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科舉考試如何培養出國家管理人才?

中國古代的科舉制度,聽上去參與者都是從小在培養吟詩作對,做文章能力。但科舉成功後如果被分到地方做官,治理所需要的邏輯,經濟等能力是怎麼學會的?


科舉考試只是一個題目,讓你能寫公文當然是必要的,更重要是限定一個模式,讓智商高、控制力強、意志堅定的人從中露頭。

賢者多能,智商高、控制力強、意志堅定的人理論上幹什麼都要強一點。無論是學寫八股文,還是學科學,學軍事,學數控機床,學編程,學衛星設計。學什麼出色只是選擇問題。

我們看明史,一個白面書生轉眼就成了軍事天才,權術專家。其實就是素質高,學什麼能幹什麼。今天,一些大公司為什麼要211、985的畢業生?高考哪些東西和後來他們乾的活有多大關係?

無非大公司覺得你能在相對公平的高考中,考上高學校,說明同等環境下,你智商競爭比別人高一個層次,無論幹什麼活都能強一點而已。

科舉也是這麼個東西,科舉本身靠的東西並不太重要,而是科舉能考出來的,一般素質都會比較高。民國時期的北大校長蔣夢麟、教授陳獨秀、都是清朝的秀才。

高考也好,八股也好,大多數東西和你後來乾的工作關係不大。但是通過這些東西,可以把人群中智商高、控制力強、意志堅定的人選出來。

其實高考還不如科舉,因為高考只有18歲,心智還沒成熟,而且一些高考工廠學校的軍事化管理,一定程度替代了學生自己的自制力。一些智商有天賦的孩子,上了大學沉迷網路遊戲,沒法畢業,失去了文憑這個敲門磚。

科舉從12、3歲到60歲、70歲都是能考的,也沒有科舉學校這種地方,有天賦還得有自制力。

另外,就誘惑而言,當年官僚的社會地位和實際經濟收入都是很可觀的,有相當的吸引力,再有錢的商人,沒有官員的勢力,也是一句話人頭落地,家產充公。

現在的高考也好,公務員考試也好,沒有當年那麼高的吸引力。去好點的公司,或者自己從商,生活的未必比高考狀元和公務員考試第一差。

誘惑力差了,選拔人才的作用也就要差一些。


科舉由禮部主持,科舉成功後只是取得做官的資格,而不是直接做官。

還要經過吏部的考試才會授予官職。

科舉和高考一樣,選拔的出來的人一般都是比較聰明或者肯用功(不絕對,但又懶又不聰明也能考上進士的概率太低了吧),所以處理一般的政務都沒什麼大問題


清朝的科舉試題,不知道為啥我就是覺得比現在的水平還高點

第一場,史論5篇:

1.「周唐外重內輕,秦魏外輕內重各有得論」;

2.「賈誼五餌三表之說,班固譏其疏.然秦穆嘗用之以霸西戎,中行說亦以戒單于,其說未嘗不效論」;

3.「諸葛亮無申商之心而用其術,王安石用申商之實而諱其名論」;

4.「裴度奏宰相宜招延四方賢才與參謀請於私第見客論」;

5.「北宋結金以圖燕趙,南宋助元以攻蔡論」。

(第1題藩鎮,第2題平戎,第3題舉賢,第4題變法,第5題以夷制夷,還真是理論聯繫實際,就是最後一題不太吉利,有亡國之兆。)

第二場考各國政治,藝學策五道:

1,「學堂之設,其旨有三,所以陶鑄國民,造就人才,振興實業.國民不能自立,必立學以教之,使皆有善良之德,忠愛之心,自養之技能,必需之知識,蓋東西各國所同,日本則尤注重尚武之精神,此陶鑄國民之教育也.講求政治,法律,理財,外交諸專門,以備任使,此造就人才之教育也.分設農,工,商,礦諸學,以期富國利民,此振興實業之教育也.三者孰為最急策」。

2,「泰西外交政策往往借保全土地之名而收利益之實.盍縷舉近百年來歷史以證明其事策」。

3,「日本變法之初,聘用西人而國以日強,埃及用外國人至千餘員,遂至失財政裁判之權而國以不振.試詳言其得失利弊策」。

4,「周禮言農政最詳,諸子有農家之學.近時各國研究農務,多以人事轉移氣候,其要曰土地,曰資本,曰勞力,而能善用此三者,實資智識.方今修明學制,列為專科,冀存要術之遺.試陳教農之策」。

5,「美國禁止華工,久成苛例,今屆十年期滿,亟宜援引公法,駁正原約,以期保護僑民策」。(這種題目放在現在考,偶看都夠用了)

第三場《四書》《五經》

首題為:「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義」,

次題為:「中立而不倚強哉矯義」。

三題為:「致天下之民,聚天下自貨,交易而退,各得其所義」。


你有多大的創造力不重要,你是否是個人才不重要,重要的是聽話,是按照鋪好的路子走。我說錢權是重要的,你去追求就行,別想什麼是真理,真理我說了算,你只要去實踐就行,你通過實踐發現我這不是真理,那麼我再給你一個真理,你再去實踐。


