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時代遊戲主機相對不斷升級的 PC 有什麼優勢?
從 2001 年的初代 Xbox 開始,主機逐漸走上了與 PC 同質化的路線,不論是硬體架構、開發環境還是遊戲陣容都在逐漸向 PC 靠攏。今天的 Xbox One 和 PS4 都使用 AMD 的 APU ,二者皆為 X86 架構,與 PC 極為接近,這也意味著主機與 PC 平台在遊戲方面的同質化越來越高。新主機在首發的兩年內可以滿足開發者的要求,但時間一長,恐怕又會出現 PS3 和 Xbox 360 那種貼圖、特效、解析度、幀數縮水的情況,只有 PC 才能發揮出遊戲畫面的正常水準。
其實我覺得有人說的對,在ps4和x1沒出來的時候,pc即使是最好的畫面也鮮有讓人眼前一亮的
但是ps4和x1一公布了之後,包括pc在內的遊戲畫面突然一下就牛逼起來了
可以說遊戲機拖了pc的後腿,也可以說遊戲機才是引領業界圖形進化的主力
但是無論如何也可以看出對於大部分遊戲而言,遊戲機才是主力設備
每次更新換代都炒得沸沸揚揚的「next-gen」的說法,其實單論硬體來說,PC早就達到ps4和x1這樣的水平了,ps4是7850+,而x1是7770,這兩者都不是啥多好的顯卡
以卡馬克所說的pc性能至少是遊戲主機的兩倍才能達到同樣的效果來看,那pc也只需要7970這樣的顯卡就能完全實現出ps4的效果來
但是為什麼在pc在7970時代也沒有出現如神海4、最終幻想15或者evolve這樣的遊戲呢。
這其實是一個「勢」,這個「勢」指的就是一個形勢。我有朋友玩steam和主機的,他說過fps遊戲,比如cod,steam那聯機人數實在是太可憐了,和主機比起來簡直就如同不存在一樣,具體情況我不是很清楚,單論pc玩cod的,數量絕對不少,看天朝那麼多玩盜版不連機的
但是就正版市場而言,以前有過統計,cod的銷量,主機可以瓜分接近90%的份額,pc只有10%左右的份額。這麼大的差距,顯然主機才是主力市場。那麼畫面的進化顯然也是以主機為參考的
上述情況是針對pc以及遊戲機共有的遊戲
=====
而當遊戲機獨有的遊戲時,情況就變得簡單了,因為pc壓根就玩不到,那麼機能再好也是紙上談兵。因為這些東西沒有如果,「如果戰神出在pc上」。根本不成立的假設,你分析再多也沒意義。想玩還是玩不到,只能望著遊戲機干著急比如xb系列的光環、ps系列的神海戰神、以及任天堂幾乎全系列的遊戲
但是pc顯然是有其固有優勢的。遊戲機雖然在初期會有一定的優勢,但是正因為其無法升級的特性,導致未來和pc差距越來越大(甚至這一代一開始就沒有pc好)。也就如題主所說的畫面縮水等等。
但是一來有獨佔,二來銷量佔大頭。所以無論是玩家還是發行單位對此都沒什麼好擔憂的
=====
最後總結一下
如果你是一個輕量級玩家,不追求非要玩一些遊戲,那麼pc足夠了,有就玩,沒有就不玩。也不用眼紅上火但是如果你是一個核心玩家,因為一些遊戲而買了遊戲機,那麼你的選擇也沒有錯。你只是選擇你喜歡的東西而已1)便宜。一台PS4/XBOX ONE,400刀,比遊戲PC便宜的多。何況大部分家庭都有電視,省去買顯示器的錢。這個是最大優勢也是最不可動搖的優勢。差不多的體驗,便宜的產品自然買的人就多。
2)省事。買回家插上電視塞上碟就能玩。PC還得考慮配置,設置畫質。特別是遊戲機消費人群還有不少並沒有太多網路生活的人,對電腦的基本操作也不太熟悉(在美國教育較低的人群中很常見),相比之下遊戲機省事的多。這個原因和第一個原因的重要性沒得比,只是從屬因素。以上全部是說多平台的遊戲了,獨佔遊戲不考慮。如果你喜歡的遊戲只有某款主機或者電腦版,那根本沒得選。一個需要用戶不斷去關注配件性能,不斷更換配件以謀求更好畫質的平台怎麼可能會是主流平台,只可能是發燒友平台。
目前的主機簡單說來就是,便宜、省事。對大部分沒什麼PC常識的用戶來說,主機是他們唯一需要的普及型設備,有些人甚至可能根本對「畫質」毫無感覺。更何況,PC玩家所津津樂道的高級數毛效果,在他們眼中可能毫無區別。如果你拿一張PC遊戲全高截圖和一張主機遊戲截圖,假設解析度一樣,得意地給一個非PC玩家看,很可能會得到讓你尷尬的回答(嗯,牛逼,嗯,好在什麼地方?)
