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星馳與成龍的電影相比如何?
不說票房,影響力之類的,僅僅從電影本身的劇情,思想等等來看,星爺的電影是否更勝一籌?
動作片要解讀劇情估計你會罵的更厲害,動作片的核心看點就是動作,別的題材用隱喻、用影射、用情緒、用台詞、用戲劇的在這裡一律用武打解決,所以你說相比如何之前,應想想武戲跟文戲能一樣么?
而且打戲怎麼做到情緒的「悲劇」?讓演員哭著打嗎?打戲本來就是一種情緒釋放的表現,無論搞笑還是悲壯,那種狀態都是張揚的,無法通過什麼眼神、表情、情緒來刻意表達,這跟任何喜劇都不同。說白了,你看打戲的時候我給你剪很多表情、眼神的特寫鏡頭進去,你看不看?好不好看?
成龍電影並非沒有思想,《師弟出馬》他就表達做徒弟的不易和對師傅的敬愛,《龍少爺》他表達的是中國人要保護自己的文物,《A計劃》他罵殖民地政府對香港人不管不顧,《警察故事》他表達打工階層的心酸(挾持署長那段),《A計劃續集》他更講述「個人與國家」的關係,直言「我是一個很拘小節」的人(這理論放到現在都很高級,不輸周星馳的電影),《奇蹟》他也講述怎樣去幫一個對自己有恩情的人,和讓「壞人」在人生中留下自己的價值。只要回味這些台詞,你會發現都有思想境界,而不是簡單的動作娛樂,可見成龍有他的思考和社會主題,不是莽撞武夫。
還有,成龍的電影不是為打而打,《龍少爺》是為保護文物和朋友,《A計劃》除了武打還有文斗,《警察故事》高潮打戲那股血脈賁張的情緒來自陳家駒要討回清白,《A計劃續集》是為救革命黨打垮壞警察,《警察故事續集》是阻止炸彈狂徒破壞香港…每一段打戲都有意義。
====================================================================
成龍和周星馳這27年的票房可以這麼來看,因為有人說周星馳90年代能贏成龍,新世紀後海外票房也比成龍高,所以...
綜合比較,2010年前的香港市場:
1976~2010年,成龍主演產票房的華語片45部,累計近9.6億港幣,平均票房2130萬港幣。
1990~2010年,周星馳主演產票房的華語片44部,累計12.2億港幣,平均票房2490萬港幣。
1990年到2000年同以港片身份競爭:
成龍12部累計近4.8億港幣,平均票房4000萬港幣;
周星馳41部累計10.4億港幣,平均票房2540萬港幣。換句話說,周星馳90年代平均票房比成龍少1500萬港幣,但產量是成龍的3.5倍。
成龍中西電影總年冠:笑拳怪招、師弟出馬、福星高照、龍兄虎弟、紅番區、簡單任務,共6次(1997年一個好人輸給失落的世界)。
周星馳中西電影總年冠:賭聖、逃學威龍、審死官、少林足球、功夫,共5次(1993年唐伯虎點秋香輸給侏羅紀公園,1999年喜劇之王輸給午夜凶鈴,2008年長江七號輸給蝙蝠俠黑暗騎士)。
破紀錄:成龍師弟出馬、福星高照、龍兄虎弟、紅番區、簡單任務,共5次。
周星馳賭聖、逃學威龍、家有喜事、審死官、少林足球、功夫,共6次。
命中率:90年代,成龍12部港片3次年冠,2次破紀錄;
90年代,周星馳41部港片4次年冠,3次破紀錄。
80年代成龍統治香港票房,16部港片破3次紀錄(師弟出馬,福星高照,龍兄虎弟);
00到10年周星馳統治香港票房,3部港片破2次紀錄(少林足球,功夫)。
這樣對比,90年代成龍在香港的號召力等於00到10年周星馳在香港的號召力,只能說輪流坐莊;但80年代成龍在香港的票房含金量,實質也在90年代周星馳香港票房含金量之上。
統計:成龍80~90年代巔峰期共28部主演作品,破紀錄5次,概率約18%;
周星馳90~2010年巔峰期共44部主演作品,破紀錄5次,概率約11%。
