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歷史是什麼?


這個本來是禁言期間發在另一個號下的回答,但遺憾有些虎頭蛇尾,所以再來接上續一續。

淺談談歷史:

有兩個人本來是朋友,不知道是什麼緣故當街打了一架。旁觀的人對這事各有反應,都試圖給出各自的解釋。

第一個人以自己的標準為這件事定了性給予了抨擊,並呼籲權力機關著手防止再發生這樣令人遺憾的事。這個人是政治家。

第二個人沉思了好幾天,預測這件事將會在群眾中間造成多麼壞的影響,以及應該以何種手段避免並給予嚴厲批評。這個人是社會活動家。

第三個人深入研究了雙方的性格,並以此為依據解釋了事件的起因和走向以及意義,並浪費了一大堆紙和墨來闡述自己的觀點並批判了有過錯的一方。這個人是哲學家。

第四個人被這事兒觸動靈感,浪費了更多紙和墨敷衍了一個故事,捧高了一方而貶低了另一方。這個人是作家。

第五個人則找到雙方詳細詢問,並找到他們各自的親人朋友和鄰居與目擊者求證,結果沒幾下就弄清楚原來這兩個人當時只是喝多了,現在酒醒了仍舊是朋友。這個人是歷史學家。

之所以會有這樣一個看上去不著邊際的開頭,是因為我想證明歷史的重要性:

它能最大限度的讓我們接近真相。

但遺憾的是,這個特性不具備普遍性,至少在中國——當然也包括其他專制國家——不行。

我們不得不承認,我們的歷史滿是官方的謊言,它的目的只有一個:美化或者神化權力。

我國的歷史自漢帝國始就被官方完全壟斷,學人私自修史者,罪可腰斬。班固初修《漢書》時就被人告發私修國史,險些掉了腦袋,幸好他有個美人妹妹,皇帝老兒才命將漢書收歸國史館編纂,仍由班氏主修。

庄廷隴就沒這麼幸運了。清康熙初期的私修《明史》案讓兩百多人掉了腦袋,一千多人被充軍流放。統治者對意識形態控制之嚴密,由此可見一斑。

這個優良傳統被很好的保持了下來。

直到今天,歷史仍舊是官方維護統治的工具,而所謂的歷史學家則毫無例外的充當了傳聲筒和造假專家,他們在權力的授意下顛倒黑白混淆是非,喪失了最基本的人性而一味為當權者粉飾。

反觀西方,我們會有截然不同的發現。歐美學界一直拒絕官方修史,他們認為修史者應保持獨立和中立,因為歷史不能被任何組織和政黨壟斷,所以歐美歷史幾乎全為私人編纂。

這樣做的好處是顯而易見的:

人民所走過的路、所經歷過的痛苦和不幸、所擁有的美好和幸福,都得以完整的再現,在這個過程里出現的問題不會被掩蓋和篡改,可以有效的避免歷史被官方利用。

關於歷史,其實有很多可以討論的話題,比如古希臘、比如宗教、比如中世紀、比如古羅馬、比如太史公……比如那些秉持良知的歷史學家。

但任何事情都需要一個開頭,歷史也是,就像生命那樣,只有開始,才能一步步走到結局,就像某個愛意纏綿的婦人手中織衣的線團。

當然了,如你所知,這「線頭」要怎麼解開在我們這個社會目前還是個問題。

我們都不能否認,我們有時不僅僅會否定客觀事實,大多數時候我們甚至還是自己的否定。我們更愛乾的是用主觀意圖來篡改客觀事實,或者是按照自己的目的隨意用主觀來代替客觀,並且這種在我們看來理所應當的行為在幾千年來俯拾皆是。

