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是否必須永遠保持增長才能保持經濟和社會良性發展?

最近看到很多新聞,都是講人口紅利已經用光,人口出生率太低,為中國未來的經濟和社會發展擔憂,講得也都頭頭是道,不過不太清楚人口增長是否就是經濟社會增長的必要條件了?人口不保持增長就鐵定不行?(其實還有個我很在意的問題,就是自然資源是有限的吧,如果因為人類的經濟和社會模式就只能在人口增長的前提下良性發展,於是就永遠保持人口增長,地球早晚是會撐爆的吧?到時候是要用戰爭或病毒大規模屠殺人類,還是移民宇宙呢?當然我這個思路也不怎麼嚴謹,但是不知為什麼總覺得好像很多經濟模型都是不考慮自然資源的有限性的……?)


我用最簡化的AK模型來回答題主的問題,題主應該就會明白經濟模型既不需要人口增長來保持經濟增長,也不需要自然資源無限來保證增長。

生產函數Y=AK,A表示技術水平,K表示自然資源,這裡人口水平不進入生產函數,隻影響產出和自然資源的人均量。

考慮連續模型(離散模型一樣的),那麼有:Y的變化率=A的變化率+K的變化率。經濟總量的增長率完全可以由技術的增長來維持,既不需要人口的持續增長(沒出現),也不需要自然資源的增長(使K的變化率為零)。

考慮人均水平(y,k)更有意義,那麼有:y的變化率=A的變化率+k的變化率=A的變化率+K的變化率-人口的變化率。人口增加實際上拉低了人均收入的增長率,但是只要技術增長的足夠快,經濟增長依然可以得到維持。這就是馬爾薩斯預言的人口增長帶來的自然資源短缺下的人類的滅頂之災沒有出現的原因。在工業文明之前的人類社會,技術進步得很慢,地球上的人口數量始終維持在一定的水平,沒有出現快速的增長。每當人口達到一定的量,就會出現致死的傳染病或者戰爭來使得人口數量下降。近代技術的突飛猛進使得人口爆炸得以維持,在自然資源有限甚至於減少的情況下。


首先結論,依賴人口紅利的經濟高增長是階段性的,不可持續的

人類社會當然要依靠人,但人口數量顯然不決定成敗,否則就不會有八國聯軍侵華戰爭這種事了。西方發達國家普遍已經進入老齡化社會,但綜合國力仍然遠超人口眾多的發展中國家。科技是第一生產力,指的就是使用人口和資源水平有高低,同樣是那麼多人和資源,不同的使用方法能產生天壤之別的效果

任何一種經濟模型都要考慮適用範圍,其中當然包括不同條件下的人口和資源,如果建模沒有明確標明一系列適用條件,多半是因為還沒搞清楚這些邊界條件是多少,只好留空

以下擴展內容純當廢話

決定經濟的主要元素是:技術X人口X資源=經濟

我朝雖說經濟總量已然非常龐大,但總體經濟模式與發達國家相比仍然是粗放型,集約化發展的潛力非常巨大,而向集約型經濟的進一步轉型是我朝保持經濟增長後勁的必須途徑

粗放型和集約型各有優缺點

粗放:消耗大量資源和大量人力,簡單粗暴的激進生產方式

優點:資源和人力較充足的情況下,可以不必在科研技術上投入太多,就能迅速提高產能

缺點:消耗大,同等技術水平下產生更多副作用(屍體),管殺不管埋的模式可持續性差

集約:更少資源和人力,更先進的技術和方法,取得更佳的效果

優點:更效率更經濟更科學,管殺更管埋,可持續性強,產能提高潛能巨大,依技術進步和堆資源爆人口相比,如同是幾何級增長和線性增加相比

缺點:科技是高風險高投入的行當,甚至是比政治投資更加高危的風投項目,如果不把政治進步當成技術進步的一種的話。搞科研耗費的人力物力不僅巨大,還不能保證最終產出能超過堆資源爆人口的粗放型。就好像兩人比賽,一個選擇翻牆走捷徑,一個選擇繞遠路,繞遠路那個走一步是一步,總在縮短距離,翻牆那個翻過去了還好說,翻不過去那就是白費力氣止步不前

