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中國的音樂在題材、旋律上不及歐美日?

以下不可以簡單地認為提問者對 中文歌 的全盤否定

普遍地,

1.中文歌曲的藝術性不及一些發達國家(也不能完全的說比如: beyond的歌曲,郭頂的《飛行器的執行周期》,甚至劉歡的一些歌曲)。

2.中文歌形成了重視填詞,輕視旋律的(並沒有什麼亮點)格局,(老一輩人說:就不知道唱的是啥,聽個毛?),但是我覺得旋律才是音樂的本質。

3. 非常崇拜「唱功」,卻很少在意這首歌出自那些人(yo~XXX這首歌唱的真好!)

4.題材不豐富,「口水歌」 很多

近幾年 中國一些民謠崛起,在題材上所突破。

是不是:蘿蔔青菜各有所愛,我是那個挑剔者?


因為不重視音樂,中國人從來都不重視音樂,當然教育是一方面很多人都說了,人們普遍的觀點都是成績不好才去讀藝術,也別不承認,藝術是難,我自己也非常清楚,我大學時代數學科目都能95分以上,但是學和聲就完全很瞎,但科目難,門檻高不代表學生就厲害了。

在中國,不讀書的逃避讀書的人才去學音樂這是血淋淋的事實,沒法改變,而連書都讀不好,音樂能學的好?(私以為讀書至少不用天賦,努力即可,智商一般的人努力一下都能上985,211的,但音樂是需要很多方面的東西,並非人人都可以學)所以可想而知在人才方面就是相當相當的凋零,專業學的跟屎一樣的人大有人在,比理工科,商科,文科學的辣雞的人還多得多得多。雖然看著每年藝考生很多,但是最終能比業餘玩家好的並最終從事該職業都非常稀少。君不見很多大神反倒不是專業學音樂的,因為他們才是有天賦並且腦子好使的,真正愛好的,所以秒大多音樂生非常正常。而這才是國外音樂生的常態,並非學習不好,而是音樂方面天賦更突出才學的音樂,如果讓他們學其餘科目一樣能拿出很好的成績。

簡單總結一下,音樂本身就非常困難,比一般理工科還難不少,門檻很高的科目,要求智商跟審美,天賦還有耐心等等的科目,結果在中國,學的大部分都是連基礎科目都搞不定的腦子不好使,還沒啥耐性,不想讀書只想著玩耍的人,能出幾個人才?

還有就是因為聽眾水平,知乎裡面大多是高素質專業人才吧,但是你大可看看知乎裡面關於歌曲的回答,十個裡面可能超過八個是在講歌詞,一首歌詞好就是好歌,詞爛就是爛歌。你自己品一下,這是多麼的膚淺啊。

你知道學音樂的人都知道一件事情,表達感情氛圍是用曲目本身來體現,但是目前中國的聽眾都是用歌詞來感受,你可以理解這種事情么?就跟拍電影導演不用鏡頭劇情來說明人物關係事情經過,用旁白來說明,一個演員不用表情動作來表現內心情緒,而用眼藥水,誇張的說明來體現,生氣了就板著一張面癱臉來說「我現在很生氣」,旁白「主角現在很生氣了」,女主角「啊,他生氣了怎麼辦?」,但是臉上完全沒啥表情,換個高興的詞似乎毫無違和感,就是這種感覺。

在電影中,這是小鮮肉們乾的事情,但是在中國,這是大部分音樂人乾的事情,尤其是那些「搞民謠的」,音樂人水準不夠是一方面,更多的原因是聽眾水準更低,你想想看,覺得吳亦凡演技好的人已經夠腦殘了,覺得吳亦凡是影帝的,小時代是神作又是什麼人?但是這是百分是九十的中國聽眾現狀。舉個現在幾個現在的神作,「消愁」、「奇妙能力歌」,「成都」。

純音樂對他們來說是無聊的平時不聽的,協奏曲交響曲完全就是難聽。而流行音樂對他們來說則是寫文章,文筆了得就是音樂才華橫溢,文筆一般就是配上久石讓版得瑞的曲也是垃圾的歌。

中國聽眾是「看」歌,從來不是「聽」歌,鑒賞音樂給他們弄成鑒賞文學,寫歌變成了寫文章,在中國樂壇,音樂只是文章的附屬品,這樣的土壤又能孕育成幾個周杰倫,李宗盛呢?出來一個都是奇蹟了。

搞音樂從來就不是寫文章。


教育啊...

