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如何與不親近的母親相處?如何進行心理調節?

我有一個伴隨我很多年的、關於母親的問題。母親是一個脾氣暴躁,沒有什麼文化水平卻很好強的女人。從出生長到六歲我是住在鄉下親戚家。原因應該是父母要打拚工作不方便照顧我。六歲開始和父母一起生活。可是她們關係並不好,經常大打出手。母親總覺得父親沒本事還不聽她的話好好過日子。經常對我說父親的壞話要我和她站同一戰線。因此在我懂事之前一直覺得父親是個窩囊廢沒看得起過他。我從小開始到後來自己經濟獨立為止挨得打和罵舉不勝數。罵的都是一些特別髒的詞,特別臟。打的輕時一巴掌輪到腦袋上,重的凳子直接摔身上,我還被打暈過。其實我也確實不是那種特別聽話懂事的孩子。到初中為止學習不好,暴食偏胖,好動,還偷過家裡的錢。但是印象中母親打罵我從來不是因為我犯了明顯錯誤的時候,那次偷錢,記憶里就沒有母親大發雷霆收拾我。

無休止的吵架衝突,終於在我小學四年級的時候父母離婚了。那時的我,現在的我也是特別為他們高興。聽母親說我在母親的努力爭取下被判給了她。

中專畢業後,母親辛苦攢錢,東拼西湊的供我出國留學了。別人都會覺得出國半工半讀很辛苦不容易,我一點也不覺得,能自食其力遠離母親讓我很解脫,我很滿足很開心。

出國後就開始掙自己的學費,還要往家裡寄錢。每當電話給母親時,「有沒有努力掙錢?這個月能寄多少回來?有沒有少吃點瘦了沒有?」

幾年下來家裡房子買了,車買了。我和母親一直淡淡的交流著,慢慢長大成熟對於她我無法接受或者是說不願接受的想法我也不過度反駁,一隻耳朵進,一隻耳朵出。

在外待到第五年我第一次回國。那時開始和現在的男友有了接觸。第二年開始我頻繁的回國,今年打算結婚。這期間,和男友確定關係以後我一直住在男友家裡,沒有在自己家睡過一晚。

我和母親不親近,男友當然也覺察的到。他理解我覺得我不容易,我母親的做法他也不認同。但是禮節形式他做的一點不漏。甚至母親也覺得女婿比親生女兒貼心多了。可是在走親戚和平時交往的過程當中,母親愛面子好場面不時給男友壓力找他跑腿辦事。男友不多說什麼,我想說但他叫我也不要說母親。因為一說了母親要覺得男友是不是發牢騷了還有一系列的麻煩事。其實我知道說了也沒用,母親一輩子都是這樣的人,要是促膝長談一番就ok了,這麼多年我們母女也不會有這麼大隔閡。於是我儘可能的減少母親與男友的接觸,我呢本來也就和母親接觸少。 她最近應該也感覺到了打電話說我不親近她,少教,白養我了之類的。我沉默,沒有回應,我不知道該說些什麼做些什麼。

對於母親,一想起她就有一個倔強的風塵僕僕的背影讓我心中一陣酸楚。對她的感覺就像流浪在外的中國人對中國的感覺,那種無法選擇、深深印扣在心底的愛,但是不喜歡,不欣賞。可能這個比喻不恰當,可浮現在腦海的就是這樣一種感覺。

我就要成家了,母親就在離自己車程三十分鐘的地方,難道以後就這儘可能的減少接觸的生活下去嗎?我現在對 自己和母親之間這般的不親近 感到無可奈何,無能為力卻還有一絲想要試圖挽回什麼泥補些什麼。我這是怎樣的心理呢?我該如何做,如何面對?


謝邀

回答的有點晚。

這個問題與我有一些相似的經歷,當然,您母親做的更加出格一點。

我和我父親以前關係就不是很好,這種互相看不順眼的原因,就是我父親是個非常有控制欲的人,這個人,對於我系鞋帶的方向沒事兒也要批評一番。

所以我以前不是很喜歡我父親。

我父親比較武斷,即便是錯的,他覺得對,就是對,我沒和他吵過,我知道我吵不贏他,他生氣的時候像個瘋牛。

回到本題,如果再說你母親的不對之處,自然有,但毫無意義,且你亦表明了自己的心態。

我又想到我家樓下的鄰居,這位女士對兒子管的特別多,甚至結婚了,還要一併管上兒媳婦,導致兒子婚姻不合,總之也是錯的多,對的少。

更有甚者,我見新聞報道,兒女犯錯,父母毒打,導致死傷,一家人沒有一個佔了上風,全全落得不幸。

有時候就想,像這樣的親情,到底怎麼辦。

首先,我覺得應該就事論事,與父母的感情關係,概不能一棒子打死,沒有通用的理論,我說以德報怨,拆散婚姻的,毒打留傷的怎麼辦,我說以牙還牙,我父親怎麼辦。

誠然,我們不得不承認,父母這一輩,不是每個人都通情達理,也不是每個人都學富五車,甚至我們可以說,有些父母有很多不好的習慣,不好的處事準則,這既是時代所鑄,亦是人之常情。

我們也不能保證,很多年以後的自己,就那樣完美無缺。

我唯一能說的,也許就是,不論經歷過怎樣的不公平或者不妥帖,謝天謝地,這一切都過去了,我們長大了。

我們長大到可以不再受制於父母對自己的指手畫腳,同時,我們也長大到可以反過來,冷漠的對付他們。

你確定你真的想冷漠的對付她嗎?

實際上你有一千種以上的方式來對付她,每一種都讓她不痛快,她拿你沒有辦法,因為她老了。

我不跟你說母愛,或者至親,如果這樣一說,就好得了,世上真就沒有難事兒了,如果有抱負的都能橫刀立馬,有恆心的都能海角天涯。

這世上就真沒什麼難事兒了。

所以,大愛無疆,這個我信,但是讓你馬上大愛無疆,馬都不信。雞湯可以喝,但是雞湯解決不了問題。

相逢一笑泯恩仇。

泯恩仇也許還要數年,但是相逢一笑,總是能夠的。

您母親自然還有一些惡習,你也不願多提,那麼我總是覺得,也許我想得很淺薄,哪怕你站出來與她抱怨,敷衍她,左耳進右耳出,也好過疏遠她,遠離她。

你看不慣我,沒問題,但是先吃飯,我看不慣你,沒關係,但是請加衣。

我始終認為,能做到這些,首要在於你要能夠獨立,自然,我覺得你已經做到了,我感到你母親在你生活中的決策權正在淡化,對於一個已經無法完全控制你的至親,又何至於要靠躲避來解決問題,且我也不至於太相信,她現在還能像以往一樣惡毒的罵你。

也許她至今仍有一些言行讓你反感,讓她說吧,我們死不了,讓她來吧,這麼多年過來了,頭髮都白了,外面兒老闆罵的不比她好聽,刀子亮的朋友也沒她省油。

全世界每天都有特別不順的事兒,我們最大的憋屈在於。

你是我媽(爸)呀,難道不應該就是特別疼我特別順著我,特別依賴我的那種電視里演得五好家庭嗎?