成龍79~97年(共18年)香港總年冠6次,主演作品29部,概率約21%。
周星馳88~08年(共18年)香港總年冠6次,主演作品47部,概率約13%。
同檔期PK
1、春節檔
1991:飛鷹計劃勝整蠱專家
1992:家有喜事勝雙龍會
1993:城市獵人勝龍過雞年
1994:醉拳2勝破壞之王
1995:紅番區勝大話西遊
1996:簡單任務勝大內密探零零發
1997:一個好人勝97家有喜事
1998:我是誰勝行運一條龍
1999:喜劇之王勝玻璃樽
2017:功夫瑜伽勝西遊伏妖篇
2、暑期檔
1992:審死官勝超級警察
1993:唐伯虎點秋香勝重案組
1995:霹靂火勝百變星君
3、統計
成龍春節檔勝周星馳8次,負周星馳2次;周星馳暑期檔勝成龍2次,負成龍1次,合計成龍贏9次,周星馳贏4次。若新世紀前,則是成龍8:周星馳4,成龍贏周星馳1倍。
即1990到2000年,只算香港市場和港片:
1、成龍90年代平均票房贏周星馳1500萬港幣;
2、周星馳90年代產量是成龍的3.5倍,成龍平均每年1部,周星馳平均每年4部;
3、成龍90年代年冠和破紀錄概率占產量的25%和17%,周星馳90年代年冠和破紀錄概率占產量的10%和7%。在港片還能保持狀態時,成龍是王。
算2000到2010年票房,只算香港市場和港片;
1、成龍演5部華語片,累計票房9400萬,周星馳演3部華語片,1.74億,成龍平均票房1900萬,周星馳平均票房約5800萬,周星馳贏成龍3900萬;
2、成龍10年產量是周星馳1.7倍,成龍平均每年2部,周星馳平均3年1部;
3、周星馳10年年冠和破紀錄概率分別是100%和67%。在港片低潮時,周星馳是王。
但是,僅在90年代,成龍就取得周星馳無法企及的成就:97~99年北美上映7部戲,1部西片(尖峰時刻)6部港片(紅番區、超級警察、簡單任務、一個好人、醉拳2、飛鷹計劃),累計票房2.4億美元。換成當時的港幣至少13~14億。
換句話說,成龍3年時間裡用7部電影就在北美超了周星馳香港41部戲的累計票房。論港片,周星馳90年代是拼產量在總票房上超過成龍,但41:12的前提下,平均票房、市場範圍、年冠和破紀錄概率、同檔期PK輸贏次數,全都不是成龍的對手,誰含金量比較高一目了然。
2000到2010年,周星馳雖在香港市場贏成龍8000多萬港幣,但若說北美華語片,成龍單片(飛龍再生2200萬美元)勝過周星馳(功夫1700萬美元),至於西片就不用比了,舉個例,功夫內地加香港票房折2.3億人民幣,尖峰時刻2北美是2.26億美金。換成港幣是多少?
而且,新世紀後周星馳在香港超越成龍,但論年冠含金量,他倆都是18年共奪得6次總年冠,成龍概率上還是比周星馳高。
要是從他們當男主角併產票房的港片數量來看,成龍應從1976年的《新精武門》算起,周星馳則是從1988年的《最佳女婿》算起。成龍雖然比周星馳早12年做主角,但直至2010年,周星馳上映47部,成龍也才上映46部(不算沒在香港上映的迷你特工隊和火燒島),所以2010年之前,兩人聲勢算輪流坐莊,細分的話8、90年代成龍最火,周星馳90到2010年最火(但兩人香港最火時還有發哥跟他們分庭抗禮)。
新世紀到2017年,自然可以說周星馳在內地的單日票房(3.45億)、平均票房(5部平均13億人民幣)和年冠數(3次)勝於成龍,但同是這時期,周星馳也輸成龍一個北美市場,畢竟成龍在好萊塢有11億美金,單日票房(尖峰時刻2,6740萬美元)、平均票房(10部西片9.5億美元,平均9500萬美元)和北美周冠軍(3次,包括兩部「尖峰時刻」續集和功夫之王,其實中國明星主演的電影能拿到北美周冠軍的難度不弱於國產片冠軍),所以東西方各自亮,但要算匯率的話,你看誰贏?