文學作品似乎天生就是要來幹這種事的,因為文學本身並不具備還原真相也就是客觀事實的能力,它總會在形形色色動機各異的人操控下塗改或是掩蓋真相。

然而文學又會替自己辯解,通常的理由是閱讀文學作品的讀者們自己的動機決定了閱讀行為,並且所得的閱讀結論也因人而異。

這個偽問題古已有之,總有各種各樣的人因為各種目的對這個問題糾纏不休,答案也照例有很多,大致歸納可以用一句話來概括,叫做「橫看成嶺側成峰」。

這個問題很容易讓人犯糊塗,看來聰明的做法是略過不表。

我想,歷史學與其他學科最大的區別是要——也是必須——最大限度的還原真相。

然而歷史學家個人的素養、學識、膽氣和目的又大大不同,所以我們通過各種版本的教科書和文學作品所得的知識(包括歷史)的可信度和真實性就大為可疑。

這是個類似多米諾骨牌的假設。

我們都知道文學來源於生活,應最大限度的還原生活。

然而如果連我們的「生活」都透著虛假的話,我們又怎麼能夠信任來源於這些虛假生活的文學作品?我們又怎麼信任那些操控文學的虛假的篡改生活者所「編」給我們的文學?我們又怎麼信任「杜撰」出來的真相?那些編造出來的「客觀和生活」又怎麼向我們展示某人或某事的真實面孔?

歷史的重要性至此似乎不言自明。

然而,我們又怎麼認定歷史的真實性?沒有真實的歷史又有什麼值得我們為之銘記、為之自豪或感動?

當然了,文學的另一特徵是允許作者發揮文學想像,各人目的與價值取向不同所「端」出來的作品也自然不同,然而怎麼界定想像——有時更多的是胡說八道,甚至是顛倒黑白——和「真實」又是個大問題。

那些沒有經過專門訓練的讀者顯然不具備鑒別的能力,他們更多的是被動的接受,所以他們只能被隱藏在文本里的「作者」大聲嘲笑而無能為力。

這一切應該由歷史來終結,應該由秉持良知的歷史學家們來代替普通讀者鑒別真假,假如我們曾經有過這樣的歷史學家的話。

歷史的本來面目和使命應該是鏡子,它能照出我們的過去和未來,它能讓我們記住那本不該讓人遺忘的某些東西,讓我們捨棄曾帶給我們無盡苦難的某些東西……

所以,結論就是:歷史(當然,我是說真實的歷史)能使我們更加聰明睿智勤于思辯,充滿探究一切的活力,使我們學會銘記應該被我們銘記的。


在美帝學歷史的來答一個課上學到的定義吧:

歷史不僅僅是「過去發生過的事情」這麼簡單;「歷史」是人們對於發生在過去的事情的解讀。如果沒有解讀,單講事實,歷史沒有任何實際意義。我們通過解讀一個歷史事件,來得出這個事件的具體意義。而隨著時代的不同,對同一個歷史事件的解讀也會發生變化(比如新證據的出現,新思想的誕生等等)。

這就是歷史。


這個問題我想應該這麼問:什麼是歷史?

這是我小學第一堂歷史課開始時,歷史老師問大家的一個問題。

小朋友們都踴躍回答啊,什麼核彈爆炸、大禹治水、新中國成立……

然後老師又問了一個問題:那今天早上XX吃了三個包子,這算不算歷史?

全班炸了,當即分成了兩派。我當時是反對派,還站起來發言說這點芝麻事情算什麼。

然後,我就記住了一輩子受用的一個世界觀。

老師說啊,如果把XX今天早上吃了三個包子記錄下來,幾百年後的人來研究我們的時候,翻遍歷史材料,發現這麼一條早飯的記錄,也許能知道我們現在的經濟、生活情況,甚至更多信息。

後來,我所在的團隊做《敦煌》,我了解到當年一份離婚休書是多麼寶貴,正是這張破紙留存至今,讓我們得以窺見當年的社會面貌。

後來,發現阿西莫夫早就用未來的視角看現在,甚至在更未來看未來,他的《基地》本身就是個未來史,心理史學不過是現在和未來的工具。但他也表明了,即使未來已經預知,也取決於當下的努力。