這個。題主應該只是電視劇小說的影響吧。下面容我來複制粘貼一段,來源百度百科。

明經、進士兩科,最初都只是試策,考試的內容為經義或時務。後來兩種考試的科目雖有變化,但基本精神是進士重詩賦,明經重帖經、墨義。所謂帖經,就是將經書任揭一頁,將左右兩邊蒙上,中間只開一行,再用紙帖蓋三字,令試者填充。墨義是對經文的字句作簡單的筆試。帖經與墨義,只要熟讀經傳和注釋就可中試,詩賦則需要具有文學才能。進士科得第很難,所以當時流傳有「三十老明經,五十少進士」的說法。

這一段應該講的是吟詩作對考科舉,來源於唐高宗時期,基本上是科舉最早的規矩。後來增加了武試就不提了。

宋代科舉在考試內容上也作了較大的改革。宋代科舉基本上沿襲唐制,進士科考帖經、墨義和詩賦,弊病很大。進士以聲韻為務,多昧古今;明經只強記博誦,而其義理,學而無用。王安石任參知政事後,對科舉考試的內容著手進行改革,取消詩賦、帖經、墨義,專以經義、論、策取士。所謂經義,與論相似,是篇短文,只限於用經書中的語句作題目,並用經書中的意思去發揮。王安石對考試內容的改革,在於通經致用。熙寧八年,宋神宗下令廢除詩賦、貼經、墨義取士,頒發王安石的《三經新義》和論、策取士。並把《易官義》《詩經》《書經》《周禮》《禮記》稱為大經,《論語》《孟子》稱為兼經,定為應考士子的必讀書。規定進士考試為四場:一場考大經,二場考兼經,三場考論,最後一場考策。殿試僅考策,限千字以上。王安石的改革,遭到蘇軾等人的反對。後來隨著政治鬥爭的變化,《三經新義》被取消,有時考詩賦,有時考經義,有時兼而有之,變換不定。

這一段是宋朝,內容上的主要變化主要就是考試分場次,開始考經義,合格了之後才會晉級殿試考策。後面是元明清的八股化 不提也罷。

———————————————以下才是想說的重點——————————————————

天朝人有史以來都是夠多的,而且也從來不缺乏相當公務員的人。有門路的自然走門路了,沒門路的就只有通過科舉了。科舉一般是三場:鄉試,會試,殿試。雖然考試內容很僵化,但是能從鄉試一路殺到殿試的人,想必也不會是什麼蠢材。天下人這麼多,就算漏掉了幾個也不礙事。

另外殿試的前幾名,一般都是留在翰林院當國家智庫了。至於說縣官之類的管理者么,一般都是混了好幾年的老油條了,極少見到中了科舉就上去當縣官的。

說的前後顛倒,見諒。


科舉、高考是公職選人性價比最高的手段,被選對象基數越大,每增加一個我們認為合理且重要的變數,都將增加巨大的甄別管理成本,所以,選人方式也是一國社會管理能力的體現,所以教育制度的差距其實也是國家管理能力的差距。

高考這種制度不是要看人的應變能力,這種變數很大的能力要考察需要太高的成本且效果不好。所以高考其實是想選出一部分有共同語言的人,讓大家在未來可能的合作中溝通成本最低,這也是當局者能把握的最重要的變數。試想不信D的人,你讓他做事,他跟你談價值觀,事情如何能做得了。所以,要求執行力就只能要最低的溝通成本。

至於各領域翹楚級人物,我只想說,真正天才型人物都不是被教育的,無論什麼年代都是自我教育型,在其天賦方面,人家是在玩兒,玩得很hi,外人誤以為他們在學,當你很想做一件事的時候,渠道和方式都不是問題。


當官需要嘛能力啊?不禍害一方就算不錯了


謝謝大家的回答。

我概括一下:

1)科舉考試不是做官的唯一一條路,對於沒有門路的人,這是一條改變命運的好手段。

2)科舉考試通過如下手段來確保不會是蠢材

-三輪考試:鄉試,會試,殿試

-考試內容上除了詩賦,帖經,墨義外,某些朝代還有涉及治國之策

3)科舉考試成功只是取得做官的資格


隋創製科舉考試製度的主要目的是打破大氏族壟斷推選人才的局面,從寒門中挑選有識之才給朝廷各層機關補充新鮮血液。隋唐宋時期的科考都有涉及治國之策,而明清時期的科考更加偏重於此。個人感覺通過科考選拔的人才應該是有一定的治國的理論知識的。不過科考選拔的人才也不一定都適合治國,具體的實踐還是要等他們在之後的仕途中慢慢積累。


我們現在的科舉考試基本上也是這個尿性。

ps,問題可以參考紅樓夢裡頭,葫蘆僧判斷葫蘆案。


科舉考試初期可不是什麼吟詩作對寫文章!後期八股文單說。

很多政論性的東西,比如:如何解決山西缺鹽的問題,我國最主要的內憂外患是什麼?如何解決等等。

可以多看些正常點兒的歷史書少年,別來看胡說八道的電視劇了!

從小說來看,日本作家井上靖有一部《敦煌》,裡面對科舉考試極盛時期的宋代科舉有詳細生動的描述,比國內各種穿越小說強百倍,日本人對中國文化的了解竟強於中國人,可嘆。


推薦閱讀:

如何評價漢文帝?
你記得最深的一句老話/古語是什麼?
古人十年寒窗學什麼?科舉的鄉試、省試、殿試等都考些什麼?
古代人上學從開蒙一直到科舉,學習的書籍或者接受的訓練的順序是什麼?
有哪些比較好的史學史書籍?

TAG:管理 | 中國古代歷史 | 科舉制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