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語一詞多義現象是怎麼產生的?現狀如何?有哪些有效途徑來提高理解效率?


把頭上的雪看成是頭屑的有幾個是直男?我告訴你,你可能彎了。

昨天澎湃新聞網官方微博發了這麼一條新聞,看完後我拈花一笑,憋出了一個響屁。心裡想著:

首先這裡champion的意思是:

然後everyday在這裡的意思是普通的,不是每一天的,區別於every day,雖然老美自己有時會混用:

所以希拉里那句話應該這麼理解:美國平頭老百姓迫切需要一位捍衛他們利益的總統,老娘我就為這個來競選大美利堅總統!!!

用這個例子來作為今天話題的引子我想不唐突。

哦,忘了解釋為什麼一開始放了一張美女的照片:由於Web預覽里小圖是這位美女而來看我這個答案的的舉下手,我保證不打你。雖然屌絲為難屌絲很不人道,可你們也太猥瑣了。為了你們這些熊孩子好好學習,我真是操碎了心吶。

-------------------------------------------------------嚴肅的分割線-----------------------------------------------------

接下來我從以下幾個方面來詳細闡述我對這個問題的想法:

1、什麼是一詞多義

2、英文為什麼會有一詞多義

3、一詞多義掌握不牢靠會有什麼危害

4、克服一詞多義干擾的理論方法

5、克服一詞多義的實踐號召

一、什麼是一詞多義

普通讀者理解的一詞多義是包括polysemy(多義詞)和homonym(同形異源)的。

我先介紹一下什麼是homonym (同形異源)。

Homonym最早來自希臘語homonymon,homo意指(同一),onym指name, 就是說(兩個意思)具有相同的名字。嚴格意義上說,同形異源現象指語言中詞源上沒有聯繫的詞碰巧用相同的字母表徵。例如,bass1表「巴斯魚」時,它的語源是古英語barse; bass2表「聲音,如低音或男低音」時,它的語源是義大利語basso。憑我個人經驗判斷,這種類型的一詞多義現象比例非常低,並且很多字典里也會註明是來自不同語源,當然也不存在什麼黑魔法幫助你更有效地理解他們。

Polysemy一詞也來自希臘語,poly意指many(許多),sem指sense or meaning(意義)。指語言中一個語言形式具有多個不同卻互有聯繫的意義的現象。一開始那條微博里,當你為自己戰鬥取得勝利的時候你就是冠軍,當你為別人戰鬥的時候就是他們的支持者捍衛者。這就是典型的一詞多義現象。下面有海量的原創例句知乎首發,亮瞎乃們的鈦合金狗眼本汪概不負責。

接下來本文討論的一詞多義就特指polysemy(多義詞)這種情況。

二、為什麼會有一詞多義現象

人類語言要發展先得在大腦中有事物的概念,然後用符號去實例化(看到這個詞程序狗們有沒有顫抖),當需要表達的概念越來越多,符號也就相應地越來越複雜,記憶的壓力越來越大。到了這一階段人類所有語言都不約而同地邁入了一詞多義時代(常用單詞中單義詞極其罕見)。但是,這裡需要特別色厲內荏地指出,絕大多數母語是漢語的英語學習者極其容易忽視的一個關鍵問題——中文和英文在處理新興事物的命名上,大相徑庭(我這成語運用水平簡直到了火樹銀花的境界)。簡單舉個例子,戰國前,漢語肯定早就有了這雲和梯這兩個字。

當魯班為了攻城發明這玩意之後面臨一個問題

這貨要該叫什麼?漢語就用雲和梯這兩個字一拼接,叫了雲梯。但是英文就不是這樣了,他有cloud和ladder, 但是雲梯就不知道是什麼鬼東西了(我就是不查,任性)。看過Twenty Thousand Leagues Under the Sea 的鄉親們對這部小說語言上最大的印象是什麼?反正我滿腦子剩下的都是這些Hairtail,Herring,Salmo,Bass,Corvina,Milkfish,Mullet,Cod,Tuna,

Sea Bream.......都是魚。在有些語境里老子真不知道這些是魚還是哥斯拉。雖然我也不知道鱈魚長什麼樣(不過知道什麼味道,深海鱈魚堡么么噠),也不知道鱈這個字有沒有什麼特殊的含義,但我起碼知道鱈魚是一條魚。對了就說你呢,看什麼看就是你Cod(鱈魚), 你長這鬼樣我怎麼知道你是魚呀!人類通過語言來表達的東西在不同種族中相差不至於太大,但英文碰到新東西習慣性弄出個新單詞,漢語往往是拼湊出一個新的詞語。當英語膨脹到一定程度的時候,不管是造字的還是用字的都想偷個懶,所以一詞多義現象就「泛濫」了。

