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化」和「城鎮化」的區別是什麼?

城市化和城鎮化的具體區別是什麼?

中國目前走得是城市化還是城鎮化道路?

相比較城鎮化,城市化會更大規模的犧牲農民的利益嗎?

城市化和城鎮化何者更適合中國呢?


先說結論:最嚴謹來講,唯一正確的概念只有城鎮化。

城市化和城鎮化英文對應的都是urbanization。

之所以有城市化和城鎮化之爭,是因為城市化這個概念本來就是沒必要的。

很多人對城市化和城鎮化概念還能扯這麼多,分析一大通區別,是我國城市地理學概念混亂的一個最好的例子。類似的例子還有「都市化」。

很多人發明了很多概念,但是這些概念的意義在哪?沒有。反而使得本來就不甚清晰的地理學概念更加混亂。

關於城市化和城鎮化,以前的是通用的,甚至城市化多於城鎮化。幸運的是這些年國家終於改正了這一稱呼,《國家新型城鎮化規劃》就是權威的說明。


城市化和城鎮化的具體區別是什麼?

答:

首先明確,在國際上只有「urbanization/urbanisation」這樣一個名詞,但是到了中國卻出現了「城市化」和「城鎮化」兩個名詞, 用一句話來講的話,「城市化」所代表的是一種市場邏輯,而」城鎮化「所代表的則是一種權力邏輯。(後面會進一步論述)

在當下,政府話語體系裡面已經只剩下一個「城鎮化」一個名詞了。參見2014年3月16日發布的國家新型城鎮化規劃(2014-2020年),其中對於城鎮化本身的論述並不重要,下面重點來看這個規劃要做哪些事?

  • 1、有序推進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推動城市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

  • 2、鼓勵農業人口在中小城市落戶,嚴格控制城區人口500萬以上的特大城市人口規模。

這樣一來我們就可以理解「城鎮化」究竟是個什麼東西了,「城鎮化」希望農民市民化,但是請不要來大城市市民化,小城市歡迎您!

然後我們再來看「城市化」是一個什麼東西,「城市化」的本質應該是一個市場過程,當一個社會的經濟重心逐漸從農業向工業和服務業轉型的過程中,在人口聚集的「城市」更有利於發展工業和服務業,在城市裡生活的人容易獲得較高的工資收入,也比較容易獲得其它人提供的服務(比如醫療、教育等),進而享有較好的生活質量,農業人口自然會傾向於向城市轉移,從而獲得更高的收入和獲得更好的其它服務。

考察國際社會城市化發展的歷史,大體上呈三個階段S 曲線走勢:第一階段主要是農村人口向中小城鎮轉移和集中,可稱之為鄉村城市化,處於S 曲線圖象底部,城市化率一般在30%以下。第二階段鄉村和中小城鎮人口向大城市和超大城市轉移和集中,城市化推進到以大城市為主導階段,處於S 曲線圖象中部挺起部分,城市化率一般在30%~70%之間。第三階段大城市特別是超大城市中心區人口向郊區和其他鄉村遷移,亦可稱之為逆城市化,處於S 曲線圖象頂部,城市化率在70%以上[1]。

目前中國的常住人口城市化率是54%,戶籍人口的城市化率更是只有37%,正處於城市化發展的第二階段,城市化發展應該已大城市為主導。如果按照城市化的方向來涉及的話,那麼政策的落腳點應該是如何進一步開放大城市,一方面要拆掉現有城市的藩籬,比如對人口規模的限制;另一方面要設計配套制度,關注如果為更多的城市居民提供有效的公共服務。

中國目前走得是城市化還是城鎮化道路?

答:中國目前走的是「城鎮化」道路。

相比較城鎮化,城市化會更大規模的犧牲農民的利益嗎?

答:

對於這個問題的回答要看我們如果界定農民群體,我們分兩個群體討論。

其中一部分農民仍然留在老家以農業為生的農民,對於這部分農民來說,對他們影響最大的應該是農村未來的土地制度,這件事情跟「城市化」或者「城鎮化」的相關性都說不清楚,所以對於這部分農民的利益我們可以假定影響不大。

另外一部分農民已經開始外出打工,同上所述他們在農村的利益受「城鎮化」或者「城市化」的影響處於不確定的狀態;但是他們在目前生活的城市的利益受「城鎮化」或者「城市化」的影響顯然是大,按照目前的「城鎮化」路徑,農民只有在小城市進行市民化,他們的利益才能夠得到一定保證,如果農民們工作、生活在大城市,雖然他們一樣為城市貢獻稅收,當他們在基本公共服務的方方面面,其利益都無法得到有效保障,因此毫無疑問是嚴重受損的。最終的結論是,城市化的道路會讓農民獲益,而城鎮化的道路則會導致農民利益受損。

城市化和城鎮化何者更適合中國呢?

