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硬體復興"?
01-04
電子行業沒有革命性的發現怎麼復興?設計的活都讓設計晶元的幹完了,所謂開發只是照著datasheet、參考電路、參考代碼和演示板組裝產品而已。就像手機,硬體方案滿天飛,原理圖問個搞修理的就能要到一大把,軟體都是用安卓改點皮膚加些自己的軟體。剩下的就是用最新的CPU、畫PCB、抄外觀和營銷了。
現在無疑是軟體的時代。
這樣下去,以後晶元當電阻用了。我覺得現階段「硬體復興」無非是阿Q那啥。
另外:物聯網、智能家居真的炒過頭了。現在所說的硬體復興完全是和互聯網以及軟體的普及綁在一起的,當軟體創業的門檻降到本科畢業生只要有錢就能搞的時候,硬體必然是軟體業發展的方向。但是純粹的硬體,我是指純模擬電路(類似電源)由於利潤低,附加值少,還是處於長期以來的小眾產品,不被重視。所以硬體復興,應該是伴隨著軟體復興,或者稱其嵌入式復興更為貼切。
軟體、硬體,相互促進。
原來作為新興行業在統一平台先做大
另一方面需求也比較單一 商務為主現在技術積累 成本降低 電子產品普及人們接受程度高
單一平台已經限制行業發展更準確的說,硬體沒有「復興」,只是硬體找到了新的可以盈利的商業領域,吸引了比原來更多的關注,或者可以說是」硬體在商業中的復興「。與「硬體復興「直接相關的產品主要是可穿戴設備和智能家居,或者都歸結為一點—物聯網。而關注其中的技術細節,基本上脫離不了嵌入式硬體系統、RTOS,另外還有各種各樣的感測器。而這些技術在工業領域的應用或多或少都有二十年的歷史了。現在」硬體復興「只是把原來的工業應用更多的帶入我們的生活中,應用到健康領域、家居領域等等,給原來相對平淡的硬體領域帶來了新的盈利增長點。而在硬體技術方面除了低功耗設計外基本上沒有催生大的技術突破,剩下的創新還是主要集中在軟體方面(如微軟的HoloLens全息頭盔、谷歌的Glass可以算是硬體領域的重量級產品,但是他們的技術難點主要還是在軟體)。當然,從目前很多科技公司都開始嘗試性地推出穿戴設備和智能家居產品的發展形勢來看,在盈利積累到一定程度之後從量變發展到質變帶來真正的」硬體復興「也並非沒有可能,但也正是因為是嘗試性的,所以未來這一領域的不確定性還很大。
整體上硬體復興不了,核心部件你能買我也能買,最後看看大伙兒做的東西都差不多,真正賺錢的還是搞軟體和服務的,當然不排除有些硬體品牌有較強的溢價。
不過是軟體交互程度已經涵蓋了人類的所有感官,聲光影,需要硬體來做一些本來就存在但是以前沒做的事兒,具體的,例如。。。智能XX。。智能XXX。。裝逼的說一句我導師的話,硬體無法脫離軟體工作,軟體也無法脫離硬體而交互。所謂硬體復興,大概也就是軟體製造工藝提升,成本下降後的「廉價」交互,摩爾定律在那兒擺著呢
硬體談不上復興,只能說依附於移動互聯網時代的繁榮。 晶元工藝所帶來的設備小型化、嵌入式系統的發展、人們的生活水平的提高、極客理念的普及,硬體作為一個實體存在,實現了人體感知的延伸,所謂延伸不過是信息的延伸。而信息的處理和傳輸、展示都是通過軟體和互聯網實現的。 所以硬體的繁榮根本在於軟體和移動互聯網的繁榮。
真正的硬體復新在於我們對基礎物質有多少了解,現在所謂的硬體是他人完成好模塊,進行組合。
我是個外行,班門弄斧了~大體思路是沒問題的,但是復興條件不是因為軟體入門小白化了,而是總體生活水平提高導致用戶對生活會有更加高的要求。現階段往高附加值硬體這個大方向發展。正是所謂的物聯網_百度百科。
例如無線Wi-Fi電燈泡,連上wifi的燈泡也就是通過手機ipad之類的手持終端改變顏色以及亮度而已,現階段看來毫無必要。但是相信在未來相關技術發達了,生活也許會更加簡單。
又比如,iCycle_百度百科等等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