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找到自己真正喜歡的音樂?

知乎上已經有類似的問題了,但我想從我個人的角度,把問題描述清楚點。

用豆瓣fm聽流行音樂多點,大多數音樂聽了前奏就想快速刪除,很難找到自己喜歡的,即使找到幾首喜歡的,聽久了就不想再聽了。古典音樂又聽不懂,也不太喜歡,對金光閃閃的管制樂器,以及莊嚴肅穆的氣氛有天然的排斥。

所以我的問題是,既然音樂是美好的東西,為什麼人與人之間對音樂類型的愛好卻不同,有哪些影響因素?對音樂的鑒賞是不是還要經過後天的"培訓",好的音樂,不應該本能上就喜歡嗎?最後,怎麼從茫茫樂海中找到自己真正喜歡的音樂?


快速找到想要的東西唯一的辦法就是透徹了解你已經發現的好音樂。

有空再更。但其實關鍵點我已經說完了。

————————

更:

既然音樂是美好的東西,為什麼人與人之間對音樂類型的愛好卻不同,有哪些影響因素?

人的成長環境、閱歷、學識、心態的開放程度都會造成接受音樂的差異。也就是說,即使是好音樂,也不可能讓所有人一聽就喜歡上。這個應該還是很好理解的,就像南方人嫌北方的餃子太大,東北人嫌上海菜太甜一樣。

同樣,不想錯過好的音樂,就要像對待美食的態度一樣,開放心態,帶著尊重的心去「品嘗」自己暫時沒能接受但很多人已經非常喜歡的東西,特別是根源的民族音樂、存在了較長歷史時期的風格流派,既然人家能流傳那麼長時間,有那麼多受眾,就說明人家有其美妙之處,只是我們暫時無緣領會而已,不要急著去否定它們。

對音樂的鑒賞是不是還要經過後天的"培訓",好的音樂,不應該本能上就喜歡嗎?

你所說的「培訓」,我覺得是有一定道理的。比如新婚夫婦兩人本來一個喜歡中國土謠一個喜歡德國Techno,即使二人的品位都很高,但很有可能一開始也聽不到一塊兒去。但是經過長期的共同生活和交流,就有可能慢慢接受對方推薦的那種本來自己完全不感興趣的音樂了。

但我個人不建議刻意地為了讓自己接受某種音樂而去接受這種「培訓」,因為聽音樂不是為了完成任務,而是為娛樂身心。為了所謂的「提高品位」「混圈子」而特意去強迫自己聽本來完全不感興趣的東西還是很無聊的,也很難get到那種音樂的美妙之處。

與音樂最好的邂逅應該就是順流而下,在你人生的某個特定的時期、某種境遇之下,會自然地偶遇某種音樂,某位音樂家,某一場演出,某首歌……讓你覺得這就該是屬於你的東西,今天終於遇見了。那時候你會覺得人生無比地神奇。

最後,怎麼從茫茫樂海中找到自己真正喜歡的音樂?

除了偶遇以外,就是我前兩天提到的:透徹了解你已經發現的好音樂。

然後順藤摸瓜。

舉例假如你突然覺得諾拉瓊斯歌很好聽,然後就看她的介紹和訪談,就能了解到她都受過哪些音樂家的影響,哪些音樂家是是她的朋友,跟她有過音樂上的合作,這樣很容易就能拉出很長一串跟諾拉瓊斯的風格相關的名單,繼續挖下去,你會認識一大堆Jazz歌手和樂手,可能從Vocal Jazz一路聽到Bebop也說不定。這只是方法的一種。反正光聽聽電台撞大運肯定是不夠的。發燒友都是要下點兒功夫的,而這個下功夫的過程也正是聽音樂樂趣的一部分。


舉個簡單例子:現在電影行業,叫好和叫坐也幾乎成了一對矛盾,想要獲獎拍攝的作品和想要賣錢拍的作品基本上一眼就能看出來。鋼鐵俠、雷神、蝙蝠俠,這些電影再有深度也不過是商業為導向的作品。