哪有?

我們就是覺得,本來該有的,你沒給我,所以你跟她賭氣,跟她比,比誰先後悔。

以前談戀愛的,離家出走的,特別喜歡說,我馬上就去死,死了讓你們都後悔。

這裡面兒沒一個是想解決問題的,平白白增了分世間炎涼。

你們大婚在即,我想很快你也要成為母親,所謂將心比心,多少年積怨,好歹都過去了,感謝上蒼,我們還沒有到以牙還牙,恩斷義絕的地步。

我們在還能以德報怨的時候,不如就以德報怨好了,虧就虧一點,有時候我覺得,是不是這種關係里,最後的解決方法,就是一方吃虧。

這個我還真答不上來,我父母沒有那種特別過分的情況。

我只知道,血濃於水,但血也腥氣。

電視上演得五好家庭,有,我們這不是,但我們這也是家庭。

我父親這幾年跟我關係挺不錯,概因我確實獨立出來,我父親見了我還是得說,說我皮鞋有鞋帶,不靠譜,男人戴手錶,就是浮誇,所以我見了我父親,都不穿皮鞋,不帶手錶,從不和他上街買衣服,不和他討論任何,我指任何,我覺得會引起他牛脾氣的事情。

因為我大了,我知道人和人看法不一樣,但我不覺得我和他,就要分個對錯,這些我倆不可調和的,我就不調和了,何必呢,我要老爺子長命百歲,他要我掙錢養家,這些地方,我倆調和的不錯,這就夠了。

早些年我父親一個人坐客廳看電視的時候,頭髮後面兒都白了,我就覺得這人挺不容易,供了我讀書,他就是再討厭,我茲當是還債,也不能把他給冷了。

我父親問我當時讓你怎麼怎麼樣,對不對,我說爸真對,多虧了你,爸你天冷加衣服。

他對什麼呀他就對。

但我不在乎了,你說對,就是對,你把衣服加了,愛怎麼樂呵怎麼樂呵。

可能我是男的,才這麼勸你,另外你可以和你的男友說一說,我覺得他也能提出好建議,而且我這篇自己感覺,並不適用於其他的惡劣家庭情況,這個確實沒有通論。


不匿了。

中國家長,很少會把自己的孩子當人看,只是當成一個寵物,有的時候是個玩物,這也就是為什麼中國的家長不接受自己的孩子長大,不接受忤逆,不聽話的寵物,還是寵物么?因此,對於寵物的那種私產意識,才會造就那麼多打死自己孩子卻不認錯的父母。

你難道沒聽過「我說的都是對的,錯了也是對的!」這句話?沒有的話,我真的很羨慕你。

我跟我父母的關係,和你差不多,就是那種典型的父母會先入為主的否定你的一切,你的一切都是錯的,你的決定不值得支持,你只是個小孩,我吃的鹽比你吃的飯還多。

記得當時高中的時候,母親常常因為一些莫名其妙的原因打我,那時候我已經接近成年了,印象最深的一次,是當著全班同學的面扇我耳光,原因是她的U盤被我拿到教室拷課件了,而那天她需要用那個U盤去銀行報稅。後來我就在想,如果是我自己的孩子發生了這種事,我會不會直接在那麼多人面前扇他耳光?

這也就是我之前說的了,父母沒把你當人,你只是個玩物。

這種心態跟老一輩人的家庭教育也是有關係的,建國以來的中國,尤其是農村家庭,幾乎沒有家庭教育,不聽話就打,餓了給你口飯,餓不死拉扯大娶個媳婦我父母的職責就完結了,我給了你生命,那麼我也就有支配和收回的權利。

家庭生活美滿的人是無法理解那種長期壓抑下來的擠壓在心中的重負帶給人的毀滅性的打擊的,以至於你成年以後所做的一切,都在不自覺的遠離你的父母,你在外面可能樂觀向上,待人溫良恭儉,但是一回家你就負能量爆棚,易怒沒耐性,如果你有這種情況,那麼你十有八九有一個非常壓抑的童年。而這種壓抑外人是不可能知道的。

從上大學到到畢業回家,是我人生最快樂的時候,回到家之後,又灰暗了好一段時間,不客氣的說,如果一直生活在父母身邊,我的人生就毀了,所以我出來了,幾乎父母替我做的所有決定我都拒絕了,如果同意的話,也不會有現在的我。

所以以我的經驗跟你說,離開你母親吧,別離的太遠,保持距離,不要讓她攙和進你的生活里,你的一時心善,可能會毀了你很長一段時間的生活的,你母親要是能意識到自己的錯誤,你就不會過得那麼艱難了。

另外,不要把自己想得太過罪惡,人活在這世界上第一位的是要對自己負責,要對自己好一點,因為歸根結底,這個世界上的所有人,你是一個人孤獨的活著啊。


已經有好多答案了,給我的感覺是:在一個女孩子掉進水裡喊救命時候,大多數人(答案)只是站在岸邊教女孩怎麼游泳。個人覺得只有@鍾磊 的答案算是伸手救過題主。

想對那些告訴題主怎樣順應母親,怎樣和長輩溝通的人說:和家人溝通,心態永遠比方式重要。

題主要的是心態,不是方法。

因父母而壓抑的人是根本控制不了父母帶來的深深的負擔感的。離開父母的五年就是我人生最最開心的五年。我覺得很多人生的艱難困苦跟和父母在一起的壓抑比起來都輕如鴻毛。但一離開父母就會讓我瞬間變成各種充滿正能量的積極活躍吃苦耐勞小盆友。只要和父母在一起就變成敏感,易怒,壓抑,想自殺小朋友。我也不想這樣,但是事實就是這樣。

