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城中村」、「棚戶區」和國外的「貧民窟」是同一個概念嗎?為什麼?

本題已被收錄至知乎圓桌 ? 離不開城市,歡迎關注討論。


大家猜這是哪兒?

這裡是上海。

以上這幾幅圖是我前年隨「中國家庭金融調查」的訪員們在上海火車站附近的棚戶區拍攝的。而上海火車站的位置,即便不是在上海市中心,也至少是市區非邊緣的地方。

這裡就是上海——這個外表光鮮的城市市中心的棚戶區。

說實話,去之前心裡有點沒底,『窮山惡水出刁民』的印象一直在心裡,而《貧民窟的百萬富翁》中的場景又讓我多了一份這樣的擔憂,走進這黑乎乎的小弄堂里,總怕在裡面碰到幾個暴民。

不過走入第一戶人家,這種顧慮被完全打消了。接待我們的是一個年輕的租戶,在上海打工,沒錢租其他地方,只能住在棚戶區了。她和老公兩個人住在大約20平米的小屋子裡。儘管條件簡陋,女主人還是很熱情的請我們吃冷飲,我們當然是不好意思吃的。

還有上面圖中那位為母親洗頭的大叔。大叔跟我們說他之前還在工作,但是家裡有年邁的老母親要照顧,現在已經辭了工作,呆在家裡照顧老母親。

為了保證調查的順利進行,訪員們經常說自己是「中國人民銀行」和「財經大學」的調查人員,這裡他們打了個擦邊球,只說「財經大學」,居民多數第一反應是「上海財經大學」,當然訪員們對這種誤會並不會多加以解釋。

只是居民們聽到似乎有官方背景,而且是當地比較好的財經專業院校的訪員,很多居民誤以為這些調查人員是為了「棚戶區改造」而來調查的。很多居民拉著訪員說,快跟市裡反應一下吧,這裡得拆了,我們也搬到好一點的地方。我們不識字,就靠你們往上面反映了。

所有人都只能答應著,然而訪員們自己心裡知道,這並不是他們的職責所在,而且就算是幫忙反映了,又能如何?

我個人並沒有出過國,對國外的事情知道的甚少,我也不知道國外的「貧民窟」是怎麼形成的。然而從這裡來看,國內的「城中村」或者「棚戶區」,有其特殊的原因。改革開放的進程也幾乎就是城市化的進程,特別是從上世紀90年代的房地產改革之後,飛速擴張的城市通常就是以「拆遷」的形式逐漸從原來的市中心擴展到郊區的。然而出於各種原因,有些地塊沒能開放,留下來的就變成了這種「棚戶區」。所以在這種「棚戶區」的形成過程中,政府對土地資源的壟斷以及行政力量對於土地供應的控制是首要的原因。

由於土地被地方政府所控制,在中國當然不會出現「貧民窟」,但卻出現了「棚戶區」這種奇怪的存在。

其實棚戶區裡面的居民很多都是上海最老的一批居民。他們沒能趕上改革開放的浪潮大賺一筆,也沒有趕上城市化的「拆遷」進程得到他們本應有的「稟賦」福利,就這樣生活在這個全中國最繁華的城市市中心那些最不起眼的旮旯角落,生活在這個國際化大都市的最底層。

調查期間我還碰上了另一個大叔,據訪員跟我說,他的脾氣特別不好,訪員們上次來調查就被他罵了。這次狹路相逢,我們又碰上了他。訪員主要是幾個女孩子,沒辦法我只能硬著頭皮去跟那個大叔聊天,拖住大叔好讓訪員們儘快完成任務。

而這次這位大叔面對我卻沒有那麼爆的脾氣,反倒是跟我聊起了家常。他跟我說他老家是蘇北的,跟著父母很早之前就來了上海。他告訴我他到現在都沒有什麼工作,父母也死了,也沒結過婚,沒有老婆沒有孩子,在這裡什麼也沒有。談話過程中他一直跟我強調,他是蘇北的,很窮。我本身不是上海人,對蘇北更沒有什麼歧視,但是可憐就可憐在,好像他自己都在歧視自己。

前一段時間據說上海打算加速棚戶區改造,對這裡的人們來說,也許是個好事情。不過也很難想像,這些本身就出在社會最底層的人們,即便搬到了郊區環境更好的住處,他們以何為生?

