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史料不如中國史料詳盡嗎?

古代是不是只有中國人才對記載歷史這麼執著?


不少人都以西方民間自發修史為由來駁斥樓主,然而,卻忽視了一個非常重要的事情————中國同樣有大量的野史,以及被諸多答主引作例證的文學作品和各種各樣的記錄。

除了官方正史,我國也有各地縣誌,地方史,家史和歷史上各種事件如修建寺廟之類的碑刻,說中國只有正史,是有干無枝,恐怕不是史料無枝吧。

機械的對比數量,其實是沒有意義的,對比精細程度,恐怕會十分複雜,很難得出一個足以站得住腳的結論。但總體來說,統治階級對歷史的態度總是能說明一些問題的。


首先,史料並不僅僅是【史書】,史料極其廣泛,史書僅僅是史料的一小塊部分。

而政府的公文,檔案,人的信件,各種文物,器皿,遺留建築,風俗,歌樂等等都是屬於【史料】。

如果是我國的史料數量與整個西方相比?那麼我國的【史料】數量恐怕是不如西方世界的,畢竟西方不是一個【國家】,但是如果是說中國是否是全世界【史料】數量最多的國家,那麼我覺得毫無疑問我國是世界第一,只是我國目前史料學與歷史學起步較歐美較晚,很多的研究手段還較為落後,還有不少人甚至業內的一些人事還在把史學與史料學當作一回事,甚至不承認史料學與歷史學的科學性。

而西方的的確確,在很長的一部分時間之內,是沒有官方史官的,其實本身古代文明中,尤其是古典時代,擁有廣泛記錄歷史的習慣的國家數量是普遍較少的,而擁有長期記史傳統的文明也就是中國的東亞文明與地中海文明罷了。這方面沒什麼好不承認的,古代中國就是古代文明裡最熱衷記錄歷史的,哪怕是歐洲也的的確確是不如的,這點我們應當正視,但也不應該因此就妄自尊大,而排斥他國的史料與記錄。


以前看過一個故事,叫二次鴉片戰爭之後中國的大門被打開了,一個洋人傳教士來到一個中國西部特別偏遠的農村,然而這個村的村老見了這個洋人然後就問你是從遙遠的西方來的吧?這樣人就特驚訝,都這麼偏僻的地方了居然還能知道我是洋人?這TM也太有見識了呀!後來細問之下,這村老從祖祠中取出來一本記錄,詳記了這個村裡發生過的大事兒,其中一條清楚的記錄著,在唐朝年間有一個赤發靛眼,來到了他們村裡,他自稱是從遙遠的西方而來,還在這個村裡住了幾年。。。

以前看這個故事,它是表達中國古代農村是有多麼一成不變,然而突然看到了那這個問題,發現放在這裡非常合適!

官方修正史就不說了,事實上中國是一個非常注重傳承的民族或者說中國的文化非常注重傳承,這是至上而下的,試問西方哪個國家能和中國比的了。。。


首先得明確幾個概念的界限才好繼續回答問題。

西方——存在地域界定和時間界定的問題。在談「歷史」這個關鍵字的時候,西方往往指中世紀的東、中、南歐。但是談「文化」這個關鍵字的時候,往往西方又代指了現當代的歐洲大部及北美。在於「東方」這個關鍵字做對比映襯的時候,西方有時又代指無具體時間指向的除東亞及部分東南亞地區之外的其它所有地區……所以,首先得說清楚,什麼是「西方」??

史料——一般非歷史專業的中國人說到史料,往往代指歷代官方修史所產生的文本材料。但是在很多場合中,史料所包含的範圍,除開上述官方修史的文本材料之外,還包含遺迹、遺物、官方產生的其它紀錄性文本、官方產生的非紀錄性文本、非官方修史所產生的文本、非官方產生的其它紀錄性文本、非官方產生的非紀錄性文本等等。或者概略的說,即所有不是當前產生的信息與其載體均可稱為史料……所以,其次得說清楚,什麼是「史料」??

詳細——正如樓上若干位所說,中國官方修史有一個大問題就是數據不嚴謹不詳細。但是中國官方修史同樣具備一個很重要的特徵就是「有態度」。或者說,不僅僅是記錄了客觀事實,還記錄了當時的官方評價和態度。而由於中國官方修史本身的延續性,這種官方態度的演進變化過程實際上就被記錄了下來。這本身就是一個非常重要的信息。而這個,是某修道院極其詳細的菜單所無法承載的內容。所以中國史會更具備整體性和系統性(請特別注意,整體性和系統性本身即包含著大量的信息)。但是確實是義大利人的賬本更精確更客觀……所以,最後得說清楚,什麼是「詳細」??

如果以上三個詞都能說清楚了,那我想,這個問題的答案也就不再被需要了吧……


中國通史 (豆瓣)

簡而言之,各有所長。中國具有悠久的,穩定的官修史學傳統,部分士大夫也熱衷於修私史寫筆記,這確實為後世的研究者提供了相當的便利。但是中國一手的,微觀的"文書"少,二手的,宏觀的"文章"多,而西方和日本保存著一定量的原始記錄,這個是中國史學研究的一塊短板。當然隨著一些文獻的出土,這個問題也在一定程度上大大緩解了。


首先要明白一點基本概念,那就是史料並不僅限於文字記載。而是包括歷史記錄、歷史著作、文獻彙編、史部以外的群籍、政府文件、團體文件私人文件、生產工具、生活資料、歷史事件的遺迹、回憶錄、調查記錄、群眾傳說、文藝作品。

而大部分人認為史料只是僅僅幾部歷史著作而已,而實際上並不如此,根據上述所提到的,史料第一多的國家應為法國,其次才是拜占庭和中國。

因此不存在什麼只有中國人熱衷於記載歷史,如果是只外國缺少歷史著作等的話,事情也並不對。事實上如果只算文獻記載方面的話,排名還是和上邊一樣,法國一修道院的買菜的菜單可以追溯到900-1000年前,單就這一點就是一個豐富的記載了。不過你們要說有沒有用,那就是另一個問題了,但是研究社會方面的和多層次性的話,這東西就相當有用了。

