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歷史上的改革為何多半沒有好結果?

如果有成功的改革,那也是局部的、一時的;中國改革家很多沒有好下場。中國歷史的改革路徑是什麼。

你能否談一談自己理想的政治、經濟、社會、文化理想模式。

---------------------------------------

我知道改革關乎利益,各國的改革都不容易,但這樣回答並不能令我信服。我問的是失敗的點在哪裡,中國有沒有什麼共性,@金輝 的答案很棒啊!


這個我喜歡 閑了說。

所謂改革啊,都是挑好聽的說。一說到改革,咱們搞文字工作的就喜歡分析,改加上革,就是扒拉走舊東西,洗心革面改成新東西。老東西伺候煩了,來點新花樣才受歡迎,這是普遍的期待。

但是去掉所有的新花樣,看看歷代改革的特點,你就會發現,所有的改革啊,都是權力轉移的重要手段。老先生們一人負責一攤事,九龍治水,時間久了,哪個龍王都有自己一幫小兄弟,小魚小蝦需要撫慰,各自山頭當然也需要雨露滋潤,你這沒水,誰跟你混。正在大家各干各的的時候,你站出來說,咱們得干件大事,這就具有了權力控制的雛形。貪官也明白,吃喝拉撒不能出來錢,只有有了項目,錢動起來了,他才能貪。活水才能養魚,錢如此,權力也是如此。權力怎麼體現?就是得有事干,有項目做。

所有的改革,都會說自己是代表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那最廣大人民的最根本利益是什麼呢?就兩條:提高生活質量,降低生活成本。

提高生活質量,包括物質的,更包括精神的,也就是有奔頭。

降低生活成本,包括物價的,也包括稅費的,也就是有結餘。

早在兩千多年前,商鞅同志就明確指出,要營造偉大的秦國夢,就要準備兩樣東西,上升路徑和稅收政策。但是做這兩件事,他就要觸動其他龍王的利益。一個普通人,想要過的好,你可以去當兵,立功了你就可以當官,不立功家裡也可以減免一部分稅收。誰家都有好幾個兒子,田產不夠分,你出去打幾年仗,回來就可以在咸陽城邊有自己的房子有自己的地,稍微好點就可以白天上班公務員,晚上回家熱炕頭。渭水河邊的優質良田就等著你,從此以後再也不用跟幾個哥哥愁媳婦了。但是,田從哪來?渭水河邊曾經是誰的地?你們家曾經是誰的家奴?作為奴隸主我突然發現今年春節返城務工的人少了,都去當兵了,那我這幾百頃地誰來種?什麼,你要收我重稅?就因為我地多?我反對!我擦,你要抓我,我擦,你要砍我腳,憑什麼?法?法你大爺,啊,疼。

矛盾就這麼來的。

從目的上說,商鞅是沒有階級情懷的,也是沒有政治遠景規劃的,他就是想權勢熏天,雞犬升天,一發衝天,這一點和後來者有本質區別。他所有的改革手段,都是為了達成他個人的權力目的。所以,一個擴張性的不可持續性的改革到了後期,改革者自己就成了改革最大的障礙。早幾年太學的學生們還把床單撕開寫上商鞅你好,最近就聽說已經有人開始在樹上掛著小瓶子敲打,一個政治家的內心是多麼痛苦和迷茫。

改革者的目的往往是雙重的,一重是宏大的抱負,一重是權力的控制。我一個主管科技文化的領導,不管錢不管兵,那我怎麼才能做更多的事,有更多權力,建立自己的時代呢?我得做事,我得做你做不了的事。你個武工隊長不會指揮大兵團作戰吧,你也就能在旅順看看軍艦放炮仗,來,你坐好了,喝好了,你瞧著。

你看,兵你管不了吧,哎呀,你還亂說話,來來來,我們開個會討論一下,你等著檢討吧。

當權力轉移到了意識形態爭論的時候,基本上都已經大局已定了。

而商鞅的權力爆發,就是在砍下公子虔的鼻子的時候,他已經開始成為改革的桎梏。但是後來秦國遷都咸陽,一個幾百里待開發的平原加上一個嶄新的都城建設,讓商鞅所需要面對的改革矛盾延緩爆發,而當一切就緒之後,矛盾的爆發,該來還是要來的。

