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行社利潤大嗎?
感覺去掉來迴路費,大巴車,吃飯住宿門票什麼的,就剩不下什麼了,那他們主要靠什麼盈利呢?
旅行社只是一個平台,看現在到處都是,一方面是因為門檻低,另一方面也說明它的利潤還是不錯,不然不會有這麼多人去做。
至於你提到的團費很低,明顯低於自己出去的成本,它能否賺錢,這要分兩方面來看。
旅行社也存在批發商和零售商:
你報團的是零售商。它的收入基本就是賺差價,比如說批發商給的500元,它可以加100利潤,賣600。大家經常在酒店、街邊看到的門市都是這一類,現在隨著網路的發展,淘寶、去哪兒上面的很多店也都是這一類。因為現在比價太容易了,行程也都相差無幾,或者說旅遊產品的滯後性,所以真正報團人是無法分辨出團與團之間的差距,只有比較價格,所以這一類旅行社的利潤是比較低的。在你的問題裡面,如果你指的是你報團的旅行社利潤高不高,就看你們之前比較過的旅行社多不多了,整體來說現在價格透明,他們利潤是比較低的,當然這個低是相對而言,團費幾百元的,加不了好多,但團費幾千幾萬的當然就可以多加點。
還有呢,就是批發商,也就是我們說的專線,可以把全世界,全國,全省的線路都自己做的旅行社是不存在的,一家社肯定有自己助攻的方向,門市收了客以後就交給各條專線操作,而專線有很多方式可以壓低成本,比如說讓大家最為反感,但大家都前仆後繼參加的零團費,負團費。
先說說常規控制費用的方式,主要就是整合產業鏈,也就是「包」,包房,包車,包機位。所以旅遊旺季你去住房要500,但旅行社可以通過提前和酒店簽協議,包下50間,100間,不管住不住都會給你多少錢,這樣就會把房價拉下來,畢竟旺季就那麼幾個月,不可能天天旺季啊。我認識有專門包三亞房的,做得很大,連某程都在他們那拿房。當然自己開酒店的也有,不過那個投入太大,不是一般社玩得起的!
包車也是同樣的道理,旺季其它社可能要1000一天的車費,它提前包下來後也可以把車費拉下來。當然包房包車也會有風險,比如說08年四川先是藏區鬧事,很多人不敢來,後來又遇到大地震,這種情況下就會虧。
包車也會有極端情況,比如說泰國的旅遊車都是購物店免費提供給旅行社用的,條件就是要進他家的購物店,車費這一塊就可以少很多錢出來。
再加上把餐按最低標準吃,費用就降下來了,所以很多人都反應,團隊餐太難吃了道理也在這,畢竟一分錢一分貨。
如果旅行社以成本價讓遊客來出行,這就是零團費(不是真的一分錢不給),它是零利潤。
但旅行社不可能不賺錢啊,就算互聯網思維,搞免費,也是要賺錢的。那麼利潤的方式就是購物店,自費項目回佣。包了房,包了車,包了機位後,不管有沒有客人都要付出那麼多錢,旅行社有了壓力,為了拉客又會主動降價,比如說包100個機位,5萬,平均一個500,如果沒收上來客,那就虧5萬,但只要有客人來,那就可以減輕這部分費用,於是負團費出現了。成本1000,你給800就可以來,甚至雲南出現的1元錢。
但這部分費用不是旅行社真的就虧著這麼多來接的,一部分是購物店會按照人頭來反給旅行社,比如說帶來20個,一人給你50,那就又是1000可以補貼團費。這個呢,可以理解為你出行,購物店通過旅行社給你出遊的廣告贊助費。
還有就是導遊交人頭費。旅行社為了降低運營成本,不給導遊發工資買社保,也就是說不會養導遊,有團的時候才會找導遊,按道理說這樣你總該給導遊發補助了吧,但是可惜,這都沒有,你說不給導遊發補助就算了,讓導遊零勞動力帶團,但可惜的是為了轉移壓力,讓導遊花錢買團,也就是說導遊不但0勞動力帶團,還要負勞動力帶團,這也是為什麼很多團客人購物不好自費不好,導遊就變臉的原因,畢竟一直虧,是人心裡都不好受。再加上,旅行社為了轉移保證金的風險,讓導遊交質量保證金,那一個導遊五千,十個呢,一百過呢?跑歐洲的聽說保證金是十萬,哇塞,旅行社什麼流動資金都有了。現在去歐洲玩便宜的時候才萬元不到,帶團導遊人頭都超過100歐了,壓力不是一般的大,當然過去客人自費也很多,參加了自費導遊人頭回來了,是0勞動力帶團,然後有多的購物才算是真正賺的勞動付出。
最後再加上旅行社可以整合購物店,那利潤就出來了。
