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宋朝經濟繁榮卻被稱「積貧積弱」?
宋代商業繁榮,政府財政收入很高,但是宋的國策是富養文士,籠絡官僚階層,以此來糾正唐代武夫當政的過錯,卻難免矯枉過正,所以財政收入很大一部分是用於支付官僚豐厚的俸祿和賞賜。加之宋代實行官職分離的政策,在保證前朝官職和數量不變的前提下,設置了許多新的官職來管理實際的職能(比如兵部和樞密院,戶部和鹽鐵、度支,審官院和吏部,禮儀部和禮部,審刑院和刑部,節度使、團練使、防禦使、都鈐轄、州刺史和知縣知州、通判官);宋太宗即位後開始濫封官職,所謂一人得道,雞犬升天,原本只需一人的官職硬是加出了副使這樣的職務;真宗之後隨著科舉擴招,各項官職的在職人數也水漲船高,仁宗年間某一官職的實際在職人數和宋初相比,最低也達到了7:1,這就是宋代冗官的形成和加劇原因。後期王安石變法,置現有的官僚系統不顧,自己設置一套新的官吏系統來執行變法程序,但不廢除原有機構,俸祿照發,實質上反而加劇了冗官現象。而官員越多,所耗費俸祿所佔國家財政比例也就越高,類似於今天的月光族,賺的多,但是花得更凶,最後入不敷出。宋代的積貧我覺得應該是這樣的解釋,雖然賺得多,但是養肥是處於中層的官僚和地方豪強,大地主,最上層的皇帝和最下層的小地主、佃農和自耕農只是拿了小頭和蠅頭,到了災荒或者兵事之年,國家實際可支配的財政力量捉襟現肘。
至於積弱,除了花錢買和平外,我覺得還有這方面原因。宋代被唐代的滅亡刺激地太深了,所以千方百計要加強中央權力,但是所採用的方法是所謂的「客觀加強法」。拿滿清來說,設立軍機處就是典型的加強中央集權,這是主觀上加強皇權。客觀加強簡而言之,就是通過削弱其他掣肘的權力來達到客觀上加強中央權力的目的,但事實上中央權力本身並未得到加強,所造成的後果就是決策程序複雜,所需時間漫長。一言以蔽之——行政效率低下。政令不出中央,這也許是被稱為「積弱」的緣由之一吧。自從錢穆提出宋代「積貧積弱」說以來,人們幾乎都將它看作是宋王朝的基本特點,但這並不符合事實。宋代地盤比唐代小,而經濟卻比唐代發達,財政收入也比唐代高,四大發明中三大發明主要在宋代,和以往任何一個朝代相比都不貧,甚至還富一些。如從軍事實力論強弱,宋比遼、金稍弱,進攻之力不足,防守則有餘。和西夏比,實力還略強一些。蒙古是當時世界上最強大的帝國,唯有宋能抵抗數十年,從世界角度說,也可算是數得上的強國了。如果從綜合國力考慮,宋不僅不能說弱,還應該說是相當強的。和東晉相比,地盤差不多大,經濟則要發達得多,東晉並沒有稱「積貧積弱」,為什麼單單給南宋扣上這頂帽子呢,顯然這是不公正的。
——《宋代「積貧積弱」說商榷》,李裕民,陝西師範大學歷史文化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
你一個月賺一萬塊錢,除去基本生活成本還剩下七千,雖然工資不高也能活得不錯。
你一個月賺兩萬塊錢(知乎平均水平)光還房貸就要還一萬六,那你過得還不如那個賺一萬的。
兩宋本來就又窮又弱啊,經濟發達只是浮在表面的幻覺。
文官愛錢,武官怕死,是為大宋
玩RTS遊戲,採集資源是需要變現成科技和兵力,而科技和兵力最終要變現為勝利