答:

簡單一句話回答,對於中國的發展,我們更加願意相信市場的規律,而不是權力的意志,因此毫無疑問,城市化的道路應該更加適合中國。

[1] 田雪原,城鎮化還是城市化,人口學刊 2013.6


之前中科院的姚士謀博士來我院做了一次關於城鎮化的講座,感覺懂了一點關於這方面的東西。當然我不是做這方面研究的,所以很多東西都不能用很學術性的表達來說明,因此就隨便說說。

城鎮化這個東西和城市化的區別在我心中就是這麼一個概念:城市化=中心大城市不斷擴張,吞併吸納周邊城鎮成為城市的一部分,形成一個越來越大的城市。城鎮化=遍地開花,周邊的城鎮也要一步步做大做好,真正搞出來個現代城鎮的樣子。姚博士在講座過程中談到了以色列和法國這些地區的城鎮化,給展示了一些當地小城鎮發展的現狀圖片,都是山清水秀,風景優美的花園一般的存在。我想,至少在我國東部發達地區,搞出這樣的城鎮完全不是問題。我認為,問題在於現在的城市化讓大城市佔掉了太多的好處,資源分配的不平衡,使得城鎮人口都湧向城市,城鎮就這麼成了空殼,也就沒了發展動力,城市又因為吸引了這麼多人來,勢必向外部擴張來容納這麼一部分人,所以才越做越大。想想要是城鎮也能有一流的學校,一流的醫院,一流的公共設施,誰還願意跑去城市忍受高成本生活。因此,現在我們該放慢大城市練級的速度,多練練城鎮的小號,至少能讓小號有套像樣的裝備,能偶爾去和別人競技場戰一發,這才能均衡發展。


3.
城市化與城鎮化

關於「城市化」與「城鎮化」的內涵,中國學界和政界的認識存在有一個由完全對立到趨於一致的過程。目前,主流觀點認為其內涵已經無本質差異,都是指中國城市化要走一條符合中國國情的、以城市群為主要空間載體,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鎮協調發展的道路。

4.1 爭論與對立

「城市化」一詞來自英文「Urbanization」,在英文表述中沒有城市化與城鎮化的差異。

中國長期以來對城市化這一客觀發展過程的名稱,存在有「城市化」和「城鎮化」兩種表述形式。一字之差,反映了對城市化道路的兩種認識,曾經出現過延續近20年的激烈爭論。在爭論中,持「城鎮化」觀點的人認為中國特色的城市化道路是以小城鎮為主的道路;持「城市化」觀點的人則認為中國的城市化道路要以「城市」為主,小城鎮不能成為支撐中國城市化和現代化的主要空間載體。持「城市化」觀點的人又分為「大城市論」、「小城市論」、「中等城市論」,以及「大中小城市協調發展論」,後者逐漸佔據主流。

在20世紀80~90年代,中國政府以及學界的主流是「城鎮化」。該觀點認為,具有中國特色的城市化道路是以小城鎮為主的城市化道路,因而稱之為「城鎮化」。這樣的觀點在現在看來顯然膚淺和欠科學。但是,這一觀點確實在很長時間內主導著中國城市化進程和城市政策。究其歷史原因包括如下三個方面:

①對中國非正常時期城市化道路經驗的總結。截止到20世紀80~90年代,中國城市化以改革開放為界走過了兩個時期,表現出完全不同的特徵。

改革開放前,服從於重工業超前發展的國家戰略,中國城市產業以重化工業為主,與重工業規模化發展的基本特徵相適應,中國城市也走了一條以大城市為主的城市化道路。1952~1978年中國50萬人口以上的大城市由15個增加到40個,而小於20萬人的小城市則由117個減少到92個。同時,重工業超前發展的戰略內生導致由中央高度集中、統一調配的固定資產投資主要用於重工業發展,將輕工業、服務業、農業投資限於最低規模,也將城市基礎設施和生活服務設施投資控制在最低限,導致以重工業為主的大城市公共基礎設施極端缺乏,交通擁擠、住房緊張、環境污染嚴重等「城市病」在中國所有大城市普遍存在。在非常規條件下導致的中國大城市普遍存在「城市病」的現象,卻被當時的學者總結為「城市病」是大城市存在的普遍規律,認為發展大城市必然產生「城市病」。

