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那麼多人寧願在北上廣辛苦生活,也不選擇回家過小康生活?

我是一個剛畢業的大學生,很多高中同學是在上海上的大學,但是畢業就回家鄉了;而我和幾個大學同學來到了上海。

個人覺得根據北上廣的消費水平,回到家鄉應該會有更好的生活。例如在上海租一個合租房都要1500+,但是這個錢在很多人的家鄉可以租到整租的房子。

當然,在很多人的家鄉,工作機會和機遇可能沒有北上廣多;生活便利,大都市的感覺也是很多人選擇在北上廣闖拼的理由,我也是因為這些理由選擇先來上海找工作。

知友有沒有在上海生活很久的,談談個人的想法吧


當我在思考在魔都之沉痛的時候。

首當其衝的,應該是:

是什麼讓我執迷於情緒的失控、沉湎於一種「掉進成功快感」的漩渦里?

(僅為個人體驗)

那麼就這個問題,大部分正在這個旋轉著的巨大城市裡奔波的人,都處於一種「我要成功」的追逐中。這不是錯,這是城市特點,是中國的時代特點。

作為一個小城市來到北上廣的人,首先要思考的是:

是什麼我讓我留在了北上廣?

才開始了這種「掉進成功快感」、「情緒暴躁」的狀態?

(以馬斯洛的滿足需求來討論:)

1. 從物質基礎滿足來說:

如果在一個小城市,基本上衣食住行都會非常的舒心,交通沒有人跟你搶,吃飯成本非常低,商場的物價會比上海的商場低一兩倍的價格,甚至你看個電影、打個車、買菜的成本都遠遠低於上海的物價。

上班開個小車十幾分鐘就到了單位,回家老媽就燒了你最喜歡的菜。

你有自己的房間,自己的書房,自己的院子,你再也不用擠在那個月租3000左右的一個小隔間,並且隨時面臨著房東漲價的可能性。

2. 從社交需求來說:

你也許不需要買房子,你在老家有房子,即使買房子也是幾千一平米,你會有很強的安全感,因為你覺得你的生活是「在你可控制範圍之內的」,你的車子、工作、房子、相對都是更容易被你控制的。

3. 但是從個人價值實現的角度來看:

1)專業技術:

對於一個在專業技術上有造詣的人,呆在小城市是一個災難。因為其相應的資源和社會背景,並不需要你的專業技術。

  • 甚至我根本不都不討論薪水問題,小城市的盈利能力和市場大小根本供養不起一個高級專業技術工作者,一個執照的會計師、律師大部分程度上是依賴著市場的大小而決定其數量的。

  • 甚至我都不討論市場是否需要專業技術人才?

    也許小城市更加需要的是「人脈關係」「上下通吃」「手腕硬」「多面玲瓏」的八達通。而對於一個追求專業技術的完美的執著者來說,否定技術必要性,就是在否定這個專業執照者的存在價值。

2)公平:

對於一個堅持著「市場競爭」的信仰的人,呆在小城市是一個災難。

因為其社會中的大部分工作,不是靠著「市場末位淘汰」「市場公平競爭」的模式發展起來的。

他們做生意的模式是另一種小城市的模式。

而小城市一旦有了非常健全的市場經濟,那麼他的上層建築和經濟基礎就等於要被摧毀一遍。

3)個人追求:

------對於一個「非常知道自己想要怎麼活著」的人來說,呆在小城市是一個災難。

------如果你熱愛真理,小城市卻沒有書吧,更多的是高考資料複印店。

------如果你想要過一種能夠實現個人價值的生活,那麼小城市的「誰都認識誰」的社交關係,會把你逼得喘不過氣。你這麼多年的同學、同事、你都認識,你不容給自己更換交際環境、你不外向客氣點可能會威脅到你在小城市的生活。因此「我很想要」會被整個小城市的大環境所磨掉。

-------如果你離不開音樂會,隔三差五想找個英國皇家音樂協會考級老師再對自己進行培訓一下(舉目望去這個,小城市幾乎不能滿足你的需求)

