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我們不害怕死亡卻害怕絕望?

我們在生活中常常會有關於死亡的想法,甚至有過自殺的想法,假如我們把它歸於不害怕死亡,那麼為什麼在我們面對鬼神之說,被人謀害,害怕疾病,其實他們最後最壞的結果也就是死亡,但是為什麼我們自認為不害怕死亡卻害怕絕望呢.


謝邀!

很有趣的題目。題主所說的不害怕死亡,其實根據在問題補充的描述中可見的是,「不害怕死亡」這個定義只是對於「死亡」這個「結果」不害怕而已。對於鬼神、謀害、疾病這些還是煩惱擔心的。但是這些所指的是「過程」或者死亡的「導因」

人誰無死?這個是必然的結果。我們是否願意接受和死亡會不會來臨完全沒有關係。不少人可能在這個念頭上是能想明白的。

人們對於死亡的懼怕,往往是有三方面:

(1)對於死後的未知,將會發生什麼事,自己完全沒有把握,也沒辦法確知。沒法控制。

(2)對於死亡的過程,大家也是無法去排練熟悉,可能是慘死枉死,可能是壽終正寢,可能是病痛纏身折磨而亡。

(3)對於現在擁有的在死亡後就此失去,沒法把控,沒法安排,更沒法繼續擁有。無論是人還是物,是實際的還是如名譽一類的虛幻價值。

有些人可能生無可戀,覺得生命中已經沒有值得留戀的東西,也就是沒有(3)的羈絆,但是可能不知道死後會如何,對於這個不知的世界有所擔憂,但也可能受到唯物論的薰陶,對於人死就如燈滅,一了百了,所以(1)的問題解決了,可能因此就衍生尋死的念頭,用死亡對自己的不幸或者煩惱做一個了斷。跳樓的跳樓,就忍他一時的劇痛和恐懼,割脈的割脈,忍一會兒撕裂肌膚血管的疼痛,或者用一些比較溫和的方式尋死,比如說燒炭或者吃安眠藥之類的。

但是,往往我們對於(2)這個過程還是害怕擔憂的,因為這裡面我們將會經歷什麼我們不知道,可能會是非常痛苦,可能是非常折磨。

對於神鬼干擾致死,這個先不說是否存在,但是我們在所知道的一些小說或者電影裡,我們會像想到很多恐怖的場景,死者那種扭曲的痛苦。對於謀害亦然,對於病痛亦然。都是我們不可控制的各種痛苦,這些反而是我們無法面對的。如果可以控制,我相信很多人選擇就如關燈一樣,按個按鈕就讓生命跡象立馬消失。

所以,關鍵在於「選擇」自己喜歡的。也就是自主,不被環境不被他人他物所逼迫的死亡過程。

我們對於過去的成就和財富以及一切擁有的可以放下。

我們對死亡後的未知可以看破看透,甚至不以理會。

但是,我們卻不能面對死亡的當下,那種種生命跡象漸漸消失或者被奪去的無助和絕望。


謝邀。

對於人來說,總覺得死亡很遠;而絕望來臨時,已在當前。


今天是2015年的最後一天,換言之,2015年到今天就終結了。年份、生命有其終結,也就是說,有其死亡;死亡無非就是終結。我們說,人死了,意思是說,他的生命終結了、結束了、到時候了。

然而題主可曾聽說過,「絕望是致死的疾病」(克爾凱郭爾《致死的疾病》,商務館,p13)?

生命本身不是「致死」的嗎?當然是,我們生來便向著死去。

那絕望的「致死」又與平常地致死有何不同呢?

有人會說,「絕望是致死的疾病」這句話中的「絕望」根本就不是題主所說的絕望,與那種「生無可戀」的情緒根本無關。但這是不對的。

當克爾凱郭爾向我們展示「絕望」這一概念時,他的語氣是堅定的,就像薩特說「人是自由的、人就是自由」一樣,克爾凱郭爾實在是說:人是絕望的,人就是這絕望!

克爾凱郭爾把絕望規定為一種與自我相關的錯誤關係,這一規定是抽象的,如果我們借用海德格爾的術語「生存論的」一詞來形容克爾凱郭爾在此處刻畫的這種關係的話,將會略有偏失,但並不會招致對這一觀點的錯誤理解。

所謂的這種與自我相關涉的錯誤關係,指的是將自我措置於他者(the other)之上,也就是說,讓自我從出於他者。嚴格地說,他者可以是任何事物,摩利亞山上的公羊、愛情、一枚四德拉克瑪的銀幣,都可能是這他者。

嚴格的絕望有兩種形式:一種是求取自我而不得,另一種是視自我如雞肋;求之不得者,思之如狂、視若雞肋者,棄之可惜。

絕望無非就是求之不得或棄之可惜。克爾凱郭爾說,「絕望是致死的疾病」,「但這人卻不能死」(同上,p24)!絕望從來不以終結生命的形式招致死亡,而是以折磨和強化病人的精神來使人瀕臨死亡;甚至「靠死亡從這疾病中解脫獲救是不可能的,因為這疾病和它的折磨恰恰在於不能死去。」(p24)這就是絕望的辯證法,就是生存的辯證法。

