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越來越多的各類資料、文獻、圖書,現在圖書館檔案館裝不下後怎麼辦,再新建圖書館檔案館嗎?
檔案館、圖書館不是永久庫房,到一定年限(比如檔案的保管期限)會根據館藏價值決定去留。
拿檔案館來說,有可能一批檔案到了保管期限,經過一番鑒定,不再有價值的檔案就會被銷毀,而還有價值的可能會延長期限繼續保管(雖然當下的實際是很多檔案館都不敢輕易銷毀檔案,過了保管期也還是存著,生怕出事擔責任)另外如果上級檔案館有徵集啊,需要你按規定移交檔案啊,也可能會將部分檔案轉移到其他檔案館,不過這應該不是大頭。實在裝不下也只好新建庫房了。恩是檔案館新建庫房而不能說新建檔案館,因為檔案館通常是一個機構概念,並不是單純指建築。另外,如果日後的文件、文獻全部以電子形式存在,根據近年來存儲技術飛速發展的趨勢(存儲空間空前擴張,成本下降),全都保存下來也不是完全不可能。這種趨勢和理念在《大數據》、《長尾理論》、《刪除》等多本書中都有所體現。不過這種情形對檔案工作者會是不小的挑戰。這種問題隨著信息化時代的發展,愈來愈引得各界關注,在相關資料的基礎上,作一下參考回答:
內容的複雜多元化當然是毋庸置疑的;並且各種檔案的載體形式也逐漸發展豐富,從泥板、蠟板、紙草、棕櫚葉、簡帛等,到後來的紙,以及近現代出現的磁碟、音像、電子文件等等。
首先,資料的堆積是社會發展的必然結果,有許多檔案不是具備永久保存價值的。因此我們在進行保管、利用的同時,要注重對各類資料利用價值的判斷。在檔案學上,存在一種術語叫做檔案鑒定工作。廣義上的檔案鑒定工作包括對檔案的真偽,以及對檔案價值的鑒定。狹義上的檔案鑒定工作就是對檔案價值的鑒定。通常,檔案界所說的檔案鑒定都是價值鑒定的。檔案鑒定工作,是指檔案館(室)按照一定的原則、標準和方法,判定檔案的價值,確定檔案的保管期限,剔除失去保存價值的檔案予以銷毀的一項工作。檔案鑒定是「去粗取精」,提高檔案管理效益的科學措施,便於做好檔案管理工作;便於人們對檔案的利用;應付突然事變;是關係到檔案事業發展的一項重要活動。
其次,檔案數量和內容的膨脹,要求我們必須精簡檔案信息內容,就現代社會而言,檔案信息內容的電子化成為發展的一種必然趨勢。所謂檔案信息電子化,就是用微機對檔案文獻進行收集、篩選和不同層次的加工,使之轉化成為微機軟體形式的二次文獻信息供人們利用的過程。電子文件對檔案業務管理工作的影響是深遠的。在信息電子化條件下,傳統的檔案工作開始引進現代化技術,一向隸屬於社會科學領域的檔案工作,在電子化建設過程中要融合、滲透許多自然科學領域的技術與知識,這使得檔案工作中的科技含量顯著增加。從長遠看,檔案信息化建設的發展就是檔案信息化的推進,檔案信息化建設涉及的不是檔案管理工作的某一部分或是某個局部,而是對整個管理工作起到牽一髮而動全身的作用:
①可充分利用和發揮現有微機的潛能,提高利用率; ②縮短二次文獻信息的加工時間,提高檔案信息的時效性; ③檔案信息電子化,可一次投入,多次產出,可改變信息加工工作受經費限制的局面; ④檔案信息電子化,信息成果可多份拷貝,將拷貝成果送到領導及各個部門,就擴大了社會影響,拓寬了服務範圍,檔案部門的地位自然也就得到了提高; ⑤檔案信息電子化,可使檔案信息順利地與最新技術接軌。雖然「信息高速公路」在我國尚在起步階段,但檔案事業要注意這方面發展動向,超前拿出對策,使檔案工作適應這一客觀形勢的變化和要求,使現在的勞動電子化,為將來「信息高速公路」中有一束檔案信息打下基礎。檔案管理電子化是檔案管理工作發展的必然趨勢,是檔案管理和時代接軌的產物,是檔案管理中的一種新型模式。所謂檔案管理電子化是指以檔案資料為主要物質對象,通過計算機磁碟等設備進行存儲收集、篩選和不同層次的加工,使之轉化成為微機軟體形式的二次文獻信息供人們利用的過程。與紙質檔案相對應,相互關聯的通用電子圖像文件的集合,通常以案卷為單位。目前電子文件所採用的介質主要有磁碟、磁帶和光碟。
