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古代有哪些不出名,但很牛逼的人?
謝謝邀請~
題主問的這個問題從某種程度上來說稍微有點自相矛盾。一般來講,真正牛逼的且寫在史書上的人基本上都是對歷史產生過很大影響的人,都被研究透了,而牛逼卻沒有影響的人基本上留不在史書上,所以這次我回答的可能不是很切題,還望題主諒解。以下正文
——————————————————————————————————————————題主我推薦你一本書,這本書里掛逼一抓一大把,這本書名字就叫《戰國策》。裡面各種掛逼題主可以好好研讀一下。
特別地,如果掛逼看膩了想看逗逼,可以去看世說新語。回到正題,我今天要講的這個人就是戰國策里的陳軫。陳軫這個人雖然是史學界有名的掛逼,但是在普通人眼裡,春秋戰國時期的說客就蘇秦張儀兩個人。這也沒有辦法,中國人勝者為王敗者寇的思想太嚴重了,陳軫在與張儀的最後一戰的失敗導致了張儀名氣一飛衝天,陳軫之名一落千丈。
但是說實在的,如果給春秋戰國時期的這些個說客排名的話,陳軫是要排在第一位的,雖然他敗給了張儀,但是只是因為張儀這個人太臟,陳軫不願意耍這種臟活。陳軫要是想玩髒的的話,一萬個張儀也能被陳軫玩死。陳軫這個人人品極佳,而且這個人人物形象之高大影響著後世一大批文學形象的構成,就比如《三國演義》中的諸葛亮的形象就從陳軫那裡繼承了許多,其他謀士也有從陳軫那裡借事的嫌疑。這樣一個能力逆天,人品上乘,卻又不被大眾所熟知的人應該算比較符合這個題目。陳軫最有可能被世人所知的原因就是他發明的這個成語——畫蛇添足這個成語出自《戰國策·齊策二》昭陽為楚伐魏,覆軍殺將得八城。移兵而攻齊。陳軫為齊王使,見昭陽,再拜賀戰勝,起而問:「楚之法,覆軍殺將,其官爵何也?」昭陽曰:「官為上柱國,爵為上執珪。」陳軫曰:「異貴於此者何也?」曰:「唯令尹耳。」陳軫曰:「令尹貴矣!王非置兩令尹也,臣竊為公譬可也。楚有祠者,賜其舍人卮酒。舍人相謂曰:『數人飲之不足,一人飲之有餘。請畫地為蛇,先成者飲酒。』一人蛇先成,引酒且飲之,乃左手持卮,右手畫蛇,曰:『吾能為之足。』未成,人之蛇成,奪其卮曰:『蛇固無足,子安能為之足。』遂飲其酒。為蛇足者,終亡其酒。今君相楚而攻魏,破軍殺將得八城,又移兵,欲攻齊,齊畏公甚,公以是為名居足矣,官之上非可重也。戰無不勝而不知止者,身且死,爵且後歸,猶為蛇足也。」昭陽以為然,解軍而去。
大致意思就是昭陽將軍吊打了魏國,覺得自己還能再戰500年,轉身揮師攻打齊國。陳軫這個時候作為齊國的使者前去遊說昭陽,請求他不要攻打齊國,我們來看看這其中的邏輯。
陳軫使用的是一種類比推理法,也就是A有a,b,c,d四個屬性,B有a,b,c三個屬性,由此,B有d屬性。類比推理跟不完全歸納推理一樣,其結論都具有不同程度的或然性。它不像演繹推理和完全歸納推理那樣,只要前提真實,而又符合規則,則推理的結論就是必然的。類比推理僅僅依靠兩個事物的某些屬性相同或者相似而推出它們的其他屬性也相同或相似,其結論的或然性是明顯的。當然,這決不意味著貶低了類比推理在論辯中的作用,正好相反,從以上所舉類比推理的實例可以看出,正確運用類比推理,對於提高論辯的一說服力、辯駁力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陳軫把昭陽乘勝攻齊跟畫蛇添足作對比,認為昭陽乘勝攻齊就像畫完蛇再添上足一樣是多此一舉,因為昭陽擊潰魏軍已經可以得到上執圭的爵位,如果他再攻打齊國,勝利了也不可能在爵位上再升一級,但是如果打敗了,就有可能受到名利上的損失,所以從昭陽個人利益的角度來分析,攻齊不如不攻齊。而畫蛇的人本來已經把蛇畫好了,那杯酒已經屬於他了,可是他多畫了蛇足致使最後失去了那杯酒。因此,經過類比可以知道,有時事情做過了頭也不好。