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時代,我們是否正在喪失深度閱讀和思考的能力?
我們在盡情享受互聯網帶來的海量信息、快捷鏈接和精準搜索的同時,是否正在喪失深度閱讀和思考的能力?
剛寫了一篇文章,我想差不多剛好回答這個問題。
先說說我是怎麼開始寫這篇博客的。我打開Evernote,點擊新建筆記,然後屏幕的右上角有新QQ消息提醒,於是我切換到了QQ聊天窗口,將該回復的聊天回復完。然後切到了Chrome上看了一眼新刷出來的微博。然後在此打完這段話,決定先停一下。再回復一次QQ,再看一眼我的Path有沒有什麼有趣的更新。反之,如果我在看PC上開了一個PDF文檔,那麼恐怕我的閱讀情況也會與這沒多大差別。
所以很容易地我們得出結論,台式機不適合閱讀。這樣子的例子還有很多,我們總能找出一大推堂而皇之的理由以得出「但凡與互聯網連接上的設備,都很難堪當閱讀的重任」,能夠給你最好的閱讀體驗的是紙質書,再者是那個功能殘缺的Kindle。
可是好像不只是「連接了互聯網的設備難以用於閱讀」。重度互聯網用戶們如我也開始發現就算自己拿起了一本厚度適中的書籍,卻還是時不時地被簡訊、Email、QQ信息打斷,甚至看了幾眼之後就很想刷一下微博、瞅一眼人人。於是互聯網好像真的毒害了我們的大腦,我們離深度閱讀越來越遠。由微博興起所帶來的碎片式閱讀也越來越受到人們的歡迎。
我想有很多的人都會好奇——這到底是怎麼了?前不久我讀了一本名為《淺薄——互聯網如何毒害了我們的大腦》的書,作者是《IT不再重要》的尼古拉斯凱奇。他仍舊喋喋不休反反覆復地重複著那些沒有營養的話語來支持著書中少得可憐的幾個觀點,所以我將它總結了一下。
首先說說閱讀。我們所提及的閱讀一般都是默讀。我們在一定的安靜無干擾的外界環境下,捧起書本卒讀書中的一字一句,以將其內化為我們的認知。孤獨和專註在這樣子的深度閱讀中是必不可少的,唯有如此的閱讀才能稱之為深度閱讀。才能最大效力地發揮閱讀的功力。本文所探討的問題亦是深度閱讀。微博式的碎片閱讀不屬於討論範圍。
互聯網是一個龐大的資料庫,便利的通訊加之以Google搜索,幾乎世界上一切的信息都能以數據化的形式被我們檢索到。這是一個真正的知識大爆炸的年代。計算機以及網路通訊給人們帶來的強大計算能力和數據傳輸已經成為了我們工作和生活中無法或缺的一部分。然而那麼多的信息必然需要一定的整合和分類,呈現在我們眼前的並不只是接踵而至的文本,而是各種網站、標題索引。在瀏覽器上頭,我們看到的是一個個的超鏈接。每個超鏈接都是可供點擊的。每當我們點擊一個超鏈接,我們就由現在所處的網頁跳轉至另外一個網頁。從一個閱讀環境跳轉到一個新的閱讀環境。
但是這就產生了兩個問題。
1.當看到超鏈接這種新事物的時候,我們需要花時間和精力去判斷這個鏈接是否值得我們點擊。這裡有必要提及一個現象——人類對於變化是敏感的。這種敏感是與生俱來的。歸根究底是作為動物,能時刻注意到身邊的變化是十分有價值的。因為這樣子的變化也許是猛獸的襲擊、也許是獵物的出現。變化本身不一定是好事,但對於動物來說,能注意到這種變化卻是必須的本能。當我們看到文本上的超鏈接時,這種在閱讀文本中有著顯眼分別的變化往往會吸引我們的注意力。讓我們中斷當前的閱讀,將處於深度閱讀模式的大腦切換至選擇判斷模式。
2.當我們點擊某個超鏈接的當下,我們大多是沒能好好地閱讀當前頁面的內容,而就唐突地跳轉至新建頁面,接受另外一個文本。兩個超鏈接之間的不同文本的差別往往無法為閱讀帶來連續性。這就導致了對於當前內容的不深入。然而更糟糕的是,當我們置身於這樣一個無窮無盡的知識的世界中時,我們往往會對是否閱讀的判斷變得浮躁和淺薄起來。閱讀者們在那麼多的選擇面前往往是一目十行,見到覺得更有價值的超鏈接時就果斷點擊。如此周而復始,閱讀內容越來越片面,越來越淺薄。
而這兩個問題也都同樣指向了另一個問題。當前閱讀狀態的中斷,不論只是單純地判斷超文本是否值得被點擊,還是進入了一個新的文本。這所帶來的大腦工作模式的中斷付出了時間上的代價,人們只好再花時間潛入閱讀的世界。更不用說跳躍式的文本閱讀所帶來的淺顯性。
