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擁堵到底是什麼原因?
作為一個還未入門城市規劃的人就我目前了解的情況,來嘗試說說吧,因為看書不記數字,所以理論是確實存在的,只是我不能提供具體數字:以年代為脈絡來談談吧。
1950s
城市最初規劃的問題。一個是長安街,一個是市中心。在建國當初就有梁思成主持提出的《梁陳方案》,是極其有遠見的,希望能整體保留北京老城,另在公主墳和月壇之間新畫一條中軸線建設新城。這個計劃沒有實施,相反的還擴建了長安街,並將很多重要機構排列在這條大街邊上,這是第一個問題。直到現在北京城還是以長安街為界,因為長安街太寬太寬了,而且交通優先順序最高,無疑是隔斷了大街兩邊的交流,我個人認為也是造成了北京城南北城發展不均勻的根本原因。記住,這就是大馬路主義及其危害。可以說,長安街是大馬路主義在中國的起點和標誌,以此為基礎,大馬路主義基本上可以說是橫掃全國荼毒了無數大中小城市。同時,因為大量的國家機構集中在老城區里,老城內本來就緊張的用地一下又擠入了更多的居民與更多的交通,這時雖然北京的交通還沒有出現問題,但是公共空間已經被擠壓了。「其時,北京內城的人口已有130多萬,面積62平方公里。三海、故宮、各大公園約佔去10平方公里。居民均集中居住於其餘52平方公里的舊城,人口密度為21400餘人/平方公里,遠遠超出8000餘人/平方公里的現代標準。
而新中國中央政府軍政機關未來可達15萬人左右,加之安排他們的眷屬,預估達60萬人。行政機關所需要的面積,高於原皇城機構所需的三倍。」
這個問題本身就很嚴重了,只是嚴重的後果還得50年後才最終爆發出來。
更嚴重的問題在文化上,這裡不細談。————————個人吐槽分界線————————50年代的發達國家,別人在做什麼:
以英國帶頭開始,眾歐洲國家和日本開始紛紛建造新城,趁著戰後復甦期打下分散人口的基礎(先別管這些新城是否有效,意識最重要)美國則發展了城郊住宅區,走了另一條道路。從戰爭陰影中走出來的意呆利毫不猶豫的選擇了保護古城的道路,至今我們看到的羅馬城就得益於那時的規劃。德國(當時的西德)更是開始著力於魯爾區的整體規劃。到今日,經歷了衰落與振興及轉型,魯爾區已經成為了我個人認為的全世界最宜居最棒最牛X的城市群,沒有之一。窮的是錢真不要緊,怕的就是窮腦子。1960s大雜院這個應該是很多北京家庭心中的痛。本來自家的地產,好好的一個院子突然就被陌生人擠進來了,自家的房子就這麼被分出去了。戰後住房短缺的問題是當時全球普遍性的問題,但是歐洲國家都在發展新城,希望藉以這個機會疏散大城市市區的中心人口,中國卻反其道而行,偏把更多的人口往市中心塞。原本建築密度就高的市中心如今人口密度也激增,每增加一個人就增加一份出行的需求。更可怕的是過了十年就會誕生下新的一代……北京的四合院歷史至此就已經正式宣告閉幕,大雜院成為主流。在之後的日子裡,無論是之前住在院子里的人還是之後分房搬進去的人都嫌太擠了,於是拆掉了院子蓋起了更多的房子,生存空間進一步惡劣……這個可以看看《貧嘴張大明的幸福生活》這部電視劇。直到今天這樣的情況仍然存在於二環之內。
