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評價摩托車這種交通工具?
如題
摩托車是靈魂載具那四個軲轆的才是交通工具
很早就有一個摩託夢,今年畢業終於買了第一輛屬於自己的摩托車,工資低,買了一輛本田小戰鷹,雖然只是一輛代步車,但是也算圓夢了! 其實就我本人來說,摩托車是很好的交通工具,相比汽車,它油耗低,好保養,方便快捷。但是很遺憾,現在大部分一線城市都在禁摩,其實說白了這是當局的懶政。國家禁掉摩托車,電動車大行其道,但是電動車真的比摩托車好嗎?對電動車了解的人都知道,電動車發展到今天,它的速度已經越來越快了,騎過同事的電動車,3000出頭買的,最高能跑80,我騎的時候超過了好多跨騎,已經達到大部分125摩托車的速度了,但是大家有沒有想過,3000元的車它的車架強度,剎車性能,避震質量真的能承受它的80公里每小時的速度嗎?這是其一,其二,電動車是靜音的,夜晚沒有燈的路是比較危險的,而摩托車最起碼有點噪音,夜晚騎行路人聽見發動機聲音最少會提高警惕,能減少事故發生概率。其三,大城市禁摩,只能選電動車,可是電動車作為一種機動車,不需要培訓,門檻低,駕駛員的素質可想而知!
國家禁摩的目的不外乎摩托車排放不達標,許多摩托車無證無牌照上路。其實摩托車技術發展到現在電噴已經成為一種趨勢,電噴車的在環保方面已經很比化油器好很多,而且相比汽車,摩托車的污染真的很小。針對摩托車無證無牌上路而禁摩這真的是政府太懶了,要是把治理汽車的這份功夫放到治理摩托車上,我國摩托車駕駛員隊伍就會正規的多,人們買摩托車就和買汽車一樣,必須到十八歲,必須考駕照,然後必須上牌,買保險,戴頭盔,上路不守規矩得和汽車一樣的處罰,這樣的話還會有那麼多因為不遵守交規而發生的慘劇嗎?
為什麼說我國摩托車亂像重生?就是因為最早當局不管理,導致駕駛摩托車門檻太低,最後事故太多,乾脆不管了,直接禁了。這對於許多正規本分的騎手是很不公平的。許多人花大價錢買大排最後不讓騎,找誰說理? 說到大排摩托,國內因為這種大排文化不成熟,導致大部分人百姓對騎大排的有偏見,人們普遍會想花一輛A4的錢買一輛肉包鐵的rs1000除了有病就是有病,而且現在街上許多炸街黨噪音震天,讓人對正規大排也連帶著三分厭惡。而且許多年輕人買大排只是為了帥,追求刺激,對於正確騎行方式,交規什麼的根本沒想過,他們大部分連駕照都沒有,所以經常出事故的就是這樣的人,也更加讓人對摩托車排斥。我當初為了買車去車行的時候,有一輛Cbr300,本田三色,帥到沒朋友,買車時和老闆聊天,老闆說,以前沒有騎過跨騎的人最好第一次不要買大排,先買一輛代步車熟悉跨騎,然後再一點一點升排量,有的人有點錢,看見車很拉風,連125都沒騎過,上來就要買幾百cc的,最後gg。也讓摩托車在國人心中的形象越來越差。 為什麼大部分騎士看不起國產車?而且感嘆國產車廠大排很少而且質量差?明白的人都知道,禁摩令讓國產車廠的只能考慮小城市,只能生產小排量代步車,企業收入低,發展戰略也只能考慮小排量和小城市,沒心思想大排,研發費用與日本四大天王和歐美大廠根本比不了。什麼時候禁摩取消,什麼時候國人對摩托車的認識扭轉,國產大廠能看到希望,收入增多,我們才有叫好又叫座的國產好車!同意卞老闆的。
國內摩托車被妖魔化的厲害,這都多虧偉大的領導階層。總的來說摩托車是一種技術成熟、小巧、靈活的代步工具,對於城市環境擁有高度的適應性與優勢。不管是載人駝貨都能勝任,機動性強,但是相較於汽車不能遮風避雨、安全係數低,對平衡也有要求。個人認為摩托車危險完全可以靠配套的道路環境與法律約束來改善,而且推行摩托車能很大程度的緩解城市的交通阻塞。本人幾年前曾針對這個問題寫過一篇論文,其中最關鍵的是"摩托車的行駛空間大約只需1/4的一台轎車所需空間,其次摩托車(以100cc踏板為例)的停放空間只有約1/20的轎車所需空間(沒看錯,考慮到停車時開門以及移動的範圍)"中可見一斑。其他的就不說了,政策的倒施逆行與豬一樣的…咳咳,各大主要禁摩城市的交通混亂與之密切相關。
人類有史以來發明的最偉大的交通工具
多一種選擇,多一個玩的方式。正規最重要。
只是作為交通工具來評價:
省油,環保,不堵車,停車方便,速度能夠輕易的滿足大部分國家的法律下限載人載物不便,舒適度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天氣,對掛蹭小碰撞等事故容忍度低(真的大車禍汽車也沒有容忍度),法律上在國內很多地方被禁止真正非得用摩托車做交通工具的人群應該是越來越少了。
我猜對大部分車友來說摩托車是個玩具(recreational use),而非主要交通工具了。
想想馬兒的定位,應該就是這麼個意思。
再想想等我們快沒有石油了(也可能是幾十年後)的法拉力,應該也是這麼個意思。與靈魂和自我的纏鬥。在賽道的時候我已成為惡魔。
我下決心要買摩托,大約是三年前。
當時是在東風北路上的那家哈雷,我跨上一輛883N,腿部發力,將車扶正,幾乎是瞬間,我覺得有些我從來不知道的記憶,被喚醒了。
人類歷史上,第一次達到比自己跑步還要快的速度,是怎麼做到的?