在這裡我將尼古拉斯凱奇的觀點總結成了這麼幾句話:
1.人的神經迴路是一直在外界刺激的變化下緩緩發生變化的。
2.人們在互聯網上的閱讀太容易碰到」選擇」。 3.人生而對「平靜環境下的變化」敏感,這種變化能吸引人們的注意力。 4.互聯網為人們帶來了爆炸性的信息,包括實時性和非實時性的。 5.深度的閱讀需要的是一種人腦「深度閱讀模式」,這種模式需要保持孤獨和專註。 6.在深度閱讀之時,我們將「閱讀內化為認知」的效率比其他情況下都要高。 7.切換人腦工作模式,所付出的調整代價是巨大的。人類的大腦是進化和適應環境的產物,除去基因表達所帶來的影響之外,人腦也時時刻刻因著環境的刺激而有所改變。這個觀點是人盡皆知卻很容易受到忽視的。其實很多觀點和現象都需要用這個概念來作為根基。在那個造紙術和印刷術尚未普及的年代,朗誦和聽講大行其道,而閱讀對於人們來說是件十分難以接受的事情。可是今時今日,默讀卻已成為獲取知識的最主要手段。而誦讀者卻已經寥寥無幾。新事物總是在不知不覺之間改變我們的生活工作方式,而我們的大腦也能夠循著這些刺激來適應新的工作方式。
當一種新事物給人類社會帶來極大的便利,導致了生產力的大幅度提升之時。就算這種技術會在某種程度上改變生活並且帶來了一系列消極影響,我們人類也難以阻擋這種革新的步伐。所以當口口傳頌的知識暫駐筆墨之時,人們接受了這樣子的學習習慣。那麼當如今互聯網影響著我們的閱讀和吸收信息的習慣之時,我想我們也無法將互聯網拒之門外。我們應該做的是知道我們的大腦是如何運作的(這也是我們的大腦的強大之處——它得以讓我們審視和分析它的存在),唯有如此我們才能夠進一步地提升效率,懷抱對我們更有利的技術和生活。
————————————看了這篇博文之後,你會選擇怎樣的閱讀方式呢?首先,我想對」深度閱讀」或者說「深閱讀」作個定義,因為發現網上很多提到的「深閱讀」的定義,我都不能認同。
我的理解是「深閱讀是指能夠長時間針對某個問題進行相關閱讀的行為」。這樣,深閱讀顯然需要花費更多的時間與精力,並且是限定在特定的某個領域,針對有限的問題。不是像微博一樣漫無目的的閱讀,不是在各個社交網站里等待信息的更新。1.很多人認為名著是需要「深閱讀」的,或者很多人看到讀名著的人越來越少就覺得「深閱讀」越來越少,這種觀點是不對的。名著有沒有閱讀的必要性,這還是一個有待討論的問題。
尤其是一般的文學名著,它能給人帶來的無非就是一種閱讀的快感,還有就是人生的哲理。閱讀快感很多地方都可以有;人生哲理更是微博里到處都可以看到。所以,我認為文學名著不是「必讀」的書目。所謂必讀的書目,我認為專業領域的經典著作的必讀性要遠強於文學名著(除非你就是搞文學的);從這個意義上說,我並不覺得現在大家對專業領域的經典著作的閱讀會有下降的趨勢,人們獲得專業知識也不可能靠微博或者是SNS。人們(主要是「專家」)覺得大家對「名著」的閱讀在減少,主要是他們把「名著」限定在「文學名著」的領域,因為文學本來就是一種精神或者說是娛樂的消費品,它與音樂沒有本質的區別。它的根本價值在於藝術性,而非實用性;人們的審美在變化,並且每一個人的審美觀會有不同,對」文學「作品的選擇自然會越來越多樣化,尤其是信息化的今天,文學更顯多樣化。
2.還有不少人把閱讀」書本「當作深閱讀,而把閱讀網路上的文字當作是」淺閱讀「。大家都知道現在紙質的書也有很多的」垃圾「,很多都只是把網路上的文字搬到書本上罷了。這當然不能用來劃分深閱讀與淺閱讀。但無疑,紙質書與網路上的文字比起來,紙質書不那麼容易分散人的注意力,可以使人更容易長時間地閱讀,這應該說是紙質書的最大優點。
但是,我不知道別人是怎麼看待微博與新聞的;或者大家是怎麼處理那些」更新「或者是」等待更新「的心情的?我是在用微博一段時間後就覺得自己失去了方向,覺得自己有點在虛度年華;閱讀新聞也一樣,如果是確定的事件,一帶而過,它本來沒有什麼深閱讀的需要,但是,當我看到感興趣的話題時,我會對相關事件或者是名詞進行搜索,然後閱讀了解相關的知識或者是觀點。這也應該算是一種」深閱讀「吧!