西漢,文景囤積了大量的資源,被漢武帝花得差不多了,但變現的結果也有目共睹
而宋朝積累了大量資源,也點出了一些科技,但並沒有變現出勝利,反而領土一丟再丟,北宋搞出靖康之恥,南宋則無力統一中原,養出了蒙古這個大BOSS(之前類似蒙古的匈奴、突厥在稱霸草原的階段就被中原王朝壓制,沒有取得蒙古那樣的成就)
因為「積貧積弱」的內容會隨著反駁的增加而出現各種變化,最早是認為宋朝政府沒錢,當宋代內藏庫發現後改為宋朝老百姓沒錢,於是在這種「與時俱進」的標準下「積貧」的帽子便難以摘掉。即使這種標準下的「積貧」已經可以用來形容大多數古代中外王朝,但仍然會無視這種情況而將「積貧」的帽子狠狠地扣在宋朝頭上。至於「積弱」也經歷了類似的過程,最早是認為宋朝軍隊與歷朝歷代軍隊相比士兵素質差以至於軍隊戰鬥力差,而經過越來越多的資料證明宋代軍隊的戰鬥力並不弱於其他古代王朝的時候,「積弱」的標準便變化為沒能消滅遼、夏、金、蒙元等勢力而為其所滅,尤以蒙古為甚,而在古代歷代中原漢族王朝中,能真正消滅周邊游牧民族的王朝亦是沒有,而宋代以前的南北朝分裂時期,宋代之後的元明易代,亦是亡於異族。但這「積弱」也如「積貧」的帽子一般,變化標準以適應宋朝的事實,而無視這種標準變化也已經可以用來形容宋代以外的古代王朝。
因為當時遼國金國蒙古都很牛逼所以顯得宋很弱
積弱是沒什麼爭議的。
有人說是因為遼,夏,金,蒙古都厲害顯得宋弱。
那先說宋金合謀瓜分已經病入膏肓的遼,結果雙方一起對遼用兵,宋面對死到臨頭的遼反而被反推一波,被金看出宋朝虛弱本質,結果有了靖康之恥直接滅國這種事怎麼說?
連西夏強都能說出來?你倒是說西夏在人口和經濟上面對宋哪個佔優勢。
經濟繁榮有時候跟政府行政效率沒啥太大的關係,但凡封建國家,過個五十來年就會產生諸如通貨膨脹,土地兼并,農村破產,官僚腐敗,基層懶政,國庫入不敷出,稅收年年報低等現象,即現實意義上的「積貧積弱」。不止宋國,隔壁的遼金包括西夏,都一個鳥樣。這個時候部分地區經濟再發達,也無法粉飾這個國家的整體經濟衰落和社會的日益動蕩
是宋朝繁榮,還是宋朝的首都繁榮?
民國時代的上海也很繁榮啊,民國繁榮嗎?
想明白這個道理其實很容易。
當年高中歷史老師專門強調說:積貧是指國家財政貧窮,積弱是指軍隊弱。
因為宋朝重文輕武,養了大量的文官,形成冗官局面,這些官員的俸祿就佔了很大的財政支出,而且宋朝還經常給其他國家賠款,導致國庫空虛。當時宋朝的軍隊將領常常更換,有時候士兵才剛習慣一個將領,將領就被調往其他地方去了,從而導致軍隊的戰鬥力低下,打了敗仗基本就要賠款,甚至有時候打贏了還要倒貼給別人錢,所以形成了積貧積弱的情形,而這個積貧積弱是指國家層面,而不是普遍意義上的社會的經濟發展和普通人民的生活狀況,當時民間的經濟確實繁榮,這就是另一個詞——民富國窮。
招納流民入伍,這是宋代處理流民問題的一大特色,宋太祖、太宗兩朝都因發明荒年廣招流民入伍而名躁史冊。宋太祖也曾說:「吾家之事,唯養兵為百代之利。蓋凶年飢歲,有叛民而無叛兵;不幸樂歲變生,(則)有叛兵而無叛民。」[15](卷1《元符三年應詔封事》)所以經常採取災年召募流民和饑民當兵,用以防範人民的起義和反抗,這成為宋朝一項傳統的國策。宋廷南渡後,於紹興四、五年間平定了北方流民武裝集團,普遍將其中的青壯年收編為軍人。紹興六年(1136)十月,高宗曾發布詔令,要求各路州軍,「將西北流移無歸人民,情願充軍,堪披帶少壯人,招填禁軍闕額。」[14](卷106,紹興六年十月丙申)