而一眾文藝片們幾乎都很難走入大眾的視野。

美的東西對人的刺激往往是精緻細膩的。這就需要人更細心,或者至少多次接受之後習慣了才能適應並欣賞。

電影如此、音樂如此、美食也是如此:沒有接受過相關訓練同時又生活條件溫飽以下的人,他肯定喜歡高油高鹽高熱量的食物——這玩意吃著爽啊。真給他珍饈美味他可能也不會比喜歡牛肉漢堡更多一些。珍饈美味的刺激是細緻高級的……

至於怎麼找到自己喜歡的音樂,我個人的做法是去熟悉更多的音樂,並且按照自己的愛好去研究音樂發展史。只要有一首突然打動了你的歌曲就可以作為一個起始,然後去聽這個歌手的全部錄音室專輯,去研究這個歌手和其他歌手的關係、受誰影響又影響了誰……慢慢的你就知道哪幾類音樂讓你喜歡了。總之,越成熟的藝術越需要訓練才能欣賞的


多聽,廣泛地聽,將聽音樂當作是探索未知世界的一種途徑,而不是單純當作是休閑娛樂。

並且,時刻提醒自己,我不喜歡聽不意味著它品質不好。很多歌都是聽熟了才越聽越喜歡。


全面撒網,重點培養。


我想起我當年如何喜歡音樂的...直到後面因為自己是音樂生而自豪。

1 喜歡音樂無非就是隨心而動,不用確定吧

2,能上知乎問這問題,估計題主年齡關係,自身已經無法在音樂上登峰造極【但玩音樂綽綽有餘】

3,喜歡哪類音樂不確定之前我推薦學習音樂學(聲樂 鋼琴 視唱 樂理)這些其實都是基礎,玩流行,搖滾,也需要這些支撐,培養這些也可以很好入門音樂,以後就算學別的器樂,有了樂理的支撐,鋼琴的讀譜,也容易得多

4,為啥不是開端就選擇x器樂,又不奔著鋼琴?

a:開頭直接去玩民謠?電音?省事省力、

【我至今沒見過聲樂類器樂類不學樂理的】

【學聲樂,不知道鋼琴音階的】

不學理論對音樂理解是很有限的

視唱 就是訓練所謂「絕對音感」,炫酷不?

如果真的愛音樂,僅此建議,您學這四門一年之後發現自己心儀的東西直接轉,絕對比零基礎要進步很多,簡直萬金油啊!

ps:雖然一位德國聲樂博士很排斥流行歌曲,但是古典和流行依舊有共通之處,古典的很多東西都是流行歌的基礎,


文:AlbumCover(A站產品猴,15年小眾音樂愛好者,2年音樂自媒體人)

認真講,

聽音樂我影響過3個人。

兩個男孩一個女孩,

他們現在都特喜歡音樂,

知道自己要什麼,

有能力去探索新的類型。

我認真的想跟你們分享一些我自己的心得。

  • 工具的選擇

(1)定向搜索

什麼叫定向搜索,就是你朋友告訴你一個樂隊或者藝術家的名字,你去拿著答案去搜索。

使用產品:

http://xiami.com

(1)曲庫維護,通過機器演算法,蝦米可以判斷這首曲目是否是具有人聲。

(2)權重的判斷,相同的名字,會將音樂人的權重大於曲目。

(2)音樂探索

這個時候會更加偏重一些,對未知領域音樂的探索。

使用產品:

douban.fm;

http://pandora.com

請注意,我說的是,音樂探索,不是音樂推薦。

(3)音樂推薦

找你身邊比較pro的朋友。人工推薦。

為什麼機器演算法不叫音樂推薦?