-------如果你已經習慣了在上海的那種「去星巴克備考寫作業」,那麼小城市的這些「國際連鎖的品牌店」會逐漸的被「小城市化」,也許是由於城市的消費水平跟不上所迫,小城市的服務態度是:「不消費請不要呆在我們店裡。」

-------如果你喜歡去復旦大學蹭課聽講座,喜歡去博物院,去聽作家的讀書分享會,那麼小城市幾乎無法滿足你。

4. 你的伴侶:

如果你因為經歷了很多在小城市看不到的事情,你聽到了一些東西,你經常和朋友進行思辨性討論,你的追求不是一車一房。

如果你想找到一個明白你在討論什麼的人,小城市非常困難找到。

如果你在遇到一些想不明白的問題時,想找到一個能給你指明光向的人,小城市幾乎沒有,沒有人能解答你的疑惑。

如果你試圖和別人分享你欣喜若狂的讀書有感時,你會發現這裡的人並不買書。

當然有一個前提是,在北上廣也很難找到,但是我想表達的是,在北上廣找到的可能性會遠遠大於小城市。

大城市的婚姻模式有他的沉痛之處,而小城市踏實、安安穩穩、生活各方面都很滿足、教育孩子的成本也相對較低。

當然一個前提是,你也可以在北上廣安逸的相夫教子,只是在小城市更容易過上安穩日子,成本更低一些。

------換句話說:

一旦你選擇了一個在文化程度上、經濟發展程度上、社交圈子大小程度上的閾值都非常小的城市。

那麼,這個城市的文化最高值就決定(限制)了你的思想可以達到的最高值;

這個城市的市場經濟的最活躍程度決定(限制)了你可以活動的範圍;

這個城市的人口多少決定(限制)了你的社交的可能性。

因此,你很有可能面臨著:

當你的價值觀不符合這個城市最大的包容性的時候,你不是被排擠沒有歸屬感,就是你被同化,你的價值觀消失;

當你的思想跑在了這個城市前面一點點(並不是跑在前面很多),你實際上對這個城市的現狀能夠產生的影響的可能性很小,而這個城市影響你的可能性較大。

(如果你的思想跑在很遠很遠的前面,那麼也許你可以出書、發表言論、參與社會活動來成為一個小城市的文化引領者)

當你已經習慣了大城市的工作變動較大,同事之間的關係不那麼複雜,尤其大城市的很多技術崗位並不強求你外向,你一定會不習慣小城市的工作人事。內向孤僻會對你的「混江湖」產生不利。

上海為什麼競爭激烈?

——因為資源稀缺,競爭機制相對公平,整個城市的政策導向是鼓勵人才市場競爭。

競爭激烈意味著——末位淘汰

末位淘汰意味著——人會變得居安思危,人會勤奮向上。

而這種向上的力量,不僅僅來自一個人個體本身,還來自這個城市的大推力。

舞台是與國際接軌的,引進所有國外最先進最牛逼的大公司,國家給予最好的發展政策,政治體制相對透明高效(相對於小城市),這樣的環境迫使著其中的每一顆螺絲釘必須適應這樣的環境。

而通過這些大城市的經歷,我獲得了第一種特殊技能:

1. 我能感知到別人感知不到的東西,我能看到別人看不到的東西。(不排除個人天生因素)

高壓力的、競爭激烈的工作會充分激發著你體內所看不到的潛力。

因為上海讓你看到國際上最先進的那一部分,也讓你看到中國現狀最糟糕的一部分,他在擴大你的視野,擴大你的選擇範圍,擴大你的思想範圍。

他讓你有一種不同於小城市的選擇——成為一個國際性的人才(精英化教育)

而我個人認為這種,在過山車一樣的工作環境下,你可以大起大落,你可以忽上忽下,你可以上天遁地,最重要的是看你想要什麼。

我認為,在這種環境下,你將面臨的並不僅僅是被這個城市擴大的收入,被這個城市擴大的成功,被這個城市擴大的失敗。

你將面臨著(我認為的)被這個城市擴大的慾望。

你面臨著被這個城市擴大的情緒。

你面臨著被這個城市擴大的敏感度。

(這裡並不排除我有一些個人情緒的問題)