鑒於人們可以在機器上隨時方便地複製電子文件,這樣文件是檔案的前身,檔案是由文件有條件地轉化而來這一檔案概念就變得難以理解。電子文件的原始記錄性和憑證作用如何確定、電子文件能否作為檔案、是否具法律憑證作用等等,便成為檔案界的一系列新課題。這些課題是電子文件能否轉化為檔案的關鍵,也是賦予檔案本質屬性新的內涵的客觀需要。為此,檔案界應採取如下對策:
1、做好歸檔電子文件的技術處理工作,實施電子文件管理戰略。也就是說,通過採取技術處理,將已歸檔的電子文件改為「只讀性」文件,即只能讀不能寫的不可更改的文件,從而識別和保護電子文件的原始結構,保證電子文件的可靠性,使之與紙質文件一樣發揮社會效用。
2、解決好電子文件的保存問題。以化學磁性材料為載體的電子文件,從理論上講能夠長期保存,因為它的信息讀出是無接觸式的,不存在磨損。電子文件記錄在介質層上的信息被密封在塑料保護層內,不怕外界磁場的影響,不會直接受到空氣中的灰塵、水份及有害氣體的侵害。但是,由於電子文件形成的時間短,缺乏實際貯存的驗證,所以,電子文件中原始信息的長期保存問題是有待檔案工作者進行深入研究和探討的重要課題。目前,對於長久保存的電子文件,需要定期進行複製,以防止信息損失。 3、使檔案管理向立體化方向發展。以前的檔案管理是呈直線狀態的,隨著人們對利用服務工作的重視,使利用工作和其它基礎工作構成一個平面。這種平面結構只反映紙質檔案的情況,隨著電子文件的介入,檔案種類在增加,其基礎工作和利用工作也都具有各自的個性。 4、檔案人員知識結構的變革迫在眉睫。我國檔案人員要適應信息技術和檔案事業的發展必須採取積極措施抓好知識更新,引進、消化、適應信息技術的成果,使檔案人員擁有廣博的知識,以適應信息技術發展的需要。可以肯定,加快檔案人員知識結構的變革,多途徑、多層次培養人才,是檔案工作迎接信息技術革命最根本的對策。 小女還有很多不太懂,請大家多指導呢。有個專業術語叫做「脹庫」,指的就是題主你說的這種情況
解決這個問題的方法,有幾種,我先談談國內模式在我國
一般而言,一個標準檔案庫房,其標準容量是可以存放該檔案單位在其檔案範圍內十年乃至二十年的檔案。但建國以來,已經好幾個十,二十年年過去了。發生脹庫情況的檔案單位都是如何解決的呢?===================我是解決的分割線====================
以上海檔案局為例在2003年前 ,上海檔案局的檔案全部存在在仙霞路老館裡在2003年以後,外灘新館建成,如下圖。在理論層面上檔案在歸卷立檔之前,是需要做檔案鑒定工作的,根據檔案的價值,進行鑒定。鑒定出的結果就是:不歸檔;10年;30年;永久(文書檔案是短期,中長期,長期)。
這麼說來,10,30年保管期限的檔案已經被銷毀過了咯。非也非也。檔案銷毀是一個吃力不討好的工作。根據檔案法的要求,先要申請,領導審核,組織銷毀委員會,待銷毀檔案預審,建立名冊,檔案銷毀審核,送審,審批,送往保密辦法規定的銷毀處進行銷毀。流程極其繁瑣,每道關卡都需要領導的簽字審核。而往往最難的也就是領導簽字審核。所以這個辦法也只能成為理論辦法了。
==================國內模式結束,國外模式開啟===============
寫的有點累,我先去查查文獻,口說無憑。別打人,我不是騙贊 ,我...我,好吧,我就是騙贊,要求不高10贊,開坑。推薦閱讀:
※還有人去圖書館借閱和閱讀嗎?如果去,一般是為哪些書籍?
※大學圖書館和公共圖書館的差別?
※什麼是圖書館裝訂的書,什麼樣的書需要圖書館裝訂?
※如何對待在圖書館咳嗽的人?
※關於圖書館的紀錄片,求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