我不是學歷史的,不知道能不能讓題主滿意。

以上


馬克思的女兒燕妮曾經問過歷史學家維特克:「您能用最簡明的語言,把人類歷史濃縮在一本小冊子里嗎?」 維特克說:「只要四句德國諺語就夠了:(1)上帝讓誰滅亡,總是先讓他膨脹;(2)時間是篩子,最終會淘去一切沉渣;(3)蜜蜂盜花,結果卻使花開茂盛;(4)暗透了,更能看得見星光。


歷史是假的,除了名字;小說是真的,除了名字。


借用卡爾的經典理論,歷史是史學家同歷史事實之間的對話,是過去與現在的對話,是過去社會同現在社會的對話,是歷史事實及同歷史事實平等的歷史解釋。


答一個課本標答:歷史,分為自然史和人類史,自然史是自然界中無意識發生的一切。人類史是人類社會發展歷程和規律。

歷史學是研究歷史矛盾運動及其規律性的科學。


把過去發生的或者沒發生的事,按照當時有話語權的人的想法記錄下來。


「歷史螺旋前進」這種話當然是不值得花時間去反駁的。任何人隨便思考一下,便知道這屬於一句折衷辭,也就是說,在找不到答案的時候現編一個來搪塞。否則,任何人可以回答一下,此螺旋到底是如何螺旋的?是DNA的雙螺旋,貝殼的單螺旋,還是螺旋腿的螺旋*?或者,誰能對這種說法進行科學、嚴謹地數學建模?

這顯然是沒有人可以做到的。但人類的一切都得有個原因,有個解釋,所以才有了這一種帶有美感的說辭。

我倒是有一個大膽的提法,即歷史從來沒有前進過。當然,也沒有倒退。而是一直原地打轉。當然,這裡涉及到對「歷史」二字的原始定義。我還有一個大膽的提議,即幾千年的文明不能叫做「歷史」,因為這些事件都有同樣的模式。一切人類生活、規律、社會,雖然表面上看早就日月換新天,而實際上仍然是太陽照常升起的根本模式不斷循環。

比如,不管表面上如何換上新衣,本質上,誰能逃脫生與死嗎?人性內核的本質,在任何時代改變過嗎?朝代更替,但大陸的板塊及基本地理結構改變過嗎?這三個問題沒有改變,世界的根本結構就沒有改變,無非是換一撥人用另一種方式在同樣的人性與地理構造下不同的折騰。

都說讀書要讀經典,那經典都是百年千年的老字號,而上古神兵老字號之所以到現在都還管用的原因,就是因為這種人類的模式從來沒有改變過。比如,老子的「木秀於林,風必摧之」,再過一萬年還是處世哲學的高超原理。科技是發展了,然而科技發展也是人類某一個時期務必要出現的一種結果。換句話說,你讓人類毀滅了,再來一波新人類,仍然會在某一個時期突然出現這種叫「科技」的事物。這就證明了「科技」不過是某個必然的階段,而非牽著歷史在往前走的根本。

在這樣的審視下,我認為,人類這幾千年來的文明都不能夠叫做「歷史」,只能叫做一個「包子」,它還在膨脹,人類就在裡頭蕩來蕩去。時間是幾千年來線性地走過來了,然而只不過是同一種模式的循環。我定義的真正的「歷史」,是一種模式向另一種模式過渡,比如恐龍的文明過渡到了人的文明、莊子說的「藐姑射之山,有神人居焉」的文明過渡到了莊子的文明、或者亞特蘭蒂斯文明過渡到了我們現在這種文明。這樣的情況下,一種文明與另一種文明的模式完全不同,那麼串聯起來,有資格被稱作「歷史」。當然,這裡的前提條件,是要證明恐龍有文明、或姑射山文明和亞特蘭蒂斯是真實存在過的。

這就涉及到高一個維度的視角了。包子裡面的人類,去論述包子的外面,當然是不可能的。恐龍,在我們這個星球上,按目前的古生物學來還原,當然也是不可能有文明的。但恐龍的時期,有沒有反應宇宙中外星文明的可能,可以再論。我也不是說這些文明都是存在的,而只是為「歷史」二字的定義提供了一個新視角。

我們經常都說,學習歷史是為了古為今用,既然古可以為今來用,就證明古和今擁有同樣的模式。模式相同,就不能說「今」比起「古」,是前進了。這也就更加證明了前文所述-我們都在同一個蒙古包里蕩來蕩去這一事實。

這樣一種洞察並不是在抬杠,而是有它大的作用。比如,填空題,當大多數人都在老實本分的時候,走在前列的人在做投資;那麼,當現在大多數人都在削尖了腦袋,到處找機會做投資的時候,走在前列的人在_____?

