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尼和馬來西亞是怎樣一種關係?
在印尼生活的久一些,大概都能感受到一些印尼人對馬來西亞的鄙夷和討厭。確實有些奇怪,說起來印尼和馬來西亞這兩個國家,從人種起源到歷史地理到宗教文化到語言文字,可以說是同宗同源。我當初讀大學的時候印尼語和馬來語甚至都被放在一個專業,叫印尼馬來語。在我眼裡印尼人和馬來西亞長的也是一樣一樣的。可是就是這兩個貌似兄弟的國家卻常常是水火不容。
印尼人對殖民過自己三百年的荷蘭人,以及二戰中曾經佔領印尼的日本人,尚且沒有這麼強烈的情緒,為什麼偏偏對馬來西亞人就有點看不上呢?
沒有平白無故的恨,這一切需要從歷史說起。
印尼和馬來西亞都是近代在殖民主義影響下形成的獨立國家,印尼是被荷蘭殖民,基本沿襲了荷屬東印度的領土,而英國在馬來半島的殖民地則分為三個國家:馬來西亞、新加坡和汶萊。
在西方殖民者進入馬來群島地區之前,今天印尼和馬來西亞的領土被許多分散的小王國統治著,他們之間犬牙交錯,在時間和空間上互相重疊,並沒有清晰的分界。很多印尼人相信,馬來半島在歷史上曾經被印尼的王國統治,比如來自蘇門答臘的室利佛逝王國的管轄範圍就包括了馬來半島和加里曼丹北部。再比如,印尼歷史上的超級帝國——麻惹巴歇。
麻惹巴歇也稱滿者伯夷,是印尼歷史上最強大的王國。在十四世紀,麻惹巴歇的疆域西至蘇門答臘,北至菲律賓,東至巴布亞紐幾內亞,幾乎涵蓋全部的馬來群島,盛極一時。在印尼第一任總統蘇加諾的辦公室里始終懸掛著麻惹巴歇的帝國版圖,這顯示了蘇加諾的政治野心,這種野心在一定程度上導致了後來印尼和馬來西亞的衝突。
1957年,馬來亞獨立。1963年,在英國人的主導下,馬來亞聯合新加坡、沙巴、沙撈越組成馬來西亞聯邦,後來新加坡退出聯邦,這就形成今天的馬來西亞的基本版圖。惹怒了印尼人的正是馬來西亞聯邦的成立,因為其中涉及到沙巴和沙撈越,也就是今天被稱為東馬的地方。
大概在蘇加諾以及印尼人的內心深處,一直堅定的認為東馬在脫離了英國人的殖民統治後的最佳歸宿應該是併入印尼,回歸偉大的麻惹巴歇帝國,而併入馬來西亞聯邦則顯然是在殖民主義的餘孽在東南亞的延續。印尼是東南亞地區最大的國家,蘇加諾在五六十年代儼然是亞非民族獨立運動的導師和旗手,成立馬來西亞聯邦這麼大的事居然沒有徵得印尼和蘇加諾本人的同意,也難怪印尼人的反應會出乎意料的強烈。
印尼政府宣布將採取對抗馬來亞的政策,因為馬來亞是對印尼實行敵對政策的新殖民主義者和新帝國主義者的幫凶,而馬來西亞是殖民政策的產物,是個不應該存在的國家。蘇加諾公開號召人民「粉碎馬來西亞」。
1963年9月17日,馬來西亞聯邦正式成立的第二天,印尼大使離開吉隆坡,印尼民族陣線在雅加達舉行了聲勢浩大的示威遊行。18日,馬來西亞首都吉隆坡也爆發了針對印尼的示威遊行。馬來西亞宣布和印尼斷絕外交關係。與此同時,印尼的武裝力量也開始不斷的襲擊馬來西亞,並且支持沙撈越的叛亂活動。