日本的學校很鄉村的你都有機會見到鋼琴,乾乾淨淨,在破破的教室裡面(愛媛縣)

中國高中生應該是很少有成熟樂隊,但是日本高中基本功真的好的不行,教育資源也好。

日本交換生來我們學校(我問是不是社會人人家搖頭,問是不是學生也搖頭),來學習中文的,說自己會一點點鋼琴,坐下就是一首德彪西....

中國嚴肅音樂普及教育和實力太落後於日韓(全民平均),甚至這個差距巨大的。

談及中國,我只能說中國不是唯強者論,談李小龍,就要拉出張三丰,霍元甲,美國崇拜李小龍已經神化到和邁克傑克遜一樣的存在感。

所以很多人出不來是真的。

音樂能力是基於巨大的基礎鋪墊?經歷,才能創作出好東西。

僅論和弦選擇,中國近幾年是比較好了,日本高中生隨便寫一首歌都要轉調兩三個。而且你拿給中國人聽,聽不懂啊...如同我們這些學音樂的麻瓜不懂微積分啊...。這都是需要系統學習的。

內內歪歪理由和原因太多,也有很多「不可說」因素,但是最要命的還是全面教育,科教興國真不是吹的。

中國大學生樂隊排練,很少敢排爵士,都tm民謠...為啥?

簡單啊!演奏門檻演唱門檻都很低。

民謠好聽那麼外國那麼多好聽的歌呢?

那麼這麼淘洗下來,這批人是註定要成長成為大人的,中國就差外國一大截了...很多科班生,不願意演。小熊餅乾的歌差不多就要出動上音的電吉他....butterfly的吉他我找了一大圈才找到。

演藝圈不說,且去看看niconico那些民間高手....足夠多少科班生服氣...(當然觸手猴小朋友我是不服的)

我有時候聽很多日本近十年來的歌曲,讓我去彈琴,我甚至都很虛,那種精細和速度...(利益相關,我正好下個月五號要去給伯明翰的博士簽約藝術家,伴奏)


頂級的中國音樂人,實力拿出來並不虛,比如那誰誰和那誰之類的,雖然在國外頂級算不上,但是一流還是穩穩的

三個眾所周知的原因

1、歐美日聽歌要錢,所以優秀的音樂人很容易良性循環,有了錢什麼都好說。根本原因還是人家有錢,飽暖思淫慾,思完淫慾玩兒文藝。

2、整體上,音樂素質非常高。日本的音樂目前來說基本上認同二戰的時候美國大兵帶去的成體系的爵士樂熏陶,爵士嘛,現代流行音樂的祖宗。再加本身受古代中國影響,詩書禮樂什麼的人人都要會,所以你看到今天日本很發達,但是到處都是古典美。這個中國就比不上了,早八輩子丟完了。《一公升的眼淚》中,上初中的亞也在學校里創作班歌這段戲中(可能記憶有誤),同學們拿的都是標標準準的五線譜,而你現在隨便找一個大學,除了藝術學院以外,基本上找不出全部看得懂五線譜的班級,什麼清華北大都不行,不服你試試

3,社會氛圍好,現在的中國,太浮躁,都在向錢看。上世紀90年代的搖滾潮,幾乎每個人都在尋找中國的搖滾樂在哪兒,和歐美的搖滾有哪些不足等等,談的那都是理想。到了周杰倫這兒就斷茬兒了,周杰倫開創了中國風,將嘻哈音樂引入中國,然後就沒有然後了。現在談的都是錢,找個好看的,花錢出專輯出道,然後炒作運作隨隨便便演個電影上個綜藝,錢嘩嘩的。就連那些有才華的也按耐不住,這幾天熱議的毛不易,詞是好詞,曲要是在能潤色潤色就更好了。鮑勃迪倫創作一首歌,反覆斟酌,推敲了一個筆記本,最後還是拿掉了,李宗盛的《山丘》也寫了很久,這種態度是中國這些現在這些歌手缺乏的。

深層次的原因

1、中國音樂沒有傳承,這是伯克利大學一個教授說的,中國曆朝歷代一打仗就斷層了,基本上流傳不下來。實際上中世紀中國的音樂相當的發達,只可惜沒有傳下來,西方音樂經歷了千年的發展,從到中世紀早期到現在,一環套一環。不斷的進步不斷的變化才有了今天百花齊放的格局,而中國嘛