當然也有的國家和地區對此並不熱衷,如印度、中亞、西亞一些時期(不過穆斯林其實是有豐富的文獻資料的),也有的則是發展限制問題,如美洲、黑非洲地區,不過同時他們也有留下了豐富的其他史料,可以幫助我們去研究,如建築、碑文等,有時候這些比文獻具有更高的可信度。

而中國在史料上其實也有不少的遺憾,如建築材料上的問題導致保存下來的建築的數量,對史料的篩選和分辨問題,國內史料學的學術上和歐美的差距等。


(轉!對外國歷史不是很了解,就借用知乎另外兩個大大原文了)

@關毛 @Kuo-Yuhsin

首先本人問個問題,某些人是不是以為二十四史就是中國歷史的全部?荷馬史詩,吉爾伽美什史詩之流都能算作西方歷史?個人覺得各地的縣誌都能壓死你歐洲。

(以下正文)

本答案純粹為回應對中國史料極度無知的某答主,因此與題目關係不大,不感興趣的可以跳過。

某答主提到了英國的威廉一世與神聖羅馬帝國時期的史料豐富,並認為其豐富度遠高於中國。

英國威廉一世與神聖羅馬帝國的時期是公元十世紀開始的,中國與之對應的是宋朝,那麼宋朝有什麼史料呢?南宋人陳傅良曾說:「本朝國書,有日曆,有實錄,有正史,有會要,有敕令,有御集,又有百司專行指揮、典故之類,三朝以上又有寶訓;而百家小說、私史與大夫行狀志銘之類,不可勝紀。」以下根據陳高華先生的《中國古代史史料學》的宋代部分進行簡單介紹:

首先,中國古代的史料絕對不是只有後代人才能編纂,以宋代為例,從政府到知識分子都十分重視當代史的編修工作。其中宋朝政府編纂的當代史包括:

1、起居注,從宋太宗淳化五年(994年)開始,一直到南宋末年,三百年的時間裡,起居注基本上都延續了下來。

2、時政記,指的是從唐代繼承下來的,由宰相記錄皇帝與宰相「所言軍國政要」的記錄,「每月封送史館」,是為「時政記」。由於宋代掌握行政的中書門下與掌握軍權的樞密院分班奏事,故宋代有中書時政記與樞密院時政記兩種。從宋太宗太平興國八年(983年)起,歷代皇帝的時政記也沒有斷絕。

3、日曆,是編年體的史書,除依據起居注和時政記外,還包括了詔令文書等,記載大臣去世時還附有傳記。日記內容豐富,卷帙浩繁,宋高宗在位三十六年,日曆就有1000卷之多。

4、實錄,根據日曆編成,體裁也與日曆相似,兩者的差別在於日曆(以及起居注、時政記)帶有原始資料、檔案的性質,而實錄則帶有修纂成的史籍性質,因此較為簡練,且允許臣僚參閱甚至抄錄。從宋太祖到宋寧宗都有實錄。

5、國史。是宋代編纂的本朝的紀傳體正史,體裁也有本紀、列傳、志之分。宋代共有四部國史,包括:《三朝國史》,記載太祖、太宗、真宗三朝,共150卷;《兩朝國史》,包括仁宗、英宗兩朝,120卷;《四朝國史》,包括神宗、哲宗、徽宗、欽宗四朝,350卷;《中興四朝國史》,包括高宗、孝宗、光宗、寧宗四朝,卷數不明。國史也是後世纂修《宋史》的重要依據。

而至於私人修史就更多了,後面提到的《續資治通鑒長編》、《東都事略》、《建炎以來系年要錄》都是私人修成。

至於宋史的重要史料如下:

一、基本史料

《宋會要輯稿》,清代徐松輯自《永樂大典》,分十七類:帝系、后妃、樂、禮、輿服、儀制、瑞異、運歷、崇儒、職官、選舉、食貨、刑法、兵、方域、蕃夷、道釋,800萬字,包括皇帝詔令、臣僚章奏、地方報告等。

《文獻通考》,元代馬端臨著,分二十四門:田賦、錢幣、戶口、職役、征榷、市糴、土貢、國用、選舉、學校、職官、郊社、宗廟、王禮、樂、兵、刑、經籍、帝系、封建、象緯、物異、輿地、四裔等,470餘萬字。本書實際上是從上古到宋朝寧宗時期的典章制度通史,但有關宋代的內容佔全書一半以上。

《玉海》,宋末王應麟撰,分二十一門:天文、律憲、地理、帝學、聖文、藝文、詔令、禮儀、車服、器用、郊祀、音樂、學校、選舉、官制、兵制、朝貢、宮室、食貨、兵捷、祥符,120萬字

《續資治通鑒長編》,南宋李燾著,是記載北宋一朝的編年體史書,原本九百八十卷,今存五百二十卷,僅注文就有70餘萬字。作者取材十分豐富,除宋代的實錄、國史外,還大量採用經、史、子、集,筆記小說,家乘志狀。

下面還有《建炎以來系年要錄》(200卷)、《三朝北盟會編》(250卷)、官修《宋史》等就不介紹了……

二、一般史料

1、編年體:《皇朝編年綱目備要》(30卷)、《皇宋十朝綱要》(25卷)、《靖康要錄》(16卷)、《中興兩朝聖政》(64卷)等

2、紀傳體:《東都事略》(130卷)、《隆平集》(20卷)、《名臣碑傳琬琰集》(107卷)等

3、政書:《宋大詔令集》(240卷),這個特別說明一下,這個收集了北宋太祖至徽宗年間詔書三千八百餘篇。

4、文集:這個實在太多了……宋人文集已經散佚了很多,但流傳下來的部分仍然驚人,僅清代《四庫全書》「別集」類著錄的已有388(注意,是「部」)、5000多萬字,內容天文地理、政治經濟,凡是作者所經歷、思考、聽聞等,無所不包。比如歐陽修有《歐陽文忠公集》153卷,曾鞏有《元豐類稿》50卷,司馬光有《溫國文正司馬公文集》80卷、《傳家集》80卷,王安石有《臨川集》100卷,蘇軾有《東坡七集》109卷……這還不算,建國以後,大陸學者經過了20年努力,編成了《全宋文》,全書收文17萬餘篇,作者近萬人,字數約1,分裝360冊……

