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東方文化中對老人的尊敬程度要遠超西方?
中國、韓國、日本對老人的尊敬程度不用過多解釋。但在西方,似乎人們都認為人老了就對社會沒有用了。在中國,很多老人倚老賣老,越老越能享受各種優待,而在美國人們都怕別人認為自己老不中用,沒人拿自己年長來壓別人。請問產生這種文化差異的根源是什麼?各有什麼優劣?
感謝邀請。
所謂尊敬老者,有很多層面。首先人類普遍存在的一定程度或範圍上總是尊敬老者的,那是因為老人經驗豐富。尤其是遇到什麼大事,連三四十歲的人都沒碰到過這種的,問問老人家,這種很自然的一般性的就不多提了,不是東方文明的特色。但是這種情況也確實在淡化是因為近代以來社會變遷非常快,老人的經驗參考價值也越來越有限。所以如果說哪個誰還這麼尊敬老人那肯定不是這方面原因。
東方和西方要是講區別,那還是文明起源的區別,農耕文明跟游牧文明的區別。前者因為要守著河谷肥活耕地,人口固定了不像游牧那樣遷徒的,所以一個村都是一個姓的。人一聚集就要分利益,就要劃座次。如果人口基本固定的,那當然年齡大的勢力大。隨便讓你忽悠三十年,總有幾個老哥們吧?總有意沒意幫助過幾個迷途少年吧?漸漸你反正會積累點人情和聲望,這種資源使得大家得尊敬你,不管是發自內心的還是功利性的。說白了農耕文明就是個熟人社會造成敬老。還有一個就是宗族主義造成的,就是你的姓氏血脈很重要,你王村人丁少,還全是女的,爭地盤怎麼打得過隔壁李庄?吃虧吃大發了!所以家族一定要大, 家族一大了之後呢又要排座次,又要敬老,而且要分得很清楚母黨和父黨,叫法不一樣地位也不一樣。
游牧文明成天除了面對一群羊就是天地,除了跟上帝聊天就是跟自己聊天,所以個人主義。見到的都是陌生人,你跟上帝聊我也跟上帝聊憑什麼說你跟他親一點就牛一點呢?所以教會裡大家都兄弟姐妹很平等。於是形成什麼社會呢公民社會。上帝死了,那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唄,那人權天賦唄。總之就是誰也跟誰太熟,誰也管不著誰,自治,什麼平等民主那都是效果,後話。哪怕是親戚,不是媽媽的就都叫aunt,不是爸爸的都叫uncle,平等的!因為西方人古代壽命遠遠短於東方,很多壯年就死了,哪裡搞什麼尊老敬老。
答案可能令人不快,但它是事實。由於種族特質不同,東方民族是弱者民族:
1、弱者民族的年輕人沒有足夠的勇氣對抗老一代;
2、老年人是弱者民族中的弱者。大多數人到了中年的時候,就已經自覺不自覺的意識到自己老年以後的境地,開始支持並強調服老、尊老的重要性。個人淺見:因為東方文化有崇拜祖先的傳統。
這是曾經和一位年近五十的魁北克女士聊天時討論到的。她說,崇拜祖先的文化里,大部分對長者更尊重。我想到,這種特性在Achebe的《Things Fall Apart》這本小說中有類似的體現——非洲文化在受殖民政策影響前,也是一個崇拜祖先的文化;老者被視為相近於「先知」一般的存在。
總體來看,崇拜祖先的文化對代代相傳的智慧抱有一種尊敬,而尊老是這種傳統的延伸。
反觀西方文化,特別是基督教文化,崇拜上帝主要是通過牧師來完成的。在印刷術普及之後,崇拜(閱讀聖經)便成了人人皆可做到的事情。
在工業革命與功利主義的影響下,人們的價值觀越來越經濟化,而老人這個群體,作為社會的dependency load,容易被看作一種經濟負擔,不討喜。雖然小孩也是一種經濟負擔,但人們常將孩子的年幼視作「希望的稻苗」。中國的工業革命也許來得相對晚了一點,但這不影響類似西方的發展趨勢。
老年人依賴社會的供養,這是事實。但在我看來,在對待老年人的態度上,東方的尊老傳統迫使那些認為老年人無用、並對這群體持有鄙夷的人收斂一些。
可惜不知能堅持到何時。
拓展閱讀:關於尊老,這個答案深得我心——在這個話題上我們還是有點良心吧。部分老人倚老賣老,為老不尊,是老人變壞了,還是「壞人」變老了?難道需要在這補儒家倫理和相應的中國社會結構的課嗎?所謂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中國古代社會是以家族血緣為核心構建的,而長輩,家長就是家族倫理和架構的核心。所謂父為子綱,夫為妻綱,家長在家庭中,不但是父母的角色,更是族長、領導、君主的角色。是家庭的實際掌權者,子女的生活質量直接與長輩的好惡相關。
所以請把古代中國子女和家長的關係與太子和皇帝的關係聯繫起來理解。如果還不懂,遠的請去看紅樓夢,近的有雷雨。你就明白什麼是封建家長制了。
謝邀!