當我寫英語學習過程中如何有效地提升辭彙功底? - Matrix_Frank的回答

這篇文章的時候已經在思考,英文單詞跟漢語什麼東西更接近。現在我有了自己初步的答案,在用法上英語單詞跟漢字接近,都需要搭配周圍單詞得出一個完整的含義,但是在語義上跟詞語接近,一個單詞往往會用多個漢語詞語去描述,而英語詞根在含義上就更接近漢字,一個字就能表達完整意思的漢字就相當於英語本族語了。要是在引入漢字的偏旁部首跟英文詞根之間的關係,就更有意思了。這中間的複雜關係就像:我今天上課玩吸鐵石,被語文老師發現了,她來沒收,後來吸在她的大戒指上了。她當時就哭了,跑去找校長打了一架,男教導主任看著校長眼眶紅紅的。

三、一詞多義掌握不牢靠會有什麼危害

剛才澎湃新聞鬧的笑話的確讓人很開眼界,不過很多觀眾可能一點都笑不出來吧,因為你們自己也不知道champion竟然還有捍衛者的意思,更不明白champion為什麼會有捍衛者的意思。知乎上總有很多小白來問每天背100個單詞背一年會是什麼效果。我的態度很明確,試試唄。英語學習道路上如果一開始沒有養成好習慣,很多彎路是必不可少的,這叫「祛魅」。只有經歷艾賓浩斯記憶曲線背了兩個月紅寶托福考了80分,狂背新概念想去感動美國教授結果雅思6.0,口語寫作還都5.5這種落差,才不會被各種東方各種航道各種王子公主各種教父教母忽悠。人跟人悟性的差距有時候比人跟豬的還大,但還好你自己撞牆了會知道疼,會知道回頭,會知道持之以恆四個字的重量,會知道科學高效不是靠訴諸煽情就可以的,會知道欲速則不達簡直就是宇宙真理。

有些孩子聽了我這麼一說又要跳出來驚呼,艾賓浩斯記憶曲線是偽科學,新概念落伍了。你是主要矛盾搞錯了才導致最終結果出問題,就像你在Linux上運行QQ客戶端一樣,QQ好不好?當然很優秀,但這隻胖企鵝和那隻瘦企鵝尿不到一個壺裡你能怎麼辦?你需要順著瘦企鵝的脾氣,然後打開一個Web版的QQ。有這個疑惑的孩子電話號碼請私信我,你一定很好騙,儘管我普通話很性感。喂您好我是舜天航空公司請問排骨米飯有需要的嗎?

為照顧文科生附下圖

還有很多人反映聽聽力,做閱讀的時候好像什麼都聽懂看懂了,但又好像什麼都沒記住。今天說的這個一詞多義很大程度上就是這個問題癥結所在。一個20個單詞的句子里,只要有三個像champion這樣的用法,每個單詞好像理解了60%,整句就完全抓瞎了。這還不算你來來回回看了五六遍呢。

四、克服一詞多義干擾的理論方法

理論部分總體上可以概括成:

一詞多義的語義發展機理可以分成轉喻和隱喻

一詞多義的語義發展過程可以分成輻射和鏈式

在這裡你看到轉喻隱喻可千萬別以為是修辭方法。在認知語言學界早已肯定轉喻,特別是隱喻是人類認知描述世界的基本手段。認知語言學大拿Lakoff 和 Johnson就在調查報告中指出,普通英語語言中大約70%的表達方式來自隱喻。並且語言學的核心是語義學,語義學的核心是概念的認知過程,概念認知過程的核心是隱喻(GibbsMatlock2001).

當有個先知說了這麼一句話The theory can not hold the water. 周圍的人都可以理解並開始廣泛運用,那麼hold water就被當做一種詞義確定了下來。但這裡其實是把theory比做一種容器,說他盛不了水,也就是說這個理論不靠譜。 有些隱喻並不是那麼常用,就沒有把它當做一條詞義確立下來,在我們平常看來它就是一種普通的修辭手法。

在後面論述開始之前,我先幫語文不及格的同學複習一下什麼是轉喻什麼是隱喻。

4.1.1 轉喻的概念

轉喻就是拿一個事物的某一個特徵去指代它,轉喻的重點不是在「相似」,而是在「聯想」。轉喻又稱換喻,或借代。比如The ham sandwich is waiting for his check,在餐館中服務員除了知道顧客點的