注意,這是一個真真實實的哲學填空題,不要把本公眾號和現在那些廣告搞混了。

這個問題可以討論,歡迎回復,答案且聽下回分解。

*聲明:本文對於螺旋腿的比喻,僅僅是為說明論點的就事論事,沒有任何對生理缺陷之人有不尊敬的意思,正如同我們說DNA雙螺旋並不就是在讚美DNA一樣。請讀者明鑒。


一切歷史都是當代史,我們已有的歷史只不過是勝利者書寫的,真實性先要打個折扣。雖然有些歷史事件能表述出來,但是對於這個事件的看法,只能代表執政黨的意識形態


歷史,就是通過深刻考察、體驗近乎真實描述的人性,領悟到人的真正意義的一種工具。它給人提出一個永恆的課題:我要在歷史上留下什麼?還是留不下什麼?好的,還是壞的?永恆的還是膚淺的......


史者法也,法者禮也,禮者史也,此三子者,從一而論

————————————————————————————————————————————

歷史對於人而言究竟是什麼?

我這個人挺愛看歷史的,自覺的也不錯,但前兩天面試的時候被鳳凰網的編輯主編評定為歷

史基礎較差,當然較差就較差了,其實也沒什麼,在這上面我並非願意較真的人,況且北京

的天氣是俺心裡過不去的一個坎。但這個事情一直在腦袋裡徘徊,因為我想我這歷史看的也

挺多的,但不知為什麼就變的較差了呢?搞不明白。這個事情就擱在了潛意識裡很久,後來

有一天看個視頻的時候就突然好像明白了什麼。即使那時候所說的歷史不是歷史,而是歷史

知識。歷史知識是要去背的,而歷史則不全是,所以我覺得有必要去說道說道,也是這篇文

字的由來。

歷史是什麼?這個問題我曾經看過一個答案,講的挺好的,至於是哪位老先生,忘記了。他

說,歷史就是故事,講歷史就是在講故事。這個這個說法對早期我影響很大,因為當時就想

,說歷史就是故事啊!那麼看起來歷史也就沒什麼了不起的。

誰都會講,誰都能講。

小的時候我就挺會講故事,編故事的,當然如果追其緣由的話,應該來源於小時候老愛給人

起外號,和背那些罵人的順口溜。這時候理解的歷史也就是差不多水平的東西。後來看了些

書,就產生一些疑問一些思考,比如說,那古人是為啥要記錄歷史的呢?然後就嘗試的去看

更多的書去找一些答案。

當然答案有很多,我也就挑幾個說說,未必都對,當個思辨也好。

作為中國人而言,最為正統的答案是什麼?是以史為鑒,就是說古人將歷史作為一種生活經

驗記錄下來,當後輩遇到相似的問題的時候不至於麻爪,好歹有個借鑒。對於故事貧瘠的年

代,故事所帶來的價值是不可估量的,因為這些知識,這些信息,從某種程度上是能救命,

能夠解決實際問題的,儘管說解決的可能未必合適。

到了後來宋儒的時候,其實又多了些說法,比如以史修身,儒家講究的是修身齊家治國平天

下,這第一步修身,就有用到史,我們現在也叫翔(笑)。用故事中的聖人來規整我們自己

,就叫修身。當然如今的修身的意義就又寬泛了很多,所以你說中國文字模模糊糊的好不好

?學過科學人而且學的不錯的人都說不好,因為正是精確帶給了我們如今的現代生活,在這

個角度講我八爪贊同。但你發現從另一角度來看也挺好的,為啥呢?因為無論現實怎麼變,

這個詞都沒錯,而且逐漸的在豐富,愈加的有一種韻味。

如果不正統的回答當然會有更多了,比如顯得無事所作,總不能每天啪啪啪吧,當然你要是

用楊村白雪的方式來說,就叫閑暇是文化之母;炫耀,這個現在也是有的,攀比之心人皆有

之,不過在現今年代,慾望被逐漸放大了,而且是有意識的,有目的的放大,有心算無心,

