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許多人學了十幾年英語仍舊學不好英語?

基本從小學二年級開始(牛津教材MS是一年級就有了),英語四級是和學位掛鉤的,為什麼很多人始終都學不好?或是開不了口?


總的來講,就是輸入不足。

大部分國人認真學習的時間就是高中。而中國高中階段的英語最大的問題就是課文太短,單詞太少,我記得好像高中階段要求是3000個辭彙左右,比日本香港的少很多,這點單詞量,就連看個打遊戲的菜單都困難,還想要流利的口語?做夢。(我初中的時候打星際,一直搞不懂single player是啥意思),

有些人動不動就說美國黑人就只會兩三千單詞,英語說得倍兒棒,你要是信進去了,你就輸了。人家這兩三千單詞,是主動辭彙,是能說出來,而且知道用法的辭彙。你高中學的那三千單詞,那是被動辭彙,最多也就是在課文里見了一面(都不見得聽過,很多偏遠點的地方初高中是沒有條件進行聽力訓練的),看到英文能知道他們的中文意思,但看到中文,你就不見得能翻譯出他的英文意思了,至於怎麼用,可能就更不了解了。

也就是說,你要想主動掌握3000個辭彙,至少應該被動掌握7000到8000辭彙,換句話說,課文至少要提供7000到8000辭彙讓學生「見面」,高中教材離這個標準差的太遠。

任何語言,包括英語,是否能學好,主要取決於輸入量。而且這個輸入越接近真實情景,越複雜越好。中國英語教學法裡面,真正進行語料輸入的時候少,反而花了太多的時間的背單詞,背語法,背什麼搭配啊,特殊用法啊,該不該加to啊,這些都不是有效的輸入。語法知識,應該是在掌握了大量語料之後的總結,單純掌握一堆語法規則,並沒有太大的意義。

所以說,我建議,真正有志於把英語學好的人,決不能固守教科書,而是應該儘早擴大自己的英語閱讀和 聽力學習範圍。


不同意大家說因為不專註、花時間少等。我們中的大多數人從小學三年級開始學英語(少數一年級開始),一直到大學。怎能苛責小孩子專註學習英語?

我以為許多人學不好英語的原因:

1. 老師水平不夠

幼兒園起老師的水平應該是最高的,小學老師也應該很高。(而現在國內都是倒過來的…大學門檻最高)導致學生剛開始接觸英語的時候,碰到老師的水平就不是最好的,其中很多老師口音重,一聽就是chinglish. 唉~小孩子接受能力強,口音一旦形成改起來不容易啊。

p.s.吐嘈:我大學英語口語老師(就是水平應該最高的大學老師,我是英語專業),說話老是 how to say,也不說TA口語多差了,單這句how to say就是錯的。。該是how do you say/ how would you say之類。

2. 重讀寫輕聽說

國內考試,從平時小測驗到高考、四六級,從來不考口語;據我所知,很多地方聽力也是不考的(上海等地會好些)。不考,自然不重視,學生都去背單詞做閱讀了。而我以為,掌握一門外語,重要性先後順序該為:聽、說、讀、寫。聽是說的基礎,讀是寫的基礎。而現在學校的情況是:除了課文錄音(不常聽),平時就聽老師說了(有口音),聽力自然好不到哪去,說就更難了;而讀的內容,除了課文,很少接觸其他閱讀材料,更別說原版小說了。沒有輸入哪來輸出?

3. 沒興趣太功利

我們學英語為了啥?為了考試!好悲劇TAT 為了考試必須要背很多單詞,學枯燥得要死的語法。一路為了考試考級而學,考點努力掌握,"沒用的"英美文化,文學歷史誰去理呀,浪費時間!如此功利,怎能學好?

4. 其他

接下來才是學習方法、投入時間等。。

歡迎拍磚,嘻嘻。


大家自以為自己付出的時間很多,其實聽說讀寫的量嚴重不夠啊。

我以閱讀為例,中國初中畢業的農民工閱讀《XX晚報》、《XX晨報》幾乎毫無障礙,而且人家可能每天都看。也就是說,中國的低學歷者幾年下來累計閱讀的中文文章的數量是驚人的。

如果一個中國人閱讀的英語文章的量與一個愛讀書看報的初中學歷的中國農民工三年內閱讀的中文文章一樣多,那他的英語閱讀能力就很不錯了。

但是,就算是英語專業的本科生,很多很多在大學四年也是達不到這個量的。

英語聽力也是一樣的,你四五年內聽過的英語抵得上初中畢業的民工一年內聽過的漢語么?