2012年後的成龍,在內地也是像90年代的周星馳那樣「拼產量」,目前7部戲(十二生肖、警察故事2013、天將雄師、絕地逃亡、鐵道飛虎、功夫瑜伽、英倫對決)累計票房60億人民幣,跟周星馳3部(西遊降魔、美人魚、西遊伏妖)的62億人民幣也差不多,但周星馳3~4年一部,成龍一年1~2部,實質各有千秋,說產量,90年代成龍和周星馳是12:41,12~15年成龍和周星馳是7:3,誰贏得多自己可以判斷。
算上通貨膨脹,周星馳近5年3部戲內地累計68.5億人民幣,成龍則是7部內地累計約66億人民幣,還是差不多。
====================================================================
個人心目中,香港能憑自編自導自演拿到穩定票房的只有四個人:成龍、周星馳、許冠文、洪金寶。其中可以看看成龍跟周星馳自導自演的作品相比如何?
1、成龍自編自導自演作品包括:
1979:笑拳怪招(545萬)
1980:師弟出馬(1026萬)
1982:龍少爺(1800萬)
1983:A計劃(1932萬)
1985:警察故事(2663萬)
1987:龍兄虎弟(3547萬)
A計劃續集(3146萬)
1988:警察故事續集(3415萬)
1989:奇蹟(3404萬)
1991:飛鷹計劃(3905萬)
1998:我是誰(內地8000萬+香港3885萬=1.2億港幣)
2012:十二生肖(內地加香港約8.9億)
合計:12.6億港幣,平均票房1.05億港幣。
2、周星馳自編自導自演作品包括:
1995:國產凌凌漆(3500萬)
1996:大內密探零零發(3600萬)
食神(4100萬)
1999:喜劇之王(2900萬)
2001:少林足球(6000萬)
2004:功夫(香港1.73億+內地6100萬等於2.5億港幣)
2008:長江七號(內地2.03億+香港5300萬等於2.7億港幣)
合計:約7.3億港幣,平均票房1.04億港幣。
看起來,成龍周星馳編導演的號召力,算上內地香港也是打成平手(總票房成龍贏,單片平均票房含金量周星馳勝一籌),但看看2007年香港製作的通貨膨脹後香港電影票房排名:
1. 1982 最佳拍檔 22830萬 380.5
2. 1984 女皇密令 21170萬 353.0
3. 1986 英雄本色 20160萬 336.0
4. 1985 福星高照 19670萬 327.8
5. 1987 龍兄虎弟 18760萬 312.6
6. 1984 聖誕快樂 18638萬 310.6
7. 1985 夏日福星 18496萬 308.2
8. 1988 八星報喜 18260萬 304.3
9. 1981 摩登保鑣 17125萬 285.5
10. 1985 警察故事 17031萬 283.8
11. 1988 警察故事續集 16812萬 280.0
12. 1987 監獄風雲 16726萬 278.7
13. 1987 A計劃續集 16637萬 277.0
14. 1990 賭聖 16530萬 275.5
15. 1988 飛龍猛將 16526萬 275.5
16. 1986 富貴列車 16360萬 272.5
17. 1990 賭俠 16136萬 269.0
18. 1984 少林小子 16108萬 268.5
19. 1984 全家福 15992萬 266.5
20. 1989 賭神 15967萬 266.0
所以大家該心裡有數,如果換算當下的香港票房,成龍在香港已經超了周星馳多少億港幣了?
對於成龍,周星馳,不談票房、影響力談什麼?