菜外,通常對他們的其他情況一無所知,因此當服務員不得不提到某一具體顧客的時候,他們店的菜便是最明顯的參照點。

4.1.2 轉喻的簡單舉例
一些簡單的轉喻你會很好理解,比如

bottle既可指「盛液體的容器」(This bottle is full of water)也可以指「液體」本身(I would like to drink two bottle of wine);

lamb既可以指「動物」(The lamb is running in the field)也可以指肉(John ate lamb for breakfast)。

Window可以是We will install the window(整個窗戶),可以是His brother is still sitting in the window(窗戶的部分空間),也可以是He Painted the window yesterday(窗戶的框架)。再比如tongue有舌頭,語言的含義,brain有大腦智慧智力等含義,harvest有秋季收穫等含義。Dramatic是戲劇的,他引人來看就引申出引人注目(very noticeable and surprising)的,看戲過程中會高潮迭起就引申出影響深刻的令人興奮的(exciting and impressive)這樣的意思。這些都是基於一個特徵進行提取替換的過程,運用廣泛之後,他就被當做這個單詞的一條意思確立了下來。

4.1.3轉喻的深度舉例

但還有好多聯想狂野的轉喻就很容易讓人產生困惑,比如nurse有護士,照顧護理和懷有敵意(She still nursed anger and resentment)的意思(有時候被細心護理的病人不一定能康復甚至掛掉,這種情況誰都不好受,就引申出來懷有敵意的意思。如果還不理解出門左轉天朝醫患關係陳列館歡迎蒞臨指導)。再比如vault,一開始是墳地的意思,因為隆起就有了拱頂穹窿,也因為私密安全就有了金庫的意思,也因為隆起有了動詞背身躍起和名詞撐桿跳。buck一詞你去美國傳統字典里查會發現有十多項解釋。但是它們都是從最原始的公鹿這個意思演化而來的。公鹿有角(就有鹿角的意思),古時候用鹿皮做貨幣(就有美元的意思),人們就會獵殺他,但他會用鹿角抵抗(就有抵抗的意思),抵抗不過的時候就會逃跑(就有彎身躍起的意思)。

轉喻在這個過程中既有含義貼切,圍繞核心意向(bottle,lamb,tongue等)的借代,也有隨著時間在借代的基礎上發生迭代(這是我為了裝逼自己創造的,語言學家不造這個事,幫我保密),這種深度的轉喻往往引起學習者的困惑,造成學習上的負擔。有什麼解決方法呢?中二病的同學出來走兩步,你們大顯身手的時候來了。這個事在查字典的時候多聯想多歸納,學習詞根詞源,它能夠幫你系統化地構造出這些聯想而不是自己瞎想。在這篇文章末尾我給出微信號,歡迎加入交流學習,當然我保留踢走潛水看客的權力,這種人是一個群體走向衰落內訌低效的力量源泉。這是我在地震局呆了大半年切身體會到的。

4.2.1 隱喻的概念

至於隱喻,他的工作機制是概念映射,其映射方式是從一個認知域向另一個認知域的結構映射,可以叫成源域和目標域。這是為了說明我不是憑空瞎想而引用認知語言學的學術定義。其實說通俗一點就是面向的對象不一樣。比如我們把「垂直」概念映射到「數量」概念域,就會得到像prices may rise/go up/ skyrocket等這樣的隱喻含義。在漢語中,比如這句話:妓女不能靠性慾接客,人不能靠興趣學習。隱喻是我這篇文章的重頭戲。

轉喻和隱喻最大的區別就是後者是視角的變化,在新的視角下尋找相似性。這種例子老多了(自行腦補某個地區的腔調)。

4.2.2 隱喻的具體舉例

還記得我一開始那個champion的例子是怎麼解釋的嗎?當你直接拿著單詞表,champion後面有冠軍,支持者捍衛者這兩個看起來沒什麼聯繫的意思的時候肯定二丈和尚摸不著頭腦,但是當你轉化一下對象(用面向對象的思想來看這個問題,我承認我寫Java走火入魔了)。你為自己戰鬥直至勝利,就是冠軍的意思,當你為別人戰鬥勝利的時候你就是他們的支持者捍衛者(英文就是supporter)。有時候我會感慨,我們學英語如此辛苦跟中英文間的差異大實在太有關係了。英文的這種模糊其實是很偷懶的,很容易歸納的,但因為中文單個詞語能描述地太過精確反而阻礙了我們更好地掌握英語。我一開始貼的是牛津高階的解釋可能感覺不是特別明顯,那柯林斯里的解釋里這種面向對象的思想就呼之欲出了。