大院模式學習蘇聯模式建造大院,每個單位圈地為營,以圍牆為界,劃分了「有單位的」和「沒單位的」兩個階級。圍牆內,鳥語花香,甚至教育醫療娛樂購物統統得以滿足;圍牆外,管你塵土滿地一片狼藉。即使沒有單位大院,在三環內也誕生了很多XX里。因為大院的出現,新的建成區路網無疑被撐開了尺度。原本兩條衚衕之間的距離是步行三分鐘的距離,而因為大院的出現與所謂的「人流分離」制度,兩條道路之間的距離也許就要步行二十分鐘了。這個問題在60年代無非是走路走得遠一些的問題,但是在30年後,卻是道路擁堵的罪魁禍首之一。圖:二環(老城)外與二環內路網比較(還沒有算上90年代後的破壞):這種大院模式追溯向前,是美國人斯泰恩的「大街坊」、佩里提出的「鄰里單位」觀念。這些主張出發點很好,希望人車分流,希望新的城市街道適應汽車這種新事物。然而他們忘記了,在人生活的城市裡,最重要的參考物,也就是我們說的「尺度」,不是別的東西,而是人本身。中國的城市從有記載的年代開始,就一直主張住宅與市集分離(「東市買駿馬,西買鞍韉,南市買轡頭,北市買長鞭」)。在長長的歲月里,市集被安排在固定的地方,住宅區被嚴格的劃分為街坊,每到晚上關閉坊門。直到宋代,街坊制才被慢慢打破,出現了清明上河圖中的熱鬧場面。元大都(明北京城的前身)的建立,則正式宣告一種全新的現代模式的誕生。規整的衚衕排列著四合院,考慮了日照朝向,以人的步長劃分衚衕的長度和寬度和相隔距離,成為完全開放卻又鬧中取靜的完美城市。有多完美?
你住的地方寬敞乾淨又明亮,得益於道路的走向,即使在北京,冬天也有暖和的日照,夏天又避開嚴酷的日晒。安靜的院落周圍是參天的古榕散落在青灰屋頂之間,起伏的屋頂有著音樂一般的韻律延綿不斷,遠遠的能望見西邊的陽台正緩緩落到群山之後。平民們在家門口的街道上社交,有推著雜貨的小販路過,吆喝一嗓子,如果不需要就由他去,如果需要就出門叫住他。到對面老王家,你看著有多遠就走多遠,穿過兩條衚衕就到了。至於要大採辦的話,再往東或往西走兩步就是大街了,布匹糧食陶瓷器皿餐館酒店一字排開……這一年是哪一年呢?1267年。距離奧斯曼1851年改造巴黎還有584年。比有著同樣類似方格路網最後成長為全球最大城市的紐約建城早357年,而且尺度比曼哈頓的更棒。結果建國了10年,中國城建發展直接滾回900年前。沒錯,可不僅僅是北京。1980s環路八十年代初發生了最可怕的一件事。
沒錯特么的建三環了!三環影響的惡劣在於首先它開創了這樣一個思路,這樣一個模式:城市需要環路,而且環路的等級遠遠大於其他道路,所以這條環路需要暢通無阻。這條環路的目的在於能繞過城市並迅速的穿過它。更可怕是,其時已經有了二環。二環的存在是五六十年代拆除城牆之後留下的產物。考慮到當時北京城的規模,二環的存在可以被理解。按照巴黎改造開創的模式,十九世紀的歐洲城市流行的是放射-環形路網,簡單說來就是城市中有幾個重要的點(廣場或重要建築),由直線大道相互連接這幾個點,最外圍用一個環路圍住老城區的範圍。這是環路最初的起點,目的是為了避免過境車流經過市中心,同時也是多中心放射路網的必然。提到這個是因為,並不是所有的環路都會堵。比如巴黎市M6-M2地鐵線勾出的這個圈(不是Boulevard Pheripherique)。甚至來說,北京這樣的方格路網的城市,隨便怎麼畫都是個環路。三環可惡又可怕之處在於,它之前已經有了個二環。於是它就為「一環套一環」這樣的思路種下了種子。