1965年,當馬來西亞成為聯合國的暫時會員國時,印尼憤而退出聯合國。印尼的外交政策開始偏向社會主義國家,於是形成了了雅加達-北京-平壤軸心。不過很快爆發了九三〇事件,蘇加諾下台,蘇哈托執政後逐漸修復了與馬來西亞的對立關係。
馬來西亞的存在,讓印尼人少見的表現出強烈的民族主義情緒。歷史上的糾結可能是其中一個原因,現實中不斷出現的海洋邊界衝突,更是讓印尼人始終覺得,馬來西亞人是一群想要佔便宜的搗亂分子。
安巴拉特海(Ambalat)位於加里曼丹島以東,面積1.5萬平方公里,油氣儲量豐富。印尼和馬來西亞在該片海域存在著錯綜複雜的劃界糾紛,主要爭議在於西巴丹島(Sipaldan)和利吉坦島(Ligitan)的歸屬,馬來西亞認為這兩個島在最近100多年實際處於馬方的管轄,而印尼則認為從荷屬東印度時期這些島嶼就已經位於印尼版圖之內。2002年,海牙國際法庭將兩島判歸馬來西亞,但是印尼並不接受判決。
這些年來,儘管印尼和馬來西亞都在安巴拉特海不斷的增兵布防,但是客觀的說,在和平與發展的大環境下,兩邊估計是打不起仗來的。不過這並不妨礙他們圍繞島嶼的歸屬,不斷對海域內的油氣資源進行開發和銷售,又不斷的向對方在海域內的行動發起抗議;不斷的抓對方的漁船和漁民,又不斷的對自己的漁船和漁民被抓表示抗議。
印尼不時會有幾個議員跳出來說,要給馬來西亞人一點顏色看看,讓他們知道安巴拉特海是我們的。馬來西亞則悄悄的去自己控制的爭議島嶼上安裝燈塔,修建房屋,等到被印尼人發現了,再悄悄的撤回來。慢慢的,這些爭吵變成了打嘴仗,變成了人們茶餘飯後的談資,大概沒幾個人會真的以為兩邊會爆發激烈衝突。
在我看來,印尼人對馬來西亞的不滿大概更多更直接是經濟的因素。前面說過的,印尼和馬來西亞兩個國家同宗同源,彷彿一對親兄弟,可是這對親兄弟的日子過的實在有些差別。取2014年的數據,馬來西亞的人均GDP大概達到11000美元,而印尼還僅僅只有3400多美元。從失業率、通脹率、城市人口比例、貧困率等各種能夠體現經濟發展程度的指標來看,馬來西亞在各方面都要優於印尼。
比印尼更發達的國家太多了,並不見印尼人有過什麼不滿,可是對於一個和自己同宗同源的就在身邊的小兄弟,無論自己怎麼努力好像都沒法超過這個小兄弟,這個感覺就很微妙。
於是,無論馬來西亞有多麼發展,我很少能聽見印尼人說馬來西亞的好話,反而會聽到一些印尼人說馬來西亞從前是多麼多麼落後,還不如印尼。正如印尼公共工程部的一個老專家跟我說:你知道嗎,馬來西亞的第一條高速公路,還是印尼派的專家去幫他們修的,他們那時候都不會修高速路……
另一個敏感的話題是外勞,據說印尼有為數四百萬的外勞在國外打工,但是官方公布的數字只有四十多萬。印尼外勞最多的前三名工作目的地分別是馬來西亞、台灣和沙特,又是馬來西亞!怎麼老是馬來西亞?!
印尼人雖然不喜歡馬來西亞,但是去馬來西亞可以掙錢啊,不過去給馬來西亞人當保姆做保安,這反過來又更加刺激了印尼人脆弱的民族感情。每次曝出印尼外勞在馬來西亞被僱主虐待的新聞,就一定會在印尼掀起反對馬來西亞的輿論熱潮。馬來西亞人也不省心,每到這種時候,就會在網上反擊:把印尼人都趕出去,讓你們窮一輩子!