由對象之間的轉化而引起的多義中,你需要做的不是記住這個單詞的具體含義,而是牢記單詞本身的中心含義,然後主動去搜尋他的搭配,champion後面跟什麼,如果跟的內容和champion of a person, a cause, or a principle這種模式匹配上,比如Everyday Americans need a champion(a champion of everyday Americans)就跟這種模式匹配,他就必須是這個意思,跑都跑不掉。英文的這種表義形式跟中文差別太大,中國人憑著直覺去學英語學得很糟糕是有原因的。脫離成年人的母語語系去判斷一種語言難不難學都是耍流氓。英文很多優秀的規則,比如今天講的這種模式匹配,中文沒有對應的概念,反而容易讓人抓瞎。

我讀字典的時候會特別留意這種情況,所以就多舉幾個例子

這是很明顯有兩個對象,分別是something和somebody。

Apprehension在辭彙表裡寫著領悟,逮捕和擔憂,我相信你肯定抓瞎了。某東方名師跟你說這叫熟詞僻意,你背就是了。但是我們去分析一下他的作用對象,一個sb, 兩個sth,他的核心含義是prehend(抓,comprehend里的也是這個意思),feeling猛地抓緊了一下,抓住一個人,抓住一個思想,分別對應驚恐,逮捕和理解。這樣子理解的話一切都是這麼的令人心曠神怡。

我就是這麼逗比你來打我呀。

當對象是文字概念這些東西的時候,obscure就有很難理解的意思(我反對用晦澀的,費解的這種很晦澀詞語甚至成語去解釋英文單詞),當obscure的作用對象是人或者文字概念以外的事物的時候,他就是沒有名氣的,小人物的意思。如果你還有些詞根知識。這個單詞就更加生動了:

c. 1400, "dark," figuratively "morally unenlightened; gloomy," from Old French obscur, oscur "dark, clouded, gloomy; dim, not clear" (12c.) and directly from Latin obscurus "dark, dusky, shady," figuratively "unknown; unintelligible; hard to discern; from insignificant ancestors," from ob "over" (see ob-) + -scurus "covered," from PIE *(s)keu- "to cover, conceal" (see sky). Related: Obscurely.

這裡說的是,ob(over)+scure(cover), 他的基本含義是在sth.上蓋上一些東西。這個東西如果是文字概念,那當然就是不容易理解的的意思,這個東西如果是人和其他的事物,那就是不被人所知道的的意思。

4.2.3 隱喻引起的多義對讀者的影響

絕大多數人只關注這個詞本身的意思,這是受漢語的影響,因為漢語的單獨詞語就能夠很具體地表達一個特定的含義。但英文不是,他的單詞雖然有不同意思但這種多義來源於他作用於不同的對象,同一個單詞在不同的語境中能呈現出許多不同的意思,說話人已經把這些產生相互聯繫的規則內化了,因而沒有必要用不同的詞型去指稱這些有區別但又相互聯繫的含義,這樣多義詞就成為語言簡練的一個主要手段。(這段話是從一篇博士論文里摘下來的,是不是看起來很吃力,叫你不要讀博士嘛,人話都不會說了(活躍氣氛需要,各位PhD多有得罪),不用擔心我這篇文章的理論基礎,為了寫這篇文章我基本把知網裡這個話題的論文都瀏覽過了,國內這個話題起步地很晚,有兩篇博士論文和三篇期刊論證的還算認真,其他的真。。。)

我們學生基本上都脫離他的作用對象而去死記單詞的各個含義,即使全部背熟了(當然這是完全沒必要也沒可能的),你也不可能快速精確地反應出這個單詞在這個句子中到底是哪種意思,反而你不知道這個單詞有這種搭配的時候你倒還能猜出個八九不離十。這應該就是那麼多人建議你多閱讀的原因吧,雖然他們也說不出什麼讓人信服的道理,最多只能說到學習搭配為止,單純強調搭配概念太寬泛。

分析清楚英語能力提升的內在機理,然後把時間精力花在刀刃上,效果是不言而喻的。我談英語學習喜歡談方法的內部邏輯而不是具體哪一種材料,材料大致符合現有水平的情況下還需要一種偏執的喜愛並且持之以恆,如果在這個過程中你對自己的方法產生哪怕一點懷疑,你是沒有什麼能力去對抗人類對未知的恐懼。你以為我現在還在說學英語嗎?