在這個層面上,真希望蘇聯早解體十年。沒錯,我就要說萬惡的莫斯科模式。和北京一樣成為攤大餅模式下的犧牲品,只是結果出現得太晚了。一切的罪惡都從這裡開始啊。——————————————————所以你問我北京什麼時候能不堵,我說,等到北京能像魯爾區城市那樣能終於有一天,一年中有一天時間膽敢把三環主路變成步行街的時候,北京就不堵了。這是個觀念問題。道路等級80年代,人口可以自由流動了,高考也恢復了,大學也重開了,所以北京這樣的大城市本身又是文化中心,人口自然就上去了。同時大家也買得起車了。這都不是事兒啊都不是事兒。問題是,有人開始犯傻了,瞅著人多了,就想當然的開始要拓寬道路了。具體道路分級這個規定是從何時開始我沒讀過,也不敢胡說。提法我能找到的應該是1942年屈普的劃區方案,在英國倫敦實施。總之,道路必須分級,非相鄰等級道路不能相交的規定是從蘇聯學來的這個肯定沒錯。
自己不了解的點不多說,總之情況就是,本來相互協調的「大街」與「衚衕」之間和諧的關係被打破,大街的寬度開始無上限的增加,所有的車流都被吸引到了大街上,這下真的「人車分流」了,車都不走(也進不去)衚衕,都挨大路上擠,這樣一來,路網的密度就更加大大的稀疏了。現在二環內大街和大街之間的距離是多少呢?大部分短的六七百,長的甚至達到1公里。什麼意思呢?也就是說,原本幾條街的車流都併到這一條大街了。一條四車道大路不比兩條雙車道小路的通行效率,這是其一,有其它回答提到了。其二,這長長的一公里道路要是不小心哪個地方堵著了怎麼辦呢?若是路網夠密,你遠遠的看到堵車了,馬上就換條路走好了。問題是現在兩條路之間隔著一公里,你哪看得了那麼遠?行,堵著吧。這還只是大馬路的問題之一。道路分級最大的麻煩就是道路不能連通。比如我要這麼直接過馬路的,照說我直接過去不就好了嗎。二環三環相繼變成城裡的高速公路,又寬又快,一時大家都愛去了。
東四十條往阜成門怎麼走呢?原本得往南打景山門前走的(彼時還沒有地安門大街吧),現在有錢任性了,上二環多快啊,繞是繞沒紅燈呀,一腳油門上去了。所有人都這麼想,於是就堵了。橋上堵,上橋的路口也堵,其它道路也跟著堵了。看看,現在搜狗地圖給我的路線還是叫我走二環。同時我也不會告訴你們,巴黎堵車堵得最瘋狂的也恰恰是同樣全封閉快速路的環城大道。大住宅區方庄是北京第一個整體規劃的大小區。離南二環不遠,開車到長安街15分鐘都不用。這個小區是1984年開始規劃的,90年代開始建。至今仍有新樓盤往裡塞。它的錯在哪裡呢?按百度百科的資料,如今裡邊有7.5萬人口。7W5人放國外都是個小城市了,這一個小區只有配套商業配套學習配套醫療而已,根本沒有產業,就業怎麼解決呢?你哐當一下挨著老城放下去,這7萬5千人里有多少人得往市中心去上班呢?傻眼了吧?這事兒還沒完。請問從方庄地區往市中心去有幾條路?答案是:三條。天安門東路、左安門內、二環,沒啦。在沒有修5號線的年代,這幾萬人走三條路往市中心上班,想想得有多可怕。至於之後的天通苑40萬人的超大型小區進城的路我才不會告訴你也就兩條而已,而且沒走兩步還有一個5萬人口北苑家園(數字來自百度,而且還沒算周邊的小區)。至於22萬人的回龍觀地區,進城基本也就一條京藏高速。聰明的你來告訴我,為什麼北京的路會堵呢?——————————————————我才不會告訴你每一趟早高峰從天通苑開出來的5號線列車都是直接滿的,到惠新西街南口之前都是名副其實的天通苑專列。