開始正題,首先,非常贊同PSYCHOLOGIES雜誌當中的幾句話:控訴父母是走出問題的第一步。

「無法放下對父母的怨恨,一個重要原因是還沒找到父母愛自己的證據」

「我們都曾是孩子,大部分人也會成為父母。沒有完美的孩子,也沒有完美的父母,在某種程度上,我們可能註定被禍害,也註定成為禍害。成長,也許就是經歷艱難、不斷接受失望、逐漸學會理解和接受人性的過程。」

控訴父母對於很多人來講都是難以接受的,這個意味著我們對生養之恩的否定,對道德的反抗。但是我想說,如果你不好意思,我幫你!我幫你控訴你的母親就沒問題啦。我並沒有對你母親盡孝道的義務。每個父母都是都是有罪孽的,或多或少而已。題主的母親當然也有。為什麼不能確保一個良好的生長環境就給孩子生下來?為什麼有一個這麼好的女兒連一句誇獎都沒有,只是冷冷地問,有沒有努力掙錢,難道女兒只是機器?為什麼只問瘦下來了沒有,難道女兒只是商品?為什麼只強調女兒的義務,沒認識到自己對女兒不開心的責任?您自己就是對的么?您知道一個破裂的家庭本身對孩子多麼大傷害嗎?您知道孩子多麼需要您永遠不會給的肯定么?您知道你說出的每一句話都讓孩子多麼沉重么?您知道您女兒離開您是她的合法權利么?最近看的《ture detective》裡面男主角的女兒三歲的時候(20年前)因為車禍死了。男主角說他雖然很悲痛,有時候卻也感覺很慶幸。因為女兒死讓他倖免於做一個父親的罪孽。(真心覺得這想法很酷)

題主敘述了那麼多,一點兒也沒有表露對母親有反感,只是說了和母親有距離,還有母親倔強和風塵僕僕的背影,還有母親沉重的愛。題主沒敢直接表述母親的反感,壓抑了自己的情緒。我們是可以對好人有反感的,我們也可以對我們愛的人有深深的反感。

反過來看看題主對母親有什麼罪孽么?有很多是用人家暴的對象是自己的父母的,我身邊就能看到,這是極端情況。普遍情況是,現在好多人都是啃老族,享受父母給的房子,安排的工作,給父母生一個孫子孫女。除了呆在父母身邊依賴父母,我看不到任何什麼發自肺腑的孝道,僅僅是快樂地依賴而已。他們和題主有什麼不同?僅僅是父母帶給他們更多的快樂。題主和他們有什麼不同?帶著一顆壓抑的心,為母親匯錢。

題主得到的相對少,付出的相對多。我想說的是,題主真的是一個好女兒!!

但是題主的母親覺得女婿比女兒貼心。這是為什麼?因為女婿跟母親沒有什麼不好的回憶,沒有那麼多壓抑的事情,來往起來很自然,母親對女婿的要求也沒那麼高,自然相處起來也沒有題主和母親那麼難。

題主想要變得貼心,首先得打造一個快樂的自己吧。但打造一個快樂自己最大的障礙,又是和母親離得太近。現在這個是死循環,沒法破。題主現在在母親心裡就是一個爛好人而已,題主逼自己去看母親,卻只能給母親看一張題主臭臉,何苦呢。

說了這麼就是想說一句話,儘可能少地和母親接觸。除非母親強烈要求您去看她,要麼盡量別去。遠離敏感源是解決心裡問題的前提,讓自己快樂是讓母親快樂的前提。

好好對自己好點兒把,買好看的衣服,去旅行,讀書,看有趣的電視,健身,交際,做什麼自己喜歡的都好,當生活被快樂填滿以後,也別太把母親當一回事兒了。

一個快樂的女兒,是送給母親的最好禮物,無論女兒在不在身邊。


我家二老都非常強勢,我從小就被安排好一切,加之兒時身體不好,所以知道結婚前,我基本都屬於家裡什麼事情都沒管過的。決策也不用我,家務也不用我,直到快二十歲,帶出去見人的功能也只是叫叔叔阿姨好。

作為一個有這樣家庭背景的海外華人,我特別特別感同身受你最後的那句。不管是父母,還是中國,我都有著無法選擇、深深印扣在心底的愛,但是不喜歡,不欣賞。

所以我結婚的時候。。。

我叔叔告訴我,結婚後別和你爸爸住在一起。

我舅舅告訴我,結婚後離你媽媽越遠越好。。

我當時心裡真的是一萬頭草泥馬奔騰而過。。。原來不只是我一個人這樣認為他倆啊!!!!親弟弟有木有!!!親哥哥有木有!!!

所以同樣的建議送給題主,一個省,兩個城市就好。逢年過節可以回家看看老人,真的有急事兒也可以幾個小時立刻到,而且還比較遠不會受到他們的不良影響。

恩,就是這樣。。對父母,對國家,我都選擇這樣的解決方式。


都是說自己經歷的,我來講兩句:


無非是兩類親人


1做事傷害過你(這我幫不了忙,不過建議是多交流)


2整日歇斯底里,非常敏感,易怒。


這是病,需要心裡醫生介入,中國人不願意承認自己有病,精神病就更不願承認了。 趕快勸你的父母接受相關精神類的治療。對於一個焦慮症,輕度狂躁症患者你做的再好,再會交流,想進一些方法也是無大用的,醫生比您更專業。


題外話,贍養父母這一觀念我持保留意見,我認為這種行為屬於一種侮辱。無需與我辯解


國人最近些年被灌輸了好多看似有道理的行為準則比如「遇到問題先找自己原因」


呵呵,鞋小是因為我腳大?