————————————————————————

最後是潑冷水時間,對於語言天賦不高的非英語專業人士,達到我說的數量需要耗費海量的時間,極難完成。你還有你本專業的學習與工作,時間顧不過來,這就是絕大部分中國人英語渣的原因。

不管市面上出多少本英語學習秘笈,聽說讀寫的量上不去,都是瞎扯。

——————————————————————————

評論區有人提到單詞量,其實單詞量剛剛破萬是不夠的。不信的話,可以去買一本《英語世界》或者《英語文摘》或者《經濟學人》或者《紐約客》,然後逐句逐句細讀一天,你會發現GRE或者專八的辭彙量不太夠用。

如果你讀英文報紙企圖達到的暢快感與一個中國民工讀《XX晨報》一樣,恐怕需要一本英語小詞典的辭彙量(而且還涉及熟詞生義、片語、俚語、用典、其它問題),總之很難。

魚:fish

魚類研究:ichthyology

鯉魚:carp

鰱魚:chub

鯽魚:crucian

也就是說,就算你背完GRE「紅寶書」外加英語專業八級辭彙表,上面與「魚」有關的單詞除了「fish」,你都不認識,最多還認識一個carp。換言之,一個在出國英語考試中拿高分的人或者一個英語專業本科畢業生,很可能連他愛吃的鯽魚、鰱魚都不知道怎麼用英語講。


如果方向錯了 ,只會離目標漸行漸遠 ,再怎麼努力也是白費勁。

中國的外語教學就是這樣一個困境。

如果想學游泳,是應該上課、看書、學知識呢?還是應該靠教練指導,在水裡反覆訓練呢?

我們的語言教學就是在教知識,學知識,考知識,而不是在指導下,進行聽說的反覆訓練。這樣永遠也學不會的。

那為什麼有些人也學會了?

因為他們無一例外,都大量聽和大量的說,而不是默不出聲的看書,這就是本質區別。

語言不是學的,語言是實踐訓練的。


我學游泳十幾年了,唉

翻閱了基本等身的各種講游泳的書籍。

請了老師到大講堂來講游泳動作,老師站在講台上示範上半身動作,我們在下面跟著揮舞手臂,大汗淋漓,課程結束大家愉快合影留念。

老師帶我們到游泳池邊觀看他游泳示範,並錄下視頻,讓我們反覆觀看。

我們還買了三維動畫製作的各種泳姿的分解視頻教程。

我們把口訣全都背下來,隨時抽查提問都沒問題。

我有空就在家裡練習這些動作

經常把床單刨的讓人誤會。。。。

看到網上的游泳教程或者書籍,就趕快下載或購買,有的認真看了,有的粗粗瀏覽,時間長了,看游泳比賽的時候還能說幾個專業辭彙呢。

所以,我覺得我關於游泳方面的知識面還挺寬的。

我經常買了游泳票去游泳館,坐在水邊,把腳泡在水裡,認真看別人游泳,一天下來,腳都泡皺了。

我也套著游泳圈,在水邊扒著檯子試過用腳划水,有時候練的腿酸的要命。有一次,差點踹翻一個老太太。

我甚至試過自己游一次,那是一個朋友說下水游幾次就會了,結果嗆水了。

我想我和他不一樣,他四肢協調性好,腦筋也快。

我想我一定是沒準備好,我要再打打基礎才行。

等基礎打好了,下水就不慌了,說不定還能讓人驚艷一把呢。

你看,我一直在努力,很辛苦啊。

弄得我現在還是一個單身狗!

唉,我什麼時候才能學會游泳啊?


感謝各位知友的熱烈討論,由於頸椎的原因沒有及時回復實在不好意思!這幾天將知友的疑問整理了一下,又寫了詳細的解釋更新在下面。文章超長!請一定要看目錄哦~想看原答案的請直接拉到最下方~

1.回復:不同語系沒有可比性 / 母語是英語所以學西語會更容易

2.回復:因為英語是第二語言 / 因為還要學其他很多科目,所以沒辦法花大量時間在閱讀跟寫作上

3.回復:選擇題更能確保考試公平,而閱讀與寫作的主觀評價成分更高

4.回復:女兒能學好中文是因為我這個母親的原因,所以不能比較

5.原答案

=========== 分割一下 =========

1.回復:不同語系沒有可比性 / 母語是英語所以學西語會更容易

語言學上有個很重要的語言觀念,叫做「linguistic distance」

linguistic是語言學的意思, distance是距離的意思。兩個字合起來就是指兩種語言的相似或是相異的程度。

舉個例子來說,日文和中文之間的「linguistic distance」就會比中文和英文之間的「linguistic

distance」來的接近。也就是說,就算不會日文的中國人看到日文,也是可以猜出一兩個字的意思。但是一個從來沒有接觸過日文的美國人看到日文可能就完全傻住了。很多人會認為,如果是這樣子的話,中國人學日文應該是比較簡單嘍。而事實上學術理論的研究卻發現這個結論不見得是正確的。這是因為日文中雖然有很多字跟中文的寫法類似,但是這些詞的發音,含義和用法甚至完全沒有相關性。就算有相關性,也和中文有所差異。

而事實上這個相關性就是問題所在。

我舉個例子來說,我自己學過日文,法文和英文。中文「有趣」的意思在日文的漢字的寫法是「面白」。如果,只是按照中國人的思維的話,看到「面白」一定想這個大概是指皮膚很白吧!或者,頂多是,臉色蒼白吧!但是事實上這個詞意思是有趣的意思。念法也完全不一樣。所以當我們會中文的人看到日文「面白」這兩個字,反而腦筋要轉一圈,腦子要告訴自己,這跟臉色一點關係都沒有,跟皮膚一點關係都沒有。反而是不懂中文的人不會有這樣子的包袱。