路網斷裂房地產崛起,二環內更多的四合院被拆除,更多的衚衕被抹掉。四五條衚衕一下就成了斷頭路,硬生生塞了個四五千人的小區。這多出來的四五千人走哪兒出門呢?還不是走大街。能走的路更少了,走的人更多了,怎麼不堵呢。—————————————————————所以現在很多人吹噓銀河SOHO如何如何美如何如何牛,我覺得無論如何它就是坨屎,因為它以不適合的體量建設在了不適合的地方,你的外觀如何優雅如何後現代,只要你踩在老北京城上百年歷史衚衕的屍體上的那都是坨屎。本世紀金融街西城區眼紅朝陽CBD後爭取的產物(戲謔)。如果說上面那些踩著老衚衕的住宅區應該千刀萬剮的話,那麼金融街則罪該萬死了。不但建在衚衕之上(並且係數切斷周圍衚衕脈絡),更加具有極其強烈的吸引力,把本應該疏散出市中心的人更加吸引進來。「金城坊地處明、清北京內城西南部,是一片古老的居民區,小巷縱橫,地勢低洼,其東側的溝沿及太平橋大街原為城內的一條泄洪溝,從北至南直達南護城河。寧靜的小巷中多為平房矮屋,也有幾處軒敞的王府,如明代的武定侯、廣寧伯等居住的府第,以及清代的順承郡王府、德公府等,還有一些政府機關和專用場地,如巡按察院、提學察院、屯馬察院,以及濟州衛、藤牌營、養馬營等。日月演進,斗轉星移。時間又過去了一百餘年,在金城坊建立700多年後的公元1992年至2005年,在今日的西二環路東側(原金城坊舊址之上)北起阜成門立交橋畔的中國銀行大廈,南到復興門立交橋東北側的中國人民銀行總行,全長1700餘米、寬600餘米的範圍內傳奇般地崛起了一條建築面積300萬平方米的具有濃郁民族風格和時代特色的現代化建築群。這就是將成為亞太地區金融中心之一的北京金融街。」摘自百度百科。這話說的那才叫一個不知廉恥呢。2001年:現在:我不說的話還以為是某個城市的新區呢是吧。我猜也許有人會提到巴黎的Avenue de la France地區。也是類似,設置在小巴黎內的一處辦公街區。相關的資料WIKI上有,就不搬運了。不過那個街區的規模實在不能與金融街相比,更何況別人是建在舊倉庫的基礎之上,旁邊又直接有大區快鐵可以方便的去往很遠的衛星城。通州新城通州的可怕之處在於居然會由一個已經存在的城鎮變成北京的卧城。最可怕的是它距離國貿只有15公里,卻在那麼長久的時間裡源源不斷的供應住宅用地。如果當年CBD放在通州,也許情況至少有改善。可是現實沒有如果。公交發展滯後過了那麼多年,北京可算是結束了中字地鐵線打天下的年代了。結果成了反效果,地鐵修到哪兒房子就跟到哪兒,城市就畫到哪兒。這當然不是地鐵的錯,這是50年代犯下的錯誤的惡果之一。在此唯一想略略吐槽的是北京的公交:從通州往CBD的BRT進城了就沒有專用道了,一樣都是堵坐泥煤的BRT啊!國內的BRT噱頭很足了,但是真的沒有誠心實意。真正的BRT不在意有沒有獨立車站、是不是先打卡再上車、有沒有實時到站顯示——唯一需要的只是封閉並且專用的車道而已啊。如果不是全程封閉,尤其在市中心最擁堵的路段沒有專用車道,那就根本不配叫BRT。不捨得把一條車道供出來給公交,那解決擁堵的第一步還遠遠沒有邁出去吶。結語:北京作為中國的首都,一舉一動都被全中國當做楷模來學習。因此,北京的擁堵原因,其實就是全中國大部分城市擁堵的原因。相似的回答可以參考如何治理北京堵車的問題? - 城市簡單的說,人多、車多,而且城市規劃先天性不合理。