在電腦上,我更多的是針對某個問題,打開一些相關的網頁,然後進行閱讀;當然,如果自己判斷出那個信息的價值量不大就會停止進行閱讀。但如果是用書本進行閱讀,可能會遇到一些陌生的名詞,或者是陌生的事件,或者是觀點感覺有些偏面,很希望了解一下其它的觀點,這個時候,書本是沒有辦法滿足你的。你自己的思考並不可能填補那些」知識「的空白;如果一味地繼續閱讀下去,你可能會一直帶著一些疑問,甚至在遇到多個疑問的時候淡忘了,這樣的閱讀效率反而是更差的。其實,我在大學時每天在圖書館看書,也有這種體會,我的方式是把相關的問題紀錄下來,然後去電腦前搜索,通過網頁瀏覽的方式進行更有」深度「的閱讀。在網上閱讀,我們可以根據自己的需要去組織要閱讀的內容,但書本上閱讀卻只能根據作者給出的結構進行,從學習效率的角度來說,顯然是網路會更有效。通過書本,也許我們花了更多的時間,看起來是在」深閱讀「;但我們可能只是獲得了比較」淺「的認識;而通過網路,我們目的性很強,通過搜索引擎能很快速地閱讀到自己需要的知識,儘管用的時間可能相對較短,但卻會形成較」深「的認識。有目的,帶著疑問,帶著問題的閱讀都容易形成深閱讀,較容易刺激閱讀者進行思考;
而漫無目的的閱讀,即使你手中拿的是名著,即使你花了很多時間,也可能只是「淺閱讀」,是對思考無益的。我們之所以感覺「深閱讀」少了,是因為我們感覺到自己的疑問少了;也因為沒有學校里的學習壓力了,所以常常進行一些漫無目的的閱讀;這些的閱讀主要是為了娛樂與消遣。
人們進行娛樂消遣的時間多了,相對地給人的感覺就是「求知」的時間就少了;但這可能和「經典」的一樣,人們認為現在經典越來越難出現了,但與過去相比真的是這樣嗎?