不解釋


我們的傳統教育里,稍稍誇張一點說,就是父母是沒有錯的,子女是需要無條件地聽父母的話,父母老了要孝敬父母。

連婚姻都是「父母之言...」、「指腹為婚」之類

對於家庭成員在人格上的平等,是排斥的。

這種傳統、這種文化影響下,出現父母對子女過嚴,甚至打罵子女出氣這樣的情形,就可以理解了。

時代在變化,觀念在變化。

好吧,回到題主的問題。

不親近,是因為你的母親以前對你的嚴(過分)要求,沒有在人格平等的前提下的對話。

你需要做的是,理解母親當初為什麼那樣,以及現在為什麼仍然會說一些重話。

能猜到的,多半是「不安全感」。她在她原來的家庭(她的父母)有不安全感,有被忽視。這些背景使得她在新的家庭中,通過「強勢」、「好強」、「打擊父親」,來「確認」自己的正確,確認自己的言語的影響,確認自己在家庭中的重要要。

總而言之,她通過這些,在尋求一種安全感。

以上,都是推斷。你可以側面了解去驗證(和她聊天啊,問姥爺姥姥的情形啊,姨、舅的小時候的情形啊,他們兄弟姐妹的關係啊什麼的,就把她小時候的生活也帶出來了),也可以去問姨、舅、姥姥姥爺(如還健在的話)但不要直接問她,不要揭穿,不要和她起衝突。

聊這些家常,也是增進了解、加深感情的過程啊。

然後,你知道了這些原因後,就算部分解開了癥結,再做心理調節就容易了。

以後,你母親再這樣「強硬」對你,你就知道她其實是在找安全感,那你就不需要管她說的什麼,不需要放在心上。你要做的,就是做你認為一個女兒應該做的(在你的認知內,即心理承受範圍內),適當經常地去看望(你前面說到的逃避,不是辦法)、負擔日常的開銷(這應該是不大問題)、和她聊一些你的工作、所見的有趣的事情(往正面引導)等。

對她的負面的打擊、不合理的要求(如上面提到的為了在親戚里有面子,答應幫人家幫的事情之類---其實,這也是「不安全感」的一種表現。或者,從另一個角度來看,如果有足夠的安全感,才不會把這種事情當回事,對不對?--幫上就幫上,幫不上就幫不上,不需要通過幫了你,讓你來感恩,讓你來見識、佩服我(家)的能力/能耐,來顯示我(家)的強大、富足,或者是顯示「我在我女兒那兒說話很好使」),就是笑咪咪地隨口含糊一答應,如果她認真緊逼,就耍賴、撒嬌、磨蹭、拖、找借口。這些,都增加了你們溝通的機會。這種無效率的溝通,卻是在增加親情。這些雖然(顯然)不是她想要的結果,但卻成了增進你們間關係的過程。她要求的事情沒有做,但你想要的效果卻達到了:你們的關係更近了!

現在開始,你是家長了,無論從精力、資歷、對家庭責任的負擔上,都是。

對母親,可以象對待小孩子那樣,用「哄」的辦法了。不和她爭。

更進一步:

你現在或多或少會有這樣的想法:自己小時候吃過的苦、受到的傷害,不要在下一代身上重演。

但是有一種情形,是需要警惕的:過尤不及

過分地對小孩子好,滿足幾乎所有的需求/要求,不讓受任何氣,不讓吃一點苦。

這在他/她成年後,將是另一種災難。他/她會把父母給的這些都當成想當然,更多地不停地向父母索取,而不知道回報。

我已經見過一些這樣的案例。你還沒有到這一步,但預警一下,不會有壞處。

家庭成員,要做到人格上的互相尊重,平等對話。無論是對長輩,還是對下一代。

孩子要聽長輩的話,前提是這個長輩是真心為了孩子好,以平等地、商量的態度。而不是強硬的、強權的、用「父母」的尊嚴來施壓的。

對孩子好,但是不能虧了大人。在食物、衣服的品質要求方面,大家一樣重要。甚至大人應該稍稍更重要一點:因為你們是這個家庭的頂樑柱!

小孩子需要更多的照顧和呵護,因為畢竟弱小。僅此而已。

但也要讓他/她接受適當的挑戰,承擔應該承擔的家庭責任。能幫著做家務就要開始讓他/她幫。

否則就會失去平衡,而往回找平衡,很難。


非常能理解題主,我也有個類似的母親,做過很多努力試圖改變她,但是你會發現你說了幾個小時她根本完全沒聽進去,非常痛苦,所以最後我放棄了。

現在我對我母親的態度就是,我接納我有個這樣的母親的現實,她有她的生活,我有我的生活,我會盡我的能力傾聽她,但是我再也不會試圖改變她。我理解你心裡的矛盾,覺得自己像個不孝順的孩子,沒錯我們不是傳統意義上的孝順孩子,或許還會被別人說閑話,但是請不要在意那些,他們沒有經歷過他們怎麼能懂。

我現在就是在努力強大自己,因為我知道我越強大我就會包容我的母親更多,而這種包容就足以讓我們的關係維持在一個和諧的狀態。

再貼一段我曾經看過的一個帖子的回復吧,和我們情況有點類似的,我當時看了特別有感觸。

「不知道樓主有沒有聽過一句話,大意如下:生一個孩子,好好的關愛她,並且和他一起成長,你就會經歷一個自我修正,自我實現,自我超越的過程。因為你對孩子的愛,令你有足夠的勇氣和力量去健全和完善自己的人格。

我就是一個人格不夠完善的人。我能體會到樓主的感受,因為我同樣也不夠愛自己的媽媽,但我更糾結的是,我父親在我幼年時去世,我和媽媽兩個人相依為命長大。我這樣說媽媽,估計在很多人眼裡是狼心狗肺啦。但我坦誠自己的感受。我媽媽人格更加不健全。可能爸爸去世是一個重擊,但更多是來自她偏執和虛榮的性格。我從小就是她的垃圾桶。她解決不了的人際壓力和她的種種心理問題,多疑的,猜忌的,虛榮的,自卑的,全部她不爽的事情都倒給我,那時我才十歲,她無所顧忌的宣洩讓我對這個世界一直都有種種不安全感,因為她,我覺得這個世界上的很多人都很自私都很壞,甚至很多人都不值得信任。我媽的性格很雙重,別人對她的不好,她全都糾結在心裡不爽,但是我一旦惹她生氣或者遇上她心情不好,她就肆意打罵,我高三時還有臉上頂著紅掌印去上課的憋屈記憶。她最喜歡當著人面說我,罵人的聲音還超大,我家住四樓,她罵我,一樓的同學都聽的真真切切,有一段時間,我就覺得我們院子里大人都覺得我是壞女孩。因為我爸去世了,我還老惹我媽生氣,其實我不過是倔強一點罷了。我很敏感,這些事對我的自尊心傷害很大。導致我現在也會很偏執。我媽到現在還是這樣,我覺得她的心理年齡也就是十來歲的小孩,就連手機壞了,也要大驚小怪說完蛋了完蛋了。

我是在長大之後,接觸了心理學知識。才開始逐步糾正被媽媽影響的世界觀。我和其他人接觸心態都很健康穩定。但是和我媽幾句話就能吵起來,我知道我潛移默化了她的影子,我和她吵架是在對抗她強加我的不理性的想法。所以我很難說出我有多麼的愛我媽,疼惜她是有的。可是,當我有了孩子,我覺得情況開始有所變化了。

