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評價殲7MF這種飛機?

因為它已經可以裝備相對比較好的雷達,甚至可以我們假定其裝備了一種仿製米卡空空導彈的比較小的中程空空導彈,已經可以作為一種超視距空戰平台,如果我們在給它加一個成本減半甚至三分之一的因果律buff,那麼殲7mf機群在面對早期三代機空軍面前會怎麼樣呢?面對比較成熟的中期的三代機空軍又會怎麼樣呢?三代機的魔改版和四代機不討論,為了防止有人拿體系說事消弱這種問題的樂趣,我們假定都是美軍80年代體系,或者蘇軍80年代(配殲7mf)體系對美軍(也就是說蘇軍的體系戰鬥機主力,其他不變,兩邊對A)……


這個不存在什麼評價不評價的問題

1.首先,要理清132廠設計室,也就是後來的132廠飛機發展中心/技術中心,和611所的關係。

2.出口巴基斯坦的殲7M改型是那個單位研製的?超7是那個單位研製的?JF17梟龍又是那個所研製的?98年簽合同的時候,那個單位是主機所?超7的相關研製資料是怎麼到的611手裡的?屠基達的超7史話等文章裡面為什麼有一股莫名其妙的怨氣?

搞清楚這些曲折,才會弄懂為什麼132廠會搞出殲7MF來。

3.殲7MF就是一個單純的外貿項目,說的難聽一點就是個莫名其妙的備胎方案。而且該項目本身也是132高低搭配的一部分。高端MF是面向新機市場,低端FS主要面向舊機改造市場。

4.關於MF的性能指標就不要深究了。該項目處於一個極其初級的階段,除了一個總體設計的粗糙架構以外,子系統一個都沒定下來。別說子系統,就是後機身結構要不要沿用殲7E都沒有定論。出於可以理解的廣告效應和軍貿市場上的常見做法,拔高、虛標指標那是極其正常的。

5.該項目的下馬,外因是沒有潛在客戶,無法從外部獲得啟動資金。內因是當時殲10已經首飛,132廠肯定是主機廠;FC1更是百分之百的會落在132生產。加上當時還有出口巴基斯坦的雙三角翼殲7訂單,空軍後繼7G訂單,132的生產任務也很飽滿。132其實既無資金,也無太大動力去完成7MF。

6.2000/2002兩年,非常引人注目的崑崙,和殲7MF,實際是無關的。MF預定使用的是渦噴13F,至於渦噴13F的技術來源和改進措施,那簡直就是千古謎案……


殲11D,蘇27系列魔改終極型號之一,改的的比號稱最強四代半的蘇35還要強,雖然沒強多少。

但是照樣被殲20吊打。

沒辦法,空軍基本上停了殲11D,採購了一批蘇35,然後開始弄殲20……

代差是沒辦法彌補的……

殲20:我不是針對誰,我是說在座的都是垃圾

殲11、殲10、殲15、殲16:……

殲15:等等,我不服,我要單挑

殲20:怎麼挑

殲15:我選地方,你選時間

殲20:行,你選吧

殲15:南太平洋中心

殲20:……


看來題主還是年齡不大,不太清楚這個殲7MF是怎麼回事。

從頭到尾,殲7MF都只有下面這個模型

連樣機都沒有,只有一個模型,關於MF的身世,03年兵器知識有過比較詳細的說明。

提到MF,就不得不說殲7FS

就是這老哥了,FS的出現,時代背景是,80年代末和西方軍事交流的大門被關上,外購西方先進技術的途徑沒了,90年代從俄羅斯引進了Su27,但是由於技術太先進(沒錯,當時TG太落後了,簡配的Su27SK都覺得是高精尖科技)短期內又無法吃透技術,而且因為太昂貴(沒錯,那會的TG真的很窮,Su27都嫌貴,完全沒有今天的財大氣粗的氣勢),當時估計相當一段時間內無法大量裝備,所以必須要有一款低端機和其高低搭配,而當時的主力殲7系列,無論是技術指標還是實際性能,都完全無法和Su27進行協同作戰,鑒於當時的技術水平很落後,剛剛掌握三代機的技術,正在研製的殲10固然先進,但是因為國內研發能力太弱了,對於中西近親殲10在終止了西方技術交流之後是否能成功,什麼時候可以服役,都沒有底氣,所以盡量應用國內掌握的最先進最成熟的殲7的現有技術進行新飛機的研究,以求儘快形成戰鬥力,這是原因之一。