他們需要的就是,看到遊戲上架,就能買,就能玩,只要仔細想想就能知道這才是一個正常的消費習慣。歐美的遊戲人口平均年齡快40歲,大部分玩傳統遊戲的用戶根本就不是核心玩家,他們只是拿遊戲當成娛樂的一種而已。
但是,也不排除,當主機畫質過於落後的話,主機商不會採取一些應對措施,現在索尼在初步架設雲遊戲,也有說法微軟在考慮可升級的主機方案。
所以,歐美的PC玩家都是有錢,有自豪感,對遊戲品質有追求,能夠為遊戲而研究配置,研究驅動以及如何創造更好體驗方案的真正核心人群。而一些流行PC遊戲多過主機的國家,大多是由於盜版容易、主機受限或網遊大國(往往這幾個因素是相輻相成的)的緣故,這應該不是題主想討論的。
最後,跟我默念:PC gamer master race!現在遊戲機的原理優勢已經不存在了,剩下的優勢就是普及率和正版率
尤其是到你說的主機壽命中後期,大作都1000萬銷量起,PC啥時候見過這陣勢。
「能發揮出遊戲畫面的正常水準」的顯卡賣了多少塊?有主機銷量十分之一沒有?就算2年後與PS4同級的顯卡普及到幾千萬塊了,那時候遊戲對顯卡的要求又不一樣了,PC黨玩遊戲照樣縮水,而且因為優化不行畫面還不如同等級的遊戲機,真正能享受標準畫面質量的仍然只有追新的幾十萬高燒患者。等到PC黨獲得全面優勢了,遊戲機又該升級換代了,整個流程下來PC黨花的錢要幾倍於遊戲機黨。所以,PC不斷升級不僅不是優勢,反而是PC的劣勢,2015年出了新遊戲,遊戲機玩家絕對不會懷疑自己2013年的主機跑不了,但PC玩家就做不到這點,這一下就趕跑了大部分潛在用戶。來借花獻佛
如何評價《刺客信條:團結/大革命》(Assassin"s Creed: Unity),實際體驗如何? - 偃月流華的回答其實你看現在的PC平台,新遊戲大作銷量只有遊戲機的零頭,反而是挖礦爭霸之類不吃機能的遊戲銷量還更高,這已經很能說明問題了。PC用戶的平均配置水平要遠遜於遊戲機用戶,卡巴黨永遠只是PC用戶中的一小撮,這點遊戲廠商看得很清楚。
拋開這些都不談,就算遊戲機的畫面永遠比PC差,只要沒有差到完全不能接受的地步,遊戲機平台就一定比PC更有魅力。手游的崛起就是一例,哪怕機能爛成屎,只要有硬體普及率一切好說,甚至可以改變遊戲的發展方向。君不見知乎天天有人嚷嚷手游會替代遊戲機和PC?那麼PC打不贏遊戲機也就是很正常的了。
當然PC黨也可以學我:新遊戲都不玩,攢到幾年後用新顯卡一波帶走,享受最佳性價比。冷飯其實就是個習慣問題,並不代表就比熱飯差嘛。不升級就是優勢,PC遊戲會隨著硬體的更新越來越要求配置,這隻會導致你玩遊戲的體驗越來越差甚至帶不起來。主機沒這個煩惱,插盤就玩。順便說一下,畫面效果最好的該屬IMAX了,PC那效果還不如寬屏呢!