改革開放以後到90年代中期中國走了一條以小城鎮為主的城市化道路。中國漸進式的改革之路決定了80年代「自下而上」的小城鎮得到快速發展。

第一,制度原因。中國改革先農村後城市,以安徽小崗村「包產到戶」為標誌,市場機制極大地激發了農村經濟活力,伴隨著溫飽問題的基本解決,農產品和輕工業品市場快速擴張。適應農村商品經濟發展的需要,國務院在1984年頒布的《關於農民進入集鎮落戶問題的通知》(國發〔1984〕141號)中,規定農民可以自理口糧在集鎮(建制鎮、鄉鎮及以下村鎮,不含縣城關鎮)從事工商業活動,並落戶小城鎮。直至1998年《國務院批轉公安部關於解決當前戶口管理工作中幾個突出問題意見的通知》(國發〔1998〕24號)之前,只有小城鎮對農民開放,導致整個80年代乃至90年代上半期中國工業化以及人口遷移主要發生在小城鎮。在轉型初期的制度框架強約束下,客觀上走了一條以小城鎮為主的城市化道路,究其實質是轉型大背景下所做的「次優選擇」。

第二,經濟原因。中國漸進式改革先允許以鄉鎮企業為主的非國有經濟放開搞活,90年代中期才真正開始大型國有企業的實質性改革。而中國長期計劃經濟體制導致民間經濟積貧積弱,弱小的農村民間資本和鄉鎮經濟都只有能力在農村和小城鎮從事低端的工商業活動,這是中國改革開放初期以小城鎮為主的城市化道路的經濟原因。

由於以上制度的和經濟的兩方面原因,中國90年代中期以前走了一條以小城鎮為主的城市化道路。1978~1995年,中國以鄉鎮企業為主的小城鎮經濟份額「異軍突起」,所佔比重持續提高,其中鄉鎮企業就業人數佔中國非農產業就業人數的比重由23.9%增加到39.6%,鄉鎮工業總產值佔全部工業總產值的比重更由9.1%增加到55.8%,撐起了中國工業經濟的「半壁江山」。鄉鎮企業以市場為導向,建立了以輕工業為主的工業結構,極大地修正了重工業超前發展的結構性矛盾,極大地豐富和滿足了人民基本生活必需品的需要,也極大地增加了就業。長期研究小城鎮的北京大學費孝通教授提出小城鎮快速帶動工業化進程,大規模解決就業,農民「離土不離鄉」,又不產生「城市病」,是符合中國國情的城鎮化道路,甚至將其概括為具有中國特色的城鎮化道路。

②對國際經驗的表面化理解。發達國家在20世紀50年代基本完成了城市化過程,戰後全面進入城市化的全面擴散階段,並通過衛星城和中小城市為載體的逆城市化和郊區化來解決大城市過密的問題,並進一步促進城市群結構的生成。儘管歐洲、美國、日本的道路不盡相同,但是通過發展中小城市和衛星城來解決「大城市病」是其共性特徵。國內學者總結為發達國家走了一條先發展大城市,積累了「城市病」,再通過發展中小城市解決「城市病」的彎路。中國是社會主義國家,要發揮社會主義優越性,要避免走資本主義國家的彎路,可以直接發展小城鎮,走出一條具有中國特色的以小城鎮為主的城市化道路。

③對城市化客觀規律認識不足。傳統體制下中國國內學者對城市化的研究非常薄弱

[1]

,對於城市經濟的本質是聚集經濟認識不深不透,對技術進步、提高發展質量、保護環境等科學理念更是缺乏基本認識,過高估計鄉鎮企業粗放發展的成就,將改革開放初期小城鎮發展的「次優」過程過高地上升到「具有中國特色的城市化道路」的高度上來,並將城市化稱之為城鎮化。

可見,中國最早將城市化稱之為城鎮化,有其特殊內涵、歷史背景和深刻原因的,「城鎮化」曾經確實是與「城市化」有著重大區別的學術用語。

4.2 協調與統一

20世紀90年代中期以後,隨著以小城鎮為主的城鎮化過程帶來「村村點火、戶戶冒煙」等一系列的規模不經濟及環境問題被深刻認識,也隨著改革由農村進入城市,在城市聚集經濟強有力的競爭下,鄉鎮企業弱質問題充分顯現。

學者們通過長期對中國實踐的長期考察和對中國國情的深入研究,終於逐步形成共識:以小城鎮為主的城鎮化道路缺乏市場競爭力,並帶來嚴峻的區域性環境污染,綜合效益有限,小城鎮難以成為中國現代化和居民生活質量提高的空間依託。中國城市化要走一條以城市群為主體、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鎮協調發展的道路。

中國對城市化(城鎮化)內涵的共識在國家「十一五」規劃中被官方明確下來。但是,在中國的官方文件中,在表述「城市化」時,仍然主要沿用「城鎮化」。十八大報告中論述相關內容是出現過7次「城鎮化」和1次「城市化」。

可見,進入21世紀以後,儘管官方和一些學者在探討城市化問題時,用的是「城鎮化」,但是,這裡的「城鎮化」與80年代說的「城鎮化」已經具有完全不同的內涵,其本質已經是科學意義上的以「城市」為主體的城市化道路。既然「城鎮化」與「城市化」內涵已經無本質區別,名字也就不重要了。因為既然官方堅持用「城鎮化」,學界也就接受用「城鎮化」的提法,但是此「城鎮化」非彼「城鎮化」,其內涵與最早的城市化更加具有一致性。

