非要先去她家看看有什麼人什麼「格局」。十一歲我和朋友約好去公園玩同學說她表哥回來 我們可以一起玩。我說好呀好呀。我表哥當時也在,我覺得媽媽不會說什麼。媽媽聽我說到一半就炸了。xx的表哥是不是她網友騙你們的!xx也不是好東西和網友一起騙你!我:???xx家和我家一直往來不錯啊??網友??哪來的??xx很好啊??幼小的我反駁。母親將幻想做實 命令我假期不許出去玩。所以母親腦補父親做了什麼…
我都害怕。我央求我爸快回來解釋吧母親越想越亂的
我爸聽我哭就慌他說好好好 連夜飛機回來。經歷種種…包括大街上把媽媽拽著不讓她跑到車流量包括半夜以為安穩了媽媽又跑了光腳在路燈下哭。家裡沒什麼錢其實。父親也不是揮手能幾十萬包養的人【後來同我那近乎不是人的大姨夫談的時候我了解到他們這種心思??exm??雖說小時候對我動手動腳的家裡都知道不端,我也沒想過他如此心胸寬廣??】我也不知道大姨做什麼千方百計請我爸作為成功人士【所謂】給她【人生點撥】然後哈哈哈。
我和我爸談
廚房裡燈暗 我看不清父親臉色。我說我們先找到根源。我們分開這麼久【從我四歲到十七歲】多看書。多鍛煉。多研究研究工作。和朋友喝也是好的。我很難過你髮妻更難過。我不能指責我爸 他後來做的很好 怎麼也兩周飛回來一趟不怕折騰。母親對我屬於過度保護過度關照。
我有個同學A
她平時很好 就是一起去文具店超市什麼的時候都會說零錢不夠借一點小錢。但是經常不還。我一開始覺得大家關係好後來也開始小心眼的覺得這都幾十次了錢也不少了自己憋屈沒忍住和母親說了母親諷刺的說 還是你願意借唄。我說大家關係都好。母親說切,她怎麼不管別人借。我說A人緣很好的平時對大家很好 我只想問問媽媽怎麼才能避免這種情況。我錯啦。第二天A給我發了50的紅包說之前借的錢。我瞬間明白怎麼回事。打開QQ 有個家長群 裡面母親說我們孩子錢不是大風刮的 小錢別總借了吧。群里本來家長們就每天都…A的媽媽問A是不是借誰錢了。
A哭了 她很難受。我沒了個朋友。高三有時候媽媽會光腳跑下樓說不活了有什麼意思都弄死吧
我失眠神經衰弱
媽媽睡覺睡好了我就坐著看天亮前幾天爸爸回來送給我和媽媽新手機
媽媽開心的和孩子一樣問我Apple ID用手機號怎麼弄。有時候覺得一切還很好我可以堅持。前幾天確診抑鬱症
不敢和媽媽說打電話給爸爸哭著說我也不知道有時候為什麼忽然想不開爸爸說不至於呀這麼小個孩子。自己聯繫了醫生醫生說 你這個有一半是現實問題啊…父母是父母 你考完就好了。至於心理…我也沒有開藥 媽媽會問。還有一百多天高考
如果我能忍耐住壓力和神經衰弱的話全省全面還是沒問題的。因為要高考 不能給爸爸丟臉也不能讓媽媽失望 還在堅持吧。【寫在這裡如同傾訴】【多有叨擾要加油呀。【寫在唯一能做的就是保持自己身心開朗。
我母親有極為嚴重的強迫症(個人推斷為強迫症)可能和我母親在12年前我母親生的一場重病有關,也可能與我母親年輕時在奶奶家中遭受的苦痛和父親的從來站在奶奶家的一邊不偏重於母親有關。無論是什麼原因,母親的強迫症是在某一天爆發了,並且日益嚴重並不斷發展著。