在絕望之中,我們歡欣地迎接死亡,而絕望之悖論在於,死亡本身消失了、不見了,絕望本身不會終結(死亡)。

絕望的悖論與叔本華所說的意志的悖論別無二致,大約也因此,克爾凱郭爾曾讚許叔本華。

年份有其終結,死亡有其終結,但絕望沒有終結;絕望就是精神,而精神就是那自我。

這就是,生存的辯證法。

【完】

—————————————————

好啦,我許諾將最後一天的下午留給克爾凱郭爾,現在已經達成了。明年見。


慷慨就義易,從容赴死難。

洪承疇本打算慷慨就義的,結果皇太極一直好吃好喝伺候著,讓他想餓死也沒有機會,然後就慢慢倒戈了。

所以我一直覺得,那些戰死沙場的將軍,很多不過只是個漢子而已。而那些被俘虜後,卻可以在漫長的折磨中依然堅持自己信念的人,才叫英雄。


因為死亡本身是註定的,令人焦慮的是死前漫長的時光和無數可能的意外。


瀉藥。

但是我覺得死亡比絕望可怕。只要活著,怎麼可能會有真正的,永遠的絕望?

自殺的大多抑鬱,是精神疾病,我就不說了。

我覺得怕生病怕災難什麼的,根本上就是怕死啊。

如果地震不會死人,大家還會這麼怕它?感冒沒法治,癌症也沒法治,但是你不怕感冒卻怕癌症,為什麼?因為感冒了不會死但得了癌症會死啊!

那些平時說的死,大多是隨口的抱怨罷了。你見過有幾個精神正常的人自殺的?何況自殺,不過是一種逃避罷了,是因為他想逃避的痛苦,大於死亡所帶來的。

所以你的命題在我這裡,是錯誤的。

一般情況下,精神正常、思維正常的人類,最怕的,就是死亡。

以上_(:_」∠)_


謝邀!

我看到的問題是這樣的:

為什麼我們不害怕死亡卻害怕絕望?修改

我們在生活中常常會有關於死亡的想法,甚至有過自殺的想法,假如我們把它歸於不害怕死亡,那麼為什麼在我們面對鬼神之說,被人謀害,害怕疾病,其實他們最後最壞的結果也就是死亡,但是為什麼我們自認為不害怕死亡卻害怕絕望呢.

歸結為「不害怕死亡」太牽強,你說的那些「想法」只是一時之念而已,實際上人類對死亡依然是充滿恐懼的,這是我們的基因決定的。


謝邀請!因為死了就一了百了啦…永無止盡的絕望才是真正的折磨!


任何人都不知道死亡,因為根本沒有體驗過死亡的人。

不知道死亡的人和動物都是幸福的,所以只要是活著的人和動物都是平等的幸福。

人不知道死亡,但人類通過思考死亡,恐懼死亡,從而意識到自己處在幸福之中。

所謂絕望,是給與沉溺在幸福中的人類的特權。


謝邀。

人選擇自殺是因為在他那個環境下,自殺是最好最安全的選擇。而絕望是在他那個環境下,他的智能範圍內,沒有更好的選擇可供選擇。


因為你沒面臨死亡

死亡是一瞬間的事情,絕望是階段性折磨

如果你理解,我情願階段性折磨著活著!


死亡是一下子進入到未知世界,此生此界的苦一下子了截,並且,每個人都是要死的,在這個結局面前眾人平等。

而絕望,則是處在下落深淵的路途中,不知何時能觸底,本以為夠糟了,未曾想接下來更糟;以為努力後會有改善,誰知愈來愈糟,這種深不見底、深不可測的黑暗是普通人難以承受的。更難忍的是,某人在無助絕望的時候,這世界是歌舞昇平的,不是每個人都像事主這般絕望,這種比對之下的不濟和孤單不啻為另一種絕望。


死亡你都不怕了你為什麼會怕絕望?

我來告訴你吧,你怕的不是絕望,你怕的是毫無意義的死亡。


以前看過一句話:死並不可怕,可怕的是等死。接受這個結果了,也就不絕望了。個人感覺和心態有關


害怕與否是自身意志的外露。

活著是連續的過程,死亡是瞬間。

絕望,仍舊是活著,但需要大量的意志來作戰。

其實最終選擇絕望或死亡,不過看你意志經得起多久的消耗而已。


瀉藥,我認為人是複雜的,並非人人都覺得絕望更可怕。


人固有一死。死前我們也是恐懼的,而絕望是活著連希望都沒有了,都不知道要不要死


現在來說,我怕死亡,不怕絕望……絕望希望是交替存在,並且也與看事情角度有關。但是死亡,既不能有迴路,也不知生後的世界如何,或是否存在一個世界。而且,時間可以帶走青春,卻不一定能帶走希望


用死亡來結束絕望


絕望了,死不死都似乎不重要了呢


推薦閱讀:

說出你最喜歡的尼採的一句話?
學習哲學即是學習哲學史嗎?
特好奇諸如王陽明,莊子這種做到知行和一,無欲無求境界的人後來還活著有何意義,人不都在矛盾中才能成長的?
induction 和 abduction 的區別是什麼?
「沒有一句話是絕對的」這句話對嗎?

TAG:心理學 | 哲學 | 死亡 | 社會心理學 | 心理學與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