自然好多人掉到溝里去;抒發感情,比如,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十三個啊呀代表

了什麼?我他娘的哪裡知道!——佚名;當然還有賺錢啊,這是人家工作,靠編故事生活的

,等等吧這個要仔細說可能就得到後半夜了。

蜻蜓點水的說了下古人,下面點說今人,今人的歷史大多在比較中度過,當然洋氣點的說叫

批判性思維,這個我包里還有個在圖書館買的英文書,那老厚,什麼時候再啃一啃。現今的

國人更特殊點,叫選擇性批判性思維。前者的立足點在於,相信通過比較歷史間的不同,能

夠發展出更為獨特的"歷史",注重的思考,而不僅僅是故事本身。而後者的立足點,在於在

框架之內,通過比較發展出獨特的歷史,注重的是框架下的思考,也不僅僅是故事本身。這

兩者挺像的,不過前者的範圍要更廣一些,後者的則更窄一些。所以從這一點來講,我們國

人的眼界要更窄些。

這也是沒有辦法的事實。

這方面說的人挺多的,但是有的人說的實在是爛。有些東西儘管結論可能正確,但中間的邏

輯與思維實在是混亂的讓人無法下咽,還是需要讀者有一定的標準,或者按照儒家的說法是

根之後,才能夠更好的判斷。

點完了今人,預測下未來,我其實二十啷噹歲,也只活過這二十啷噹年,所以這預測可能不

是那麼的准,當然未必,哈哈,我先試著說說看,不行我再刪,在這方面我是完全沒有原則

。從古代來看故事可能更多的是作為一種經驗公式,而現今則更多的是作為一種思辨的案例

,那麼未來的歷史將會成為一種什麼樣的東西呢?

如果按照遞歸來看,那麼結果必然是更多的思辨,更多的比較,更有效率的學習,更有效率

的傳播。但是隨著文化整體的在融合,那麼這種比較必然會被削弱,這種思辨會成為一種高

於我們生活的存在,直到有一天它被永遠的鎖在柜子里。再也不能跳出前人所構築的圈圈。

所以悲觀的來看,未來的歷史便是在統一下終結。

俺在杭州呆一個月,歡迎調戲= =


過去 用來總結的


歷史是歷史學家與歷史事實之間連續不斷的、互為作用的過程,就是現在與過去之間永無休止的對話。


現代人臆想用前人的生活做成的電影


歷史是對以往事情的記載和研究,是對人類社會活動的記載和研究


如果你問的是歷史的定義,那麼目前歷史的定義比較混亂,大概有以下4種含義:

  • 廣義:事物的演變過程【因為現在出現了《宇宙史》、《地球史》,《生物史》……】

  • 狹義:人類的演變過程

  • 再狹義:人類社會/文化的演變過程【這比狹義定義少了人類身體方面的演變過程,當然社會和文化本身就是及其模糊的詞】

  • 再再狹義:人類產生文字後文化的演變過程【不然不會有「史前人類」這種詞出現】

筆者認為,從語義學的角度,最好取歷史的最廣義定義作為標準。

其他基礎問題見:學歷史有什麼用? - 未知的回答


以前看到的比較文藝的回答:歷史是悠悠歲月之如煙往事。


歷史是實例講述的哲學。


評價過去,定位現在,預估未來


推薦閱讀:

清朝皇帝為何有些即位時改名有些不改?
二戰時期德國的經濟到底如何?
如果曹操,曹丕沒篡漢,三國會怎麼發展?
小腳趾復趾的漢人到底是不是純正的漢族人呢?
為什麼一個世紀前作為海內最富的山西,在如今經濟卻萎靡不堪?

TAG: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