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攻多旋翼的公司要是做固定翼會遇到技術困難嗎?

固定翼不像多旋翼,只要會寫飛控就行了。固定翼是很看重空氣動力學的。而論空氣動力學的技術積累沒有哪家無人機公司比得上波音,空客這些老牌的飛機製造商。大疆的僱員都是寫代碼的,對流體力學基本上一無所知,而且大疆連個風洞都沒有。沒有風洞你還能說自己是造飛機的嗎?


DJI的優勢在於自動化/飛控,智能化,工程創新能力。往遠了說還有高效率研發體系,成熟供應鏈和相應人才儲備。

DJI目前的產品要麼是生產力機器和要麼是大眾化(不需專業技能)的消費品

而固定翼大部分產品都是pilots" plane,小型固定翼要麼是以飛行本身為樂趣要麼需要專業技能才能駕馭。固定翼對場地和飛行技術的要求是它不能像多軸那樣迅速普及的原因。

想要大規模推廣固定翼,尤其是使其成為可廣泛應用的生產力工具,固定翼飛行器的自動化、智能化是必然的趨勢,複合推進構型更是有巨大的發展前景。但這條道路並不好走,除了專業的氣動和總體設計需求外還有智能控制和任務自動化的巨大障礙,如何滿足傻瓜化的操作(包括自動避障和基於視覺的自動著陸)以及高可靠性的產品才是最大的難題。Mission Planning方面如果有智能演算法也是市場巨大,但變數太多,需要的經驗因素太多,短期機器肯定替代不了人的作用

而民用廠商中在這方面我實在看不出誰家比DJI有潛力

論氣動設計能力,DJI在小型螺旋槳研發方面至少表現驚艷

搞螺旋槳需要有比搞小型固定翼高深的多的模擬、優化和試驗能力,黑DJI不懂氣動也是醉,再說小型常規構型固定翼的氣動構型我兩個小時能設計一架,有啥難的

只要有需求,DJI可以較快時間組建起氣動和總體團隊以及相應設施,複雜試驗跟高校合作就是。Mavic也展現了DJI高超的工程創新和系統集成能力。競爭對手想突破智能化飛控所需要的圖像處理、智能演算法、高可靠性飛控以及相關專利壁壘可就不是那麼容易了。

當然固定翼相對多軸雖然有更高的效率,能提供更高的生產力,但相應的危險性也很更高,不管怎麼提高自動化和智能化,產品操作完全脫離專業能力要求是很危險的。我對把智能固定翼做成完全大眾化(傻瓜化操作)消費品持嚴重反對態度,畢竟只需要一次嚴重事故就足夠禁掉整個行業。研發麵向專業生產力方向,需要嚴格人員培訓和認證體系的工業/商業級無人機才是最好的選擇吧。

另外民用固定翼無人機的應用受現有法律法規限制嚴重,需要跟現有航空體系融合才行,航空法規的改變十分困難,這也許才是最大的困境。目前道路的探索很艱辛,有很多人在往這方面努力,如果運氣好的話,明年夏天大概會有正面的消息


之前一直在到處跑著測試,這圓桌快結束了終於有時間來答一下了。

@芝魏候 說問我,我只能說不會被吊打。言盡於此hhhhhh

其他我可以補充幾點通用的,

第一是現在的流體力學模擬其實在某些需求下是可以發揮一定作用的。

第二是對於微型飛機總體設計更重要。比如飛翼配平配的好或者不好效率能差很多。雖然帶著飛控你都能飛。

第三是風洞是可以租的。如果連這個都不知道那就是純粹的票友水平了。還是得多了解了解行業現狀,比如找業內人士吹吹牛逼。了解一下現狀以及有多少帥氣的或者鉚釘滿天飛的「偵查高性能」「察打一體」「高性能工業級」是妥妥的航模水準。。

事實上,我補充一點,世界上的工程學問題90%的都可以用錢來解決,9%的可以用很多很多錢來解決,剩下的1%算科學問題。其實就算ITER那種科學問題要是石油采完了各國瘋狂砸錢科學家爆種一下也不是不能解決的是吧。

第四是我在珠海航展上和很多做無人機飛控廠商吹牛逼(加刺探信息23333)的時候,大家的經驗是實際飛行回來做最小二乘估計的效果其實並不比風洞差。(前提你得能飛起來)

第五是如果是做控制演算法的話,除非你非得去飛大攻角臨界失速,否則用x-plane模式的模擬都是足夠的。關於這個請移步 How X-Plane Works | X-Plane

第六是就算控制演算法模擬錯了,研發過程小飛機炸雞了也不心疼,比如parrot的disco我拆了一架,物料成本大約也就一千到一千五(或許更少),但是這玩意賣8888。。。。

最後一點就是固定翼控制演算法真的不難,不信的話你去看看APM代碼吧。


固定翼嘛…大家感興趣的也做過很多各自的嘗試。

所以厲害不厲害…這給看誰來做……

-(¬?¬)σ 要是譚神來做的話…… @譚笑

不過風洞這種事情,可不要亂說喔 (??′_`??)


