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如何評價法國導演佛朗索瓦·歐容的電影?


1.毫無疑問的中產階級情趣

生於中產階級知識分子家庭,完美的學院派教育,踏實的職業生涯,這就是Ozon。

那所謂"中產階級情趣"到底是神馬呢,既然物質什麼的不用太發愁,也沒有江山社稷要操心,當然就剩感情那點事兒。簡單總結就是「n年之癢,no zuo no die」 。在他的片子里,沒有一對夫婦的關係不是爛到根兒里去了——就像野草,美國麗人,隱藏攝像機,當然還有伍迪艾倫。

不過,直到登堂入室里Ozon才開始直接大量使用"中產階級"這個詞。他也拍過所謂的平民生活,在我覺得最沒勁的那部瑞奇裡面。那拍的那算什麼平民生活啊,除了發神經就是在家吃喝,最可能體現工人身份的工廠戲不是有故事的女人跟漢子眉來眼去,抽煙搭訕,就是廁所亂搞的浪漫主義——強行平民,其實還是中產趣味。

2.無敵紮實的藝術修養

他的電影具有強烈的文學性。不僅體現在各種主角的作家身份(游泳池-犯罪小說女作家,登堂入室-寫作課老師,沙之下-大學文學教授,天使-言情小說作家),也體現在自己超高的文學藝術修養:自己當編劇,對文學元素順手拈來(沙之下-伍爾夫的海浪,花容月貌-蘭波的詩,乾柴烈火-海涅的詩,登堂入室-各種對當代藝術和文學的精彩評論還不過癮,乾脆直接教你寫小說)

(2017年補充)他的作品受到了深厚的古典戲劇的影響。古典戲劇中,鬼魂是非常重要的角色,因為它的存在提示了「現實」與否,是戲劇理論中,戲劇與生活的重要分野。法國戲劇的宗師伏爾泰曾為鬼魂出現在戲劇舞台上辯護,提到恢復這種古典主義的傳統是值得讚賞的。舞台感強烈的《八美圖》出現了鬼魂;《登堂入室》里沒有出現真正的鬼魂,但在小說語境部分強硬插入了老師的形象。我認為這些不是巧合也不是突發奇想。

色調飽和,油畫質感。舉幾個例子:女人仰卧的姿勢他愛從腳拍到頭,簡直就是對經典油畫特別是某些聖母題材油畫造型的復刻。所有開關燈引起的光的變化的畫面,變化前後處理得都那麼漂亮。陰影里環境的暖調,高光反的藍色,打光打得如此細膩。有時候都懷疑他用的是攝像機嘛。真是基本功紮實。

音樂品味也了得。夏日弔帶裙的Bangbang,沙之下的Septembre,花容月貌的四段音樂。豆瓣有關他電影的討論下面經常都有人在問音樂是什麼。我可不是亂說,他接受訪談的時候親口說的,「用一首恰當的歌可以省四頁紙對話」。

不過我覺得,紮實的藝術修養,以及由此帶來的優越感,這些也是歐洲電影的特徵。登堂入室裡面,寫作老師的老婆判斷學生作業是幻想,就一句話「中產階級房子里擺Paul Klee的畫?」(解釋一下,Klee的作品受當時社會和藝術思潮的影響,是很批判,很反中產趣味的,比如故意把小動物畫得面目可憎,這樣就和中產家中常見的歲月靜好的裝飾畫相去甚遠)——太驕傲了,就好像我們每個人都應該深諳誰是Klee以及他的畫有多值錢一樣!只是Paul Klee,又不是梵高畢加索!還有在邁克雷的"赤裸裸"裡面,那個搔首弄姿的老女人,幹嘛在酒瓶子旁邊擺簡奧斯汀,那男人跑掉的時候,幹嘛不偷別的,單把這本書順了?

3. LGBT vs 親密關係

作為一個著名gay導,他片子里的LGBT元素不得不提,但我不喜歡提。據說法斯賓德喜歡描寫的那種變性人對他影響很大,但是法斯賓德我沒怎麼看過,就不隨便評論了。我覺得同性戀不是他的噱頭,在他的片子里gay的感情戲就跟一般電影里的感情戲一樣,就是感情戲而已。研究他電影里性別符號的人已經不少了,我覺得與其給他貼同性戀標籤,倒不如研究他幹嘛那麼喜歡同性戀和異性戀一起3p。

啊對了這我也不是亂說的,我講證據的。在2004年老牌電影雜誌正片的訪談里他說,同性戀和女性導演對電影界的貢獻不能忽視,「我關注的只是親密關係中的困難,這跟這對伴侶是男女、男男、女女無關」。美國有個學者Thibaut Schilt,寫了一本關於他的書,為此也訪談過他,那時他說「在美國你首先是一個gay,然後才是導演。在歐洲,首先你是個導演,gay只是一個關於你的事實罷了。」

他從來沒又赤裸裸的稱讚同性戀,倒是經常赤裸裸的讚美女性。傀儡-家庭婦女突破之路,花容月貌-不缺錢但就想當妓女;時光駐留-好不容易一個gay攝影師做絕對主角,還給女人當了...種馬;天使-品位差的女作家主動求婚包養帥哥;庇護-毒癮少女變身堅強單身媽媽。

5.從海邊到房子

總得來說,對他來說沒有什麼突破不突破的,他的確一直在嘗試多樣化的敘事,但是這些故事早期都發生在海邊,後期都發生在一所房子,至於中期,當然就是發生在一個海邊度假的房子里了。。。我想房子,海邊,大概比較省錢。

(2017年補充:三年過去了,我又有新的認識,看到了 Edward Hopper大量的Window by the Sea作品,畫面中寧靜的孤獨感和懸疑的傾訴感,讓我不由得無證據猜測Ozon也受到了影響。)

要說對他有什麼膩味的地方,首先要提一動不動的胸像大特寫…真膩,一到深度揭示感情就來這種大特寫。其次每次男人搞女人,女人心不在焉的鏡頭——十年間的機位都沒變過。還有從門縫裡偷窺這種懸疑必備元素,也是一模一樣。不過好吧我也承認,這種只露一個眼睛和一扇門的鏡頭好像也想不出什麼別的拍法。

6.綜合評價,個人觀點,僅供參考

短片

記得第一次看他短片,驚艷得一塌糊塗,從此愛他。小情節和反情節之經典呀,算是奠定了我對影像語言理解的基礎。前兩名:夏日連衣裙和x2000

長片

他的職業生涯真是太踏實了,從學生時代開始引起注意,然後拍短片嶄露頭角,好幾年後才開始拍長片,拍了十幾年終於全面成熟:第一名登堂入室,成熟大氣嚴謹集大成之作,第二名乾柴烈火,第三名沙之下。

還有一些在學校里拍的小短片,不需要什麼意義不意義的,也無需過度解讀,有趣最重要,能找到的人看看這兩個好了:

Victor

Truth or Dare

拍的時候也就二十五六,還在Le Femis讀書,橫溢的才華真是蓋都蓋不住,淌得到處都是。


登堂入室看呆了


推薦閱讀:

綜合現在局勢和費用,留學學電影專業去哪個國家比較好?
法語的歷史地位?十九世紀的第一語言?
為什麼英德是日耳曼語族,而中間的法國是拉丁語族?
斯特拉斯堡是怎樣一個城市?
為什麼齊達內不是球王?

TAG:電影 | 法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