這個問題很簡單,在西方市場,我們通常所言的「遊戲」,其稱呼是video games,video這個詞本義是通過電視放映的錄像,也就是說,用電視來玩遊戲和用電腦顯示器或筆記本顯示屏玩遊戲的,完全就是兩個群體,我們所說的主機和PC,在真正的電子遊戲市場里,本質上並不構成競爭關係。而實際上在如今的電子娛樂市場,通過電視進行公共娛樂、群體娛樂的需求,比通過顯示屏進行個人娛樂的需求要高得多,追求硬體性能的PC遊戲,一直都只是小部分群體而已,所以人們才一直使用video games這個說法。
隨便到美國的超市或賣場,比如Walmart、Target、BestBuy的遊戲區走一圈,就可以看到在video games的大招牌下,綠色的微軟區、藍色的索尼區和白色的任天堂區,新舊光碟、配件及遊戲試玩區佔去了整個遊戲區的90%。而PC Gaming區域在Walmart和Target里基本就只有一個貨架的空間,然後其中賣的,一半是模擬人生,四分之一是一些小遊戲和網遊的卡,其他所有PC平台遊戲一共就只有剩下那四分之一的位置。像美國專營遊戲的連鎖店GameStop,整個店面里全是主機的光碟和配件,PC遊戲的區域就有小小的一個掛pre-order的牌子的架子。只有BestBuy這樣的專營電子產品的賣場,PC遊戲區能有個兩排貨架,但相比旁邊的主機區還是要小得多。
所以真要和PC相比,主機根本就不需要談「優勢」,用戶慣性,這就是決定性的優勢。從雅達利時代發展至今的家用機家庭娛樂需求,就已經足以支撐起遊戲機廠商的市場。至於畫面、機能什麼的,這並不是遊戲市場里的主要消費群體所考慮的。對一般消費者而言,輸出在電視上的遊戲,娛樂才是最本質的需求,有幾個知道動態模糊、景深、陰影特效、FXAA什麼究竟對應著什麼改變?但即便上世代主機跑COD11的畫面已經慘不忍睹,遊戲一樣賣得出去,只要遊戲幀頻還正常,很多消費者可能根本就不知道更高級的遊戲畫面應該是什麼樣子。
其實真正要說和Xbox或PS競爭的PC,應該是輸齣電視的PC家用機版本,如Steam搞的基於SteamOS的家用機等。這種家用機級的PC具有PC的硬體性能和改裝能力,軟體系統上也更具兼容性,在遊戲體驗上肯定能超過現有的主機。但畢竟如今的家用機市場早已讓三大巨頭瓜分,三大巨頭控制下,傳統主機市場下開發者需要適應硬體,PC家用機市場里仍要由用戶的硬體來適應開發者,這種情形下兼容性產品對專一性產品並沒有市場優勢,兼容性產品的成本只會更高。所以至少短時間內,品牌性家用遊戲機在西方市場里的地位是無法撼動的。
便宜。3000管10年和10000管3年(不到)。
1、不必升級就是最大的優勢。像任天堂那樣敢做出硬體升級的廠商畢竟還是少數。於是這樣就節省了一大筆開支。2、主機是專門用於玩遊戲的,可以直接接在電視上方便的用手柄遊玩,不必像電腦那樣配置半天才連上電視和手柄。3、方便。不必像PC那樣到處找各種補丁,直接塞盤就能玩,補丁也是自動升級。不過壞處也是沒有補丁,沒有漢化,沒有MOD……4、便於展示的成就、獎盃系統。雖然STEAM也有這個功能了。
四人同屏一起打機也算一個很大的優勢啊,pc上可以兩個人一塊玩的遊戲好少的。主機上很多遊戲可以和基友一起玩,和妹子一起玩,歡樂度呈幾何級上升。
對於玩家來說
購入成本低
獨佔大作多(必須突出大作)
入手遊戲便宜(相對於PC玩家需要苦等打折,主流的主機玩家已經對迅速通關或者沖白金後出掉然後玩下一款的模式很駕輕就熟了,除了雷作坑作Fans向遊戲難出,一般主流人氣作品的流轉率是很高的)
對於國內玩家而言更穩定的網路對戰環境(可以對比主機和PC玩家都去玩戰地,玩使命遭遇的網路情況)優勢就是pc遊戲賣500w已經是超級好的銷量了,但是這數字在主機上就是個零頭,你說遊戲廠商把遊戲出哪邊?