比如你聽了一首林憶蓮《詞不達意》,機器會分析兩點,

一:林憶蓮

90s歌手,「噠噠」排隊的就會有,葉倩文,陳慧嫻,劉美君,關淑怡,祁美雲,林珊珊「;再匹配一下《詞不達意》,就會有相關情歌排在隊列中。

這不是推薦,這是為給你懶的解決方案。

當然,不會這麼簡單的就下次給你推薦我剛剛說的那些,這需要一定的頻次。需要一定的頻次告訴機器,「你是誰」。

當機器知道你是誰之後,就會找出千千萬萬個「你」,把你們聽的曲子互相分享—「協同過濾」。

在你長期使用xiami推薦,網易雲推薦,之後。你會「被定義」。

「你」後面會打上標籤:

#METAL# #JAZZ# #TECHNO#

在那個時候,恭喜你。你已經被圈住了。

你會在某個音樂領域內深耕,直到把這個領域裡的每一首歌都聽完,從而對這個領域失去興趣。

直到有一天你說出:

「我是聽英式的」

這種錯覺式的話。

曾經和JING.FM的研發大佬聊過一次大天。

大致音樂推薦邏輯大概會是很多很多邏輯線綜合在一起的一個音樂演算法:通過機器判斷曲目中的配器音色;這首曲目的創作時期;音樂人受誰的音樂影響;音樂類型會參考此類音樂史的位置;通過歌名去對互聯網中進行輿情監測;還會參考此時此刻的時間,是否符合等等等等等等等超級複雜的綜合邏輯分析。

但是哦,

結果差強人意。

因為這樣無法衡量準確度,原因是:音樂欣賞是主觀的,我怎麼知道準不準。

機器音樂推薦並不存在,因為沒有標準。

所以目前音樂推薦,我推薦找你身邊的朋友。

  • 如何找到自己喜歡的音樂?

這部分內容,需要建立在「音樂藝術不存在高低,但是存在欣賞能力的高下」基礎下進行探討,並不存在裝逼。

(1)不自己給自己打標籤

如上述,機器會給你定義標籤,所以更不能自己定義自己。

這位朋友最後一塊兒拼圖是:Oasis的現場?哦不過她已經看過Liam Gallagher的現場了。

(2).有精神內核的音樂

當最初被某種類型的音樂吸引,一部分是因為音樂背身,另一部分是因為音樂背後存在的精神內核。

就好比我:

我第一次聽說「黑金」,是初一,同學說了一句「黑金屬,納粹,殺人,燒教堂等等(人工推薦的重要性)。

這部分有精神內核的音樂的確會吸引人,但是聽久了會發現這部音樂驅動內核和你本人也許並不契合。

快放棄。

但又或者高度契合。

那麼恭喜你,你得到了寶貝。

(3).粗礦模糊的概述音樂對你情緒的影響,並且分類。

音樂會引導人的情緒走向。當沉浸在音樂傳達出的情緒中,我自己來形容的話:「恭喜你,你中了音樂人設下的圈套「。

比如:PostRock;ShoeGazing;民謠;atm black metal ;suicide black metal

這種赤裸裸就是要挑逗你情緒的音樂。

要能清晰的知道他們要給你帶來啥。

並提問自己:

你喜歡的是

情緒?

音樂?

碩珍的,給我首曲子讓我猜是TOE和LITE的,我真分不出來,但是情緒走向大概是一致的。

記錄下這些情緒,當你需要的時候,選擇想要的表現方式,

去從這些品類里去拿。

(4).類型音樂中的先驅和頂尖。

這部分內容很好解釋,聽先驅會知道這種類型的音樂的早期模型是什麼樣的,先驅想要表達什麼。(技術或者情感。)

然後聽頂尖,聽聽看這個類型的音樂被誰玩兒到了頂尖,或者說公認的非常好的的狀態。

比如98年Mashuggah開始玩兒某種類型的音樂,後來是誰制霸了地球。

排在中間的那些音樂人,當然也會有經典之作,去他們的profile,找最熱。

(5).器樂演奏大師。

器樂大師一點兒沒病沒有,一點兒毛病沒有...從吉他貝斯鼓這些樂器去聽,這個也最簡單啊。

比如知乎上的問題:

「電吉他領域最有影響力的樂手都是誰?」

「吹口哨,打響指領域最有影響力的樂手都是誰?」

也是朋友推薦給我的,本田雅人,一個日本的薩克斯手,做jazzfusion的。內個下午都在顫抖。太牛逼了太瘋了。

延後沿著本田雅人相關推薦音樂人..........