因此「linguistic distance」理論就是說,雖然兩種語言是相近的,但是反而容易造成混淆。也就是說,會中文的人看到日文反而會有包袱,因為中文既定的一些想法,意思,發音會在學習上造成混亂,錯用或是想當然爾。那麼如果是一個美國人來學日文。當然有他的挑戰在,但是卻沒有這些包袱。

所以說,兩種語言就算比較相近,不見得會比較好學。

而且要澄清一點,西班牙語對於美國人來說完全是另外一種語種。

這兩種語言乍看之下好像都是由字母組成的語言,甚至拼法有點類似,但是他們的文法,發音,辭彙完全是兩種不同的系統。我自己也學過西班牙文,一點也不好學。我在美國教的美國孩子學西班牙文也是要非常認真,也是學的很辛苦。而我自己的孩子也學西班牙文,他們甚至跟我說中文還比較簡單。的確,西班牙文裡面的文法非常的複雜,比英文複雜多了。

所以還是要回到學術理論證明來,這個「linguistic distance」理論就已經說明了,學習所謂比較相似的語言不會比較輕鬆的。

2.回復:因為英語是第二語言 / 因為還要學其他很多科目,所以沒辦法花大量時間在閱讀跟寫作上

先來還原一下美國第二語言的教育現場:如果學校從小學階段就開始教授第二語言的話,前幾年完全是口語式的浸潤,完全是通過遊戲、唱歌、對話來培養孩子的語感與興趣。到了小學四年級左右,才進入比較正式的書寫階段,而通常在這之前已經可以很好地進行口語溝通了。

讀寫方面,在美國,第二語言教學時間一個禮拜也不過兩三堂課,一堂課45分鐘到60分鐘,看孩子的年齡還有學校的課表安排而定。這兩三堂課主要內容就是大量閱讀、大量寫作,老師教的課程也能和學生的生活結合。這樣下來,通常只要幾年,孩子的第二外語都能朗朗上口。美國月亮沒有比中國圓,美國時間也沒有比中國長,而是他們的學習方式是真正有意義的

最重要的是,孩子很少會覺得痛苦的。

再回到理論上看,我自己是雙語教學的博士,所以非常了解教學的過程。不管哪種語言,一開始都是從先口語先進行的,尤其對小孩子來說,口語絕對是第一步。接下來的學習就在大量閱讀,大量寫作當中成長,這是最有效也最省時間的方法。

這跟第一語言還是第二語言完全無關,事實上第二語言更需要這樣去學。因為第二語言學習的時間通常會比較短,就必須要更有效率。

所以有網友認為第二語言和第一語言不能相提並論,我必須用紮實的理論跟大家再次強調:寫作跟閱讀,對於第一語言也好,第二語言也好,對任何的語種,都是最重要的,這是不變的道理。

3.回復:選擇題更能確保考試公平,而閱讀與寫作的主觀評價成分更高

在哥大教育研究所的第一年有一門考試評量的課程。教授上課第一句話就是「選擇題已死」。

聽得我們這些亞洲背景的學生一愣一愣的,接下來的整個學期就是圍繞「選擇題出題背景公平性」的大轉折,衝擊真的非常的大。但是美國同學們每一個都覺得理所當然。

現在看看選擇題為什麼在美國受到那麼大的攻擊。維護選擇題的人通常認為選擇題是最客觀的,因為A就是A,B就是B,沒有人為的主觀打分,然而大家所忽略的是沒有從出題的角度去堪慮公平性。

選擇題是由人來出的,出題的每一分每一秒都帶著出題者自己本身的偏見與不客觀。

當時教授要我們分析某一年紐約州英文考試的試題,我們發現,試卷的出題者通常是來自中產階級的老師們,出題時他們會拿自身的生活經驗為主,比如一道常見的題目是:「小明到超級市場買牛奶…」念到這裡就要被我們攻擊了,「超級市場」對於美國大部分的孩子來說是很平常,但如果是從山區移民過來的孩子可能就沒見過超級市場,他們的生活可能是市集或是自己家裡有牛奶,自己家裡有農場,那麼看到這題時就會扔在這邊,所以從這麼簡單的一個小地方就能看出選擇題不可能是完全客觀的。審題還有其他很多專業性的東西,感興趣的話以後再說哦。

所以事實上沒有哪一種題型和方式可以做到百分之百客觀。這也是為什麼在美國考試,選擇題還是存在,但它只是眾多評量中的一種而已。

申請研究所時,每個招生官都會告訴你SAT(考的全是選擇題)只是眾多材料的其中之一,而學校成績遠遠重於SAT。老師們更重視的是學生們寫論文,做研究報告、計劃,做整學期的檔案整理,這些才是更能給老師帶來信息資訊的評量方式。選擇題不應該影響教學,讓學校的課程越走越窄,讓孩子為了考試而讀書,讓老師為了考試而把真正要教學的時間給移開。

再說回閱讀和寫作,很多人說這是老師自由行政,事實上閱讀和寫作是具有非常客觀、系統的評分方式,大家有興趣去搜索幾個關鍵詞就會發現美國這方面做得多麼細緻,現在網路這麼發達,完全是可以借鑒的。