真正講到電影藝術性,他們電影反而比較弱。
如果你認為周星馳電影思想性更高一籌,是僅僅站在我們華人(中國人)文化層面來說而已。如果僅僅從這個覺度來說,我不能反對你,因為也沒有很合理的觀點來反對你,但也不贊同你,因為個人覺得這樣看待略片面了。
但如果你從一個人(不考慮國籍文化),成龍電影推動中國文化向世界傳播(主要是功夫),在世界的影響力,對華人的貢獻。我認為更大。(這裡不討論成龍品格問題)。不可否認一點,中國文化在通過電影方面輸出,影響世界的,近代除了李小龍之外,在世的就是成龍了。此外你能舉出比成龍更有推動力的嗎?
成龍全部電影累計票房 211億人民幣
周星馳全部電影票房累計 110億人民幣
成龍電影具有全球票房的號召力,星爺的電影在華人地區具有號召力。這點星爺略吃虧點。
但貌似(沒有找到具體數據),如果單算華人地區的話,兩者相差不大。
星爺的電影以喜劇 笑料為主,比較具有當地特色, 存在文化隔膜。很多笑料都是華人才看懂,外國人看不懂。
成龍的電影價值觀比較全球化,基本都是好人打敗壞人,動作驚險刺激,文化隔膜較低。
在全球影響力來說,票房已經說明一切。
成龍也是李小龍之後,將中國文化、功夫推動到世界最有影響力的人,暫時沒有之一。
如要比較,其實真的覺得沒比較的意義。
一個以搞笑為主,基本笑中帶淚,回頭細想很多地方有含義。
一個以功夫為主,推動中國文化影響世界(主要是功夫文化),讓世界認識中國人。
只能說,他們都是當代中國電影或華人電影中,不可多得,貢獻巨大的奇才。
「不談票房,影響力之類的,僅僅從電影本身的劇情,思想來看,星爺的電影是否更勝一籌」——這不談那不談,那你說談啥呢?動作片你想要什麼思想劇情,動作片就是打啊,全世界的動作片差不多都是一樣,劇情薄弱,思想單一,這和其他類型的影片沒得比的啊大哥。你這不是讓關公打秦瓊嗎?再說了成龍的電影沒有暴力,沒有色情,沒有黃賭毒,永遠的邪不勝正,永遠的積極向上,永遠的自強不息,這不也是思想嗎?每個人都有每個人的喜好,別人不打擾你你也彆強迫別人嘛,何必非要捧一個踩一個呢?你這不是抱著求疑解惑的心態來提問,你這明擺著是心裡有了答案來找別人附和你的嘛。
星爺的電影大多將自己的人生經歷融入了他的電影中,再深度挖掘了很多龍套人物的特色與他們的理想,這是星爺與目前中國所有大導演的最大的區別,也可以說是中國只此一位的存在,國產凌凌漆 大內零零發 濟公 食神 功夫足球 功夫 長江七號,用各種不同的身份與角度為人們提供了視角去了解和看待社會上不同的事情和人性,這種強烈的代入感是是成龍的電影基本上不具備的,而且雖然兩者都有喜劇成分在,不過星爺的喜劇是披在悲劇內核之外,用以襯托主題和推進劇情的,而龍叔的則更傾向於把喜劇作為動作的潤色品,再加上其紮實的肢體語言表達能力,表現出其作品的特色,兩者可以說是在如何看待「喜劇」這一點上有著核心的差異。
答案裡面都說動作片是爆米花電影。說的喜劇就高人一等似的。倆爆米花電影比層次比內涵,卓別林都要笑復活了。
沒得比。
動作電影看的是場面,成龍電影,一個打三十個,跑了三十年的酷,跳了三十年的樓,飛了三十年的車,翻了三十年的跟頭。
動作,激烈而不血腥。
喜劇,幽默而不低俗。觀眾說出個大天來,都只能用「還有這種操作」。除了過癮,就是過癮。
普通人,絕對沒有代入感。只能仰視,或者一臉檸檬似的瞧不起:哼,不就是玩雜耍嘛。
只有行內人知道,有多難拍。