矢野沙織

也是一個薩克斯大師,其中她有一首曲目《TICO TICO》是IN3,"悶你守門員的臉「那首說唱的bea。

就很有趣。

(6).買音樂雜誌。

現在各大音樂網站,你可以看成是一個一個超級大的supermarket。音樂雜誌的編輯會考慮到受眾的群體層次,選擇不同層面,不同類型的音樂給你。

音樂網站是你的supermarket,雜誌是你的超級導購。

(7).參加線下的Livehouse。

(8).按廠牌

爵士廠牌:https://www.douban.com/note/621171682/

NUCLEARBLAST 耳痛這種相對極端的音樂廠牌。

(9).通過單曲找到專輯,整張專輯按照順序聽。

(有個採訪是張有待關於聽音樂是單曲還是專輯形式的有興趣的可以搜一下)

還有什麼好的方式,評論里共享一下哦。

Peace!


正在審美蛻變的人,是這樣的。現在了解的音樂類型不多,也聽膩了,自己音樂審美慢慢上走,周圍的音樂還停留在以前的水平,所以聽啥都沒意思。等開始接觸新的音樂類型之後,才會慢慢變好。我也有一段時間聽啥都沒意思,流行也不喜歡,搖滾也不喜歡,最後莫名其妙聽起EDM嗨起來了,到現在,聽電影配樂去了。。。。

人與人音樂愛好不同其實最主要的就是生長環境的不同,包括家庭環境,童年經歷等等。

但其實,音樂真的不需要進行培訓,真的。如果說你認為的培訓是指積累音樂經驗,那麼當然是需要的。就好比有很多人都認為,聽古典音樂要「有能力」、「有技巧」。確實是要,但是也僅僅針對於古典音樂或者諸如此類的「藝術音樂」。

然而對音樂的鑒賞,如果是指流行音樂(不是指某一種類型的音樂風格,而是音樂類別,如流行音樂、民歌、雅樂這種的)則是不太需要,除非你聽不懂他唱什麼。因為現在很多流行音樂創作出來的目的,就是為了取悅我們或者是主動引起我們的共鳴,這就好比「坐上來,自己動」一樣的(污)。

如果不是流行音樂的話,除了古典音樂需要進行一些和聲、作品分析以及音樂史的了解之外(當然也不是必須要),大多也不需要進行技巧的培訓,最多你把音樂的創作背景和作曲家了解一下,就已經很不錯了。

好的音樂確實是會本能就喜歡,但是古典音樂就不同了,可能你初次聽,覺得一般,但是當你了解過創作背景以及作曲家相關事迹、生平之後,再去聽,就有不一樣的感悟,作曲家在曲中所表達出來的情感可能會更好地引起你的共鳴,這時很有可能你就會遇上你的「知音」。

怎麼找到自己喜歡的音樂,首先得知道自己喜歡什麼類型或風格的音樂,嘗試去聽不同風格的音樂。我那時候喜歡後搖也是歌荒了,然後偶然接觸到,就特別喜歡。

一下子就寫了這麼多,要不要明天專門搞一篇寫如何「欣賞」流行音樂的文章呢(笑)


個人認為 世界上只有喜歡音樂的和不喜歡音樂的兩種人 對於喜歡音樂的人如果認真研究最後肯定會到一個可以接受所有流派風格的境界的 所以無所謂「一個人真正喜歡的音樂」 對於無法做到這點的人 很大程度上是由於不夠喜歡音樂而沒有花時間認真聽

一個喜歡音樂的人剛剛開始聽音樂的時候是沒有喜好和口味的 這個口味的建立很大程度上是基於機緣巧合的 和文化或者性格這些沒什麼關係 你會開始建立對某種流派的喜好 隨著聽音樂的閱歷越來越深 你會去發掘其他流派 這時口味又會轉至其他流派 這時你聽音樂會有明顯的對於流派的傾向性(譬如喜歡搖滾而鄙視電音說唱)當音樂聽到了某一個程度 所有的愛樂者都會開始嘗試嚴肅音樂 對其產生喜好 然後會對樂理知識和作曲知識開始進行研究並有所理解 而且會養成一直強逼自己聽不喜歡而有名作品的能力(很多時候一個人不喜歡某種音樂不是因為真的不能共鳴而是心理存在抵觸不願意去嘗試)