我曾經寫過一句話:最好的教育,就是自己先做一個身心健康的人,然後以身作則讓孩子自信並且也相信這個世界。我不是刻意要做一個身心健康的人,只是我不希望孩子因為我的不理性不健康而成為一個發展受限的人。

所以我一再調整我自己向一個健康的人發展,並且在這個過程中,我覺得我也在逐漸諒解和開始接納我的媽媽,每個人的人格形成都有一個環境因素,她的性格有她的無奈。

她對我的養育無論好壞,我要從心裡釋懷,從心底里理解她,這樣對誰都好,接納父母,其實對於自己而言是一種莫大的釋懷,是一種壓抑的釋放,估計樓主是能有所感受的,要不也不會開這麼一個貼。


有些父母是有毒的,題主順其自然吧,不想跟母親親近就不要親近了,童年留下的陰影很難磨滅,一個人在小的時候無法跟父母建立起來正常的關係,成年之後就再也沒有希望了。人生只此一次,錯過的就真的錯過了,永遠無法彌補,遇到這樣的父母就註定了在我們這一生中永遠體會不到正常的父愛或母愛究竟該是怎樣的,也無法去依戀挂念父母。無論以後如何修復,它都不是該有的模樣了。


會讓人痛苦在於,不曾有一個溫暖的童年,無論長多大,我們都像一個小孩一樣,希望得到父母親的呵護和疼愛。可是很不幸,無法給予孩子正常童年的父母也永遠不會意識到自己曾經鑄下的錯,他們會抱著我養大了你對你恩重如山的想法來控訴你的不孝順,絲毫不知自省。遇到這樣的父母不是我們做什麼能夠改變的,只有接受並直視命運的安排,就像接受殘疾一樣接受自己生命里這份最重要的親情的缺失。


題主,祝你能做一個好母親,不要把自己的不幸複製在自己孩子身上,也不要給予孩子多得要溺死她的關愛。但願我也能做到。


謝邀!

聽她講述童年故事,帶著情感和理解去傾聽。


我不知道你們跟母親的關係都是怎樣的。我和我母親是一對硬邦邦的母女,從小到大,從有記憶的歲月開始,我跟我媽的交流基本靠爭吵與冷戰,現實中那些津津樂道的母女故事在我倆身上從來沒有發生過。

她對我有著極強的控制欲,在一定程度上,極大限制我的自由,並且否定我的大多數。在我十四歲以前的日子,我不知道自由是怎麼一回事。她粗暴的規定我必須穿她認為好看的衣服和鞋子,就連買書包這樣的小事,也不能有個人意願。我能夠回憶起的,和她所有共同的購物經歷里,只有因為「我不聽話」所以她就可以肆無忌憚掉頭就走,剩下的那個手足無措的自己。

讀書時,她不允許我寄宿,到了大學,每周讓我爸接送我。一直到今天,我大學快畢業,法律上來說已經是一位可以對自己一切負責的成年人,我在家依舊沒有關自己房門的權利。她打著所謂為我好的名義,侵佔我的生活。

作為一個傳統的中國女性,因為欠缺對於愛的了解,所以她不太懂得如何溫柔地傾注內心的情感。她這一生關於親情的認知,不過是她覺得子女只是家長的附屬品,並且沾沾自喜。她覺得在很大程度上來說,她的女兒是聽話的。我從06年就開始寫博客,紀錄生活,寫大段大段的心理獨白,我那時候總喜歡問,為什麼別人的母親可以是那樣子?為什麼我的母親是這樣子?

這是當時年幼的我所能想到的唯一能夠避開她的發泄方式。因為她至今也不大會上網。這聽上去是一個黑色幽默,像一個殘酷的笑話。

很多年後,我讀到胡適先生寫給他孩子的一句話:樹本無心結子,我亦無恩於你。心裡既羞恥,同時百感交集。

我不能說我不愛我的母親,但是我一點也不喜歡她。

在我成長中,她經常口不擇言,說出的話像一把利劍出鞘,正中心頭。等到我有了反擊的能力之後,我們彼此說惡毒的話去刺傷對方。我說,「有你這樣的媽,我沒有吸毒你就該拜佛了。」,她反擊我,「生了你就是我這輩子最大的報應。」

我討厭她這麼多年來帶給我的,或大或小的陰影。我變的暴戾乖張,懼怕一切過於親密的關係,渴望獨處,因為年少時自由的缺失,長大嘗到自由的甜頭之後便不想再回頭。我既冷靜又不可理喻,內心期望能有人對我表示理解,懂得我。因為我從來沒有被我母親理解過,她甚至不曾嘗試。我甚至恨過她,在我和她關係最劍拔弩張的時刻。在我抑鬱最嚴重的那段時間,我曾經無數次聲淚俱下的問她:「你到底要怎麼樣?"我發自內心的恨過她。我恨她在我抑鬱的時候說「你該去死。」,我恨她非但不體諒我痛苦的原因,反而火上澆油。我恨她居高臨下的指點我的人生,儘管自己的人生不過爾爾。

很多時候,我們近在咫尺,卻不能好好說一句話。最鑽牛角的時候,我想,乾脆去死吧,一了百了。

我是和她認真嚴肅的說過我想死的。她也很認真嚴肅的給了我一巴掌,說你以後不要再講這種話。後來我知道了一些事。

我父親告訴我,在我很小的時候,曾經走丟過,最後是奶奶把我尋回來。我爸說,當時你媽抱著你哭了很久。那時候我大概明白,這麼久以來的根源或許來源於此,她大概心裡還是愛我的,就像我也同樣愛她一樣。

我記得某個下午,我一個人在宿舍看《午夜巴塞羅那》,伍迪艾倫塑造了一個只肯用西班牙語寫詩的老人,他拒絕講自己的作品發表,他說這是他對人類的懲罰,他不滿人類一直沒有學會如何去愛。我一個人躲在被窩裡掉眼淚。

就像我知道,無論在外人看來你具有多少美好的品質,你堅硬,獨立,果敢,你人生中的任何決定都是自己做的選擇,然後自己承擔。無論表面上你多麼光鮮亮麗,後來得到多少簇擁和關懷,但是在內心深處,你知道,童年時代覺得灰濛濛的天空和一望到頭的青春從來沒有消失。這是一種解不開的結,它既不會讓你痛苦得無法呼吸,也不會讓你虛弱到無力,但它永遠存在在那裡,會在你未來的人生中以各種暴烈的方式表現出來。