4.2.4 隱喻多義中對象之間的映射關係總結

寫到這裡你可能滿足了,不過我沒有。在實際操作中,如果你有主動而非被動地去歸類各個作用對象的話,你對單詞搭配和含義的理解會更具象。這個工作在我能看到的論文里都避而不談或者討論了但沒結論,我建了幾個模型比如:

但這個模型在實踐中運用地很生硬,被我拋棄了。接下來我介紹一種最簡潔,相對也比較具有概括意義的模型:

接下來舉例分析。

Quell 的作用對象分別是人類心理與周圍世界的時候,含義就變成了消除和鎮壓。

Demolish的本義是拆毀建築物(the factory was demolished in 1980)

當他拆毀的域變成理論觀點(對象是人類世界)時,他獲得了「推翻,駁倒」的意思,當他拆毀的對象是食物(對象是實物)時,就引申出「飢餓,狼吞虎咽」的意思。

我在知乎上看到很多人吐槽virtual這個詞既有真實的又有虛擬的,到底什麼時候是真實什麼時候是虛擬的呢?這其實僅僅是實物世界映射到計算機世界的正常現象,只是中文翻譯出現了歧義。計算機里的內容是通過離散採樣模擬現實世界的,從這個角度來看virtual就只有真實的這麼一個基本意思,只是在計算機世界裡用到virtual這個詞的時候,他有自己所指代的東西。

這是典型的把周圍事物映射到人類世界的情況。

4.2.5 小結

很多人都推薦柯林斯,說是語境理解,很多人推薦英英字典,特彆強調英英解釋精確。其實都只有說對了一半。柯林斯的優秀在於把這種面向對象的精神清晰地點明,作為最重要的因素擺在你眼前讓你去理解去辨析,但如果不是有意識地去把握這種由作用對象差異引起的單詞含義區別,再豐富的語境你也理解不了為什麼這個單詞要有這麼多意思。英英字典的解釋是很通俗的,但他的例句是有門檻的。我是重度字典閱讀者,但除了柯林斯的單詞釋義值得我掃一眼分析一下各個詞意之間的聯繫和區別,其他字典的解釋我一般是不看的,只讀他們的語法成分和例句,那些字典里的釋義跟幾個中文詞語堆砌區別不大,各個版本字典用法的深度解析等我積累足夠素材了再寫相關文章。

正確的查(讀)單詞的方法應該是把握作用對象,多進行語義間的鏈式和輻射的歸納,科學聯想,精讀例句,對順眼的例句多造句。我自己學手機開發也是為了貫徹這個學習理念,當然這是後話。

六、克服一詞多義實踐的號召

首先總結一下今天說的內容。這個。。。好像沒多少東西,你們自己整理吧。

然後說說具體操作層面的。一詞多義的難點在於隱喻中把握不了對象間的轉換;在轉喻中會有比較抽象的借代。比如crawl這個詞你一眼看去會有爬,緩慢前進,拍馬屁的意思。這個詞既有轉喻又有隱喻。隱喻:當作用對象是動物的時候就是爬,是交通工具項目進展的時候就是緩慢前進的意思。轉喻:人匍匐在地上爬的樣子和他趴在地上跪舔的樣子發生借代,就有了拍馬屁這個意項。這樣子這些釋義就不再是孤立的,而是鏈式和輻射式發展的。猥瑣的英語培訓界(我目前也在這個界里坐台,哦不,坐班)只有英語單詞間狂野沒有節操的聯想,卻難覓英文單詞內科學有效的舉一反三。

我打算建一個群,在合適的時候組織群內朋友為這一項工作添磚加瓦,這樣你一是可以內化這種理解方式把它變成英語學習地一件利器,二是只貢獻很小一部分工作就能夠享受到大家的成果。

最後如果知乎團隊給我一個專欄也可以定期把部分整理內容發在這個專欄里。具體實例化可以看這篇文章:

一詞多義理解該怎麼具體化操作? - Frank Huang 的回答

不過,壯士,都看到這了順手賞個贊吧。否則我多少有種被嫖了沒拿到嫖資的趕腳。

最後歡迎關注公眾號:江南詞器廠


2015.04.24更新

注意,柯林斯英英學習詞典目前有兩個版本,一個是New Edition,只有三星詞頻,另一個是Concise Edition,有五星詞頻,需要買的同學需要注意一下

New Edition

Concise Edition

------------------------------------------------------------------

謝邀。

關於一詞多義現象為什麼會產生這個問題,樓上 @Matrix Frank 的答案已經說得很清楚了,在這裡我想說一下怎樣解決一詞多義這個問題。

一個事實是:越是簡單的單詞,越容易出現一詞多義的現象。比如說一個最簡單的」run」在朗文英英詞典中的解釋就有60多條,比如說題主提到的champion, 這些都是我們平時所說的「小詞」,而使用頻率較低的「大詞」(比如說大部分GRE辭彙)出現一詞多義的情況也會少得多。所以,解決一詞多義的重點是解決常用詞的一詞多義問題。

大部分人的困惑是:對於GRE辭彙這類難詞,我們可以通過閱讀外刊原版書來積累。但是,對於像」run」,」make」,」go」 這類小詞,每個單詞釋義和用法都非常多,通過閱讀來解決顯然效率不高。那麼,有沒有什麼解決方案?