還好除了腦殘粉絲們的情懷,還有專業電影人的實在。探究動作電影的製作,那都是從上個世紀初電影誕生以來,幾代演員幾十年摸爬滾打磨練身體的基本功,加上師傅們耳提面命的言傳身教。誕生了從威壓、飆血,到跳樓、套招,從兵器、軍火,到爆破炸藥。拍動作片是會死人的,只有動作片才能人為製造出那令人驚嘆的一幕幕。所以中國為世界和好萊塢貢獻了世界上獨一無二的職位,動作指導。全中國上百位動作指導和特技班底,風格各異,今天還奔波於兩岸三地拍攝武俠動作片。他們拍攝手法絕對不外傳,都是武術指導門壓箱底的絕技,成家班、袁家班一早就打入了好萊塢。尤其如今還加上了好萊塢不差錢的科幻電影的特效加成。真正的格鬥+飛車+爆炸類型的動作大片兒就是打香港傳到好萊塢的。美國人太惜命,電腦特技與武術指導沒有趕上來的那些年,怎麼可能拍得過華人。偉大的動作片太難拍了。喜劇片有劇情和語言特色加成。主角必須是小人物。一切以搞笑為目的。層次深一點則笑中帶淚。小人物的處境讓最底層觀眾有代入感,生活的諸多不如意能引起最廣大的共鳴。寫影評那更是群體的的自嗨與情懷,恨不得自己就是那個男主角,要用一萬種主觀感受來拚命標榜自己。觀個影,恨不得把情緒一滴不剩的宣洩到文字當中。一遍遍頻繁複述台詞,一次次過度解讀畫面。
我就喜歡在不懂電影,只有情懷的你們自嗨的時候,來給你們降溫。
許冠文你們不知道。吳耀漢你們不知道。麥嘉你們不知道。黃百鳴你們不知道,
你們也懶得知道,反正知道有周星馳,你們就贏了。有情懷,你們就贏了。
你們不但從來不思考動作電影的思想性,還喜歡拿台詞更豐富的喜劇,來跟打鬥場景最多的喜劇來比較思想性。
你們不就想讓所有人說周星馳世界第一嗎?
老子偏不。
周星馳有多偉大,周星馳粉絲就有多宵小。就像這個毫無誠意,專門為踩別人而生的題目一樣。話題相關只有 「電影、華語電影、周星馳 」三個。超耐磨。
有知友強調了卓別林和憨豆先生作為喜劇演員的世界知名程度。
這倆大神能火,最大的特點就是不靠台詞搞笑。全靠出神入化的肢體語言製造滑稽。卓別林是默片時代就封神了的,觀眾靠一點點的提詞器了解劇情,然後全部笑點由大神的肢體語言演繹。而且諷刺辛辣,張力十足。至於憨豆先生,他的台詞絕對不搞笑。要是他不偶爾說句yes,no,thank you,觀眾還以為他是電視機時代的啞劇演員呢。所以語言有國界,動作無國界。
中國有且僅有三大國際巨星:李小龍、成龍、李連杰。如果再補充一句
成龍是在當今世界,被國內外業界公認的,可以在默片時代,照樣成為世界巨星的,少數幾位(還有誰?)演員。
因為,他作為當今世界功夫喜劇的開創者,三十年來的喜劇方式,恰恰正是通過肢體語言。
以上
成龍的電影要論深度/細節肯定是不如周星馳電影,但他的電影一樣熱鬧好看。好比暢飲啤酒和品葡萄酒,風格不同,適應場合不同,沒必要放一起比較。
知乎前段時間流行問誰誰誰有沒有過譽的問題,周星馳就是一個被過譽了的人物。
周星馳在八零後甚至九零後的童年中的確貢獻了很多優秀的港式無厘頭喜劇電影,但是這些電影的影響力,基本上都只限於兩岸三地。前幾年有個說法是欠星爺一張電影票,可是周星馳早期的電影他只是一位演員,拍完戲他就已經拿到了片酬了。而受盜版傷害最深的反而是作為出品人的向氏兄弟。所以要論欠誰的電影票,欠向華強的反而更多一些。再者,成就周星馳現在的地位的,除了他自身的演技和能力之外,重要的還有王晶,劉鎮偉,李力持等人的加持。周星馳自己當導演的電影,老實說,基本上都是充斥著各種老梗,如果是他自己當主角,比如食神,功夫,憑他的演技,還能化腐朽為神奇。一旦換了別人當主角,那基本上就不能看了。再說說成龍。雖然成龍的名譽受到個人私生活各種真真假假的傳言的影響,但是在華人影視圈的地位上,周星馳和他是沒辦法比較的。成龍是繼李小龍之後華人最有影響力的動作巨星,去年好萊烏給他頒發的終身成就獎也證明了這一點。