但是我非常想表達的是,北上廣通過放大你的慾望,最終會給你一種:

一個充滿勇氣的靈魂,不斷遊走於極度亢奮和麻木壓抑的低潮之間」

(這類似於我看著股票市場里我的錢一瞬間暴漲、一瞬間暴跌,我依然內心平靜、勇敢面對)

對於這句話我想進一步闡釋我的想法:

1.因為看到了人性中最善良和最醜陋的部分,所以我有了更深刻的同理心、有了更深刻的政治敏感度、有了更多的愛!有了更多的珍惜關心、珍惜忠誠、不怕困難、豁達面對人生的態度!

2.我能欣賞夏天,也能欣賞冬天。

因為我哭過,因為我不停的哭,所以我笑的更多;

因為我失敗過,失敗的很痛,所以我更加不怕失敗;

因為痛苦的經歷,我更加會反思生命意義;

我慢慢的了解了愛、了解了團結、了解了忠誠、勇敢的意義;

我看到了自己的大腦的長度、寬度和深度。

我看到了我自己的很多很多不可思議的一面。

可以說這些經歷給了我的不僅僅是自信、還給我智慧、給我一種「想明白自己要什麼」、給自己更加懂得享受生活。

通過這些大城市的經歷,我我獲得了第二種特殊技能:

控制慾望的能力。

這種控制自己的能力是一種理性的力量。

而一旦一個人在試圖控制自己的慾望的大小的時候。

我認為,這也是在相應的控制自己的方方面面,包括:

我會控制自己做人的底線,我什麼時候要抬高自己的底線,我什麼時候要降低自己的底線。

我會控制自己的情緒,我看到了「欲求不滿」的巨大情緒,因為看到了,理解了,就會最自己動手。

而關於慾望控制我想進一步闡釋:

以前我在離開普華永道的時候,深刻的感知到了自己內心被放大的慾望,並且我意識到了慾望被放大的負面效應,可難以控制性。

當時我對慾望的闡釋是:

「人們在和生活做種種鬥爭,是在和競爭對手比賽?還是為了紙醉金迷做鬥爭呢?

最後發現,人在和自己鬥爭

你到底是因為被別人淘汰被社會淘汰,因為沒有錢沒有豪車沒有豪宅而痛苦

還是因為自己不能消解掉的慾望和野心而痛苦

人們啊,要看清楚自己的心靈」

帶著對自己心靈狀態無比的不安,我在盆友圈發了一條動態:

「我還會繼續爬山

只可惜途中

發現,顏值,人脈,財富,背景,都沒有想像中那麼美好

代價太大

進入大城市的可怕之處不在於高消費、緊張的節奏和複雜的人脈關係,更在於你的視野開闊開闊更開闊之後,難以抑制不斷膨脹的慾望和野心。以及你打開微信朋友圈之後,所有人都在賣命都在打拚停不下來的精神壓力」

「然而最後你發現,不過是自己一個人演一齣戲,一個人的幻想,一個人的鬥爭

戒酒,戒煙,和戒掉慾望又何不同

又和戒掉畏懼權威畏懼金錢的心態有何區別

最終,自己要面對的,還是自己,你不需要面對敵人,因為冷戰時期已經結束

你不需要面對刀槍劍羽,因為如今的敵人就是你自己的慾望」

(以上話語都摘自自己的日記)

甚至我想在這裡延伸的是:

當你能夠感知自己的慾望,感知自己的道德底線,感知到自己的長度、寬度和深度。

那麼這種技能將很容易讓你控制別人(這裡想說的是一種更好的生存技能)

你能夠更好的明白:

對一個人做判斷:「就是弄清楚他到底想要什麼」

對一個事情做判斷:「這個事情的背景信息」

一旦你能夠靈活運用你的「同理心」,你的「政治敏感度」,「人心體察能力」,你就具備推動人的內心活動的能力,你具備了一部分心理上的強大的能力。

(僅為個人觀點,並且這裡強調的「控制他人心理」並不是厚黑學的類同)

通過這些大城市的經歷,我我獲得了第三種特殊技能:

「我知道我為什麼活著」

"我知道我想要什麼"