但是你已經是一個大人了,我跟你說這些的時候,你千萬不要難過,不要哭。

每個人的命運都有他的悲或喜,缺失或收穫。泥上偶然留指爪,鴻飛那復計東西。往後的歲月里,儘可能的用物質彌補吧。其他的,順其自然。


有相同感覺,到年紀和父母分開住後,和父親的關係有改善,和母親的關係卻疏遠了

厭惡自己有時刻意的疏遠父母,事後後悔不已

現在的做法是把他們當自己的小孩,不過分的事,他說他的,就順著,不在身邊,就偶做偶的。


看了題主的描述。感覺好想哭。。

雖然其實沒有怎麼感同身受過,但是看看就好難過好難過。。

好了不跑題了,說回來。

唔,其實我是蠻冷血的一個人,我認為親情全靠血緣關聯全是瞎扯淡。當然,對我們大多數人來說,親情是基於血緣才建立起來的,但我以為,感情是相處中慢慢產生的。

BUT,對母親來說除外。

我媽媽是婦產科醫生,她親手接生過那麼多新生兒,她就說,孩子是媽媽心口掉下來的一塊肉,但凡媽媽沒有不疼孩子的,即使孩子懷胎才三四個月的時候就心心念念掛在心上——而這一點對於很多爸爸來說是很奇怪的,他們的感情大多基於孩子出生的那一刻。

但是也不能以偏概全。確實有媽媽不懂得疼孩子的。她不是不疼孩子,可能是沒有人教過她,也可能是她不善於表達,也可能是她表達方式錯誤。(這和第二種的區別在於它不是不表達,只是不能得到自己想要的表達效果)。

所以,關於題主你的描述,我覺得你的媽媽可能是:1)外婆教育她的方式也不盡溫馨關照事事體貼,即自己沒切身經歷過,再加之後工作繁忙,無力顧及。2)缺乏正確的表達方式。因為通過你的描述,她並非不愛你,她爭取撫養權,供你出國,等等。而且似乎她並沒有對你和你男朋友的事情多加阻撓?如果真的是不愛孩子的媽媽多半不會希望孩子幸福。

而且,某種程度上,我覺得,題主的媽媽是把對你的愛轉化了一部分放到你男朋友身上。她大概也覺得,多年對你不夠溫和,不夠親切,所以看到你找到這麼好的男朋友,忍不住為你高興,她讓你男朋友忙前忙後,雖說是炫耀,是替誰炫耀?是替你呀,你找了這麼好的男朋友!她是在為你高興呀。

至於你想提醒你媽媽被你男朋友阻止,我覺得,他可能比你更了解媽媽的心態吧。你可以更加體貼你男朋友,表示非常非常珍惜他的付出。畢竟,你們是要過一輩子的人。而你的媽媽,已經老了,再要強再獨立不是當年的那個女人了。所以,不要讓她傷心。

至於你們之間的隔閡,不夠親切,繞回我最開始說的話。感情是培養出來的,題主你幼年是親戚照顧,回到母親身邊又沒能充分感受到母愛,所以覺得不親切,不夠愛,無可厚非。但是你媽媽對你的愛,卻始終沒斷過。或許她年輕時沒能親力親為撫養你確實不像那麼愛你的樣子,但不代表她不曾遺憾過。每個媽媽都是希望孩子在自己身邊的呀(個別極少數特例不談)。所以,你們的關係,不要太勉強自己,順其自然吧。

就當盡義務一樣,陪她聊聊,打發時間,也是好的。

最後。祝題主幸福。以及。你的男朋友真的很好很好。

以上。

——————————————————————————————————

剛剛想起來補充一句。題主媽媽的教育方式以及心態,和她自己的經歷往往有很大關係。題主不妨和母親交流她年少時的事情,或許了解多一些便更能體諒一些吧。

又及,沒有感受到充分的愛,大了往往覺得好像家庭也沒什麼所謂,但是出於道德又覺得這樣不好,真的很正常,題主不要覺得自己有問題。摸摸頭,你以後教育自己家寶寶的時候記得多多愛他~


額,出國兩個月了,沒跟我媽聯繫過,過年也沒。走的時候她問我:你到底想怎麼樣。我說:我想咱倆再也不聯繫了。

從小我沒給她機會打我太多,我後來跟我爸,兩周去看她一次,再喪心病狂她也就有機會罵罵我。可以不帶喘氣用騷貨不要臉的小蹄子之類的詞罵幾分鐘。這都不算什麼。只是我爸爸是個極溫和有教養的人,他給我這世上最好的父愛。我不知道我媽怎麼就慢慢墮落成那樣了,我一直覺得她就是我童年的污點,和我的生活圈裡的人都不一樣,比誰都下賤。

但是真正讓我解不開的是。當初她男朋友來找她複合,我把那男人之前猥褻我多年的事情寫信告訴她,她居然還跟他保持聯繫,還是挺熱合的那種。那是初中時的事,自那以後,我就沒把她當媽了。還跟她聯繫是因為我爸,他什麼都不知道,讓我對我媽好點。我不想讓我爸知道,所以也就那樣。再有,不知道你們有沒有這種感覺,再糟糕的媽也是媽,在一起的時候就很舒服放鬆,跟別人不會有這種感覺,大概是娘胎裡帶出的感覺。再加上其實小朋友對父母的愛是無條件的,從小我愛她比她愛我多。這種感情割捨了還是非常難受的。

我對於她,我想她一定這樣想過,就是拖油瓶。上大學以後,她覺得我有出息了,(哎這類人的思維就是這樣沒辦法鄙視再多),再加上她老了覺得我是個依靠,所以比以前關心我多點,討好我,不把我當撒氣桶了,開始抱怨我跟她聯繫少了。這讓我特別煩她,也特別不想她把我當依賴這個想法得逞。

我也試圖緩和關係,解開心裡的結。小的時候一直不跟她說那件事是因為怕她難受,怕她自責,怕她跟那男的拚命做什麼出格的事,後來事實告訴我我想多了。她沒有拿起斧頭去砍那丫的,還給他送這送那,這個結怎麼解?