雖然都是動作影星,成龍的影片風格和李小龍卻完全不一樣,李小龍的風格是硬朗剛毅,而成龍則是偏詼諧幽默。不過別看成龍的電影風格比較輕鬆,實際上拍攝的過程當中有大量高危動作是成龍親身去完成的,比如在電影我是誰裡面有場戲要從幾十層高樓直接往下跳,雖說樓層有坡度,但是一個不小心也是很容易出人命的。成龍拍電影多次受重傷,骨頭摔斷過無數次,正是這種種辛苦拚命,才為他在國際影壇上贏了來巨大的知名度和影響力,這個奧斯卡終身成就獎才是真正的實至名歸。再回頭說題主限定的條件是不談影響力談思想深度,他們兩個拍的電影類型都不一樣,也不好強行類比。當然你可以說周星馳的電影都反映了小人物的喜怒辛酸,但是我覺得吧,沒必要拔高到什麼樣的高度。
成龍是用搞笑來襯托功夫。周星馳是用功夫來襯托搞笑(除了電影功夫)。這沒什麼高低之比。要說「思想」,成龍的電影里有不畏強暴,敢打敢拼,正義勇敢,沒有粗口沒有激吻沒有床戲沒有血腥,他所宣揚的東西在他電影里確實做到了。而周星馳電影里的「葷腥」就數不勝數了,星爺也沒說過他想表達個什麼思想,你說這點誰更勝誰呢?(只是順著思想二字想到的一個角度)
題主標籤加了周星馳,沒加成龍。
星爺一生粉,沒治。成龍客串了《喜劇之王》成了他評分最高的電影……
道不同,不相為謀! 不是一路人沒有可比之處,各有所長!
星爺的電影自來喜劇透著悲劇,經典而引人思考,對電影的苛刻和極致是我最欣賞的,不管天下人,一心追求質量,想起王晶接受採訪說電影圈都是做到七八成,這個鏡頭就會過,星爺不會,他就要到完美的地步才過,別人差不多就交電影成品,他不是,所以星爺的電影總是反覆看也並不厭膩。
他倆沒當導演之前,成龍演過《龍的心》,《新宿事件》。周星馳呢?一直無厘頭喜劇。他倆沒啥可比性。在香港演員里林正英,成龍,周星馳的電影幾乎都看過,非常非常喜歡他們。全是回憶,小學的時候每個寒暑假都要去錄像帶出租屋裡借他們的電影。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的問題。
不知道為什麼 更喜歡周星馳的電影 從賭聖到西遊降魔篇 都很喜歡 成龍嘛 警察故事還不錯
從小不看電視,看各種盜版碟,最開始從成龍大哥的功夫喜劇看起,身為一個九零後,把香港電影的黃金年代的優秀電影全部看完了(牛逼臉)。後來有一次意外看到了功夫里星爺的一個背影,驚為天人,瘋狂搜集星爺的電影。不誇張的說幾乎每一部都看過,次次都笑成傻逼。於是四年級有了人生中第一個真正的偶像:周星馳。現在長大了,回憶起童年時看的上千部電影,成龍的只有醉拳和警察故事有些印象,星爺的所有電影都歷歷在目,每年還都會重溫幾遍,以提醒自己別忘了自己草根的身份。同時,看星爺電影次數越多,理解的也就越深刻,有很多電影現在再看已經笑不出來了,像喜劇之王,大話西遊之類。可以說,我很慶幸我能在很小的年紀里接觸到周星馳的電影,他對我的性格塑造起著極大地作用。沒錯,我暴露了,我就是星爺的腦殘粉,並引以為豪。可是,我仍然要實事求是的說一句,在海外成龍的電影影響力大。