我終於活的很明白。

之前碰到一個女生也是外地人,她並沒有很明確的戶籍概念,也不功利,她只是一直過著自己想要的生活,做著喜歡的事情。

大學畢業的時候影評就去了不錯的外企,後來做了幾年覺得沒有意義,就跟著小夥伴去做創業。而她沒有房子,沒有車,沒有戶口。

但是這並不影響她的生活。

因為這是她理想中的生活方式:我想做我喜歡的事情,我想待在我喜歡的地方,我想過我喜歡的生活方式。

留在北上廣,無非不是為了自己的夢想。

願意堅持,無非是因為自己的那份喜歡。

人生這麼長,我不想過那種一眼看到頭的生活,我想給自己多一點選擇,我想給自己換種活法,我想去嘗試我喜歡的生活,做我想做的事情,這是我選擇留在這裡的原因。

——END ——

2016年8月19日

歡迎留言。


圍城吧,人總對自己的現狀不滿意,想改變,無論在哪,幹什麼。


回家可能只有一種可能性,你過上了小康生活,每天生活的重複率非常高!很快結婚生子,很快疲累於那些小關係的維護。

在北上廣有很多可能性,你可能目前過得辛苦,但你覺得有一天你會過上好的生活。你身邊也有一堆這樣的人,他們有活力熱情,在大城市打拚努力。

謝邀!


中國成立後禁止人口流動,民國是可以流動的


剛上大學時辯論過的一個辯題「寧要大城市的一張床還是小城鎮的一間房」

後來畢業後工作,才發現如果不去大城市打拚,小城鎮的一間房也得不到;


今天是星期幾?這幾天過得辣么酸爽,你還記得嗎?

不記得不要緊,看看今天的高速公路。

是的,今天是春節長假的最後一天,很多人都要告別老家返回北上廣了,為什麼還要回來?因為這裡有夢想啊!

出發的模樣

你還記得自己剛出道的樣子嗎?我記得!

綠皮火車載著我來到廣州這個陌生的城市,下火車時,一個小小的行李箱就是我的全部家當。不光沒有存款,還有負債,大學四年的助學貸款還等著我去償還。

那時的我窮到只有夢想。留在柳州的小學同學,幸福指數都很高,我的一個發小,在國企做質檢,下午基本就不上班了,她總是回娘家吃午飯再睡一覺就開溜去接孩子放學,周末雙休就逛公園。

每天朋友圈發的都離不開老三樣:孩子學習成績不好怎麼辦?婆媳關係怎麼處理才融洽?怎麼讓老公多給家用?用她的話說只是活著罷了。

而生活在廣州的我,早上一睜眼感覺就像上了戰場,時時刻刻都惦記著今天還有多少工作要干,怎麼做項目,公司盈利點在哪裡,今晚有個宴請,怎麼做好接待,怎麼平衡各方利益......

時間和物質都不同

去年老媽來廣州做膝關節置換手術,下午不到6點就開始連環Call,說的都是:這麼晚了你怎麼還不回來?我哭笑不得,下午6點對小城市的人來說是下班時間,對我來說才剛剛開始啊,晚上10點回家都很正常。

沒有標準說哪種生活更好,只是一種選擇,你選擇了安逸留在小城市就享受不了北上廣功成名就的快感;你選擇了留在北上廣奮鬥就體驗不了小城市的舒服自在。

不過北上廣的魅力在物質上顯而易見:你一年賺的錢可能比老家人一輩子賺的都多,同時你的眼界和閱歷甩出小城市的人幾條街都不止。你聊得的是GDP,她聊的是這件衣服打1折好便宜。

總有人高喊逃離北上廣,但是也有人又逃回來,我有個朋友,學金融的,回到三線城市,根本沒有工作適合他,後來家裡托關係找了一份郵局的差事。

每天就是批文件,還有特別讓他鬧心的是越小的城市越沒有公平可言,機關人事關係居然比上海的外資企業還複雜,連掃地的阿姨都是主任的表姑媽。他快瘋了,一上班就盼著下班,後來他果斷辭職連夜坐飛機回了上海。