所以選擇題並沒有大家想像中的那麼公平,而閱讀和寫作也並非是有失公平的。

有關於選擇題是否公平的問題,大家還可以在這裡看到更詳細的研究分析:

http://www.fairtest.org/multiple-choice-tests

4.女兒能學好中文是因為我這個母親的原因

這本身不是女兒厲害的關係,也不是因為我有多厲害,而是用閱讀跟寫作的結果就是這麼厲害。出於工作的原因,我每周並沒有多少時間去教她中文,她的父親是完全不會中文的,所以只能跟她用英文交流,另外,女兒周圍的同學又都是美國孩子。

回到理論的基礎上來探討這件事情,我一直堅持閱讀跟寫作,是因為我絕不會拿海外孩子學中文的有限時間來做解題技巧跟選擇題。我知道,只有在閱讀和寫作的基礎下,孩子才有原動力,也才會有真正長足的進步。

女兒今年暑假讀完了一本300多頁的中文小說,有些看不懂的她就自己圈出來然後去查電腦,還是不懂的就直接問我,接下來,她給自己出了一本作業本,把不懂的詞寫進去,每個詞寫一行。我再強調一次:不是我的孩子特別好,而是方法用得好,每個孩子都會好。

另外,我在許雅寧:在外國長大的華裔,後天學習中文也會跟外國人學中文一樣難嗎?還是說有一定的天賦?

這篇回答中從語言學的角度詳細解釋了華裔學中文的難度絕不低於國人學英語的難度,歡迎大家前往閱讀討論~

======== 原答案分割線 =======

這個問題也是讓我想到上次跟女兒回中國,參觀一堂高中英語課的情形。

前段時間我有機會,帶著十年級的女兒從紐約回國玩,出於職業的原因我帶她到了一所「升學型」的高中進行參觀。

這所學校的升學率備受肯定,學校也是很多家長的首選,學校的口碑更已經持續了數十年,不少家長還會為了孩子,想盡辦法轉到它的學區。

女兒從小在美國土生土長,英文是她的母語。我先生不會中文,女兒的中文能力,是我這個學語言教育的媽媽,多年來秉持著「實驗精神」,把她和她哥哥妹妹一起當作「小白鼠」訓練而來──中文聽說讀寫,都還有一定的水平。

他們三個孩子都沒有上中文學校,我用自己學的理論和幾十年的教學經驗,來培養他們的中文程度──在我各式各樣的教學理論中,特別注重「閱讀」,他們三個都用中文和我傳簡訊。另外我們也透過日常交談,自然練習中文,最有趣的是三人聊天鬥嘴,也常是用中文進行。

回到高中的參訪,「媽媽,他們的英文真的要加強」這句話,是女兒在看了短短十分鐘的英文課後,偷偷對我咬耳朵的想法。

在這十分鐘,九年級的學生們正在檢討考卷。

「你們看,這題選擇題有四個選項,ABC 全都是動詞,只有 D 是名詞,所以 D 的機率很低,可以先刪掉,剩下的保留再作比較。然後,A 和 B 都是現在式,C 是過去式,這個句子找不到過去的字,所以 C 也刪掉,這樣就只剩 A 和 B,兩個各有 50% 的可能性。就算你不會,也有一半的機會猜對,這樣子,答對的機率就很大。

老師真的好認真的在「解題」, 孩子們也都好認真。

我對女兒小聲說了:「你不能這麼說,英文是妳的母語,對他們而言,英文是外語。」

女兒卻搖了搖一頭濃密的長捲髮:「跟這個沒關係,在我們學校很多同學到 5、6 年級才學西班牙語,但是過了 3、4 年,程度就非常好了。」

我說:「那麼你認為原因在哪裡?」

這時候,台上的老師又繼續講解另外一題:

「......那些自己看一下,這個題目是考單複數。大家都知道單數動詞一定是用"is",那麼你們看這題的動詞是 "are",所以後面這個名詞一定要是複數。所以同樣的,這樣子

A 和 B 就可以直接刪掉,剩下的 C 和 D 再來做選擇......」

女兒說:「媽媽,因為我們從來不會考選擇題──我們大量的閱讀,大量的寫作。」

我看著 16 歲的女兒,我沒想到她如此敏銳,如此一針見血。

語言教學,巧門無它──大量閱讀,大量寫作

我在美國,教了 10 年的中小學英文,除了公立學校在每年的州會考前,老師不得已需要「佔用」一點上課時間教教「解題技巧」,練練選擇題之外,我可以說沒有看過學校考選擇題。

學語文的方法,就是大量閱讀,大量寫作──不管是學母語,或是學外語,只有這條活路。

這個理論早就被學術界證實,在美國教室更實行了數十年。16 歲的女兒,沒受過學術訓練也知道。

那天,我看到的教法,卻跟我成長的時候一模一樣,難道我們這數十年來的語言教學方式,一點都沒變嗎?

為了公允起見,我仔細看了一下學生的考卷──是的,考題的難度,確實有比我當年讀初中時程度高了一點,大概高了一個年級吧。

但是現在的孩子,小學就開始在課堂上學英文,甚至很多學生可能 3 歲就開始學英文了;而在我的年代,學生 13 歲才「正式接觸英文」──換言之,眼前的孩子們,英文早學了多年,花上的時間多了好幾倍,花的錢也多了好幾倍,但是結果程度只差一年。

這樣學習的效率和意義在哪裡?