5、地方志:宋代地方志流傳至今的不過三十幾部,但我們知道,中國地方志纂修的時候,是不斷在前朝的基礎上加以考訂完善的,所以後代元、明、清的地方志中,同樣保留了大量宋代地方志的記載。宋代修的地方志,比較有名的如《太平寰宇記》200卷,《元豐九域志》10卷,《輿地紀勝》200卷,《咸淳臨安志》100卷。

三、其他史料

除了以上史料外,宋代還有很多專門方面的史料,這裡就不一一介紹其卷數了(太多了)。

如目錄書,有晁公武《郡齋讀書志》、陳振孫《直齋書錄解題》,可窺見當時兩宋圖書出版業之興盛;法律書,有《宋刑統》、《慶元條法事類》、《名公書判清明集》,反映了當時中國傳統司法的原則與運行;城市風貌的記載有孟元老的《東京夢華錄》、周密《武林舊事》,基本可以復原兩宋京華鼎盛之景;中外關係、民族關係的書則有周去非《嶺外代答》、徐兢《宣和奉使高麗圖經》等,這類記載不僅在中國史研究意義重大,對研究周邊國家的歷史也是不可缺少的;自然科學類的書則有如陳旉《農書》、李誡《營造法式》、宋慈《洗冤錄集》、秦九韶《數學九章》等;石刻資料有《金石萃編》、《江蘇金石志》、《兩浙金石志》等,其中許多都是在文獻資料沒有記載的,可與文獻資料相印證。

以上的史料數量已經相當可觀了,我不知道為什麼那位答主會覺得「關於西方史料比關於中國的史料豐富的多」,還是我孤陋寡聞,英國威廉一世、神聖羅馬帝國的史料確實多於這些?好像這位答主是把中國的史料直接等同於正史,也就是乾隆欽定的那二十四部紀傳體史書了,要知道,這二十四部正史,只佔了中國史料的極小部分啊!

他說:

「我認識的一個中國朋友在英國讀歷史博士。他研究的東西包括16世紀人們對通姦這種行為的態度。他可以去翻英國地區幾百年前的公告。」

現在我指著上面介紹宋代史料的這段文字告訴你,不要說晚到16世紀,研究宋史的如果想研究「通姦」這個話題,他可以上到皇帝詔令(查閱《宋大詔令集》),下到街頭巷議(查閱兩宋方誌的「風俗」部分或宋人文集),中到官員審判流程(查閱宋代司法史料如《名公書判清明集》)、百官議論(查閱大臣的文集),可以說整個帝國的方方面面,只要你想,除了現場圖像還原不出來,都能給你找到記載。

好,你說中國人史料造假,我就不說什麼中國人記史求真的特點了,就算你沒學過考據,如此豐富的史料來源,同一件事情在不同人、不同地方出現的史料都會有所記載,你連對比都不會嗎?那麼請問這位答主是怎麼研究西方史的?

「連六經都能失傳,你覺得中國人很擅長保存以前的東西?」

先不說六經里只有樂經失傳,中國人怎麼就不擅長保存了?在注釋的幫助下,你現在還能讀懂《尚書》吧?就算沒有注釋,有一定文言文基礎的人也能理解個大概吧?那已經是三千年前的文章了,你說中國人擅不擅長保存?更何況別忘了清代還有個逆天的乾嘉學派,生生把散佚了幾百年甚至上千年的書都復原了,前面介紹的《宋會要輯稿》就是清人徐松從《永樂大典》輯出來的,二十四史里的《舊唐書》也是這麼重見天日的。這些人除了擅長保存東西,更擅長考據求真,在這些人的努力下,多少史料都得以去偽存真,呈現在我們面前的史料,基本都被他們甄別了一遍。

總之,要說到史料,可以毫不謙虛地說,沒有比得過中國的。這不是盲目的民族自豪,而是實打實的。

傳統史學上,管官修史書叫正史,民間史料叫野史或者雜史。

而搞史學研究最方便快捷的方法,就是以正史為脈絡,參考比對雜史記載,還原歷史面貌。

舉個最簡單的例子,《史記》是正史,《戰國策》《戰國縱橫家書》是雜史。你光憑《戰國策》《戰國縱橫家書》去了解戰國歷史那是完全不可能的,但光憑《史記》的話是能摸來一個大概的。然而史記中對蘇秦的記載多矛盾之處,比對下戰國策這不就了解了,原來史記中對蘇秦的記載為什麼含混矛盾,因為記錯了。

正史好比樹榦,雜史可以比作樹枝樹葉。

而我國正史的可貴之處在於,不但給中原的歷史提供了樹榦,還給邊疆少數民族地區以及與我國有往來的外國提供了樹榦。

這就是正史和雜史的關係。

而歐洲的問題,是沒有正史,只能憑藉雜史來重新構建這個體系。然而就像只有一堆樹葉沒有樹榦一樣,整個體系如何構建呢?希臘羅馬時期和中世紀時期倒還好說,因為雜史比較豐富,整理整理整個脈絡還是能出來的。

而希臘羅馬之前呢?

只能依託希臘神話和聖經了……

希臘羅馬之外的歐洲呢?

只能依託各地神話傳說和雜史中的零星記載了。

而更可怕的是,年代越早,雜史史料越少,這樣就越能顯現出正史的重要性。

最直觀的例子比如匈人帝國,匈人帝國的唯一史料,是一個羅馬軍官見聞錄中的幾段描寫……

你再比比我國對匈奴的記載,雖然很短內容也不多,但匈奴哪兒來的,征服到了哪兒,官制是怎麼樣的,列任單于都是誰,都有。

也可以再比比突厥和喀喇汗,從我國的正史雜史中,突厥汗國的全貌都能展現。

而喀喇汗的歷史,直到近代以前完全就是白紙一張。就連喀喇汗的帝王表,最後要靠俄國、德國學者從搜集的喀喇汗錢幣里推導,再比對波斯和中亞的雜史記載才搞出來,簡直堪比神探破案。而喀喇汗的官制呢?全是腦洞了,比如最典型的腦洞出的雙汗制,實際經不住推敲的。