外勞並不是個丟人的事,中國人一樣也出國務工,掙錢多嘛。可是一旦出國是去伺候馬來西亞人的時候,對印尼人的感情就成了一種考驗。佐科在競選總統的演講時提到:「歸根結底是我們的國家還不夠發達,不能提供足夠的就業崗位,我將來要努力建設國家,終有一天讓我們的兄弟姐妹不用再去出國打工了!」說的很慷慨激昂,但是細想一下又有些心酸。
當你不喜歡一個人的時候,他做什麼都是錯。印尼人看馬來西亞就是這樣。
有一年,馬來西亞搞旅遊年,做了個宣傳畫,上面是一種傳統舞蹈。結果印尼專家看了就說,這不對啊,這個舞蹈是印尼的,怎麼能畫到馬來西亞的宣傳畫上呢?用我們的舞蹈給你們賺錢,怎麼能這樣?!強烈抗議!
還有一次好像是申請非物質文化遺產,馬來西亞把巴迪布作為自己的文化項目報給了聯合國,這又激怒了印尼人。印尼從官方到民間,紛紛職責馬來西亞盜竊印尼的傳統文化,並且企圖佔為己有。當時,我從馬來西亞的使館門口路過,看到欄杆上被印尼人掛了橫幅示威,上面寫著「Maling Budaya」(文化的小偷)。
後來類似的事情時有發生,印尼人引以為傲的傳統樂器昂格隆,還有幾首印尼民歌,都被說成是馬來西亞的。
後來還有個印尼女明星嫁給馬來西亞的一個蘇丹,好像後來婚姻出現一些問題,離婚還是怎麼了,鬧的沸沸揚揚。印尼的網友們就開始揶揄馬來西亞,不僅僅偷印尼的巴迪布和昂格隆,還偷印尼的女人。
還有關於印尼語和馬來語的統一問題,也說過很多年,始終沒有進展。印尼語和馬來語屬於同一種語言,在近現代的發展中逐漸出現了一些變化,但基本可以溝通。如果單純從使用人數來看,兩到三億人口,是理所當然的大語種。印尼語和馬來語如果統一,就有可能成為馬來群島地區的國際通用語言,進而可以獲得更高的國際地位。但是統一究竟是以印尼語為主還是以馬來語為主,印尼和馬來西亞互相都不買賬,所以很難推動。
反正,不管什麼事,只要是印尼人和馬來西亞人一起做,十有八九做不成。印尼人是寧願自己吃虧,也決不能讓馬來西亞人佔便宜。簡單說,馬來亞(也就是西馬)再加上蘇門答臘島相當於北方;爪哇島附近相當於江浙;更東方的諸島相當於嶺南雲貴這些更加遠南的地方。
為什麼這麼說呢,且聽我下文細細說。
有人才有歷史,而人的生活繁衍是需要大量資源供養的。
而熱帶雨林貧瘠的土壤其實是很難供養一個組織化的農業社會的。
所以在馬來群島上人的分布就極端不均勻,長期集中於馬六甲海峽兩岸和爪哇島上。海峽地區主要是依賴海上貿易,而爪哇島民則受惠於火山灰滋潤過的肥沃土壤。
當人口積累到一定水平,歷史的車輪就可以轟然向前了。
剛剛說海峽相當於中國北方,其實是想說早期歷史中,海峽相對於爪哇有更強的政治實力。群島最早的主人是室利佛逝,又譯三佛齊(是Sri vijaya?)。其統治中心就是在蘇島東岸。
海峽的優勢大致如下
獲利於同中印的貿易,經商總還是比種地來錢快的。更好地吸收印度文化。在東南亞研究中,印度化這個概念不能不說。類似於日本對中國文化學習,東南亞各國都或多或少學習印度輸出的禮樂典章。時至今日,馬來語中的「王」也是梵文詞「raja」。群島之後的歷史,由麻若巴歇來主宰。而它來自爪哇。今日印尼八九成的人口依然集中在爪哇島的彈丸之地上。可見爪哇在印尼在整個馬來語世界的地位。
爪哇的優勢大概如下
農業稟賦優越。我猜印尼也一定有類似於「爪哇熟,天下足」這樣的諺語2333基本壟斷東方各島的香料產地。這種把歐洲人逼到開闢新航路的東西的老家就在印尼東部。多說一句,我們飯桌上的糖也是起源於伊里安島。
葡萄牙人攻陷馬六甲之後,馬來的王統就到了半島南端的柔佛-廖內地區。我們今天學習的馬來語也好印尼語也好都是以廖內方言為準的(誰過來背一下普通話定義,謝謝)。但是兩國是有區別的,馬來西亞人以馬來人為主,講的雖然帶點紅毛番味但還算中規中矩。但是印度尼西亞的馬來人是少數民族,更多的人是爪哇啊巽他啊這些,他們講的印尼語差不多相當於中國的南方話。
印:儂恰過飯伐?