中國的「城中村」和一些國家的貧民窟是一個概念么?從某些維度上,可能是的。但是這些「城中村」、「棚戶區」又帶有更多「中國特色」。這些概念本身就是中國特有的政策之下的產物。而相對於《貧民窟的百萬富翁》中貧民窟的高犯罪率、死亡率,這裡的居民卻又有中國多數勞動人民的 溫和。他們僅僅是落在時代之後的不幸者。


貧民窟出個百萬富翁那是新聞;

城中村出個百萬富翁那是入門。


城中村是中國特色的貧民窟。

貧民窟的定義十分模糊。聯合國的貧民窟定義是最惡劣的住房條件、最不衛生的環境、犯罪率和吸毒盛行的窮人避難所。

北上廣深,哪裡住房條件最惡劣,最不衛生?毫無疑問,就是在城中村。

PS,我就住在廣州棠下城中村。

髒亂差我就不說了。至於站街女,賭博,哈哈嗯,這裡可是大廣州啊,幾乎是合法的存在啊,每幾十米就有一處,美其名曰,沐足,棋牌室,休閑會所。

吸毒黑幫,從沒遇到過,但是不代表沒有,看下面的鏈接:

棠下「黑幫」鋪開販毒網涉嫌七宗罪

幾百米外是高大上的科韻路軟體園,還有正在規劃的廣州金融城。好多年薪10W+的年輕程序猿,白領狗都住城中村這裡。

This is life.

一線城市房價太高了,又不想天天跑遠路擠公交地鐵,只好住這裡咯。剛工作那會是為了省錢,後來就嫌麻煩,不想搬走了。好多買房的同事都還在這裡租了房子,因為房子太偏遠,上班太累,還不如這裡住著方便。

若說政府為什麼不改造。恩,這附近房價要突破3W每平米,農民自建房,動輒500平米以上,城中村裡密密麻麻少說也要有幾千棟自建房,這麼一估計,光拆遷補償費用就得幾百上千億。而且本地農民貪心啊自建房成本就幾十萬,給1000萬的房子還不滿意,就想要1500萬,給1500萬就想要2000萬。冼村啊等等,城中村改造造就了那麼多千萬富翁,還是有很多人舉著五星紅旗抗議,不公平待遇。無語啊。。。

還是不要拆遷了。政府有錢把地鐵修到郊區,我們上班方便了,就在郊區買房了。


他們比中國百分之九十的人都有錢,只是過的日子差了點。不應該叫貧民窟,應該叫簡樸寨。


杭州西湖邊有一條非常美的路,叫北山路。

北山路以北有一段短短的路,叫做省府路,是浙江省人民政府所在。

省政府圍牆內有一座山,名喚彌陀山。山腳原有一寺,名喚彌陀寺。寺內有一塊鑿山而成的石壁,壁上刻著《阿彌陀經》,是難得一見的寶物,另有摩崖石刻三四處,大佛三四尊。

省政府一牆之隔是老體育場路,老體育沿線,就是一個城中村。

站在省政府內彌陀山上往西南方看,能看到這裡低低矮矮的單層平房鱗次櫛比,歪歪斜斜好像颱風一來就會轟然連篇倒塌。平房沿著一條小路分布兩邊,是一條集菜市場、水果店、雜貨鋪於一身的購物街。平房周邊零零落落矗立著花花綠綠各色各樣的自建房,三四層樓高。可以看到各個窗戶都有晾衣服內褲,想必是出租房。

從省政府最西邊的門出來走進這個城中村,這裡有五十年代的筒子樓,有六十年代的木板樓,有七十年代的大會堂,有八十年代的小洋房。很多房子只剩下三面牆,所以一個單元空著,一個單元住著人——窗口晾著一條破了洞的內褲,想必是有人住吧?沿著彌陀寺巷,朝著新體育場路,也就是曉風書屋的方向走,時不時地會看到一塊一塊青石碑,上面寫著:浙江省文物保護單位、杭州市文物保護單位,几几年立等字樣。

這裡有許多清朝建築,好多立著石碑的房子裡面面黑壓壓地還住著人。

這裡面,從八旬老人到出生嬰兒,從大黑狼狗到狸花野貓,應有盡有。走在路上偶爾會碰到提著馬桶到公共廁所的人。

我沒有見過國外的貧民窟,但我想像中,貧民窟就是這個樣子。今年的《讀庫》上有一期有一篇文章,就是一個老師去巴西的貧民窟實地調研的報告,很長,我覺得裡頭寫的貧民窟就是眼前這樣子。