你想要改革,那就必須集中權力,可權力集中之後,你的體系內的靈活性就快速變慢。誰讓你強勢啊,誰讓你對權力敏感啊,誰敢亂碰只屬於你的權力啊,我也是有家有老婆有孩子的穩當的中年人了,好吃好喝供著我何必跟你較真,喝喝茶看看報挺好的,遇到災荒火情我衝到第一線拍個照片上個頭條不挺好的嘛,臟一點的旅遊鞋家裡常備一雙不洗就是了。把樓下的豪車都給我賣了,換成中巴,這種車型現在是主流你不知道嗎小李?平時我怎麼教你的。

多年以後,商鞅被行刑隊套上馬索的時候,四仰八叉背朝黃土面朝天,他應該會想到,他和秦孝公吹牛逼的那個下午。

不過呢,新秦王也是個明白人,換人不換路線,接著干。只不過,對改革者來說,矛盾是你激化的,好處,沒你的事。甘龍等老臣一度還以為新秦王會清算改革的成果,結果新秦王打左燈向右轉,招聘了大良造,對軍隊喊話:誰不改革誰下台。

這個世界上的事啊,不要聽他說了什麼,要看他做了什麼。

街聞今上散盡長公主、親王公司,就地解散,吾等跪拜頌揚,古今未有之舉。雖法蘭西酋波拿巴、英吉利克護國公倫威爾,也未能及也。


其實很多改革都是成功的,有時候只是提出改革的人很慘而已。


歷史上典型的改革很多是統治階級裡面一部分有眼光有手腕的人看見局勢實在不行了,出來說:我們少吃點吧,或者多少勻點出來,可持續性吃羊,要不然羊死網破大家也沒有好結果。然後就觸犯了無比貪婪也就無比短視的統治階級的利益,上來搞死你。

---------------------------

說明:不包括我們最常說的那個改革。


其實改革,從古代來說,就是窮則變,變則通,通則久。

其實我們去看歷史,總是有那麼一個循環。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等等七七八八的。最主要的原因是什麼呢?上下位不通暢,貧富差距變大。在歷史上,每個朝代的最開始,基本都是精英居上的。變革之後就變得合理一些。然而,隨著時間發展,個人能力在資源分配上的作用越來越差,而歷史留下來的一些其他方面的資本越來越重要。什麼意思呢?革命的時候,在競爭中能力體現出來。而隨著時間發展,人才希望自己的後輩能夠過得好一些,就把因為才能掌握的資源變成了繼承。原來因為領導能力當上了皇帝,然後變成了家族繼承。在上層建築和下層百姓等等都有一種「人之道損不足以補有餘」,少的更少,多的更多。

在不斷積累之下,會形成一個個權利集中、資本集中等等的龐然大物,他們掌握了這個世界的百分之八十的資源。

這個過程之中是朝著更壞的方向發展的。

古代原來開國,百姓耕者有其田,然後和平年代,出現一點災難,土地就被大地主吞併了,百姓土地越來越少。當全國有百分之八十的百姓佔有不到百分之一的資源無法養活自己,保證自己生存的時候,就出現革命。

而革命和沒有改變中間還有一派,叫做改革。

改革不是不變,而不是革命,是「修補」,修補原來資源分配的不合理,制服的不合理。

這勢必會觸動很多人的利益。

一個典型類似的例子,為什麼第二次科技革命英國很慢拓展新技術,而德國美國就能夠利用新技術實現迅猛發展?因為英國有一些工業巨頭。那些工業巨頭?煤礦等等第一次科技革命而發展起來的企業。舉例來說,英國那些煤礦產業不僅握住了全國百分之八十的經濟命脈(只是想像),還有全國百分之八十的政治權利(議會成員)等等,他們的利潤就在於煤礦等等產業,如果選擇使用石油、其他能源的發動機,會導致他們的產業縮減百分之三十四十,或者採用新技術,需要把自己目前正在使用還能夠繼續使用二十年的設備直接當做廢鐵扔了還需要引進新技術新設備,他們改變的成本太高,導致維持原來的樣子最好。而同時,他們也會利用自己的政治權利等等,將第二次科技革命的成果扔了。

改革,修補的目的是什麼?學「天之道」,「損有餘而補不足」,讓社會所有人能夠更好。而這種變化,就是挖上層建築的牆角來養下層建築的百姓。利益問題。

而這種來自於上層建築的反彈也是非常正常的。

你一個月賺十萬元,另外一百個人一個月賺100元。一百個人活不下去會搶你十萬元的錢讓自己過得更好,但是,你捨得把自己的十萬元工資捐出去九萬元嗎?

