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過明朝那些事,還有沒有必要讀明史?

自從接觸了資治通鑒,喜歡上了歷史,並想要了解一下明代史,想從歷史中總結一些規律。以前看過明朝那些事,我覺得它和明史可能還有些不同,那麼我還有沒有必要去讀明史?


有必要,我讀明史清史,就是為了我媽看那些電視劇,我在邊上湊趣,『

比如,康熙大帝裡面說姚啟聖是福建人,看到這個情節,我就跟我媽說,其實姚啟聖在清史裡面,是江蘇人,他年輕時候出門遊歷,在海門那邊被當地的流氓打了,於是,他就去金陵參加了公務員考試,後來成為總督府的書記員,負責抄寫文牘,姚啟聖就在文牘中,摻雜了一個自己寫的東西,以總督的名義要求海門地方官員,捕殺那幾個當初打他的流氓,並把文件摻雜在公文中發出去了,等發出去後,姚啟聖就溜了,而收到那個文件的海門官員,馬上執行,把這幾個流氓抓起來給殺了。

這是清史確切在姚啟聖傳裡面記載的,不過,姚啟聖沒資格一個人有傳,他記得是跟另外一個人一起傳的。

後來,我媽聽了就說,你倒也知道得多,平時少看閑書,我也說是啊,少看少看。

嘿嘿,我媽認為二十四史是閑書,我都不好意思反駁啊,六千萬字的書。


有必要,

明朝那些事兒,是普及歷史,相當於科普讀物,而明史是信史,是正史,相當於科學期刊或論文。

你了解了明朝基本歷史後,帶著好奇和興趣,繼續去了解真正的歷史,會另有一番見地的。


《明朝那些事兒》可以說是明史的入門書籍,算是提起你的興趣,《明朝那些事兒》確確實實是一本好書,也是一本值得讀的書,但裡面還是有少部分情節描述的不正確。若想深入了解明史,推薦讀《國榷》和《明實錄》(不過讀起來是非常困難的),《明史》被滿清篡改過,在二十四史中可信度比較低,不過也可以參考著看。《明季南略》《明季北略》也蠻不錯的。


看科普和讀專業論文當然不能相提並論


明朝那些事兒又不是叫明朝所有事兒


相當有必要。

其實我覺得通讀二十四史等正史的日常作用不僅是為了有個答主說的湊趣什麼的,還能在你身邊一乾親朋被武大頭傳奇陸貞傳奇蘭陵王清裝劇等等一系列所謂古裝劇迷得昏頭轉向的時候從服裝民俗文化等等一系列方面給他們糾正回來,務求做到有趣有內容。當然我還沒能做到這一點,畢竟我其實也沒看多少二十四史……至於近代史抗日片手撕鬼子啥的那是我爹的範疇。【這麼一說覺得我媽好可憐看電視都沒有樂趣了……】

另外,這種史書里的故事還能幫助你在某些場合下打破沉默,找到話題,開啟人生新篇章。比如我今天跟我媽去散步,不想討論人生了我就轉移話題給她講歷史小故事,從木匠皇帝講到順治再講到北齊高家順帶給她科普了一下漢朝下一個朝代真的不是唐朝……講了一個小時左右吧,我喉嚨都痛了,但是她聽得爽我也說得爽。就是說……遇見對這些感興趣的人的時候,比如妹子,張口就來一兩個故事會讓你非常受歡迎;跟歷史愛好者在一起也不至於無話可說。

……我是不是偏題了?


非常有必要,讀完你會發現《明史》里的明朝遠比《明事》里可愛的多

《明事》因為篇幅原因以及作者主觀因素,刪減了很多有意思的內容

比如《明事》卷一著重於朱重八的雄才大略,而《明史》本紀一二三著重於朱重八的仁義愛民,比如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振陝西飢,戶米三石」,還有「詔軍士陣歿父母妻子不能自存者,官為存養。百姓避兵離散或客死,遺老幼,並資遣還。遠宦卒官,妻子不能歸者,有司給舟車資送」

以及養濟院,官府出資贖回災民子女等等

讀了明史,你才能了解一個相對真實的朱元璋

還有明朝的一些風流人物,王驥王越魏學曾葉夢熊李成梁郭登朱永李化龍馬芳雷龍等等,《明事》里提都沒提

還有讀《明史》一定要讀食貨志,五行志和刑法志

他們會幫助你了解一個立體的明朝


有必要,但是也不要全盤相信,畢竟明史是清朝官方編撰的(民間的版本,emmmm),且從1679年立項正式開啟到了1739年定稿用時長達60年,這還不算從順治開始放棄了的早期立項時間。

當然修的時間長是有好處的,明史的精細程度比元史高不止一個量級,但是客觀性就不好說了,現在史家有認為明史對明朝有溢美和抹黑兩種看法,具體還是要研究者自己有觀點吧。


有,他也只是一家之言,有一些明顯的誇大或者貶低,雖然總的都沒什麼錯,但如果真的以研究的進階心態,就還是得耐下心好好看明史了。


看沒看過都沒必要,讀歷史都沒意思,而且不是專業的讀不出樂趣,也讀不出內涵,隱喻太多


為了有意思不如去看電視劇,為了了解歷史相當有必要


推薦閱讀:

中國古代有關於美人魚或鮫人的史籍記載嗎?
整編74師的巔峰戰鬥力能否和一個日軍甲種師團抗衡?
穿越回1900年到1930年生活是一種怎樣的體驗?
如果海外華人明末建國,會發展為2個不同的民族和文明嗎?
如何看待網上否定蘇聯對二戰貢獻的文章和評論?

TAG:歷史 | 明朝那些事兒書籍 | 歷史書籍 | 明朝歷史 | 歷史書籍推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