數十年不變,讓我「汗涔涔而淚潸潸」的語文教育

到後來,對女兒的評論,我也只能默默點點頭。

而我心中更多的疑問是:「為什麼我們要這樣學?」「為什麼數十年來好像一點進步都沒有?」 也許有人會說:「這是老師的問題。」但事實上,當天我看到的老師非常的認真──這不是老師的錯,如果當年老師上的師範教育,也是這樣子訓練他們的話,老師現在當然也是如此教學生。

選擇題考試,測不出、教不出真正的語言程度,學語言當然也沒有效率、效果不彰,但如果老師不知道,難道在上位的政策決定者會不知道嗎?

也許有人又會說;「用選擇題測驗,至少是衡量學生英文程度的公平方法。」這種話,外行人說說也就算了,學教育的人難道不曉得,衡量學生英文程度,有很多種更好的方法嗎?

我和女兒坐在教室的後面,那一天是三月梅雨天,雨下得稀哩嘩啦,濕氣很重。我在教室里,心情很沉重,無法回答剛滿 16 歲女兒的問題。

女兒即使在美國土生土長,因為長期閱讀中文,現在中文能力已足夠讀懂朱自清的「匆匆」。

但此刻的我,卻只能如朱自清一般──「汗涔涔而淚潸潸」了。


因為時間計算方式有誤,他們並沒有學「十幾年」英語。如果真的是學了「十幾年」,傻子也學出來了。

一個兒童到了國外,每天和幼兒園的孩子玩耍,接觸新單詞,新詞句,新事物,新思想,於是興奮異常,腦子裡整天想著這些內容,而這些內容都是英語的,所以,這些內容每天佔據他腦海的時間是:一天24小時-8小時睡覺時間=16小時。兩年時間,這個孩子就可以講一口流利的英語,因為他花了11,680小時(每天16小時x365天x兩年)。

根據一項調查研究,學習任何東西,投入1萬小時就可以成為專家。

在學校里學習,假設每天都上兩節英語課(每節課45分鐘),回家再花一個小時複習,那麼你每天花2.5小時時間在學習英語。由於你學習英語的方式嚴重依賴中文講解、中文解釋,所以在這2.5小時時間裡,可能只有一半的時間是由英文內容佔據的。所以英文內容每天佔據你腦子的時間是1.25小時。如果你能保證每天都有1.25小時(實際上我嚴重懷疑你是否能做到,因為生活里有很多其他事務需要處理,很難每天都有1.25小時的高質量時間),那麼你需要25年時間才能和上述兒童的學習時間持平,而且與該兒童相比,你學習的內容更複雜(不只是在打基礎,而更多的是語法、成人世界的知識內容),學習時間更分散。

所以你學不好是正常的。這樣學如果能學好,沒天理啊。


國內全民學英語,但是許多人忽略了,我們根本沒有足夠多合格的英語老師。

初中高中的英語老師很多都沒有出過國,本身就是中式英語。經過多年教學,沒有再教育,語言能力僅剩下語法。上課枯燥無味!

大學的老師也是,我親眼見過大學的教授一句完整的英語都不會說。但是因為文章發的多,就是教授了!

最後總結,其實體制應當負責任。


首先我覺得英語沒學好,未必就是一件值得糾結的事。我就從反面角度來說說,學英語很順利的人,背後強大的動機可能是什麼樣子的。你如果有這種強大的動機,就會克服一切困難去學英語的。如果沒有這種強大的動機,即使人在國外仍舊學不好英語。

就我個人來說,其實學好英語背後的動機是四個(看上去和英語本身沒什麼關係):

1)對更深刻地思考這個世界本質的強烈渴望(中文是一門形象詩意也非常美的語言 --- 然而我的感覺是,它會帶來很多語言上的快感,卻難以幫助我進行對世界本質更深入的思考。我發現很多時候用英語來描述一個問題,可以更快地幫我直達問題核心。英語作為一鍾analytical tool,是非常有效率的)

2)對條理清晰表達自己的思想的強烈渴望(中文是一門含蓄深沉的詩意化語言,但是在表達思想的力度、清晰性、效率上不如英文)

3)對自由表達熱烈感情的強烈渴望(英文在表達細膩感情上不如中文,但是英文非常適合直抒胸臆、用形象的方式表達出強烈的愛與恨。);

4)對充滿溫情和激情的人際互動的強烈渴望(中式社交文化自有它溫情脈脈的特點,但平時出門你可能很難碰到友好的陌生人;而西式社交文化雖然有它淡薄而疏離的一面,但一出門陌生人各種友好熱情的笑容到底是挺滋潤人心的,而且兩個陌生人第一次見面就能有很自然幽默的寒暄)

這三個原因,歸根結底:其實就是母國語言和文化難以滿足你的個人心理需求,然後你就會如饑似渴去學另一門陌生的語言。人是社交動物,表達需求、社交需求,就像吃飯喝水一樣是基本需求。當然我剛開始學英文的時候是不知道上述說的四個動機的 --- 只是學的過程中逐步發掘出來,深得我心,從而更加有熱情地學。有點像陷入愛情的過程。