我朝等發展中國家之所以能在世紀交替中趕超西方發達國家,就是因為發達國家作為第一梯隊頂風領跑,進入了發展增速的瓶頸區域。發達國家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搞科研搞民主搞探索發現,但並沒有翻過牆去再形成另一次技術革命引發經濟增長高速通道,而金磚五國為代表的一些發展中國家在學習借鑒(抄襲剽竊)了第一梯隊的成功經驗後,依靠固有的資源和人口複製了第一梯隊曾經的高速增長期,並且部分第二梯隊還藉機趁勢趕超或加入第一梯隊。大家都進入歷史階段的瓶頸後,全球迎來了集體性的經濟減速

西方發達國家再經濟危機金融風暴,也不把消耗巨大的軍費和科研作為優先削減事項,甚至是作為最低保障來考慮,因為軍事保障政治穩固,科研保障發展潛力。一個社會沒有軍事的暴力維護秩序,當天就陷入混亂奔潰,而沒有科技進步,就沒有未來和希望,所以寧可縮減政府機關本體,寧可降低社會職能部門的運行效率,也不瘦軍減科

後來居上者,也必須翻過牆去才能居上,各國又站在同一起跑線上,下一階段的異軍突起仍然要以科技政治探索發現搞得更好為基礎,而這個基礎第一梯隊還是比第二梯隊結實厚重,畢竟在牆前面多折騰了幾年,至少積累了翻不過牆的經驗

如果公平的相互獨立的競爭,更有優勢的仍然會是老牌第一梯隊成員,但由於當下的全球化大勢所趨,信息、資本、人口的交互流動越發便利,國家之間的獨立性大大削弱,包括科技人力資源在內的經濟要素不會固化在國界之下,而會更加沸騰的追逐更優化的社會環境。也就是說,更適合人類生存的社會制度會更多的吸引優質人力,同時吸引伴隨高質量人口的資本、資源、科技、文化信息等

可見,政治改革對於任何經濟體都是首要的,不僅是國家級別的經濟體,企業法人單位級別的管理方法優化也屬於政治改革,甚至家庭單元和個體人的經濟生活可持續也是以新的政治革新為前提和基礎的

如果把社會學作為科學的一類,把政治改革作為科技創新的一種,那麼最終推動經濟體系長大的都可歸納為科技水平的提高,亦即為人處世方法的跟進


這個問題很有意思,它反映了在我國長期的宣傳政策下,一般民眾對於人口問題的普遍觀念。其實解答這個問題需要的知識非常基礎,應該是通識教育的一部分

簡單的回答,不是。但你看到的那些報道並非危言聳聽。

按照經濟增長理論中的索洛模型,經濟增長的原動力可以被歸結到三個方面:資本積累,技術進步,人口增長。

簡單起見,我們假設有一個小村莊,旁邊有一座森林,它的全部經濟來源就是伐木。村莊里的人原本很窮,只能砍樹。後來靠伐木攢了錢,建了木材加工廠,搞精加工,再後來又靠加工廠賺的錢修了路,可以運更多的木頭出來。在這裡,經濟增長的動力是資本

村莊里的人原本只有斧子,後來外面有人帶來了電鋸,本來一天只能砍5棵樹,現在能砍10顆。這裡,經濟增長的動力是技術

村裡原本只有20個壯年男人,過了十年變成了30個,產出自然也增加了。這裡,經濟增長的動力是人口。

所以,這三個方面,共同決定了這個村莊的經濟增長。人口因素只是其中之一,這裡的人口指的也不是總人口,而是勞動力。勞動力比例增加(也就是撫養比降低),就是有人口紅利。勞動力比例下降,經濟增長率不是必然下降,但前提是在另外兩項上有更大的進步。所以你會看到我國一面大搞基建投資,一面強調產業升級,但有沒有用很難講,投資具有邊際效益遞減趨勢,產業升級也非一日之功,而我國面臨的,是長期快速不可逆的勞動力人口下降(勞動力總數自2012年峰值後開始下降)。於是就有了種種悲觀的預測