馬:?印:個剛比,儂懂印尼語伐!馬:你說什麼?當然我舉例有點誇張啦2333
馬來西亞和印度尼西亞之所以分成兩國,其實是英國和荷蘭兩個殖民者的對抗結果。最早是1825年英荷《倫敦條約》,規定兩國殖民地以馬六甲海峽為界。原來的柔佛-廖內地區就被一分兩半。之後印度尼西亞民族運動時,像蘇加諾曾提出Maphinesia的構想,即統一馬來群島。但那是夢。化用本尼迪克特的話說,雅加達人對阿姆斯特丹的了解遠遠超過了對馬來西亞的了解。所以兩國沒有構建起一個「想像的共同體」。1959馬來西亞建國,印度尼西亞方面宣布抵制,1962兩國開始對抗,1964基本結束對抗。之後馬來西亞經濟騰飛,印尼地盤大煩心事多所以經濟落後下來。也就形成了其他朋友所說的兩國人對對方的那種特殊觀感。
最後說一句,我沒去過南洋,紙上得來終覺淺,歡迎旁友來打臉。
——作於榻上關係比較複雜。
就我(在蘇門答臘學習期間)的觀察來看,兩國之間錯綜複雜的關係更多地體現在兩國人民的主觀情感上:馬來人普遍認為印尼人多擁擠設施落後教育水平低衛生條件差,印尼人多認為馬來人太自大且沒有自己的傳統文化,etc、etc。用我本科導師(印尼人),一個在中印兩國都小有名氣的學者的話來講:印馬之間關係的複雜程度堪比中日關係的複雜程度。當然,關於印馬關係的這個類比也只是他的個人觀點,但我想這足以說明在印尼人----至少在一部分印尼人的眼裡,馬來西亞並不是一個讓人非常舒服的國家。而且兩國還有領海爭端。然而,從某種程度上來說,印尼和馬來兩國不僅互為一衣帶水的鄰邦,更能稱得上是同胞兄弟。因為在歷史上,在西方殖民勢力介入東印度群島之前,印尼和馬來(確切地說當時並無「Indonesia」和「Malaysia」這樣代指某統一的多民族國家之概念)的確有著幾乎相同的歷史,也有著極其相似的宗教、文化和民俗。可以說,印尼文化和馬來文化都是從同一地區的歷史與文化之上衍生出來的兩個不同的側面。這點可以從印尼語與馬來語之間的關係反映出來(兩種語言同根同源,可類比為英式英語與美式英語)。
兩國兄弟鬩牆的原因也有很多,在此也不一一贅述了。有興趣的同學請自行搜索六十年代印馬之間的武裝衝突…作為中國人,個人比較喜歡馬來的生活環境,但印尼當地的傳統文化在廣度和深度上都要明顯勝於馬來,畢竟千島之國幾百個民族的搖籃不是吹出來的。今年煙霧不要再吹來我國了
馬來西亞在1960年代曾經跟印尼發生規模小的戰爭。
這一系列的事件叫做「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對抗」,konfrontasi Indonesia-Malaysia
背景
1960年代初,馬來亞聯邦打算跟新加坡、砂拉越、沙巴和汶萊合併,組成馬來西亞聯邦。印尼的蘇卡諾總統和菲律賓對此提出抗議。印尼認為沙巴和砂拉越屬於印尼,而菲律賓認為沙巴屬於菲律賓。為此,印尼啟動了「粉碎馬來西亞」計劃,最直接的行動就是發動恐怖襲擊和軍事入侵馬來西亞。