我想,應該是人類第一次騎上一匹野馬吧。
騎在奔跑的馬上,風迎面撞過來,吹得眼睛有點流淚。兩條腿跨在馬背的兩側,身體隨著馬匹奔跑上下起伏,一陣陣快感從最敏感的胯下傳遍全身。
這種奇妙的感覺被刻印在人類的基因里,一代代傳了下來,只不過野馬變成了摩托車。
所以很多人都說摩托車不只是一種「交通工具」,因為它還承載著人類為征服自然而帶來的成就感。
---------------------------補充一些------------------------------
摩托車是一種給普通人也能帶來成就感和征服感的交通工具。
在摩托車車友圈中,有一個還算是得到大家公認的觀點:新手最好不要一上來就騎大排,先從小排量的小車開始學。
比如我在駕校增駕時,兩輪摩托教學用的是嘉陵70cc的小車,兩隻手一使勁就能給拎起來,油門擰到底也跑不了多塊,所以摔車了被壓到也沒啥受傷的危險。而有些國家還對摩托車駕照進行了分級,必須擁有了對應的駕照級別,才能駕駛大排量或大馬力的摩托車。
對於汽車,卻沒有人會跟你說:新手先開1.0排量的,或者先開小一點的車,比如夏利……
這就是摩托車跟汽車的一個差別:相對來說,汽車比摩托車對新手更友好。
但對騎手們來說,我們喜歡摩托車的「不友好」,我們喜歡將一個狂暴的機器壓在身下,我們喜歡征服它、駕馭它,駛過一條條路,轉過一個個彎。被70歲天朝禁行且集成度極高的汽油機動環保兩輪交通工具
講真騎摩托帶妹子剎車的時候只要妹子不是貧乳
那感覺
你懂的所以我愛摩托車!!!嚮往著春風吹過我臉龐,后座的女友抱著我的感覺,空氣中滿滿自由的味道。
不下雨的話就完美了
從理性上講,這種交通工具的優點在於同時擁有汽車的速度和自行車的體型,在擁擠的城市道路上是一種效率非常高的載具。缺點在於相對汽車而言缺乏被動防護,安全性只能依靠騎士自身的判斷。從感性上講,我們是穿越在鋼筋混凝土叢林中的現代騎士。我們以身體劃破空氣,我們低頭衝進滂沱大雨;我們自迷霧中來,我們去往天涯……
摩托車是一種比較危險的交通工具,請各位騎士一定護具齊全。
他們說,騎摩托太累,是的。他們說,騎摩托危險,沒錯。他們說,騎摩托受罪,的確。那是什麼驅使著騎士緊繃神經,穿戴厚重的護具,頂著烈日雨雪走在路上?因為手把的顫動?因為速度的牽引?因為排氣的轟鳴?不。因為你有一顆自由的心。
大概是這個樣子吧。
今天小區停電,偶爾有人打電筒走路,其它人是抓瞎,這時候,小區的一位摩托車主把摩托車放在小區門口處,打開大燈,為居民照明。
剛買了雅馬哈飛致YS150,電噴,磨合期,剛到300公里,操作性非常好,勁力足夠用,很是喜歡!
有時候開騎著上、下班,有時候騎著出去玩,生活的距離得到極大的延伸!在北京,開著洗車會堵得一塌糊塗,而騎著摩托車卻比較愜意!
另外,這也是一種樂趣,一種控索,一種刺激,一種青春的態度!非常危險的交通工具希望所有騎摩托的人注意安全。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