可能只是垃圾的東西太多了,使我們忽視了那些」經典「的出現。無用的深入,是一種浪費。和古代比較,人的知識結構正在變得越來越廣闊,而非越來越深入。
那麼我們在專門知識的深度上不如古人嗎?也未必,我們藉助高效的工具和學習方法,可以比他們學習的更快速,更深入。
這種能力,可以做到懂得更多,需要深入的時侯,又可以深入。
十年前,如果你沒有接受過計算機的四年本科教育,恐怕難以實現自己想法。而今天你可以在需要實現一個想法的時侯,在互聯網上快速學習 ruby 或者 node.js 。在需要創立公司的時侯,在知乎查詢招人的辦法,管理的心得。
按需要學習,足以顛覆傳統知識結構(如果沒有需要,我們沒必要深入很多領域)。
適應當今的人,應該是理解能力強(所以可以廣),而且學習新事務的能力好的(所以可以在需要的時侯深入)。個人提個可能有點意思的看法,就是網路時代,普通人和知識的傳播者之間的距離太近了。比如,大多數名家作者,現今都有微博,對於這些作者 ,普通人可以通過吐槽、留言、引戰以及@等方式進行大量的交流活動。再說,知乎上,對於厲害的回答,也可以留下評論,點個小贊。
書本時代,這是很難想像的,哪怕是有名家的通信地址,來回傳遞消息也很不方便。
和各類優秀的人士近距離接觸,或者是各類知識的廉價獲得,會給人造成的幻覺是,比如在知乎,這個答案很厲害,但評論了,點了贊,這答案里東西就學會了,這種幻覺是很微妙的。如今的知識,有太多討巧而廉價的獲得手段,而對於以前只能看各類書籍,獨自思考,從而獲取知識,很明顯,是交流的距離在變化。距離的變化,產生錯覺,從而大腦也就不斷地進行知識「補充」,同時不斷地遺漏知識……很簡單
打開電腦 哦 還有點時間 嗯 看一下微博 額,,,,看完了 嗯 好的 還有騰訊微博 哇烏 這視頻不錯,,,5分鐘後 嗯 這新聞太給力了 鏈接點擊進去,,,,10分鐘後 返回來繼續看微博嗯 又沒了 好吧 Qzone 了解下同學好友動態 哦 對了 還有人人
之後大腦就會陷入無止境的尋找具有「刺激點」的信息流狀態,直到刺激點的信息流沒有,且慢,這時候大腦還是不會就此罷休,因為慣性的關係 大腦還是希望你去尋找 刺激點(或者可以理解為互聯網讓我們變笨了) 然後會發現大腦已經完全不會思考 反正不想思考 或者你會發現自己的這時候的坐姿很差,至少不會是坐正直 這同時也說明你的身體告訴你的大腦 嘿 哥們 該休息了 大腦:我勒個去 大家歇著 洗洗睡吧 之後你會發現你有點困 (以上情況 發生在我具有充足時間,且沒有事情要做的情況下)
我們接受到的信息太多了 沒有去沉澱;網路不會讓我們變笨,不會思考,只是 大腦:TM給我這麼多信息流 受不鳥啊!我覺得,互聯網只是方便大家獲得更多的知識,是一個渠道問題。但是互聯網並沒有激發更多的人去思考,一個人有無思考的習慣,取決於TA長期以來受到的社會熏陶 以及個人的素質培養。所以,當大家越來越依賴互聯網的時候,也發現越來越多的零碎的興趣點;有思考習慣的人會繼續思考,而不會因為微博等的出現變得淺薄;不愛思考的人繼續享受碎片信息帶來的即時滿足感,繼續淺薄。
互聯網,讓那些不善於思考的人更不會思考,讓慵懶更慵懶。這是一個新媒體,新的工具。因為沒處理好,我算是半個受害者,但也從互聯網得到不少益處。
不久之前,沒有網路,全國讀著一本語錄,也沒見他們思考的有多好
「人類總是趨於最小的力量滿足他們的慾望」 ,所以人們總會創造出很多便捷的東西,但同時這樣的東西會使得人們變的更懶,也更脫離自然。
懶即是一種動力,也是一種阻礙,這在事物發展的初期便埋下了伏筆,而且時間越往後面走,現象越明顯。
和前面的朋友回答有點類似。一個知道自己想要什麼的人,不會對這個問題迷惘。互聯網只是一個工具,工具是拿來使用的,用來解決我所需要解決的問題。誘惑不止存在於互聯網,我寂寞地走在路上看見一家雞店,我不會進去。在我深入研究一個問題的時候,我可以拒絕其他任何不必要的事,更別說一個微信來打擾我。不必害怕拒絕帶來的損失,更多時候帶來的是他人對你和你所做之事的尊重。在我做出一個決定之後,我不會為另一個可能的選項浪費我的時間和精力。如果我想打發時間,懶得工作又沒有必須完成的工作時,我也敢無視紀委的存在,當然我會保持通訊通暢。有一段話發來分享下:
The ability to seek, find,and decipher information can be applied to countless life decisions,whether financial,medical,education,or technical.