那為什麼省政府咫尺之間會是這樣呢?我不知道。我甚至不知道所謂購物街兩側的瓦房是不是違章建築,李強同志三改一拆方案是不是適用?我也不知道老爺們會不會偶爾也從西邊的門進出,門口的警衛倒是一直筆挺。我只知道,裡面除了老人家,住的多是租戶,房租便宜得不得了,在這個全杭州最黃金的地段之一。

也許這些房子都有產權,也許這些房子拆遷,老人們就都是億萬富翁——也許不會,也許他們死了房子還是沒有拆遷,他們受了一輩子的窮守護這裡,結果錢都留給了子女兒孫。

我相信,住在這裡的人,不會有錢,有錢的人,沒有住在這裡,但他可以享有這裡的權益。

這大概是城中村的基本模式之一:地段好,周遭都是高檔區,但這裡頭雜亂危臭,產權持有者不住裡頭,住裡頭的都是租不起公寓的人。

那些動不動就說住在城中村裡頭的人都有錢的人,我想值得商榷。


中國的城中村有時會被稱為「有中國特色的貧民窟」,但實際上和貧民窟並不是一個概念。

之前我有做過一個城中村的相關調查,因此走訪了南昌、長沙、武漢市的幾處城中村,也查閱了部分相關資料。我對貧民窟雖然不太了解,但是城中村歸根結底是經濟發展、城市化進程加快的產物,根本原因是中國特色的城鄉二元結構體制,這兩者之間有著本質的區別:政治制度的不同造成的差異。

1978年改革開放後的30多年裡,經濟的高速發展促使了「城中村」這一特殊地域的出現,根據土地類型和城市化程度, 「城中村」可以劃分為三種類型:城市型、城鄉交錯型、鄉村型。一般而言我們提到城中村,都是指城市型城中村,也就是已經完全沒有保留農用地、被城市包圍的地區。

中國的城中村通常有這樣的特點:交通便利;房租廉價;人口流動性大,人口組成複雜,極易引發各種糾紛和刑事案件;住房條件較為惡劣,衛生工作差;周邊基礎設施的建設不足等等。

以南昌市東湖區永溪村為例,永溪村是南昌市最典型的「城中村」。在永溪村農民工、大學生、個體商戶和服務業從業者、待家老人混住一起,人員混雜。大多數老式房屋都低價租賃出去,永溪村以房價低廉,交通便利,因此吸引了許多租住居民。幾乎在附近的所有居民的日常生活消費,都要在這條狹小的商業街道上,隨處可見亂丟在地上的垃圾,但居民似乎都已習以為常。

拍了幾張當地的照片,如下:

當時去做調查時,同行者和居民攀談,打聽出永溪村的治安的確堪憂。一家洗衣店的老闆娘告訴我們,雖然街道窄小,但是因為地段繁華,很多車會從這邊穿過,平時也有很多人來來往往,所以治安就差勁了。而且也沒有物業保安之流,一個月內,光她家附近的那棟樓里,就發生了三起盜竊案。

在調查過程中,我最為震撼的是發現城中村居民的文化程度普遍偏低。

城中村居民分為原住居民和租住居民,租住居民又包括失業無業人員、農民工、服務業從業人員、個體商戶、大學生五類。除了大學生這類受過高等教育的人,大多數都是學歷不高的外來務工人員,他們找不到好工作,薪水不高,也沒辦法找到環境更好的住所。

原住居民成天靠租金度日,臨街開個鋪子已經算好的了,大多數人都沉浸在麻將棋牌的遊戲里,我們在好幾個城中村發現原本的「老年人活動中心」,已經成為了「麻將棋牌中心」。

租住居民又苦於生計奔波,他們收入較低,工作時間長,高強度的工作卻沒帶來較高收入,同時衣食住行支出及租房出租支出比重大,生活壓力很大。

發放調查問卷的時候,當然有相當一部分人不願意填寫,但他們拒絕我們的理由居然多是「不識字」。我當真覺得觸目驚心,剛開始還以為他們不過是推脫之詞,可我們遇到了耄耋之年依然在撿破爛的老人、年華雙十卻已嫁做商人婦的姑娘、家中有兩個孩子三個老人要養的修車夫婦等人,他們都很熱心地幫我們填寫問卷,但由於不識字,只好由我們將問卷上的問題告訴他們,再詢問他們的回答。