當愛樂者過來樂理這一大坎之後 就會發現之前無法理解的音樂變得可以理解了 一切音樂都是有存在理由的 你會發現作曲有高低而音樂卻無高低 意思就是不同的音樂作曲技法有區別但是都可以帶給你獨特的不可替代的感受 馬勒的恢諧曲是神經質的 巴赫的賦格是理性的無感情的適合進行分析 沙灘男孩的歌曲適合路上聽而且和聲和很有特點 平克的Solo很帶感 2pac的說唱很直接很有力量而Biggie的flow很花哨 粵語歌很有懷舊情懷 acg音樂有很複雜的編曲 惠特尼休斯頓的嗓音很好聽 竇唯的實驗音樂很有民族風情 王西麟苦大仇深...

...沒錯 這就是我的聽歌路程


對自己平時喜歡的音樂總結定位,在網易雲音樂等進行類別風格搜索。

平時看電影電視時遇到喜歡的音樂,馬上記錄下來搜索。

最後,無需糾結自己的音樂鑒賞,不是所有人都對音樂很敏感,就像不是所有人都擅長搭配衣著一樣。所以,不必勉強自己,糾結。慢慢體味,慢慢感悟,喜歡什麼就接受什麼。


建議你用網易雲音樂,用過一段時間後記得回來點贊


有沒有一首歌是你聽了很多年而且百聽不厭的


這裡有兩個點,一個是尋找和此風格類似的更深入的類風格音樂,一種就是新鮮感。前者已經得到較好解決,因為一般某類風格的頂尖水平基本都是成名者,而後一種只能隨緣。因為你這輩子永遠聽不完人類從古到今所有的音樂,甚至是泛音樂。目前對於後者解決方法其一是按歐美分類的音樂風格一種一種去聽,但基本都是歐美的音樂(因為是以歐美為中心來介紹此種風格的,當然首創此音樂風格的也基本是歐美音樂人/音樂家),很難聽到同種風格的亞非拉音樂人創作的類風格音樂。第二種就是尋找不同的聽友的歌單。

其實吧,這個命題是得不到最終解決的,因為樣本總量已經大於你能驗證的數量了。最多只能說,等我們快死的時候,得出這輩子聽過的音樂里最喜歡的音樂(這個靠統計總循環量也不一定正確,因為朝聞道,夕就死了以及BEST OF BEST 選擇困難症).


蝦米音樂app不錯啊,先搜尋自己喜歡的音樂,全點收藏,收藏一定數目音樂了就聽「今日推薦歌單」,歌單里遇到喜歡的又收藏。一段時間後,推薦的音樂就基本上是自己喜歡的了。


如何找到自己真正喜歡的音樂?

如果你是找不到自己喜歡的風格什麼,以下兩點建議:從已知喜歡的音樂入手,從小時候或者記憶深處的原始興趣入手。

如果是厭倦了現有的風格,那麼上面兩條外加一點注意事項:不斷嘗試新鮮樂種,切記要重複的煲你的耳朵。


實在找不到,都聽,直到你找到喜歡的為止

關於喜歡的種類不一樣的原因,可能是文化的差別

中國人聽爵士樂,就像美國人聽京劇,很難聽懂

而且,聽懂了你也玩不6

為什麼?

因為文化

還有就是自己對某種音樂的喜愛

有些人喜歡電音,有些人喜歡搖滾

都不一樣的


推薦閱讀:

怎麼樣了解美國音樂史?
要提高作曲水準是否應該能夠做到脫離鋼琴也能寫好?
20歲以後還能否學小提琴?
2016年古典音樂界發生了哪些重要事件?
在錄音和音頻後期製作技術出現以前,古典音樂作曲家如何實現對「混音」的控制?

TAG:音樂 | 古典音樂 | 流行音樂 | 音樂製作 | 音樂欣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