2、自古以來,我們的社會就看不上這些搞藝術的,你看我們有給帝王將相樹碑立傳的,有給科學家樹碑立傳的,有給貞潔烈女樹碑立傳的,你見過有給藝術家樹碑立傳的么?就算到了今天,人們還是不尊重這些搞音樂的,動不動就戲子戲子的叫,袁隆平院士的雜交水稻取得重大突破這條新聞下面,這些玩音樂演電影的就會被拉出來批判一番,搶險救災的時候會被拉出來批判一番,科技取得重大突破會被拉出來批判一番。前幾天薛之謙鬧的沸沸揚揚,不知道誰還提出來「將軍墳前無人問,戲子家事天下知」這種莫名其妙摸不著頭腦的話,還受到了無數人的擁躉。先不說這些明星藝人人品什麼的,你覺得要是放在歐美,放在日本,會有人因為追星而被批判么?會有人因為愛因斯坦發表了《相對論》就罵明星的么?在我們國家,明星和普通人幾乎是對立的

3、和諧社會不需要音樂,這個你我都懂蛤,聽得歌聽著聽著就沒了,看的電視劇看著看著就沒了,瀏覽的網頁404了這種魔幻的事情簡直見慣不驚了對吧

所以說,因為我們剛剛從貧困線上爬上來沒幾天,人們的腰包還沒徹底鼓起來,沒有為精神享受付錢的觀念,功利主義主導下的音樂教育形同虛設,整體音樂基礎太差勁,社會又那麼浮躁,音樂傳承支離破碎,即使有也沒人去研究挖掘,而人們對歌手的偏見根深蒂固,導致歌手和普通人二元對立,搞音樂成了不務正業不思進取,導致從業者人數不夠,而頂級音樂人又和從業人數成正比(出一個列儂幾率是千分之一,但是中國只有一百個從業者。這樣中國的列儂永遠出不來),輔以和諧社會大法好。多重原因導致了中國的音樂別說趕超歐美日韓了,就連中東的伊拉克,敘利亞,非洲那幾個小國家都不如(人家種族天賦加成)。

不過偉大的馬克思主義揭示了歷史是成波浪式前進螺旋式上升的。我相信中國肯定會有復興到唐朝那樣像全世界輸出價值觀的那一天,只不過有可能是幾百年後了,我們在座的是等不到了


1. 夏天去日本遊玩,受人之託在大阪琴行買了兩把琴寄回國內。在郵政所寄出的時候,工作人員要開箱檢查。後面站隊領保險金日本老爺爺用及其不流暢的英語說Gibson, good guitar! 事後詢問才知道這把琴很有來頭。

2. 小時候記得灌籃高手的片頭,片尾,插曲都很好聽,很符合氣氛。長大之後才知道90年代日本搖滾的厲害。

3. 最喜歡的beyond樂隊是無法忍受香港樂壇才去亞洲搖滾中心日本發展的。可惜啊,家駒卻客死他鄉。


我覺得吧

中國大多數音樂人都在做能賺錢的音樂、

人民群眾喜歡動次大次、動次大次賣的好、隨便寫寫就有人喜歡、隨便湊湊就又是一首新的、怎麼著都有人愛聽、怎麼著都能賺著錢、這樣的東西大家都喜歡做啊、畢竟撿到籃子里才是菜、揣進兜里才是錢嘛

那些做民謠的、一個個的成天除了詩和海風就是遠方和狗、要不就是遇人不淑懷才不遇啥的、這玩意兒聽得多了也就那麼著了、並不是人人都能抽上陌生人給的蘭州、也不是人人都能有女粉絲願意陪著睡覺、如果寫的歌特立獨行不符合大眾胃口的話、飯都吃不上了哪還有故事支撐他們走下去。


謝邀。

不知道為什麼會邀請我

我又不是什麼牛人

哈哈

其實

中國流行音樂沒有不及歐美日韓吧?

華語樂壇這麼多年歌詞旋律好的作品真的有很多

只是好的東西經常被淹沒

高曉松說:我們華人的祖先是沒有流行音樂的(我忘了是不是這麼說的)

想想的確是

如果是流行音樂發展的話的確不如歐美日韓

上個10年流行RB

這個10年則是Trap EDM

源自歐美

傳入日韓

然後再中國化(我不知道這麼說對不對哈)

因為這樣,我們在學習創作上就慢了一點

再加上「口水歌」大行其道

廣場舞神曲風靡全國

綜藝節目上單純的高音崇拜(我不覺得是唱功崇拜,畢竟很多觀眾只要聽到高音就覺得是唱功好)

這就造成了現在這個樣子

至於題材么...