大都市最忌諱環形路設計,而多使用放射形的道路合計。環形路容易引起擁堵,這在城市規劃領域已有定論。北京是積重難返。至於人多、車多就不用說了。
筆者特別想說一個群體對北京擁堵的影響:高校及它的學生。
筆者也是學生出身,但就北京擁堵這個問題而言,學生這個群體其實起到的負面作用很大。北京高校眾多,學生總數有數百萬之眾。這個群體,對早已擁擠不堪的大都市而言,無異於雪上加霜。高校假期多,學生到假期是出行的主力,出行的人多,自然擁堵更普遍。北京很多高校都在五環以內,學校佔地又大,往往又限制社會車輛的通過,對交通的弊端自不待言。如果清華大學這麼大的園子不在五道口,五道口的交通肯定好上很多很多。把高校遷出一部分吧。客觀的說,學生對城市而言,價值很小,如果說有那也是消費起到一定作用。但這部分價值,對城市病而言,真不算多。高校遷出城區,並不影響高校的發展,也不耽誤高校對城市提供智力支持。高校遷出去,也能獲得更乾淨更安靜的育人環境。國外很多高校不都在郊區甚至森林中么。個人認為,堵車,三個原因,且彼此相互關聯,互為因果。
一、汽車多嘛!(後面還會接著談)
二、路太寬。記得之前有香港小朋友交流團來帝都參觀,大巴上當問及最大的感受是什麼?小朋友們說:北京的路好大好寬!我就問他們,路越寬就越通暢嗎?他們看了一眼窗外,蘿莉和正太們紛紛搖頭。
問題其實很簡單,路越寬,越需要照顧旁道的車輛,會導致車速下降,這個是已經在西方城規道路設計中證實的問題(書上看的,不知道這麼說是否嚴謹,歡迎吐槽)。此外,在中國特色國情下,路寬的最直接結果還包括了馬路變身停車場,再多的車道再寬的路,往往也能在民眾的齊心協力作用下變為雙向單車道(我沒有對行為本身做出道德和價值判斷,等我畢業了工作了結婚了成家了買車了估計也要這麼做,請勿敏感請勿吐槽)!舉一個實例(該實例為必要非充分條件,勿推衍),香港和英國以及許多國家的城市街道十分狹窄,雙向單車道的情況下車速並不慢,當然,行人交規素質也是參考標準,那個不在這個範圍內,不說了。
那為什麼路會寬呢?我不是專業人士,我個人的感覺是:習慣了。追求高大全是一種習慣,一種驕傲。當老太太老爺爺都過不了馬路的時候,以汽車產業為重要推動力的GDP就贏了。
三、規劃不合理。堵車是因為你、我、他、它(這個它歡迎大家帶帽,圖個嘴爽啊有木有!)都去同一個地方,不是國貿就是中關村,不是通州就是西二旗,單向流動的原因始於區域位置的固定。這個問題有些大了,比如行政部門為什麼都在二環以內啊,由此帶來的效應有多少啊,這些問題大家不妨去翻翻《城記》,沒錯,翻翻,一點都不耽誤事,半個小時就能了解點北京城規和交通的前世今生。攤煎餅式的規劃讓中心城區承載了過大的負荷,郊區和市區的交通壓力顯現。區域類中心本身沒有問題,可是政府類區域中心的規劃往往容易出問題,就不多說了。
回頭看看汽車,北京機動車保有量是不是已經突破500萬了?好像是的吧,之前聽說已經破了。汽車的暴增是因為我們的城市沒有車就走不動,我是矮窮挫學生,仗著身體還健康擠擠地鐵還沒什麼問題,年齡大的人,出門發現人行道走不通,馬路過不去,公共交通上去就是找死,那隻能買車了。於是乎,車越來越多,於是乎,只能買車,於是乎……這種惡性循環真是悲劇啊有木有OrzNHK拍的紀錄片《北京大擁堵》從道路設計、汽車保有量等方面做出了一些回答。值得看看。百度雲 請輸入提取密碼密碼: gtej
