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現在一些香港年輕人排斥學習普通話?在香港說普通話真的會受到歧視么?


怒答!

在香港購物不說普通話才被人歧視好不!

現在是認真的答題時間

學校

我自己是個85後,而香港親戚的小孩大部分都是8590後,印象中,這些親戚學習普通話的學校環境不好,老師本來就不太會說,甚至老師本身也拍排斥說普通話。

因此,老師的普通話也不咸不淡,學生自然就不喜歡普通話了。由於現在有朗誦節、中小學生普通話等級考試,學校請的老師更多畢業於國內211 985師範大學,所以現在情況好很多了。至少,學生接受的普通話課程是規範、有系統的。

可惜,年輕一代錯過了這樣的機會。

我可以憤怒的表示香港90年代的孩子都不會打字吧!完全不會系統的打字。他們沒有學過打字法,要知道九方、倉頡甚至是速成是要拆字的,他們中文連筆順都寫不好,拆字自然就不怎麼會了。

我在普通話科曾教學生用拼音打字,但沒有人想認真學,理由是說普通話打拚音降格調。

家長

我不得不說,從香港附近的省市嫁到香港的姑娘們,普通話不怎麼好啊,受母語影響很大。在家也不說普通話而是說客家話、閩南話。

從小就沒有一個普通話的語境,但認為自己能聽懂也會說。這種心態,哪怕我現在的學生,也存在,而且banding越低的學校越出現。他們準確無誤的擊中語言學習的精神所在——溝通。覺得只要對方明白就可以了。

社會

《基本法》算是對中文的地位做了一個提高,可惜,在香港中文大部分指的是粵語、廣東話。

在1990年頒布的《基本法》中,中文是特別行政區的法定語文,英文是額外的法定語文,政府將來也以中文及英文作為起草法律的語言。

社會方面不需要多說吧,回歸後普通話大力推廣。

為配合推動普通話,政府在多層面加強推動普通話的學習,例如:訂定教師語文基準、把普通話列為初中必修科目等,鼓勵學生主動學習、廣泛應用普通話。(香港教統局,2002)

可惜,這些措施針對的是00後,是非典後第一波嬰兒潮的孩子。可見,現在香港的年輕人的普通話還是很普通。

最後,首尾呼應一下,為什麼不說普通話會被歧視。

因為香港的旅遊業靠的就是豪客到處購買奢侈品掙錢的。

PS.

我只是偶爾去去深圳和朋友聚會,幫忙帶點東西,絕對不會做苦力。

說為了繼續在知乎好好答題,友誼長存,見諒見諒。


首先,看你去哪裡。你去周大福買黃金,裡面的售貨員跟你孫子似的。你去路邊小攤吃飯,服務員跟你大爺似的。

香港服務現在比較懶,爛!(跟之前比)。除非東西便宜我一般不願意去那兒破地方。現在匯率高的離譜,基本車票都賺不回來,所以基本不去。


謝邀!

  1. 任何一類文化現象總會受到部分人的排斥,所以如果真的有「一些香港年輕人排斥學習普通話」,那只是因為香港迄今為止還是一個正常社會。
  2. 我在香港旅遊的時候,說普通話沒有受到過任何歧視性待遇,無論是公車、計程車、小鋪、食肆還是酒店。我一直覺得在香港和澳門,服務行業以及普通市民的態度是很文明友好的,比內地強多了。


普通話對於許多在香港出生的香港人來說並非母語方言,因而首先不是排斥不排斥的問題,而是如果不學,就不會說,只能做到日久天長聽懂而已。對他們來說,普通話是第二方言,必須有足夠的動機才能願意學習。先別說負面的排斥不排斥吧,先說有沒有足夠的正面動機去學。

事實上肯定有動機。學講普通話,意味著有機會與整個中國大陸(而非僅僅廣東)進行經濟技術文化交流。無論求學、求職還是投資,都少不了要通曉這種應用廣泛、生機勃勃的第二方言。他們排斥不排斥,對內地人來說真的無關緊要。他們覺得需要了,自會去學,覺得不需要,不學也罷。

至於說話人被歧視這種現象,我相信更多取決於說話人的身份地位、消費潛力、面目態度等,而非方言口音。你若只是個斤斤計較、討價還價的粵語說話人,港人或許會給你一個同胞優惠價,可同時也難免服務怠慢。他既知你斷乎不是什麼內地暴發戶,身上榨不出太多金,又何必殷勤備至?

僅憑方言口音來尊重人或歧視人,真真愚蠢而淺薄。港人精明強幹,才沒這麼傻呢!