說實話,就我一點點在加拿大的四年和國內的經歷理解來講,我覺得儘管加拿大沒有強調尊重老人,但是那裡的老人也沒有受到什麼不尊重。那裡開車彪悍的開好車的都是本地老先生老太太為多。我那些接觸的歐洲老師最大的有70生日什麼來國內教學,貌似還有79…… 挪威啥的老先生老太太們也都很彪悍,思維敏捷……
除了身體不好,比如時不時動個手術,或者耳朵不好使要用工具來助聽……我在想可能他們強調獨立吧。政府給的福利也好,有對國內移民去的老夫妻生活不好,社工一看住的太小,馬上安排更便宜但是有至少兩房間的套房,另外的福利什麼也都很好。讀大學有位是祖母的來上學,說年輕時候沒錢沒時間,現在不用花什麼錢,又有時間和經驗,上壓力課(課名就叫壓力)給我們分享了很多祖輩經驗。具體住多久,多少年齡可拿多少錢不記得了……
但是總的,感覺國外的福利好,人格相對更獨立,沒有那種吃虧是福或者要佔便宜等之類的我們處於集體長期吃不飽沒平等被比較被貶低的情況少很多,所以內心那些恐懼啊不安的坑洞相對少。
其實按照精神分析說法,任何東西會被強調,是因為缺乏。強調尊重老人,或許是年輕時候受到的不平等和欺壓太多了。 (如果我說錯了,我很抱歉!)國外的思想是,老人和小孩是弱者,值得優待,這是從平等的角度出發。中國的思想是,長輩晚輩,官員父母,統治者與被統治者,這是幾千年儒家思想提煉出來的渣滓。
而從社會大的角度看,中國普遍對年輕人不待見,年老的掌握權力和社會話語權,而且權力機構也是唯資歷論而不是主要看能力。
孝文化,宗法情節。
東方優勢穩,都聽過來人的話。
西方重創新,生命力強。
是不是所有東方文化都有尊老傳統我不敢說,但漢文化中的尊老很大程度上應源自其以農耕為根基的社會文化結構。@梁妙翎 所說的崇拜祖先也植根於此。在農耕社會裡,體力並非維持族群發展的最重要因素,經驗才是(游牧文明裡體力就明顯更重要)。農業收成好壞深深依賴自然,何時鬆土何時播種何時澆水何時施肥,哪裡開荒哪裡墾地哪有水源哪有偷吃莊稼的小動物,都和自然環境息息相關。在科技水平落後的時代,人類無法輕易理解自然運作規律,與打野獸摘果子爭地盤這類幾乎可以本能性獲得的生存技巧(當然代際間的傳授更有利精進招式、減少傷亡)相比,對變化莫測的自然進行規律性總結顯然需要耗費更多時間,加上相對較短的人均壽命,使得有幸活久一點變成年長者的人們可以為部落、家族提供更多經驗,成為攸關族群生死存亡的重要人物,養活幾個老人家,全村不喝西北風。所謂看天吃飯,至今種地的農民們仍然保留著從頭一天傍晚的雲彩推斷第二天天氣以及通過某些特定時間段的氣候狀況推斷一年收成之類的技能。天文曆法總是最先出自較早大規模農耕化的統一文明,也是這個原因。
久而久之,老人,以及老人所代表的過去的經驗,成為漢文化傳統中權威的象徵,而這種源自農業的對老人及傳統的重視非常有利於統一王朝社會的整體穩定(你看劉邦這類能起義的貨色都是可以狠下心來煮老子的),因此被儒家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一包裝爾後深受廣大統治階級喜愛,國家機器開足馬力的推銷加上種地實際需要,不斷強化這個崇老觀念,最終變成內化在傳統漢文化方方面面的重要特點。從語言(老師 老公 老婆 老先生 老不死的 好像最後一個亂入了。。),到觀念(前無故人,後無來者,漢人在時間軸上總面向過去,與英文back into past,forward into future 對比),再到生活細節(問候你祖宗十八代是對人最大的侮辱),不一而足。
上面這種觀點並非原創,在各種地方看到的,我自己有想過歐洲也有農耕傳統的問題,但大略是歐洲自羅馬帝國之後就沒有出現過長期統一的局面,一直諸侯紛爭,農業始終不如漢文化這樣發達和廣闊,再加上爾邦國王騎士謀士這種尚武的組合與天朝歷代嘮嘮叨叨的強大文官統治的反差,令歐洲文化中的尊老遠不及漢文化這樣突出吧。
從媒介環境學派的理論闡釋,古代中國和非洲傾向於口語社會,而西方世界則是印刷文字統治下的社會。媒介的力量在於其作為一種環境,能夠深深影響社會中的人的思維方式。
「在原生口語文化里,如果觀念化的知識不用口誦的辦法重複.很快就會消亡, 所以口語文化型的人必然花費很大的精力.反覆吟誦世世代代辛辛苦苦學到的東西。這就需要確立一種高度傳統或保守的心態,因而這樣的心態抑制思想試驗,自然就理所當然了。知識來之不易、非常珍貴,所以社會就非常尊重閱歷豐富的老人,他們對保存知識負有特殊的責任.他們熟悉並能講述祖輩傳下來的古老故事。」 「文字的出現把知識儲存在頭腦之外.使能夠重述歷史的賢明老人的地位降格.於是,社會 就向比較年輕的新知識的發現者傾斜。印刷術在這方面的作用更進一步。 」
關於知友 @孫尉翔 的回答,我有一個疑惑...... 如果說東西方差異是農耕文明與游牧文明的差異,那蒙古也是游牧文明,為何跟歐洲的差別那麼大?
尊敬?只是服從和因為服從帶來的表面形式而已
推薦閱讀:
※美國全年共有哪些節日?
※馬克思及他的思想在西方是什麼地位?
※外國同一姓氏的怎麼稱呼?
※為什麼西方社會會出現「垮掉的一代」?
※為什麼中國人姓重複的多而德國重名的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