烘豆的水平和生豆的好壞哪個更能決定成品咖啡豆的品質??


現在人對咖啡的"了解進程"十分有趣,大多數的人其實還是停留在"咖啡加糖加奶"的狀況,會加糖加奶不外乎一個最直接的原因"苦",咖啡是苦的。而再進一步的了解,就是咖啡師會拉花好帥,拉花拉的好漂亮...(內心OS: 帥和咖啡好不好喝沒啥關係),再進一步才發現咖啡師操作或沖泡的好不好,對咖啡品質的差;再進一步変成咖啡愛好者,就會發現咖啡豆烘的程度與好壞,決定咖啡品質很大的因素...到這種程度,俺都可以定義此人己經是咖啡玩家級消費者,對咖啡有一定的愛好或是從業人員。

這個問題問的好,己經到生產階段了,若非無聊好奇而提問,那肯定是很有水平的愛好者或從業人員,有意思,接近源頭了。

首先,感謝邀請回答~俺正在一面回答一面整理思路,怎麼回答好。

================華麗的分割線==================

我們先簡單了解一下,什麼是生豆,以免有誤會。

在行業里大家常說的生豆,指的是「咖啡果實的核,核里的內核(通常有左右二瓣)」

經過處理後(日晒/水洗/半水洗...),果實的發酵過程,含水量在10-12%的干咖啡豆子。

大腦補:

如上圖, 在莊園處理好的生豆大多是在1-5或1-4(含不含果膠層),也有1-7整顆曬的。而到賣到烘豆師手上的,通常是1-3為廣泛人所稱的「生豆」。

我常喜歡用"茶",來解釋"咖啡",因為咱中國人對茶比較有認知,用來比喻比較容易被理解。那我這樣來比喻,大紅袍是制茶師再怎麼發酵、揉捻都做不成大紅袍,鐵觀音也不是烏龍、龍井就是龍井、普洱就是普洱,也不會因為普洱的茶拿去武夷山就変了,以上大家都覺得我講的是癈話,那就對了!因為咖啡也是一樣的...

非洲的咖啡生豆拿到巴西也不會是巴西咖啡,雲南咖啡生豆拿去巴拿馬也不會変成瑰夏。

容我再講的狠一點,全球各個咖啡產區的咖啡生豆,就好比決定了滿分的分數,假設夏威夷柯諾滿分是90分,那就是再好也不可能超過90分,己經決定了它的品質高度和血統。

一位合格的烘豆師,就像制茶師一樣,他能透過生豆的產地、莊園、品種,再透過肉眼、觸覺和嗅覺,了解到生豆應該如何烘焙,才能最好的把豆子本身的會有的風味給呈現出來。

按上面分數的說法就是,儘可能的達到90分的滿分。(而有的豆子滿分可能是70分、有的可能是100分)

而為什麼又有說法,烘豆師能烘出自己的特性是與眾不同的。這個是當然有可能的,就像普洱茶也不是全部都一個味道,就算不講年份,也會講哪個堂產的,武夷山茶也不是全都一個味,所以烘豆師是可以在烘豆過程中,通過焙火曲線和機器專業度的不同,表現出自己的風格。

而90分滿分的豆子也是有可能只烘成10分。如上圖,烘出來的咖啡是可能會有缺陷的,可能烘過頭而產生出來不好的味道;也可能是在烘之前沒有好好再檢查暇疪豆、發霉豆、或豆子以外的異物...,都可能會大大降低烘焙成品的味道,嚴重者一整鍋都失敗。

而90分滿分的豆子,任憑烘豆師再怎麼利害,它都不可能超過生豆本身所附於的風味和特色。

我想,看完上述應該知道答案了吧!!

看完後,是否有朋友想追問:「如何提升生豆的品質」...那我就頭很大了,因為那就是農產技術和微生物技術和SOP標凖執行的研究了...

=============================================

台灣自由行美食旅遊書《拾味台北-真滋味》和《拾味台北-心旅行》作者;

CafeDeSOFA沙發咖啡館 創始人

歡迎關注蛋蛋IN北京的新浪微博和微信公眾號,帶您到處吃好的玩好的!


謝邀!

生豆品質是咖啡的上限,我們是不能烘出超越生豆本身品質的咖啡的;

但烘豆師可以對這個生豆進行修飾:

有人喜歡強烈風味的咖啡;

有人喜歡高甜度的咖啡;

有人喜歡高醇厚度的咖啡;

有人喜歡各方面口感適中,高均衡度的咖啡;

有人喜歡苦的咖啡;

這樣的咖啡,都是烘焙師可以對咖啡豆進行調控從而表現出來的;

好的生豆可以有更多的空間讓烘焙師去調控;

但如果生豆品質不好,那烘焙師就還要把生豆瑕疵放入烘焙的考慮範圍之內,上面各方面的調控就多了一個前提:降低生豆瑕疵在杯中的表現!