1. 原本北京的道路是設計服務於800萬人口的,現在服務了2400萬,超負荷運轉;且新修路一般會誘增30%左右的交通量,往往遠遠趕不上需求的增長速度;2.道路設計和運營管理脫鉤,道路設計者對使用者的需求調查不夠深入,自上而下的規劃往往與實際使用中不吻合,如出入口匝道變速車道和漸變段的設計、設計速度和運行速度以及限速的設計等;以及後期運營管理中,管理單位通過柵欄等手段改變了通行的方案;3.設計中重通行能力,輕交通組織,對於車流交織的行為和交通衝突點分析不夠全面,尤其是當前情況下,違反規範行使的人,對於交通的通行影響較大。但我要說明的是,正是由於車本位的思想,導致了使用者使用不便,才會出現這些違規現象。4.快速路系統對城市的切割,快速路兩端道路連通受阻,需匯入快速路輔路系統後調頭,甚至例如在文慧橋南要去文慧橋北,要繞道西直門,盤兩個立交才行,多走三公里,加上堵車,一般多走10-30分鐘,兩邊過街非常不便。5.次幹路、支路利用不暢。在北京,很少有單行交通的組織,這對於狹窄的街巷來說,是一個比較常用的交通方式,減少車道,還路於非機動車道和行人,能兼顧交通各使用者及環境要求。6.步行系統、自行車系統不連續。安全、便捷、舒適、美觀這些基本的原則,現在的情況,連最基本的安全都很難做到,有怎麼能夠給人提供可替代的交通方式呢?一個高度可步行化的城市,才是國際城市的理念。公共交通,也應該是把可以讓人安全、便捷、舒適、愉悅的步行的區域連接起來,否則,也沒有任何意義。7.駕駛員素質普遍偏低,類似於囚徒困境,如果大家都遵守交通規則,相互禮讓,文明駕駛,交通使用效率可以提高30%左右,但是,在面對擁堵的情況下,大部分司機的想法是保全自己,甚至於插隊現象非常普遍,那至於,不插隊的人,要多等好幾倍的時間。舉一個經典的例子,一個出口匝道,三條車道的車同時在排隊等著出去,那樣的話,不會擁堵,還會怎麼樣?另外,有些司機開車玩手機、或新手上路、或其他種種原因,開車押車,佔用一條車道,堵住後面車輛。另外,在高負荷度情況下和多衝突點、交織點情況下,不文明駕駛,很容易出現碰撞,一旦撞車,則造成嚴重擁堵。除此以外,我們對於救護車、執行公務的警車、校車等特殊車輛,很少有避讓意識,甚至,很多時候,佔用應急車道,導致救援車輛、警車無法通行,人命關天啊。8.公共交通的可靠性不高。地鐵相比地面公交,就有更高的可靠性。但是大多數情況下,公共交通出行,需要地鐵轉公交,才能方便的到達目的地。地面公交的到達時間和GPS位置顯示現在還沒有覆蓋到全部線路。地鐵和公交對於弱勢群體出行有諸多不便,這不僅僅包括殘障人士,還包括提行李箱、嬰兒車、攜帶寵物等等。諸多原因導致開車出行成為無法替代的出行方式。9.不同級別之間的道路缺乏緩衝和銜接,快速路下來的車輛直接進入兩側有高強度用地開發的地段,加之靜態停車沒有合理的解決,直接堵在路上。10.信號燈等交通管理措施不合理。一年全天一套信號方案,設計簡單粗暴,沒有結合每天的高峰和平峰,一周的高峰和平峰,季節(及節假的不同)進行信號方案設計。另外,地面引導標識缺乏,像我之前說的三個車道在等著往外掰的情況(進入出口匝道),在提前若干的距離的位置就應該多次設置地面提示標,(因為地上的標牌可能容易被忽略掉,尤其是周邊信息過多的情況下)提醒人們下一步的方向。11.用地和道路不合理,在主幹路乃至快速路兩側修建了太多吸引大量人流的設施。很多地方為了招商引資,用地開發和規划出入較大。交通本來就不是精密科學,對於交評收費太低,有實力的單位基本不屑於做,承接交通的單位也大都順著開發商的意象進行,採用的指標、係數大都會有浮動。用地周邊多個項目累積起來,必然導致實際交通壓力超過預測值。