你看看華語電影的題材你就懂了(畢竟你懂的)

還有很重要的就是

華語音樂市場的問題

音樂人沒有得到人們的認可

依舊覺得音樂人是「戲子」

這個是存在的

盜版橫行

所以

我連起碼的溫飽都解決不了,還怎麼去創作更牛的作品

最後

我想說

你覺得歐美日韓的歌曲好聽

有可能是你聽不懂歌詞

真的有的因為歌詞感覺真的超級水

嗯,這段就是開開玩笑


因為隨便寫首小蘋果能火能賺大錢,費大力氣寫首Bohemian Rhapsody沒人愛聽沒人聽得懂。

市場需求就是大俗歌,人傻錢多,還有多少人願意做高質量有深度但又沒市場的音樂?

看看國內那些曾經牛逼的搖滾樂隊現在都什麼樣了。


現在天朝的流行歌曲,一百首裡面至少99首都是寫愛情的,為什麼?因為容易引起共鳴啊!也就是受眾多啊,做音樂還是要賺錢的,特別是在現在這種盜版歌曲漫天飛的現實下。注重藝術,容易餓死。

填詞作曲也只是換湯不換藥,永遠的哼哼唧唧那麼幾句。注重寫愛情的,離別,思念,分手,被分手,仰慕,追求,相處等等的體裁,說是在填詞上下了功夫,其實不過就是改寫句子,再次尋求共鳴罷了,有共鳴,自然就有人聽了。

在者,現在歌曲排行版上靠前的歌曲一般都是哪些?要麼就是風格新穎的神曲,要麼就是唱功了得的歌曲,這些都是電視台捧的,因為某些引導,大部分人認為一首歌的好壞在於歌手,誰管旋律,節奏以及和自己八竿子打不著的體裁?很多觀眾的逼格也沒那個高到可以鑒賞一首作曲好壞的程度。

日本歌曲的體裁非常豐富,有意思的是,近些年聽得日本音樂和國內歌曲對比最大的特點是:很少聽到日語歌里涉及愛情的體裁,一般都是人生,勵志,夢想等等的詞眼,而國內歌曲,排行版頭版頭條一定是寫愛情的歌曲。

中國認真的音樂人太少了,歌手倒是一大堆,而且很多歌手是不懂作詞作曲作詞的,他們大概只懂怎麼把這首歌唱嗨現場。而認真的,作詞作曲的音樂人,由於唱功不行,難登大雅之堂,然而這些人才是中國音樂真正的救世主啊。

不改變觀念和提高鑒賞能力,很多人只能沉浸在已經寫到糜爛的愛情中了。

寫一種受歡迎的體裁,總比寫一首無人問津的歌曲好多了,音樂人也需要生存,認真做音樂,體裁很廣的音樂人有,只不過大部分人不屑入耳罷了。


你對中國音樂一無所知

江上清風游 - 變奏的夢想 - 單曲 - 網易雲音樂

空山聞雨(中國風純音樂) - Monica不不 - 單曲 - 網易雲音樂

忘情衷-純音樂 - 風卿落/墨忘音弦 - 單曲 - 網易雲音樂

暗夜驚魂 - 群星 - 單曲 - 網易雲音樂

盛唐樂坊 - 女子十二樂坊 - 單曲 - 網易雲音樂

敦煌 - 女子十二樂坊 - 單曲 - 網易雲音樂

樓蘭少女 - 女子十二樂坊 - 單曲 - 網易雲音樂

天竺少女 - 付娜 - 單曲 - 網易雲音樂

冠軍侯 - i2star - 單曲 - 網易雲音樂

聞戰 - i2star - 單曲 - 網易雲音樂

劉家軍(Liu Bang"s Army) - 黎允文 - 單曲 - 網易雲音樂

鳳鳴山之 - 黎允文 - 單曲 - 網易雲音樂

楚漢之爭(The Clash Of Chu And Han)