pc永遠只能玩到冷飯,當然你要是買萬元神機就為了刷卡吧那主機確實比不了。PC主機的最大區別不在於硬體,而是開發商的製作態度。主機遊戲製作用心得多,精良得多,玩起來也省心得多
最核心的還是成本問題,目前一台能完美達到這個世代主機級別的畫面的pc要多少錢,一張顯卡幾乎能買兩台ps4。還有就是pc用戶的平均水平,好性能的pc佔總pc用戶比只有多少?而其絕對值佔主機玩家的又有隻有多少?這相當於又回到一的遊戲市場的關鍵詞,裝機量。pc是多,但能算入pc玩家裝機量的實在是少。裝機量才是真正決定遊戲廠商重視程度的最主要標準。上面各位答主的長篇大論我覺得沒有必要,雖然核心觀點很接近但是我想大多數人包括題主,只需要這樣一個簡單的解釋
為啥都說主機各種獨佔,雖然我也有PS。
其實PC獨佔才多好么,而且都是大作:
絕大多數網遊暴雪除了暗黑3全系列幾乎所有的RTS文明系列鋼鐵雄心全系列模擬飛行全系列老滾+輻射3+輻射新維加斯全系列(主機版基本是另外一個遊戲,沒有mod這個系列基本少了90%的樂趣)其他各種重度依賴滑鼠、重度依賴mod、操作鍵位複雜的遊戲主機規格都擺在那裡,遊戲該怎麼搞很明朗,不需要因為PC各種各樣的問題而不斷修復補丁
再可能就是個習慣問題,玩遊戲用遊戲機,上班多媒體娛樂用個人電腦。
畢竟可能從FC開始,對於全球的遊戲機玩家這種習慣就潛移默化了,隨後他們也會影響下一代(90後00後)玩遊戲的習慣吧。
PS:暫時不討論大陸的情況主機上會有很多獨佔大作,而即便是在PC上推出,也大多是自己之前的炒冷飯遊戲。
主機不更新換代,PC上的遊戲畫質很難有質的飛躍
我一個一萬的PC能至少滿足三年內所有最新大作的1080P極限畫質30~60fps流暢需求,涵蓋所有類型遊戲:接手柄連家庭影院可以當主機玩,接方向盤飛行搖桿加個TrackIR可以玩各種虛擬現實遊戲(可自行百度洛克希德馬丁、波音等公司的武器訓練平台),滑鼠加觸控屏幕可以耍各種策略遊戲射擊遊戲,兵棋推演、複雜的經營類遊戲主機基本是沒見過,接個Shield甚至可以遠程玩家裡PC上的遊戲,各種新技術、獨立遊戲的新理念基本都是從PC端起步,諸如此類。不玩遊戲時候我PC可以遠程輸出到客廳看藍光正版影碟或者rip,可以當CD機收音機,可以拿來工作拿來生產內容創造價值,可以作為交互學習終端,可以用來遠程遙控各種工業設備,可以拿來更新你的水果安卓,可以給你的主機開發遊戲…
總是有蛋疼的傢伙花幾千塊買個當時就過時的PC妄想用幾年還想流暢最高效果玩遊戲,PC硬體更新換代確實快但根本沒快到今年的頂級配置到明年就玩不動的情況,這種話估計都是連內存是什麼都不知道的呆逼在被奸商坑了以後說的。事實上任何一台某年的次旗艦PC都至少能滿足三年內98%新遊戲的最高效果50fps以上幀率的運行,不信就看看今年的i7-5930X+GTX980SLI配置的系統三年後怎麼在全高清甚至4K下玩使命召喚14、孤島驚魂5、虛幻引擎4甚至CE4開發的遊戲,而不是像某些呆逼想的那樣15年下半年就跑不動最新的遊戲了。