舉例來說:1、母親每次回家時第一件事就是指使別人把家裡所有的燈和其他電器已經灶台上面的火關掉,並且需要把家中水管紐帶右邊,無論你在做什麼,是否需要這些電器,無論是什麼時間,儘管黑到什麼都看不到,都要有一個人為她去做…2、母親每次洗澡其他人都只能坐在客廳沙發上,不允許做其他任何事情,如果有家人剛好出去了,在母親洗澡空檔回家,那麼抱歉,你只能在門口站著等到我母親洗完澡才可以進門,進門還要被罵:早不來晚不來,非要在洗澡時候回來…3、永遠都是從哪裡來就要沿著原路返回,不能走新的路線,從來不走人行橫道,一定要在自行車道走路,家裡人只要沒有全部回家就不會睡覺,任何事情都是只許周官放火不許百姓點燈等等等等,大家都被折磨的不行以上只是很小几個例子,其他真是不勝枚舉,我們做什麼事情母親都要指揮,而且都要管!在家中活動時候不小心碰到凳子,一定要把凳子娜回到原來一樣位置才可以等等。尤其是我的父親,由於他們工作在一起,因此母親每天幾乎24小時都和父親在一起,她會一直指使父親為她做一切很可笑的事情,不給她做就生氣說很難聽的話(類似於出門怎麼不死在外面等等)我們家中除去母親另外3個人都很無奈,可是不知道怎麼辦,怎麼講道理都講不通,為此吵了無數的駕,真的感覺很煩,希望母親可以正常起來…
注意不要讓父母影響到女兒,尤其在孩子還小的情況下。
說說我吧,我的人生是一部悲劇,我不是來回答問題的。
我的父親在我剛會說話的時候就因為精神分裂症每年必須住院治療至少3個月,小時候我受盡同齡人的排擠以及「離婚了你跟誰的」殘酷生活,不過最終這個家還是維持住了,父親在家犯病的具體情況我就不描述了,太疼。 在我17歲的時候因為和人發生爭執進而導致械鬥被判處緩刑,在看守所羈押的時候我的父親去世了,最後一面沒看到。 出來以後 ,我洗心革面,因為母親從小帶我不易,所以一切言聽計從。 我因為活著太累自殺過(15歲時)我的母親因為和父親鬧矛盾自殺過(我13歲時)。 母親性格倔強,只要一溝通,就說「我要是死了你就好了」之類的話,動不動就死不死的,要不就拿去敬老院刺激我,不管是我朋友間的交際還是什麼,只要不順意,就來這三板斧。 現在,我27歲了,有穩定的工作,並且從出事那年到現在一直不與人爭執,不惹事,並且工資卡上交,朋友應酬要先經過批准。 我感覺我活不下去了,求知友指點迷津。精神方面的疾病優先解決,解決之前談什麼都沒有用……然後不要逃避,儘快解決。精神疾病發病和沒發病是完全兩個狀態,發作期不要試圖去對抗,沒有意義的,道理講不通……然後,高票沒有說到點子上,這件事——以我對題主描述的理解來看——最重要的是先開始系統性的精神疾病治療啊……看描述肯定沒有在吃相關藥物吧……這類病都是越拖越厲害,甚至僅僅是停葯就可能引起嚴重複發的疾病,以題述的情形已經蠻嚴重的了。當然,勸去醫院的過程很困難……實踐中基本得半騙半哄才能拖上計程車,但沒辦法,一直拖的話只會更糟啊orz國內很多人避諱精神衛生中心這樣的字眼,對於類似問題的處理真是非常,非常不利的。多少有治癒希望的急性發作就被拖成了嚴重的長期問題,簡直不敢想……
希望能有人幫到題主,理解題主的痛苦……同病相憐,父親是重強迫症患者,但無論我好言相勸也好破口大罵也好,就是不肯看病,明白這種被他弄得生活儘是負能量的壓抑感,對不起,我暫時放棄了……但對於題主媽媽,還是希望題主能堅持說服……畢竟這性命攸關……
我和我媽的關係非常不好,我知道是她不對,但我還是有負罪感,怎麼辦?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