北上廣相信實力

北上廣雖然不相信眼淚,但是相信實力,只要你有實力,這裡就是你的戰場。用實力換回你想要的房子、車子、票子,一切都很公平。

每次我回柳州,街道還是離開時的樣子,但是在廣州基本街景一周一個樣,比如北京路,你隔一段時間不去就完全變了樣,上次我在那轉了幾個小時想找原來熟悉的那家雙皮奶,結果怎麼都找不到,原來的店鋪早已經倒閉換了老闆。

希臘神話里,弒父奪權的克諾斯諾為了阻止父親的詛咒實現,把自己所有的孩子關進時空神殿。住在裡面的人都不會變老,但是時間是靜止的,每天重複著同樣的事情。

生活在小城市的人就彷彿住在時空神殿,雖然沒有太大壓力,老得也很慢,但是沒有挑戰,日復一日重複同樣的工作生活。太過平穩的人生順利到讓人厭煩。

年輕人就該出去走走看看,畢竟班白上了可以重上,人白活了不能重活。

可是在北上廣就不同了,每天知識都在更新迭代,每天你不學習,不接受新事物都感覺要被淘汰。高房價、高物價、快節奏迫使人爆發出強大的競爭力,只有贏才能留下來。

記得有一次去瑞士,寧靜的鄉間別墅讓我陶醉,真的想一輩子留在那裡。領導冷不丁冒出一句話點醒夢中人:那是因為你沒待久,給你住一個月,保證你哭著喊著要回廣州。

就算偶爾厭倦北上廣的匆忙,短暫流浪之後,你總感覺歸來才是宿命。

回不去的鄉愁,逃不了的北上廣,這裡才是夢想開始的地方。


錯把一時的激情當成資本和天賦。


小康?.....

如果我在家鄉都小康了我還出來幹嘛?

對,我就是這麼胸無大志。

每天早上起來上個班,中午回家吃飯睡覺,下午再去上班,多爽。

然後找個老婆,生個娃,衣食無憂多幸福。

問題上不能啊!!!!!!!!!!!!!!!!!

當然如果你說的小康是指 :

父母留有一套房,然後上班看老總臉色,如果老總這月不發毛,工資剛好月光解決個人溫飽,更別提什麼 娶妻生子。

那我只能說我眼界太高,對於小康的要求太過苛刻了。


我是學生,我在三線,我想到北京。

北京那裡有更多的機會,多種的文化,五湖四海的人,優越的醫療,教育,更多的美食與娛樂,更多的學習的機會。

而家鄉這裡呢?清新的空氣,適宜的環境,走幾步就能找到一個商場,或是景點,去萬達,新城,或稍遠一點的地方也不過半個小時的車程,學校旁邊的小西餐廳,雖說不正宗但也好吃,服務員也很好,可以說,它舒適安逸,也富有活力,還有特色的美食。

兩者都各有優點,為什麼我想去北京?

想去嘗試,嘗試下那種上下班的奔忙,那種奮鬥的感覺。然後,在不斷的嘗試,逐漸的,就愛上了那種大城市特有的生活節奏。


即使北上廣競爭壓力大,但至少擁有競爭起點上的平等,個人的努力很大程度上是能得到回報的。而小城鎮的人際關係網太嚴密了,向上攀爬難於登天。不是所有人一生只追求老婆孩子熱炕頭。


爸媽不讓回啊 現在一提這問題就吵架


因為在家連想養一隻狗都無法自己決定。


事實是有很多人回家根本過不上小康生活,年收入36w到50萬一般人回家是很難有的


以我的角度看,最大應該是 "社會契約"和"熟人社會",自己過得相對自由! 還有對未知的憧憬!


相對的自由。


推薦閱讀:

為什麼新一輪的房價上漲基本都在一線城市,而部分二三線城市甚至存在下降的趨勢?
為什麼大家都喜歡到大城市就業,尤其是北上廣深?
怎麼評價《北上廣不相信眼淚》中趙小亮這個角色?
逃離北上廣的都是哪些人?
願意分享下逃離北上廣,畢業回家工作的人們的生活狀態么?

TAG:生活 | 北上廣 | 一線城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