戰爭
1963年4月12日,印尼游擊隊和志願者入侵東馬來西亞的砂拉越州的Tebedu警察局,但被皇家馬來軍團和尼泊爾僱傭軍擊退。
1963年12月29日,印尼游擊隊突襲位於東馬來西亞的沙巴州斗湖縣Kelabakan區,而這時候屬於3團C連的皇家馬來軍團正在準備祈禱。印尼軍被擊退並且回到印尼邊境。
1964年,印尼游擊隊開始入侵西馬來西亞的州。同年8月,16名印尼特務在柔佛州被馬來西亞軍方抓獲。印尼軍方在邊境的活動增強。馬來西亞的皇家馬來軍團和國土防衛後備軍團進入戰爭狀態。馬來西亞海軍和警察也被編入指揮部的管理下。8月16日,一支皇家馬來軍團與50名印尼游擊隊員交火。
汶萊宣布不加入馬來西亞。
印尼暴徒在英國大使館放火,並且襲擊新加坡大使館和大使住家。
在英軍和澳大利亞軍的幫助下,馬來西亞軍隊在東馬來西亞抵擋了多次印尼軍的騷擾。
8月17日,印尼空降部隊登陸柔佛州的西南方展開游擊戰。1964年9月2日,印尼空降部隊在柔佛州的Labis登陸。10月29日,印尼在位於柔佛州和馬六甲州邊境的Pontian海域登陸,但是被皇家馬來軍團和紐西蘭軍隊俘虜,其它入侵者在柔佛州的Muar被森林警察部隊制服。
1964年12月,馬來西亞加入聯合國,印尼對此感到憤怒並且退出聯合國以表示抗議。
1965年中旬,在游擊隊襲擊失敗後,印尼軍方公開入侵馬來西亞。6月28日,印尼入侵靠近斗湖縣的Sebatik島,但是由於靠近警察局而被馬來西亞警方發現並且被化解攻勢。
後果
由於印尼的蘇哈多將軍發動政變,蘇卡諾失去權力,印尼共產黨被取締。新上任的蘇哈多忙著平息國內衝突才取消與馬來西亞的軍事衝突。後來印尼代表和馬來西亞代表於泰國曼谷簽署合約,正式結束馬來西亞-印尼對抗。
翻譯並且修改自維基百科馬來文Konfrontasi Indonesia-Malaysia
1957年8月31日,馬來亞聯邦宣布獨立。1963年8月31日,沙巴宣布獨立。1963年9月16日,砂拉越獨立,馬來亞聯邦、沙巴、砂拉越和新加坡正式成立馬來西亞聯邦。1965年,新加坡被馬來西亞聯邦國家會議踢出,新加坡被迫獨立。
在此期間,受到傷害最大的是馬來亞聯邦的柔佛州、東馬來西亞的砂拉越和沙巴以及新加坡,印尼特務在新加坡發起多起炸彈襲擊並且挑逗馬來族與華族的關係,是新加坡被迫獨立其中一個原因。而馬印對抗導致印尼的馬來族和馬來西亞的馬來族分裂,以及印尼的華族和馬來西亞的華族失去聯絡。馬六甲海峽兩岸在這期間不平靜,雙方的海軍多次對峙。其實追根究底是印尼的蘇卡諾野心太大,在合併其他荷蘭殖民地後緊接著要吞併馬來群島,把沙巴和砂拉越視為自己的勢力範圍,心底也想佔領馬來亞,馬來亞的前宗主國英國當然不會坐視不理,而這時蘇卡諾受到印尼共產黨的煽動,對馬來西亞發動軍事行動,差一點爆發韓戰以來冷戰的一次戰爭。印尼的蘇哈多趁機奪權,印尼共產黨被清算,但是無辜的印尼華人被牽連進去,導致印尼屠華事件,印尼禁止在正常場合教授漢語和漢字,強迫華人信奉宗教,基本人權被剝奪,而且還區分土著和非土著,歧視身為非土著的華人,把他們視為外來者。至此,馬來西亞華人和印尼華人的交流中斷,一直到現在。