其二,當時已經發現殲8系列問題太多了,飛行性能差,機身強度不足,不受部隊歡迎,所以需要一款戰鬥機,有較大的航程,較低的成本便於大量裝備。

第三,巴基斯坦提出聯合研製一款輕型先進戰鬥機,正好合併研製,還可以創匯。

綜上,手裡能用來作為技術基礎的飛機就只有殲7。但是殲7那個機頭進氣絕對影響到了安裝先進雷達,所以按照中西蜜月時期接觸到的技術,尤其是F16的機腹進氣氣動布局給TG留下了極其深刻的印象,而且機腹進氣可以儘可能的減少氣動布局修改,還可以把機頭空間騰出來安裝大尺寸雷達設備,同時縮短研製時間出口換匯,萬一缺乏西方技術支持的殲10遲遲不能服役,這種乞丐版假四代機還是可以支應一陣子的,畢竟當時空軍要求很低,能跟台灣空軍比戰力持平就足夠了。而且機腹進氣不僅對機體修改最小,而且正好可以借用殲10的機腹進氣技術儲備。於是就有了上圖的FS驗證機,驗證結果據說是效果非常好,當然,所謂非常好,也僅僅是針對殲7的性能。雖然FS和MF看起來都很不錯,但是空軍不傻,所以,這倆傢伙都算是私生子。。。

結果事情發生了根本變化,得益於對俄軍事交流,殲10的研製進度加速,98年殲10已經首飛了,殲10是一架技術非常先進的正宗單發四代中型機,而且可以使用俄制AL31(MF機體太小塞不進去AL31),性能有保障,空軍已然已經瞧不上二尾子貨了。外購客戶呢?人家本來就是想通過這個項目跟美國討價還價買F16,911之後F16到手了,自然也瞧不上這個二尾子貨。

況且MF載彈4.5噸,航程2600公里的性能實現,得益於那個比神秘更神秘的存在:渦噴14,這玩意從頭到尾,具體是咋回事誰也不太清楚,他到底有多大能耐也沒人知道,說來說去就是大幅度提高殲7殲8性能,可是啥叫大幅度提高啊,MF屁大點東西,拉4.5噸武器,作戰半徑2200公里,這是要逆天啊!而且還要實現超視距打擊,發射主動制導武器,中距彈,這雷達要多強悍?就算是機腹進氣,MF那尺寸,也塞不進去這種雷達。說機動性,MF那鴨翼跟殲10完全不是一個數量級,相比殲10全動鴨翼,MF那頂天就算一個可以小幅度調整的小翼,對飛行性能增益極其有限,也可以說就是趕時髦湊上去的。今天回頭來看,MF吹得太大了,根本不可能實現。

其實MF就是一款。。。特殊歷史時期之下為了應急的個人設計,隨著國內外形勢好轉及國內經濟迅速發展以及技術迅速進步,還沒有出世就已經死了的特殊時期的特殊設計飛機。當然,如果不是國際局勢發生了一系列變化,我毫不懷疑FS或者MF會服役並長期擔任空軍主力,當然,真實的數據指標,也就是比殲7E稍微好那麼一丟丟


MIG-21:21世紀了,老娘我真的真的玩不轉了,你們又不是啥都沒有,就不能放我去非洲划水嗎?


你需要再次魔改 ,比如把尾翼前置變成鴨翼來獲得更好機動,增大機體改成雙發,為了安雷達改成兩側進氣,為了作戰需求再隱身處理。。。。。

出來吧殲二十


題主我捉個蟲……現代空戰不是靠堆數量的。

我舉個例子,一個殲7四機編隊打一架殲10,殲十雷達功率更大,在殲七還在抓瞎的時候上來先四發中距彈擼下來兩架,殲七開啟加力進入狗斗距離,還沒來得及分隊,結果殲十在這段時間裡爬升了2000米,殲七沒有射界,被殲十擼下來了。

更高的能量轉換比,可以看作飛機劃代的依據。現在我們假設殲十打殲七是4:1的交換比。

然後呢,如果雙方的機場都是1小時10架次,那麼殲十方只要維持4機編隊巡邏就能封鎖殲七的機場了,還有一小時6架次的轟炸,你覺得殲七打贏現實嗎。

==================

今天想了想,覺得題主其實說得也有道理。因為他沒有指定戰場類型。

自能夠越過天際線打擊的中距空空導彈出現以來,還真沒有過勢均力敵的制空權爭奪戰。迄今為止最後一次制空權爭奪是北越vs美帝。

區域制空權的爭奪往往是空優戰鬥機的前沿對峙,雙方在己方戰鬥機戰鬥力最優的航程範圍內交火。以此看來,雖然殲十的作戰半徑、爬升率、武器效能全部完爆殲七,也未必就能完成奪取制空權的戰略任務——哪有那麼多給你堵著機場打的機會?