而有正史的另外一種好處,就是門檻低,辯誤比較容易。而沒有正史的話,入門難度就很高,以訛傳訛的幾率就非常高了。

比如對匈人記載中,匈人頓河大戰征服阿蘭人的這個……虛構事迹。

反正從羅馬的一手雜史史料里是沒有匈人頓河大戰征服阿蘭人的記載的,這就只能怪啥了,怪西方沒有正史,而從雜史中整理體系難度太大,出錯後也很難修正了。

而其實越到近代,有和我國正史一樣作用的國外雜史也越來越多,史料也越來越豐富,所以越到後來,這種對比就越來越不明顯了,大夥都一樣了。我國正史的作用,其實也僅限古代而已。所以對正史、雜史的分類,於現代史學而言也沒啥意義了,都是史料而已。

而在雜史越來越豐富的中世紀晚期以及近現代,正史的地位也就越來越淡化了。


先掛個人(為啥掛不用我多說吧)

謝邀

首先回答:不是,西方同樣有著詳細的史料

事實上西方(這裡的西方主要指地中海圈)古典和中世紀歷史的原始記載也是非常多的,不過沒多少類似於中國的國家編纂罷了,就學者私人編纂歷史的角度不比中國的規模小,作品也不比中國少,不過保留下來的部分可能沒有中國多(這裡未經統計,有點印象流,如有錯誤請多指教)。下面有人推薦了商務印書館的系列,那是非常好的一個例子,你會發現有大量的私人著史:通史、傳記、編年等等一應俱全。

另外,千萬不要覺得私人著史就不如官方欽定史書有價值(這點我相信以諸位的水平不用我多說),事實上很多私人著史在一段時間後也獲得了官方史的地位(和《史記》類似);還有一些編年史本身就被官方彙編了,比如《法蘭克人史》和《盎格魯-撒克遜編年史》。如果題主對這些歷史著作的編纂感興趣,可以找一些西方史學史的著作看看。

至於中世紀晚期之後史料的進一步豐富也不用我多說了吧(後面識字人口大大超過,可供研究的文字量自然就大大超過了)

===============

下面水碩還提到了史料學的一些具體問題,我這裡講到的基本上只是大眾的認知即歷史專著,事實上史料的概念是非常廣泛的,包括各種統計數據與歷史檔案,私人信件與法律卷宗等等都是史料,從這個角度而言,題主你還會認為西方史料不如中國史料詳細嗎?

補充:其實對於現在的歷史學家,海量的私人信件、法律卷宗、商業記錄、政府公文與檔案才是最好的研究對象,年鑒派的經典著作《蒙塔尤》對於幾百年前的一個小村子的人的生活與心態的還原就是典型的例子

(看到最高票答案我大約明白了貴乎上面為啥總是有這種無聊的比較了)


這是史上對中國史庫藏黑的最厲害一次。

我可以毫不猶豫的說,不管是歐洲還是非洲還是其他印度等等,加起來都不如中國史庫藏的三分之一多,你們造嗎?

另外還是那句話,凡是認為中國史學就只是二十四史的人,送你們一句話,自己蠢就請別侮辱中國史。

而梁啟超在《新史學》則將史籍劃分為十種二十三類,即正史(官書、別史)、編年、紀事本末(通體、別體)、政書(通體、別體、小紀)、雜史(綜記、瑣記、詔令奏議)、傳記(通體、別體二)、地誌(通體、別體)、學史、史學(理論、事論、雜論)、附庸(考據、注釋)等。

我知道很多人看不懂其中的一些名詞,甚至也包括某些自喻研究西方史的人們,所以建議你們好好去查查那些代表什麼,別一天拿西方那次破爛資料當寶,真是越活越回去了!

最後,如果某些人還是要一口一個西方史就是牛叉,就是厲害。。。

那麼。。

那麼。。


在舊制度大革命里提到 應該的村莊里會有該村莊近百年詳細的資料


首先,漢書史記同樣是私人編史。其次,歐洲中世紀同樣有官方編史,現在你依然可以買到拉丁文版本


四更:

在一、二、三中,木木老師先後介紹了4-8世紀的Historia、西方中世紀史料種類、以及公元墨洛溫王朝留下的傳記。

在四更中,木木老師要提到西方的銘文(Inscriptio)。

目前,西方最出名的碑銘學叢書,是Corpus Inscriptionum Latinorum(拉丁銘文大全),收錄了有史以來到羅馬帝國時期所有的拉丁語碑銘,共計180,000多份。

此外還有著名的Inscriptiones Graecae(希臘銘文),收錄了古希臘時期的希臘語碑銘,具體份數不詳。

中世紀以後的銘文則由其他各國收錄,具體份數不詳。

目前中國最全的金石學叢書為《中國金石總錄》,收錄歷代拓本約30萬種、近40萬方,基本涵蓋先秦至清末約2400年歷史的主要金石文獻遺存。

所以,如果西方把中世紀乃至近代的銘文也加上,應該在總體上不會比中國差很多吧。

------------------------------------

三更:

最初的回答介紹了4-8世紀的敘事史作品(Historia),這些敘事史作品構成了西洋史的主幹,當然在敘事史之外,還有其他很多的材料(材料類型見二更),在最新的版本中,我想介紹一下墨洛溫王朝時期(481-751年,高盧地區)的王族傳記和聖徒傳記(Vita)。這些傳記多為同時代人,即傳主的親朋好友所做,從另一個角度對Historia進行了補正。具體傳記名單見下表:

Vita Fuldensis

Vita ex Aimoino haust

Passio S . Sigismundi regis

Vita S . Chrothildi

Vita S . Chlodovald

De Vita S . Radegundis libri I

Gesta Dagoberti I . regis Francorum

Vita S . Arnulfi

Vita S . Geretrudis

Vita S . Balthildis

Vita Dagoberti III . regis Francorum

Vita Lucii confessoris Curiensis

Passio Quirini Tegernseensis

Passio Acaunensium martyrum auctore Eucherio episcopo Lugdunensi

Conversio et passio Afrae

Passio Floriani

Vita Maximini episcopi Trevirensis auctore Lupo

Vita Servatii vel potius Aravatii episcopi Tungrensis

Vita Bibiani vel Viviani episcopi Santonensis

Vita Memorii presbyteri et martyris

Vita Aniani episcopi Aurelianensis

Vita Lupi episcopi Trecensis

Vita patrum Iurensium Romani, Lupicini, Eugendi

Vita Severini abbatis Acaunensis

Vita abbatum Acaunensium

Vita Eptadii presbyteri Cervidunensis

Vita Apollinaris episcopi Valentinensis

Vita Genovefae virginis Parisiensis

Vita Remigii episcopi Remensis auctore Hincmaro

Vita Fridolini confessoris Seckingensis auctore Balthero

Vita Melanii episcopi Redonici

Vita Iuniani confessoris Commodoliacensis

Vita Aviti confessoris Aurelianensis

Vita Carileffi abbatis Anisolensis

Vita Leonardi confessoris Nobiliacensis

Vita Vedastis episcopi Atrebatensis duplex

Vita Fidoli abbatis Trecensis

Vitae Caesarii episcopi Arelatensis libri duo

Vita Iohannis abbatis Reomaensis auctore Iona

Vita Nicetii episcopi Lugdunensis

Vita Theudarii abbatis Viennensis auctore Adone

Vita Tigris virginis Mauriennensis

Vita Droctovei abbatis Parisiensis auctore Gislemaro

Vita Dalmatii episcopi Ruteni

Vita et virtutes Eparchii reclusi Ecolismensis

Miracula Martini abbatis Vertavensis

Vita Aridii abbatis Lemovicini

Vita Betharii episcopi Carnoteni

Vitae Desiderii episcopi Viennensis

Vita Gaugerici episcopi Camaracensis

Vitae Columbani abbatis discipulorumque eius

Vita Walarici abbatis Leuconaensis

Vita Lupi episcopi Senonici

Vita Austrigisili episcopi Biturigi

Vitae Amati, Romarici, Adelphii abbatum Habendensium

Vita Galli confessoris triplex

Vita Rusticulae sive Marciae abbatissae Arelatensis

Passio Thrudperti martyris Brisgoviensis

Vita Sulpicii episcopi Biturigi

Vita Richarii confessoris Centulensis

Vita Goaris confessoris Rhenani

Vita Fursei abbatis Latiniacensis et de Fuilano addit. Nivialense

Vita Haimhrammi episcopi et martyris Ratisbonensis

Vita Bavonis confessoris Gandavensis

Vita Desiderii Cadurcae urbis episcopi

Vita Sigiramni abbatis Longoretensis

Vita Geremari abbatis Flaviacensis

Vita Eligii episcopi Noviomagensis

Vita Wandregiseli abbatis Fontanellensis

Vita Germani abbatis Grandivallensis auctore Boboleno presbytero

Vita Sadalbergae abbatissae Laudunensis

Vita Frodoberti abbatis Cellensis auctore Adsone

Vita Remacli episcopi et abbatis

Vita Remacli I

Ex Vita Remacli auctore Notkero

Vita Vincentiani confessoris Avolcensis auctore Pseudo - Hermenberto

Vita Menelei abbatis Menatensis

VIII . Vita Nivardi episcopi Remensis auctore Almanno monacho Altivillarensi

Vita Faronis episcopi Meldensis

Ex Vita Faronis auctore Hildegario

Conversio Otgarii duplex

Passio Ragneberti martyris Bebronensis

Passio Praeiecti episcopi et martyris Arverni

Praefationi inest prologus Passionis II

Passiones Leudegarii episcopi et martyris Augustodunensis

Passio Leudegarii I

Passio II . auctore Ursino

Ex Passione III . auctore Frulando

Inventio Memmii episcopi Catalaunensis

Visio Baronti monachi Longoretensis

Vita Amandi episcopi

Vita Amandi I

Insultatio in tyrannidem Galliae

Iudicium in tyrannorum perfidiam promulgatum

Vita Audoini episcopi Rotomagensis

Praefationi inest carmen Anseberti Audoino dicatum

Vita Filiberti abbatis Gemeticensis et Heriensis

Vita Lantberti abbatis Fontanellensis et episcopi Lugdunensis

Vita Ansberti episcopi Rotomagensis auctore qui dicitur Aigrado

Vita Condedi anachoretae Belcinnacensis

Vita Eremberti episcopi Tolosani

Vita Vulframni episcopi Senonici auctore Pseudo - Iona

Vita Ermenlandi abbatis Antrensis auctore Donato

Passio Kiliani martyris Wirziburgensis

Vitae Audomari , Bertini , Winnoci

Vita Audomari

Vita Bertini

Vita Winnoci

Vita Erhardi episcopi Bavarici auctore Paulo

Vita Albarti archiepiscopi Casellensis

Vita Odiliae abbatissae Hohenburgensis

Passio Desiderii episcopi et Reginfridi diaconi martyrum Alsegaudiensium

Vita Anstrudis abbatissae Laudunensis

Vita Aldegundis abbatissae Malbodiensis

Vitae II . Aldegundis clausula

Vitae Rictrudis sanctae Marcianensis auctore Hucbaldo prologus

Vita Bertilae abbatissae Calensis

Vita Boniti episcopi Arverni

Vita Hrodberti episcopi Salisburgensis

Vita Wilfridi I . episcopi Eboracensis auctore Stephano

Vita Trudonis confessoris Hasbaniensis auctore Donato

Vitae Landiberti episcopi Traiectensis

Vita Landiberti vetustissima

Vita Landelini abbatis Lobbiensis et Crispiniensis

Vitae Ursmari et Erminonis episcoporum et abbatum Lobbiensium auctore Ansone

Vita Hugberti episcopi Traiectensis

Vitae Corbiniani episcopi Baiuvariorum

Vita I . Corbiniani auctore Arbeone

Vita et Miracula Leutfredi abbatis Madriacensis

Vita Pardulfi abbatis Waractensis

Vita Eucherii episcopi Aurelianensis

Vita Rigoberti episcopi Remensis

Vita Willibrordi archiepiscopi Traiectensis auctore Alcvino

Vita Gangulfi martyris Varennensis

Vita Bertuini episcopi et sancti Maloniensis

Vita Gamalberti presbyteri Michaelsbuchensis

Passio Afrae vetustior et de Passione Afrae Armenia

Vita Severini episcopi Burdegalensis auctore Venantio Fortunato

Vita Germani episcopi Autissiodorensis auctore Constantio

Vita Lupi episcopi Trecensis

Vita Sollemnis episcopi Carnoteni

Vita abbatum Acaunensium absque epitaphiis

Germani curriculum vitae

Fortunati Vita Germani

Vita Germani II . brevior

Translatio Germani vetustissima a . 756

Vita Germani auctore Venantio Fortunato

Vita Germani II . brevior

Translatio Germani vetustissima a . 756

Vita Lonoghylii abbatis Buxiacensis

Vita Richarii sacerdotis Centulensis primigenia

--------------------------------------------------------------------------------------------------

二更:

對於西方中古時期的史料到底可以分為幾種類型呢?