至少你不會手中拿著3000元的工資,把工資的一半分給乞丐。即使他們需要你的一半工資。

而改革,就是那個想把你十萬元工資搶過來,把還你一萬,另外九萬送給別人的人。你對人家有怨恨想報復,也是正常的。


改革就是要改變利益分配格局,阻力就來自利益受損的人。

以下搬運吳思血酬定律的一段

明)正德十六年(1521),正德皇上駕崩,嘉靖皇帝即位。當時的文官首領楊廷和替皇上起草了登極詔書,痛裁白員14.87萬人,減漕糧153.2萬石。這些白員不在錦衣衛就在內監,而且來頭不小。有的人原來是宦官、有的是皇上認的乾兒子,有的是皇上直接下令升遷的「傳升」或「乞升」。可以想像,為了謀求這些美差,那十四萬人花費了多少財產和心血。詔書公布後,中外稱頌,都說新天子是聖人。

在這場運動中,新皇上撈到了聖人的聲譽,老百姓減輕了153萬石漕糧的負擔,楊廷和卻遇到了生命危險。

《明史》說,裁員之後,「失職之徒」對楊廷和恨之入骨,楊廷和上朝時,有人藏著白刃在轎旁窺伺機會。皇上聽說後,詔派百名禁卒護衛楊廷和出入。

據《萬曆野獲篇·大臣用禁卒》記載,明朝只有馬文升和楊廷和二位用過禁軍。馬文升是弘治初年的兵部尚書(近似國防部長),他痛恨軍官冒濫,斥去軍營將校三十餘人。結果怨家引弓射入他的家門,又搜羅了他的過失,飛書射入皇宮。於是皇帝賜給馬文升錦衣衛士十二人。由此看來,裁員不僅有喪命危險,還有掉烏紗帽的危險。怨恨者搜羅裁員者的過失,寫匿名信告狀,這是常見的官場手段,而在官場混過十幾年的人,有幾個乾淨得可以經住這種挑剔?這挑剔相當於一道限制裁員資格的高門檻,偌大的官僚集團未必能挑出幾個夠資格的人。

過去大臣裁員難,如今小官裁員也同樣難。

1998年5月22日《南方周末》講了一個鎮黨委書記清退臨時工失敗的故事,大標題是《懲治腐敗裁減官員實施新政 董陽變法遭遇強敵慘敗河口》。董陽43歲,調至湖北省黃石市河口鎮當書記11個月,清退了48名臨時工。這關係到臨時工的飯碗,也關係到把臨時工塞進來的人物的臉面。結果本鎮幹部18人聯名上書,要求將他調走,上級果然就將他調到區科技局當局長,手下有一個兵,享一份閑差。調走董陽的理由是:他是好乾部,但不是好書記。

為什麼古往今來總是這麼難呢?李昌平在《我向總理說實話》中引述了白員的一段話,其中大有深意。超編數倍的容城財政所在上級的壓力下準備裁員,被裁的人放出話來:「進容城財政所都是花了錢的,少於三五萬進不來。現在要我們走?沒門!」

我覺得這話很在理。三五萬不是小數,那是人家一生的重大投資,指望將本取利慢慢受用的投資,你說兩句話就不算了?這不是沒收土地搞土改嗎?非要沒收,你就要準備鬧一場殘酷的階級鬥爭,別指望某個階級會束手就擒,平白讓你消滅掉。提高到階級鬥爭的高度看問題,就比較容易理解馬文升和楊廷和二位前輩動用軍隊的境遇,也比較容易理解如今董陽和李昌平們的下場。在李昌平筆下,裁減容城財政所白員的努力最後不了了之;在他治下裁掉的上百人也陸續回來了,真正被擠走是他自己。

後退一步天地寬。接納白員其實是很合算的。幹部的工資由國家規定,干多干少都一樣。在收入固定的條件下,追求福利最大化的方式,就是減少工作量,也就是增加幫手。更何況,白員的那三五萬元的投資也是一筆可觀的外快,這是對民脂民膏搜刮權的發包費,一次性預收,或者叫事先提成。