所以如果你問的是實際操作,帶你們去玩的旅行社利潤高不高,就全看你們的消費情況了,所謂的「賭」,賭得好就行,不然還是虧得厲害。為什麼不能說跟團過去自己玩,因為旅行社價格便宜拉你來是為了從別的地方賺錢啊。不過話說回來,旅行社是處於上游,要虧也是下游的導遊在虧。除非是機位這種要動用大資源的,就像前段時間四川包機位去沖繩,天天到處打廣告,結果雖然人拉來了,但是2000多的團費能找來什麼有錢客人啊,賭失敗,虧了。
前幾年九寨溝機票難拿的時候,有人拉了政府背景的一起入伙包機票,就他們有票,那簡直賺瘋了,後來有人告到民航總局去,才稍微收斂點。
還有大家反感的購物店,你真以為你有錢就能搞?信不信天天旅遊,質檢,工商來查你,現在有了旅遊法的支持,罰死你。能夠開的都是有些背景的人物,這個就不多說了,大家都懂的……
當然總體上是賺錢的,所以才會這麼多旅行社,要賺錢其實也靠「大數據」,哪裡的客人好,哪個年齡段的客人好,幾月的客人好(所謂好就是消費實力強)……
前面說的都是散客,也就是團上大家之前都不認識,一起拼團出遊的,之所以散客跟團體驗不好,是因為散客回頭客少,自然也就不上心,客人沒投訴就好。
還有專門做團隊的,一個單位出遊的,這種對團隊質量要求較高,會成為長期客戶,價格也較貴,所以團費高,就算賭也不會很大,導遊交人頭也不會很多。
但真正實打實賺利潤的,還是專門搞會務的 ,對質量才真的要求高,不然把客戶都得罪完了,搞毛啊!所以,會務可以保持合理的利潤,而且搞好了,後面還會介紹別人來,形成一個良性循環。
感覺旅行社也就是一個平台,類似於淘寶,天貓這種,你平台搭好了就可以賺錢,方法花樣百出:
比如說,成立一個旅行社,分包出去,收管理費,保證金,以及發票提點費(我認識的一家專做會務的,年流水上千萬,掛靠的旅行社發票提一個點,你算算可以賺多少,這還是他們一家的情況);
還有呢?比如說成立一個導遊服務公司,收管理費。一個人一年幾百,你十個人多少,一百個人多少,一千個人多少……你自己算算。雖然現在旅遊法出來後導遊全部轉旅遊協會了,但什麼導遊協會,旅遊導遊協會……讓人眼花繚亂,你仔細一看,就是以前導遊服務公司變過來的,換湯不換藥,錢一樣的交。
還有呢?比如說以連鎖店的形式發展門市。連鎖店怎麼賺錢的,大家自行百度;
或者,從考導遊開始的基礎班,強化班,提高班,到考完後的各種培訓。很多在培訓界都玩爛了的,在旅遊培訓中居然還有人上當,比如說,正常考證培訓400,包過班2600,你報包過班沒過退你2000,哈哈,是不是和很多什麼考研考證培訓很眼熟,沒法,傻子太多,騙子都不夠用了。
最賺錢的還是有資源的旅行社。比如說,導遊證是人人都可以考,但奇葩的是領隊證,要旅行社推薦才能考,於是這也做成一個商品了,就是賣證。一個領隊證賣萬多,有效期三年,三年後你又要重考,怎麼賺錢呢?收管理費,一年三千,然後叫領隊交保證金,萬把元,你算算這又是多少錢。有些社為了規避風險就以培訓的名義來賺這個錢,交萬把元上幾天課,就算你後面反悔不想要領隊證了,也不會退錢,因為是培訓費,理都沒地方說。就算沒領隊資源的也有人到處拉客收錢,說先交錢佔位置,不然名額就被別人搶了,前幾年放水流行的時候,收起來的錢隨便搞搞就可以賺取利潤,有人發現不對要求退款,那總有新人交錢的,挪一挪就好了。
要說真的賺錢還是培訓,不知道什麼時候開始圈子內開始流傳著歐洲領隊的賺錢神話,年薪百萬不是夢,但你先要參加培訓,培訓費五萬,兩三個月,你覺得貴?你一年賺一百萬了還貴?哈哈,於是很多人都去報班學習,培訓的利潤不用我說了吧,一部分人培訓後就根本沒帶過團,一部分人帶了幾次被高額人頭壓垮虧了也就不敢帶了,總之培訓是最賺錢的。你說你參加培訓就是為了學東西,那我只能呵呵。常規的在10-15%之間,就是比如一日游,收你200,賺20,你說利潤大嗎?你買件衣服200人起碼掙80吧。。
說大也不大
說少也不少。
以前行業混亂的時候,基本就是印鈔機——
1、購物返點
購物點的利潤沒導遊多(同行別噴,不同地方差別大),導遊返點不如旅行社多。
某年某旅行社第一牛人五天團20w+的返點。(這跟2005年前根本沒法比,但在2010年之後算是驕人的業績了。大家想想,牛的導遊出一趟團搞一套房首付。利潤大不大啊?)