我的回答是:背詞典

這個答案簡單而粗暴。但在背詞典之前我們要先解決兩個問題:

1. 需要背的常用詞有多少,怎樣把這些常用詞找出來?

2. 怎麼背?

解決這兩個問題之前我想先介紹一本英英詞典:柯林斯英語學習詞典(見下圖)。

對於初學者來說,它可能是最適合入門的一本英英詞典。詞典最大的特色有兩個,一個是英文釋義採用整句釋義,一個是五星詞頻。

什麼是整句釋義呢?就是結合語境用整個完整的句子來解釋單詞。比如」 habitual」 這個詞,詞典是這樣解釋的:

A habitual action, state, or way of behaving is one that someone usually does or has, especially one that is considered to be typical or characteristic of them.

我們通過這個解釋馬上可以學到habitual是用來形容action, state, way of behaving的,這便是這個詞的使用範圍。再如,hail的釋義為:

If a person, event, or achievement is hailed as important or successful, they are praised publicly.

這裡不僅告訴我們hail的對象一般是person, event 或 achievement, 還說明hail經常用於被動結構,而且與as連用。這種解釋形式對於加深學習者對單詞的理解和使用是非常有效的。

另一個重點是下面的五星詞頻:柯林斯詞典有一個高達2.5億的語料庫,從語料庫中篩選出了最常用的14600詞用五星標註。其中五星(最常用詞,以下逐級次之)680詞,四星1040詞(累計1720詞),三星1580詞(累計3300詞),二星3200詞(累計6500詞),一星8100詞(累計14600詞)。根據語料庫的統計結果,掌握五級四級的前1720詞,就可以讀通英語資料的75%,掌握五、四、三、二級的6500詞,就可以讀通英語資料的90%,掌握這14600詞,就可以讀懂任何英語資料的95%,即從理論上說,任何一篇100詞的文章里大概只有5個詞不認識。

也就是說,柯林斯詞典其實已經幫我們把最容易出現一詞多義的辭彙都標記出來了。我之前做過粗略統計,大部分一詞多義的單詞都出現在柯林斯裡面的二三四五星辭彙(加起來一共有6500個,一星的8100詞中出現一詞多義的現象相對較少),所以我們可以重點解決這6500詞的一詞多義問題。

怎麼解決?

明確了要解決的單詞範圍之後,接下來我們要看看怎麼記住這些單詞的多釋義了。有一個比較笨的辦法:你可以抱著柯林斯詞典像讀小說一樣,專門去讀標註了星星的詞條,碰到新的用法就把它記起來。慢慢地你也可以把這些詞的多義現象掌握得差不多了。比如說 「impossible 「這個詞,你知道它有表示」不可能「的意思,但 「He is an impossible person.」 這句話怎麼理解?他是個不可能的人?顯然不是,柯林斯詞典里對此的解釋是:If you describe someone as impossible, you are annoyed that their bad behaviour or strong views make them difficult to deal with. 咦,這個用法之前沒見過,趕緊找個本子記起來。

作為工科生加工具黨,我的做法是:記例句,多詞典查詢。上面提到的柯林斯五星一共有14600詞,網上已經有人喪心病狂地把它們全部整理成電子版出來了,下面會放鏈接。我是在電腦端用Mdict聯合多詞典查詢,碰到新的釋義,會這樣整理出來(比如說impossible):

impossible:

(1)describes a person who behaves very badly or is extremely difficult to deal with

例句:

1.I had to leave the job because my boss was impossible.

2.My niece is impossible when she"s tired - you can"t do anything to please her.

(2) a situation that is impossible is one that you cannot deal with:

例句:

1.Helen』s refusal to cooperate put me in an impossible position.

2.His attitude is making life impossible for the rest of the team.