題主提到自然資源,放在我們這裡,就是村子旁的樹不夠砍了怎麼辦。其實,相比自然資源,人是非常有靈活性的資源。樹不夠砍,自然有人想別的活路,實在找不到,還可以離開村子去別處打工。我國以前之所以存在結構性勞動力過剩,不是因為人太多,而是種種制度限制了勞動力的流動。


單位時間內的產出(效率) X 時間 X 規模 = 總產出

假設效率不變,總產出若要變大(經濟發展),就必須讓經濟規模(人口數量)變大。

現在經濟規模保持不變的情況下,若要總產出變大,則只需提高生產效率即可。

如果生產效率提高到一定大的程度,哪怕是規模有所萎縮,都可以達到總產出比原來大。

如何提高效率?

 一靠管理的改進,

 二靠技術的革新。

不要一遇到發展瓶頸,就習慣性地往女人的肚子上找答案。這是病,得治!

【如果喜歡我的答案,請打賞一個微信紅包吧:bean-sprout 】


腦洞一下能作為回答么?

我思考過究竟財富,權力,美貌的價值究竟是什麼?

於是想像地球現在只剩下10個人,而我是其中之一。

並且很幸運的,我是10個人裡面最富有的,最有權力(影響力),最漂亮的人兒!

我的財富,權力,美貌已經達到了地球上的巔峰!!

當世界就只有那麼一丁點大的時候,大概就是生存大於生活狀態吧。。。無法產生所謂的社會和經濟的認知,我這個世界上最拉風的男子居然只是一隻猴子!

於是我想呀,財富,權力,美貌都是必須依託人來存在;換言之所有一切的根本是人,而不是絕對值,所有資源都必須有主體意識來體驗,當然主體意識也不一定需要是我們現在定義的人類。

10000億噸黃金對於僅有10個人的族群來說根本沒有意義,我們說的世界有多大的概念,是人類這個族群的邊界,能力和文化有多大,而不是版圖有多大。

人是一切的根本。

現在假設地球的資源是有上限的,種群的增長也是有上限的。

自然資源決定了人口增長的上限,人口的上限決定了經濟和社會發展的上限(當然他們其實是相互作用的,但明顯是先有猴子啦),同樣100萬人口他們的經濟和社會資源豐盛程度差別可以是天壤之別;就算是目前最發達的美國也沒有達到他們人口能發展到最高的經濟和文化水平吧(簡單理解為物質和文化豐富程度不斷增長)

樓主問的人口是否必須永遠保持增長才能保持經濟和社會良性發展?

我的答案想當然就是NO啦。

擔心人口紅利已經用光,人口出生率太低,為中國未來的經濟和社會發展擔憂....

其實根本不用擔憂,中國14億人已經足夠用了,我國最大的問題是教育!!!是教育呀!!

到了某個發展階段,可能我們要重新定義一下什麼是人類,什麼是經濟和社會了,甚至什麼資源了(事實上資源的定義不斷在刷新,資源可是越來越多)。我們還可以有機器人呀,還可以有虛擬世界呀,還可以有永生的意識呀,還可以有光年為單位的族群版圖呀!


以上有些答主太想當然了,尤其是拿經濟學的推論來證明現實資源的無限性,不知道是無知還是愚蠢,經濟學給自己的定義就是研究稀缺資源如何分配的學科,資源無限還分配個p啊。

對人類來說能利用的資源當然是有限,人類利用資源的能力有可能會增長,但哪怕就我們現有的主流宇宙模型來說,整個宇宙也是有限的。理論上我們當然可以提高資源利用的範圍或者效率,但是這種能力有可能是無限增長的嗎?當然也不是。實際上以我們現實中的能力而言,也還做不到我們所需資源的任意轉化,只要有某項資源卡著就會成為木桶的短板了,其它資源的豐富也不能彌補某項資源的稀缺。