可能是因為我沒見過什麼世面吧,我真的覺得這件事讓我大開眼界,我沒想到在這個時代,還有這麼多「文盲」。

我看到有很多答案在調侃拆遷暴發戶,其實等拆遷真心不靠譜。在調查過程中,也有居民告訴我們,等拆遷能等到什麼時候呢?反而是這幾年經濟建設加速,周邊高檔小區成片出現,他們居住的地方更加逼仄了。

我在城中村中穿行的時候,經常有愛麗絲夢遊仙境的感覺,往往轉一個彎,就看見沿街都是高檔酒店;出一個巷子口,就是清幽湖邊,一條街的小資咖啡廳和茶館;抬頭看去,視線可以輕而易舉地穿過低矮又雜亂的居民樓,看見不遠處的高樓大廈,鋼筋水泥閃爍著冰冷的光芒。

就像最高贊的回答說的那樣,他們是落後於時代的不幸者。

只是不知道這份不幸,還會延續多久。


不是,因為沒法相比。

聯合國的貧民窟標準是按人居環境定的,房屋面積,生活用水等等。這樣的話,80年代中國大部分城市居民居民樓都算貧民窟了。 但由於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這樣界定出來的所謂中國貧民窟實際情況跟國外區別很大。首先,中國棚戶區原先多是單位分的房,有房產證,是有身份的。其次,雖然簡陋,但有單位和街道管著,是有人提供社會服務的。而且拆遷還有補助,屬於國有用地性質,跟國外平民窟不能比。


並不是。

年前在菲律賓的時候親眼看見了菲律賓的貧民窟,一份飯3比索,大多數人都坐在街道兩邊雙眼望天。貧民窟在這裡可能就是這一些人的人生,無法更改的宿命。

初來廣州的時候住在大沙地的城中村,接著是鷺江的城中村。可見的是這樣的城中村裡基本沒有多少本地人,多是像我這樣的外來務工人員。城中村的本地人看一看自己的房子,想著自己的銀行賬戶可以在未來幾年突破百萬。這是他們改變人生的最好機會。而對於租客而言,250-500的房租,作為職業生涯的起步,既節省了開支還能偶爾感嘆人生百態,挺好的。倒不如說城中村是各大城市內少有的正能量。


看是哪裡的城中村。。

深圳城中村裡的人,都開瑪莎拉蒂的好么!!

隨便一戶土著的資產都是我這輩子都達不到的水平呀!

還什麼貧民窟。。。。

遙想當年,一個師姐跟我說,她畢生理想就是在城中村裡蓋兩棟農民樓收租。。

我深以為然。。。


國外的貧民窟基本是沒有取得土地產權的,所以在很多國家,貧民窟又被稱作非法定居點,通常是從不發達地區聚集到大城市的窮人,非法侵佔公共空地或無人照管的私有空地,在上面自行圈地搭建房屋而形成的,跟中國的城中村有本質的區別,城中村的業主都是擁有合法產權的。


按照聯合國的定義,10戶以上散亂居住都叫貧民窟。

城中村完全符合這個定義。


題主這問題一看就是大城市人,不懂世界啊!城中村是貧民窟你別開玩笑啦。人家百分之九十都比被房貸壓死的還貸狗生活強百倍,基本上可已算是城市中最富裕的那批人。北上廣深不知道,二三線城市城中村生活條件肯定比你住百十來平房子的人好啊!城市中最可悲的可能就是收入低還要還房貸的市民吧。人家有庭院房子百平米以上,臨近市區,不用擔心停車問題。各種賣地各種福利你說人家是貧民你到底是有多麼富有啊!


我國的城中村等於發達國家的富人區。

而豪華寫字樓高級公寓那些地方,才是真平民窟。


題主是外國人吧?城中村的富裕程度放到美帝也是中產階級往上啊。


貧民窟是一個與外部隔絕的子社會 雖然是被外部社會拋棄了 但是外部的勢力想要重新管理 也是不大可能的事情

至於城中村 你敢自立個村支書 一個片警就教你做人了


還一個概念,呵呵。題主一看就是城裡人,你知道一個棚戶區改造下來,能創造多少個百萬富翁,千萬富翁嗎?