當年常公如果真成功的劃江而治了,就一個馬來西亞,一個印尼了,誰過的好另一方恐怕都酸酸的趕腳。。。
人種上是一種人,宗教也一樣,但是印尼人被荷蘭人殖民了,馬來西亞人被英國人殖民,歷史上英國殖民地的法治和經濟都好過其他殖民地。所以馬來人和香港人差不多。被對的人殖民,高級了。所以印尼人對馬來人羨慕嫉妒恨,一度還想吞併馬來西亞,但是他們都對華人羨慕嫉妒恨。
關係不太好,尤其是印尼人不喜歡馬來人。馬來西亞經常拿印尼的傳統文化當成自己的,有點像韓國跟中國的關係。雖然兩國都是南島民族,語言一致,但是馬來西亞是巫族,印尼是爪哇族。
馬來語和印尼語幾乎一樣,主要是一些外來詞的差別,馬來語有很多英語詞,印尼語有很多荷語詞。
但是印尼主要是爪哇人,他們有自己的爪哇語,一般人說的印尼語都有明顯的爪哇口音,只有雅加達有一些城市人是只會說印尼語。為什麼爪哇人的國家要說馬來人的語言呢?因為荷蘭東印度公司到達爪哇以前,爪哇是由幾個馬來人統治的蘇丹國組成的,馬來人對於爪哇人來講就相當於是殖民者。所以印尼人應該是比較恨馬來人的。
不過嘛,我去過馬來西亞,當地人對印尼的印象更差。因為馬六甲海峽有很多海盜,這些海盜大多是印尼人,而且是印尼的海軍,沒錯就是海軍(當然他們都是用自己的小船,而不是軍艦);因為蘇哈托時期盲目擴張軍隊,導致印尼三軍官兵待遇很差,再加上印尼本身政府管理就較混亂,海軍變海盜也不足為奇了。一次和印尼人聊天,我們聊中國人和日本、美國等等國家因為歷史、意識形態的原因造成的厭惡或者說是敵對關係,我就問她印尼有沒有類似於敵對的國家,她想了想,說:馬來西亞。
我在印尼雅加達,巴厘島生活,感覺沒什麼,馬來西亞我也去過,在東南亞算是發展不錯的,跟印尼隔著海峽相望,印尼人口多,的確存在一些落後問題,但是整體國民都是有信仰,國內情況比較穩定,雖然很窮,但是生活都算是比較安詳,現在發展的速度也很快,我們來這邊投資,給他們這邊一些人幫助,走上了真正的致富路,看到因為我們,很多小孩開心的笑,我們也很開心
這兩個國家都是回教國家,穆斯林都過半的啊。不過印尼的穆斯林還算理性,沒有搞神權政府;大馬的穆斯林才六成,就把伊斯蘭教列為國教,還有由教士擔任的「最高元首」
推薦閱讀:
※中國人為什麼對法國恐襲如此同情?
※印度的軍事研發實力究竟如何?
※國外主流媒體如何評價此次馬方「確認 MH370 墜毀」的發布會?
※2015 年 11 月 13 日巴黎的恐怖襲擊對法國及歐盟會有什麼影響?
※微博上關於汶川地震後外國救援隊在中國從事間諜活動的說法屬實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