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家快要快要關張的雜誌社做編輯是一種怎樣的體驗?
目前題主在成都一家「中」字型大小開頭的雜誌社做責任編輯,但是入職一年來,雜誌社的業務是一天不如一天,各位同事也紛紛離職,就連總編大人也對雜誌愛理不理了,如今的雜誌社之所以還能每周按時出刊(我們是周刊),全憑几位責任感爆棚的編輯在苦苦維持,至於雜誌內容嘛,我只能說呵呵了。另外,我憑藉多年的媒體從業經驗提出了很多建議與意見,但社長總是不予考慮,作為一個地產商,他考慮的永遠是效益、效益、效益,雜誌內容他從不關心,也絲毫沒有改進的意思,這讓我十分灰心。其實,現在挺想走的,但是想一想貌似國內的雜誌社都不太景氣,我一介書生又能去向何處呢?唉,想起來就心酸……不知各位同仁有沒有同樣的境遇,分享一下,也好讓我知道下一步該何去何從。謝!
謝邀,不好意思,沒這個體驗。
我來回答最合適了。從事紙媒編輯七年半,今年三月底剛從一家雜誌社離職,基本已經倒閉了。我走的時候辦公室還剩下總編一人,美術編輯一名。離職前一年時間雜誌幾乎不能按時出刊,大夥的工作熱情都轉移到了閑聊,出稿率這種事就不說了。社裡也垂死掙扎過,拉廣告贊助送雜誌之類的,也狠抓過稿件質量,無奈任何努力的結果都只讓人覺得滿是疲憊。最後就破罐破摔了。接著陸陸續續有人離職,上班時間去別處面試的也有,直到人散社光。
近幾年各雜誌社都不景氣,在網媒等新型媒體的衝擊下,加之大部分讀者的閱讀習慣有所改變,閱讀渠道豐富多樣,紙媒本身成本不菲等,大環境下的紙媒生存都頗為艱難。實際上僅憑一些改善雜誌質量之類的建議和營銷方式方面的意見,即便集社中所有人力腦力物力也很難做到雜誌的起死回生。若問編輯的出路,以前一起共事的同事們或跳槽到其他境況稍許不那麼嚴峻的雜誌社從事老本行,或應聘網路編輯,或在負責一些微信公眾號,微博公眾號做網推工作。還有的去了報社當記者,電視台、各文化傳媒公司做廣告文案的也有。答主也在迷惘之中,從事編輯這一崗位也不短了,也熱愛文字工作,但是深覺此路難行,正猶豫著要不要搞點小投資做個小生意。
是不是叫《中國西部》。。。
朗姆酒日記
如此小眾流行度不高的問題居然恰好被我看見,居然我恰好還有過這樣的經驗。2013年底2014年初,我在北京一家目前已停刊,短命的只活了幾期的雜誌當專題編輯。幾個感受:雜誌流程基本不能按時。流程編輯後來成為了我的好朋友,我也親見了她苦苦向各位作者編輯要稿子的慘狀。員工基本不出現:不到下午兩點,基本不見任何一名員工。且來了的也意興闌珊,大做私活兒。
同事基本勾心鬥角:雖然大家心裡有數雜誌氣數已盡,但奇特在時尚圈愛呼吸撕逼那一套保存的完好無損。前天也許還一起喝酒拍肩膀互稱哥們兒;後天就可以到他人面前一板一眼編排對方喝酒不給錢的謠言。直到現在,我也還是覺得,這段經歷虐我成狗,但也讓我成長。
我跟題主一樣,也不知道下一步如何走。多餘的話也不想說了
之前在老家的雜誌社,小媒體,私營。所有人都知道要走,也都做好了走的準備,但是雜誌一天沒有解散,大多數人還是願意留下來。畢竟在那個小城市,這樣一本綜合性雜誌是最純粹和最具人文情懷的。一群小文青,不願意去地產雜誌,不願意去寫廣告軟文,把手下的每一本雜誌都當最後一本來做。最後真的宣布了解散,覺得遺憾,卻也有解脫。
沒了工作的熱情、上不上班已經無所謂了。
生死有命 富貴在天
去互聯網公司做運營啊
熱烈歡迎漫友和天聞角川的編輯加入半次元怎麼說呢,那種感覺大概是憤怒,難過,但更多的是無奈。 之前在一本走勢良好的漫畫雜誌做編輯,但是因為老闆「紙媒不賺錢」「就算做到業內第一還不就是那樣了」的論斷,公司開始全面轉型做互聯網項目,急速縮減雜誌經費,撤回所有資源。 那段時間每天頂著巨大的壓力去上班,明明這邊編輯們自己的工資都還拖著,對外卻還要安撫作者,處理公司拖欠稿費的爛攤子。每次面對讀者和作者的質問都啞口無言,因為你打心底認同他們的質疑但你卻只能站在他們的對立面。 但這些都不是讓人最難受的,最難受的是你眼睜睜地看著作者們一個個走掉,那些和雜誌一起成長起來的ip成為了別家的作品,官博還在不停漲粉卻再也不會更新。前幾天還在微博看到有讀者發po說我們是他現在唯一看好的雜誌,無比心塞。 以後大概是不會再從事這份職業了,考慮轉互聯網產品的內容或者運營,也希望題主能有更好的前程~
推薦閱讀:
※《三聯生活周刊》十月的試驗刊怎麼樣?
※數字雜誌(例如 iPad 雜誌)如果賣錢(讀者要付費才能看),還應該有廣告嗎?如果免費,廣告撐得起嗎?
※未來還會有人看雜誌嗎?時尚紙質雜誌的現狀怎麼樣?電子雜誌會取代紙質雜誌嗎?
※紙質版的JACS雜誌什麼樣?
※你認為排版、設計上比較好的書刊雜誌有哪些?
TAG:雜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