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其實就是我的語文水平自上高中後就不停退步。高中以前,語文曾經是我學的最好的科目之一(僅次於英語)。我的語文創造力在小學六年級時達到頂峰,那時我開始嘗試著寫小說 --- 可惜被媽媽和奶奶(奶奶還是語文老師)批評得一無是處,她們說我胡編亂造。直到今天,我還可以回想起那個心驚膽顫的夜晚 --- 含苞欲放的一點點創作慾望被馬蹄無情踏過。我當時心裡留下了巨大創傷,再也沒寫過小說。初中那會兒我的作文還經常被老師讀 --- 自從寫小說受挫後,我開始讀魯迅,側重寫說理文。但上了高中後,我的語文成績一路下滑,閱讀理解時我不會做文後的題目,作文也時常無病呻吟(因為那些作文題目都無法激起我的興趣)。

也可能因為高中時有種被語文」拋棄「的感覺,我才會更加發狠地去學英語。語言上稍微有一定天賦的人,是必須要掌握一門得心應手的語言的,因為天生表達慾望、挖掘世界本質的慾望特彆強烈。而其他那些在數學、藝術、音樂上有天賦的人,之所以可以孜孜不倦地學習常人認為枯燥的東西,也是因為數字、線條顏色、音律就是滿足這些人表達慾望、認識世界慾望的工具。

而有些人十幾年都學不好英語、數學、藝術、音樂,只是因為他們的天賦在別處而已。他們或許沒有那麼強烈的表達慾望、認識世界的慾望,他們可能更願意去培養人際關係、賺錢、征服世界,他們可能天生看待世界的角度就更加功利,他們或許天生與世無爭、閑雲野鶴。你如果強迫他們去學英語、數學、藝術、音樂,他們只能停留在「術」的層面,他們只投入了「頭腦「,但沒有投入「心」,因為他們的「心」在別處。如果你知道自己只能停留在「術」的層面,但又因為實際原因不得不學,那麼相應地就可以降低對自己在這方面的期望值。畢竟如果人在國內,英語掌握到中級程度,就足夠用了。

尤其是理工科的人,很多人感情需求、表達慾望並沒有那麼強烈,他們的長處是理性實際、不帶感情色彩地處理一個個技術問題,他們擅長的思維方式是重理性分析、重解構。你讓他們學點和專業有關的英語,出於功利與實際的動機,他們還是可以學好的。但強迫他們把英語學到很高境界 --- 這簡直就是浪費人才,英語裡面說起來叫fit a square peg into a round hole。當然不是所有理工科的人都是如此,也有很多綜合性人才 --- 他們有很強烈的用英語表達和認識世界的動機。但也有很多人是真的又精又專、天生為理工科定製而生,這些人應該完全享有」學十幾年英語仍然學不好「的權利。


因為中國的英語教育,根本目的不是「讓學生儘可能地具備理解、使用英語的能力」。而是「通過成制式的英語教育,來考核學生理解某一套邏輯的能力和記憶力。」

如果你現在具備了一定英語能力,對英語這門語言有了一定的熟悉程度,可以比較流暢地閱讀美國媒體寫出的新聞,那麼你現在去看中國中小學生的教材、考試卷,你很容易就可以理解我想表達的意思。

中國教育框架下的英語教學,首先是讓學生對極少量的單詞,做到滾瓜爛熟。

如果說人類認知一門語言的正常過程是這樣的:經過一段時間的了解,我對 10000 個詞語感到熟悉,其中 6000 個我能知道是什麼意思,3000 個我能順利拼寫並且具有直覺性的理解,1500 個我會主動使用。

那麼中國教育框架下的英語教學結束之後,比較優秀的學生的狀態大概是:知道 3000 個單詞的意思,2900 個能夠順利拼寫,800 個能夠在作文主動使用。

中國的英語教學不強調你對語言的整體性認知,不強調你通過一句話里你懂的 70% 去推知剩下 30% 的意思。而這個過程在任何一門語言的學習過程里都是非常重要的。

中國英語教學裡的閱讀材料都是中國人寫的,經過其巧妙的設計,讓學生如果學懂了書本上的那一點知識,就可以毫無歧義地讀懂。然而在書本之外呢?真正 native 的英文材料拿到面前的時候,中國學生都無從讀起,碰到第一句話里的一個不認識的單詞就懵了。

對語言中的眾多辭彙缺乏直覺性、整體性的認知,是中國人學了十幾年英語仍然學不好的第一個問題。

中國教育框架下的英語教學,不強調對英文世界的描述,而是停留在中文世界的邏輯下。

有多少中國人學了英語,但是在用英語罵人的時候卻只罵得出 you are a pig,而不知道罵 you motherfucker?