平遙古韻 - 李志輝 - 單曲 - 網易雲音樂

紫禁花園 - 李志輝 - 單曲 - 網易雲音樂

襄陽歌 - 黑鴨子/八隻眼 - 單曲 - 網易雲音樂


大家說的比較沉重,我來打打氣。

1.古典音樂來說,西方國家完勝。古典音樂是外來的,是歐洲古典音樂的簡寫,是徹底的西方音樂。古典音樂是嚴肅音樂沒錯,但它帶有比較重的西方民族痕迹。比如,為什麼要使用大小調式,為什麼要用七音音階,為什麼要玩復調對位,為什麼大小三六度、純五純八還有非低音上的純四度才是協和音程?當然可以找出一大段理由,但不能否認其中帶有的民族習慣。西班牙音樂、俄羅斯音樂、阿拉伯音樂都算民族特色音樂,而義大利、德奧音樂卻被認為當然如此,這是有一定民族中心主義的。當然,後來現代主義、後現代主義玩印象派、十二音序列無調性那就兩說了,那是超脫民族的。

不過之前的,都是帶有嚴重民族痕迹的。

再說爵士樂,爵士在和聲、節奏方面有突出創造和貢獻,不過其黑人血統不要再純正,民族特點亮眼。

這並非說中國在古典音樂方面弱於歐美理所當然,而是說這些方面存在民族音樂習慣的不同。

2.事實上,中國一直是有流行音樂的,不像高曉松先生所說中國過去沒有流行樂。我對高曉松先生的音樂只有真誠的欣賞和敬仰,但他說的話和他的音樂應該分開來看。我們不應以後殖民主義心態審視中國的過去,中國過去音樂也是百花齊放,雅俗皆具的。流行音樂就是百姓音樂,過去中國百姓聽什麼的?山歌、小曲、時調、快板、鼓書、彈詞、戲曲,這些就是過去的流行音樂。宋詞填的是什麼,是歌,「凡飲井水處皆歌柳詞」不是隨便說說的,可想那是多麼流行。大家也都聽過家裡老人說逛會,撐檯子唱戲唱曲,人人愛聽,不少人還能唱一段。名角來了,萬人空巷。還有吹嗩吶的,拉二胡的,打板說唱的,音樂還是相當豐富的。

3.中國當代音樂起步晚,原因主要是經濟而已。藝術是奢侈的,填飽肚子後才能去干。算來改革開放,三十多年而已。版權保護也是有經濟基礎的,大家有錢了,普遍買得起音樂,版權門檻自然就上去了。過去藝人都是撂地演出,給錢隨緣,那也是沒有辦法的事,一場固定多少錢就沒多少人看得起了。歐洲酒館游吟詩人也是同理,正經樂隊是貴族在養。

歐美、日本學生樂隊水平高,基層樂隊質量好是公認的,這與他們自身的教育和家庭經濟水平是分不開的。中國經濟好了沒幾年,多數家庭眼界跟不上,經濟不夠好,學生學業壓力大,這是社會問題,本質是經濟問題。有目共睹的是,中國新一代的孩子普遍很小就接受更好的音樂教育,中國新一代的音樂也越來越好。

音樂並不特殊,與其他領域一樣。之前我們說,中國的科研不行,跟在別人後面。這些年也慢慢上去了,原因無非一金錢、二積累。相信中國音樂也會這樣,越來越好。

在此擱筆。


其實這個問題有個很顯而易見的答案,就是在於語種的不同。

漢語是有聲調的語言,並且聲調錶意。普通話里的四個聲調在填詞時會產生干擾,與音樂的旋律之間的調會發生衝突。所以填詞的時候漢語的聲調的高低走勢要兼顧音樂旋律,音樂旋律也要兼顧詞的聲調,這樣一來,極大的提高創作難度,也限制了創作自由度。

而像英語之類的印歐語系的語言絕大多數只有語調沒有聲調,歌詞只要符合音樂旋律就可以了,不需要相互顧忌。自由度一下就放開了,填詞就很自由。

此外,漢語普通話里所有的發音都是輔音加母音,或者單獨的母音,所以漢語的發音都是基本上都是樂音,而確實輔音這種噪音的配合,節奏感就會大大降低,每個字詞之間母音輔音變化單一,形成不了強節奏感。所以漢語更適合朗誦,或者慢歌。

其實現代漢語在填詞方面先天並不具有優勢,又加上文化的寬容度自由度都有所限制。音樂創作往往都是留於固定套路,題材也很僵化,或者在創新的時候用力過猛,感覺寫出來的詞矯揉造作,就感覺想把一首