就大的來說,文獻、碑銘、墓誌、圖像、錢幣、建築等等都算史料

而單就文獻來講,在我所了解的公元3-8世紀,大致可以區分為以下幾類體裁:

首先是敘事史(Historia),這類史料多為事件親歷者寫作,講述各種各樣的政治宗教事件,下文即列出了有關4-8世紀大部頭的敘事史。其中有部分史料在後來被欽定為王家史或者國史。

其次是編年史(Chronica)和年代記(Annalis),這類史料多以前代的編年史、年代記為開頭,按照時間序列不斷往後增補,使讀者可以知道逐年發生的事件,但是在內容上不如敘事史詳盡。

再次是人物傳記(Vita),包括國王等世俗傳記(有時候被稱為「功績史」, Res Gestae),以及聖徒等宗教人士的傳記(Hagiographia),這類史料涵蓋的人物眾多,通常初版是由傳主的身邊人士所寫,而後代又會出很多新版的傳記,間接反映「歷史記憶」的變遷。

還有比較出名的法律(Leges),古代晚期時法律眾多,有時候還會出現系統的法典(Codex),或者縮略版的簡編(Brevium),所涉及的內容涵蓋刑法、婚姻、人身、財產、繼承等諸方面的內容。

還有一個叫做律令格式(Formula),一般封官、授予勛爵、任命主教等等,都需要辦法具體的法令(Edictum),為了寫作方便,就有主教或法官編寫了所謂律令格式,然後只要在裡面具體填上人名就可以了。

再有就是文書(Diplomata),包括王室敕令、外交文書、地契等等

以及書信(Epistula),從4-5世紀開始,教會內部、世俗貴族都喜歡把日常的書信編成冊,以致於據筆者統計,僅在公元五世紀,高盧地區留存下來的書信就超過了2000封。

除此之外,當時還流行寫作詩歌(Poema)或演講詞(Oratio),還有一些人喜歡寫墓誌詩。

然後還必須提到大量的佈道詞(Sermo)、對話錄(Dialogus)、民間傳奇(Saga),以及有關醫學(Medicina)、天文(Astronomia)、幾何(Geometria)、語法(Grammatica)、修辭(Rhetorica)、邏輯辯證(Dialectica)、地理(Geographia)等各方面知識的作品和注釋。

還有一些經典的神學作品、聖經注釋、宗教會議文獻,以及諸如占星術、占卜、算命等非主流的著作,以及古希臘作品的翻譯本,圖書館目錄,讀書指南,修道院規章,菜譜,賬簿,宮殿和修道院的設計圖,異教作品,官職圖等等

總之,作西方中古史研究的時候,一般來說,會把Historia視為「正史」(雖然西方沒有正史的概念),然後結合文獻、碑銘等等其他材料進行研究。

-------------------------

利益相關:本人研究方向為古代晚期史,即公元3-8世紀歐洲史

西方史料應該不比中國少,至少兩者的差別不是指數級的。

至於究竟哪個更多,很難統計

為了給大家以直觀的感受,木木老師簡要列舉一下公元4-8世紀歐洲的大部頭敘事史(History)。不包括編年史(Chronicle)、年代記(Annal)、聖徒傳記(Hagiography)等其他題材。

(不全,待補充)

Eusebius of Caesarea, 「Historia Ecclesiastica" (教會史)

Ammianus Marcellinus, "Res Gestae"(歷史),31卷,現存第14-31卷

Aurelius Victor,「Historiae Abbreviatae" (略史)

Eutropius,「Breviarium」(簡史),10卷

Festus,「Breviarium」 (簡史)

Eunapius,「Historiae」 (歷史),14卷,僅存殘篇

Olympiodorus,「Historia" (歷史), 22卷,僅存殘篇

Philostogius,「Historia Ecclesiastica」 (教會史),12卷

Zosimus,「Historia Nova」 (新史),6卷

Priscus,「Historia Byzantiake」 (拜占庭史),8卷,僅存殘篇

Rufinus,「Historia Ecclesiastica"(教會史),10卷

Socrates, 「Historia Ecclesiastica"(教會史),7卷

Sozomen, 「Historia Ecclesiastica"(教會史),9卷,現存8卷

Theodoret,「Historia Ecclesiastica" (教會史),5卷

Procopius,「De Bellis」(戰爭史), 8卷

Agathius,「Historiae」(歷史), 5卷

Evagrius,「「Historia Ecclesiastica」 (教會史),6卷

Theophanes,「Historia」(歷史),10卷,僅存殘篇

Cassiodorus,「Getica」 (哥特史),僅存殘篇

Jordanes,「Getica」 (哥特史)

Gregory of Tours, "Historiae Francorum"(法蘭克人史),10卷

Theophylact Simokata,"Historiae" (歷史),8卷

Julian of Toledo, "Historia Wambae" (萬巴史)

Bede,「Historia Ecclesiastica Gentis Anglorum」 (英吉利教會史),5卷

Paul the Deacon, "Historia Langobardorum" (倫巴第人史),6卷


瀉藥,推薦題主看看商務出的漢譯經典名著系列,裡面有很多中世紀時期的史料,一點也不落後於中國古代歷史史料。我記得我們教授在歐洲學習的時候能從修道院圖書館查到一千年前關於莊園詳細的史料。


圖解:

知乎不理性者越來越多了,而且是不會閱讀的不理性者,哈哈哈~

建造師,最該建造的是素質低下者的心靈。

知乎歡迎理性的討論,而不是感性的情緒宣洩,以及人身攻擊。

更新:一個大寫的誤解。看來我必須修改某些可能引起強烈誤解的措辭了。我好像沒說中國的史料不如西方,也沒說中國只有二十四史而沒有縣誌野史,只說了西方的史料不輸於中國。

我不認為我的觀點很難懂啊。僅僅是兩者相當而已。

—————————————————

不是。西方的史料不輸中國的。

中國的歷史主要分為正史和野史。正史主要由朝廷編寫,歷代都是如此;到了清代,更是由皇帝欽定成冊。因此,中國人產生了這樣一種觀念:一想到史書和史料,便去找尋「官方編纂」的書。

然而西方並沒有官方編纂史書的傳統,或者說,少的可憐。自西羅馬滅亡之後,歐洲大部分地區可能連中國人認為是必須的「官僚政府」都沒有,就更別提「史官」這種獨有概念了。

在這段沒有政府的時期內,西方的大部分的史料都是由民間個人或組織記錄的(恰如中國的野史),這些人或組織大多是領主的書記官,一些城市行會,乃至修道院;他們是中世紀生活最直接的,也是最廣泛的接觸者和記錄者。這樣碎片化的史籍來源,使得後世人能夠更加客觀地分析發生的故事。

這其中,有一部分是正規格式的史書,但還有相當一部分史料並非國人印象中的「正規格式」,而是非常靈活的大數據格式,例如翡冷翠城每天銀行資本(家庭基金,corpo)的流動,勃艮第每年給王室greniers上繳的鹽業稅(gabelle ),紐倫堡當地每年的gartner(相當於英國的佃農)給某某領主貢獻了多少車小麥,玫瑰戰爭中陶頓戰役蘭開斯特家族僱傭了多少薩克遜自由民兵,1485年一套米蘭甲的價格等同於一個熱那亞鐵匠多少天的稅後工資………這些數據都是詳盡到個位數的,若以十年為單位進行分析,就能得出一定的歷史結論,看出一定的宏觀歷史趨勢。現代歷史學就是從史料中尋找證據,探尋歷史規律,得出歷史的結論,這一點西方的史料是做的很好的。

綜上所述,中世紀史料具有兩個特點:一是史料來源碎片化和多元化,二是內容十分複雜和詳細,且多以數據和記錄為主。只要這兩點就可以完全證偽那些說「是」的人的觀點了。至少西方的史料工作做得不比中國差。

當然,中國也有各種縣誌,野史,地方史, 我本人目前正在看西漢食貨志。但各位需要清楚的是,西方和中國的史料工作總體來看,各有千秋,不分高下。本文的目的不是在於定一個高低,而是在於說明西方與中國史料的差異性和共通性。

千千萬萬的家族史,吟遊詩人的詩篇,各種契約和憲章之類的我就不提了,沒有必要。


謝邀。是的。西方也有豐富的史學傳統,但自覺性、系統性明顯不如歷朝歷代都當修史當作國家大事的中國。


1453年以前的國修、官修、名人著史,雙方大體相當,各有更詳盡的地方。比如說天朝正史主要是人物記載多、言行詳細(主要原因是性質是紀傳體),希臘羅馬各通史著作則是記載軍事比較細,很多戰役雙方參戰兵種有哪些、如何排兵布陣、陣地戰用什麼戰術,過程怎樣都有描寫。

以前網上有很多亞歷山大、漢尼拔、西庇阿、馬略等名將怎麼領兵打仗的爽文,其實作者主要就是把阿里安、阿庇安、普魯塔克、李維、波利比烏斯這些人的歷史著作整個翻譯過來了。拜占庭的相對來說網文似乎就少一點,推測是因為國內翻譯或者普及的拜占庭書要少一些(阿拉伯書、奧斯曼書同理)。

或者是因為8、90年代的時候國內言必稱希臘,古典題材的對這些精英寫手本身吸引力就大一些(有人提出過這還是聖鬥士在國內風靡一時的原因之一)。

值得一提的是,很多古代名人能寫成比較長篇成體系的正史或通史,或許是大帝國制度的一個優點,中國正史就是從漢朝(第一個能持久統治的大帝國)史官開始的,而希臘羅馬很多歷史學家的宏篇著作其實也是誕生在羅馬帝國大體統一地中海以後。

1453年以後的國修、官修、名人著史,天朝佔優(部分原因是這裡的西方採用一般觀點,不再包括奧斯曼帝國),但也就是從這一時期開始,天朝的官修史書的可靠性和傾向性開始遭到比較大的質疑。比如《元史》粗製濫造,《明史》一口一個「我大清」,《清史稿》被斥為遺老作品等。

民間、地方史料,雙方細緻度相當,畢竟只要有人的地方就會有地方記載。

但論民間地方史料的總數,應當是中國佔優,畢竟中國在大清時人口一度世界佔三分之一的基數擺在那裡。

利用、考證民間、地方史料的能力,西方佔優,這個屬於現代歷史學界學術水平的範疇了。但中國這方面有很大潛力可挖。比如李自成的妻子,正史都有記載,還是大順軍余部很重要的人物,最後怎麼樣了,死在哪了卻不知道(李自成本人是怎麼死的很長時間都沒有搞清楚,據說後來又翻案了)。我以前搜過百度,有好幾種不同的說法,其依據一般都是某某縣誌,那麼如何將這些縣誌和地方志梳理起來,擺脫對正史的依賴就是大有可為的事。


古代也分時候,三千年前?兩千年前?一千年前?還是三四百年前?在兩千年前與一千年的時間段,中國的文獻記錄(不僅僅是史書)絕對是世界最豐富的。三四千年前的話,還是中東最豐富;幾百年前是歐洲,西歐城市市政廳的各種檔案記錄,比起中國大而不精的官僚機構,精細很多。

總之,任何不分歷史時間段對比文獻記錄豐富度的行為,都是耍流氓。太多的主觀臆斷。


這個問題容易產生歧義

史料指的是文本本身的屬性,還是現代人以歷史學的眼光看待古人的文本?