業內人士回答一下:

第一:國內沒有任何一個研究所有自己的風洞,一個風洞從建造到達到可使用狀態沒個十幾年是不行的,大疆要吹風只要協調好到一些科研單位去吹就行(能吹風的都是軍方保密單位,有錢也不一定能用,不過大疆是深圳市的明星企業,和企鵝華為都一個待遇了,吹個風應該好解決);

第二:固定翼無人機最重要的還是控制,畢竟也不要特別牛逼的動力,大疆在這方面還是有優勢,其他結構總體航電什麼的都是比較成熟的了,也沒有什麼壁壘;

第三:最重要的,國內一線科研院所一線研發人員年薪十萬左右,大疆開個兩倍三倍年薪加年終獎,我就不信沒人去,這些單位本人人員流失就多,晉陞途徑少,還特么各種關係戶(不說了,心酸)…大疆搞固定翼可參考Musk搞火箭,用錢挖人,畢竟人才才是最重要的;

最後:大疆你快搞固定翼吧,我要投簡歷ORZ


先說結論,在工業級固定翼領域,只有吊打別人的份。

可以參考飛馬機器人的發展,聯想高管創業,高額投資,依靠電子消費產品產業鏈。從無到有,一年出產品。用戶體驗吊打市面所有產品。大疆要想要做的話從各個方面都沒有任何問題

消費級無人機重視用戶體驗,產品好可以很快盈利。工業級無人機重視解決問題,需要實地調研用戶需求。大疆現在在行業應用中的航拍領域已經完成佔領。監控視頻採集領域,大疆推出了變焦雲台相機與熱成像雲台相機。航測領域與徠卡合作,推出吊打市面產品的解決方案也是時間問題。

工業級無人機在解決問題而不是具體的實施方案,當大疆在監控與航測領域遇到續航與效率的瓶頸,考慮垂直起降的固定翼也是很自然的


會啊,畢竟很多多旋翼飛控人都不是知道,固定翼是可以沒有羅盤也能飛的。


題主,我看你這語氣,覺得你自己心裡已經有答案了,幹嘛還要問呢?

你得說清楚固定翼是指的有人機還是無人機,大飛機還是小飛機。

還有你在問題里已經下了許多結論,然而這些結論都是基於你的猜測~


反對題主問的問題

多旋翼只要會寫飛控就行了。這句話就像披薩無非是一個餅上放點肉一樣無知。有了飛控只能讓無人機飛起來,到底飛的怎麼樣,能不能完成任務,能飛到什麼樣的機動性能,能飛多長時間,這些都是問題,就不進一步說智能化,自主飛行,環境感知,到完成更加複雜的任務了。希望題主多關注一下無人機的發展,靜下心來好好學習一個。

另外,題主對DJI的認識與實際偏差甚遠。DJI的飛控做的非常好,但是工業設計和機械結構同樣一流,請看inspire1。DJI的空氣動力學和電機的效率非常高,這也是它產品長續航的一個保障。這些都不是僅靠寫代碼就能完成的。此外,寫代碼只是您看到的,您看不到的是演算法的研究和計算效率的提高,您一概而論寫代碼就有點不妥了。另外,您怎麼知道DJI沒有風洞呢?還有您認為風洞的作用對於這種消費級的無人機真的很大嗎?希望您還是先了解一下,在用這種口氣說話,別成為笑話。

固定翼無人機的特點是長續航,高速度,高效率,大載重,更大的工作高度和距離。這其中具有空氣動力學,結構設計,通信,控制系統等等的需求。但是不意味著就比多旋翼困難多少,兩種無人機有類似的方面,總體差距還是很大的,我覺得不具備什麼可比性。

會不會遇到困難,當然有困難,而且可以說處處是困難。希望題主多方面了解一下無人機,問一些稍微有點針對性的問題吧~


要多問一句,被誰吊打?出口狗大戶空襲利比亞的?

大疆如果做最好是做固定翼多軸動態Hybrid。


。DJI會做固定翼??? 至少我是不會信的。


三米以下的固定翼只有大疆虐別人的份,你不要忘了大疆是做直升機飛控起家的,在三米以下的級別直升機的啟動要求可比固定翼難多了。

不過題主既然把大疆和波音,空客比應該是想說那種MQ9級別的那種,這個等級的話目前的大疆肯定被虐成渣的。畢竟這種無人機確實需要很好的航空工業基礎,像中航工業也是從有人機改造開始的,所以現在的大疆確實是被虐的。


1.只要動力夠,門板都能飛

2.固定翼是靜穩定系統,四軸是靜不穩定系統


說點別的,Parrot以非專業娛樂多旋翼聞名,然而最近推出了固定翼Disco


固定翼的技術和多旋翼的技術區別還是很大的。比如國內的大疆是優勢是多旋翼消費娛樂型無人機,諸如俊鷹優勢是生產固定翼工業級汽油航測無人機主要用於工作,還有國家專利技術。


你覺得做電風扇的多旋翼和空氣動力實驗室的固定翼有可比性?


國內就那麼幾個風洞,而造飛機,導彈,無人機的多了去了,那他們都不算?


我想筆者的出發點有些不同了,題目中您所提到的完全是兩個概念的公司,公司的定位點不同。dji主打就是民用航拍市場,多旋翼的方便性可想而知 在民用航拍方面有著不可比擬的優勢,定位就是旋翼機的航拍,如果當初讓dji去發展固定翼 怎能做到今天民用市場航拍的普及呢?


自己的風洞………即使專門做固定翼的也不見得有自己的風洞吧……租一個吹吹……其實嘛…風洞也不一定準 …就我個人而言…我覺得固定翼比多旋翼要簡單得多…畢竟固定翼不用飛控也能飛,只是效率上千差萬別~多旋翼的前提是你得先能飛起來~然後……一堆坑就來了……


那要大推力的發動機了


推薦閱讀:

如何看待某『民航飛友』兼『無人機愛好者』使用無人機非法拍攝民航客機?
如何看待傾斜攝影五相機和雙相機的區別?
如何看待XX大學學生將開源飛控申請專利行為?
怎樣才叫真正理解卡爾曼濾波 Kalman Filter?

TAG:無人機Drone | 遙控飛機 | DJI大疆創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