其他的單詞也按這個思路把例句整理成文檔出來,你可以把文檔列印出來,或者放在手機中,隨時複習。可以給自己制訂個計劃,比如這個月專門整理五星辭彙,接下來兩個月是四星辭彙…一直到一星辭彙,等你把這14600個辭彙整理完,你對單詞的理解與應用能力肯定會上一個新的台階。

柯林斯一到五星辭彙下載鏈接: http://pan.baidu.com/s/1eQq3sxs 密碼: se63

關於詞典的選擇與介紹可以參考這個回答:市面上的英語詞典那麼多,選擇哪一本最適合自己? - 魏劍峰的回答


題主這個問題問的有點大啊。從歷時角度來看,每個詞經歷著不同的變化。一詞多義產生的原因也是多樣化的,可以從不同的角度對其進行分析。鏈接是從認知語言學的角度分析一詞多義現象的一篇文章(題主非英語專業就不用進去看了),我只是舉個栗子。

一詞多義現象的歷時和認知解析 --林正軍,楊忠

至於有效提高其學習效率問題,本人因受認知語言學理論影響較深,認為,多義詞先有一個核心義項(原型意)再有其他延伸意。在學習的時候,先從核心義項(其實就是我們最常見的意思,通常字典中的第一個義項)入手,再學習其他的延伸意。把多義詞看做一個網路。這樣說,可能有點空泛,舉個栗子。

以上為set的七個基本含義的語義網路。例子來源於--對介詞on多義網路的認知分析

答的不是很好,說的不太詳細,希望題主能理解。


英文是一個幾百萬人的小國家,不斷被外族入侵,受外國文化影響而產生的一種混雜的語言(凱爾特人-維京人-盎格魯撒克遜人-羅馬人-法蘭克人-日耳曼人,現代還有威爾士英語和蘇格蘭英語的區分,更不必說美國英語),時間維度和空間維度上都存在著很多斷層。

中文誕生於一個幾千萬乃至上億人口的國家,雖然也不斷受到外族入侵,但由於絕對優勢的人口基數以及農耕文明在文化上的領先性,在漢語的形成與發展期內,受外源性影響較為有限(滿清算是最大的外源影響因素),漢語在時間維度上的連貫性與一致性比英語好得多(中國普通中學生能看懂幾千年前的唐詩宋詞,論語詩經,而普通英國大學生看個幾百年前的莎士比亞都腦大)。空間維度上,由於漢語以象形文字為基礎,語音和字體分開,因此雖然存在各地方言,但文字上是基本統一的,語法結構和辭彙實際上也是統一的。

而且在相當長的歷史時間內,文學是社會精英唯一鑽研的學科(科舉以詩詞歌賦取士到八股取士,上千年),因此漢語在發展的過程中一直在接受極高強度的精鍊和提升(除了不用標點這一點兒讓人理解不了)。與此同時英國人在研究神學的時候用的是拉丁文。

因此從歷史發展來說,中文比英文發展環境和發展水平都要高得多。

英文在現代社會的強勢地位是由於其殖民主義導致的,並非其語言本身的優勢(西班牙語也一樣)。

中文中一詞多義的情況遠少於英文,而且相當數量是在文字簡體化的過程合併的(文字簡化是推動文字傳播和應用的偉大實踐)。

拿我比較熟悉的合同來說,英文合同翻譯成中文之後,通常都會比英文原文短小很多,通常能減少兩三成甚至更多(因為一詞多義情況少,不需要那麼多限定詞來防止誤解)。

以上,僅為個人觀點的分享,僅供參考,如有錯誤,歡迎指正,十分感謝。


謝謝 @魏劍峰魏先生邀請。

除了隱喻和轉喻,另外還有不同詞源單詞簡化成為一個詞,比如說sage的n.鼠尾草(詞源sauge)和n.智者(詞源sage)。用中文類比就是繁體字化為簡體字。如「發」與「髮」簡化為「發」。在這個時候如果硬扯兩個詞有什麼關係就有些牽強附會了。

這種情況就要根據詞頻去考慮要背哪個含義了,不必每個都記。

昨天寫了個答案,因為寫得太淺顯,沒敢發。今天看到最高票答案感嘆幸好沒發……


不請自來,終於看到自己能答的題默默來水一個。

英語專業辭彙學手邊書正好翻到這裡。主要說一下Polysemy and Homonymy.