需要說明的是,不論中國城市化(城鎮化)如何稱呼,近2萬個小城鎮(2011年末19683個鎮)在中國的地位至關重要,但其重要性主要體現在作為廣大的農村地區和數億農民提供現代生產和生活服務的基地,是農村和農業現代化的直接依託。但是,小城鎮無論如何重要,都永遠不是中國城市化的空間主體。在中國現代城鎮體系之中,小城鎮是該體系的最基層單元,未來將分化為兩大類:一類發展為小城市,另一類大多數小城鎮則作為現代化農村的服務基地。

[1]日本學者越澤明在他1978年完成的著作《中國城市建設——非城市化的工業化道路》(油印本)中指出:「中國25年來的經濟建設,也是快速工業化的過程。在近代社會中,城市化是工業化的必然結果。關於這一點中國的情況如何,幾乎完全沒有研究」。


在我國的語境里,這兩個詞的區別在自由度,城市化允許農村居民自由遷徙到自己想要工作居住的城市,城鎮化要求農村居民就近城市化,推廣小城鎮。


城鎮化與城市化不同,實踐證明單純追求城市規模和城市人口比例升級的城市化,並沒有使其資源空間價值得到提升。今天的城鎮化包含兩層次內容,首先是站在大區域的角度看待城市化,更加重視城市與省域、城市與城市之間的互動;其次是站在小區域的角度看待城鎮化,更加符合社會發展和經濟運行軌跡的農村城鎮化發展。最優化的資源空間的配置,能夠推動城鎮化的發展,而可持續性的城鎮化發展,更能發揮資源空間的最大利用效率。

城鎮化不是簡單的農村人口轉化為城鎮人口的變更,實質上是在空間結構優化的趨勢下資源調配方式的演進。它包含區域及其周邊地區的礦產資源、能源資源、人力資源等諸多資源的流動方式,以及空間資源、土地資源、環境資源等資源的利用方式及其產業結構、就業方式、生態結構、環境布局的深刻改變,是農村諸要素系統化、鏈條化、結構化的升級和演進。

在積極推動城鎮化的同時,必須堅決反對非理性城鎮化的發展。所謂非理性城鎮化指的是過於追求城鎮化的形式與速度,而忽視其內容與質量的行為。非理性城鎮化不僅影響資源空間價值的提升步伐,還有可能增加經濟可持續發展的阻力。為此,必須做到「三個同步」:必須同步帶動工業現代化的實現,嚴防房地產藉機操作導致惡性通脹;必須同步帶動農業現代化尤其是設施農業的發展,防止由土地問題引發「社會共振」;必須同步解決「脫地」農民的再就業問題,防止由土地變現的「短期暴富」而進入「中等陷阱」。

在李克強的講話中,可以解析出二個重要信息:一是通過城鎮化的推動,中國經濟在未來至少20年時間,將極有可能以接近8%的高速度繼續實現增長;二是中國經濟的增長不會停滯,但是其發展的速度和質量嚴重依賴於中國在轉型道路上的戰略設計與控制性措施的實施。


城鎮化不會損害農民的利益 農民在土地上的收益其實已經沒有了 或者說用土地製造糧食對於農民來說是負收益


國內似乎在走「城市化」的路子,放棄走「城鎮化」。「城市化」是人口的自然選擇


顧名思義:一個是在城市蓋樓,賣給農村人來主;一個是在農村蓋樓,讓農民住。

本質上都是為了減少務農人口數量,擴大三產比例,完成農業大機械化,擴大國內消費市場規模。

時間上,其實最早玩的是新農村,然後才分別是這倆化,目測,沒有一樣會玩得下去。

為什麼?因為這壓根就不是硬體問題。農民變成城市人的關鍵是他們靠什麼來獲得持續的收入,以及城市能否為他們提供如此龐大的工作崗位。

以核心城市為主的城市群,以及立足當地的現代化產業優化後的農村,才是未來。

長什麼樣是標,是什麼東西才是本。


本質上講,學術上講我覺得沒有區別的。城市化是一個外來詞,即urbanization,我國翻譯過來就是城市化,但是我國存在很多鄉鎮,並且自古以來就有濃厚的鄉鎮情結,我們國家發展也很注重鄉鎮,因此有的學者譯為城鎮化。兩個詞在學術運用上基本沒差別。


推薦閱讀:

巨構城市有實踐意義嗎?
南京長江大橋封閉大修(預計27個月)會對南京產生什麼影響?
如何評論某些城市「不掃落葉」的模式?
女生學城鄉規劃專業前景?
北京擁堵到底是什麼原因?

TAG:經濟 | 城市規劃 | 中國經濟 | 中國 | 城市化城鎮化 |