尋找、找到和辨認信息的能力可應用於無數的生活決定,無論是財務、醫療、教育,還是技術方面。——美國政府國家信息素養意識月文件2009 奧巴馬我不知道大家是尋找、找到還是辨認信息的能力出了問題。不會。你以為沒了互聯網就會有人深度閱讀和思考嗎?思想總是屬於少數人的,它是奢侈品。比如,我是在手機上回答你這個問題的,前面幾個人的大段回答我只看了寥寥數眼。但是即使把承載他們的介質換成紙質的書我也不敢肯定會比在手機上看的更多。但對於喜歡的書,我會堅持購買實體書,而不是txt。
其實跟網路時代無關,一切都是節奏的問題,快節奏的生活。深度閱讀和思考是和發獃綁定的,反正最起碼我思考時候會經常性伴有發獃等行為。這兩個很難統一。但另一方面學會在快節奏的生活中發獃,也就有了當前時代深度閱讀和思考的前提哦~
互聯網加之各種電子設備讓我們更加輕易獲取我們想要的知識,能了解深度學習的知識框架。是否深度思考取決於人,是否願意,是否能沉浸下來思考?當然互聯網上更多的資源是淺嘗輒止的。
令人驚奇的是,不管我們如何空前地遠離深度閱讀,社會從宏觀上來看卻變得越來越有序
個人在評價一個人的思維能力的時候,習慣於從發散思維和邏輯推理來觀察。
深入思考本身是邏輯推理的一部分,發散思維則是大小前提的集合。
你用前提條件去推導一個人的邏輯推理,是不合適的。
這就好比,基於「因為你讀了很多書(掌握了大量的前提條件)」,得出了「因此缺乏深入思考的能力」。互聯網表示:我不背鍋。。。這個問題的關鍵還是在於群眾自身,是他們選擇了泛娛樂,而不是泛娛樂選擇了他們。即便沒有泛娛樂,他們也能在生活里偷到樂子,忘了這種生活需要改進。即使生活已經如此艱難,獲得更多愉悅體驗也是人奮鬥的目的,但選擇娛樂進化還是選擇愚樂至死卻是由我們自身決定的。這十多年來我們開始反思大眾深度思考的能力,也許並非因為人們在過去的幾十年中逐漸喪失了深度思考的能力,而是因為過去幾十年里人們連思考自己有否深度思考的能力都沒有。在那個生存艱苦,信息匱乏的年代,又還會有多少人去在乎自己是否無知?難道大搞個人崇拜這種把自己的腦子全部交付別人的行為就是學會深度思考了?這與當下各路明星的腦殘粉有何區別?思考結果的對錯就更談不上了。縱然是有許多優秀的前輩為社會各界的發展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可我們也不能只看到歷史保留下來的優秀事物,就誤以為是歷史的全貌,還將其與當下的不足相比較,忽視它那殘缺的一面。深度思考並不是在歷史裡大眾普遍的精神面貌。
如今我們似乎更容易分心了,我們讀那些長篇書籍的耐心更少了。我們想跳過那些枯燥的部分直接得到書中的精華,在網上我們甚至都忘了我們為何來到這個頁面。與此同時,我們認為自己比之前變得更聰明了,因為如今制約我們快速獲取答案的限制僅在於我們打字的速度,而且我們的好奇心僅需一次點擊就能夠被滿足,然後又再一次被激發。
前幾天看到的幾張圖,感覺自己中槍陣亡了,現在很多的信息都是來源於網路,本來國人看書的就比較少,現在應該更少了吧。說透你的生活,用這幾張圖就夠了帖子全文,看完,感觸很多。。。。。。
是。
一個時代的另一種生活方式,就像文藝復興之前的人站在那裡看文藝復興這件事情,一樣的道理。
廣播的出現是不是影響了呢,電視呢,光碟呢,工具永遠只是工具他們決定不了你的思想和上面承載的內容。
我覺得互聯網的存在對我這種沒有悟性的人,幫助是巨大的,我認為自己的知識面更廣了
推薦閱讀:
※所謂多讀書?多讀一些什麼書?是不是各種小說,文學,雜誌等各種讀。又何謂讀好書?求推薦?
※心情低落時適合哪些書?
※製作和編輯 ePub (電子書)有哪些工具值得推薦?
※系統化的知識和碎片化的知識相比究竟有何優勢?
※推薦你讀過打動過你,但不是很熱門的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