我現在租的這個房子的房主 ,杭州本地人,改造完成後,政府給他建了一棟房子,分了一套房子,他靠租房子的租金,三年後又買了一套房子,靠房租還房貸,現在又準備買房子了。

你說貧民窟有這待遇嗎?

住在城中村(不是租在城中村)的人都是潛力股。


別扯貧民窟,人家分分鐘千萬富翁。


城中村和貧民窟不是一個概念。

中國不能形成貧民窟的主要原因是,中國有戶籍制度,並定期清理。

北京清理地下空間提速 百萬北漂或無處寄居?[組圖]_圖片中國

城中村形成有很多的原因。而我看到的大多是人性的醜惡和冷漠。性善論?性惡論?

城中村是口頭的說法,書面他還有一個隱晦的名詞,叫背街小巷。所以說,中國是沒有的城中村的,書面也不會出現城中村這一提法,這是一個嚴肅的政治問題,說城中村的都是給我黨臉上抹黑。

那一年城市創衛,第一次認識到城中村,城中村就像圍城,裡面的人想出來,外面的人想進去。

很多樓上的居民提著垃圾走幾百米就為扔到村民的地盤上,村民看到了於是立刻開始圍攻,周圍的人就像事先準備好一樣,越聚越多,有動嘴的,有動手的,警察根本進不去,在外面抽煙、說笑、照相的。某市長說:大家冷靜一下,聽我說兩句。一個屠夫手提菜刀,立刻就罵上了,你他媽算那根蔥。某市長說:我是某市長。不說還不要緊,人們立刻就圍了上來。一看局勢要失控,警察瘋了一樣的沖了進來,把某市長頭按住從人群中鑽了出來。晚上打來電話,說打起來了,然後我們看了某市長一眼,某市長裝作沒聽見,於是我們繼續低頭工作。

旁人給我講:那個屠夫就是個刺頭,那年市政府組織幾個部門聯合拆那個城中村的馬路市場,那個屠夫就站在拖拉機上帶頭罵。一個新來的副市長,說了兩句嚇唬的話,屠夫提著菜刀立刻就追著市長在菜市場里跑了起來。警察都看公安局長,局長一臉漠然的抽著煙,於是大家繼續觀望。眼看馬上就要追上了,局長把村支書踢了一腳,罵道:有完沒完了。村支書吼了一聲,那個屠夫一愣神,把菜刀一扔,你看你個慫貨,還嚇唬老子。然後在地上碎了一口,開始回他的拖拉機。

大多城中村不開發是因為成本太高,地產商一聽是那塊地,根本不願意去,地產商都橫,但橫的也怕不要命的。有些城中村則搞得比較好,人家自己開發,還自己蓋賓館、醫院和學校,完全就是國中國的架勢,地方政府也是裝作沒看見。惹不起,我還躲不起啊。那些被拆遷的城中村,命運多是坎坷的,人一旦脫離了他原有的社群,那就像螞蟻一樣,甚至連螞蟻都不如。也有拆遷發家的,但敗家更快。


貧民窟是先有城市 再有人去搭建的

城中村是先有村 後來城市發展 把它包圍了

也就是說很多貧民窟是不合法的

而城中村除了違章建築都是合法的


我不知道為什麼這麼多人回答說城中村裡富豪官二代遍地飛,滿滿的一罐子醋。不知道說這話的有多少人在城中村住過或者願意走進去看一看,問一問?據我不全面的了解和感受,城中村中所謂官二代富二代即使有,也早就不在城中村住了,原來的房東有點錢也搬出去了,現在很多的是二房東,就是原來房東搬出去後留下的房子承包給一個人,這個人成為二房東每月給一定的租金,再將房子租出去賺差價。而那些租客是誰呢?你見過富二代官二代願意長時間住在那裡的?可能東窗事發跑路的會。絕大多數甚至可以說全部都是社會的底層,干著最累的工作拿著微薄的工資。髒亂差,一線天,陰暗潮濕等這些都是和城中村聯繫的詞語。題主可以找一些社會學的研究來看,我個人覺得城中村和貧民窟是相似的


推薦閱讀:

TAG:城市化城鎮化 | 城中村 | 貧民窟 | 棚戶區改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