以上談的都是官吏自身利益,沒有考慮上級和皇帝的要求,也沒有考慮法律和條例的規定。假如官吏們執法對自己有利,這個法律就不難貫徹。反之,如果執法對自己不利,既吃力又得罪人,還得不到上級的獎賞,那麼,皇上下達給官員的命令就近似一紙空文。清朝人劉愚分析四川吏治之壞,就把高官不肯真正執法限制白員說成首要原因。他說:四川吏治之壞,並不是因為官員們有多麼邪惡,關鍵是官員太多。為什麼多呢?因為違例。敢違例嗎?大官容忍這麼做。大官中沒有一人認真辦事,明知其違例也不肯處理。


斷人財路就如殺人父母。。。


改革一旦動搖了原本優勢群體的利益,就會遭到他們強烈的反抗。

所謂天之道,損有餘而補不足。只是扯淡,有原本「有餘」的當然會反抗,而且由於他們是有餘之人,反抗的力度會很大。

所以變革,以社會階層來看,需要儘可能少的不減少原本優勢階層的利益。而培養新型階層的利益。所以康有為的戊戌變法是失敗的,因為他們本來就是弱勢階層,卻妄圖在優勢階層那裡分一杯羹。(不要討論什麼國家民族利益,那是鬼扯的)

我覺得變革成功的案例是改革開放。它減少了國有企業的群體,移除掉已經沒發展的部分,(瀕臨倒閉的,沒有力量的國有企業),留下了有發展國有企業(有力量的,諸如石油、電力等企業),然後在社會中鼓勵新興的階級,鼓勵民間資產企業。因此,原有的資產企業不會強烈反對(反對的那部分人強烈不起來),新型的階層十分贊成。這兩種力量在內部推動了變革。


別說國家,一家公司想改革也基本都是失敗居多。人是排斥改變的動物,如果有一部分人,享受著優厚的生活,掌握著他人的生死,你讓他把這些都讓出來,可能么?前朝改革失敗原因大多如此。若是能壯士斷腕,讓這些人拿錢走人,還有和平改革的可能,否則只能流血


推薦秦暉老師的名篇《中國經濟史上的怪圈:抑兼并與不抑兼并》


根本利益重新分配,必然會激怒一部分人士


老生常談,在回答為什麼之前,先要確定一下是不是。

題主說,中國的改革往往沒有好結果,這本身就是不對的。

中國歷史上很多改革都是成功的,大多數推行改革的人實現了自己的目標,並且借著成功的改革登上了人生巔峰。所以怎麼能說是沒有好結果呢。

我們來看看以下成功的改革名單:

  • 明太祖廢除丞相制度、建立三司制度以及錦衣衛機構的政治改革以及地方上廢除中書省,建立衛所制度的改革
  • 明成祖時期對內閣、東廠制度等政治體制、軍事體制以及遷都北京等改革
  • 清太祖建立八旗制度的改革
  • 清太宗更改「女真」族名為「滿洲」,改革滿漢民族關係,聯絡蒙古等一系列社會改革
  • 元世祖實行一省兩院制、行中書省、四等人制的改革
  • 後周世宗精簡中央禁軍,補充強健之士,形成「殿前諸班」的禁軍的軍事改革;打壓武人政治的政治改革等
  • 宋太祖收精兵、削實權、制錢穀的政治改革以及節度使制度的改革
  • 隋文帝設立三省六部制、科舉制度、均田令等制度的改革
  • 唐太宗時期均田制和租庸調製以及府兵制的改革
  • 武則天開創殿試和武舉的改革
  • 北魏孝文帝的漢化改革
  • 秦始皇對中央官制和地方行政制度的改變,實行皇帝制度、三公九卿制、郡縣制,改革貨幣、文字和度量衡等
  • 漢武帝加強中央集權,實行推恩令、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等一系列社會改革
  • 趙國的胡服騎射
  • 戰國時代秦國的商鞅變法

以上改革基本都成功了。

有的同學說這些改革有負面作用,最終還是失敗了。

這簡直就是耍流氓。

什麼葯沒有副作用啊?