在海外成龍的影響力高星爺幾個數量級。客觀來講,成龍是一位大使,落落大方,八面玲瓏,他讓世界更了解中國。可是周星馳不一樣,他是一個藝術家,你看他的採訪就知道,他是這個時代少有的真正的藝術家,他不關心塵世的瑣事,一心活在電影的夢裡。這也就是為什麼很多人說周星馳情商低的原因。但是,在中國內地,我私心認為周星馳影響力遠大于成龍。成龍也是搞喜劇的(功夫喜劇),可喜劇之王公認是周星馳!現在中國叫出名的的喜劇人哪一個沒受到星爺的影響?可你聽說成龍的電影影響過誰誰誰,讓誰誰誰走上了電影的道路?從來只見星女郎,你聽說過龍女郎嗎?一部沒有星爺參演的美人魚照樣刷新了票房紀錄,你能想像成龍不做主演的成龍電影票房過億嗎?成龍大哥老驥伏櫪,電影產量依舊極高,票房自然不低。可我對最高票的答案很無語,列了長長的一大串票房數據,可票房只能代表影響力的一部分,李小龍四部半電影可照樣名垂青史。。。。大話西遊成為了一種文化現象,無厘頭成了星爺專屬,無數文章在分析大話西遊以及星爺電影里的形象,甚至高校都專門開設了課程,星爺電影里的龍套甚至配音都成了明星,可你告訴我成龍的電影除了成龍你能記住誰!如今流行的文化熱詞里有幾個是成龍創造的?你見過誰會分析成龍的電影?有句話叫一年一影帝,百年周星馳,我可以很負責任的說,一百年後沒人會記得成龍,只會記住周星馳,張國榮,黃家駒這類的藝術家。知乎首答,獻給星爺,獻給那段看港片的青春。最後冒死加一句,我是看見周星馳點進來的。。。。
每個人的觀念不同導致所產生的喜好也不同吧。雖然周星馳的電影小時候也看過,比如喜劇之王、功夫等,成龍電影小時候也看過不少,當然全都是小時候光碟影碟看的。。要說喜歡的話,我還是比較喜歡成龍,在我小時候就給我樹立出一種男子漢頂天立地的感覺。。而小時候看周星馳的電影 比如:功夫、唐伯虎點秋香等。。雖然戲裡面說的話很經典,但給人感覺太浮誇,他的那種笑聲雖然能把大家逗笑,但感覺太沒意思了,以至於小時候一放到周星馳的影碟,一聽到他的笑聲,旁邊一起圍觀的人就用一種不屑的語氣說:這有什麼好看的。。當然小時候看過周星馳的逃學威龍後就有一種我也想這樣的感覺,就像開心鬼裡面的那隻開心鬼,感覺都好有意思。以至於為什麼周星馳在我們年輕人當中比較火,其實很簡單,他的大話西遊裡面的一些經典台詞,以及當中的愛情故事讓人唏噓不已,正符合我們年輕一派對愛情的價值觀理解,另外還有功夫、喜劇之王、逃學威龍、唐伯虎點秋香等電影加深了人們對他的印象。。而成龍不大一樣,給人一種英雄主義的感覺,裡面的打鬥場景中的緊迫感和我們小時候打群架的相似度太高了,還有成龍打人一拳以後會故作鎮定 過後開始柔手感覺手疼,這也很符合我們小時候的打架場景,雖然打人人家疼,但一拳打到人家頭上 其實手也很疼的,但也要在其面前故作鎮定的樣子來撐當時的場面,所以小時候感覺成龍的電影太接地氣了,以至於小時候大家一起討論到成龍就會說一句:要是能學到他的兩三招那就無敵了。。
周星馳成龍在我心裡64開
香港票房雙周一成,從某種程度上來說級別相等
嘖是釣魚還是題主真的 沙雕
但為求同而來,何必提問
推薦閱讀:
※如果《進擊的巨人》被美國翻拍會怎麼樣?
※如何評價中戲老師尹珊珊對戰狼2的觀點?
※第 67 屆戛納電影節(金棕櫚)有何值得期待的地方?
※有哪些看一次感動一次的電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