從人類發展的歷史來說,可以說所謂的「馬爾薩斯陷阱」一直在制約著人口數量,人口的高速增長經常觸摸到資源限制的天花板。從原始人的被迫遷徙狩獵和刀耕火種的步步推進,我們的祖先在資源壓力之下已經踏遍了地球的每一寸可以生存的土地,而步入近代,土豆番薯玉米高產農作物的引進,智利的硝石和秘魯沿海的鳥糞資源都和當時的人口增長同步,到現如今,如果不是化肥等農業科學的發展,我們人口還會在土地供養上限徘徊。

不過除了戰爭瘟疫這些被動調整的暴烈方法減少過剩人口,我相信人類本身也會有自然而然的社會意識去避免掉入「陷阱」。或者說自然規律的壓力可以被每個個體感知因而調整自己的生存策略。基本的例子就是連動物界面臨生存壓力時都會默契調整生育率,人類自身當然也有。人類歷史上除了常見的高生育率之外,也有一些低生育的時期,比如有人就認為《水滸傳》就反映了當時民間的一些反生育傾向。而這種主動的調整當然比被動的調整容易接受的多。考慮到全球低生育率的普遍出現,我傾向於把這種現象視為集體無意識的調整。

不過這個問題好像被帶偏了,題主的問題是

人口是否必須永遠保持增長才能保持經濟和社會良性發展?

而非資源到底是有限還是無限。而面臨這個問題我的答案也不那麼確定,從我了解的歷史過程來說,人類社會的繁榮和發展都是在人口高速增長期實現的,當然二者誰因誰果就見仁見智了。但已經可以回答這個問題了——是的,就目前來看人口增長和社會發展有密切的相關性,人口下降往往也和災難混亂聯繫在一起,除非「經濟和社會良性發展」有別的明確解釋。


如果從個人主義方法論的角度來看,完全無須擔心資源的耗竭,如果肯承認人類的創造力是無限的話。

計生委認為,由於資源的有限性,人口數量的增加必然會導致人均資源的下降。如果單從小學生算術的角度來看,這個觀點應該說是正確的。

但是任何資源都有替代性,在稀缺程度發生改變的時候,實際用途都可能發生變化,例如黃金白銀,導熱性和導電性要遠優於銅和鋁等金屬,如果它們是一種唾手可得的金屬材料,那麼肯定不會成為硬通貨,而可能只是一種用於製造導電線路或者熱交換器的普通材料。現在金屬鋁的價格並不貴,而在電解鋁工藝發明之前,雖然在地殼各種金屬元素中含量最高,但是由於冶煉成本很高,在兩百多年前它的價格竟然比白銀還要高。

也有人會認為無論如何替代,現有的自然資源總會有用完的一天。如果資源消耗的速度固定不變,應該會有這麼一天。但是如果未來世界還將繼續實行自由市場經濟的話,這可能又是另外一回事了。因為如果有某種資源無論何種原因而變得稀缺,那麼在價格規律的作用下一定會變得非常昂貴,導致用得起該種資源的產品的消費者越來越少,同時資源的開發者也將由於資源價格更加高昂而更加珍惜和充分合理利用之。

或者從科學技術方面來看,由於開採難度加大導致的成本的上升,一是讓該資源的開採業無利可圖,二是讓消費得起的人越來越少,那麼開發價格更低廉的替代資源將成為技術發展和風險投資新的興趣點,原有資源的消耗速度也因此而大幅減緩。

世界上石油危機喊了幾十年,但是國際石油市場價格除了國際政治因素影響之外,還遠沒有因為資源稀缺性和開採成本的大幅度上升而引起的價格上漲。而在這個時候,利用風能、太陽能、核能等新能源的技術早已經數十年的發展,進入市場化利用階段了。因此擔心自然資源枯竭無疑是杞人憂天。