解決了當時面臨的問題,那麼這個改革就是成功的。

再說了,什麼社會沒問題啊。

指望通過一個改革就解決人類發展的所有問題,這也不顯示啊。

同學,你是處女座吧。

也只有馬克思那個神棍敢說,共產主義能解決一切問題。

可是現在,連一個真正的共產主義國家在地球上都不存在。

言歸正傳,題主一定是忽略了以上成功的改革,才覺得中國歷史很悲觀,改革以失敗居多。

也許在題主眼中,只有像王莽新政、王安石變法、張居正變法、百日維新,才算是改革。

多說一句,其實改革成功與否有規律可言。

表面上看,發生在王朝建立初期的改革往往會成功,發生在中後期的改革往往會失敗。

其實這是個邏輯錯誤,把結果當成原因。

正是因為改革不成功,所以政府才走頭無路的,所以一個王朝才會滅亡。

而像秦國,也正是在王朝中期進行的商鞅變法啊。

所以,在什麼時候變法並不重要。

重要的是,改革的人是誰,是不是擁有強大的實力。

改革是不是順應歷史潮流。

改革的方式是否正確

有了以上兩個條件,改革一般都會成功。

而王莽新政、王安石變法均是開歷史倒車,一定會失敗。

而張居正變法,究竟是成功了還是失敗了,很難蓋棺定論。

因為,在萬曆一朝,張居正變法起到了很大作用。

要我說,張居正的改革不能說是失敗了,只是說做的不夠,改革的程度不夠。


改革通常的兩個核心問題無非就是怎麼賺錢、怎麼花錢。

中國的改革基本上都是自上而下的,自下而上的通常都是一鍋端的造反。可能文化因素,中國曆朝歷代,底層和上層矛盾是相當對立的,要麼就是大富大貴,要麼就是窮的要死,相當極端,而且中國曆來不重視商業的公平性,當官後的錢權交易變現,成為發財致富的唯一途徑,社會結構其實相當的不穩定,你看中國幾代能承傳下來的大家族基本上是沒有的。

還有中國幾千年的改革基本上都是以維護本集團利益為根本的,都是為了自己屁股下面的江山永固而出發,如清末的改革,通常肯定都會不徹底性的毛病,最後只能成為一團和稀泥的臨時膏藥,馬馬虎虎的撐過去一陣子,只能治症不能除根。幾千年的封閉文化也是根深蒂固,從孔夫子開始中國就喜歡玩復古文化,老的好舊的好,見到新事物就排斥,地方宗族鄉紳管理架構,也阻礙了各種新事物的發展。

補充一個秘密,其實全世界各個社會的改革都是基本上失敗的,這是全世界社會政府架構的一個通病,政府架構越大,功能越多,這個毛病越明顯。


習慣了就不想改了,改了就會不習慣。不習慣應該是一種阻力。
改革觸動了既得利益者產生阻力。
既得利益者煽動老百姓產生阻力。
老百姓在習慣了不想改的基礎上被改革從新的進行分配,分配的不好產生阻力,分配的好了執行的不好產生阻力。
中國老百姓具有慢熱性。


因為古代漢族王朝以儒家為正統,儒家就是講究尊古守禮。也就是說是保守派,看古人怎麼做現在就怎麼做,而改革派和變法派基本都是反對傳統的,就是法家,你看法家改革家有幾個善終的?

另外,改革就要去撼動既得利益者的蛋糕,很多既得利益者基本都是位列三公的貴族,改革派很多則是出身庶族的進士出身,所以基本結局都很慘,但是很多時候都會撼動一下上層的固化,再者,還要看皇帝的個人性格和胸懷。如果是性格懦弱,貪玩的傀儡皇帝,那麼大半基本就完蛋了。(明朝張居正改革是個例外,雖然萬曆也是一個不世出的廢物皇帝)

套用現在的一句話就是說:左派想幹掉右派,但是誰知道今天的左派會不會在幹掉右派後變成新的右派呢?

手機打的,胡言亂語,看看就得了,別較真。


並非中國歷史上好么 世界歷史上的改革多半都沒有好結果


保護了大部分人的利益,把另一部分人壓的太死。風水輪流轉,等被打壓的人喘過氣來,就干回去?


成功的改革往往不是通過推倒重做,而是各方達成妥協實現的。但是中國人更傾向於認為妥協是傷面子的事。

「你不給我留臉,我弄死你!」


改革途中,

做法正確比方向正確更重要。


斷人財路如殺人父母


胳膊擰不過大腿定律


推薦閱讀:

為什麼當時遠東國際軍事法庭不起訴日本裕仁天皇?有什麼用意呢?
德意志日耳曼人對人類文明的重大貢獻有什麼?
為什麼美國和歐洲都那麼討厭南斯拉夫,非要將它拆解?
美國南北戰爭時期歐洲各國為什麼沒有進行干涉?
中國人真是自新月沃地而來的嗎?

TAG:歷史 | 改革 | 中國古代歷史 | 世界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