06年PS3和XB360發售,到今年被PS4和XB1取代也就8年,8年期間微軟和索尼都沒解決戰爭機器系列和合金裝備系列這些自家王牌作品某些場景下的嚴重掉幀問題,機能和編程實力擺那的。而PC實現同樣級別音畫效果的成本則一直在大幅度下降,如果說06年主機性能在視覺效果上跟當時PC不相上下,那09年4000元級別PC能實現的效果就已經全面碾壓主機了,今年5個不同機種上的使命召喚11估計更方便大家去理解我這句話。主機唯一的優勢就是方便,即插即玩。一套正版平均50~60美元的今天,作為一個涉獵廣泛的遊戲愛好者我不覺得主機平台相對PC平台有多少真正的成本優勢,而我在PC上每月創造的價值所帶來的經濟收入可以一次性買四五台主機以及當月所有新發大作各平台正版都來幾套,如果對主機平台的遊戲完全不感冒,甚至都完全可以不要主機,而PC作為一個能夠把我家裡從燈到電視等所有電子設備連為一體的終端則是不可缺少的存在。而且,作為一個領教過保守父母的過來人,買一台PC玩遊戲要比買個主機玩遊戲容易得多。最後,雖然我跟我全平台制霸的同事一起玩過很多主機遊戲,但我可能天生對主機不夠熱情
/////////////////////////////////
2年後補充我在另一個回答里的內容:
戰地1電腦配置需要提升哪些可以達到遊戲中等效果? - 知乎用戶的回答 - 知乎
引用techspot的戰地1評測:
Battlefield 1 Benchmarked: Graphics CPU Performance甚至不需要雙980/雙970,單970就能在戰地1最高(Ultra)效果下1080P穩定60fps運行了看一下Candyland對戰地1三大不同平台版本的畫質對比(PC Ultra、PlayStation 4、Xbox One,採集卡採集轉錄1080P視頻截圖,點開圖片查看知乎大圖)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jlSHegQaiow左前方風車、坦克履帶及鉚釘,這是主要的差異。陰影細節差異這張圖是用來展示後期處理效果的,注意地面水漬的反射、前方陽台的圍欄幾何結構、前方木頭橫樑的邊緣鋸齒。槍械的材質細節可能是用了不同的皮膚,和前一張一樣。這張我啥也不用說,點開大圖看,一目了然。這張圖很明顯地說明了寒霜3引擎的優化思路:消減中遠距離場景的細節。三個平台基本一致,主要差異體現在近處草地。材質細節,三個平台基本一致,PC版最好,目前各家開發商還是不敢放開手製作超高細節的材質還是techspot的戰地1評測,1440P和2160P(4K)Ultra效果:
看看GTX970甚至GTX780、HD7970這類顯卡的排位,2013年EA大會正式發布的PlayStation 4和Xbox One敢跟同年的7970 GHz Edtion(2011年老7970的超頻版本)、GTX 780比拼原生1080P、1440P、2160P性能嗎?今年剛發布的PlayStation 4 Pro敢跟3000元級的1070(你要是2009年買了頂級i7,今年的i3就能達到相同性能,換句話說2013年你買的桌面級i5到現在也不用換,買主機的錢可以換塊次新架構發布時的旗艦顯卡)比拼原生1440P、2160P性能嗎?主機是索尼、微軟、任天堂等等這些遊戲產業的大資本集團的重要盈利工具,相對PC的高自由度,主機犧牲用戶的自由換來更穩定的平台、更低的初期投入和入場門檻,對於用戶來說肯定是有益的。但如果追求更高的解析度、更快的速度、更強的拓展性(比如更方便的MOD)等等更為geek、更為hardcore的遊戲體驗,主機的劣勢就很明顯了。