所以知乎上有許多人根本就不知道類比法怎麼用就瞎用,或者說我用類比法的時候直接攻訐我說類比法根本沒用,我也真是無話可說。類比法用好了十分不容易,你在語文書在網上看到的,都是裝逼成功的例子。但是如果你去戰國策里看看,大多數還是類比法用崩了的人,在這裡我推薦一篇《魏策三·秦敗魏於華》,我看了好幾遍才看明白周這貨想說什麼,而且內在邏輯有問題,兩個問題之間沒有可比性,這樣的類比就很失敗了。陳軫的第二個牛逼之處,在於他為自己辯護的時候懂得繞開自己的利益。比如有一段時間,陳軫與張儀同事秦王,張儀怕陳軫爭寵,所以給陳軫搞了個大新聞,弄得全城excited,說陳軫要投奔楚國,就把陳軫批判一番。親王表示要規定時間規定地點與陳軫談談。陳軫自然前往。一般人如果為自己辯護,基本上都是「一派胡言!」或者「我感到很氣憤啊」,跳著腳罵張儀。脾氣差一點的也會說「張儀說的,你幫他再說一遍,你等於,你也有責任吧!」但是陳軫不是,陳軫是這麼說的:王謂陳軫曰:「吾聞子欲去秦之楚,有之乎?」軫曰:「然。」王曰:「儀之言果信矣。」軫曰:「非獨儀知之也,行道之士盡知之矣。昔子胥忠於其君而天下爭以為臣,曾參孝於其親而天下原以為子。故賣仆妾不出閭巷而售者,良仆妾也;出婦嫁於鄉曲者,良婦也。今軫不忠其君,楚亦何以軫為忠乎?忠且見棄,軫不之楚何歸乎?」王以其言為然,遂善待之。
王♂在問陳軫你是不是被楚王欽點啦的時候,陳軫回答當然欽點了~
陳軫沒有直接反駁這個消息,也沒有攻擊這個消息的來源,而是肯定了這個結論,並且誘導秦王明白得出這個結論的前提有哪裡是不合理的,以此來推翻張儀搞的這個大新聞。陳軫指出,楚王想要的是個忠臣,如果我不是忠臣的話楚王也不會想要我,用矛盾律來指出這個前提的不合理,同時也就說明了結論的不合理。不可不謂機智。可惜張儀實在太髒了,陳軫最後還是被逼到了楚國。之後陳軫再用類比法的情況也很多,而且我們可以發現隨著年齡的推進,類比法用得越來越好。陳軫到了楚國之後,也不知道是楚懷王腦子有坑還是想練練他,把從秦國溜過來的陳軫當成楚國特使又送到秦王眼皮子底下去了。但是秦王確實是對陳軫是真愛,陳軫一來秦王就問「陳軫,你可以回答寡人一個問題嗎?」陳軫打斷了秦王,淡淡地答到「愛過」於是秦王很滿意,我們來看看這段對話的內容:韓魏相攻,期年不解。秦惠文王欲救之,問於左右。左右或曰救之便,或曰勿救便,惠王未能為之決。陳軫適至秦,惠王曰:「子去寡人之楚,亦思寡人不?」陳軫對曰:「王聞夫越人庄舄乎?」王曰:「不聞。」曰:「越人庄舄仕楚執珪,有頃而病。楚王曰:『舄故越之鄙細人也,今仕楚執珪,貴富矣,亦思越不?』中謝對曰:『凡人之思故,在其病也。彼思越則越聲,不思越則楚聲。』使人往聽之,猶尚越聲也。今臣雖棄逐之楚,豈能無秦聲哉!」
秦惠王問陳軫啊,你去楚國,你可否想念老夫啊。陳軫說您聽說過越人庄舄嗎?他在楚國當了大官。楚王想知道庄舄是否還思念越國。有人說這個很容易判斷,庄舄剛好生病了,病人最容易泄露自己的思念之情,聽他說的是楚話還是越語,不就知道他想的是楚國還是越國了嗎。結果一聽,果然還是越語。
大王您聽,我現在這一口陝西話說得多溜,我家那瓜娃子說得也是陝西話。秦王聽完了很開心。惠王曰:「善。今韓魏相攻,期年不解,或謂寡人救之便,或曰勿救便,寡人不能決,原子為子主計之餘,為寡人計之。」陳軫對曰:「亦嘗有以夫卞莊子刺虎聞於王者乎?莊子欲刺虎,館豎子止之,曰:『兩虎方且食牛,食甘必爭,爭則必斗,斗則大者傷,小者死,從傷而刺之,一舉必有雙虎之名。』卞莊子以為然,立須之。有頃,兩虎果斗,大者傷,小者死。莊子從傷者而刺之,一舉果有雙虎之功。今韓魏相攻,期年不解,是必大國傷,小國亡,從傷而伐之,一舉必有兩實。此猶莊子刺虎之類也。臣主與王何異也。」惠王曰:「善。」卒弗救。大國果傷,小國亡,秦興兵而伐,大克之。此陳軫之計也。