城市道路設計沒有問責制,是根本原因。
車多路少只是表象,北京的汽車保有量根本趕不上紐約、東京、巴黎等世界大都市。擁堵程度卻在全球首屈一指。現在的搖號政策只是向老百姓轉嫁了管理無能的後果。
北京很多道路、橋樑、立交匝道設計都非常糟糕:建設之前是一個時間不固定的堵點,道路建設之後,就成為一個靠紅綠燈控制的、時間固定的堵點。大力建設道路橋樑並沒有從本質上緩解堵車問題,只是把各個堵點的時間平均化了而已,比如原先經過某路口有時候需要半小時,快的時候只要10分鐘,而在建設橋樑道路之後,每次通過至少要20分鐘,遇到上下班高峰依然需要30分鐘。 為什麼會如此?因為道路橋樑設計單位都是國有企業,納稅人的錢給他們發工資、付設計費,設計出來後是否起到預期作用,沒有機制去衡量,更沒有人去檢測設計效果。 至今為止也沒聽說哪位設計人員因為設計失誤而受到任何懲罰。 試想一下如果你在公司里,常年隨便混事,工作成果無論好壞都照樣升職加薪拿年終獎,你會有上進心嗎?你的技術水平會提高嗎? 這就是北京道路橋樑設計單位的現狀,也是北京如此擁堵的根源。人多!沒別的!小時候哪裡見過這麼多人,那會兒地鐵也沒現在這麼多線路,也沒這麼多班次,除了高峰期間,想怎麼坐怎麼坐。再看看現在,什麼時候人少過?最好的例子,春節就不堵車不擠人了
我覺得,每天從中關村回回龍觀,感覺信息路、上地西路和G6幾座橋的設計真是他媽的爛爆了,所有人無論從哪到哪都得往那幾個路口走,不堵才怪。
宏觀規劃問題吧。
看不見開的比較慢吧。
作為一個在北京待的時間不長的旅行者想記錄一下自己的感受。個人認為北京如此擁堵很大一個問題在於管理不善。特別是對電動車摩托車的管理。電動車摩托車佔用機動車道,隨意穿行馬路,極大地降低了通行效率。不是說別的大城市車少,但是電動車是真的少。
寫字樓太集中,上班都去國貿,上地,下班都往昌平,通州跑,不堵就怪了
路造得太少,就拿西三旗橋那吧,如果換成立交橋,從高速、輔路下來時不都走同樣的出口,也不至於天天賭。可惜。。路沒地方造了,附近全是樓。改都改不了。目前現在搖號的政策是對的,要不然北京就成大停車場了。路少想不賭,就得限流吧,單號單日開,雙號雙日開。
人,就是人的原因
早在07年,《瞭望東方》就曾經發過一篇文章,《北京交通的階層圖譜》,文中指出:
公車與私車的比例是4:1,公車佔了道路資源的80%。
在後來的出台的搖號限購政策,也充分的證明了這一點:搖號前後,路上該有多擁堵,還依舊多擁堵。
推薦閱讀:
※如何評價順德這城市?
※中國哪個城市的城市規劃做得最好?
※大都市帶、都市圈、城市群的區別?
※華南理工大學城市規劃研究生考試快題需要注意些什麼?
※即將要讀本科建築專業,留學黨,請問前輩們有什麼建議和忠告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