大陸人,正在香港交流學習,室友是local。

1.因為普通話不是他們的母語,但是必修,要考試,會考類似寫出xingzhang對應的短語這樣的奇怪題目。大部分人聽得懂,但說得不好。而普通話在他們面臨一些就業問題前,實際用處不大。

嗯,排斥雪學普通話的心裡也許和排斥物理啊化學啊寫作文啊算函數啊什麽的差不多。

2.基本不會也不存在所謂歧視。前幾天樓層聚會吃飯,local說廣東話,我基本聽不懂,但她們很樂意翻譯。但任何事都有例外,比方說你對香港人說普通話,對方本身心情就不好,可能會被無視……但這和你說不說普通話關係不大。

在尖沙咀兩次使用普通話問路,第一次對方連頭都不在轉,以為沒聽清又重複一遍問題,對方完全無視。第二次遇到十分熱心和善的人,主動提出帶路,一路介紹附近的食肆。表示感謝之後對方說曾去過大陸,也在問路時遇到過非常熱心的內地人。我們提出請他吃飯,被婉拒了。

大家都是正常普通人,將心比心,誰也不是奇葩,想法偏激的人畢竟只是極少數。這個問題我想我能夠回答,但是覺得這個問題價值並不大。

作為一個上海人,我還被問過無數次"在上海不說上海話會不會被歧視?"


自己曾經也想過這個問題,所以答一下:

這應該是一個社會語言學問題,現在香港社會的確有很大一部分人排斥普通話,不僅僅是學習普通話還有說普通話,這個問題在年輕人中尤為明顯。自從香港回歸以來,政府一直在進行語言規劃,也就是普及普通話教育。在1997年之前,多達90%的香港中學曾是EMI(英文授課中學),1998年開始,香港政府決定至少75%的香港中學應該為CMI(中文授課中學),香港這一代年輕人在中學或者大學就需要學習普通話,所以現在香港的學生(能代表很大一部分年輕人)多多少少是可以說普通話的,起碼正常交流完全沒有問題。但是為什麼會排斥普通話,就有很多原因在裡面。比如說對於刻板印象;以及語言規劃(普通話普及)被粵語作為第一語言的人認為是一種威脅,這不單單出現在香港,對於廣東省的小語種人群也會出現這種現象,不單是希望保護粵語,更是說同一種語言的人都會有一種身份認同感,因此即便對話雙方都為雙語使用者(第一語言為粵語和普通話),他們也會習慣使用粵語而不是普通話來交流;還有類似於雨傘運動等等所造成的政治與文化認同感的缺失也同樣是年輕人學習或者講普通話的一個阻力。

曾經在香港上學期間,遇到的所有香港同學都學習過普通話,在他們裡面我大致可以分為兩種類型,第一種是沒有什麼政治傾向,或者說即便有也不會在平時表現出來。在一起玩的時候會同內地同學學習一些有趣的兒化音或者是方言,會試圖了解大陸的狀況和風俗,人很隨和,會用普通話來和內地同學交流,完全沒有任何「優越感」的感覺。另一種是對於民主權利比較積極,非常關心社會問題的同學。會和我說話的時候用英文,即便我回答她的時候用普通話但是對方依然會用英文來交流,來來回回就像拉鋸戰一樣。不過這種同學也還好,明白政治和我們普通學生並沒有直接關係,並不會歧視來自大陸的同學,只是會不喜歡說普通話而已,能說英語的時候說英語,英語表達不出來的時候會用普通話做少量交流。不過幸運的是自己沒有遇到過像最近港中文事件所出現的某些香港學生,不過也有可能是因為他們也不會和我們一起出去。。。

所以我認為現在一些香港年輕人應該並不排斥學習普通話,而是排斥在交流中使用普通話。因為普通話已經成為了香港中學的必修課(如果說有大陸學生排斥學習英語的話,那肯定也會有香港學生排斥學習普通話),況且目前經濟交流密切,很多公司也會在招聘方面對於普通話流利程度有要求,普通話已經成為了一項語言技能。

再說說會不會受到歧視,我覺得歧視倒不至於,但是會存在在商場買東西或者餐廳吃飯的時候受到不平等對待,比如不熱情或者態度不是很友好。但是這也只是很小一部分,大部分香港人的態度還是很友好的。我覺得有時也需要理解一部分社會群眾的偏見或者是將對於大陸管制的不滿轉化為對於說普通話的人的不滿的行為,畢竟不可能一個社會中所有人都非常理智,能客觀的看待問題。

以上為自己的體會與想法,喜歡就贊一下,不喜歡的話看看就好啦~


香港人表示現自學普通話中?


好好笑,你在北京說不出地道的普通話你不覺得受到歧視,在上海不會上海話不覺得歧視,在香港講普通話反而覺得歧視?你在國外講普通話自豪是中國人,在香港講普通話怕被歧視不是香港人?


別提香港了......上次不知道逛哪個貼吧,一個帖子里,相當多的廣東人表示,自己孩子如果在家說普通話,上去就是一耳光。然後他們提到了「文化傳承」之類的東西。我表示理解不能。


推薦閱讀:

為何這裡出現了一個類似國界線的東西?台灣和澳門並沒有啊?
香港和上海的夜景,誰更好看一點?
如何取得香港身份證?
為什麼香港會有三家貨幣發行銀行,有三種不同的紙幣樣式?
香港人對內地人的優越感從何而來?香港有沒有地溝油、毒奶粉?

TAG:香港 | 社會 | 普通話 | 中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