之前她罵我不關心我,我也就是想她不容易。之後,我就不服氣,我是我爸養大的,怎麼就輪到你這個賤b來罵我,(我心裡就是這麼想的,她不是我媽了,她是我另一個世界裡的人,這個世界充滿骯髒惡臭的東西,在這裡她就是一賤b,我找不到高貴的詞形容她,她在那裡用它罵妓女的詞罵著我)。我不能讓這個世界沾染哪怕一點點我的另一個世界,而且我必須擺脫這個世界讓她徹底消失。這個想法出現之前,她有次問我我為什麼對她那麼冷漠,我問她:你不知道嗎?她說至於嗎?於是我認真地懷著一點希望地問:你對我 有沒有一點歉意?一點後悔的感覺?她說:就那些事你用的上記那麼久嗎?你性格這麼硬,以後誰受得了你。

我一直覺得,當初我就是不跟她寫信,她應該也知道那件事,她一直都知道。在她跟他鬧僵要分手的時候。她有一次跟我說過。「你別跟他單獨在一起。我不希望你們單獨在一起。」這句話就像炸彈,我覺得她一直都知道。本來我只想要她一個歉意。但如果當初在她真的知道這件事我就沒辦法原諒她。

你看其實很亂。總的來說就是我覺得她就是我生活中最糟糕的東西,我一切都好,性格脾氣外貌智商家庭(請原諒我自戀),所有事情都很美好,唯獨她,她應該就是我最鄙視的最不屑打交道的那類人,我媽和我是兩個世界的人,我有我的,她有她的。

你也不用糾結了,不是你媽媽不好,而是不好的人做了你媽媽。不起其他不好的人,你媽就算好的了。

我有時會想,如果她沒錢,她會把我賣了。就是這樣。


你不是聖人就千萬別干聖人才能幹的事兒,接受不了就別接受,跟著自己的心走,順其自然,否則精神上受不了。人來到這個世界上得先讓自己活好才能管得了其他的,把自己的小家過好母親的事兒彆強求,說得來就聊兩句說不來拍拍屁股走人。


我個人和我父母的關係也是很淡,說實話。我到現在不能接受我父母,我打心裏面覺得他們不夠格是個合格的父母。特別是我自己成為父母了以後。但是,我覺得, @朱炫的話很不錯,雖然我還會繼續選擇我自己的路,但我會選擇保持沉默。讓美好的聲音更多一些。


我是一個比較民主幸福家庭長大的人,所以我從沒覺得家可以是個很痛苦的地方,長大遇上幾個與你類似的朋友,發現他們眼中家是就是痛苦。他們都在苦苦掙扎,爭取做著與母親相反的人,可大多數人還是很像母親,有的說我到死都擺脫不了她,有的說我恨不得我很小的時候她死了,我想他們不是不孝順,只是恨自己成為最不想成為的人。這些朋友到現在幾乎沒有人能與母親和平相處,最成功的是能夠不受母親影響。所以,我想你的母親應該也是類似,如果你沒有強大到不受她影響,就不要想能影響她,在這之前,相敬如冰可能是比較好的方法。


母女分割異地,各自生活,似乎已成了許多家庭生活中的常態,有些因為孩子早早去異地甚至異國學習,有些因為婚姻離異,有些因為不得不在異地工作。。。這個時代的那些個少男少女們早早就體會到了什麼是"流離失所"。我們小時候,特別是小女生都特別希望沉浸在父母的愛里。小學的時候每次下雨我都希望老媽送傘,但結果都是自己回家,記憶中和老爸很少交心,有時候甚至一個暑假都不說話,原因就是沒有其他孩子勤快,能幹。有時候一個假期都戰戰兢兢,生怕一不小心不說話的父親就開始罵自己。幾乎小學到大學每個暑假,寒假我都是在家裡度過的,可是父母沒有陪著我,遊樂園什麼的都是奢侈,24年我沒有和爸媽去過一次遊樂園,沒有單獨出去旅行過一次。沒有的事情太多,童年的遺憾多得數不清。一個人過的每一個寒暑假,被鎖在家裡的壓抑感竟也成為了習慣,很多苦,以及與父母相處的細節我都不想再談及,最重要的是回答題主怎麼調節。

今年我一個人蜷在沙發上看書,有這樣一句話讓我一個人在屋子裡放聲大哭:" 血液至親生生分離,這種分隔不僅僅是地域之分,亦有同室而居卻成陌生人的分隔。在這樣的生離面前,很多人只知道以最簡單最便利的方式去解決其苦,經濟上的承擔,生活里的照顧---這些付出已然讓他們已感覺精疲力盡無暇顧及其他。那些無數次在這樣的生離面前掉眼淚的孩子,長大之後疏離倔強,不肯讓任何人輕易走進,但他們是最企盼人走進的孩子,又是最容易因為一點不一樣的好,就肯付出愛和忠貞的孩子。」

我們感謝父母的不求回報的付出,那些未能被照顧的失意與彷徨,只能放在心底慢慢溶解、消化。那些無力消融的苦,又寄放於後半生之中,等著命運安置他們。這些幸運與不幸,早成定局。我都明了。可我又多麼希望,時間可以倒流,我亦能陪在父母身邊,能和老爸多通幾個電話,不管說什麼,都好。但我又想,他們已經給了我最多的東西,給了我最真切的倔強。我一個人很少感到害怕,在外一個人住了整整一年之後,那些派遣不了的壓抑感漸漸的溶解在了黑黑的夜裡。老爸老媽與我很少交心談話,但是那些支持足矣。我不會忘記這一年我們一家人的變化,也不會忘記我心裡一想到老爸主動安慰我之後我內心一陣陣的刺痛感。

這也是我這許多年的心境,有一種魚叫過山鯽,在河水乾涸以後會翻越山川去尋找另一條豐沛的水流,人在感情的生離之傷面前,也要竭力跋涉。父母血肉至親面前這些辛苦與無奈都只能慢慢排解,與其注視著這一路的心酸不如看到他們的不容易。【活著】的自序里有這樣一句話:"一個人和他命運之間的友情,是最為感人的友情,因為他們互相感激,同時也互相仇恨;他們誰也無法拋棄對方,同時誰也沒有理由抱怨對方。他們活著時一起走在塵土飛揚的道路上,死去時又一起化作雨水和泥土"如果不是因為你的母親,不是經歷了那麼多生離之傷,你有怎麼能夠成為今天的你呢?


從小就不與父母親近,有了弟弟之後就更別提了,初中要住校,別人家的孩子哭的梨花帶雨,唯獨我樂不可支。到現在都有一個想法:遠離他們,逃離這個家。上了大學,離家更遠,很少見面,所以我們之間的關係還不錯,我努力改變心裡對他們的評價,真的很努力!