裡面又用了卞莊子刺虎的故事,講兩隻老虎打架,最好等他們打完了再去把他們倆一起收拾了,這叫坐收漁翁之利。秦王聽從了這建議,果然把韓魏兩個國家打得xnmbyy。
看到這裡,你是不是覺得很像三國演義里的郭奉孝遺計定遼東啊~現在知乎的主流意見就是郭嘉要是不死,曹操能把魏國擴到巴爾坦星上去,這麼一比才發現這都是陳軫玩剩下的。最後來說說陳軫是怎麼輸給張儀的吧。前313 年,齊、楚合兵,攻佔秦地。秦要使其利益不受損害,必須拆散齊、楚邦交。這時候暗黑遊俠張儀來到了楚國,企圖瓦解齊楚聯盟:弊邑之王所說甚者,無大大王。唯儀之所甚願為臣者,亦無大大王。弊邑之王所甚憎者,亦無先齊王。唯儀之甚憎者,亦無大齊王。……大王苟能閉關絕齊,臣請使秦王獻商於之地,方六百里。若此,齊必弱,齊弱則必為王役矣。則是北弱齊,西德於秦,而私商於之地以為利也,則此一計而三利俱至。
看到這裡你就可以理解為什麼我說張儀髒了。張儀在這段論證各種給楚懷王吹逼,一句話一個大大王,照知乎的話說就是以語氣替代論證,強盜邏輯綁架楚王,再加上對可能存在的風險的誘導性忽視,最坑的是,說好的給楚國600里土地,之後說人家楚王聽錯了,說好的是6里土地。
簡直涵蓋了髒的所有內容。反觀陳軫,頗似知乎上的乾貨大V,擺事實講道理,對各種可能存在的風險進行評估,最後得出結論,不應該破壞齊楚聯盟:夫秦所以重王者,以王有齊也。今地未可得而齊先絕,是楚孤也,秦又何重孤國?且先出地後絕齊,秦計必弗為也;先絕齊後責地,且必受欺於張儀;受欺於張儀,王必惋之。是西生秦患,北絕齊交,則兩國兵必至矣。
指出了這種破裂同盟的行為可能造成的困境以及最壞的後果,並且告訴他如果一定要破壞,也要先拿了土地之後再破壞,別兩頭吃癟。
結果楚懷王不聽,一意孤行,被秦國坑了,說好的600里變成了6里地,當了一回純傻逼。此時楚懷王一意孤行,要向秦國報仇,陳軫立刻表示反對,並且提出止損策略和獲利策略:軫曰:「伐秦非計也,王不如因而賂之一名都,與之伐齊,是我亡於秦而取償於齊也,楚國不尚全乎!王今已絕齊,而責欺於秦,是吾合齊、秦之交也,國必大傷。
現在秦國處於道義的下風,武力的上風,我們與之交戰必敗,所以不能和秦國開戰,這是止損。
同樣的還可以再送給秦國一座城市,要求他一起攻打齊國,我們在秦國失去的土地還可以在齊國搶回來,這樣不是也很好嗎?這是獲利。這種超前的止損思想到現在多少人都沒有!我真的不知道,有這樣一個傳說級的決策支持官,得是遇上一個什麼弱智的領導才能發揮不出來。可是世界上還真就存在這種弱智國君。
陳軫就是不願意使髒的,張儀幫楚懷王樹立了一個高大威猛的形象,陳軫要是願意的話一樣能把楚懷王吹成神仙,可是陳軫就是不願意用這種下流的手段,最終敗在了張儀的手下。結合時代來看,如果說郭嘉是SSR的話,那陳軫起碼是個UR,是真正的王佐之才。
我現在就想向陳軫看齊,成為一個優秀的決策支持者。像是陳軫這樣的當真是一個牛逼到了極致,卻由於種種原因沒有進入大眾視線的人。
以上荀彧
貌似還有一個人,叫鬼谷子,是張儀的老師,你知道嗎?感覺不太有名氣,但是我也是後來才知道,這都是大神級的!
陳慶之,如果有援兵估計南北朝會提前結束。王玄策,一人滅一國。很多人都不知道,中國是打到印度的。王猛,不死的話東晉可能被滅亡。李泌,侍奉多朝皇帝,可惜不聽其言,否則安史之亂早就結束,唐朝再續輝煌。
大家都知道孫子兵法,吳子兵法很少人聽過吧(′?ω?`)不過在知乎應該很多人都知道
吳起這個人也是牛B的不要不要的,可惜人品太差
姚廣孝,蒯祥,不過貌似大家都知道←_←
推薦閱讀:
※北齊神武帝高歡是個什麼樣人,較之宇文泰又如何?
※泰國歷史比中國久遠?
※伍子胥為什麼會被尊為英雄?
※中國歷史上,有哪些書生與文人有著極為「狷狂」的人格與事迹?
※中國古代大城市的衛生狀況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