你知道旅行社一天有多少導遊在外面跟團嗎?
你說旅行社一天能賺多少啊?
2、景點門票返點
很低了現在,以前160的門票,旅行社拿團體票才40塊。一天可以賣個上百張。
3、機票
現在沒有了。以前基本單張機票都要賺50-300。誰叫當年沒法網購機票呢?就在五六年前,大部分地方的人還不知道網路購票,還是被旅行社剝削得慘無人道,1k的機票,能賺500以上。
4、火車票
0-5元的代辦。其實還是倒貼人工費。
5、保險
靠,這也能賺?
不好賺,但不代表不能賺。車船機票等等,都給你加撕一張無旅客姓名的「保險單」,就能忽悠旅客了。5-20塊一張。這tmd是純賺的。出了事保險公司一毛錢都不賠。
你們別笑,我就被買過五六次。因為到處都有黑心售票員,比如機場的、車站的。你問到哪裡多少錢?售票員直接報了車票+保險的價格,等你拿到手的時候才發現,然後你說不需要保險。售票員說不能退的——以後大家遇到這種事就鬧吧,拒絕離開。除非有人身威脅才妥協(邊遠地區別惹事)。
不過這個錢一般都是導遊和賣車票、機票的售票員賺走的。很少旅行社會在這裡想法子。要想,只能在意外險上做手腳,但風險大,很少聽說。
6、團餐
團餐乾淨吃了肚子不疼就好了啦。這裡能賺的實在不多,而且還要和飯店平分。宰客都選高端商務團。當然,雁過拔毛的事旅行社沒少干。
……
還有很多,請同行補充吧。
現在呢,行業規範起來,制度完善起來,利潤相對透明多了。
事實上,很多旅行社在上面除了第1、2、6之外,大部分都是虧錢的。特別是那種去遊樂園的團,人家又有網路售票、又有團購,旅行社可操作的空間實在不大。
從上可見,導遊的違規收入、旅行社的巨額利潤基本完全來自購物返點,沒有返點,導遊和旅行社會立即難以為續。
不管如何,希望國內的旅遊產業繼續規範起來,讓國人能像歐美髮達國家人民那樣享受旅行的樂趣,而不是「上車睡覺,下車拍照」。
旅遊的錢確實不好掙。利潤都是公開的。而且非常勞心!
基本毛利都在5%-10%左右,除去成本沒什麼盈利。旅遊行業受到OTA平台影響太大,為了流量和用戶都打起了價格戰。當然例如某程這樣的背後有資本市場的運作,不用擔心利潤問題,中小旅行社一直徘徊在生死邊緣。為了降低成本,旅行社門店一般很小,稍微大點的也會做些包桌掛靠的業務來降低成本。三公消費被整治後,生存都比較艱難,純粹靠原有的積累。
賺差價 走量 A地到B地的團 B當地旅行團會給A地旅行團一個批發價格 A地自己定價 賺其中的差價 這個批發價個人是在B地拿不到的 還有房間 餐飲 多多少少也都賺點
真心不大,最多6-10%。現在機票酒店價格都很明顯了,以前旅遊電商還沒做大之前,還能靠酒店給的團房價格多賺錢,現在攜程、藝龍、去哪兒上面拿到的價格比旅行社拿到的價格還要低,價格優勢早就不在了。除非是做那種二三十人的包團,機票能夠拿到團票價格,會比個人自由行有價格優勢外,自由行這塊旅行社根本沒法和旅遊電商抗衡。
利潤低,所以有了帶團購物和
推薦閱讀:
※為什麼參加跟團游的遊客中,會有人在導遊推薦的購物店高價消費?
※關於申請辦理美國旅遊簽證,通過旅行社辦理與自己去辦理有何區別?跟團比個人游簽證通過成功率更高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