放一些我的戰地1截圖和CSGO截圖,能更直觀地感受到遊戲圖像技術的進步。
以上是i3-6100+GTX970級別的配置就能實現的效果,1080P下可以達到穩定的60fps幀率。沒有玩主機版戰地1,不過以DICE的實力運行流暢性應該不會有什麼問題。然後2012年發布的CSGO是這樣的你見過幾個PC獨佔遊戲?幾個主機獨佔遊戲?
遊戲機只能玩遊戲,買了一台主機不買幾個遊戲你就會覺得虧了。pc就不同,沒有沉沒成本。
這使得絕大多數pc黨不會主動去「適應"那些大作,而是等一款遊戲來打動他們。主機前期的性能優勢也使得新主機更適合那種畫面絢麗、狂吃配置的遊戲。而pc上的玩家群體是遠勝主機的,但是pc玩家並不一定就想玩上手困難、畫面漂亮的遊戲,比如我作為一個手殘黨,玩玩策略遊戲就足夠了,回合制遊戲就很好嘛……戰旗類遊戲就很好嘛……美國末日是什麼?畫面漂亮?老夫稀罕?pc黨的「輕玩家"群體根本沒有想過要去適應遊戲,遊戲如果不易上手,我可以等。我不需要玩一款更酷的遊戲,適合這部分輕玩家的更多是娛樂輕鬆的遊戲。換句話說,主機上的「沉浸"大作,我看看攻略就好了,最多就是看看谷三光的視頻就好了嘛。事實上,pc上的遊戲是遠勝主機的,遊戲市場也是遠大於主機的。舉個例子:我現在玩得最多的遊戲,還是wog和war3。當然了,這不是配置原因,我的電腦的CPU和GPU都不比ps4差,但是老滾4和老滾5我都沒通關過,多年前倒是很努力玩過老滾3。
上面說10000的pc才能和主機比,想必你不了解兼容機,5000的PC就能幹翻所有主機了,某天貓上裝機店5000的配置單是E3v3+b85+970+8G+128SSD,主機的cpu連i5都比不過,至於gpu,gtx770都能完勝本世代GPU(7870和7850),更別說和780差不多的970,只要遊戲開發商不黑N卡,5000的配置戰完這個世代毫無壓力。
即使萬一這配置啥時候拖不動了,你還可以升級,摸出軟妹幣來個雙顯卡輕鬆教育主機做人。推薦閱讀:
※為什麼蘋果做不出在消費級 PC 端能夠碾壓微軟 Windows 的系統?
※Windows 8 和 OS X Mountain Lion 都大量引入了移動設備的交互特性,而蘋果 Mac 的硬體機型可以統一規劃升級,但微軟卻要面對眾多的計算機廠商和現有傳統 PC 用戶,微軟如何解決這個矛盾?
※thinkpad為什麼更新這麼滯後?
※為什麼主機可以輕鬆駕馭PC要極高配置才能玩的遊戲?
※想買電腦,請問第八代酷睿cpui78550u和i58250u差距大嗎,兩者相差10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