The word Polysemy is of Greek origin(Gk polys,much+sema,meaning).It has been defined as"…A term used in semanticanalysis to refer to a lexical item which has a range of different meanings."起源希臘,題主也說了。一詞多義,且隨便翻本字典就會發現一詞多義的普遍性。一詞多義還是語言優越性的特點之一,是文化發展的標誌,是語言經濟高效發展的特徵。(老師上課這麼說的,似懂非懂,不明覺厲)

另外,研究一詞多義有兩種形式,diachronic and synchronic歷時研究和共時研究。歷時研究是指研究階段期間辭彙的變化;共時研究是指研究特定時期內對比價值。而一詞多義的主要形式也分為radiation and concatenation輻射形和鏈接形。輻射形就是有一個主要意思,其他多義直接可能無明顯關聯,但都與主義相關,還是比較明顯的,基本這類詞的多義都是因為語境不同而長期演變的。鏈接形則是最初的意義不斷演變,可能在演變過程中省去了它最初的意義而變得與原義完全不相關,以致單獨成一個意思,因此此類詞才是大家背單詞時頭痛的地方。(由於語言發展歷程太長才會有此類現象發生,這也解釋了前面說到的一詞多義是文化發展的標誌。因此可推斷一門語言的一詞多義現象越發達,也可認為語言越成熟,即語言的優越性。)

In the English language,there are many pairs or groups of words,which,though different in meaning,are pronounced alike,or spelled alike,or both.此為同音同形異義詞,此類詞語產生的主要原因是因為有很多的單音節詞,如英語和中文裡都有此類現象,十分普遍。

Homonymy又分為perfect homonymy,homophones and homographs同音同形異義詞,同音異形異義詞和同形異音異義詞。(反正傻傻分不清楚,感覺自己沒救了)

此類詞來來源分為四種,phonetic convergence,semantic divergence,foreign influence and shortening趨於一致,語義分裂,國外影響和縮寫。(上課沒好好聽,沒太能理解,但是聯想到美劇中常用的雙關大家也可以大概想出來吧╮(╯▽╰)╭)

大概只能扯出這麼些廢話了,18號後天專四考,我去冷靜會兒(*/ω\*)

另,手機答題不易,求贊同(*/ω\*)


英語單詞如果你積極思考深刻理解,就能弄懂一詞多義。比如capital首都、大寫字母、資金三個主要意思。cap帽子理解詞根cap "頭";首都是國家的頭、大寫字母是句子的開頭、鍵盤也有大寫字母鎖定鍵;資金哪?毛爺爺的頭像。單詞一詞多義本人都能解釋、實在是敲字好累啊……


中文的辭彙量我認為很大,因為每個漢字就是一個元素,不同的元素組合成千變萬化的辭彙。另外,英語一詞多義造成了理解上的誤差,必須結合語境/語法,才知道說的到底是哪一項詞意。有人說是所謂的朦朧美。 比如mythical,有「神話般的著名的」意思,也有「神話中才有的、虛假的」的意思。前者包含一定的褒義。


可以嘗試圖畫記憶句子的方法來記詞的意思,造句,並將句子轉化為圖畫更容易記憶,或者聯想記憶等等。


前兩個問題問的太深太廣,我回答不了,最後一個試著用最簡單的話回答。

看美劇。我絕對沒開玩笑,而且我這就是這麼做的。

高中和大學時候談不上很喜歡英語學習只是很容易上手,本身英語作為一種工具就不是死的學科,所以很注重課外的涉獵,07年高考英語只是上課從不專項練習考了140還算過得去吧(字不好讓我很沒辦法)

大學時間充裕了就更是家注重這方面的鍛煉了,沒別的,很偶然的因素看了一集老友記,哎呦我去,很多口嘛,而且語言生動不艱深,當時也沒想著用美劇去提高英語水平(能力已經不低了好嗎)那就看唄,一看不得了,十季全看完還不行,後來沒事的時候又看了三四遍,至於英語水平嘛,反正日常的應用是肯定沒問題了。

至於你提的問題一詞多義,只有通過日常使用和聯繫才可能去了解和深入,但是老外,地道的老外,地道的有願意和我們聊一般英語的日常應用的老外,去哪找?美劇啊

dick一開始沒停過也沒學過,忘了是看美劇還是那部大片時候第一次知道還有丁丁的意思,後來也沒去深入查,知道後來又看了不下十次這個釋義,肯定記住了,後來還知道影視作品裡有反面人物叫dick,肯定是啊,一詞多義用來貶低反面人物嘛。

dog是狗,看過一些美國影視作品之後肯定知道doggie position還有後入式的意思啊,要引申一下,為了表示紙牌屋中Doug為什麼是這個名字?表示他對下木老先生的忠心唄,像狗一樣還不夠忠心?

就是這個意思,多看多讀多聽,什麼都有了


cherry這單詞就一詞多義,有的人還把這當作英文名


推薦閱讀:

自然拼讀和音標學哪個?
有哪些美語發音視頻值得推薦?
英式英語發音的經典教材有哪些?
非英語專業過了四六級後,還能考什麼?
語法書中這樣描述的時候對不對?

TAG:語言 | 英語 | 英語學習 | 語言學習 | 英語單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