但是當現有的資源供應非常充裕時,由於對未知事物的探索總是充滿著不確定因素,市場需求無法提供足夠商業回報來推動人們冒投資新興產業的風險,社會便缺少尋找新的替代資源的動力,很多自然物質就不會轉化為可資利用的資源。反過來說,某種資源尚未到社會普遍關注如何尋求它的替代資源時,說明它的可持續供應是沒有問題的。

「弱水三千,取飲一瓢;良田萬頃,日食三餐;廣廈千間,夜卧八尺。」充分說明了在同樣的生活內容下,現代人完全可以在享受到了更高的生活水平而不必消耗比古人高出許多的資源。工業革命以來,人類社會消耗的資源要比古代社會高得多,原因有世界人口總量的增加,二是由於社會分工導致的科學技術發展,人們所享受到的生活內容比前人豐富得多。

如果說,按照每人的一生必須消耗掉一定數量的資源,那麼今天的人是消耗,未來的人不同樣也是消耗嗎?為了給尚未出生的未來人留下資源而侵犯業已存在現代人的人權的行為確實太荒唐,太虛偽。或者說既然資源總是要消耗完的,那麼以減少人口這種滅絕人性的手段來延續的「文明」有意義嗎?以侵犯人權的手段來提高另一部分人的「生活質量」豈不是和搶劫殺人沒有什麼本質區別?

(轉載)


人口必須保持與技術水平基本同步增長,才是穩定的。

如果人口增長顯著快於技術增長,輕則把技術增長帶來的紅利吃的一乾二淨,重則把當前養活不了的過剩人口用疾病饑荒戰爭暴力殺掉。

如果人口增長顯著慢於技術增長,就會因勞動力不足拖累經濟發展。

具體模型見索羅增長模型。


Malthus認為人口無限制的增長帶來痛苦,帶來主要的問題是消耗過多的資源,他認為貧窮是造成社會問題的主要原因。

J.S.Mil社會發展理論認為生活標準影響生育率,貧窮不是不可避免的,任何人口過量都應該是暫時的(自然造成,不是社會造成)通過教育窮人能夠降低生育率。

馬克思認為環境決定了人類活動,社會主義推動經濟發展,資本主義帶來貧窮,增長的人口助長社會主義革命。

世界體系理論:發達國家作為世界的中心,通過對外圍國家的剝削和債務給外圍國家帶來發展。貧窮會終止,人口規模是個中性因子。


不論從何角度回答,答案都是有局限性。正如問題也只是人口增長的階段性其中一個。


目前美國的增長模式確實是吸引世界各地的人才來增長的,被稱為技術移民。這部分人是全世界爭搶的對象。就是說,人口數量當中人才是各國的核心競爭內容。對於一般國家來說,是屬於S型增長曲線:一定程度內人口增長有貢獻經濟,超過一定程度便不明顯了。

所謂人口紅利,很大程度上是基於我國長期的投資拉動的製造業增長模式。但是隨著勞動力人口數量減少,製造業的低勞動力成本優勢在我國不復存在,現在東南沿海地區已經出現用工荒和用工成本增長的問題。很多勞動密集型企業比如阿迪達斯把部分屬於中國的生產轉移到了印度尼西亞等勞動力更便宜的地方。

因此所謂人口紅利消失是指勞動密集型/低人工成本的工業生產不再具有優勢。未來繼續發展必須走科技人才路線。否則只能還是辛辛苦苦培養了十幾年的人才都定居美國了。


沒什麼是必須的


人口和經濟社會良性發展,這兩個東西,到底哪個是手段,哪個是目的?人是作為手段為經濟和社會良性發展服務的嗎?感覺到這樣說是顛倒了目的和手段。人就是目的本身,無需藉助任何其他東西說明其意義。


推薦閱讀:

少數民族為什麼沒有變成多數民族?如何變成多數民族?
為什麼市區常駐人口僅比天津多 600 萬的北京,看似已擁堵不堪、有更多人口?
美國存在人口危機嗎?
身份證號不會用完嗎?

TAG:人口 | 社會學 | 經濟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