就比如說兩千年前古人的一份購物單,這本身當然不是史料,但被今天的考古學家挖出來,在今人看來,這就是可以用於研究歷史的史料了

如果指的是前者,那中國的史料妥妥詳細多了(可以玩個遊戲,我報一個三國時代史書上的人名,你報一個同時代西方的人名,如此循環,誰先報不出誰輸)

如果指的是後者,那麼中國考古界繼續掘地三尺去挖一下吧(雖然我也不知道西方挖出了多少文本遺物)


不是,中國人對歷史並不執著,中國政府對歷史很執著,這是因為中國的政府大部分都是大一統集權的利維坦,需要通過控制過去來控制現在。比如李世民童鞋,在殺了自己兄弟脅迫自己老爸之後就開始不停的編寫史料抹黑自己的老爹和哥哥弟弟。為自己統治獲得合法性。

官修史書不等於可信度高,目前搞歷史研究的沒見過對官修史書照辦全收的,你現在如果相信國家機關編寫的歷史教科書近現代史的內容,那你的智商就很可悲了,官修史書很可能只有年代是完全正確的。對歷史上官修史書堅信不疑的人也一定要相信75之後西域在走向光明的前景哦。比起史書中國古代曆法更多。幾乎所有曆法都是官修曆法。私人修曆法等於叛亂要殺頭的。但從來沒人說,中國官修曆法那麼多。所以明朝大統歷比西方壟斷知識腐朽不堪的教會找了倆野學者編的格里高利曆精確吧。

坦率的說,這個問題下面大部分答案都有一種大zf崇拜症,崇拜政府的官方記錄,鄙視民間的私修史書。準確的說。西方是官修史書遠遠少於中國。但是民間的記錄豐富性遠遠超過中國。

如果研究西方史料,各種詩人學者自己的記錄,修道院裡面某份合同都是很重要的證據,西方國家一些文藝復興時候的合同在義大利某個事務所檔案室裡面躺到現在。因為合同的持有者堅信留著這些文件是有作用的,法律會因為這張紙保護自己的權益,這些紙也是自己信譽的證明,而中國自古以來普遍缺乏商業和契約精神。後來更是走上了達爾文主義,這方面的信息就很缺少。但是西方缺乏官修史書。很少看到有王朝會官方出版一部自己的史書。大部分史書都是民間作者自發的行為。這樣就提供了多重角度 ,比如約克公爵。有人認為他是憂國憂民,有人覺得他就是想叛亂。

而且還有一個問題。編寫中國史書的人大部分都是儒家士大夫。大部分人除了儒家經典都嚴重缺乏其它知識和技能。不僅影響了中國史書的準確性。連官方統計資料的準確度都受到了影響。我接觸的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城市空間不明確。你看中國史書。很難搞清楚作者說的一城的人口到底是城牆裡面住的人還是算上周圍村落的人,這就給研究中國城市發展史帶來嚴重困難。因為儒家士大夫對度量衡沒有概念,翻看史書你還會發現古代中國人有各種遠遠超出其建築水平的建築奇觀。高達幾百米的巨塔遍地都是。而且最重要的是。官修史書缺乏對普通人生活和成長的描寫。我們都只是知道王侯將相干了什麼,如果只看官修史書很難搞清楚普通人當時的生活是什麼樣的。相反這類東西在某些人看不起的古代中國民間記錄裡面多的是。

中國的各種省志縣誌之類的東西嚴格來說其實也是官方記錄。中國歷史上對民間的掌控力度遠超西方國家。比如說,在在古代中國 ,普通人是很難去編寫曆法的。因為中國古代帝王很大程度上是一種神君和巫師的結合體,歷代大一統王朝,特別是漢人王朝,皇帝都有一種能和天地溝通的特異功能,祭祀天地的只能是天子,編寫曆法和史書有一種很強的控制自然和天下的意味。歷朝歷代改朝換代之後都要重新編寫史書,編寫曆法。

大一統王朝不僅修改,篡改歷史的動機很強。毀滅史書的動機也很強烈。朱元璋進攻大理國之後就毀滅了白族的文字。導致現代人很難了解大理國的歷史。唐朝建立之後就開始拚命潑隋煬帝髒水等等。如果你是在一個允許各種人對歷史發表看法的地方,歷史自然會像萬花筒一樣,如果你在一個窒息其它聲音的地方,自然會有各種大部頭的官修史書。厭惡森林和荒野嘈雜無秩序忽視它們的多樣和美麗,只會欣賞農田井井有條而無視其單調乏味缺少生機的人自然會去擁抱利維坦。

簡單來說。這個問題下面但凡吹捧中國史書因為是官修所以比西方厲害的人都表現出了不同程度的斯德哥爾摩綜合症。一方面他們自己幾千年就處於被利維坦的壓迫的悲催境地下。一方面他們又為自己自己有利維坦驕傲。西方真黑暗,知識被教會壟斷,不如我們,所有知識分子都去當公務員,當大官。這也可以解釋為啥幾千年來這些人最後結局一般都是被利維坦吃掉延續生命。螻蟻千千萬萬,唯我利維坦永存。


越往古代越不如中國史料詳盡這是肯定的。拿16世紀的西方史料來舉例是耍流氓。

詳細的證明好多人都說了,就舉一個例子。英國人傳說中的亞瑟王大家都知道吧?人家亞瑟王據說,據說是公元6世紀的人物,又據說是8世紀的人物。據說是凱爾特人,又據說是羅馬人。時間誤差幾百年,空間誤差隔著兩個民族。好多英國人心目中的上古英雄,蓋世王者。跟咱們的三皇五帝差不多。

公元8世紀中國啥樣呢?唐朝史料有多豐富犯不著跟人家口耳相傳的英國史詩比了吧?


推薦閱讀:

為什麼澳大利亞很喜歡曾經佔領統治它的英國?
請結合主要大國興衰成敗的歷史談談影響世界經濟發展的因素?
現在的美國印第安人融入了美國主流社會么?為什麼還保留了部落組織?
世界戰爭史上著名的以少勝多的戰役有哪些?
為什麼日本沒有破壞國立武漢大學?

TAG:中國歷史 | 世界歷史 | 西方歷史 | 史料 | 歷史比較研究比較史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