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劇和國產劇的本質區別是什麼?


美劇的態度一般是:你看,我是這麼搞的,也有人那麼搞,你要怎麼搞你隨便

國產劇的態度一般是:你看,愛國要這麼愛,談戀愛要這麼談,孝順公婆要這麼孝順,敵人都特別弱智。。。什麼!你膽敢不信!你個沒腦子的你怎麼敢質疑!


電視劇本質來說是本國主流的意識形態的延伸。當然國內的意識形態是要受到家長監督和引導的。

美劇:

1。政府本性有作惡的偏好,要想方設法的防止政府作惡。很多陰謀都源自政府。

2。邪惡和善舉是如影隨形的。英雄自私和彷徨的一面,惡魔有人性的閃光點和值得同情之處。美劇裡面的英雄人物刻畫更為豐滿一些,更接近生活的人。美劇中的悲劇人物也更為深刻一些,它不光描述罪惡,也會描述罪惡產生的土壤。

3。美劇中的英雄一般來自平民而非官方。更突出個人英雄主義色彩。

國內:

1。政府和領導是正義的化身,最後的仲裁者,不能做任何的詆毀和影射。(前幾年有些反腐和反黑的劇目現在都已經銷聲斂跡了)

2.。反面角色都是咎由自取,是個異類,和周邊大的環境無關;英雄人物太過於高大全,一心為國犧牲,一心為民謀利,為了民族大義,個人生命,家庭幸福,父母子女,都可全拋。而且英雄的背後都來有源於後方領導的英明決策。

家長里短的生活劇不怎麼看,沒發言權。


從攝影角度來看

最關鍵的還是光的運用 攝影是光影的藝術

同樣低成本 同樣的電影級攝影機 為何拍出來效果差別如此之大 我覺得還是布光的問題

所謂的電影感 除了什麼淺景深(誰特么告訴你們 淺景深就是電影感 )除了演技 故事外 最終現在年輕觀眾和稍微有藝術修養的電影觀眾都想要的是畫面和故事 畫面又是通過光線 色彩都手段展現故事 塑造人物

所以 嗶嗶這麼多 還是一句話 照明和布光是看一部電影 電視劇的畫面衡量標準

人物一律大平光 臉上粉厚得一坨 畫面太美!!

這就是差異

匿了 吐嘈完畢


國產劇側重演劇的人。

美劇側重劇的本身。


國產劇塑造的是好人和壞人,而英美劇塑造的是做了好事的人和做了壞事的人。


播出規則不同。

美劇一般是在電視台播出幾集之後電視台根據收視率進行預定。市場決定生產。所以,經常有這種說法:美劇第一集佔據一半的預算。只有電視台繼續預定,他們才會再拍再播,所以美劇質量是命脈。稍有鬆懈,觀眾開始不買賬,編劇們就要小心啦。

國產劇。。。還用我說嗎,只要你拍完,不管收視率咋樣,電視台都會播完的。而且,要是「題材好」的劇就是沒人看也會播。電視台不會砍片子,製作單位不會擔心錢的問題。所以能拍完賣了錢就萬事大吉啦。

一種物競天擇,一種愛咋咋地(只要廣電那關過啦)。這兩種生存模式下的劇能一樣么。


挖個墳,國產劇落到壞人手裡或抬搶指著一點不擔心,因為總能獲救;美劇就不行了,分分鐘都可能仆街。。。。


廣電總局。


我覺得就是觀眾需求層次不同,國內克拉戀人都能收視冠軍,美國類似的緋聞女孩收視就很差,所以,看電視的都是花痴小女生或者花痴老女生那自然就都是迎合這些人的劇了


國體


我覺得看多了也沒什麼本質區別,美式主旋律也是主旋律,雖然美國英雄看起來放蕩不羈、自由自在,其實和中國的高大全們都是一個套路。只是看起來很酷而已,精神內核是差不多的。

當然,上面說的是思想境界,要論製作精良,那區別可就太大了。我已經懶得吐槽了,不看大陸劇真的不是我故意裝逼,大家都清楚這幾年能說得上用心的大陸劇兩隻手都能數過來。而用心本應該是最低標準,卻是現在難以企及的標杆。

當然,最主要還是因為目標觀眾的素質不同嘛,大陸劇拍的再好婆婆阿姨也沒覺得有多好,年輕人也只有上網增加點擊率,對於製作方來說,成本高、收益小,「聰明」的都不會犯傻,隨便搞搞就好了。

再說電影都這麼爛,還能怎麼指望電視劇。電影行業的產能過剩和轉移才能真正改變電視劇的水平。

所以,歸根結底還是體制問題。雖然不現實,但要是大陸劇也能變成觀眾用腳投票的季播制(不是現在的愛情公寓那種所謂「季播」),看他們還敢把觀眾當傻子。


推薦閱讀:

如何評價《 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 》里顧廷燁這個人?男演員中誰的形象氣質更符合這個角色?
netflix上有哪些好看的電影、劇、節目?
為什麼大s版倩女幽魂很經典,故事情節設定也很好,在近幾年翻拍潮流下卻沒有翻拍?
你們怎麼看《十送紅軍》這部片子?
如何評價《歡樂頌2》中的曲筱綃?

TAG:美劇 | 影視 | 電視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