直到最近,我又在懷疑自己!兩件事,第一件事,她和她弟弟,也就是我舅舅鬧了些矛盾,我舅回老家時,我請他吃了個飯,她知道後,電話里把我一頓大罵,什麼難聽就罵什麼?第二件就是過年回家,給他們一人買了個手機,他們的手機壞的不行了,我是真心當禮物送的。買回去之後,各種不滿意,各種數落……走的時候要把買手機的給我,我沒要,就一直給,最後我拿了,但我心裡想的是找個機會給他們打到卡里去,我媽送我上車時,她問:剛你爸給錢時,你就真的全拿了,不會給只拿幾張嗎?心裡唰的一下就涼了,我不知道,對於家人,還要虛偽做作。


心裡再怎麼自我安慰,都沒用。


老派人物的父母,有好多這種情況的,我母親更狠,打人從來都動用武器的,我從7歲挨打,直到40歲那年,還被抽了一巴掌。不奇怪的,經過文革時期的人,沒幾個不變態的,我把她們叫「毛澤東死硬份子」。跟這些份子打交道,來文的肯定沒戲,來武的又不厚道,別跟她們過多糾纏,見了面少說話,更別談政治,否則,你死的很慘。只說吃喝拉撒睡,其它概不討論。要想親近,還有個辦法,只要你不覺得自己噁心,那就是「大讚毛主席!」。


跟題主有個相似的媽,我是女孩子,而且感覺跟題主年紀也差不多,不過心裏面的想法不太一樣。題主你現在的困惑我是幾年前經歷的,我媽也是個動輒發脾氣從小到大被打被罵家常便飯,而且也是自己發脾氣從不講道理那種,在我面前說我爸以及我奶奶那邊,把錢看得很重等等等等,但是就我對自己的回憶,我沒有恨過她,可能有怨,記得最深的應該是傷心,特別傷心,因為覺得她那一系列的行為都出於她不愛我。比如我中學時候去老師家補課,生理期肚子疼的臉色發白全身出冷汗,打了電話回家問我媽能不能來接我一下,結果被拒絕,只好大中午自己騎自行車回去,一個小時的路程,因為實在太難受,中途在樹蔭下趟了好長時間,感覺就像死了一樣。最難過的是回家看我媽吹著電扇躺床上看電視,當時真的是。。。又比如,我從小讀書用功的全部動力是為了拿獎學金省學費,上大學之後就一直做兼職,最鬱悶的是畢業那年,因為保研,就找了個全職的單位,暑假覺得太熱,而且兼職的房產公司太苛刻,所以最後一個月想回去休息,但我媽一句"回來讓我養你嗎"頓時覺得很傷心,一個人晚上坐著學校附近的小店,那時候時間也挺晚了,店老闆已經收拾東西自己在吃飯,我看他們一邊吃飯一邊聊天很開心的樣子,就哭了起來。

好像說得有點遠,其實我是想說,幾年前我也跟題主一樣覺得溝通沒用,其實現在我也覺得很多事情溝通沒什麼用,不過有些事需要說出來讓家人知道,我跟題主不一樣得是從小就不是個逆來順受的性格,我跟我媽吵過而且會維護我爸,我小學之前也是在外婆家住的,不過記不清那時候的事兒了,沒影響我對我爸的映像,一直覺得他就像頭老牛一樣為了家裡很辛苦。後來長大一些,就不會跟我媽爭鋒相對,變得比較沉默,事情好壞心裡有數,只是想為了她不發脾氣自己就努力做到最好,後來經歷的比較長的就是我媽不愛我這個階段了,尤其後來異地讀大學,覺得我媽把錢看得比我重要總抱怨我花了她多少錢,慢慢的就覺得自己一定要擺脫這種抱怨,如此才能獲得話語權,當然也很傷心,身邊的閨密也覺得媽媽苛刻,也是那個適合開設反思,是不是自己跟家人溝通太少。

我也對他們冷淡過,一個月不主動打電話回家,以前從不說自己在外兼職又要兼顧學習的辛苦,後來慢慢的也就跟她說,開始真說不出口,這種看起來類似撒嬌的事情,到現在覺得在電話跟我媽大哭也沒事。

不過真正的溝通還是因為前年那次吵架,真是大吵一架,把我所有的不滿壓抑一股腦都說出來,感覺自己歇斯底里跟瘋了一樣,那時候剛失戀啊我媽又因為錢的事整天叨叨叨說得很難聽,於是就沒控制住,事後被自己嚇到了,後事不提。不過那次之後,我媽就改了很多,大概從沒看過我那個樣子,所以也有點顧忌。

現在在讀研,因為不用教學費,自己也在工作,經濟完全獨立也有一年多了,雖然我媽依然經常說錢的事,但是至少不再對我那麼多抱怨,因為可能我不止一次的在電話里跟她哭過,她也知道我辛苦。

我覺得我是跟我媽有很多矛盾,她做過的讓我寒心事兒也不少,脾氣很暴,不過這好像都沒有影響到我愛她,不為別的,就為了她把我生下來養這麼大,我也理解她的孤獨,她也會打電話跟我抱怨七大姑八大姨的事兒,她遇見的煩心事,我也一樣,過去的事兒都過去了,我現在大了,就只想好好孝順他們,多關心他們,而且用心的話,她也會感覺到,她五十齣頭得人我不可能讓她改脾氣適應我,但是我可以適應她嘛,只要不是過分的要求,我都會努力順著她,而我覺得,媽媽也在改變,這是一個好的發展方向。

所以題主不要冷淡媽媽,你要想想她一個人,真的會孤單,沒事多回去看看,不要老記住那些不好的事兒,多想想她的好,我不信你媽就一點溫情都沒有。不過我現在已經掌握了話語權,很多事我媽還會聽我的,你也得適時態度堅決一點,不過注意方式,不要讓她覺得你在煩她嫌棄她,而事實上,我們做一些事說一些話的出發點確實是為她好,她會慢慢知道。

情況不同,就給題主一個參考,也是一點鼓勵。

最後,祝福題主?


推薦閱讀:

在一個強勢的母親弱勢的父親下生活,但母親非常疼愛我,我不知怎麼辦?
有兩個男孩 和老公在家庭角色上無法協調 會影響到孩子的性格 該離婚嗎?
哺乳期,如何增加妈妈下奶量?
江歌母親是否可以向劉鑫提起民事訴訟?畢竟江歌是為了維護劉鑫而遇害的?
母親的性格會不會影響孩子的性格?

TAG:母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