為什麼我這麼講呢?因為越戰就是活生生的例子。美國空軍和海軍6-7個聯隊的戰鬥機、攻擊機在長達十年的時間裡未能達成癱瘓越南交通線、徹底破壞越南工業生產的戰略目標。這裡面有tg劃紅線的緣故,但北越國土防空體系是立下汗馬功勞的。

北越的戰鬥機比美帝落後一代,但配合地面防空導彈打出了很漂亮的戰果。美帝的空襲效率極其低下,著名的清化大橋足足用了一年多才炸毀。在這種情況下,只要看看美帝的日出動架次,略微一算就能知道,徹底摧毀北越只是一句空話——事實上,美帝確實增派了B52,還大規模使用了毒氣彈,但依然舉步維艱,遠在勝利之前就被國內反戰派打倒了。

北越空軍的交換比非常難看,但是,又有誰能說他們的國土防空失敗了呢?

現在我們把殲七放到北越的位置上,把殲十放到美帝的位置上,也許歷史會重演也說不定。


梟龍國內也沒裝備啊。

三代機的雷達,三代機的引擎加上重新設計的,類似三代機的氣動外形,然後呢 ?在我國內就沒有然後了。

即使最後進入PLA空軍服役,估計也是代替強5,不過可能性不大。

至於為什麼?1,輕型飛機對於中國這樣領土廣闊的國家性價比低。

2,作為終極二代機,確實有吊打一般二代機的能力,可惜周邊沒什麼二代機讓你打。

3,輕型飛機便宜,但也要錢啊,問題是錢從哪出?擠佔中型的J10還是重型的J11?

4,潛力,已經一點也沒有了改進可能了,然後飛機卻還是嶄新的,要服役二三十年的,在這二三十年里逐漸落後卻無法改進。

綜上所述,除非沒有辦法,否則無論先進與否,國內應該不會再裝備輕型機了。其實無論美蘇,裝備的輕型機都極少,美國的F104自己只是少量裝備,到了F5,更是只用里訓練了(還有出口),一代名機米格21,在蘇聯裝備的數量少不說,裝備時間還短。

所以,輕型機對大國(各方面)空軍就是雞肋,而且是越先進越雞肋。


有兩個根本性的問題:

  1. 你把一個二代機平台改三代機的雷達航電,購買成本能比三代機便宜多少?更何況你還要受二代機機體、發動機壽命的制約,全壽命成本沒準更糟糕。
  2. 對於現代戰鬥機來講,殲7的機體規模是過小的。


梟龍,殲7魔改計劃超7最終結果,即殲7終極魔改版


殲7MF出來的時間太晚了,如果早三年就可以了。這個應該是殲7最後的大改了。可惜前有殲10,後有梟龍。雖然物美價廉,但的確不合時代發展潮流。現在只能在21世紀初的雜誌上見到它了。

很好看的一款戰鬥機。可惜出現時間太晚,原型機都沒有造出來。僅僅是模型和概念。


講道理,J7最終魔改版:梟龍B,裝備我國最先進的外貿版AESA——性能堪比F35的雷達——之後,中距空戰完虐殲十A!(滑稽

http://m.bilibili.com/video/av6931597.html


這個是戰略忽悠機,當時的條件和技術根本就達不到所說的那種性能


低配梟龍…


為什麼梟龍國內沒裝備呢?

因為超七被斃了……

以後也不可能回來當強擊機

因為強七也斃了……


其實題主不知道的是…巴基斯坦有叫JF-17的梟龍了(再改剁手版)


國內沒啥需求了


殲七系列的最終魔改版,不會是梟龍,那個太貴了。直接改成無人操控版本的一次性靶機/導彈,放在殲轟七前面,對目標進行飽和攻擊。完畢!


沒戲


推薦閱讀:

二戰結束後列裝的栓動步槍有哪些?
飛機被導彈武器鎖定會報警,這是什麼技術或原理?
請詳解圖中單兵裝備?
中國下一代預警機的設計,基於運20還是C929?
梟龍戰鬥機在當今世界算什麼水平?

TAG:軍事 | 空軍 | 戰鬥機 | 美蘇冷戰 | 軍事裝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