管中窺豹,錢不是用來扶植先進的富有擴展精神的階級,絕大部分是用來內部維穩上面了。
更廣為人知的是與士大夫共治天下,籠絡這些土地所有者的結果是導致開國不抑土地兼并,引發無數流民與災民的問題。流民入伍,要錢,僱傭流民為工,要錢,組織流民移民墾殖,要錢。與導致大批流民的地主土豪既籠絡又各種鬥法,搜查隱匿的人口與耕地,照樣要錢。
各種維穩支出層層疊疊一合計,絕對是天文數字。
內部根源大概還是人口增長,而國富增長無法同時跟進導致的過密化陷阱。
用古代中國人口峰值來形容,就是戰國2000萬,朝氣蓬勃,兩漢六千萬,壯志凌雲,唐朝六千萬,雄心勃勃。兩宋一個億,有了大問題,明朝兩個億,大家齊玩完,滿清四個億,無可救藥,靜待西洋一聲炮響。
是條狗江南華北得其一都是世界強國,有什麼好說的。
就是個魏蜀吳當中相當於吳的角色!
宋代的皇帝要是有那麼些骨氣的話,也不至於變成那樣,至於所謂的南宋堅持那麼長時間,並不能證明不積弱
因為經濟繁榮跟你沒什麼關係
宋朝財政收入很多,開支也很大,所以財政比較緊張,但是說"積貧積弱",是不太合適的。
明顯分配製度和財政政策有問題。
積貧主要指的是財政入不敷出,主要由冗官(科舉,重文輕武,與士大夫治天下)冗兵(招募大量流民無賴為地方之廂軍)冗費(養官,養兵,對遼的歲幣,西夏的歲賜)導致,而當時宋朝的經濟可是古代的一個巔峰期。積弱主要指軍隊戰鬥力不高(更戍法,與大量的無賴廂軍)。總之,財政赤字與經濟強弱沒有必然的聯繫。
冗職多
我和題主有一樣的疑惑,尤其某天上網搜索的時候,發現這篇文章
批駁各種宋代「積貧積弱」說
這篇文章是好幾年前的,各種史料論據都十分詳實,但不知為何無人問津。我想知道作者的觀點有沒有問題,希望各位史學家能夠指出。
不過作者有一段話我覺得十分有道理——甲一個月賺15000,乙一個月賺1500,但甲是月光族,就能說甲比乙窮嗎?
另外,一個又貧又弱的國家,能夠擁有超過唐朝和明朝兩大大一統強國的國祚,實在是想不通的。當然宋黑會說國祚算個毛線。你看,如果弱,周圍有夏遼金元大理交趾,整天被吊打,安有不被秒殺之理?怎麼能苟到三百多年的?如果說花錢買和平,那如果貧,又怎會有錢來買呢?說都是橫徵暴斂來的,那為什麼宋朝的農民起義都不成氣候呢?我左思右想,無論如何,一個國家,還是地方割據的國家,在又貧窮又弱小又暴政的情況下,三百多年都沒被收掉,而且又不是日本非洲澳洲這種山高皇帝遠的地方,我真是想不通啊!更讓我鬱悶的是,那些史學大家都覺得沒問題,難道只有我一個人想不通嗎?
推薦閱讀:
※從稅收效率上來看,增值稅與消費稅哪個效率更高?
※如果建國後30年沒有那麼折騰,而是施行經濟改革開放,那麼今日會是什麼景象?
※陝西拿得出手的東西都有什麼?
※為什麼我國目前經濟低迷,房價依然高挺?
※怎樣向非專業人士專業地解釋「納什均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