這樣的話,其他因素的表現就要先讓步,勢必就會影響對上面各種咖啡口感的表現;

所以,好的生豆可以讓你考慮的東西更少,去烘一款你想要賦予它特色的咖啡;不好的生豆,要降瑕疵,但去不了瑕疵,烘焙出來的效果也不會好,更談不上去表現某種特點了!

以上!


這是相輔相成的。首先生豆的品質就已經決定好了這個好壞的區間跨度了,烘豆師好與壞則是決定最後取這個區間里的哪裡。


斜腰。其他幾位以及說的很明確了。這倆那個差了都不行。但是由於互為因果關係。一般情況下大家會認為豆種更重要。然並卵。用另一位答主的例子來說明。其實難吃的菜讓好廚子炒。和好吃的菜讓爛廚子炒結果是一樣的。


兩者互為因果關係,沒有誰是決定性因素。再好的豆子遇到個4手烘焙師也完蛋,再好的烘焙師遇到8塊錢一公斤的生豆也白瞎……


瀉藥~當然是咖啡生豆決定了咖啡的品質咯,烘焙師再厲害,也不可能把質量不好的咖啡生豆烘出驚人的好味道。還有,那些有好豆子都烘不出好咖啡的人就不要稱呼他們為烘焙師了,他們頂多是愛好者或者商人。


謝邀

前面有很多專業的業內人士都給出了標準的答案:這兩個哪個都不可或缺。

但是,我來抖個機靈好了,我更認為:

在咖啡生豆品質還過得去的情況下,烘豆的水平能夠彌補或者更突出生豆的特點。

這才是咖啡烘焙的魅力,以及烘焙師的使命


我覺得,這個問題應該以同一人(或者同樣的烘焙水準)來判斷到底是生豆品質重要,還是烘焙水平重要,才算公平。要不然就像一個不會做飯的人,和星級廚師比賽做飯,一個能把任何食物燒成碳的人,有可比性嗎?所以反對那些把亂烘也拿來做比較的答案,那種比較沒有意義。

所以答案顯而易見,當然是生豆品質更重要。

巧婦難為無米之炊。

我們店也自己做烘焙,為什麼要努力尋找品質好的生豆資源呢?因為我們相信什麼大師也無法把爛豆子烘得非常好喝,我們能做的只是盡量激發出生豆美好的一面來,在烘焙、出品的時候尋求一個平衡點。

僅此而已。


兩個因素都是比較重要的。但是根絕我個人的理解和經驗來說,烘豆水平更能決定品質。

首先生豆的好與壞是人力無法左右的客觀因素(當然前提是你已經拿到這個豆)。

那麼在烘焙同樣質量的兩份生豆的情況下。完全取決於技術和經驗的烘焙水平就起到了關鍵性作用。品質再差的生豆也是有它相對較好的風味存在的,那麼取其精華棄其糟粕就要靠高超的烘培技術來實現了,經過一次次的嘗試和對比做到盡量避免和捨去生豆本身影響口感的部分,並且通過把握烘焙程度來最大化其特色風味。

當然這裡所說的烘培水平不僅僅是指把豆子烘好而已,也需要烘豆師絕佳的cuping技術(也就是杯測)。好的cuping 技術需要有敏銳的味覺和理解能力,如此才可以在對一種新豆一次次的烘焙嘗試中找出亮點,並且總結出能夠突出亮點的決定因素(火候?時間?)。所以說烘出好豆不僅要靠控制時間和火候,更重要的是在一次次試驗中總結得出最適合這個豆子的烘焙度。

綜上所述,相對而言烘焙技術的好壞更能決定咖啡的品質。

(個人理解,如有異議歡迎一起探討)


大家都說過了,我來點贊…


如果生豆有缺陷烘焙師可根據豆子的性質來調節烘焙的度數,淺、中、深來烘焙,如果烘焙師不行的話多好的豆子也糟蹋了…………


我覺得能分辨生豆的好壞是烘焙師的基礎,然後烘焙技術比較重要!


食材的好壞和廚師的水平哪個更能決定菜品的口感?


推薦閱讀:

TAG:咖啡豆 | 咖啡師 | 咖啡豆烘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