語言是文化的載體,學習一門外語,跟了解他們的文化是密不可分的。如果你學了英語卻不去閱讀國外的文章,不去看國外的影視作品,不去聽他們的音樂,你就永遠不可能「學好」英語。

大多數中國人學習英語還停留在 Li Lei 和 Han Meimei 的角色里,中國英語教學裡的閱讀材料也大多是中國人根據學習辭彙的需要有意識地編寫的。

對文化缺乏了解,語言沒有與之對應的載體,是中國人學了十幾年英語仍然學不好的第二個問題。

中國教育框架下的英語教學,強調對一種語法邏輯無歧義的強硬詮釋,而罔顧了所有語言都具備的靈活文法。

這是中國人學不好英文的最關鍵問題,中國的英語語法教學,大多數時候是在告訴你 1+1=2,然後想盡辦法用刁鑽地角度去解釋 1+1=2,看你是不是能夠成功地理解並分辨這一套邏輯。

然而這對於一個人的英語語言能力沒有任何幫助意義,很多美國人都無法成功通過中國初高中英語考試的語法部分就是最好的證明。

大多數中國人學習英語的時間全都浪費在了這樣對語法的刁鑽解釋上,他們能夠在標準化考試里考出不低的分數,但真正讓他們說幾句英語或者理解幾個稍微複雜一點的英語句子的時候,他們對真正英文的文法幾乎一無所知。

學習的語法根本不是真正英文的文法,這是中國人學了十幾年英語仍然學不好的第三個問題。

至於如何解決這個問題?

使用正確的上網方式獲取真正英國、美國人寫的、說的英文材料。強迫自己只讀英語、只看英語、只說英語、只寫英語,給自己劃定一片特定的空間或者時間,在那一片裡面強迫自己成為一名英語的使用者。

我的親身經歷是通過這種方式英語水平提升很快,並且幾乎沒有任何壓力。

以上。


沒有用心,雖然學校有這門課但這十幾年到底有多久在學英語?上英語課不代表就肯定學英語了。而且在學校學習英語大多數學生把英語當成了一門考試科目而不是交流工具。把問題中的英語改成數學物理化學語文...任何一個都同樣成立。


在學校里真的看到好多這樣的情況。小學開始學起,十好幾年了,開不了口不說,簡單句子都看的費勁。要說原因,必須說,很大一部分真的就是不認真、不用心。上課不到,到了睡覺,考試就來套題,套不到題就小抄。這樣的態度十幾年下來估計不止英語學不好,啥都學不好。老師粗略的觀察過,英語學不好的,其它科也好不了。

但也發現有的同學非常認真,使勁背單詞,使勁做題,上課認真聽,下課問問題,但英語就差點意思。這種情況男生女生都有,好像「男生語感天生差」這套也說不通。

個人觀察覺得,這種情況的原因可能還是現代中式思維。之所以說「現代」中式思維,是覺得古代思維方式很不同,注重綜合和全面的思維。古典文化博大精深,不是專家,就知道春秋時期的「六藝」--禮樂射御書數,人家咋沒說文科理科會彼此影響,「書」和「數」不是一道的,「書」學不好是「樂」的事涅?中國也出國不少視野開闊的大師級人物,看了趙元任的簡歷都傻了,咋橫跨理文藝三科涅?!咋英文學習木有影響他的國文水平涅?!瞧那《施氏食獅史》寫嗲!媽呀!

現代教育是一釘一卯的思維方式,數學就只學數學,英語就只學英語,理科就是理科,文就是文,高中就分得清清楚楚,自此不再越界。上了大學,其它學科再不沾染,否則就是浪費時間。此種教育模式的影響,還是反映在學生的學習中的。英語就是個例子,見過同學一釘一卯的背單詞,一個英文單詞在他腦子裡就一個對應中文意思,寫作文的時候就生往句子里塞,不管那個英文是不是在不同語境下會產生不同的意思。每次都問學生這句話是什麼意思,人家解釋出來的中文還真通。。。但英文的思路真不是機器鑲嵌式的呀!建議學生在閱讀文章時背單詞,看一個單詞一定要查它的句中用法,但說了一百遍也改不了,因為那樣太累太沒果效。個人認為,這就是缺少全局觀的教育思維在具體學習中的映射。

如果拚老命學了十幾年的英文還沒什麼進益的,偶建議先放放吧,出去旅旅遊,見識見識大山大河是如何彼此輝映的,見識見識自然界是如何彼此同工運行的,多了些全局思維,再回來學英語,也許會不同吧。


強扭的瓜不甜

十幾年強行灌輸不如一年自己想學

回想這十幾年學習英語之路簡直是噩夢

前幾年夢見初中英語老師課堂抽背或者聽寫單詞都會突然驚醒,難以言明的恐懼。

上了大學發現英語真的很重要,和未來錢途直接掛鉤,又有留學打算。

就開始自主學英語,從背單詞開始,以前覺得背單詞是煎熬,現在背單詞挺順的,背一個少一個。

以前背單詞為了聽寫,考試。現在是為了應用,基本每個單詞會之間聯想到事物,不再通過轉換為中文記憶。也學會仿例句使用,查字典看更準確的意思。

然後聽BBC,VOA等等,反正現在聽力類APP很多,看電影,模仿發音什麼的

誒,感覺偏了

反正我想表達,現在自己想學了,學起來輕鬆多了,竟然還有點小愉悅,而且能找到最適合自己的方法,不會像以前老師怎麼說我們怎麼做。

總結一下呢,

一是自己心態,有沒有認識到這個是有用的,對自己很有益,明白為什麼要學習,最好能喜歡

二是方法,老師教的方法不一定是適合自己的方法,具體的技巧也需要自己探索,老師基本上是不會教的

三是時間投入,說起來十多年,其實真正投入的很少,除了"裝聾作啞"地上英語課,下課背背單詞,象徵性做幾道題之外,真的沒什麼額外時間投入(我是說常規啊,請私教,一對一的除外)。