英文歌用儘力氣唱成中文,語言歐化現象非常嚴重。


有很大一部分市場原因,你寫很多牛逼的好歌,但是市場不買賬。


我就很想問中國人一句 一年你們到底聽了多少首歌

不管是港台的大陸的 日韓的 歐美的

因為我自己喜歡看日本人做的MAD 他們曲庫的能力實在太強

第二個是審美

中國人更多是一種跟風 艾薇兒火了滿大街都是那2首歌 GAGA火了滿大街都是那一首歌

Taylor Swift火了滿滿大街都是

少一點跟風多關注些小眾 培養審美 多接觸好音樂

周杰倫以前聽古典音樂的 才有他現在的地位

如果你們聽的是垃圾音樂 做出來的音樂只會更垃圾


謝邀,很早就收到這個問題的推送,一直沒有時間回答,趁著國慶假期的尾巴,來回答一下個人的觀點。

音樂是很個人化的藝術形式,有些人沒有搖滾就活不下去,有些人一看搖滾兩個字就避之不及。所以下面所說的,也是從個人的喜好來說的。

中國的音樂在題材和旋律上不及歐美,個人覺得題主更喜歡歐美這樣的風格,中國有江南絲竹、有晉中黃腔、有黃土高坡信天游、有京劇、豫劇、越劇,都是很入耳的音樂形式,兩者並沒有什麼可比性。

但需要注意的是,今天中國的音樂功利性越來越明顯,這倒是真的需要注意的事情,很簡單一個例子,學鋼琴為了什麼?因為喜歡,因為痴迷於這樣的旋律帶來的美感,所以去親近鋼琴,去找好的老師來教授,這樣是一個正常而完美的過程。今天呢,鋼琴的學習是因為今後可以在升學的過程中加分,可甚至是因為別人在學,我們不能不學,那就出問題了!

音樂是心靈的噴薄,而不是一項必修的任務。


流行上我國更注重填詞,音樂性真的可以放在一邊。。而且說句實話,我國還沒到那種可以素質教育的程度,我覺得吧,歐美音樂也不是很注重旋律的,他們更注重節奏和和聲,日本倒是重旋律


謝邀。

先糾正題主一個小問題,中國音樂不等於中國的歌曲,中國有很多優秀的作曲家。

不過,歌曲之所以叫歌曲,是需要益於傳唱的,肯定不會太刻意提高歌曲的旋律性,而歌詞更能體現出一首歌曲的藝術性。

題材確實很窄,畢竟是歌曲。


題主這麼說不是在打所有中國做音樂的人的臉不是。


首先中國教育是否允許初中高中生有時間去學習音樂。

其次是否老師真正具備專業水平和素養。

我見過很多琴行的"老師",樂理一塌糊塗,為了課時費什麼都做的出來。

還有所謂的考級制度居然讓應試教育音樂化了。

其次就是中國音樂市場的風氣問題,好嘛,今年流行嘻哈,去年流行民謠,再前年誰不去幾個音樂節都不好意思說自己是xxx粉。歸根結底就是對音樂沒有正確的認識!

反觀國外,我現在在荷蘭讀書,歐洲古典音樂氛圍就不談了,反正荷蘭所有火車站都有鋼琴提供演奏。德國的音樂製造能力世界首屈一指。義大利西班牙這些地方簡直就是天堂。而亞洲音樂大國日本,70年代開始日本流行音樂進入發展期,80s 90s進入亞洲巔峰期。目前音樂設備有很多的日本核心品牌,隨便說幾個鋼琴有Yamaha,kawai,吉他有ibanez, fernandes,效果器,音箱,鍵盤,等等。中國頂尖的音樂欣賞,創作,意識不輸歐美,但是中端及以下群體是真的落後一大截了。一線城市的音樂教育水平高於其他地區也是不爭的事實。少數民族地區的傳統音樂文化傳承也是中國音樂教育目前極其需要重視的一部分。


自行搜索billboard 全球音樂產業報告 看看中國佔多少 至少比嘴上說「你才聽過多少 xx代表不了中國音樂」管用的多


我以為外國的月亮會比較圓


推薦閱讀:

《兩隻老虎》的旋律來自哪裡?曾被譜成哪些歌?類似的百用旋律還有哪些?
大腦中總是反覆回憶一段音樂旋律,在心理學中是怎麼回事?

TAG:音樂 | 旋律 | 音樂製作 | 華語歌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