四是輸入輸出量,其實和第三條很相似,多背背,多看看,多聽聽,多說說,多寫寫

以上均為個人看法,不喜勿噴,謝謝


還有誰比我更有資格回答這個問題。⊙︿⊙小學英語滿分100 我還能考個八九十,到了初中,英語滿分100我一直在70左右徘徊,起碼還能及格,高中英語150分,還是在七八十左右徘徊,高二分文理科,我報了理科,英語滿分150.我考了44.5(T_T)我們班最後一名考了76.5,班主任是教英語的,很慈祥的把我叫到他的辦公室問我,你覺得你的英語水平是什麼?我看了看老師說,還停留在小學水平。 到這了,必須得說一說,我除了英語其他成績都特別好,理科的成績更好,物理無敵,語文也好,就是學不來英語!!!!!高三了下定決心好好學英語,不然成績拉太多了,此時高三英語還是不及格,什麼定語從句啥的也不知道。去書店買了兩本英語資料書,出了書店門大概一公里?!就被公交車撞了,(T_T)英語是與我有仇好嘛!!!!高考也因為英語毀了,唉。。。大一第一學期英語視聽說掛科,第二學期考試前一晚上沒睡覺背老師給的範圍答案!!!! 到最後!!!!將將及格!!!英語一出分,學分績能拉三個!!!!!我心痛啊!!!!還有誰!!!!!


怎麼說呢,優秀的英語老師還是有的,勤奮努力的英語老師也有,問題在於應試教育:為了分數,只要達到那個分數,似乎就能說明你的能力。分數不等於能力。英語是語言,語言不是測試,不是光靠讀,是用。填空式教育是用么?英語要說要真正拿去交流才能學好。碰巧選擇題全對,這是能力嗎?不是。然後就是學習的主體心態沒端正,沒想明白為什麼要去學,沒興趣就不肯開口,自然學不好。

~~要改變這種局面,最重要的是老師要給學生灌輸一種觀念,學好英語有什麼好處,而不僅僅是最大的好處——考高分!學英語可以幫我們欣賞到歐美優秀電影,聽聽好音樂,上英文網站看新聞拓寬視野等等。當功利心淡化了,自然就會向好的方向發展。很感激我有老師告訴我這點,雖然不是英語老師告訴我的。


你所謂的十幾年,只是你從你最開始學英語算起。

你十幾年當中,真正有效的時間有多少,平均到每天有多少?估計一個小時都不到?不要把大學就兩每周兩節課的英語,也叫學了一周?暑假你又忘了兩個月。

我個人一聽到,學了xx多少年,都沒學會,都是嗤之以鼻,因為這xx年你投入的有效時間太少


自小長大,英語在同齡人裡面都還是不錯的。說實話,國人學外語有個誤區,就是外語是「學」來的,仔細想想,難道你不上語文課就不會說漢語嗎???

語言不是學來的,而是學習了一些基礎之後慢慢在生活中積累。其實你仔細看一看chinadaily之類等報紙就能感覺出來,裡面的的語法句子都不是很複雜的語法,反而都是很簡單的結構,難得是單詞,基本你都沒見過。所以在慢慢的閱讀應用中積累單詞,熟悉句型語法,久而久之就能看懂報紙,看懂新聞,看懂應用性的文章了。

現在還記得自己小時候是怎樣學會看中文小說的,金庸的武俠很多字看不懂,連蒙帶猜往下看,然後自然而然就看明白了,相信大家小時候都是這樣學會看小說的吧,哈哈!


因為沒有環境………現在出國的人多了,其實很多人覺得英語沒有多難學,很多大字不識的老太太出國幾年,也混的一口溜溜的英語,沒辦法,生存需要………

拿我學廣東話來說,一開始以為就那麼回事,來到廣東才發現不是那麼回事,呆上幾年發現也就這麼回事……


最近學會了用VPN,翻牆上網。然後看youtube上的各種視頻,只要不是在做事情就開著BBC,平均每天保持4個小時的聽的聽力輸入量。

也就是說過去一個月的輸入量,抵我學英語17年的英語聽力輸入量。

所以歸根到底還是有效的投入時間吧。讓英語成為自己生活的一部分,從翻牆開始。


事實上,我覺得自己的中文都沒學好。


推薦閱讀:

想自學新的外語,但是兩門一起學會齊頭並進還是相互阻礙?
語言會影響人的思維方式嗎?
學習「某一門語言」會對學習其他語言產生幫助或是干擾嗎?
把中文翻譯成英文是不是也會有所謂的翻譯腔?
為什麼說德語是最嚴謹的語言?

TAG:語言 | 英語 | 英語學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